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GE的培训,首先要说的肯定是“克劳顿村”。位于纽约州哈得逊河谷、占地50英亩的“
克劳顿村”是GE高级管理人员培训中心,有人把它称为GE高级领导干部成长的摇篮,而《财
富》杂志称之为“美国企业界的哈佛”。它创立于1956年,是世界上第一个大公司的管理学
院。
GE的克劳顿管理学院有着明确的使命,那就是:创造、确定、传播公司的学识,以促进GE的
发展,提高GE在全球的竞争能力。具体地说,就是为GE员工的成长与发展提供培训,向GE各
业务部门传播最佳实践、公司的举措以及学习的经验,传播公司的文化与价值观。
随着GE的业务不断向全球扩展,克劳顿村的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培训项目已经在全球展开,目
前在欧洲、亚洲和拉美都有管理培训机构,从而加强对全球员工的培训与发展。
有关资料显示,GE每年投入培训的费用高达10亿美元,这足以显示GE公司对培训和员工发
展的重视。2001年9月,为了显示GE对韦尔奇所做出贡献的尊敬,培训中心被重新命名为
约翰·韦尔奇领导发展中心。
GE过去20年来最大的转变就是成为一家学习的公司。他们向其他公司学习。从内部
学,从外
部学,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学习。世界上精华才智掌握在GE手中,这是因为GE无时不在追寻
。很
多年前,丰田公司教GE学会了资产管理,摩托罗拉和联信推动了GE学习六个西格玛,思科
和Trioloy帮助GE学数字化。他们每天早上起来的时候,就记得要找出一种新的方法,绝
对不要让毛病NIH(不是在这里发明的)悄悄返回来,要坚持成为一家无边界的学习的公司
。
在人生的这场游戏中,你应当保持生活的热情和学习的热情,不断地吸取能够使自己继续成
长的东西来充实你的头脑。彼得?扎克这样阐述这个观点:“知识需要提高和挑战才能不断
增长,否则它将会消亡。”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一旦离开学校,就不再继续学习了。前几年,中央电视台做了一次调
查。结果发现许多人家里根本没有买过什么新书,书架上放的几乎全是在校学习期间的课本
。这反映了一个事实:上班后人们不再阅读一些严肃的书,不在工作之外求知,往往把时间
浪费在闲聊与看电视上。电视节目固然也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电视节目都如
此。我们更应该学一些工作之外的新东西,以增强自己的综合能力,不断提高自己适应这个
社会的能力,才能在飞速发展的21世纪中立于不败之地。
许多人以为,学习只是青少年时代的事情,只有学校才是学习的场所,自己已经是成年人
,并且早已走向社会了,因而再没有必要进行学习,除非为了取得文凭。
这种看法乍一看,似乎很有道理,其实是不对的。在学校里自然要学习,难道走出校门
就不必再学了吗?学校里学的那些东西,就已经够用了吗?
其实,学校里学的东西是十分有限的。工作中、生活中需要的许多知识和技能,课本上都
没有,老师也没有教给我们,这些东西完全要靠自己在实践中学习、摸索。
可以说,如果我们不继续学习,我们就无法取得生活和工作需要的知识,无法使自己适
应急速变化的时代,不仅不能搞好本职工作,反而有被时代淘汰的危险。
有些人走出学校投身社会后,往往不再重视学习,似乎头脑里面装下的东西已经够多了
,再学会胀破脑袋。殊不知,学校里学到的只是一些基础知识,数量也十分有限,离实际
需要还差得很远。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只有以更大的热情,如饥似
渴地学习、学习、再
学习,才能使自己丰富和深刻起来,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更好地投身到工
作和事业中。
据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调查,半数的劳工技能在5年内就会变得一无所用,而以前这类
技能的淘汰期是7至14年。特别是在工程界,毕业10年后所学还能派上用场的不足1/4
。
因此,学习已变成随时随地的必要选择。
美国人认为:年轻时,究竟懂得多少并不重要,只要懂得学习,就会获得足够的知识。
无论从事哪一种事业,都需要不断地学习。只有学习才能扩
大视野,获取知识,得到智慧,把工作做得更好。
大凡杰出的人,都是终身孜孜不倦追求知识的人。在漫长的人生经历中,即使再忙再累
再苦,他们也不放弃对知识的追求,学习既是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又是他们在逆境中的精
神支柱。在他们看来,知识是没有止境的,学习也应该是没有止境的,学习使他们的思想、
心理和精神永远年轻,也使他们的事业日新月异。
一个人没有学习知识、运用知识的习惯,是不可能成大事的,因为他没有资本。相反,
一个人要想打开自己人生的局面,求得大发展,必须时时用知识打造自己,让自己成为知识
的拥有者!
