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周易》的内容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周易》的基本要素

    1.《周易》的结构

    从结构上看,《周易》包括“经”(《易经》)和“传”(《易传》)两部分。《易经》分上经、下经两篇。“传”实际上是阐释《周易》经文的专著,即《彖传》上下、《象传》上下、《文言》、《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共计七种十篇,后世统称《易传》。

    《周易》一书有其特殊的文字体裁,既不像现代著作一样分为章节,也不像大多数中国古籍那样分为卷,或分为篇。《周易》一书的基本单元是“卦”,全书分为六十四个“卦”,即所谓六十四卦。六十四卦每卦都有一个特殊的名称,即卦名,其排列次序是固定的。卦画、卦名、卦辞、爻题、爻辞,合起来就构成了一卦的完整内容。这些内容就是《周易》一书的原文,也就是所谓“经”的部分。所谓《经》是解释《易》的,也就是解释《易》的文字谓“经”; 除了经文,《周易》一书还包括“传”文,即解释《易经》的文字谓《易传》。《易传》是孔门弟子对《周易》经文的注解和对筮占原理、功用等方面的论述,由十篇著作组成,也称“十翼”。

    《周易》所反映的阴阳对立统一的规律是人类社会、自然界发展的普遍规律,因此可以说《周易》的内容涵盖了世界万物,博大精深。《周易》一书的内容主要是象、数、理、辞四大部分。象,即六十四卦符号,六十四卦即六十四个符号,表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反复循环,永无止境。数,即指术数,指易卦演变的程序,反映事物的吉凶祸福。理,主要指天地自然,万事万物发展的规律,即一阴一阳之为道,生生不息的道理,主要是从象和数中升华。辞,即六十四卦的卦辞和三百八十六交的交辞,也即《易经》的文字部分,用来说明卦义和爻义,反映卦与卦之间的关系和意义。

    2.阴阳爻与阴阳理论

    阴阳是《周易》的基础,用简洁的语言说,《周易》的秘密就在两个字:阴、阳。

    什么是阴阳?《易传·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观念就是说: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万物万象,在其内部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属性,它们互相依存、互相作用,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其运动是以彼此消长的形式进行的,并始终处于彼消此长、此进彼退的动态平衡状态之中。保持着事物的正常发展变化态势。阴阳观念是一种朴素的唯物思想和辩证法思想,《周易》的主旨,就在于指导我们在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上保持阴阳的动态平衡。

    《周易》的“阴”“阳”,分别呈中断的与相连的线条形状,即“—”与“--”。古人用阴阳范畴来表现寒暑、日月、男女、昼夜、奇偶等相辅相成概念,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

    中国最著名的古典小说《红楼梦》第三十回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一天,史湘云和她的丫环翠缕出去散步。她们走到水池边,看见荷叶随清风荡漾,忍不住停了下来。翠缕说:“怎么荷花还没有开?”湘云说:“时候还没有到呢,天地间万物都由阴阳二气化生,气到了,荷花就开了。”翠缕不解地问:“什么阴啊阳啊,没影没形的,我怎么一点也不懂?”湘云对她说:“阴阳哪里有什么影啊形啊,它不过是气,天地中的一切都是阴阳二气产生的,比如天是阳,地是阴;日是阳,月是阴。”翠缕好奇起来,问道:“难道花啊,草啊,虫子啊什么的,也有阴阳吗?”湘云接着说:“当然有了,什么都有阴阳,比如那树叶的正面叫阳,背面就叫阴。”翠缕越发有兴趣,说道:“这下我懂了,男的就是阳,女的就是阴;动物也是一样,公的就是阳,母的就是阴。”

    中国人认为,宇宙间有两大势力,一为阳,一为阴。这样的思想,明显是从感性直观中抽象而来的。就人生活的空间而言,有天,有地;就一整天来说,有白天,有黑夜;就一个白天来说,有中午阳光四射的时候,又有晨曦微露和日落时分;就人的生命来说,有朝气十足的青年,又有迟钝的暮年;就人的事业而言,有顺利的时候,又有处于逆境的时候……中国人将诸如光明的、正面的、处于控制地位的力量,概括为阳,将阴暗的、负面的、处于从属地位的力量概括为阴。

    阴阳这两大势力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没有阴,就没有阳,没有阴气的作用,光凭阳气是无法化生万物的。反过来也一样。二者之间相互影响,阳对于阴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阴对于阳也是如此。二者相互作用,宇宙间因此有了活力。阳气上升,阴气下降;阳气是开,阴气是合。一升一降,一开一合,构成了宇宙的动势。一切变化的根源就来源于这二气的作用。

    3.爻位的变化

    爻是《周易》最基本的符号,也是组成卦的最小单位。《易经》八卦的两个符号,一个是“—”,另一个是“--”。在《易经》中并没有“阴阳”二字,数百年后的《易传》才把“—”叫阳爻,把“--”叫阴爻。八卦是以阴阳符号反映客观现象。爻的本义是什么,有多种看法。有人认为,“爻”,皎也。一指日光,二指月光,三指交会(日月交会投射)。“爻”代表着阴阳气化,由于“爻”之动而有卦之变,故“爻”是气化的始祖。“—”性刚属阳,“--”性柔属阴。万物的性能即由这阴阳二气演化而来。也有人认为,“—”代表男性生殖器,“--”代表女性生殖器。

    爻都有爻题。爻题即爻的名称,阳爻“—”题为“九”,阴爻“--”题为“六”。在每卦中的六爻爻题由爻位名和爻名共同构成,爻位名从下向上分别为“初、二、三、四、五、上”。所以一个卦的阳爻自下而上称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五、上六”。凡卦中阳爻爻题皆为九,阴爻爻题皆为六。九与六作为数字和“—”“--”符号有着密切的关系。“九”“六”数的来源一般认为源于《周易·系辞·上》的占筮法,所以用九、六命名阴阳二爻。

    如果初爻是阳爻,那么初爻也可以说成“初九”;如果“六爻”是阴爻,那么“六爻”也可以说成“上六”。初爻加二三爻成一个“卦”,称为“内卦”,也称为“下卦”;四五爻加六爻成另一个“卦”,称为“外卦”,也称为“上卦”。 六爻预测,包括纳甲法和梅花易数两种不同方法,纳甲将六个爻结合天干地支五行六亲世应及神煞等众多因素来预测,而梅花易数比较简便,主要依据内外卦、体用卦、互变卦及爻辞等来预测。

    以乾卦为例:

