走进神秘高僧-观音托梦与慧谔开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日本僧人慧谔欲将观音像偷运回日本,途经普陀山,异相丛生,寸步难行。慧谔顿悟,将观音圣像留在普陀山,从此成为普陀山的第一代开山祖师。他更将观音信仰带到日本,因此成为日本信众心目中的得道高僧。

    导读:

    一座东海中的小岛,一个享誉世界的佛教圣地。是怎样的因缘,竟使得观音到此不肯离去?慧谔最终回到日本了吗?当年他休息的那个码头,难道已经消失在海天之间了?让我们一起走进海天佛国,去领略普陀山的神奇魅力。

    观音托梦与慧谔开山

    在长江口的东南海面,坐落着我国最大的岛群,它就是舟山群岛。 舟山群岛历史悠久,五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自唐代开始在这里设县,至今已有一千两百多年的历史。

    舟山群岛风光秀丽,气候宜人,秀岩嶙峋,异礁遍布,素有“千岛之乡”的美称,其间共有大小岛屿一千三百多座,著名的海天佛国普陀山就是其中的一座。 “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普陀山以其神奇、神圣、神秘著称于世,是著名的观音道场。普陀山是如何与观音结下不解之缘的呢?这要从一座小岛和一个和尚说起。

    在舟山群岛海域,有一个很普通的小小孤岛,叫做莲花岛。本来无人居住的莲花小岛,如今已经远近闻名。一位叫做朱仁民的雕塑家将这座小岛建成了佛教雕塑公园。

    在朱仁民的雕塑公园里,几乎都是罗汉和佛陀的塑像。人们熟悉的达摩祖师,以及佛教典籍中的降龙、伏虎罗汉,还有民间传说中的睡罗汉等塑像都位列其中。这些塑像大多用黄铜雕铸,也有些是用石料雕刻而成。岛中央还有一座青铜雕塑,他不是罗汉佛陀,而是一位历史上的真实人物,这个人不是中国人,而是一位日本僧侣,他的名字叫慧谔。

    慧谔私取观音像

    在莲花小岛的北面还有一个大岛,面积有12.5平方公里,岛上庙宇如林,佛教遗迹处处,这就是著名的普陀山,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就在普陀山的东南部,矗立着一座唐代建筑风格的寺庙。这座寺庙也是为了纪念这位慧谔和尚而修建的。寺庙外的大门上还雕刻着两幅浮雕,浮雕的内容讲述的正是慧谔和尚和普陀山之间的一段故事。

    公元863年,唐咸通四年,一艘新罗商船从宁波开往日本,在普陀山附近遭遇风暴。商船撞到一块礁石上,被迫停了下来。这条商船上除了来自新罗的商人外,还有一位来自日本的僧人,他就是慧谔。商船撞上的这块礁石,后来被称为新罗礁。这一天的黄历上写着:“农历七月初九,太岁东出,不宜出门远行。”

    夜幕降临,这艘商船停在了今天普陀山的潮音洞下。那位日本和尚慧谔毫无睡意,这几个月来在中国的经历在他的脑海中不断闪现。

    大约四个多月前,在山西五台山上的一座普通寺庙内,日本和尚慧谔正在作早课。就在半年前,他从日本来到中国,这一次,已经是他第三次到中国来了。

    慧谔前后三次到中国,走的都是一条名为“东亚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这条航线是唐朝初年由中国人开辟出的一条从浙江东部沿海通往新罗、日本等国的航线,当时以运输丝绸和瓷器为主。

    慧谔这次到五台山,是为了朝拜大智文殊菩萨。那时日本刚刚从唐朝引入佛教,慧谔来中国,也是为了学习更多的佛法。

    一天夜里,慧谔见到一尊观音菩萨的塑像,这尊塑像宝相庄严,制作精美。到过许多寺庙的慧谔,头一次见到这么精美的塑像。他心生欢喜,向寺里住持提出,要请这尊塑像回日本供奉,住持没同意,慧谔失望极了。

    这天夜里,慧谔总是心神不宁,那尊塑像总在他脑海里闪现,他决定:“实在不行,就偷着拿走!”他还给自己找了一个理由:这是出于善心,日本信众见圣像能生敬仰心!

