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温州人一样思考-诚信才是商本——想赚钱,一定要有“金字招牌”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诚信是经商之本,为人之本。温商之所以能够叱咤商场,就因为他们在做人做事方面非常讲究诚信。在大多数人心目中,温商做人堂堂正正,做生意勤勤恳恳。温州人对讲究诚信是感悟最深的。在历史上,温商曾经吞下过“失去诚信”的苦果。他们知耻而后勇,力争重新树立自己诚信招牌。正是因为有了上一次的惨痛教训,他们才更加讲究诚信,重视诚信。

    讲信誉也许会哭一时,不讲会哭一世

    【财富语录】

    “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信誉是商业中无形的财富,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温州人创奇】

    1993年,温州的打火机市场非常疯狂,由于物美价廉,吸引了大批国外的订单,外国客户排着队拿着现金要货。市场如此火暴,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温州的打火机厂就由原来的十家发展到了三千多家。但是,一些信誉问题也随之暴漏出来——不少厂家趁机“快捞”,生产劣质打火机,从而影响了温商的信用,客户的反应也越来越大。

    周大虎生产的打火机质量向来很好,但在当时鱼目混珠的市场中,也无法独善其身,销量大大下降。看着越来越多的劣质打火机涌进市场,客户辨不清是非,周大虎不由心生忧虑。他深深地明白市场经济应以诚信为先,所以始终坚持自己的原则,要求工人不要管别人怎么样,自己生产的产品一定要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没想到,周大虎的举措为自己带来了危机。按照正常生产进度,周大虎一天最多只能做150个打火机,而生产劣质打火机的厂家却可以做到500个。那时的工人的薪水是按件计算。如果这样,他的工人薪水就远远低于生产劣质打火机厂家的,为此一百多个工人几乎全部辞职了。更为可怕的是,因自身需求量小,上游的供应商也不愿在给周大虎提供原材料。

    到1993年上半年,周大虎以往的积蓄几乎全部赔光了,企业也面临破产。但周大虎没有气馁,而是重新招聘工人,并对他们进行培训。坚持诚信终究可以迎来希望,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市场规律。下半年,凭着高质量的产品,周大虎已经开始打开了市场。吃够劣质产品苦头的外国商人开始调整策略,把目光向周大虎转移,他的订单一下子多起来了。此后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原本一天只有150多只的生产能力,却能够接到10倍以上的订单。相对而言,那些劣质打火机企业如同秋风扫落叶,纷纷倒闭。

    无论是从消费者角度,还是从生产厂家角度来看,讲信誉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说,信誉已经是现代市场经济中一种重要的资本。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良好的信誉,在竞争中是无法立足的,即使一时占据上风,也无法得到持续发展的机会。在当前市场环境中,讲“信用”将成为市场主体赖以生存和发展主要条件。温州商人都明白这样的一个道理:要生存和发展,就应当像保护自己的生命那样用心维护信誉,以高信誉换来高利润。

    在诚信方面,温州人是栽过个跟头的。上个世纪80年代,温州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两青年男女在结婚之前,女方给未婚夫买了一双温州产的“富人”皮鞋。没料到在结婚筵席上,新郎的皮鞋却开了帮。仔细一瞧,里头塞的全是马粪纸。恼怒之下,小两口把坏鞋用邮包寄给了温州市的市长,质问温州人的信用和在。其实,这一问题在当时对市长来说也是无力解决的,因为那时缺乏有效约束和监督,市场经济比较秩序混沌。整个温州市有几千家皮鞋厂,出现这种情况不是政府所能掌控得了的。

    商场如战场,不讲诚实守信就等于自取灭亡。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假货,劣质产品受到了严厉监管。很多温商也知耻而后勇,希望在全国消费者面前重塑形象。现在,温商在信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正因为如此,他们商业团队才得以走遍了全国各地,走向了世界。据温州商会调查,温州750万人口,其中50多万人在世界各地,175万人在全国各地经商。正如一位温商所说:“无论在温州还是在全国其他地方,无论国内还是在国外,客观环境往往是不相上下的,不同的是经商的主管条件,只要诚信经营,守法办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抓住商机。”

