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说是菜市场,其实还是一条小路,路两旁稀稀拉拉的摆着几个地摊,这条街只有一排沿街房有类似门市的门面,不过大部分都还上着门板,另一边是一排房子的后墙,看起来很萧条。我们一踏入这条街,所有摆摊的人还有三三两两的行人全都停下了手头正在忙着的事,一起齐刷刷的盯着我们看。
这种感觉挺渗人的,这些当地百姓看人时都是面无表情的,而且不知道是因为天太冷人没有多大活力还是怎样,被他们盯着时总感觉他们脸色死灰,双眼无神。我捅捅身边的老二说:“哎,老二,感觉到农村人的纯朴热情好客了么?”老二点点头说:“嗯,感觉到个屁,你们家管这叫热情好客?”小六说:“这哪儿是好客,这些人的眼神简直就是在送客。”小八说:“这哪儿是送客,这些人的眼神简直就是在送殡。”
“你闭嘴!”我们同时说。
老二接着说:“看那边那个馄饨摊,咱们先吃点东西再打听老大的事吧。”我们集体附和了一下,然后一起往不远处的馄饨路边摊走去。在我们走向馄饨摊的过程中,所有人都还在死死的盯着我们,脑袋随着我们的移动而扭动。我和老二赶上和谁对视的话,就会冲人家微笑一下,但是这些人都毫无回应,把我们弄的有点尴尬。
一直到走到馄饨摊前,馄饨摊老板是个老大爷,看不出年纪,老二上前说:“大爷您好,我们吃馄饨。”老大爷看着我们用一口奇怪的方言说:“你有的钱没?”我们想了想才明白大爷说的啥,赶紧说有钱,大爷说:“馄饨两元,要多少?”老二说:“一人一碗就行。”大爷问:“一碗要几个?”“啊?这也我们定吗?”老二问,大爷答到:“怕你们浪费,说嘛,一碗要几个?”我看看旁边摆的生馄饨,寻思这大小有十五个我就能饱,于是我跟大伙商量一人十五个吧,大伙都同意后老二转述给馄饨大爷,然后馄饨大爷说:“娃娃们年轻,十五个哪能吃饱,一人二十个吧!”
说完也不等我们答话,直接开始煮馄饨。老二嘀咕了一句:“那你还问我们要几个干啥?”不知道是不是大爷听见了,他有些不耐烦的说:“都坐!别说话!”
正所谓强龙还不压地头蛇呢,初来乍到的我们啥也不了解,就乖乖的坐下等着吧。不一会儿馄饨上来了,味儿倒是真好,汤也很好喝,这寒冷的天气里吃上这么一碗馄饨感觉是真不错。吃完我们一边感慨着这里物价还是挺实惠的一边往外掏钱,因为合起来一共也才十二块钱,大伙就谁有零钱谁掏,最后都给老二让他去结账。老二把十二块钱递到馄饨大爷面前说:“大爷,结账。”大爷没接钱,他看着老二说:“你做啥?想吃霸王餐?还是当我是叫花子?”
老二一愣说:“馄饨不是两块钱一碗吗?六碗不是十二?”大爷说:“你哪只耳朵听到是两块钱一碗了?两块钱一个!一共一百二十个,二百四十块,给钱!”
难怪大爷刚才自作主张要每碗多加五个,原来在这儿等着我们那!老二愣了愣,扭头看看我们,小六先站了起来挺不客气的说:“哎,老头儿,讹我们是吧?”馄饨大爷说:“年纪轻轻的说话别那么没礼貌,赶紧掏钱!”
我们都站了起来,小八说:“我们要就是不给呢?”馄饨大爷轻笑一声说:“就知道你们这些外面来的人都不是好东西,想吃霸王餐?也不打听打听这是什么地方!乡亲们!抄家伙,外地人欺负咱们本地人了!”
馄饨大爷最后两句话是扯着嗓子喊出来的,他刚喊完,从刚才就一直盯着我们的所有当地村民都围了过来,有的手里还拎着农具杀猪刀之类的,手里没家伙的也就地拿起一些砖头石头或者粗树枝一类的东西,一个个都面沉似水,杀气腾腾。
小六伸手松了松自己衣服领子,一边准备脱外套一边盯着周围的人问:“二哥,怎么说?”老二叹了口气说:“唉,民风纯朴的过头了,小六,别惹事,咱们是来找老大的。”老二说完从自己兜里掏出两张一百的一张五十的,笑着跟馄饨大爷说:“不好意思啊大爷,是我们听错了,您做的馄饨这么好吃,这价钱很公道!多的算您老的辛苦钱,不用找了。”馄饨大爷伸手接过老二手里的钱,挥挥手示意了一下,围拢过来的村民立刻全都散开,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各忙各的去了。
小六好像觉得有些泄气,语气很不满的叫了一声:“二哥!”老二回头冲小六挤了挤眼睛没理他,然后继续扭过头跟馄饨大爷搭话:“大爷,跟您打听一下,您这庄子上有个叫韩子春的和我们差不多大的人您认识吗?”大爷忽然改用普通话问老二:“你们找韩家的人?你们是子春什么人?”