    慧谔不断地向塑像顶礼膜拜,祈求观音菩萨让他带着塑像顺利地返回日本。主意一定,第二天,他就偷偷把塑像带走了。

    慧谔从五台山把塑像一路肩扛臂抱到了宁波,在宁波港搭上了这艘新罗商船准备回日本。可不知为什么,本来好好的天气一出港口就遇到了风浪。不久,商船就撞到新罗礁上。

    潮音洞静坐思过

    当晚,慧谔辗转反侧没有睡意,心中忐忑不安。俗话说:“不做亏心事,打雷我不惊。”此时慧谔开始静坐思过了。他扪心自问,平生没有做过不可告人的坏事,为什么今天船会在海中受阻,进退不得呢?后来的佛教典籍记载,天一亮,他就离舟登岸了。

    慧谔信步北行,来到离潮音洞不远的沙滩上,沙滩南连潮音洞,北接法雨寺,全长五百多米,步行刚好一千多步,后人把这里叫做千步沙。

    他在岸边静坐,回忆昨天上船时的那一幕:本来一个人可以抱动的塑像突然间变得十分沉重,几个新罗商人帮忙,才抬到船上。这,又是为什么呢?

    此时朝阳初升,慧谔又向南来到潮音洞前。潮音洞,因为海潮撞击,声如惊雷而得名“潮音”。在佛经里,有把佛音称做海潮音的记载。声如惊雷的海浪在石洞内激荡,仿佛佛音般的海涛声让洞边的慧谔若有所思。

    在潮音洞边,慧谔静心冥想,希望这涛声可以给他当头棒喝般的顿悟,难道真是自己偷运塑像犯了佛经的戒律?可自己的想法是好的啊,把塑像带回日本,让更多的人都来朝拜,这应该不会获罪于佛吧?

    经过几天的修理,那艘停在潮音洞附近的新罗商船终于修好了,但是海上却又起了大风。两天以后,风势渐小,可船长说,现在风向还没定,再等等看。原来海上航船,风向稳定后还要观察两天,再没变化才能算是彻底稳定,否则贸然出海,极有可能遇到危险。

    慧谔当年坐船触礁的那片海域,平时风平浪静,从海面上看不出什么变化,但是突然之间就可能变得狂风怒吼、恶浪滔天。千百年来,这片海域一直以变化莫测而让船家头疼。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唐宋时期这一带常有商船触礁沉没的事件发生,而侥幸不沉的,也要像这艘新罗商船一样,战战兢兢地等待天气的好转。

    那艘新罗商船又等了两天,风停了。大家商量,再休息一夜,第二天天一亮就出发。可就在这天夜里,突然间天空乌云密布,海水翻腾,四周伸手不见五指,黑得看不清方向,出航又成了泡影!

    就连航海几十年、经验丰富的船老大也搞不清天气为什么会这样!天气还是没有变好,商船还是没办法出海,慧谔几次建议强行出海,新罗商人全都反对。大家提议,应该先到哪里去避避风浪。船老大说,离潮音洞不远有个码头叫“高丽道头”,商船可以先到那里补充点淡水和食物。

    观音像留驻普陀

    就在这天夜里,慧谔久久不能入睡。好不容易睡着了,噩梦却一个连着一个。

    早上起来,慧谔开始向菩萨塑像顶礼膜拜,并且告诉同船的人,他决定把那尊菩萨塑像留在山上!大家很奇怪,慧谔说,他梦见了观音菩萨,观音菩萨让他把塑像留在山上。

    于是,众人抬着塑像上山,在一户姓张的人家门前停了下来。张家人也信仰观音菩萨,看见众人带来了菩萨很高兴,愿意拿出自家的一间草房来供奉这尊菩萨像。观音菩萨从此保佑着普陀山世世代代的人们。

    据民间传说,从前这里的渔民出海,常常会遇到危险。自从有了这尊塑像后,渔民出海打鱼就安全多了。后来史书中也有普陀山观音菩萨显灵的记载:北宋宣和五年,大臣徐竞出使高丽(今朝鲜、韩国地区)。行至海上,大风突起,徐竞登普陀山朝拜观音菩萨。当天夜里,天气好转,海水清澈,微波荡漾,第二天,船队顺利扬帆出海了。这一切都源于慧谔将观音留在了普陀山。

    后来,慧谔与不肯去观音的故事被广为传颂,演绎出许多不同的情节。有的说慧谔没有再回日本而是就山筑庵住了下来,这就是“不肯去观音院”。也有人说慧谔乘船返回了日本。其实,究竟是哪一种结局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虽然慧谔没能把那尊观音塑像带回日本,但观音信仰却因为他而传到了日本,并且在日本开花结果,慧谔也因此成为日本信众心中的得道高僧。

    2000年,日本33座寺院向普陀山赠送了33尊观音菩萨像。在日本信众的心中,普陀山才是全世界佛教徒公认的观音菩萨的真修之地。

    1980年,为了纪念“不肯去观音”和慧谔和尚,在慧谔当年停船的海岸边,渔民张家的旧址处,修建了一座寺庙,起名为“不肯去观音院”。后来重修时,改建成了现在的唐朝风格的建筑样式。

    当你来到不肯去观音院,看着寺庙大门外矮墙上的青石浮雕,回味着慧谔与观音像的生动故事,一种肃穆的感觉怎能不油然而生?