    温州人生意上 “义”“ 利”双收

    温州人做生意重利益,讲义气。他们在追求高额利润的同时,也一向注重团结。正是他们的这种习惯,才使得相互之间更加信任,赢得更多的朋友,为自身的发展获得了更多的机会。

    温州人的朋友圈实际上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对朋友和合作伙伴的重义气,使他们在事业的道路上获得更多的“利”。在温州人眼里,朋友就是最大的财富,拥有了朋友就等于打开了财路。朋友越多意味着财路越广。当朋友认可了你的人格,认可了你的产品,往往就意味着你的经商大业成功了一半。

    温商不仅对外讲信誉,对内也要讲诚信

    犹太人做生意非常讲诚信,温州人被称为东方“犹太人”,他们也深深地懂得诚信建设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温州人在经商过程中,不仅对外树立了良好信誉,企业内部的诚信工作做得也非常好。在企业内部,温商非常重视员工的诚信建设,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觉悟,才使得更多的温州企业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一定要摒弃的思维误区】

    ◎社会荣誉代表一个企业诚信——不讲诚信,获得再多的社会荣誉也无济于事,有再大的经济做支撑也早晚会倒闭。有的企业非常重视自己荣誉,他们千方百计地赚取好的口碑,可是忽略了一点,就是要讲诚信。

    铁杵磨成针与穷人变富翁,需要的条件一样

    【财富语录】

    财富的积累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建立起来的,赚钱的过程往往需要你有更大忍耐力。

    【温州人创奇】

    1984年,方培林成立了中国现代第一个私人钱庄——方兴钱庄,这个钱庄自从他成立以后,一直处于“潜伏”状态。“地下钱庄”登不上大雅之堂,他也被认为是一个“玩钱”的人。为此,方培林经常开玩笑说:“我会‘玩钱’,那一点不假,但我研究过,都是合法合规的。”

    上世纪80年代初,温州的商业逐渐兴盛起来。温州很多个体户每天都需要把当天收取的钞票存进银行,或者进货缺资金业需要随时到银行去取。这时一个问题就出现了:一旦银行下班,这些商人就不得不等到第二天,这往往会耽误很多事情。看到这种情况,方培林意识到银行已经不能满足商业往来的要求。当时,方培林在一家国营医院当会计,于是,他就向有关部门上报了申请材料,希望能够成立一个为特殊人群提供接待服务的金融机构。要知道,在当时金融银行属于国家重点控制的领域。方培林的想法无异于痴人说梦。

    可幸运的是,温州正好是国家金融体制改革试点区。因此,方培林的申请审批并没有费很大的功夫。1984年9月29日,“方兴钱庄”正式开张。“以高利率吸收资金,再以更高的利率借出,则可赚取利差”。从那以后的 5 年时间里,方培林从钱庄中获得的纯利润达到了100万。

    1989年,在方培林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却主动要求注销钱庄。理由是政策风险。当时很多农村信用社进入县城,对他的钱庄造成了极大压力。金融毕竟是国家控制的重点领域,银行业开始上门来查封,他就意识到自己这支“非正规军”是很难生存下去的。从那时起,他的钱庄就转入了地下。

    2010年,国家颁布了新36条,鼓励民资进入金融行业,允许民间资本兴办金融机构。这时在地下存在多年的民间金融终于看到了一线阳光。此时,距方培林创办钱庄已经26年了。从关闭自己钱庄的那一刻起,方培林已经蛰伏了将近20年。

    “等了26年,终于打开民间金融的一扇窗”,这是方培林在2010年发出的最大的感慨。一个人的成功需要顽强的毅力,坚持和等待。经过26年的等待,方培林的地下钱庄终于浮出了水面。

