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路伯{2}的火焰之剑,把夏娃的面孔映照出扭曲的惊恐。
她没有别的出路可以选择,败走,不,是前去,另一条路已经为她预备,怎么样的结果她都必须前往。
好在她并不是孤单的,她紧张地依偎着另一个人的臂膀,就与这个人挽手而行。从温馨的葱茏之地,和这个人一起被驱赶到荒凉的地方——那里的陌生,那里的艰苦,对他们而言,还一无所知。
这是《创世记》里的一幕。我们都认得,这两个人是我们的始祖:亚当{1}与夏娃。
描绘这个瞬间以画面提供我们感性认识的是米开朗琪罗,在西斯廷教堂天顶画中,“创造亚当”与“逐出伊甸园”表现了人类极其重要的两个转折点。
此时的夏娃,头发纷乱,树叶遮体也感到自己一丝不挂,内心的慌乱和羞愧,使她容颜黯淡。这个曾经容光焕发的女人,这个曾经比树木、花草还秀丽明媚的女人,备尝幸福的滋味:琼浆玉液是她的饮食,在阳光中散步,心情比流水还悠然。伊甸园的女主人啊,你何以放弃这些而能心甘情愿?
然而,不情愿也由不得她自己了。
夏娃的苦恼是难以用一种情绪表述的。最初还不一定是对未来的忧虑占据心头,或者说,她还不清楚整个未来对他俩到底意味着什么。
先让她不堪痛苦的是她身边的亲人。亚当躲避着基路伯四面喷发火焰的剑,惶惑不安,那种大祸临头的表情,使得她仿佛被什么东西把五脏六腑生拉硬拽了一通。我的金色的亚当啊,如果不是夏娃,如果不是夏娃不听话,你此刻何以被愤怒的雷火击打?你何以从上帝的宠儿沦为被斥责的受罚者?
但是,就是上帝来指明她犯错那时,夏娃心里还不一定服气呢,她试图推脱自己的责任,连草叶听了也惊讶一个女人的强词夺理,水果们的甜浆都立时变得苦了。她忘了她的爱,也忘了自己被爱,一切奶和蜜的感情当即像醋一样难闻。女人的易变和悖理,她自己回想起来,也不能不吃惊万分。
——她没有去狠狠怪罪那条蛇(事实上,他达到目的立即就溜了),也没有蒙面内疚,而是把吃禁果轻描淡写一下,“那蛇引诱我,我就吃了。”被动的亚当只好与她共同承担被驱逐的可怕后果。而且,亚当从此以后所要承受的劳苦,是他自己也无法想象的。伊甸园是上帝的恩惠,那里的恬静丰美在地球别的地方是不可能有的。从此以后,他要以另一种样子来活下去,目睹的是大地上的蒺藜,是动辄流血,是经常的背叛,是忽然的瘟疫……他心爱的女人,把这些带给他,相当于打开了潘多拉的匣子。而这女人,他以为是聪明的,她曾经美丽让他心动,她睡眠在他身边,让他的梦也充盈和平的静谧。设若蛇没有进入园子,这夫妻的平安富足是不会发生变化的。然而,即使一万条蛇在草丛里探出脑袋,对夏娃鼓吹那棵树的好处,设若她听而不闻,设若她不拿那怪模怪样的果子再让丈夫也吃……
今天阅读这个故事,似乎隔膜得太遥远了。
世代流转,我们在每一块大陆的版图上,都找不到类似那个园子的幸福,所以压根儿怀疑伊甸园的真实存在。我们这些男男女女,各种各样的男欢女爱,为衣食劳碌,同时也为发展的时代所推动,不乏奢侈享受,对看不见的东西已经极为缺少耐心。关于伊甸园的位置,关于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们早就习惯于未置可否的态度。
当然,关于男男女女种种失和的不愉快也五花八门了。其中非常显著的一项变化,是无数的夏娃为所谓争得自己的权利,有相当多的理由和手段与男人抗衡。娜拉出走,已经不是出于对玩偶身份的反驳,而是自己满足要求更多的欲望,从而闯入社会,一试身手。把附属当做压迫加以反抗,走向另一极,阴盛阳衰成为时髦的标准,女性翻身大有位置颠倒的趋势。我所在的南方城市,男人下厨房毫不新鲜,女人洗衣服都害怕肥皂伤害手的皮肤了,现代化无比方便的电器功能,完全可以取消女性的家务之累,剩下的时间可以潇洒、可以娱乐,享受,使女性变着花样打扮自己。不排除女性的智能一点儿不输于男性,在许多领域,领风骚占鳌头,巾帼英雄已经不是个极小的数字。在宽敞的大街上,美女如云,云霞般飘来飘去,是新新人类的独特风采。须眉男儿是折服还是忍让、是愤怒还是嫉妒,似乎时刻要他们的人性接受考验,并终于得说服自己:时代变了。
婚姻变得脆弱,离婚率的直线上升,让我们可以看到婚姻的存在比霜花还容易融化。结婚的愿望令人恐惧,毋宁单身或者以别的方式代替男女组合的需要,离散都可以免得纠缠不清。可是,简单也意味着毫无保障,不必负责也意味着不被负责,所以,男男女女形单影只,也是难以避免的命运。孤独,已经不仅仅是精神层面的高贵表现,实实在在的肉体寒冷,威胁着渴望爱情的心灵,爱情却比任何时期都遭到不信任。
婚姻里的纷争,作祟的也大多不是为爱情一战,庸俗化的矛盾让人难以启齿,影响甜美相融的恰恰是利益的抵牾。现在已发展到财产公证、结婚却各自私藏储蓄、两人互相隐瞒互相防备的程度。婚姻的实质经不起推敲,否则利益关系原形毕露!
