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文学概观-齐鲁大地的回音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山东回族作家的创作

    山东是回族的散居地,这里的回族儿女除了和全国的穆斯林一样共同信仰伊斯兰教外,还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较深,因而明显地有着一山(泰山)、一水(黄河)、一圣人(孔子)的文化印记,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征。他们不但拥有回族的民族性格,又深得齐鲁文化气质,构成了儒伊合璧的文化理念,山东回族作家的文学创作就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并形成了丁乐春、丁文方、马立彦、马瑞芳、杨英国、王延辉、王树理、陈玉霞、冯国华、马丽蓉等老中青结合的实力超群的回族作家队伍。他们以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诗歌、散文、文学研究等不同文学样式的创作成果,为回族文学增添了异样的风采。

    一、丁文方的小说

    丁文方,经名伊卜拉欣,员怨猿圆年出生在山东黄河北岸济阳县一户回族农民家庭。员怨缘源年,丁文方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培养的第一代少数民族干部被选送山东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工作,曾先后担任过山东大学四个系的主要领导。员怨愿远年,他领创济南大学,员怨怨猿年从大学校长的岗位上退休。现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山东省政协常委,山东省民委副主任,山东伊斯兰教学会会长。圆园园员年,他作为中国朝觐代表团团长赴沙特完成了“朝功”。

    利用工作之余,丁文方先生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出版了长篇小说《回族抗倭名将左宝贵》、《风箫上的刀痕》、《有悔无恨》;发表了短篇小说、散文三十余篇;主编出版《山东历史人物辞典》、《中国摄影家辞典》等十余部著作。关于丁文方的成就,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节目有过专门的介绍。

    《回族抗倭名将左宝贵》是丁文方员怨怨远年完成的一部弘扬中华民族正气、歌颂回族英雄人物的章回体长篇小说(现已三次再版,并由回族导演唐英超执导,拍成二十集电视连续剧)。此书出版后,不仅在国内,而且在海外回族中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台湾的《中国回教》杂志第圆缘苑期还转载了此书的《序》,并分期连载了全书。该书的创作出版是丁文方对回族文学创作的重大贡献。

    这部章回体长篇小说,共五章三十回,四十余万字。描写了中日甲午战争中,回族将领左宝贵在平壤战役中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并以历史史料为依据,艺术地再现了左宝贵成长为民族英雄的光辉历程,歌颂了这位抗倭民族英雄不屈的民族精神。

    左宝贵(员愿猿苑∽员愿怨源年),乳名“左盒儿”,祖籍山东省齐河县,祖、父辈为逃荒避难,于清乾隆年间迁居费县(现平邑县)地方镇。幼年的左宝贵跟随沙洪章阿訇习经练武,因聪慧好学,熟读了四书五经和《古兰经》,且心灵手巧,对经文、汉文的书写都超人一等,从小养成了好打抱不平的一身正气。少年时就勇于除暴安良,痛击在齐鲁大地上横行的洋人,十六七岁毅然从军,很快显露出超人的才干得到重用和提升。在军中他英武过人,善待下属并治军严谨,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几十年的军旅征途中,左宝贵以穆民的训导为准则,以国家大计为己任,忠心耿耿,战功赫赫。他驰骋疆场,南至广东高州,北到黑龙江,东到朝鲜平壤,西达宁夏,历经数十战。他深谙韬略,勇猛过人,治军有方,纪律严明,爱士卒如手足,尊百姓如父母,重视民族团结,化解民族矛盾,止人干戈,不畏权贵,多次拯救民众于水火之中,深受民众拥戴,曾被辽宁省新立屯一带各族父老尊为“左青天”。因左宝贵屡立战功,被封为“建威将军、钦命记名简放提督,统领奉天马步全军铿色巴涂鲁(英雄)”。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他奉命赴朝抗倭,最后,英勇捐躯殉国,身葬异国他乡。据《清史稿》载,当时,左宝贵与邓世昌被国人并誉为“双忠”,入选“昭忠祠”。朝鲜人民在平壤为其建立纪念碑,奉天百姓在同善堂院中铸其高大的半身铜像,以表缅怀之情。光绪皇帝亲笔为其撰写祭文,追封其为太子少保,命将其传载入《清史稿》,并命在费县地方镇为其建造大型衣冠冢,至今尚在。

    小说紧紧围绕甲午战争中平壤保卫战这一主要场面,抓住左宝贵英勇抗战和叶志超降敌逃跑这一主要矛盾,艺术地塑造了左宝贵这一回族抗倭英雄的形象。作家将平壤保卫战的材料一分为二,以左宝贵建功立业作为首章,左宝贵英勇殉国作为尾章,中间插进三章二十三回的大量篇幅,艺术地表述了左宝贵成长为民族英雄的历程和左宝贵毕生的业绩。

    小说第一章“抗倭援朝建奇功”,主要描写左宝贵奉命赴朝抗倭,却遭遇李鸿章的门生主帅叶志超怯敌欲逃之举,忠直英勇的左宝贵冒罪兵谏,率领自己的部下设计大败骄横的倭寇,驱使倭寇津野所率的本部日军全军覆没,震撼了日本朝野,使全国四万万同胞拍手称快、扬眉吐气。但是他的功绩在西太后和李鸿章那里却得到了不公允的评判。随后,作家笔锋一转,中断了援朝抗倭的描写,从头到尾详细叙述起左宝贵的身世及其自幼明志、习文、学武、从军、建功的来龙去脉。

    从第五章第二十七回开始,作家又将笔锋转回抗倭的战场,抒写了左宝贵“壮烈殉国传千古”的英勇事迹。统帅叶志超贪生怕死,不听左宝贵等人劝告,致使清兵坐失良机,平壤城陷入日军重重包围。员愿怨源年怨月员圆日,叶志超召集众将,提出弃城逃跑的主张,左宝贵拍案而起:“谁怕死自己走,我誓与平壤城共存亡!”并当众把企图逃跑的士兵斩首示众。叶志超不得不放弃逃跑打算,内心却对左宝贵怀恨不已,便派他防守平壤城东北及北面的牡丹台、玄武门一线。这里位置重要,是敌人重点进攻地。员源日,日军以猛烈的炮火轰击城北门,左宝贵镇静自若,站在城门楼上指挥火炮还击。自晨至午,打退日军数十次进攻。下午,日军兵力大增,猛攻制高点牡丹台。守军弹药不足,向统帅叶志超求援,竟遭到拒绝。危急之际,左宝贵亲自去找叶志超,要求给以援助,叶志超连连冷笑,诡称无兵支援,竟然见死不救。左宝贵见叶志超不顾大局,慷慨激昂地说:“大敌当前,应同仇敌忾,宝贵食君禄,尽君事,誓与日军决一死战!”愤恨回到阵地,同敌浴血奋战。由于弹药不足,人员伤亡惨重,牡丹台终于失守,玄武门暴露在敌人火力之下。左宝贵见情势危急,下定了与平壤城共存亡的决心。他两眼闪着怒火,按照回回的礼仪,进行沐浴,穿上清廷赏赐的黄马褂,头戴双眼花翎,站立玄武门城头,激励官兵奋勇杀敌。垛口炮手牺牲,左宝贵赶上前去亲燃大炮,连向敌人发射榴弹三十发。后连中三弹,壮烈殉国。而身居内城挟妓作乐的叶志超闻听左宝贵战死,平壤北门陷落,急忙下令撤出城外,连夜逃跑回国。

    作家依据史料进行艺术创作,成功地塑造了左宝贵这一民族英雄的光辉形象。其中既有轰轰烈烈的沙场拼搏的场面展现,又有典雅温情下的儿女私情。挺立在回族文学人物画廊的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胆有识、有勇有谋的活生生的回族英雄形象。

    同时,小说还描述了日本侵略者与中朝人民之间的矛盾、日本侵略者和清政府之间的矛盾、清政府和中国人民的矛盾、清朝政府内部以慈禧、李鸿章为代表的主和派和以光绪皇帝为代表的主战派之间的矛盾,从而揭示出左宝贵的英勇牺牲和平壤保卫战的最后失败,正是这些矛盾纠结和互相制约的历史必然。左宝贵的英勇抗战和叶志超的降敌逃跑也是这些矛盾在浴血奋战中的具体体现。左宝贵在那样一个丧权辱国、民族危亡的年代选择了大义凛然、奋战至死、以身殉国,尤其显得宝贵。小说真实而感人地表达了左宝贵对祖国的土地,对父老乡亲、对朝鲜人民的无限忠诚,表现了左宝贵在倭寇侵略者面前的坚贞不屈。这是回族人民精神品质的再现。小说中许多惊心动魄的场面描写,不但有力地塑造了左宝贵的英雄形象,也显示了作家超人的艺术功力。在平壤城内清军行辕大厅里举行的紧急军事会议上,叶志超伪造李鸿章的命令,要把军队撤到鸭绿江北岸,这时左宝贵义正辞严地说:“我军今日不战而退,有何脸面见朝鲜百姓,向祖国父老交待!大丈夫建立功业,在此一举。”当叶志超暗中与敌勾结,明目张胆地要弃城逃跑时,左宝贵再也无法克制自己,大声喊道:“若辈惜死可自去,平壤为吾冢矣!”左宝贵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一腔碧血,抛洒平壤。他的事迹感人肺腑,他的精神可歌可泣。

