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难免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很多错误可能是因为我们的能力、经验不足,这当然无可厚非,我们就在这样的错误中成长。但是有些错误是不可原谅的,这些错误不是不可避免的,而是犯错的人对一些应该遵守的原则做了软弱的妥协。
1887年,在美国的一个小镇上,发生了一件不可思议的案子。
这一天,一位顾客来到杂货店,他购买了一些水仙花,付钱的时候他拿出一张面值20的钞票给了店员。店员接了钱,把它放在钱柜里准备找钱。可是,因为整理水仙花,她的手是湿的,她发现钞票上的颜色居然染到了手上。店员感到很不解,难道钱是假的?她心里犹豫一会儿,最后还是把钱找给了那位顾客,因为她认识这位顾客,他是宁格先生,是小店的常客。
在当时,20美元并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个店员想来想去,最后决定把钱拿到警局让警方鉴定鉴定。警局里的警察都看了这张钞票,都认为不像是假的,但是为什么这张钞票会掉色,他们也感到很不解。
最后,他们申请了一张搜查令,到宁格先生的家里去查看。结果在宁格先生家的阁楼里,他们发现了一张只画了一半的图像,那正是一张面值20的钞票,另外那里还有宁格先生画的三幅肖像画。
宁格先生其实是一位十分出色的画家,他在绘画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从他手绘的20元钞票可以以假乱真就可以看出。不过他的运气不好,他画的钞票被杂货店店员的湿手识破了。
被捕之后,宁格先生那三张肖像画被公开拍卖,一共卖得了16000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宁格先生画一张钞票所花的时间和画一张肖像画的时间是相同的,也就是说这一张钞票大概也值个5000多美元,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但不管怎么说,这位聪明又有天分的画家使用了假币,那他就是一个骗子。如果这位宁格先生合法地出售自己的作品,他不但能够获得财富,还能为自己带来荣誉。可是他却仗着自己的小聪明,投机取巧,结果却是害了自己。
才能用不好,反而害了自己,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生活中也有一些人,觉得自己有一些才能就胡作非为,这样的人一定不会有好的下场。
从前有一个人,养着一头山羊和一头驴子。驴子总是能够得到充足的草料,这让山羊感到很嫉妒,于是它骗驴子说:“你又推磨,又要驮那么重的货物,真是辛苦极了。你不如假装生病,这样就能够休息了。”驴子以为山羊好心,就听了它的话假装生病。山羊见计谋得逞,心里很高兴,心想这下主人肯定不会再对驴子那么好了。主人见驴子病了,十分着急,他听说山羊肝可以治好驴子的病,就毫不犹豫地把山羊杀了。
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陷害别人和落井下石的事情一定不能做,弄不好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在海边生活的人常用一种抓螃蟹的竹篓,这种竹篓的样子很奇特,形状就像酒瓶,开口处窄,只能够伸进一只手去,肚子却很宽大,这样就可以装很多螃蟹。抓螃蟹的人都知道,如果竹篓中只有一只螃蟹的话,就要把竹篓的出口紧紧地盖住,不然螃蟹就会跑出来,但是如果竹篓里有两只或更多的螃蟹,反而不用盖上竹篓的出口,螃蟹也不会逃出来。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被装进竹篓里的螃蟹会沿着粗糙的内壁往出口爬,只有一只螃蟹时,如果不把出口封住,螃蟹就会跑出来;但如果有两只或更多的螃蟹,当它们爬到出口的时候,会争着往外爬,它们会拼命地把前面的螃蟹往下拖,它们以为这样自己就可以出去,可最终的结果是所有的螃蟹都逃不出去了。所以,竹篓的盖子就不用盖了。
现实中也有这么一些人,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强,总是想方设法地打击别人,殊不知正因为自己把心思都放在了这些方面,才始终原地踏步。
有一些人喜欢为自己的错误找理由,但是往往这些理由都是没有说服力的。
曾经有一个很无情的人,他酗酒吸毒,完全不管自己的家庭。一次他在酒吧喝了酒,和一个酒保起冲突而把对方杀了。他因此被判终身监禁。他有两个儿子,年龄相差不过一岁。其中一个儿子也是个瘾君子,没有正当的工作,靠着偷窃和勒索维持生活,后来他重蹈了父亲的旧辙,因为犯杀人罪而被捕入狱。他的另外一个儿子却完全没有不良的嗜好,他是一家大企业的分公司经理,有着美满的婚姻,还有三个可爱的孩子。有人曾经问过他们两人造成他们各自现状的原因,没想到两人的回答都是:“有这样的父亲,我还能有什么办法?”