    对温州人的迅速崛起,有的人感叹,有的人惊诧,还有的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在这样一个贫穷的地方,短短的几十年间就能创造如此惊人的财富?为什么这些普通百姓能在几十年的时间内打造出众多的商业名牌?对于这些疑问或猜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温州人具有惊人的耐心和毅力。

    要想在商场上打造出一片天地,遇到暂时的困难和挫折是难免的,如果你没有毅力坚持下去,一切都会前功尽弃。温州人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也为此付出了很多很多。他们在长期的商途中克服重重困难,磨练着自己的承受压力,寻找着解决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靠的就是顽强的毅力。

    1978年,高中毕业的周晓光刚满17岁,便挑着货郎担,载着全家人的梦想,拿着母亲借来的几十元踏上了火车,开始了自己的“跑码头”生涯。她的目的很明确:挑着担子去全国各地卖绣花样。在接下来的几年间,她每天挤火车、赶汽车。白天摆地摊,晚上赶路。因为每天需要沿着公路、铁路往前走,为了节省时间,她时刻都随身携带一本中国地图,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为了让家人过上好生活,

    靠着惊人的毅力,周晓光坚持了6年。这些年间,她几乎跑遍了大半个中国。一次,她在东北卖绣花样的时候,看到东北女子喜欢戴花花绿绿的头饰,凭着女人的敏感,就一举选定了今后的经营方向。1985年,她与同样卖绣花样的东阳人虞云新结婚。婚后,她结束了自己6年的“跑码头”生涯,两人拿出所有的积蓄在义乌第一代小商品市场里买下了一个摊位。丈夫到广东进货,她在义乌练摊。几年下来,他们的生意不断壮大,成为当地最有名气的饰品商家。

    苦难是练就毅力的最好大学

    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大学,在这所大学里,温州人学到了书本上无法学到的东西——顽强的毅力。比起吃苦,没有多少人能比得过温州人。志在四方的温州人承受的苦太多:工作之苦,环境之苦,离乡之苦,思念之苦,寂寞之苦,失败之苦。正是如此多的苦难练就了他们顽强的毅力。对于发生在身边的苦,他们更能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要想真正在商业上闯出一条自己的路,温州人吃苦的精神我们一定要学到!

    顽强的毅力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在温州人看来,毅力是成功之本,是在不断追求中形成一种韧劲。只有拥有坚强的毅力,一个人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困难和挫折。在毅力的帮助下,我们不会轻易向困难和挫折低头,反而会更坚强地面对。记住!有毅力者就能成功,没有毅力者就要失败。

    【一定要摒弃的思维误区】

    ◎有毅力就是要学会坚持,就是要学会等待——有毅力的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需要等待机会,但不是漫无目的的坚持,消极的颓废。而是在蛰伏的过程中,择机走出来,用实际行动来改变被动的局面,取得最终的成功。

    要想钓大鱼,先要学忍耐

    【财富语录】

    拥有同样的财富,忍耐过创业痛苦的人,称为企业家;没有忍耐过痛苦的人,叫作暴发户。

    【温州人创奇】

    温州商人瞿建乐是金牌卫浴重庆地区的总代理商,说话斯文,举止文雅,俨然一个绅士。他历经周折,辗转于武汉、上海、北京等多个城市,先后从事过十多种行业,从打工仔到小老板,从电器小老板到建材小老板,他漂泊多年,历经辗转,仍未有多大建树。尽管屡战屡败,不平坦创业之路并没有让他失去创业的热情,却练就了他忍耐的品质。

    1995年,他拿着父母东拼西凑了20多万元,在重庆沙坪坝陈家湾开了家建材店,经营水暖配件,水龙头等。创业总是艰难的,跑业务、分销、安装、搬运等一切事情都得瞿建乐独自完成。

    有一次,他与一个客户签订了一个价值10多万的合同,本以为可以稳赚一笔的单子却由于上游供货商迟迟不能供货,错过了交货时间,结果不仅业务没做成,还赔给客户几千元违约金。这件事让瞿建乐认识到,如果仍然安于现状,一年也许可以轻松地赚个几十万,但要想“要想做大做强,必须走品牌代理路线”,虽然可能冒着失败的危险。经过大半年的考察,他选中了金牌。