    小说中描写左宝贵壮烈牺牲的场面最为感人,充分表现了左宝贵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已身负重伤的左大人在手下韩方的帮助下,穿上了光绪皇帝亲赐的黄马褂,镇静自如地来到中心炮台,“大喊着:‘我也来过过炮瘾!’便握住炮柄认真瞄准田县少朋的帅旗,猛一拉栓,只听‘通———!’一声巨响,炮弹脱膛而出,‘哧哧———’呼啸着向敌阵飞去,紧接着就是‘轰隆!’一声,田县帅旗应声而倒当敌寇发现穿黄马褂的就是左宝贵时,倭寇的数十门炮口都转向了玄武门上的中心炮台左大人右腿中了一弹,杨建春、韩方、沙阿訇都跑过来把左大人抬到石跺口下面,边包扎伤口边要求左大人脱掉黄马褂,暂避一下,但左大人却说:‘我身穿朝服,就是想让倭寇知道,我左宝贵仍在阵前指挥,决不下火线!让弟兄们鼓足勇气,誓死杀敌!安危由真主安排就是了,我意已决!’他边说着,边挣开众人,拖着伤腿,又登上了中心炮台,冒着敌人的炮火,再次拉栓开炮当左大人刚发出第三十炮时,肋下又中一炮,立时肝破、肠断、热血横流。那鲜红的热血染遍了平壤城头,随即浸入了厚土,顺着护城河水、默默滴入朝鲜父老们的心头”。

    在一个紧凑的结构中展现左宝贵的一生,是作家在小说结构上独具匠心的创造。在叙述方式上,作家将传统的章回体和现代小说的叙述手法相结合,既有传奇式的故事情节的展示,又有逼真的生活本来面目的细节描写,特别是在宝贵参军、郡王失马、宝贵还乡等情节中表现得特别突出。每章前的诗作也足见作家深厚的文学功力。全书结构严谨,语言生动,首尾呼应,波澜起伏。较好地表现了左宝贵忠于信仰、爱民如子、精忠报国、敬业进取、不畏倭寇、宁死不屈的高贵品质。

    围绕平壤保卫战和左宝贵的光辉一生,小说还精心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有同左宝贵奋战平壤的左家军回族将领:刀术娴熟、勇猛过人的李柱子,有绰号活林冲、文武全才的杨建春,有绰号托塔天王、韬略出众、屡挫倭寇、临危不惧的常步清;有左宝贵的拜把兄弟、郎舅、以忠厚、勇敢闻名全军的左家军中汉族将领李全;还有精细干练的左宝贵胞弟左宝贤、忠厚稳健的左宝贵的堂弟左宝清、武义超群的左宝贵的贴身亲兵韩方和马栓,以及随军阿訇、左宝贵幼年念经当海里凡时的师兄沙云亭等。这些回汉将士跟随左宝贵出生入死,最后都殉职于平壤,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血歌。英勇狭义的左家军副千总董成是唯一有幸生还回国者,他将叶志超与倭寇勾结的罪证呈报朝廷,才使叶志超得到了应有的“入监候斩”的惩治。小说还刻画了左宝贵的启蒙老师、学识渊博的大阿訇沙洪章的高大形象以及义心侠胆、通达豁朗的左宝贵随军夫人李玉姝和绰号“顾大嫂”的李胜夫人李胜嫂等汉族英雄形象。

    在精心刻画这些忠勇善战的爱国儿女的同时,作家还认真刻画了众多其他人物形象:既有叶志超、马玉昆、卫汝贵这些怯敌弃城不战而逃的卑怯小人;又有攘内媚外、丧权辱国给中国历史留下沉重灾难的西太后、李鸿章;还有支持维新变法、励精图治,最终也无力回天的光绪皇帝、王爷翁同和。从历史的真实出发,作家精心刻画了发动甲午战争的日本上层人物睦仁天皇、日本侵朝军队总司令田县少朋、日本侵朝第四师团司令松太郎、第五师团司令津野一郎等倭寇首领的凶残面目,描写了朝鲜亲日派首领金玉均、朴永孝的亲日无能行为小说人物众多,着墨描绘的人物近百位,既有中、日、朝三国的首脑和将领,又有平民百姓,有豪气冲天的英雄,又有与敌勾结的民族败类,个个栩栩如生。小说还恰到好处地运用回族语言介绍回族的一些生活习惯,以清爽的笔调对山东的孔庙、孟庙、泰山、济南的千佛山、大明湖等名胜古迹进行了介绍和描写,表达了作家浓烈的民族之情和对齐鲁大地的热爱之情。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蹂躏下度过童年的作家,儿时在放牛、拾粪、干农活时,经常听祖父讲述左宝贵身穿黄马褂、奋勇杀倭寇、在平壤以身殉国的故事。因而在作家幼小的心灵上深深地埋下了痛恨帝国主义、仇恨汉奸卖国贼、崇敬爱国民族英雄的种子。多年后,作家以满腔的热情创作出了这部长篇小说,其中渗透着作家积累数年的情感,在人物塑造、情感表述等多个方面都显得真切自然、凝重自如,有水到渠成之感。尽管作家在年过花甲之后才开始创作,其过程自然是艰辛的,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不老的青春之火、不灭的浩然正气和不朽的精神品质。《回族抗倭名将左宝贵》不仅是一部回族文学的优秀作品,更是一部宣传爱国主义、歌颂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有悔无恨》是丁文方圆园园猿年创作完成的又一部章回体长篇小说,全书分五章共三十回。小说反映的是生活在济南府的重镇———石家堡的回族儿女从抗日战争末期到愿园年代中期长达四十多年的生活与感情历程,描写了生活在这片土地的回族人民无论是在炮火连天的战争年代,还是在多事之秋的艰难岁月,都心存信仰,在是是非非、恩恩怨怨、悔悔恨恨中勇往直前、宽容坦荡、共同建设家园的动人故事。

    小说塑造了一群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石传山是作家着墨最浓的主要人物。小说描写了石传山长达四十多年的生活经历,并以他的生活经历构架故事、塑造其他的人物形象。石传山十六七岁参加八路军,历任侦察队长,市公安局侦察及肃匪小队长、科长,多次立功。因逞强好胜,“整风鸣放”中敢提意见,而遭报复、贬用,继而因骑马时无意伤害群众,被不当处理而逃到东北,在基本保持人格节操情况下,到处流亡二十年。十年浩劫结束后,落实政策恢复公职。

    在改革开放的感召下,能放眼未来、不计私恨、主动释嫌、自省过错、勤奋工作,把全部精力都献给了四化建设事业。

    郝冬梅,石传山的结发妻子。自幼在家庭中备受歧视。遭父兄暗害卖给恶少,后被两小无猜、情投意合的邻居石传山救出。两人结婚后参加了民兵。在丈夫身处逆境和“文革”期间,虽被定为“地主子女”,多次遭受打击迫害,但仍对人间正义、国家前途、家庭的未来充满希望。随复职的石传山进城后,成为云峰饭庄经理。虽然对欺负、出卖过自己的同父异母兄弟耿耿于怀,对丈夫在东北与盲流女同居等行为产生“醋意”,但在其特有的善良心理支配下,最后都给予了谅解,并团结起兄弟姐妹,开始了创业的新生活。

    石传山远房族弟石二岛也是作家用心刻画的一个人物。自幼捣蛋成性,人称“二捣”,后在石传山等人影响下,当上民兵,因打抱不平致死人命,流落东北,成为无业游民、盗富济困团伙“光棍仗义帮”头领。“文革”中被团伙中对立面打成帮内“反动权威”,因支持本溪市的夺权,被革委会安排就业,成为城市公民。十年动乱结束后,同寡女杨春霞成亲,两人经营个体百货店,后迁到济南,走上正路,当上云峰饭庄副经理。另外,书中还塑造了郝立明、郝立光、石传清、石传河、谢慧、杨春霞、春苗、春苗嫂、文倩等一大批人物形象,展现了几十年来的社会生活变化,为读者提供了一幅齐鲁大地上回族儿女的生活画卷。