    乾, 元亨利贞

    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爻的性质:爻不仅可以组成八卦、六十四卦的卦形,更重要的是以它的阴阳二体“—”“--”的高度抽象性反映了八卦、六十四卦的不同卦象。爻的阴阳之象(爻象),在每卦的卦象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最突出的作用是变、动、效。爻和卦的关系是体用关系,卦是事或物的本体,爻是事或物的变用。卦处在静态的角度观察,重在反映世间各种阴阳事物的物象;爻则处于动态的角度观察,重在反映阴阳事物之间的变化和转化。

    爻位的变化:爻位是《周易》中的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六十四卦各爻所处的位置。爻的“动”“变”的性质主要体现在爻位上。阳爻居阳爻位,阴爻居阴爻位,称为得位,否则为失位。按照传统易说,六爻爻位高低不同的等次,象征着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或象征着贵与贱的身份、地位、条件等。如:初、二爻位象征地位,三、四爻位象征人位,五、上爻位象征天位,反映了古代天地人“三才”的宇宙一统观念。

    爻位由下而上的递进,还体现了事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壮大及穷极而反的规律。其基本特征为:初位象征事物发端萌芽,主潜藏勿用。二位象征事物崭露头脚,主适当进取。三位象征事物功业小成,主慎行防凶。四位象征事物新进高层,主警惕审时。五位象征事物圆满成功,主处盛戒盈。上位象征事物发展终尽,主穷极必反。

    爻位的概念有“当位说”“应位说”“中位说”“趋时说”“承乘说”“往来说”六种说法。以上六种说法,往往结合起来解释某一卦的卦义和吉凶。由此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爻位关系网,这个网连接着六十四卦的卦象、爻象和卦辞、爻辞;并用儒家的伦理观念为中心,以道家阴阳家的学说为辅助,调节着《易经》中的象数与卦爻辞之间的矛盾。爻位说的建立使《周易》的内容开始逻辑化和体系化。

    复杂艰深的《周易》思想,其实就奠定在阴阳这两个小小的符号的基础之上。《周易》反映了中国人对宇宙生命的看法。如《周易》有六十四卦,开始两卦是关键,一卦为乾,一卦为坤。乾卦由六个表示阳的符号所组成,坤卦由六个表示阴的符号组成。乾卦象征天,坤卦象征地。二者各有特点:乾卦说的是健,是阳刚之道,坤卦说的是顺,是阴柔之道。二者构成了一刚一柔、一动一静、一开一合的关系。《周易》从乾卦中,提升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从坤卦中,提升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精神。中国人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世世代代谨守的两句格言,一方面强调要有刚健进取的精神,另一方面又强调要宽厚包容,像天地那样,勇于承担。这也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如中国兵法,其实就奠定在阴阳之法的基础之上,如静如处女、动如脱兔,讲的就是一动一静、一张一弛的道理。再如中国书法有很多法则,归根到底只有一条,就是阴阳一法,阳就是快捷,阴就是迟滞,一疾一涩构成了中国书法的核心思想。

    《周易》是讲变的道。《周易》的“易”,是变化的意思。中国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有阴阳两面,阴阳的相互作用,形成无所不在的运动态势。宇宙中的一切都处在永恒的变易之中,没有固定不变的东西。中国人用流动的眼光看世界,认为生命是一种流动的过程,有人将此形容为“水的智慧”,世界如水一样流动。《周易》的符号系统以阴阳为基础,由阴阳组合成八卦,由八卦叠合成六十四卦,无非就是为了表现生命永远在运动的道理。符号本身是次要的,它所表现的道理才是主要的。

    《周易》的每卦有六爻,爻按照《易经》的解释,每一爻都是一个“时位”,既是一个时间点(时),又是一个空间点(位),是时空一体的。易的六爻的顺序是由下往上,展示的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由初始向纵深的展开过程,在不同的时间形成不同的空间变化。《周易》所展示的不是静止的生命,而是生命的流动过程。

    如乾卦六爻的爻辞(对卦中每一爻的说明),以一条龙作比,说的却是人生的道理。第一爻说潜的道理,要“潜龙勿用”,像一条龙潜藏在水底,等待时机。第二爻说“见龙在田”,像一条龙偶尔展现一下自己,提醒人们在没有积聚到足够的力量之前,还是不能莽撞,但是可以小露锋芒。第三爻说警惕的道理,是说一个有修养的人必须时时谨慎,“夕惕”——即使在夜晚也不可能松懈。第四爻说适时应对的道理。此时已经积聚了相当多的力量,将要有所成就,但还是要注意,既要像一条巨龙从水中跃起,又要潜藏下去,使人不辨其首尾。第五爻说大展宏图的道理。此爻处于最好的时机,如巨龙在天上飞翔。第六爻说不能过分的道理,“亢龙有悔”——如果做得过分了就会有灾殃。从潜于水中,到大展宏图,再到不能过分的告诫,说明时机在变化,人应对的方式也应该变化。《周易》一直在教导人们如何适应变化。

    正因为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变,所以《周易》告诉人们,宇宙是一个生命的空间,宇宙不是死的,而是活的。有的东西看起来没有生命,但其实具备一种“活”的精神,处于永恒的变易过程中。这样的思想成为中国文化的精髓,如中国艺术就强调要表现一个活的世界。中国艺术家追求“气韵生动”,就是追求表现活的生命。

    4.阴阳五行和天干地支

    (1)阴阳五行

    阴阳五行是中国式思维的最基本特点,首先我们可以从常见的“太极图”或“阴阳鱼”说起,《易经》中有句话“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就像太极图所画的阴阳鱼一样,天下万事万物就是阴阳两种,天与地、光明和黑暗、男女、上下、强弱、多少、老少等等,在易卜中所有因素都应该说明自身阴阳属性,这是进入《周易》的思维方式之门,阴阳关系有以下三个含义:第一,阴阳两种性质是对立的统一,是相互依存的。第二,阴阳两种性质是相互包含的。第三,阴阳之间是相互转化的。

    五行就是指金、木、水、火、土。按中国古代思维方式,世界万物都是由五种物质组成的,相应的五种物质有不同特性,它们之间是相生相克的。

    所谓相生,如金生水,表示一种事物对另一种事物有促进作用,所谓相克,如金克木,表示一种事物对另一种事物的制约,天下万事万物都是在相生相克中达到的平衡状态。生到极点或克到极点都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例如:《三命通会》中说:

    金赖土生,土多金埋,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赖木生,木多火炽,木赖水生,水多木漂,水赖金生,金多水浊。

    反之,金能生水,水多金沉,水能生木,木多水缩。木能生火,火多木焚。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土能生金,金多土衰。

    金能克木,木坚金缺,木能克土,土重木折,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能克火,火炎水热,火能克金,金多火熄。

    另外,五行是有次序的,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

    五行方向:水北、火南、木东、金西、土中央。

    五行状态:旺、相、休、囚、死。

    (2)天干地支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是夏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