    代理金牌卫浴,1个店面的前期投入费用就需要几十万,每年的保证金20多万,对当时的他来说是一笔不少的投资。但瞿建乐看准了就放手去干,短短1年里,他一口气开了3家分店,他看好的就是这个品牌优势。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是成功者必经之路。每一个成功者,在取得成功前都需要经历一个忍耐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蛰伏的过程。瞿建乐凭着坚强的毅力和忍耐力终于熬过了最苦难的时期,打开了良好的发展局面。2000年后,他的事业已经如日中天,每年都在开设新店,扩大规模,他的财富也开始翻倍增长。10年间,他的身价至少增长100倍。

    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温州人在漫漫商途中克服了数不尽的困难后,才得以成大器。正如一位温商所说:“没有坚韧的意志力,一遇到困难便会放弃,半途而废成不了任何事。”

    忍耐是温商草根精神中特有的一种品质。大多数温州人创业起点低,起步晚,他们成功凭的就是忍耐,忍耐比别人更多的苦,忍耐比别人更多的磨练。“比别人多做一些,比别人苦一些,比别人更能坚持,更能忍耐一些”这是温州人的成功真谛,也是他们不屈个性的真实写照。当别人都停止时,温州人仍然坚持着;当别人都失望了,温州人仍然奋斗着。这就是温州人比其他人先富起来的秘诀。

    忍耐不仅是指忍受创业时的艰难,也包括忍受一时利益的得失。曾有一位温州的小伙子,他到一所只有十三名师生的学校推销校徽,当他向校长推销成功之后,非常热情地告诉他企业在一个月内赶制完工并如期寄到学校。别以为这十三枚校徽能给他带来多少利润,事实上这十三枚校徽的价格一共也只是十几元,而成本却要几十元,是一笔真正的赔本生意。一个月后,该校如期收到十三枚校徽,校长无比激动,到处宣传。一年之后甘肃境内许多学校都佩戴上了这位年轻人推销的校徽。

    这位年轻人失去了几十元钱,而赢得了市场,用他自己的话说:“赔本赚吆喝,蚀小本赚大钱”。温州人做生意向来是懂得在眼前忍耐一下,吃点亏,从而能获更长远的利益。很显然,温州商人正是懂得了这种经营之道才长盛不衰。

    忍耐是一种商业手段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温州人的忍耐是一种商业手段,只有忍受牺牲暂时、局部利益的痛苦,忍辱负重,等待时机,放经营的“长线”,方能钓到市场的“大鱼”。通过牺牲小利等手段,能起到等待商机、建立诚信的作用,这比马上赚上一大笔钱还要实惠得多。

    多一份耐心和耐力,少一分焦灼和浮躁

    有些人总想着一口吃成胖子,结果对客户言行不一,不讲信誉,只做“一锤子”买卖,这样无疑是在自掘坟墓。真正的生意人应该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终极目标。在这个过程中药耐得住寂寞,卧薪尝胆。多一些耐心和耐力,少一些焦灼和浮躁。只有这样,才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赢得客户与市场。

    【一定要摒弃的思维误区】

    ◎忍耐就是忍受——忍耐不是忍受。忍耐是积累,是沉淀;忍受是甘于失败,甘于寂寞,逆来顺受,无所作为。长期的忍受外在的压力就会停止前进的步伐。

    别心疼丢芝麻,因为你会捡个西瓜

    【财富语录】

    做任何事都无法在一朝一夕间取得成功,做生意是同样的道理,只有着眼长远,才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收获。

    【温州人创奇】

    曾昌飚是温州永嘉桥头镇人,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但他身残志不残,跛着一条腿叱咤在国内外商场。他是成功把生意做到朝鲜去的温州第一人,也是温商中敢于“吃小亏,得大利”最佳代言者