    该作品时间跨度大,故事情节引人入胜,典型人物众多,书中大量运用俗语、方言、谚语等描述风土人情,突出了济南地方色彩,读之亲切幽默,回味无穷。

    丁文方先生的章回体小说创作,继承了中国传统小说美学的精髓,不但诗文精妙,而且行文清丽流畅,充分显示了生活在齐鲁大地上的回族作家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杨英国的小说创作

    杨英国,员怨源怨年出生于山东禹城一个回民家庭,员怨愿源年进入山东省文学讲习所小说班学习,后调德州地区文学创作室从事专业创作。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穆斯林文化促进会理事、德州市作家协会主席、德州市文联创作室主任。迄今已在全国各刊物上发表中短篇小说三十余篇、散文若干篇。员怨苑愿年开始文学创作,出版中篇小说集《书生夜短》,长篇小说《河歌》、《有心栽花》、《风流铁血梦》、《天园有路》等。中短篇小说多次获地区文学创作奖,长篇小说《天园有路》获山东省第二届“精品工程”奖。

    关于杨英国的创作,山东回族作家王延辉在散文《血性如斯———杨英国印象》中深情赞叹:“老回回呀老回回,杨大哥你到底还是个老回回,这就是血液里流淌着的天性,是咱回回民族‘保教不争国’的传统心态的变形返照。”正是由于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对回回民族无比挚爱的热情驱使,杨英国以自己辛勤的汗水为回族文学园地浇开了一朵又一朵奇香异色的花蕾,塑造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生动感人的回族人物形象。

    长篇小说《风流铁血梦》以传奇的手法塑造了一位在民族存亡之际,挺身而出、英勇抗战的回族英雄袁飞的形象。

    袁飞,一位出身于武术世家的穆斯林儿子,五六岁时就跟爷爷习武,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功夫,曾以卓绝的武功杀死了害死其父母的仇人,后参加了人民的军队。在战斗中,他“天马行空、独来独往”,英勇善战、屡建战功。但这个怪才、英才、将才,因个性特殊又常犯“错误”,参军六年间,提升和撤职交相跌宕。平型关战役后,袁飞已是排长,后又降为一般战士,所幸打起仗来,他仍然是天生将才,又由战士到班长乃至升到连长、后又撤成一般战士,危急时刻,又从一名副排长升为“团长”。作品突出地描写了袁飞的独胆英雄本色,也评述了他的一些用传统的眼光看来不合革命军队要求的“错误”。他虽有赤胆忠心和超人的杀敌本领,但总不被重用,以致了解他的军分区司令员江震生怕袁飞这位老部下“闹不好碰上个愣头青上级发起火来,没准就把他一枪崩了。”

    小说集中描写的是袁飞奋战大碱洼的事件。在扫荡与反扫荡的危急时刻,八路军被日本鬼子围困白河镇,时任军分区直属特务连副排长的袁飞在危急时刻奉命率四名战士冲出敌人的包围去联络几十里外一位姓袁的团长,被困的分区司令部指望新建的袁团长的二十四团能把敌人的兵力牵制一下。袁飞率小分队闯过敌人的封锁线时,四名战友壮烈牺牲,袁飞一人身负重伤,在大碱洼中与散落到这里的八路军相遇,因身上有给二十四团团长的认命书,恰巧又同姓为袁,这些散落在此的八路军就误认为是上级派来的首长,便拥戴为“混成司令”。袁飞将错就错,干脆以假乱真,当仁不让地当起了团长,带领八路军战士并联合大碱洼附近的回族群众和一些回族绿林英雄与包围白河镇的日军展开了英勇的斗争。他们钻敌营、截军火、打巷战,出奇制胜、以少胜多,几天里以一连串的巧仗、恶仗,打得敌人晕头转向,扭转了战局。在“大碱洼中”,作家让袁飞充分展现了他那高超的军事才能、显露其英雄本色。

    小说中,作家全方位地描述了在血与火中驰骋沙场的回族英雄人物形象,还原了生活、生命和战争的原汁原味。还较为细致地刻画了八路军干部刘冬武、于志德,战士刘成,卫生员冬雪,地下党组织领导马立田等人物形象。对刘成与袁飞之间兄弟般的感情的细腻表达,显现出了英雄袁飞的人性之美。

    小说在刻画人物上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着力刻画了日军旅团长腾野这个年轻、骄横、狡猾,又有较高军事才能的日本侵略者的形象,更加衬托了英雄袁飞形象的高大。当袁飞带领八路军战士并联合大碱洼附近的回族群众和一些回族绿林英雄与包围白河镇的日军展开英勇的斗争时,在短短几天就转战数百里,把两千多日军拖散拖垮,也拖怕拖糊涂了。腾野率领他的部队撤离白沙河时,一直以为自己是在与当时赫赫有名的一位八路军支队司令员作战,当他向师团长汇报围困白沙河之战时,既没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没有失败者的沮丧。因为他认为他是在与名震沙场的八路军支队司令较量,同时也承认“这是入华以来遇到的最难对付的一个”。但当他得知他这样“一个军阶不小的日本少将旅团长只不过是在与一个比士兵稍稍大一点的八路军副排长打了场亡命仗,且机关算尽,终也没有制伏人家”,而且损兵折将被拖得死去活来、被迫撤离时,他气急败坏地剁掉了自己的三个指头和桌角,同时又感到与之较量是一种荣耀。泼墨一个日军少将,是作家对文学创作的一个独特创造。

    整部作品把传奇的人物形象和穿插其中的动人爱情故事以及兄弟般革命友情集中在白沙河的大碱洼之战的背景上,再现了那艰苦悲壮的抗日战争的片断,歌颂了不畏艰难困苦、敢于流血牺牲的民族英雄。同时用不少的笔墨描绘了回族人民爱国爱族、勇于抗击侵略者的生动画面,揭示了穆斯林儿女的精神气质。作品中除了人物形象浪漫潇洒外,情节奇巧别致、语言凝重又不失诙谐,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引人入胜的可读性,特别是对回回生活习俗和清真寺地下构造的介绍更是让人耳目一新。

    《天园有路》是杨英国的又一力作。作家以一颗回族赤子之心,描写了杂居北方农村的一个穆斯林聚居村落———安家集的回族群众的生活。小说中回族女性赵云秀的形象,无疑是回族人物画廊中的“这一个”。《天园有路》也是回族文学作品中的“这一部”。

    回族妇女赵云秀在接过丈夫留根的“汗格儿”———一枚爷爷交给奶奶、奶奶传给父亲、父亲交给母亲、母亲交给留根的清朝皇帝登基纪念币后,新婚第二个夜晚,丈夫即遭抓丁一去四十余年。漫长的人生岁月中,赵云秀饱受了人间艰辛,留根抓丁后讹传死讯,赵云秀嫁给第二个丈夫哈金瑞,不料,哈金瑞又含冤而死。两个男人各为她留下一个儿子。赵云秀顽强地伺候着婆婆、抚养着两个儿子。在十年动乱中,又因两个丈夫的原因被扣上“反属”、“坏属”两顶政治帽子,遭受着非人的待遇。同时又不得不忍受表面上道貌岸然、骨子里却男盗女娼的族长、曾一度钻进革命队伍的“老区长”安子岭的精神欺压和肉体凌辱。直到改革开放,赵云秀的生活和精神面貌才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她顺从伊斯兰教教义中做人要“高强”的要义,适应改革开放时代的要求,努力教育两个儿子,使他们成为“一文一武”的人才,为时代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并勇于与安子岭进行了公开的斗争,以至在重新修刻的清真寺碑文上,一个回族女性的名字名列第一。

    赵云秀的命运是坎坷的,现实世界里一个饱受风霜的回族女性,凭什么能够顽强地生活下来,并最终战胜自己、战胜邪恶、造就两个有作为的儿子呢?凭的是对伊斯兰教教义的忠诚。赵云秀以“天园有路”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撑。这位虔诚的回族女性,在现实世界里找不到活路后,就在精神世界里寻找寄托。她虽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没有文化,但从小受伊斯兰教熏陶,使她在磨难与坎坷之中仍执著地相信“天园有路”,显示出对真主的无比虔诚。这里的“天”指的是安拉指引的光明境界,是伊斯兰教民心中唯一的“主”,也是他们的最高理想。赵云秀相信天园之路是永远存在的,也是不会改变的。一时的困境无法避免,但心中的“天园之路”是有路可达的。这也是作家用于小说名称的含义。