    一千多年来,慧谔和“不肯去观音”的故事被各种地方志、典籍转载,普陀山被世人称为“观音道场”,慧谔也被后世的人们称为普陀山的开山始祖。当年慧谔撞船的新罗礁和休息地高丽道头,也都成为后世学者争先寻找的历史遗迹。历经千百年沧桑,这些遗迹还在吗?

    新罗礁与高丽道头

    普陀山佛教协会的研究员王连胜一直试图找到传说中慧谔撞船的那块“新罗礁”的遗址。这些年来,王连胜查阅了大量古籍。2001年,他终于在一本明朝万历年间的《普陀山志》里发现了线索。

    明万历年间的《普陀山志》中说:“新罗礁在神牛港口的大洋,普陀山最西。”清康熙年间山志里面说,普陀山西南的神牛港口是日本僧人慧谔逃亡触礁的地方。

    书中记载的那块新罗礁离普陀山有40分钟的航程,王连胜和我们一起搭乘机动小艇出海去寻找当年慧谔和尚撞船的那块“新罗礁”。

    普陀山西面有一片海域叫做莲花洋,洋面上那块状如斗笠的巨大海礁被当地人称做“缸飞礁”,就是落满海鸥的礁石的意思。结合史书上的记载,王连胜考证确认这块“缸飞礁”就是历史

    站在新罗礁上,放眼望去,游艇与货船川流不息,我们可以想象,一千多年前的盛唐时期,大批新罗商船经过这里进出宁波港,商船触礁沉没可能是常有的事。也正因如此,这块礁石才被叫做“新罗礁”。

    那么,当年新罗商船停靠的“高丽道头”如今又在哪里呢?

    所谓“道头”在古代就是指上船的地方,也就是码头的意思。在普陀山有许多码头,其中最著名的一处叫做“短姑道头”,可是却没有一处叫做“高丽道头”。那个曾经让慧谔和尚驻足的“高丽道头”是否就是这个“短姑道头”呢?王连胜认为这两个道头应该不是一回事,他的理由是:以前从高丽来的商船全都到普济禅寺上香,所以高丽道头应该是在普济禅寺附近。王连胜决心找到这个古代著名的“高丽道头”。

    为了寻找并考证“高丽道头”的遗址,王连胜的足迹几乎踏遍了整个普陀山。2001年9月,他无意中翻看一本南宋时期的古书,发现书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普陀洛迦山——自西登舟,有路,曰:高丽道头。”

    书中还标出了“高丽道头”的具体位置,正好离普济禅寺不远。书中还提到,那个“高丽道头”与普陀山最大的寺庙普济禅寺之间是由一条千年古路连接起来的。

    在普陀山今天的旅游地图上可以看到普陀山最大的寺庙普济禅寺。普济禅寺向西是一条千年古路,千年古路再向西就是“高丽道头”的遗址。当年的“高丽道头”如今已经变成了陆地,这是人们历年来填海造田的结果。

    那条千年古路,全长大概有三里,古路向东一直通到普济禅寺,而西端就是高丽道头的遗址。

    古路的一边是石壁,另一边是海塘的遗址。顺着这条道路,向西行大概一千多米,我们来到一条公路上,这里就是古时那个高丽道头的遗址,原来的海湾已经变成了楼房和田地。一千多年过去了,沧海桑田,当年停船的码头竟然变成了行车的公路。现在只有站在高处,才可以眺望到远处的大海。

    千年的光阴流转,如今,码头已不见当年模样。远眺大海,是否还能感受到慧谔当年的心情?上那块著名的“新罗礁”。

    千年守望普陀山

    回到莲花岛上,遥望我们前面的海天,此景正是当时慧谔所见的海天。如今,朱仁民在莲花岛上雕刻了慧谔塑像,恢复了当时那个场景,作为对这位大师永久的纪念。

    那尊青铜浇铸的慧谔手捧观音像面向着普陀山,好像在静静注视着远处的观音圣地。如果不是慧谔当初带着那尊观音塑像来到这里,就不会有后来的这座佛教名山,更不用说普陀山上一千多处佛教遗迹了。

    千百年来,普陀山虽然历经兴衰盛败,但是始终香火不断,一直是人们心中的观音真修之地。这与“不肯去观音”有着不解的渊源。

    为了感念慧谔和尚的功德,普陀山世世代代的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纪念着他。

    从这片被称为莲花洋的海面上望过去,远处那座形状好像一座卧佛的山体就是紧邻普陀山的洛迦山,也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名山。

    为了使到达此地的航船不再触礁误航,在明朝的万历年间,洛迦山上设立了天灯台。到了1890年,洛迦山上又建起了一座航标灯塔,用来给进出莲花洋的船只指引航道。现在,在这里通过的船只再也不用为天气情况担心了。

    还曾有人赋诗赞美洛迦灯火:

    荧荧一点照迷津,光夺须弥日月轮,

    万劫灵明应不灭,五灯传后与何人?