馄饨大爷一说普通话把我们都说愣了,小八语带嘲讽的说:“哟,老人家精通两种语言那?”我踢了他一脚示意他闭嘴,馄饨大爷倒好像没听见似的继续盯着老二,老二回答他说:“噢,我们是子春大学里的同学,那个……那个我们听他说他老家这边民风纯朴风景秀丽,来这边旅游,顺便找他玩儿。”馄饨大爷嘀咕了一句:“子春这瞎话也是张口就来啊,这里民风纯朴个鬼。”小八点头“嗯”了一声。然后大爷又对老二用普通话说:“既然是韩家的朋友,那钱还你们,馄饨算老汉我请的,碰见子春跟他说没事儿常来我这里坐坐。”说完老头不由分说把钱塞回给了老二,然后指着一个方向说:“那,往这边走,看见写着韩家客栈的就是子春他们家了,不难找,庄子里就他家房子最大。”
这回给我们惊的,老大家的名声在当地这么好使吗?最大的房子就是他家,妈蛋的,原来老大家是真土豪啊!
老二又跟馄饨大爷客气了几句,招呼了一声我们一起往大爷指的方向走去。刚走没两步我就听见馄饨大爷小声嘀咕:“真倒霉,多久没路过客人了,好不容易来几个竟然还是韩家的朋友,晦气啊……”他这两句话声音很小,像是在自言自语,但是却是用普通话说的。
我不知道别人有没有听见,也没当回事,我们一起往前边走边观察着四周,生怕错过韩家客栈。结果走了没五分钟小八说了声:“到了!”我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一个灰色建筑,也是六七十年代的建筑风格,外墙很脏,已经看不出本色,整栋楼规模不小,有三层,大概是这里唯一的三层建筑吧?不过每层都比其他人家的房子要矮半米左右,可能是建设时的技术水平限制吧,从外面看第一层是一排门头房,加上正门一共是五间。正门稍大,另外四个稍小的偏门上着门板,二楼三楼从我们的角度看去只有一排八九个黑洞洞的窗口。在一楼正门的正上方,用水泥塑了个牌匾的形状,牌匾上写着“韩家客栈”四个字。整栋楼房年代感极强,站在外面感觉就像是回到了六七十年代似的。
我们走到正门门口抬头看看那个招牌,再看看大门里。今天一整天都没有阳光,正门里面也黑洞洞的,像是个大厅,看不太清楚。
正在我们犹豫着要不要进去时,从门里走出来一个人,一个笑容满面的小伙子,看不出年纪,眉宇间和老大有几分神似。他走出来就冲我们热情的说:“几位客官里面请,敢问是打尖还是住店那?”这说辞……太古典了,我们相互看看,最后还是老二走上前去跟那人搭话:“您好,我们找人。”小伙子愣了一下问:“找人?找谁?”老二说:“请问韩子春是住这里吗?”
小伙子不笑了,表情渐渐变得和其他村民看我们时一样。他语气冰冷的问:“你们是?”老二回答说:“噢,我们是他大学同学,这两天我们组团出来旅游,听说咱们庄子的风景很有特色,所以过来游玩,顺便看看老同学。”
这是我们提前商量好的托词,因为还不知道老大这边具体什么情况,所以我们不打算轻易暴露我们来这里的真实目的。不知道那个小伙子信没信我们说的话,他“哦”了一声说:“那你们先等着。”说完也不往屋里让我们就扭头跑了回去。
小八问老二:“二哥,咱们进不进去?”老二说:“人家让咱等着咱就在这儿等着呗。”小八又说:“他刚才让咱们进去来着。”老二还没说话小六就说:“让你等等你就等等,咋了,站会儿还委屈你了?”小八不服气的又反驳了小六几句,他俩正在斗嘴从门里走出来两个人,一个是刚才那个小伙子,另一个却不是老大,而是曾陪老大爹一块去过我们学校的那人,老大他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