    历法用天干、地支编排年号和日期,天干共十个字,因此又称为“十干”,其排列顺序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共十二个字,排列顺序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阳干对阳支,阴干对阴支(阳干不配阴支,阴干不配阳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回圈。称为“六十甲子”或“花甲子”。我国人民过去就是以六十甲子循环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

    天干地支这二十二个符号错综有序,充满圆融性与规律性。它显示了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即时(时间)空(方位)互动,和“阴”与“阳”的作用结果。中国历法包含了阴阳五行的思想和自然回圈运化的规律。

    年:每个干支为一年,六十个干支后,又从头算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由甲子开始,满六十年称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称为干支纪年法。

    月:正月是由寅开始,每个月的地支固定不变,然后依次与天干组合;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二月是丁卯月、三月是戊辰。从甲子月到癸亥月,共六十甲子,刚好五年。

    日:由甲子日开始,按顺序先后排列,六十日刚好是一个干支的周期。

    时:由甲子时开始,但记时的地支固定不变,每天十二个时辰。

    (二)卦序与卦象

    1.卦、八卦、六十四卦

    卦:由阳爻和阴爻按照一定规律分别组合,进而说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变化规律的排列符号,就叫做“卦”,卦是为特定目的《占筮》而组成的符号排列,是《易经》的基本组成单位。

    八卦: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个卦的统称:是由阳爻和阴爻按不同的组合规律,以三个爻为一组分别组成的八种符号排列,《易传·系辞·上》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八个由三个爻组成的卦,也叫经卦或单卦。由阴阳符号所组成的八个卦象,分别代表八种有形的事物:乾 ,三个阳爻,像天;坤,三个阴爻,像地;震,下面一个阳爻,上面两个阴爻,像雷;艮,上面一个阳爻,下面两个阴爻,像山;坎,中间一个阳爻,上下两个阴爻,像水;离,中间一个阴爻,上下两个阳爻,像火;巽,上面两个阳爻,下面一个阴爻,像风;兑,下面两个阳爻,上面一个阴爻,像泽。泽和上面的坎(水)有区别,坎是没有控制的水,泽是可以控制的水。卦的形象与外物有一定的联系,如象征水的坎,中间一横长,上下是一条直线截为两段,酷似水的波纹。

    六十四卦:所谓的六十四卦,是由八卦两两相重而得,八卦则是由阴阳二爻三叠而成。

    在阴与阳的基础上,圣人将其符号三叠而成八种不同形状,分别命名为不同的卦名并拟取相应的象征,称为八卦(也称经卦),具体如下:

    卦名 象征物 象征意义

    乾    天    健

    坤    地    顺

    震    雷    动

    巽    风    入

    坎    水    陷

    离    火    丽

    艮    山    止

    兑    泽    悦

    将八卦两两相叠,构成六十四个不同的组合体,即六十四卦(也称别卦),每卦中的两个八卦符号,居下者称为下卦(也称内卦),居上者称为上卦(也称外卦)。

    卦爻辞:所谓的卦爻辞,即系于卦形符号下的文辞,其中卦辞每卦一则,总括全卦大意,爻辞每爻一则,分指各爻旨趣。《周易》共有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因而相应的也有六十四则卦辞和三百八十四则爻辞(由于乾、坤两卦各有“用九”和“用六”的文辞,故将其并入爻辞之中,即总计三百八十六则爻辞)。

    2.卦象和卦序

    卦序:《序卦》是《周易》十篇传文(十翼)中的一篇,是专门论述通行本《周易》本经卦序并揭示诸卦前后相承关系的论文。那么通行本《易经》卦序为什么按照这一次序排列?有什么排列规律?其深刻含义是什么?两千多年来,历代学者对此多有阐述,尽管已发现其中的许多规律,揭示出诸多义理,但是都不是十分令人满意,其根本规律仍未被揭示。

    历史上关于卦序的研究主要有两派:一是义理派,二是象数派。对于卦序的研究也主要围绕这两方面进行,义理派主要依照《序卦》解释卦序的承接关系,象数派主要是试图发现卦序中卦与卦间的象数关系,从而揭示其规律。

    《周易》的卦序分为八卦卦序和六十四卦卦序两类。卦序体现了《周易》的种种精华。

    《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方式,古人曾用“二二相偶,非复既变”来概括。所谓“二二相偶”即把每二卦分一组,六十四卦共分了三十二组。所谓“复”,指每组中后一卦是前一卦的反复倒卦。具有“复”的关系的卦共有二十八组,五十六卦。所谓“变”指后一卦是前一卦的对卦,前卦反复后仍是本卦,故要发生“变”。也就是前卦的所有爻都阴变阳、阳变阴,以完全相反的方式排列。如乾卦反复后仍为乾,而“变”后为坤卦。

    已知的《易经》卦序主要有以下几种:通行本卦序(后天六十四卦序);先天六十四卦序;京房八宫卦序;《元包》卦序;《马王堆帛书易经》卦序。

    在这几种卦序中除了通行本卦序外,都有明确的象数关系和易理,其排列顺序有着固定的规律。自古以来,对于通行本卦序的认识主要有三派:一是易理派,认为只能通过《序卦传》的易理来理解卦序。二是象数派,认为通行本卦序与其他卦序一样有着一定的象数规律。三是卦序没有什么象数规律和易理,只是便于记忆而已。这些学者往往对《序卦》易理提出诸多质疑,但是通行本卦序是流传与影响最广泛的一种卦序,是《易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也离不开理、象、数之间的关系,而且其排列规律应该遵循至简至易的原则。

    卦序分析通行本《易经》卦序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是: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咸、恒、遁、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

    卦象:阴阳爻所构成的符号的形状就叫做卦象。古人用这种符号来象征自然界的具体事物,同时也用这种符号来表达复杂深刻的思想。卦象是表达思想的,卦爻辞是解释卦象的,学习《周易》,要通过卦爻辞的解说来了解卦象,再通过卦象了解《周易》所包含的哲学思想。《周易》和其他中国传统经典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有六十四条卦辞和三百八十四条爻辞,然后再演出一万一千五百二十种爻辞解释。而且每一卦的前面都有一个卦象,卦象是由八卦的卦画相重而组成的。

    整个一部《易经》是讲卦象的,“易者象也,象者像也,爻者效天下之动也,吉凶生而悔吝著也”。《易经》是讲卦象的,“爻”是模拟天下运动的,在天下万物运动的时候,就产生出人生的吉、凶、悔、吝现象和过程。《周易》在“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的过程中,还把八卦设定了“五行属性”,所谓五行也就是在卦中设定金、木、水、火、土这五类物质属性,卜蓍者再根据所得卦象和“五行属性”进行卦意解释。