    他先在北京的一家商场做管理员,1992年去沈阳创业,花30万元买下了一个连年亏损的服装经销部,正式走上了独立打拼的道路。这个经销部很不景气,货源不足,质量不好,很少有客户上门。为了打开市场,他首先从改善货源方面入手,从温州组织质量上乘的货源,运到沈阳低价销售,尽管利润不高,却为他赢得了许多客户的信赖。就这样,曾昌飚凭着吃小亏、占大便宜的思路,在消费者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经销部也很快扭亏为盈,并日渐红火,成为东北三省最大的服装材料城。

    曾昌飚因此尝到了低价收购的甜头,将眼光瞄到了与东北接壤的朝鲜。2004年,他一举承包了平壤第一百货大楼的租赁权。这是朝鲜最大服装商场之一,营业面积超过3.6平方米,位于平壤市中心黄金地段。牙膏、牙刷、小工具、小电器等日常用品在朝鲜都是紧俏货,运到那里利润空间非常大,几年下来他也赚了一大笔。

    温商在生意场上非常重视金钱,能赚就赚,甚至几分几厘的利润都不轻易放过。但是他们绝不见钱眼开,相反他们有着长远的目光,为了长远的利益,宁可放弃短期利益。

    生意场上,许多人不愿意吃亏,吃不得亏,但在温商看来,吃小亏就是占便宜,这与他们大钱小钱都要赚的商业理念并不矛盾。人常说,无商不奸,指的是商人总是在盘算着别人口袋里的钱,但真正懂得如何经商的人,都知道以小博大的道理。

    温州奥康集团是一家以生产皮鞋为主的大型企业,他们在与客户做交易的时,就特别讲诚信。有一次他们从意大利客商接到一笔大订单,但在生产时,皮料价格上涨,这样每双皮鞋成本比预定计划要增加1美元钱。生产负责人迅速将情况向集团总部汇报了这一情况,并提议在原来的合同上加价。对于这一提议,总裁王振滔立即表示反对,他说:“既然签了合同,就不能随便更改,即使是亏本了,这笔买卖也必须做”。

    这一消息很快传到意大利客商那边去,他们被奥康集团这种讲诚信,讲原则的合作态度感动了,主动提出在原先的合同上增加1美元的成本费,但王振滔当即表示拒绝,他说:“多赚1美元少赚1美元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恪守信用!”

    意大利客商更加佩服,后来他们追加了订单,总金额从20多万美元直接追加到100多万美元,并表示从此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商场上总有一些目光短浅的商人,他们只重眼前得益,在利益驱动下,他们可以置诚信于不顾。这种人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是难以长期发展的。现代商业的精髓是诚信至上,客户至上。商人与客户之间是一种互助互利的关系,只有让客户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才能博得永久性的信任。在这一点上,温商也曾经历惨痛,部分温商曾经的制假贩假,以次充好,不讲信用一度成为消费者唾骂和攻击的对象,结果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虽然狠赚了一笔,但丢掉了整个市场。后来他们吸取了教训,意识到个人的利益其实是与消费者的利益是相互依赖的,他们的经营观念才逐渐成熟起来。

    ※ 中小企业的发展,眼光要放长远些

    有些商人急功近利,为了追逐一时的高额利润不惜牺牲长远利益,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当今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中小企业生存的环境比较艰难。以温州中小企业为例,2008年上半年以来,受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温州的中小企业承受了太大的成本压力,下半年又遭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更是雪上加霜,企业大大利润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这就需要以更加冷静的眼光来看待市场,着眼于长远利益,不要计较暂时的一得一失。

    【一定要摒弃的思维误区】

    ◎不计较一时得失,就是不要计较小利润——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为了长远利益不要去过分计较暂时的得失,这是一种商业策略,但并不是单纯地指不要在乎微小的利润,要知道任何一个巨大利润都是建立在一点一滴的小利润上的。