    作品突出地刻画了赵云秀虔诚的灵魂和内心能够忍耐顺从但从不屈服的性格。在她接过“汗格儿”的第二个夜晚,丈夫就被抓走了,她安慰丈夫的是“妈有我,有我哪”以后漫长艰难的岁月里,她一心照顾着自己的婆婆和孩子。“汗格儿”是新婚夫妇之间的信物,所体现的回族习俗与品格,正是回族心理素质的力量所在。与丈夫四十年的分离中,赵云秀都是不折不扣地按照“汗格儿”去做的。四十年后从台湾返乡的留根儿无限深情地感叹:“将近四十年啊!一个柔弱女子不负信誓,在水中火中支撑、挣扎,磨难缠住了她的身,委屈塞满了她的心,为了自己的母亲、为了这个家,一直信守着接受了汗格儿所承担的”。

    当祖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到回乡时,赵云秀勃发了旺盛的生命力,尽管此时她已饱经风霜。在她的教育下,大儿子安灏成了乡镇医院的副院长,二儿子哈三,虽曾因赌博斗殴入狱,但在赵云秀“不饮酒、不赌博”等伊斯兰教义的教育下,哈三弃恶扬善,还带动赌友改邪归正,发挥在狱中学到的建筑技术的特长,与昔日的赌友组成建筑队,义务修饰乡里的清真寺,最后当上了副乡长。对于长期欺辱她的家族长安子岭,赵云秀也由忍耐变得刚强而公开反抗。留根从台湾归来,她得知了安子岭的罪恶真相,便勇敢地面对面地敲击安子岭,甚至跑到安子岭的门上历数安子岭的罪状。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人活着的时候,赵云秀就在伊斯兰教义中的“复生日”获得了新生。赵云秀这一回族女性形象,血肉丰满、光彩照人,是回族宗教文化的玉成。它为其他兄弟民族了解和理解回回同胞的信仰、节操、情怀、性格乃至日常生活习俗提供了艺术的蓝本。

    《天园有路》不但塑造了赵云秀这个回族女性形象,作家还以独到的眼光,勇于开拓的意识刻画和鞭挞了回族文学作品中一个绝无仅有的恶魔般的回族人物安子岭的形象。安子岭是赵云秀的族叔,是个“阴阳两面”的人,他曾当过解放区的区长,又给国民党办过事。因为他的精明、阴险,使他成为安家集宗教之外的、家族的、行政的、精神实质上的“领袖”。“文革”中,他破坏清真寺,叛逆伊斯兰,干过不少伤天害理的坏事,甚至以杀人不见血的方式坑害和残杀过同乡。长期“关心”赵云秀一家老小,丧心病狂地欺辱赵云秀,以达到长期占有的目的。他使奸计让留根儿被抓了壮丁,造成赵云秀与留根儿的终生痛苦,并将这一无法饶恕的罪孽转嫁给善良的“左家小子”左立渊,致使左立渊一生都背负着赎罪的重压。他下套子让哈金瑞进了监狱,使赵云秀再次当了寡妇。几十年后,当孱弱的“左家小子”知道内情找他算账时,他又掐死了这个服罪一生的人并将其吊在自家的门前。安子岭最终在赵云秀的奋起反抗及老阿訇的揭露下,用勒死“左家小子”的绳子畏罪自杀。这一形象的刻画,是作家突破性的创造,是作家勇敢、诚实、直面生活与人生的表现,也是作家深入扎根民族生活的土壤、站在人类学、社会学的高度上思辨、提炼出来的目前回族文学作品中独一无二的形象。

    《天园有路》中,作家精心选取和提炼回族群众的生活语言,运用白描的手法和细腻的心理刻画与动人心魄的场面描写来塑造人物,使之形象化、象征化、生活化,既充满了浓郁的地域色彩和民族色彩,又达到了一定的审美高度。特别对葬礼、婚礼的全景描述,展示了齐鲁大地上回族群众的特殊民族习俗。《天园有路》无疑是山东回族作家创作的一个里程碑,是回族文学创作的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杨英国还以中篇小说的形式来反映回族人民的生活,代表作品有《倒仓》、《大经记》、《旋涡》等,作家选取不同的生活侧面,集中表现了回族群众的现实生活和情感纠葛,在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中塑造了各具特征的回族人物形象。

    《倒仓》叙述的是回回马三子在市京剧团的生活。自幼没了父母的马三子(马立华)在十多年前被照顾到京剧团里,可是“倒仓”那年“原本水灵灵铜铃似的嗓音,硬是变了,变得像母鸡打鸣一样”。戏是唱不成了,便只好在后台干些杂务。现在剧团演戏没人看,剧团连修个厕所的钱都没有了,马三子也不得不另寻出路。在同龄同乡回回人小王的帮助下,马三子卖起了雪糕,但是卖雪糕对于一个在市京剧团长大的青年来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好在有回回乡亲的指点和帮助,马三子把雪糕卖到了回回聚居的乡下,也赢得了穆斯林乡亲的好评。并且在卖雪糕的吆喝中,赢得了枝儿姑娘的喜爱。而且马三子原先的破锣嗓子出现了神奇的变化,失去了好几年的嗓子重新“倒仓”了,“倒仓”是青少年演员的第二生命。这奇迹般的变化也为马三子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直关爱马三子的瘸团长亲自出马,拉来文化局和演出公司的领导为马三子开庆祝会。接着又参加了全国范围内的一场青年京剧演员的大奖赛,竟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历程艰辛的京剧事业因为马三子的再次“倒仓”而再度辉煌起来。成了名角的马三子始终以一个穆斯林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的变化,仍在空余时间卖着雪糕,并与相爱的枝儿结为夫妻。

    通过这个故事,作家揭示了回回青年在逆境中不气馁、在荣誉面前平和低调的人生态度,反映了回回民族的性格特征。语言的生活化、人物性格的鲜明独特给小说带来了一种鲜活的情韵,读来有诙谐流畅的韵味。特别是小说的第一节对大家在剧团上厕所情景的描写,更是令人忍俊不禁。在众多的小说中,专门精细地描写上厕所的情景是绝无仅有的,而这件事又是生活中每天必须面对的。这是作家对生活的独特发现,足见作家敏锐的观察力和对人民群众生活内容的切实关注。

    《大经纪》描写的是生活在回族村大刘庄从事牲口经纪的回回大经纪刘庸的生活经历和“牙行”在不同生活时期的命运。大经纪刘庸早年进过私塾,念过学堂,自小聪慧,秉承了祖辈经纪传家的天赋。在一次斗败经纪王之后,成为这一带“牙行”名声大震的大经纪,获得了一个绰号“大经纪刘铁口”。然而他的经纪命运却十分坎坷,干了几十年经纪的大经纪,文化大革命一来,便成了黑经纪。想进牲口市弄个交易员的袖章,请人写了“折儿”,大队革委会主任“鬼剃头”却不给盖章,在崽子刘军的帮助下,用兑了水的酒去拜了“鬼剃头”才获得了戴上“交易员”袖章的机会,出入各牲口市。高中生刘军也跟着大经纪在牲口市学艺。时间不长,大经纪却莫名其妙地进了公社的“一打三反学习班”,原来是“鬼剃头”拿了那兑水的酒去找公社头头同喝喝出了毛病后下的套。在崽子刘军的帮助下,大经纪出了学习班,但得答应去为“鬼剃头”与王寡妇说媒,大经纪巧妙地戏弄了鬼剃头不说,还吃了鬼剃头送来的肥鹅。改革开放以来,大经纪才重又获得了经纪资格,也终于与年轻时相爱过的并有了自己女儿的银花结为白头之好。而与他曾同患难的崽子刘军却准备考大学。大经纪的牙行本领想找个传人却又很难了。贴了帖子招生,也无人问津,最终倒是“鬼剃头”跟了大经纪的屁股后面叫着“经纪爷、师傅”的,世事真是难料。

    作家通过大经纪这个回族农村生活中一个极具民族特征的牙行人物,展示了回族群众生活中的经商风俗,透过大经纪的经纪命运的波折,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给经纪活动带来的生机。在不长的篇幅中刻画了崽子刘军、“鬼剃头”、银花等不同的人物形象,同时通过不同人物的命运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革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冲击。所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而生动,显示了作家对生活的细腻感受,表达了作家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事沧桑的痛切关注。这个题材的创作也是作家一个独有的发现。

    杨英国回族文学创作所涉及的题材既独特又新颖,一系列回族人物的形象鲜明而生动,既有对丑恶灵魂的无情鞭挞,又有对美好心灵的深情赞许,这正是作为回族作家的杨英国在齐鲁大地对回族文学做出的全新探索,齐鲁大地上儒伊合璧的文化精髓成就了杨英国这个货真价实的“老回回”。

    三、王延辉的小说

    王延辉,员怨缘远年生于山东淄博,员怨苑员年考入山东省歌舞团任舞蹈演员,现任山东省文联文艺创作研究室主任。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中短篇小说集《别停,别把音乐停下来》、《中国神话》;儿童文学《哭泣的琵琶》,散文集《半生心事》等。作品曾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优秀作品奖”、“第四届《十月》文学奖”等多次奖励,个人曾获“山东省十佳文艺工作者”称号。