    3.纯卦、覆卦、错卦

    纯卦:由一个单卦相叠而成的六爻卦称为“纯卦”,又称“原卦”。六十四卦中共有八个纯卦,即乾卦、坤卦、震卦、巽卦、坎卦、离卦、艮卦、兑卦。乾卦六爻皆阳,称为“纯阳卦”;坤卦六爻皆阴,称为“纯阴卦”。

    覆卦:一个重卦的卦象颠倒过来,成为另外一个卦象,称为“覆卦”,又称“综卦”“反卦”。如屯卦,倒过来即为蒙的卦象;需卦,倒过来即为讼的卦象。《周易》六十四卦中有二十八对覆卦,就是说有五十六个卦可以颠倒过来成为另外一个卦象。由于两卦之卦象互为颠倒关系,所以覆卦又叫反对之象、倒象。卦象“反对”之卦在《周易》六十四卦中均两两相邻而排在一起。

    错卦:两个重卦的位次相同之爻阴阳性质完全相反,称为“错卦”,又称“对卦”,前人或称为“旁通”。

    (三)《周易》的理、数、象

    《易经》是建立在理、象、数基础上的。可以说,没有理、象、数就没有《易经》。

    《周易》这部书,讲的是理、象、数。理是属于哲学的,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有它的理,也必有它的象,反之,宇宙间的任何一个现象,也一定有它的理,同时,每个现象又有它的数。《周易》中每一卦、每一爻、每一点,都包含着理、数、象的三种涵义。人处在这个世界上,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在不停地变,只要发生了变,便包含了理、象、数。人的智慧如果达到能懂得事物的理、象、数程度,自然就会知道,事物的变到了一定的数,就一定会变。

    象数就是象和数。象是象征、征象。是直观可见的东西。源于最早的象形文化。象的内容是:观物取象,观象取义。象包括卦象、爻象及易图(八卦图、六十四卦图及方图)、太极图、河图洛书。数:数是抽象的,包括爻数及图数。古代最早的占卜文化是烧鱼甲,然后观看龟兆及龟裂,象数就是起源于观龟的兆及裂纹。数是一种抽象思维,是对象的补充,象数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易学特有的象数思维模式,象数思维是《周易》认识事物的独特魅力。

    《易经》的象数,若用现代语言概括,应该划入“符号逻辑”的范畴。这种符号逻辑的本质是一种归纳。世间万事万物表面看似乎层叠交错、繁芜杂乱,实际上万事万物又具有普遍的共性特点。几千年前,中国的先哲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就创造出八个符号: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周易》原为上古巫术之占卜工具书,含有象数及义理之两体,弄清这些,就可化繁为简,理清脉络。

    “象”反映《周易》为巫师用来占卜的工具书,是初民社会的巫师据此口头流行而可用以占筮。每卦有其卦象,每爻也有其爻象,总释一卦称之大象,分释每卦各爻称之小象,象使卦及爻暗示事物的性质及发展阶段。而暗示多形多义,可与诸多事物相联系,预示占卜结果。

    “数”则是反映《易经》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排列关系的,即反映卜之卦义,亦反映其一定的数学关系,隐含现代的科学知识,譬如遗传密码的排列关系。“数”之两面性尤为明显,占筮关系反映了数的传统方面,而卦与爻的排列关系则反映其数学渊源,便是其对现代科学的预示。

    “义”反映其伦理之道义。文王演易便包含一定伦理论述。而孔子的《易传》则反映了天理伦常。

    “理”反映《周易》对事物规律的探讨,对易道的分析,又如同现在的物理。

    历代易学家分为两大派别,一是“象数派”,另一个是“义理派”。

    象数派就是着重于通过《周易》卦象和有关数字解释《周易》。这些解释包括:一、卦象象征什么。《易传·说卦传》列举了《周易》卦象象征的内容,大约有几十项。其中乾象征天,坤象征地,坎象征水,离象征火,艮象征山,兑象征泽,巽象征风,震象征雷。汉代儒者进一步发展了卦象象征的内容,把象征的事物扩大到一百余种。除了沿用原有的象征思路之外,还从总体上让卦象担负象征自然事物和自然法则的任务。比如把卦象按照新的思路排列起来,让它们担负象征一年中气候变迁的任务。他们让坎、离、震、兑四卦象征冬夏春秋四季的气候,让其他六十卦每卦象征六又八十分之七天中的气候状况。六十卦象征的天数之和,就是全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从而构成所谓“卦气说”。 二、卦象之间的关系。比如有的卦倒过来就是另外一卦,改变某卦的一爻,该卦就要变成另外一卦。于是,卦的组成、排列以及相互变动的关系,就成了易学家们研究的重要内容。象数派易学家们认为,占到某一卦是吉或者是凶,都不是偶然的,都是由卦象所象征的内容,或者是它和其他卦象的关系决定的。所以在占到某一卦的时候,他们往往要通过这一卦的象征,以及卦与卦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来说明这一卦是吉还是凶。

    然而,他们所说的内容往往互相矛盾。这是因为卦象被创造出来的时候,并没有直接对应他们所说的内容。比如说,卦象本来只是占卜的符号,并不具有象征一年气候变化的意义。今人用卦象象征气候,一定有许多说不通的地方。卦象被创造出来的时候,也没有考虑到卦与卦之间都有什么关系。只是组成六十四卦以后,由于符号简单整齐的性质,它们之间自然形成了某种联系。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就会发现不同的联系。汉代学者就发现了卦象之间许多不同的联系。随着汉代的结束,这一派易学家的事业也衰落下去了。继他们而起的,是新一派易学。后人把这一派称为“义理派”。

    最初义理派的代表人物,是魏晋玄学家王弼。他对《周易》的研究着重于发挥卦象所阐述的道理,而不着重于卦象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卦象本身表达了某种意思,明白了它的意思之后,就应该忘掉卦象。这就像人们用鱼篓和兽夹的目的是抓鱼和野兽,抓住了鱼和野兽,鱼篓和兽夹就可以放在一边了。

    王弼的主张得到了同时代人的肯定,也影响了后来易学发展的方向。和象数派一样,义理派思想家的主张,虽然只是他们自己对《周易》的理解,但他们一定会坚持那就是圣人的初衷。至少是圣人所作的卦象、卦爻辞中就已经包含着的思想。和象数派一样,他们所说的道理,自然也不能一致。比如坤卦第五爻,卦辞是“黄裳元吉”。王弼说,这是由于女子或者臣下采取了柔顺谦卑的态度,所以象征它们的阴爻虽然占据着阳爻才应该占据的最尊贵的位置,也是吉利的。但是同样是义理派代表的程颐却说,阴只有安守本分,才会吉利。现在它占据着阳爻的位置,“元吉”的意思就变成了不吉利。