    低调、低调、再低调,尽可能低调

    【财富语录】

    做生意,把企业,不是为了名声,而是为了实实在在地创造财富。

    【温州人创奇】

    2009胡润百富榜上有一对夫妇的名字十分抢眼,这就是黄伟、李萍夫妇,他们以300亿元的资产排名第五。然而之前,他们的名字却很少被人提起,这与十分低调的做人做事风格有关。

    黄伟、李萍夫妇经营的新湖集团是一家综合实力很强的地产公司,黄伟是传说中的温州首富,由于平时做人、做事都比较低调,被认为是一个另类。夫妻两人占有公司70%以上的股份,人们只知道他们很有钱,但谁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有多少钱。他们没有上过任何排行榜,没接受过任何采访。虽然他是企业的大股董,却不在新湖集团及相关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2008年底,因为面临着上市,他们对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整合,新湖控股有限公司直接降格为浙江新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内部管理也进行了新的的调整,原上市公司新湖创业通过换股的方式全数并入新湖中宝。在上市公司“壳资源”稀缺的背景下,新湖系主动“废壳”,让业界为之哗然。

    2009年,经济逐渐回暖,黄伟大刀阔斧式的改革终于有了回报,新湖中宝股价从4.7元升至12.5元,涨幅265%。黄伟、李萍夫妇却依然低调,他们安排了公司的一切事宜,就乘坐火车离开了,甚至拒绝了公司的专车接送。

    在温商中,像黄伟、李萍夫妇这样低调的商人还有很多,他们不张扬、不显富,长期游离于公众的视线之外。

    低调是温州人经商的一种风格,更是一种处世哲学。他们深谙“枪打出头鸟”的道理,因此他们纵然资产千万,甚至过亿,也从不习惯抛头露面。有时他们投入社会慈善事业,也拒绝在媒体在面前曝光,甚至慈善榜上榜人物也大多不愿来到现场。

    低调是经商的最高境界。在与客人、竞争对手发生利益上的纠纷或是意见不—致时,只要不涉及原则问题,就要敞开胸襟,兼容并包。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不要为了一点利益而剑拔弩张,甚至誓死不相往来。这样不但伤了感情,而且有损自己的事业。生意场上讲究多个朋友多条路,遇上纷争不如保持低调;遇到难于解决的问题,不妨换个思维来思考,不要硬碰硬。低调的人就像流淌的溪水,遇到顽石阻挠就会绕道而行,天长日久则可把顽石磨平。

    人的一生中,成功的人的之所以能够成功,不外乎做到两点:一是做人,二是做事。俗话说:“三分做事,七分做人。”可见做人的重要。而低调正是做人的真谛。不管任何环境,任何情况,如果能够以一个平和的心态踏踏实实做人、实实在在做事,做人不骄不躁,做事不急不躁,成功就会离你很近!

    ※愈是成功,就愈会尽力保持低调

    温商喜欢脚踏实地地做事,不喜欢磁耀自己,时刻把自己的锋芒收敛起来,这是明哲保身之道。反观,有些人刚取得一点成绩就到处炫耀,四处张拨,唯恐他人不知。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人越在成功、风光的时候,越需要尽力保持低调,所谓“树大招风”。温商深谙此理,他们行事为人往往很低调,待人处事沉着得体。

    ※低调是一种经商的理念

    生意场上,或许不需要遵循“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规律,但温州人却习惯这种低姿态,在沉默中暗暗积蓄实力,他们“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低调是一种做人态度,更是一种经商的理念,商场上明争暗斗,暗流汹涌,过于张扬难免树敌过多,成为竞争对手的目标。低调就像水流,江海之所以能成为一切小河流的领袖,就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一切小河流的下游。许多了不起的温商真是保持着这样低调的处世态度,才成为很多行业的领头羊的。

    【一定要摒弃的思维误区】

    ◎低调就要大隐于市——低调是一种做人、做事的方式,而不是要置一切于不顾,平静地做个隐士,这不是低调,而是逃避,是缺乏责任心与挑战困难的表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