    除了灯塔,在洛迦山上还建有一座三层高的石塔,这是一座纪念塔,纪念历史上对普陀山有过重大贡献的高僧大德。塔名圆觉塔,石塔的八个侧面镶有历朝历代数名高僧大德的画像或照片,这些人都曾经做出过对普陀山有着深远影响的大事业。慧谔大师的画像在石塔的第二层,他目光宁静而坚毅地注视着远方。他是在注视着不远处的普陀山,也是在静静地守望着普陀山。

    也许慧谔一直都没有离去,他一直在守望着普陀,守望着多年前观音不肯离开的修行圣地。历史走过千年,佛家不过瞬间。雕刻家朱仁民发愿要把慧谔精神传承下去,因此他在莲花岛上为慧谔塑像以使人们记住这位开山祖师,让慧谔精神长存世上。

    按照佛教对世界的看法,当初的慧谔和尚如能发下大愿守望普陀千年,他现在一定因此成佛,成佛的慧谔再守望千年,也不过弹指之间。一千多年前他千辛万苦地把那尊观音塑像带来,他当然愿意千古不变地守望下去。

    行走视点

    普陀山,这海天相接、山水掩映之处,应该是旅游爱好者普遍向往的好地方。它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坐落海上的佛教圣地,为观世音菩萨道场,既以海天壮阔取胜,又以山林深邃见长。这里一步一景,一景一个故事。走在“千步沙”上,你会感受到当年慧谔和尚复杂的心情;来到“短姑道头”,你能了解当年那位小姑的一片虔诚之心。还有庄严的普济寺(前寺)、法雨寺(后寺)、慧济寺三大寺,都是我国明末清初建筑风格的典型代表。尤其是慧济寺,寺中主殿屋顶用七彩琉璃瓦盖成,阳光下映出万道虹彩,形成“佛光普照”的绚丽景象,若不是来到普陀山,这样的圣景真是难得一见。

    普陀山将寺庙、海、沙、石融成一幅绚烂多姿的画卷,在画中,奇花盛开,古树参天,不愧“海天佛国”的美誉。

    普陀山虽在海天相接处,但交通却十分便利。如今,位于舟山的普陀山机场已开通北京、晋江、厦门、汕头、上海、南京、青岛等航线。从普陀山机场乘中巴或出租车到蜈蚣峙码头,再乘快艇10分钟就能到达普陀山。

    来到普陀山,除了佛教圣景之外,最不可错过的就是普陀的特产。用“琳琅满目”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黄鱼、墨斗鱼、佛手贝、佛瓜、南海紫菜、还魂草、催生子、石菜花、观音水仙、紫竹和普陀佛茶……普陀的特产是列举不完的。教您一个挑选特产的小窍门,最好的虾米是不咸、味鲜、偏透明状的。好的鱿鱼丝,不是纯白的,而是有点颜色的。色白、吃起来细腻、味鲜的鱼松,当然是最好的。这些海产品在普陀都不贵,十几二十元一斤,100元可以买很多东西。

    普陀山的住宿十分方便,宾馆、农家、寺庙都可以住宿,可依个人的喜好选择。强烈推荐寺庙住宿,在寺庙可以很好地感受佛国的清净,当然也方便品尝素斋的风味。

    平常心

    三伏天,寺院里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很难看。小和尚看不过去,对师父说:“师父,快撒点种子吧!”师父说:“不着急,随时。”种子到手了,师父对小和尚说:“去种吧。”不料,一阵风起,撒下去不少,也吹走不少。小和尚着急地对师父说:“师父,好多种子都被吹飞了。” 师父说:“没关系,吹走的都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随性。”    刚撒完种子,这时飞来几只小鸟,在土里一阵刨食。小和尚急着对小鸟连轰带赶,然后向师父报告说:“糟了,种子都被鸟吃了。” 师父说:“急什么,种子多着呢,吃不完,随遇。”半夜,一阵狂风暴雨。小和尚来到师父房间带着哭腔对师父说:“这下全完了,种子都被雨水冲走了。”师父答:“冲就冲吧,冲到哪儿都是发芽,随缘。”几天过去了,昔日光秃秃的地上长出了许多新绿,连没有播种到的地方也有小苗探出了头。小和尚高兴地说:“师父,快来看啊,都长出来了。”师父却依然平静地说:“应该是这样吧,随喜。”

    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叹,不急躁,不过度,不强求。

    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