    类似的分歧非常多,甚至引起了宋代大儒朱熹的抗议。他说:“《周易》哪里有人们所说的许多意思!尽管你们说得天花乱坠,但这些都不是《周易》本来的意思。”为了纠正这种风气,他把自己解释《周易》的著作命名为《周易本义》。朱熹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他的“本义”中仍然有许多是后人强加的、实际也是他自己发挥出来的意思。

    这些思想家对《周易》的解说并不是没有意义的。正由于他们不是去追求《周易》的本来意义,而是借题发挥,才会有不断发展着的新的思想出现。而这些新的思想,构成了中国古代智慧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

    (四)《易经》六十四卦解

    第1卦:乾为天(乾卦)刚健中正

    上上卦

    象曰:困龙得水好运交,不由喜气上眉梢,一切谋望皆如意,向后时运渐渐高。

    这个卦是同卦(下乾上乾)相叠。象征天,喻龙(德才的君子),又象征纯粹的阳和健,表明兴盛强健。乾卦是根据万物变通的道理,以“元、亨、利、贞”为卦辞,表示吉祥如意,教导人遵守天道的德行。

    第2卦:坤为地(坤卦)柔顺伸展

    上上卦

    象曰:肥羊失群入山冈,饿虎逢之把口张,适口充肠心欢喜,卦若占之大吉昌。

    这个卦是同卦(下坤上坤)相叠,阴性。象征地(与乾卦相反),顺从天。承载万物,伸展无穷无尽。坤卦以雌马为象征,表明地道生育抚养万物,而又依天顺时,性情温顺。它以“先迷后得”证明“坤”顺从“乾”,依随“乾”,才能把握正确方向,遵循正道,获取吉利。

    第3卦:水雷屯(屯卦)起始维艰

    下下卦

    象曰:风刮乱丝不见头,颠三倒四犯忧愁,慢从款来左顺遂,急促反惹不自由。

    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坎)相叠,震为雷,喻动;坎为雨,喻险。雷雨交加,险象丛生,环境恶劣。“屯”原指植物萌生大地。万物始生,充满艰难险阻,然而顺时应运,必欣欣向荣。

    第4卦:山水蒙(蒙卦)启蒙奋发

    中下卦

    象曰:卦中爻象犯小耗,君子占之运不高,婚姻合伙有琐碎,做事必然受苦劳。

    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艮)相叠,艮是山的形象,喻止;坎是水的形象,喻险。卦形为山下有险,仍不停止前进,是为蒙昧,故称蒙卦。但因把握时机,行动切合时宜,因此,具有启蒙和通达的卦象。

    第5卦:水天需(需卦)守正待机

    中上卦

    象曰:明珠土埋日久深,无光无亮到如今,忽然大风吹土去,自然显露有重新。

    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坎)相叠,下卦是乾,刚健之意;上卦是坎,险陷之意。以刚逢险,宜稳健之妥,不可冒失行动,观时待变,所往一定成功。

    第6卦:天水讼(讼卦)慎争戒讼

    中下卦

    象曰:心中有事事难做,恰是二人争路走,雨下俱是要占先,谁肯让谁走一步。

    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乾)相叠。同需卦相反,互为“综卦”。乾为刚健,坎为险陷。刚与险,健与险,彼此反对,定生争讼。争讼非善事,务必慎重戒惧。

    第7卦:地水师(师卦)行险而顺

    中上卦

    象曰:将帅领旨去出征,骑着烈马拉硬弓,百步穿杨去得准,箭中金钱喜气生。

    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坤)相叠。“师”指军队。坎为水、为险;坤为地、为顺,喻寓兵于农。兵凶战危,用兵乃圣人不得已而为之,但它可以顺利无阻碍地解决矛盾,因为顺乎形势,师出有名,故能化凶为吉。

    第8卦:水地比(比卦)诚信团结

    上上卦

    象曰:顺风行船撒起帆,上天又助一蓬风,不用费力逍遥去,任意而行大亨通。

    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坎)相叠,坤为地;坎为水。水附大地,地纳河海,相互依赖,亲密无间。此卦与师卦完全相反,互为综卦。它阐述的是相亲相辅,宽宏无私,精诚团结的道理。

    第9卦:风天小畜(小畜卦)蓄养待进

    下下卦

    象曰:苗逢旱天尽焦梢,水想云浓雨不浇,农人仰面长吁气,是从款来莫心高。

    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巽)相叠,乾为天;巽为风。喻风调雨顺,谷物滋长,故卦名小畜(蓄)。力量有限,须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可大有作为。

    第10卦:天泽履(履卦)脚踏实地

    中上卦

    象曰:凤凰落在西歧山,去鸣几声出圣贤,天降文王开基业,富贵荣华八百年。

    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乾)相叠,乾为天;兑为泽,以天喻君,以泽喻民,原文:“履(踩)虎尾、不咥(咬)人。”因此,结果吉利。君上民下,各得其位。兑柔遇乾刚,所履危。履意为实践,卦义是脚踏实地地向前进取的意思。

    第11卦:地天泰(泰卦)应时而变

    中中卦

    象曰:学文满腹入场闱,三元及第得意回,从今解去愁和闷,喜庆平地一声雷。

    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坤)相叠,乾为天,为阳;坤为地,为阴,阴阳交感,上下互通,天地相交,万物纷纭。反之则凶。万事万物,皆对立,转化,盛极必衰,衰而转盛,故应时而变者泰(通)。

    第12卦:天地否(否卦)不交不通

    中中卦

    象曰:虎落陷坑不堪言,进前容易退后难,谋望不遂自己便,疾病口舌事牵连。

    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乾)相叠,其结构同泰卦相反,系阳气上升,阴气下降,天地不交,万物不通。它们彼此为“综卦”,表明泰极而否,否极泰来,互为因果。

    第13卦:天火同人(同人卦)上下和同

    中上卦

    象曰:心中有事犯猜疑,谋望从前不着实,幸遇明人来指引,诸般忧闷自消之。

    这个卦是异卦(下离上乾)相叠,乾为天,为君;离为火,为臣民百姓,上天下火,火性上升,同于天,上下和同,同舟共济,人际关系和谐,天下大同。

    第14卦:火天大有(大有卦)顺天依时

    上上卦

    象曰:砍树摸雀做事牢,是非口舌自然消,婚姻合伙来费力,若问走失未逃脱。

    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离)相叠。上卦为离,为火;下卦为乾,为天。火在天上,普照万物,万民归顺,顺天依时,大有所成。