    王延辉的回族文学创作,或者说“真正开始珍重‘回族作家’这一名誉以及所附着的使命”(王延辉语)是在员怨愿缘年。在《遥寄西北》中,作家这样写道:“迄今为止,员怨愿缘年仍旧是我最重要的年头。在此之前,新疆对于我来说,只近乎一个遥远的梦,至于昌吉回族自治州,简直就干脆没有任何参照可以想象。完全因了我天命中的兄长承志大哥的牵引,意外地听到了遥遥几千里之外的呼唤。随即告别妻子,乘上四天四夜的火车,直赴‘第一届全国回族作家笔会’。却不知这一去竟就改变了我的人生,刷新了我的笔锋,唤醒了一颗浑噩三十年的‘鲁亥’(灵魂)。”“员怨愿缘年愿月员园日,一个自幼远离主道的山东回回,终于在遥远的新疆昌吉,迈出了前进中难以逃脱的一步。那之后,喧哗势利的都市里,又多了一个宁静知感的真正的穆斯林。”从此,王延辉走进了自己的民族。作家心归母族之后,相继创作了反映回族人民生活的系列小说《天下回回》。

    《天下回回》系列共八篇,描写的是“礼拜寺街上的老少爷们”的故事,揭示了生活在礼拜寺街上的回回的心灵世界,显示了一位回族作家富于民族使命感的强烈追求和出色的文学实践,开启了齐鲁大地上回族文学的另一道彩门,丰富了回族文学的创作。

    《梦中辉煌·天下回回之一》着力描写了崇尚血性、崇尚志气的海五爷,由于不甘忍受日本鬼子的污辱,以愤然出征、慨然献身的梦想,获得了如同抗日英雄海文和一般慷慨激昂的壮丽辉煌的内心渴望。尽管这只是“梦中的辉煌”,但在“我”看来,海五爷依然在自己所讲述的故事中获得了“化终生屈辱痛苦为瞬间扬眉吐气”的心路体验。

    海五爷年轻时靠拉洋车谋生,专跑济南火车站经普利门到大明湖这趟线。当时街上的回回人都管日本鬼子叫“穷羔子”,“穷羔子”来了,拉洋车的海五爷受尽了屈辱。“本来每次拉车过普利门岗楼都得掏良民证已经很憋气了”,想不到一个穷羔子日本人和一个熊玩意翻译还找上门来,用一副黑乎乎的铁铐子铐住了海五爷,“原来禹城有个叫海文和的回回拉了一支队伍,打了穷羔子们一个埋伏,打完就撤了。穷羔子们吃了亏,就四下探寻他的去向,不知打哪儿听说济南也有姓海的,猜着可能沾亲带故,海文和保准儿跑到济南躲起来了。这一来,济南所有姓海的回回都给折腾了一遍”。海五爷虽然没有被抓走,但心里头却不是个滋味,坚守正义、崇尚气节是回回人的传统,“按理说,这下可更该彻底松口气才是了。可咱回回家的脾气宁折不弯,从小不吃窝囊气。再说,都是回回种,同样姓着一个‘海’字,人家海文和就敢拉起队伍干,咱他妈为什么就连个地老鼠也不如?不行,说什么也得出这口气”。这就是年轻时的海五爷,然而海五爷没有机会投奔到海文和的队伍中,海五爷见了街上的老少爷们就一直觉得矮一头。但这不灭的血性使老年的海五爷在杜撰的以死送对联的故事中获得了如同海文和一样的辉煌。

    《天伦之痛·天下回回之二》中塑造了“父亲”这一要强向上、不断开拓进取的回回人的形象。父亲解放前挑担卖茶叶就以周到的服务闻名于远近百八十里的回回聚居区,解放后经营回民门市部,始终努力勤奋地工作着,为了买到回回们喜欢喝的生茶,父亲在大西北、大西南跑了好几个月,把回民门市部的生意弄得红红火火。然而做儿子的“我”自幼年以来从不理解父亲的这份忙碌,一直与父亲之间有一种隔膜和生分。直到有一天“我”明白了:“原来我们都是一个命”,“我们不得不凭着良心为我们必须负责的几个人负责”的时候,才猛然间理解了父亲。愧疚的“我”回来看望父亲,决心向父亲认错。但是父亲却在礼完“乎夫滩”后归真了,这就是“我”的天伦之痛。父亲,一个虔诚的穆斯林以自己的忠诚和勤奋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而对于儿子“我”来说,“从今后,不论在哪里,只要看到一个老人你就会想起父亲,想起自己的罪过。只要你活着,这个罪愆重负你就永远摆脱不了”。这种来自自我感受的体验,不仅深切感人,更能启迪人们的心灵。

    《出幼·天下回回之四》描写了一个即将出幼的少年马力与快八十岁的黑爷爷之间的情谊。少年马力渴望着自己出幼,整整一个冬天,马力都在练习用自行车带人,因为“再过一个冬天,我就出幼了”,马力就可以用自行车带着黑爷爷去给法老爷爷走坟。黑爷爷一直保存着一个矛枪头子,那是黑爷爷随着法爷参加省考得的奖品。黑爷爷说要用这个枪头给法爷的坟上植草换草,这个愿望便成了即将出幼的少年马力的一个冬天的企盼。但是过了冬天,已出幼的马力推着自行车去接黑爷爷时,黑爷爷却已离他而去了。整篇小说是以终于过了冬天出了幼的马力推着自行车去接黑爷爷的路途心理活动展开的,塑造了一个热爱民族、崇尚英雄的回回少年形象,展示了马力与黑爷爷两代回回人之间的忘年交情和同样崇尚英雄血性的品质。其中描写了正宗查拳师法爷这样一个武艺高强、耿直豪爽、宁死不屈的专为回回人打抱不平的回回人的高大形象。小说中,法爷是八十岁的黑爷爷和快出幼的十五岁少年马力都敬佩的人物。黑爷爷遗憾的是自己年岁大了,腿脚出了毛病,再也不能去给法爷走坟了。黑爷爷满脸悲色地对马力说起了这件事,马力心里就很不好受,于是这也成了马力盼望出幼后能用自行车带着黑爷爷去给法爷走坟的动力。“从此,马力变得不安生了”,“总有一个激昂的躁动在他心里翻滚”。无疑,这是传承的血性在几代回回人中间的流淌,这是作家对回回民族深层次的领悟。

    《罪愆·天下回回之七》讲述的是一个沉痛的话题。小说描写了在中国历史的非常时期,一个二十几岁的回族小学教师,由于受“砸烂一切”革命口号的影响,带领那班造反派娃娃们闯进了清真大寺,不顾父亲的拼死阻拦,放火烧毁了积存数百年的《古兰经》珍本和寺内文献,致使自己和父亲都有了赎不完的罪愆。行将见主的父亲二十多年来一直在内心忍受着亲生儿子焚烧《古兰经》大火的煎熬,当时在他百般挣扎、未能救得经书而绝望之极,“他猛地跪在地下,凄厉悲怆地大声喊起来:上有真主慈悯,下有各位乡老作证,从今往后,这个畜生再也不是我的儿子了”。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敢和街上的老哥们爷们搭话,只孤零零一个人死囚般地寂寞着”,他唯一的指望就是赎罪,“省吃俭用挤巴出那份赎罪的钱来”,为他自己,也为老伴更为另一个人。大火之后,当年“那个后生小子不但从此再也进不了自己的家门,连从礼拜寺街上走过也渐渐胆怯了。几年之后他主动报名去参加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的教师队伍。后生小子在勤奋工作的同时,兼管学校的图书馆。他细心地护卫着那些书,为的也是赎那一把大火的罪愆。在一个暴风雨之夜,他冒雨爬上屋顶,用身体压住遮雨的塑料布,一阵风就忽地刮过来,把他卷下了屋顶”。也就在同一天夜里,父亲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负罪的心态火狱般折磨着父子二人,直到辞世的最后一刻。小说通过人物死前的悔罪心理,深刻地展示出:十年动乱,焚毁的是宗教的典籍,毁不了的,却是回回人心中对信仰的执著和虔诚。