无奈不是放纵的借口,我们见到了很多人在困境中做出成就,但更多的人选择在其中沉沦下去,这其中的差别无他,只是能不能用自己的心灵选择正确的道路而已。
对于自身的言行,我们要时刻关注。中国古人有一句话:“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事实上,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一些人,他们聚在一起谈论别人的是非,但是留心一下你就会发现,他们所批评的那些事情,往往也存在于自己身上。一个常见的例子是那些常说别人没有素质的人,往往最没有素质。
有一个老太太,常常坐在马路边,她对面是一面高墙,她总觉得这面墙马上就会倒掉,所以每当见到有人向墙走过去,她总是好心地提醒说:“那面墙要倒了,走远一点吧。”那些被提醒的人根本不把她的话放在心上,都照样从墙根底下走过去了,那面墙也一直没有倒。老太太就这样一直提醒别人,如此好多天过去了,很多人在墙下边走过去,但没有一个人遇上危险。终于有一天,老太太对自己的判断也有些怀疑了,她不由自主地走到墙根下面,想去查看那墙,结果当她站在墙下面时,墙却倒了。
提醒别人时往往很容易,很清醒,但能做到时刻清醒地提醒自己却很难。所以说,许多危险来源于自身,这一点需要特别警惕。
积极改正错误
有一种很有意思的说法,把人分成四类。
第一类人不能从以往的失败中吸取教训,总是重复以前的错误,这样的人注定是失败者,不可救药。
第二类人能够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会犯相同的错误,但是不能总结失败的规律,所以总会犯不同的错误,这样的人也很难有所成就。
第三类人能够吸取失败的教训并总结出规律,已经可以说是聪明人。但是他只能从自己的失败中总结,能够不犯曾经犯过的错误,却还是会重蹈别人失败的覆辙。这一类人虽然比前两类人高明,但还不是真正的智者。
第四类人既能不犯已经犯过的错误,又能从别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别人的经验,会成为他的经验;别人的教训,也会成为他的教训。只有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善于利用错误价值的人。
失败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没有发挥应有的价值。一个人难免犯一些错误,但只要能够从中总结出教训,知道自己错在哪里,那么错误对他来说甚至要比成功的经验重要很多。
从前有一个办事很糊涂的人,经常做出一些可笑的事情来。
有一个大热天,天热得不行,太阳炙烤着大地。树上的知了扯开嗓子拼命地叫喊着,使人们的心头又添了几分燥热。这个糊涂人准备出门去办事,可这么热的天,他却戴了一顶大毡帽。
走了一段,这个人实在热得不行了,全身的衣服都被汗浸透了,他头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往下滚,弄得他连眼睛都睁不开。这个人一边擦汗,一边向周围看,想要找一个凉快的地方坐下来歇一会儿。他发现了一棵大树,于是赶忙跑过去乘凉。刚坐下来,汗水还是不停地往下流,他就想找个什么东西扇扇风,摘了片树叶,太小,不行;又抖抖衣服,早就湿透了。这时他忽然想起了头上的毡帽,于是一把把它摘下扇了起来,风果然挺大,凉快多了。
另外一个过路人也在树下乘凉,见他带了个大毡帽,很好奇地问他:“这样的天,你戴个大毡帽出来,不觉得热吗?”这个人听了,狠狠地瞪了过路人一眼,说:“你知道什么!如果没有这顶帽子扇风,我肯定热死了!”