    第15卦:地山谦(谦卦)内高外低

    中中卦

    象曰:天赐贫人一封金,不争不抢两平分,彼此分得金到手,一切谋望皆遂心。

    这个卦是异卦(下艮上坤)相叠,艮为山,坤为地。地面有山,地卑(低)而山高,是为内高外低,比喻功高不自居,名高不自誉,位高不自傲。这就是谦。

    第16卦雷地豫(豫卦)顺时依势

    中中卦

    象曰:太公插下杏黄旗,收妖为徒归西歧,自此青龙得了位,一旦谋望百事宜。

    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震)相叠,坤为地,为顺;震为雷,为动。雷依时出,预示大地回春。因顺而动,和乐之源。此卦与谦卦互为综卦,交互作用。

    第17卦:泽雷随(随卦)随时变通

    中中卦

    象曰:泥里步踏这几年,推车靠崖在眼前,目下就该再使力,扒上崖去发财源。

    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兑)相叠,震为雷、为动;兑为悦。动而悦就是“随”。随指相互顺从,己有随物,物能随己,彼此沟通。随必依时顺势,有原则和条件,以坚贞为前提。

    第18卦:山风蛊(蛊卦)振疲起衰

    中中卦

    象曰:卦中爻象如推磨,顺当为福反为祸,心中有益且迟迟,凡事尽从忙处错。

    这个卦是异卦(下巽上艮)相叠,与随卦互为综卦。蛊本意为事,引申为多事、混乱。器皿久不用而生虫称“蛊”,喻天下久安而因循、腐败,必须革新创造,治理整顿,挽救危机,重振事业。

    第19卦:地泽临(临卦)教民保民

    中上卦

    象曰:君王无道民倒悬,常想拨云见青天,幸逢明主施仁政,重又安居乐自然。

    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坤)相叠。坤为地;兑为泽。地高于泽,泽容于地。喻君主亲临天下,治国安邦,上下融洽。

    第20卦:风地观(观卦)观下瞻上

    中上卦

    象曰:卦遇蓬花旱逢河,生意买卖利息多,婚姻自有人来助,出门永不受折磨。

    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巽)相叠,风行地上,喻德教遍施。观卦与临卦互为综卦,交相使用。在上者以道义观天下;在下者以敬仰瞻上,人心顺服归从。

    第21卦:火雷噬嗑(噬嗑卦)刚柔相济

    上上卦

    象曰:运拙如同身受饥,幸得送饭又送食,适口充腹心欢喜,忧愁从此渐消移。

    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离)相叠。离为阴卦;震为阳卦。阴阳相交,咬碎硬物,喻恩威并施,宽严结合,刚柔相济。噬嗑为上下颚咬合,咀嚼。

    第22卦:山火贲(贲卦)饰外扬质

    中上卦

    象曰:近来运转锐气周,窈窕淑女君子求,钟鼓乐之大吉庆,占者逢之喜临头。

    这个卦是异卦(下离上艮)相叠。离为火为明;艮为山为止。文明而有节制。贲卦论述文与质的关系,以质为主,以文调节。贲,文饰、修饰。

    第23卦:山地剥(剥卦)顺势而止

    中下卦

    象曰:鹊遇天晚宿林中,不知林内先有鹰,虽然同处心生恶,卦若逢之是非轻。

    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艮)相叠。五阴在下,一阳在上,阴盛而阳孤;高山附于地。二者都是剥落象,故为“剥卦”。此卦阴盛阳衰,喻小人得势,君子困顿,事业败坏。

    第24卦:地雷复(复卦)寓动于顺

    中中卦

    象曰:马氏太公不相合,世人占之忧疑多,恩人无义反为怨,是非平地起风波。

    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坤)相叠。震为雷、为动;坤为地、为顺,动则顺,顺其自然。动在顺中,内阳外阴,循序运动,进退自如,利于前进。

    第25卦:天雷无妄(无妄卦)无妄而得

    下下卦

    象曰:飞鸟失机落笼中,纵然奋飞不能腾,目下只宜守本分,妄想扒高万不能。

    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乾)相叠。乾为天为刚为健;震为雷为刚为动。动而健,刚阳盛,人心振奋,必有所得,但唯循纯正,不可妄行。无妄必有获,必可致福。

    第26卦:山天大畜(大畜卦)止而不止

    中上卦

    象曰:忧愁常锁两眉头,千头万绪挂心间,从今以后防开阵,任意行而不相干。

    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艮)相叠。乾为天,刚健;艮为山,笃实。畜者积聚,大畜意为大积蓄。为此不畏严重的艰难险阻,努力修身养性以丰富德业。

    第27卦:山雷颐(颐卦)纯正以养

    上上卦

    象曰:太公独钓渭水河,手执丝杆忧愁多,时来又遇文王访,自此永不受折磨。

    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艮)相叠。震为雷,艮为山。山在上而雷在下,外实内虚。春暖万物养育,依时养贤育民。阳实阴虚,实者养人,虚者为人养。自食其力。

    第28卦:泽风大过(大过卦)非常行动

    中下卦

    象曰:夜晚梦里梦金银,醒来仍不见一文,目下只宜求本分,思想络是空劳神。

    这个卦是异卦(下巽上兑)相叠。兑为泽、为悦,巽为木、为顺,泽水淹舟,遂成大错。阴阳爻相反,阳大阴小,行动非常,有过度形象,内刚外柔。

    第29卦:坎为水(坎卦)行险用险

    下下卦

    象曰:一轮明月照水中,只见影儿不见踪,愚夫当财下去取,摸来摸去一场空。

    这个卦是同卦(下坎上坎)相叠。坎为水、为险,两坎相重,险上加险,险阻重重。一阳陷二阴。所幸阴虚阳实,诚信可豁然贯通。虽险难重重,却方能显人性光彩。

    第30卦:离为火(离卦)附和依托

    中上卦

    象曰:官人来占主高升,庄农人家产业增,生意买卖利息厚,匠艺占之大亨通。

    这个卦是同卦(下离上离)相叠。离者丽也,附着之意,一阴附丽,上下二阳,该卦象征火,内空外明。离为火、为明、太阳反复升落,运行不息,柔顺为心。

    第31卦:泽山咸(咸卦)相互感应

    中上卦

    象曰:运去黄金失色,时来棒槌发芽,月令极好无差,且喜心宽意大。

    这个卦是异卦(下艮上兑)相叠。艮为山;泽为水。兑柔在上,艮刚在下,水向下渗,柔上而刚下,交相感应。感则成。

    第32卦:雷风恒(恒卦)恒心有成

    中上卦

    象曰:渔翁寻鱼运气好,鱼来撞网跑不了,别人使本挣不来,谁想一到就凑合。

    这个卦是异卦(下巽上震)相叠。震为男、为雷;巽为女、为风。震刚在上,巽柔在下。刚上柔下,造化有常,相互助长。阴阳相应,常情,故称为恒。

    第33卦:天山遁(遁卦)遁世救世

    下下卦

    象曰:浓云蔽日不光明,劝君且莫出远行,婚姻求财皆不利,提防口舌到门庭。

    这个卦是异卦(下艮上乾)相叠。乾为天,艮为山。天下有山,山高天退。阴长阳消,小人得势,君子退隐,明哲保身,伺机救天下。

    第34卦:雷天大壮(大壮卦)壮勿妄动

    中上卦

    象曰:卦占工师得大木,眼前该着走上路,时来运转多顺当,有事自管放心宽。

    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震)相叠。震为雷;乾为天。乾刚震动。天鸣雷,云雷滚,声势宏大,阳气盛壮,万物生长。刚壮有力故曰壮。大而且壮,故名大壮。四阳壮盛,积极而有所作为,上正下正,标正影直。