    《黄土黄沙·天下回回之八》中作家用意识流的手法叙写了一个寻月归真的故事。

    宛林是在清真寺顶上的“月牙儿”被砸毁了的那个年代,因不堪忍受当阿訇的父亲被踢打游斗而在西北家乡用镰刀打了“那个狗日的货”后,逃亡来到礼拜寺街上的。真正是“天下回回是一家”,在丁爷及回回街民们的帮助下,宛林就在礼拜寺街上住下了,凭着从当阿訇的阿大那里学来的知识,宛林开始为礼拜寺街上的穆民主持婚丧嫁娶,满足了礼拜寺街穆斯林信仰和宗教礼仪习俗的需要,成了外乡来的小阿訇,因为他给这条街的乡老办了好事,被这个城市的造反派当作宣传宗教迷信的逃亡反动阿訇抓了起来,后无常于一所“群众专政”的“监狱”里。在关押中,他重病在身,吐血将逝,弥留之际,他渴望寻找到洁净的月亮,从而寻找到神性的依托。宛林在真主的指点下,决定顺着回西北老家的路去寻找月亮,并在这种心灵的追随中,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他归真以后,礼拜寺街上的回回乡亲们在丁爷的支持下,决定豁出去也要按回回的规矩打整安葬宛林。这个流浪在外乡,苦苦地想着回家的汉子,无常后得到了礼拜寺街上的回回们的厚爱,人们冒着当时的政治高压和民族政策的干扰,为他举行了隆重的穆斯林葬礼。小说通过主人公宛林在病危中望月、想月、盼月、寻月、随月的心灵线索和病情恶化以后的幻觉描写,将永存的寻月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表现了回回人对伊斯兰教的崇尚和向往,也展现了回回民众之间的纯洁情感。

    集中在礼拜寺街上来描写回回人物,无疑是作家的精心安排,不但反映了回族“大分散、小集中”围寺而居的特点,也反映了回回民族的团结意识。直接利用民俗生活展开情节、激化矛盾,从而刻画人物,也是《天下回回》系列小说的一大特色。在创作方法上,作家灵活地运用了多样的创作手法来刻画人物,讲究作品的戏剧效果。通常是先讲述一个故事,然后用“化俗为神”的手法,在结局中意外地显示出故事的神性光芒。如《梦中辉煌》借海五爷之口讲述了他年轻时遭日本鬼子欺负和对联抗辱的故事,当故事讲到海五爷舍命送对联的紧要关头,讲述者海五爷却辞世而亡,海五奶则告诉“我”老人的临终遗言:受辱之事是真的,抗辱送联之事则是自己编的。这种“化俗为神”的手法使得小说人物人格得以升华,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礼拜寺街上的这些出生不一、男女有别的人物,或坚韧、或执著、或虔诚、或悔恨、或思念、或企盼,都无不鲜明地展示了典型的回族心理和精神状态,那就是虔诚地信奉伊斯兰教,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觉感、民族亲近感、民族自豪感、民族认同感及民族凝聚意识;他们自强向上、开拓进取、坚忍不拔、百折不挠,心中常存一弯新月,而那一弯新月同样是作家心中的永恒。

    四、马瑞芳的散文

    马瑞芳,女,员怨源圆年农历猿月出生在山东省青州市一个回族家庭,员怨远缘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先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淄博日报社工作,员怨苑愿年调回母校中文系任教。现为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政协常委,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是马瑞芳的专业,至今发表的论文专著达两百多万字,在海内外出版的聊斋研究专著有:《蒲松龄评传》、《聊斋志异创作论》、《幽冥人生》、《聊斋志异评赏集成》穴合作雪等。在文学创作方面,相继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蓝眼睛·黑眼睛》、《天眼》、《感受四季》;散文随笔集《学海见闻录》、《假如我很有钱》、《女人和嫉妒》、《野狐禅》等。马瑞芳的散文创作,愿园年代初期就引起文坛的关注。其代表作品《煎饼花儿》、《祖父》、《等》、《女学究轶事》、《余修老伯》、《聊斋梦》等,均在文坛上引起强烈反响,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散文《煎饼花儿》曾获首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评奖散文一等奖;《学海见闻录》获全国纪实散文奖;《琴弦上的追求》获第四届全国电视星光奖一等奖,其散文四次获《散文》月刊全国奖,多次获省文学创作奖。马瑞芳的散文创作主要分为游记和人物散文两大类。

    游记类散文主要描绘祖国美好的风光,赞美祖国建设,描写穆斯林兄弟民族风情,代表作品《留仙寻游》。马瑞芳的游记散文重在阐发思想、体现情趣。人物类散文则写作家熟悉的人的生活。作为回族作家的马瑞芳,与生俱来的穆斯林血统,渗透着她深层的民族意识,回回民族的情感与意识自然潜溢于散文创作之中。

    《祖父》是一篇能够突出体现作家创作风格的叙事散文。马瑞芳出身于回族世家,作品中记叙了祖父这位傲骨向俗的回族老中医“在长夜难明的时代深沉的苦闷和寻求”、“重负与抗争”,赞颂了他热爱祖国、热爱民族、脚踏实地献身于中医事业,为回回民族争光、争气的美好品格,抒发了对祖父无尽的思念及对祖父真挚、深切、感人肺腑之爱。

    《祖父》主要抒写“我”对祖父从恨到爱的过程。作家起笔突兀:“我从小就恨祖父。”因为祖父重男轻女、断我母乳;祖父专挑中秋节去世,使孩子们永远不能过中秋节;祖父在“文革”中被定为“土豪劣绅”,使已经蒙受不白之冤的全家又添了新罪名。

    作家写过三恨之后,笔锋一转,由抑而扬,徐徐道出对祖父的三层爱:一爱祖父精于医道,有妙手回春之术,是国内闻名的回回名医;二爱祖父的医德和人格,恪守“三治三不治”:街坊邻里治、市井穷人治、疑难大症治;高官不治、豪强不治、汉奸不治;三爱祖父明察时势,对共产党的赞助。祖父因日寇汉奸之辱在八月中秋节气绝归天时,正值八路军进城,他写了一首五言绝句绝笔诗:“未睹三皇世,却现五帝天,噫吁几千载,沧桑抑变迁。”作者在篇末真情地讴歌:

    祖父,封建家长的祖父,您曾经何等的绝情?竟忍心虐待嫡亲孙女!可是,您一定懂得爱。在艰苦泥泞的人生道路上,您钟爱为人类造福的中医事业;在弱肉强食的旧世界里,您笃爱自己孤立无援的回回民族;在风雨如晦的年月里,您热爱古老文明的祖国。

    祖父,哦,断我母乳的祖父,我爱您!

    更具深意的是,作家并没有把笔触局限在对祖父的缅怀上,写成缠绵凄怆的祭文,而是从旧中国写到新中国,从建国初期写到“文化大革命”以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祖父的为人写到祖父的经历,从祖父的渴望写到祖父的去世,从祖父写到其父亲以及“我”的兄弟姐妹的不同遭遇在今昔对比中,表达了作家对党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文章的第五部分,作家依次写了祖父辞世后父亲作为少数民族代表走上省民族工作领导岗位,看似节外生枝,实际产生了强烈的对比效果,父亲自认为德才不及祖父,党和人民却给了他类似于在怀仁堂代表全国少数民族给毛主席敬酒的荣誉和待遇。在作家看来,这并非是父亲命好,而是时代变了,作家自然地倾吐了对党的民族政策的感激之情:

    抚今思昔,全家又一致认定那句前段人们似乎有点淡忘,然而千真万确的话: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各族人民的一切。重要的不是哪一位中医受到尊重,而是华佗、扁鹊古业的中兴;重要的不是我们哪一家回回扬眉吐气,而是在党的怀抱中,一切左衽蛮夷之族,如婴儿之望父母;重要的不是我们家的姐妹可以像哥哥们一样挺胸做人,为国做事,而是千千万万在旧中国雌伏于灶间、蛰居于闺中、受制于三座大山的女娃,顶天立地,成了社会主义祖国的主人!