这个故事很可笑,但仔细想想会不会觉得很熟悉?似乎有那么一些人,明明犯了错误,当别人好心帮他指出的时候,他反而找各种好笑的理由反驳别人。虽然从小都接受了积极改正错误的教育,但当别人指出自己缺点的时候难免会不高兴,这也是普通人的正常心理吧。这也说明了勇于改过的人都是真正的勇者和强者。
古代有一个人名叫周处,他年轻的时候,为人十分蛮横,任侠使气,是当地的一大祸害。他所在的地方名叫义兴,当地的河中有一条蛟龙,山上有一只白额老虎,他们都给百姓带来了灾祸。于是,义兴的百姓称三者为“义兴三害”,并且三害当中,他们认为周处的为害最大。
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怂恿周处去刺杀猛虎和蛟龙,其实目的是让“三害”互相残杀。周处听了这个人的话,果然上山去杀死了老虎,又下到河里去斩杀蛟龙。周处和蛟龙在水里斗在一处,人们只看见蛟龙时起时伏,一直漂游了几十里远。三天三夜过去了,义兴的百姓以为三害都死了,纷纷敲锣打鼓表示庆贺。
结果周处并没有死,他最终杀死了蛟龙,从水中钻了出来。当他听说百姓都为他的死而纷纷庆贺时,这才知道大家对自己有多么厌恶,于是他想悔改。
当时吴郡有两位很有修养的名人,他们是兄弟俩,分别是陆机和陆云,周处跑去找他们,陆机当时不在,他只见到了陆云。周处把自己的情况都告诉了陆云,并说:“我想改正错误,可是我现在年纪已经不小了,恐怕不会有什么成就。”陆云告诉他说:“古人十分看重道义,孔子就曾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你还有很多时间努力。人就怕没有志向,只要能立下志向,根本不用担心名声的问题。”周处听了陆云的话回去,果然改过自新,成为一名忠臣。
每个人对事情的认知过程是不同的,一眼洞穿一切的“先知”是基本不存在;有的人人过中年才对人生大彻大悟,所以他能过一个愉悦的晚年;但是有的人直到迟暮之年才发现办错的事,于是后悔痛恨自己。其实这还不算晚。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易”,可是积极主动去纠正自己的过错,这才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不迁怒于他人
艾森豪威尔将军是二战时的盟军统帅,后来成为美国历史上第34位总统,他是从一个平民家庭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他年轻的时候,有一次和家里人一起玩纸牌游戏,结果一连几把牌都不好,他非常生气,开始不停地抱怨自己的牌运。
这时他的母亲停止了游戏,很严肃地告诉他说:“你不要再这样抱怨了!如果你还想继续玩,不论手里的牌怎么样,都要用你手里的牌好好玩下去!牌再差,玩下去,总有机会赢,这样才有可能在下一把抓到一手好牌。如果你还是一直抱怨,什么样的牌运都会被吓走的。”
很多年之后,母亲的这番话仍然深印在艾森豪威尔的脑海中,那次以后,他从来没有对生活有过抱怨,总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每一次挑战。
生活中我们总能听到抱怨的声音,上帝发的牌可能是不公正的,每个人所获得的机遇也不可能是等同的。碌碌无为的我们,看到同龄人已经操风控云。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上确实有一些幸运儿,鲜花、掌声和桂冠似乎专门为他们而准备。在这样的人面前,我们的心里难免有些失衡。
但是不用妒忌,也无须妄自菲薄,更不要因为一两次挫折和失败,就责备这个世界对我们不公平,或者认为社会不完美,这样做是可笑与可鄙的。
一把好牌也并不总是意味着最后的胜利。