    第35卦:火地晋(晋卦)求进发展

    中上卦

    象曰:锄地锄去苗里草,谁想财帛将人找,一锄锄出银子来,这个运气也算好。

    这个卦是异卦(下坤上离)相叠。离为日,为光明;坤为地。太阳高悬,普照大地,大地卑顺,万物生长,光明磊落,柔进上行,喻事业蒸蒸日上。

    第36卦:地火明夷(明夷卦)晦而转明

    中下卦

    象曰:时乖运拙走不着,急忙过河拆了桥,恩人无义反为怨,凡事无功枉受劳。

    这个卦是异卦(下离上坤)相叠。离为明,坤为顺;离为日;坤为地。日没入地,光明受损,前途不明,环境困难,宜遵时养晦,坚守正道,外愚内慧,韬光养晦。

    第37卦:风火家人(家人卦)诚威治业

    下下卦

    象曰:一朵鲜花镜中开,看着极好取不来,劝君休把镜花恋,卦若逢之主可怪。

    这个卦是异卦(下离上巽)相叠。离为火;巽为风。火使热气上升,成为风。一切物皆应以内在为本,然后伸延到外。发生于内,形成于外。喻先治家而后治天下,家道正,天下安乐。

    第38卦:火泽睽(睽卦)异中求同

    下下卦

    象曰:此卦占来运气歹,如同太公做买卖,贩猪牛快贩羊迟,猪羊齐贩断了宰。

    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离)相叠。离为火;兑为泽。上火下泽,相违不相济。克则生,往复无空。万物有所不同,必有所异,相互矛盾。睽即矛盾。

    第39卦:水山蹇(蹇卦)险阻在前

    下下卦

    象曰:大雨倾地雪满天,路上行人苦又寒,拖泥带水费尽力,事不遂心且耐烦。

    这个卦是异卦(下艮上坎)相叠。坎为水,艮为山。山高水深,困难重重,人生险阻,见险而止,明哲保身,可谓智慧。蹇,跋行艰难。

    第40卦:雷水解(解卦)柔道致治

    中上卦

    象曰:目下月令如过关,千辛万苦受熬煎,时来恰相有人救,任意所为不相干。

    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震)相叠。震为雷、为动;坎为水、为险。险在内,动在外。严冬天地闭塞,静极而动。万象更新,冬去春来,一切消除,是为解。

    第41卦:山泽损(损卦)损益制衡

    下下卦

    象曰:时动不至费心多,比作推车受折磨,山路崎岖吊下耳,做插右按按不着。

    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艮)相叠。艮为山;兑为泽。上山下泽,大泽浸蚀山根。损益相间,损中有益,益中有损。二者之间,不可不慎重对待。损下益上,治理国家,过度会损伤国基。应损则损,但必量力、适度。少损而益最佳。

    第42卦:风雷益(益卦)损上益下

    上上卦

    象曰:时来运转吉气发,多年枯木又开花,枝叶重生多茂盛,几人见了几人夸。

    这个卦是异卦(下震上巽)相叠。巽为风;震为雷。风雷激荡,其势愈强,雷愈响,风雷相助互长,交相助益。此卦与损卦相反。它是损上以益下,后者是损下以益上。二卦阐述的是损益的原则。

    第43卦:泽天夬 (夬卦) 决而能和

    上上卦

    象曰:蜘蛛脱网赛天军,粘住游蜂翅翎毛,幸有大风吹破网,脱离灾难又逍遥。

    这个卦是异卦(下乾上兑)相叠。乾为天为健;兑为泽为悦。泽气上升,决注成雨,雨施大地,滋润万物。五阳去一阴,去之不难,决(去之意)即可,故名为夬,夬即决。

    第44卦:天风姤(姤卦) 天下有风

    上卦

    象曰:他乡遇友喜气欢,须知运气福重添,自今交了顺当运,向后管保不相干。

    这个卦是异卦(下巽上乾)相叠。乾为天,巽为风。天下有风,吹遍大地,阴阳交合,万物茂盛。姤卦与夬卦相反,互为“综卦”。姤即遘,阴阳相遇。但五阳一阴,不能长久相处。

    第45卦:泽地萃(萃卦)荟萃聚集

    中上卦

    象曰:游鱼戏水被网惊,跳过龙门身化龙,三尺杨柳垂金钱,万朵桃花显你能。

    这个卦是异卦相叠(下坤上兑)。坤为地、为顺;兑为泽、为水。泽泛滥淹没大地,人众多相互斗争,危机必四伏,务必顺天任贤,未雨绸缪,柔顺而又和悦,彼此相得益彰,安居乐业。萃,聚集、团结。

    第46卦:地风升(升卦)柔顺谦虚

    上上卦

    象曰:士人来占必得名,生意买卖也兴隆,匠艺逢之交易好,农间庄稼亦收成。

    这个卦是异卦相叠(下巽上坤)。坤为地、为顺;巽为木、为逊。大地生长树木,逐的成长,日渐高大成材,喻事业步步高升,前程远大,故名“升”。

    第47卦:泽水困(困卦)困境求通

    中上卦

    象曰:时运不来好伤怀,撮上押去把梯抬,一筒虫翼无到手,转了上去下不来。

    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兑)相叠。兑为阴为泽喻悦;坎为阳为水喻险。泽水困,陷入困境,才智难以施展,仍坚守正道,自得其乐,必可成事,摆脱困境。