    这种对党、对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敬重与赞美,毫无矫饰之嫌,亦无附会之感,完全是由衷的自然表露,是心底唱出的天然颂歌。

    《祖父》全篇不足六千字,但作家采用纵式结构组织材料,抒情达意,丰富含量。加之先抑后仰的手法,形成了布局结构上的纵横捭阖、挥洒自如的特点。全文五部分,作家在层次安排上依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并采用倒叙、插叙的手法、组织排列。作品的语言谐趣幽默、庄谐结合,既突出了主题,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煎饼花儿》是马瑞芳散文创作的另一代表作。它通过一个回族家庭对煎饼的情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特殊历史,表现了回族儿女勇于战胜困难、奋发向上的精神品质。

    煎饼,是鲁中人民的日常食物,作家对煎饼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从蒲松龄的《煎饼赋》中,从哥哥姐姐围在厨房门口的叽叽喳喳声中,从“母亲炒了些煎饼花儿给三个吃多了‘瓜菜代’的大学生过‘开斋节’中”,从小妹的女儿吃的“糖酥煎饼”中,通过小小的煎饼的变迁和不同历史时期的风云变幻,发出了“不要忘了吃煎饼花儿的年代,更不能忘了连煎饼花儿也吃不上的年代吧”的真情呼唤,表达了作家对今天幸福生活的无比热爱和珍惜之情。

    其实,在作家眼里,儿时吃的煎饼总也比不上对门油饼铺的酥油饼。甚至想出“绝食”的招数,企盼娘能掏钱买一块很窄很窄的油饼。但在解放前,回回多是肩挑贸易,朝谋夕食。作家出生的时候,天灾肆虐,连煎饼也吃不上,“父亲只好将祖房抵了高利贷”。解放了,回族家庭的男男女女、大大小小都有读书的权利,靠的是人民助学金!在这个名震齐鲁的回族家庭,出了七个大学生,靠煎饼喂养大的回族儿女精神饱满地在“东方未晓就上学,夜晚,争抢罩子灯下的‘有利地形’,读书写字”,歌唱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到了缘园年代末期,“大乱钢铁”开始了,“母亲的锅终于砸了”,“地瓜已变成了‘高档商品’”,这时的煎饼花儿,就像过“开斋节”一般让人喜悦。虽然煎饼花儿成为了一种奢望,但在周总理的关怀和陈毅元帅的号召下,这个家庭中的大学生们“又争抢灯下的有利地形,有的读原子物理,有的钻高等数学,有的看《文心雕龙》”“朝咏外语于晨曦中,暮诵文献于华灯下”在经历了十年浩劫之后,回族儿女才迎来了新的春天,但那往日的煎饼变了,变成了小妹女儿爱吃的比一般糕点还要昂贵的山东名产,然而,这美味的食品却引发了作家对儿时母亲亲手摊制的煎饼的怀想。

    作家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抒写了回族儿女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借助煎饼这个常见的鲁中人民的日常食物,表达了作家对祖国、对民族、对生活的深挚情感。煎饼花儿,其实是煎饼屯露了底时残剩的七大八大、零零碎碎的饼渣,在作家眼里,那是花儿,是作家心中永远的花儿。

    如果说《祖父》写的是回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翻身,那么《煎饼花儿》就写了回族人民在文化、思想上的解放。作者兄妹七人,在解放后全毕业于名牌大学,倘若不是在新中国,完全不可能。在这篇充满诗情画意的散文中,作家写少年时代“春苗逢喜雨,一日长三寸”的情景尤为动人:

    经济拮据,大家精神却十分饱满,东方未晓就上学,夜晚,争抢罩子灯下的有利地形,读书写字。逢年过节,就揣上两个煎饼,一齐去扭大秧歌。二哥在队首开路,手持大钹,威风凛凛,余者身穿列宁服,腰系红彩绸,载歌载舞:“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作家由儿时吃的煎饼回忆人生的早晨,新中国的早晨。这种朝气蓬勃、艰苦奋斗的精神决不限于回族,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状态的真实写照。

    马瑞芳的散文主题严肃、内容雅正,她以严肃的创作态度、鲜明的思想规范、升腾的昂然正气给人以明智、正直、感人的力量。再加上独特的构思与个性的语言,使马瑞芳的回族散文创作在回族文坛独领风骚。

    五、王树理的创作

    王树理,经名奥斯曼,山东商河县人。员怨缘员年源月出生,员怨远愿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员怨苑源年进入山东曲阜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毕业后到山东德州地委工作。曾任德州地委研究室主任、中共庆云县委书记,山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现任山东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回族学会副会长。

    王树理在不同的领导岗位上努力工作的同时,潜心于理论研究和文学创作。在理论研究方面,出版了《农村改革与实践》、《散杂居民族工作研究》;在文学创作方面,出版了古诗选注《历代诗人咏德州》、诗集《拥抱太阳》、散文集《九河梦寻》和《灶地背影》、中短篇小说集《一生清白》。新作长篇小说《亲亲黄河那土》即将出版。诗集《拥抱太阳》共八辑,有诗作一百一十六首。主要内容是抒发作为诗人的“我”在鲁北大地上生活与工作的感受。整本诗集散发着诗人对乡土民情的关爱、对历史和现状的关注,还有对自身从政为民的自省与鞭策。其中一首《谒海瑞墓》,表达了诗人对回回先民的崇敬和对自己为官的心得:

    千里渡大海来谒海瑞墓不因是同族只为仰风骨先生虽长眠信赖却永驻清白两个字需用心血铸王树理的诗作特点在内容上表现为题材多样化,自己的生活感受和工作中遇到的事情都可以入诗,也可以说,他人到哪里,哪里就有诗。这是作为业余作家的“便利”之处,无需特殊的“深入生活”。从历史到现实,从边城到鲁北,从泰山松石到庆云小枣,从李白、杜甫到打井的农夫,从金陵怀古到在西宁与大哥品枣,无不信手拈来。那股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凝重的历史感怀与亲切自然的风情和不敢放松的从政要求,一起融入诗怀,散发出一缕淡淡的“茶香”,越品越有味道。王树理诗作的另一个特色是善用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手法来表情达意。五言绝句、七言律诗、叨叨令、满庭芳等古韵新调,读来沁人心脾。

    散文集《九河梦寻》分五辑:《乡情·亲情》、《春天的情愫》、《船夫杂感》、《游子履痕》、《史海钩沉》,共四十七篇。其中一部分篇目是回忆作家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和学习经历的,一部分是作家对工作过的这片乡土的情况的真实反映,也有对曾远离故乡的生活回忆和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其中《酒怯》、《当过一回被告》、《九河梦寻》、《哀哀严父》、《船夫杂感》等篇目表达了作家对乡情、亲情的无限眷恋,还有作为地方领导对乡土的深情感悟。

    《九河梦寻》一文,作家以详尽的史料、历史的眼光叙述了故乡在九条大河汇集下形成的历史和故乡人民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漫长奋斗历程,赞叹了在这块土地上成长起来的历史人物,表达了作家对故土的深切怀念;在《酒怯》中,作家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道出了面对所谓“正常接待”即喝酒的厌倦和由此引发的慨叹,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阐释了“醉里江山颠倒、人亡政息”的深刻哲理,发出了“各级干部们,到工人农民家吃顿饭吧”的大声疾呼;在《哀哀严父》、《老宅晚情》中,作家深情地抒写了对父亲这位“勤于劳作而俭于衣食,薄于自奉而厚于待人”的回族老人的怀念之情;在《母亲》中,则表达了对正直、善良、坚强、深明大义的母亲的敬仰散文集《灶地背影》共收散文十八篇。作品所抒写的还是作家梦牵魂绕的那片乡土,在那块尚不富足的土地上,流淌过回族人民的心血和汗水。那里的每一捧细沙,每一处盐碱滩,“无不闪耀着中华民族的灿烂与历史的辉煌”,这是作家无法割舍的情怀,流露着作家对土地、对母亲、对母族,对人民的一片深情。其中,既有对古代先哲的缅怀,又有对过去鲁北盐民生活的追忆;既有对中华回商的真实写照,又有对母子亲情的真切抒怀《中华回商》是这部散文集的重要作品,也是作家通过散文创作对回族文学的重要贡献。作家从历史的角度,以诗化的语言,将中华回商这个历史跨度大、涉及内容多的主题一气呵成地表达了出来:

    叮咚,叮咚,叮咚唐朝人说:那是胡商驼队的铃声;宋朝人说:那是“五世番客”驼队的铃声;元朝人说:那是跟随忽必烈征剿有功的西域回回们战后重操旧业的驼队的铃声;明朝、清朝的人则说:那是“中华回商”沿丝绸之路辛勤奔波的驼队的铃声!