有一个人对自己的朋友说:“我要离开现在这个公司,我恨死这个公司了!”朋友建议说:“我很赞成你的决定!这样的破公司确实没有留的必要,一定要给他点颜色看看。不过你现在就离开,有点便宜他们了。”这个人问:“这是为什么?”他的朋友说:“如果你现在就走,对公司来说其实没有什么损失。你应该趁现在还在公司,抓紧为自己拉一些客户,让他们知道你的重要性,到时候你再带着客户突然离开,这样公司才是真正受到了损失,才会处于被动的境地。”这个人觉得朋友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决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努力工作,多拉一些客户。半年之后,这个人已经有了许多忠实客户,再一次见面的时候,朋友提醒他说:“你离开公司的时机已经到了,要离开的话就赶快行动吧!”这个人却笑着回答说:“现在老板很重视我,他刚刚找我谈过,准备给我升职,我暂时不打算离开了。”朋友听了之后笑了笑,其实这也正是他的初衷。
很多人在失意的时候,喜欢把责任推给他人,却不想想自己有没有错误。就像上面故事中的这个人,明明当初自己不努力,却总是抱怨公司的待遇不好。如果他的心态没有改变,即使到了别的公司,相信他的待遇也不会有所改变。
毕加索是享誉世界的著名画家。有一天,一位乡下小姑娘来到他的家里,她希望能够跟着毕加索学习绘画。
毕加索看了看她,心里不想教她,但又不好拒绝,于是对她说:“你来自乡下,你到我的家里给我做饭好吗?我这里正缺少一个厨娘。这样的话你平时也可以看我作画。”
于是,这个小姑娘就留在毕加索家做了厨娘。每次给毕加索送饭的时候,她都会看一会儿毕加索作画,看完之后就记在心里,回到厨房之后自己偷偷地画。
时光飞逝,转眼很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小姑娘也成了老厨娘。这一天,这位老厨娘正在做饭,抬头一看,一个小偷正在偷院子里的东西,她刚要喊,转念一想,这一喊可能打扰了毕加索先生作画。先生交代过,他作画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能惊动他。正在这时,老厨娘灵机一动,顺手拿起一只叉子,蘸着黑酱,在自己的白围裙上把那个小偷的样貌画了下来,她准备将这个交给警察局,帮助他们抓住这个小偷。
可是这个厨娘不知道,正在画室的毕加索也发现了小偷,不过他正在很投入地画一幅画,不想被打断,于是就用画笔在旁边的纸上也画下了那个小偷的样貌,准备事后交到警察局,让警察去抓住小偷。
很快,小偷被抓住了。警长带着小偷来到毕加索家里,说:“毕加索先生,多亏您把小偷的样貌画了下来。不过,请您以后不要再开玩笑了。”警长说着,拿出两张画对毕加索先生说,“你为什么要先后送来了两张画啊?这两张画肯定都是你画的。根据管家送来的这张画,我们抓住了五个相似的年轻人,他们都不是小偷。后来,根据你家厨娘送来的画在围裙上的这张画,我们抓到了这个真正的小偷。”
毕加索听了这话感到莫名其妙,他连忙接过那张画在围裙上的画,看了又看,他不敢相信这张画是他的厨娘画的。
毕加索拿着画来到厨房,问正在做饭的老厨娘说:“这幅画是你画的,介妮?”
“哦,是的。”厨娘不慌不忙地说,“毕加索先生,我看您画画已经看了30多年了……”
这个厨娘名叫曼斯·介妮,后来成为世界著名的西班牙女画家。
有很多对艺术满腔热情的青年四处寻找机会,渴望着未来的巨大成功。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提高自身的实力。也许,他们也曾有过艰辛的付出,但刚有人对他们的成绩有所肯定的时候,他们就停止了脚步。他们厌倦了枯燥的练习生活,想要尽快显现自己的价值。当他们到了一个更大的圈子中时,却发现机会总是那么渺茫,于是他们开始报怨,在潦倒中沉沦下去。或许他们应该看看上面的故事,想想这个厨娘画家,她的成功不是因为遇到了毕加索,而是因为在遭到毕加索的冷遇后没有放弃,默默地学习了30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