对此,李嘉诚先生曾深有体会地说过,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里,如果你有资金,但是缺乏
知识,没有新的讯息,无论何种行业,你越拼搏,失败的可能性越大;但是你有知识,没
资金的话,小小的付出都能够有回报,并且很可能达到成功。现在跟数十年前相比,知识和
资金在通往成功路上所起的作用完全不同。知识不仅指课本内容,更包括社会经济、文明文
化、时代精神等整体要素。
正如哲学家告诉我们的:人们“不可能”做的事,往往不是由于缺乏力量和金钱,而是
由于缺乏想像和观念。
然而,知识作为商品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它的独一无二性和不可取代性。知识的供方
是垄断的,知识产权和知识保密使得知识成本十分昂贵。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最新知
识,谁就掌握了巨大的财富。因此,掌握现代知识,具有创新和运用能力的人成为知识经济
中的决定因素。财富的再定义和利益的再分配取决于拥有的信息、知识的多少及创造力的高
低。
因此,知识经济时代,是彻底的“以人为本”的时代。高智慧的人才将决定一个企业乃
至一个产业的兴衰,企业的竞争将集中在人才上。“争天下者,必先争人”(《管子?霸言
》)。反过来说,“一个人的知识越多,就越有价值”。高知高酬、高智高位(职位、地位)
,势所必然。
这又从另一个方面突出了学习的极端重要性,正如国际经合组织在关于知识经济的报告
中所指出的那样:
“在知识经济中,学习是极为重要的,可以决定个人、企业乃至国家的经济命运。”
圣人曾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今天看来,这究竟是陈腐的思想,还是崭新
的观念呢?
成功的人有千千万,但成功的道路却只有一条——学习,勤奋地学习。如果一个人停止
了学习,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充电”,那么你很快就会“没电”,会被社会所抛弃。
养成学习的习惯,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在网络信息技术日益升温的今天,你如果不每天学习,不断充电,那么很快就会落伍。
因此,无论在何时何地,每一个现代人都不要忘记给自己充电。只有那些随时充实自己,为
自己奠定雄厚基础的人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中生存下去。
一个人的知识储备愈多,才能便愈丰富,生活就愈充实。希望自己有一套应付困难、获
取成功的强项,便不能忽视知识的作用。
有这样一个年轻人,他出门的时间比在家的时间还要多,有时乘火车,有时坐轮船,但
无论到什么地方,他总是随身携带着一包书籍,以供随时阅读。他常带的书籍有古文的缩本
,也有函授学校的功课。一般人浪费的零碎时间,他都能用来自修阅读。结果,他对于历史
、文学、科学以及其他各科的重要学问,都有相当之见地,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这个年轻人就是因为善于利用零碎时间,而促成了自己一生的成功。但是,大多数人却
在浪费自己宝贵的零碎时间,甚至在那些时间里去做对身心有害的事情。
自强不息、追求进步的精神,是一个人卓越超群的标志,更是一个人成功的征兆。
从一个青年人怎样利用他的零碎时间上,怎样消磨他冬夜漫长的时间上,就可以预言他
的前途。
有的人会这样想,他所得薪水相当的微薄,即使再积蓄也不会达到很大的数目,也绝不
会富裕。同样,他们也以为利用有限的零碎时间去读书,总不会得到多大的学识和成就。可
事实恰恰相反,许多利用空闲的时间去学习的人,也一样达到了大学教育的程度。
对于一个人的安身立命来说,人类历史上教育的价值之高,莫过于今天。今天的社会中
,竞争非常激烈,你必须善于利用时间,来增进自己的知识。
许多人最大的弱点就是想在短时间里成就丰功伟绩,这当然做不到。其实,任何事情都
是渐变的,只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只有一步一步地增进知识的做法,才能有助于一个人最后
达到成功。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