    好一个“中华回商”!是他们铺就了金色的“丝绸之路”,是他们带来了异邦的珠宝、香料,是他们以自己特有的“回商”气质丰富了中国的商贸文化,为祖国的商业史写下了重要的一页。当他们经过了漫长的融合与共处,终于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并以回商独具的特色遨游于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时,我们不能不为这个闪烁着智慧之光的优秀族群而骄傲。

    作品从远古的唐朝写到现实的回族生活;从穆罕默德的出生写到伊斯兰教在中国的现状;从最初的商人驼队写到如今的回族企业名家。作品纵横捭阖,如数家珍,展示了中华回回先民和如今回族人民在经营之路上的艰辛和品质。众多详实的资料展开了一幅中华回商的经商史画卷,传扬了中华回商的优良作风。在近一千四百年的历史融合中,中华回商连同回族一起变成了一个越来越优秀的族群而跻身于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王树理的散文朴实而厚重,资料详实而文采飞扬。鲁北平原的山山水水、风物人情,历史的、现实的,仿佛信手拈来都在作家真挚情感的驱使下激活为动人的篇章。

    散文,成为作家得心应手的表达方式,记录了作家成长的心路历程,抒发了作家心中的追求和渴望。

    中短篇小说集《一生清白》收入中短篇小说二十一篇,是作家这些年尝试小说创作的一个总结。出版过理论文集、古代诗词选注、散文集的王树理,他的小说集同样带给读者巨大的欣喜。其中描写回族人物、反映回族生活的作品有:《沙窝故事》、《勤行人物》和《第207根骨头》等篇目。

    《沙窝故事》写的是生活在沙窝的铁氏家族植树造林、根治沙化土地的故事。二百年前,由于沟盘河流经这里,“树木蓊翳,嘉禾茂盛”,但是,由于嘉庆年间黄河发大水,大量泥沙滞留在沟盘河致使河道壅塞,从此,“肥沃的土地沙化了,茂密的植被稀疏了,就连鸣啭的鸟儿也远走高飞,土地沙化,粮食绝产,流沙肆虐”,人们生活极度恶化,然而官家横征暴敛并不减轻,百姓缴不上粮就被抓人、砍树、扒房,只得离乡背井。

    铁士杰,一个虔诚的穆斯林为此冒死代众赴京告御状。用以死相拼的方式走过了公堂上一溜排开的十八只烧得通红的铁鏊子。其宁折不弯的气概震惊了在场的刑部大小官员,以至嘉庆皇帝给了百姓一个免除赋税休养生息的机会,铁士杰终身残废却在当朝获得了一份荣耀。但是沙化的日趋严重更大地困扰着村民的生活,铁士杰的儿子铁贵应了爹的口唤,决心把沙荒治好,他把崇仰铁士杰的一位头戴白帽的陕西皮货商散的乜帖收藏起来,到安徽寿县学艺。“凭着穆斯林弟子对经商之道的感悟”,铁贵很快便在当铺几位掌柜中出类拔萃。受了老阿訇的指点,铁贵带着赚来的银两回到了沙窝,由他出资大规模地植树造林。二十三年间,铁贵经营的当铺赢利所得陆陆续续投入了沙荒的治理,“那片掩埋父辈血泪的沙窝土地已经变成一片绿洲”。到了铁根生这一代,几辈人不间断的努力,沙窝一带已是一片方圆二十六平方公里的林场。

    这篇散文化的小说不仅描述了回回人铁氏一家几辈为了治沙而做出的贡献,也阐述了心中有着信仰的回族子孙对土地、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铁士杰的冒死告状、铁贵致力经商支持治沙的漫长过程,都印证了穆斯林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这些描写对今天的时代依然有着值得思考的意义和价值。

    短篇小说《勤行人物》写的是鲁北平原回族聚居的棘城街、从事面食品加工业中的几个出类拔萃的回回人物故事。“勤行”是回族俗称的“四大行”之一。旧时俗称的“四大行”是:皮行、牙行、宰行和勤行。那自立了门头,靠炒炒、煎煎、翻翻并兼营面食的,是人们眼中最勤奋的人,故称作“勤行里的人”。善于经商的回回民族,就连“勤行”里也尽是些不同凡响的人物。

    丙爷是卖杂面的。按说,一个卖杂面的还能卖出什么花样来?丙爷还真是不同:他一生就做这么一件事———卖杂面。“从选料配料到抱棍研磨,从兑水和面到切成细条,都讲究着呢”,而且那卖杂面的吆喝声是一种传统的调子:“啊噢—啊噢—面了。”只要一听这声吆喝,胃里的馋虫就给勾出来了。就这么绝!因为老人“既虔诚又仁义”,浑身上下体现着穆斯林先民的遗风。尽管丙爷归真三十多年了,但“至今他卖杂面的那套规矩成了村里后辈同行的传统”。

    油饼哥是卖油饼的。他本是一个由很远很远的地方流浪而来的耶提目(孤儿),本着“天下回回是一家”的信条,卖油饼的老堂子收留了他,从此,“耶提目”成了老堂子“不是儿子的儿子”,“爷俩一块下地,一块炸油饼,还有一天五时的上寺礼拜”。由于秉承了回回商人的传统,小生意也是越做越好。这个外号叫铁拉子的油饼哥和老堂子,把货真价实的油饼卖成了地方名吃而被写进了县志。其秘诀就是:“脸要憨,心要宽,货真价实不藏奸”、“不怕热,不怕冷,不在家里坐着等”、“不少斤不短两,不让街坊四邻骂爹娘”,原来这一切都是来自于对伊玛尼(信仰)的坚守。白兆祥是因为卖针而成为传奇人物的。白兆祥儿时放羊练就的说唱本领为他的卖针生涯增添了色彩,高超的甩针技术使他的生意不断红火。民国29年八月初五那一天,白兆祥正满口快板唱的来劲,围观的人忽然作鸟兽散。原来是翻译官领着日本鬼子官来到了跟前。翻译官让白兆祥甩针给太君看,满腹仇恨的白兆祥出乎意料地将一把钢针齐刷刷地甩在了鬼子官的脸上,把鬼子官的脸扎成了“血葫芦”,白兆祥逃进了青纱帐。日本鬼子投降以后,白兆祥又回来了,他不再卖针,而是开了一个火烧铺。本着回回人干回回事,学回回艺的想法,严格奉行伊斯兰教规,讲究货真价实、童叟无欺。也学习穆斯林周济贫人、广散乜帖的美好传统,将一块“将够本”的牌匾悬挂起来,使“将够本”火烧成了一方名吃。

    作家通过几个“勤行人物”的描写,回回人民的优秀品质深入人心,对回回民族的无限热爱之情不言自明。

    《第207根骨头》,是作家描写回回历史人物的一篇力作。小说描写了回族先民的后裔———明朝命官铁铉,在抗击叛军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宁折不弯的凛然正气和回回先民所具有的铮铮铁骨。小说题目就表达了作家的盛赞之情,众人皆知人体是由二百零六根骨头组成的,而于铁铉,其肢体构成也是常人,但其心中独有一根支撑起他人生信念的“骨头”。这“骨头”无形无状,却傲然挺立,坚硬无比,百折不挠,纵然倒下,也是一道血染的风采。因此作家笔下就有了第二百零七根骨头,用以表达对这位英勇不屈的历史人物的高度敬重。小说一开始平淡地写道:

    六百年以前的建文四年,也就是公元1402年的八月,一位比普通人多长了一根骨头的回回人,被篡夺了侄子的皇权即将登基的明成祖朱棣给下油锅炸了。

    但是,无论虐刑者百般折磨,“零刀剐”也好,“割其耳鼻”也好,“脔其肉纳铉口”也好,铁铉“背庭立中,正言不屈”,“终不回顾”。朱棣怒,令支起一口大锅,将油煮沸,“投尸煮之,拨使向北”。然而铁铉的身体虽被割裂的体无完肤,临下油锅前仍然骂不绝口,在油锅里被炸酥的骨头也不肯朝着朱棣。朱棣“令内侍以铁棒夹之北向”,结果“内侍手皆烂,咸弃棒,骨仍向外”。铁铉遇难了,他的那根刀剔油炸也不肯低头的骨头,化作了一座山脉,横亘在泰山脚下。古城济南因了这根骨头的故事,在历代抗击风险的风风雨雨中,成为以忠诚为灵魂的天然屏障;古城的人们因了这根骨头的故事,增添了若干以秉操持节为荣的自豪感。作家以他的虔诚和挚爱之情,在回族文学的园地树起了一座“铁公祠”。

    王树理的小说创作,“是不加雕琢的原生状态的呈现,是真正称得上质朴和真实的展示”(张炜《来不及哀伤——序《一生清白》)。作家并不追求流行的文字技巧,而是以不加张扬的貌似平静的叙述,喷发出来一腔热血,挖掘出来的是悲壮和崇高。作家用不同于世俗的目光,用直爽纯净的心灵雕刻出了不屈的民族脊梁,表达了作家深切的感悟和崇高的信仰。

    纵观王树理的文学创作,可以看到一个把根深深扎入乡土的回族之子,对普通生活的热爱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以及对现实生活中亟待改革变化的事物所表现出来的关切。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都是自信天然的质朴和本真的再现。真诚、真切是王树理文学创作最大的特点。文学创作对于王树理而言,似乎是他生命中的另一半天空,是生活对心存信念、清白为官的作家的慷慨赠与,是作家心灵能够得以纯净的港湾。用作家自己的话说,“腌不成腊八蒜就生蒜苗,能给绚丽多彩的生活添一抹新绿岂不快哉?(《一生清白》代跋)”事实上,腊八蒜腌成了,蒜苗也生成了,还实实在在地为生活和文学都增添了一抹新绿。那新绿正是回族作家心中的向往。王树理立足于乡土和民族的土壤,以自己成功的文学实践,在齐鲁大地为回族文学树起了一道多彩的风景。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