    第48卦:水风井(井卦)求贤若渴

    上上卦

    象曰:枯井破费已多年,一朝流泉出来鲜,资生济渴人称羡,时来运转喜自然。

    这个卦是异卦(下巽上坎)相叠。坎为水;巽为木。树木得水而蓬勃生长。人靠水井生活,水井由人挖掘而成。相互为养,井以水养人,经久不竭,人应取此德而勤劳自勉。

    第49卦:泽火革(革卦)顺天应人

    上上卦

    象曰:苗逢旱天渐渐衰,幸得天恩降雨来,忧去喜来能变化,求谋干事遂心怀。

    这个卦是异卦(下离上兑)相叠。离为火、兑为泽,泽内有水。水在上而下浇,火在下而上升。火旺水干;水大火熄。二者相生亦相克,必然出现变革。变革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第50卦:火风鼎(鼎卦)稳重图变

    中下卦

    象曰:莺鹜蛤蜊落沙滩,蛤蜊莺鹜两翅扇,渔人进前双得利,失走行人却自在。

    这个卦是异卦(下巽上离)相叠。燃木煮食,化生为熟,除旧布新的意思。鼎为重宝大器,三足稳重之象。煮食,喻食物充足,不再有困难和困扰。在此基础上宜变革,发展事业。

    第51卦:震为雷(震卦)临危不乱中上卦

    象曰:一口金钟在淤泥,人人拿着当玩石,忽然一日钟悬起,响亮一声天下知。

    这个卦是同卦(下震上震)相叠。震为雷,两震相叠,反响巨大,可消除沉闷之气,亨通畅达。平日应居安思危,怀恐惧心理,不敢有所怠慢,遇到突发事变,也能安然自若,谈笑如常。

    第52卦:艮为山(艮卦)动静适时中下卦

    象曰:财帛常打心头走,可惜眼前难到手,不如意时且忍耐,逢着闲事休开口。

    这个卦是同卦(下艮上艮)相叠。艮为山,二山相重,喻静止。它和震卦相反。高潮过后,必然出现低潮,进入事物的相对静止阶段。静止如山,宜止则止,宜行则行。行止即动和静,都不可失机,应恰到好处,动静得宜,适可而止。

    第53卦:风山渐(渐卦)渐进蓄德

    上上卦

    象曰:俊鸟幸得出笼中,脱离灾难显威风,一朝得意福力至,东西南北任意行。

    这个卦是异卦(下艮上巽)相叠。艮为山,巽为木。山上有木,逐渐成长,山也随着增高。这是逐渐进步的过程,所以称渐,渐即进,渐渐前进而不急速。

    第54卦:雷泽归妹(归妹卦)立家兴业

    下下卦

    象曰:求鱼须当向水中,树上求之不顺情,受尽爬揭难随意,劳而无功运平平。

    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震)相叠。震为动、为长男;兑为悦、为少女。以少女从长男,产生爱慕之情,有婚姻之动,有嫁女之象,故称归妹。男婚女嫁,天地大义,人的开始和终结。上卦与渐卦为综卦,交互为用。

    第55卦:雷火丰(丰卦)日中则斜

    上上卦

    象曰:古镜昏暗好几年,一朝磨明似月圆,君子谋事逢此卦,近来运转喜自然。

    这个卦是异卦(下离上震)相叠,电闪雷鸣,成就巨大,喻达到顶峰,如日中天。

    告诫:务必警惕事物向相反方面发展。治乱相因,盛衰无常,不可不防。

    第56卦:火山旅(旅卦)依义顺时

    下下卦

    象曰:飞鸟树上垒窝巢,小人使计举火烧,君占此卦为不吉,一切谋望枉徒劳。

    这个卦是异卦(下艮上离)相叠。此卦与丰卦相反,互为“综卦”。山中燃火,烧而不止,火势不停地向前蔓延,如同途中行人,急于赶路。因而称旅卦。

    第57卦:巽为风(巽卦)谦逊受益

    中上卦

    象曰:一叶孤舟落沙滩,有篙无水进退难,时逢大雨江湖溢,不用费力任往返。

    这个卦是同卦(下巽上巽)相叠,巽为风,两风相重,长风不绝,无孔不入,巽义为顺。谦逊的态度和行为可无往不利。

    第58卦:兑为泽(泽卦)刚内柔外

    上上卦

    象曰:这个卦象真可取,觉着做事不费力,休要错过这机关,事事觉得随心意。

    这个卦是同卦(下泽上泽)相叠。泽为水。两泽相连,两水交流,上下相和,团结一致,朋友相助,欢欣喜悦。兑为悦也。同秉刚健之德,外抱柔和之姿,坚行正道,导民向上。

    第59卦:风水涣(涣卦)拯救涣散

    下下卦

    象曰:隔河望见一锭金,欲取岸宽水又深,指望资财难到手,尽夜资财枉费心。

    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巽)相叠。风在水上行,推波助澜,四方流溢。涣,水流流散之意。象征组织和人心涣散,必用积极的手段和方法克服,战胜弊端,挽救涣散,转危为安。

    第60卦:水泽节(节卦)万物有节

    上上卦

    象曰:时来运转喜气生,登台封神姜太公,到此诸神皆退位,纵然有祸不成凶。

    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坎)相叠。兑为泽,坎为水。泽有水而流有限,多必溢于泽外。因此要有节度,故称节。节卦与涣卦相反,互为综卦,交相使用。天地有节度才能常新,国家有节度才能安稳,个人有节度才能完美。

    第61卦:风泽中孚(中孚卦)诚信立身

    下下卦

    象曰:路上行人色匆匆,急忙无桥过薄冰,小心谨慎过得去,一步错了落水中。

    这个卦是异卦(下兑上巽)相叠。孚本义孵,孵卵出壳的日期非常准确,有信的意义。卦形外实内虚,喻心中诚信,所以称中孚卦。这是立身处世的根本。

    第62卦:雷山小过(小过卦)行动有度

    中上卦

    象曰:行人路过独木桥,心内惶恐眼里瞧,爽利保保过得去,慢行一定不安牢。

    这个卦是异卦(下艮上震)相叠。艮为山,震为雷,过山雷鸣,不可不畏惧。阳为大,阴为小,卦外四阴超过中二阳,故称“小过”,小有越过。

    第63卦:水火既济(既济卦)盛极将衰

    中上卦

    象曰:金榜以上题姓名,不负当年苦用功,人逢此卦名吉庆,一切谋望大亨通。

    这个卦是异卦(下离上坎)相叠。坎为水,离为火,水火相交,水在火上,水势压火势,救火大功告成。既,已经;济,成也。既济就是事情已经成功,但终将发生变故。

    第64卦:火水未济(未济卦)事业未竟

    中下卦

    象曰:离地着人几丈深,是防偷营劫寨人,后封太岁为凶煞,时加谨慎祸不侵。

    这个卦是异卦(下坎上离)相叠。离为火,坎为水。火上水下,火势压倒水势,救火大功未成,故称未济。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