谁还敢谈爱情?爱情在金钱的膀大腰圆面前,仿佛只能发抖或面露愧色……又有哪些勇者给金钱一顿老拳,告诉金钱你不过是虚胖的垃圾,把金钱踢到堆放垃圾的角落。多少美女沦为交易中的可怜儿?多少好男儿,无奈女人向物欲投降,自己的节操与清癯成为反讽?堂而皇之的权钱老大,可以让青春变色,让才华流失,让坚守显得可笑。如果爱情再也不是洁身自好的理由,那么谁能阻拦自甘堕落换得假装富贵,尚能自鸣得意地满街招摇?
是无需谈论亚当与夏娃的凄凉一刻了。现代人没有找到伊甸园究竟在何处,但找到狂欢的任意,足可以代替清规戒律的寂寞,就像摩西去西奈山时,山下的人群把出埃及的艰难扔到一边,肆无忌惮地供奉金牛……
我们还是回顾一下创世记的美丽时光吧。
“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
先用土造成野地各样走兽和空中各样飞鸟,园子里树木高大,花草繁盛,鸟和兽都可以自由自在走动,并且繁衍。亚当给所有的生命命名,为了往来的生命都顺理成章有个体的印记。然后亚当感到自己需要个同类伴随,上帝爱他,“使他沉睡,他就睡了。于是取下他的一条肋骨,又把肉合起来”。
这根肋骨,就是最初的女人。
亚当自己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
伟大的英国诗人弥尔顿在他的史诗《失乐园》中,写到这段男女相爱的日子,“他们这样手牵手地行走,自从他们相遇作爱的拥抱以后,便是最可爱的一对:那亚当,他的子孙中没有比他更善良的,那夏娃,比后代一切女人都美。他们在青草地上,丛林荫下,一道清澈的泉水旁边坐下来,那丛林挺立着,温柔地私语。在他们不很辛苦的,甜美的园艺工作之后,正好可以欣赏凉■吹拂,田畴远风,通体舒坦,而且促进饥渴,更觉晚餐的甜美。他们并坐,斜倚在花团锦簇的柔软的堤上,顺手采摘枝头鲜果。他们先嚼果肉,如果口渴,就用果壳向盈盈的流泉中舀水,少不了温柔的情话,爱的微笑,青年人的戏谑和夫妇的柔情缱绻。因为除他们二人外,别无他人。”
那时的夏娃懂得赞美和感激,“啊,我是你的肉中之肉,为你,并从你而造,没有你,就没有目的,你是我的导引,我的头;你说的都正确;我们对他,确实只有赞美,感谢!特别是我,分享更多的福分,享受你的卓越人品……”是的,由于饱足的爱情来自上帝,夏娃对上帝的赞美及感谢也是特别真实的。
伊甸园的生活因为恰当的顺服,彼此达到浓情蜜意。男人爱女人,是由于觉得她与自己一体,应呵护她;女人爱男人,在于明白自己的幸福本来由于爱他,更珍贵他。什么时候这种合理的秩序存在,夫妻的烦恼自然就会大化小、小化了,又有什么能把这种情感的蜜爱拆开?这种爱,也是经得起外来变故和考验的,无论什么情况下,他们的感情即使出现波折,并不会改变本质的相爱,痛苦也不会使两个人在心灵上分离。写到这,我想起中世纪一个轰轰烈烈的爱情故事:
十二世纪的法兰西,极富声望的哲学家、神学家阿贝拉尔,在他三十八岁那年与还不满二十岁的富家女海萝丽丝发生烈火般的爱情。由于他的身份无法顺理成章婚娶,便秘密结婚,但仍然给他带来毁灭性的伤害——阿贝拉尔被海萝丽丝的亲族用私刑阉割了。感情的走向虽然转折,一对情侣不得不分别进入修道院了此一生,但是他们的爱并没有被残忍地割裂。两个人身体不能在一起了,而且连面都见不到,但是十几年后命运隐秘的纽带再一次联结他们,好像时空距离从来就不存在,他们又彼此对话,爱的热浪毫无减弱!夫妻的书信来往,每一行字足可以让那些无爱的人自惭形秽。他们爱着,从相爱的那一天起,这种灵与肉的缔结,就伴随生死了。而且他们因为相爱,他们对上帝奉献自己也有着完美的意义,阿贝拉尔引导着海萝丽丝共同在通向上帝的道路上阔步前进。他们一起为修道院的事业努力着后半生。年长的阿贝拉尔先逝,安葬于圣马塞修道院的圣灵堂里,22年后,海萝丽丝也安息在此处,爱情与命运的奥秘为我们留下惊鸿一瞥,却余音绕梁回味百代。
配偶的含义,就是二人一体的互相属于,名曰爱情这事物的真实价值,确然在于相爱者的永不分离。
这回我们该说到那条蛇了。在很久一段时间里,我困扰其中,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伊甸园里要放进去一条蛇呢?
《圣经》的片言只语,有时细节非常生动,有时我们想得其要领,答案却粗枝大叶!解读经文的书多如恒河沙数,但要认识混于其间的真理就好比沙中淘金。后来,我有些想明白了,如同《圣经》故事里许多地方的文字一样,比喻与隐喻始终在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那条蛇,并非动物,乃是一个名词:诱惑。
一个智者是不会被诱惑的。在我个人经历挫折的许多年之后,我看到人生一个可怕的漏洞,就是自己的愚昧。愚昧的表现,我们总以为与知识有关,所以越是有些文化的人,越容易沾沾自喜似乎脱离了愚昧,这是很危险的想法。其实愚昧这个词应该有很大的外延,未被文明开启,大概只能算作一种——而且不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别低估荒蛮土著人的智慧,比如一个酋长,极有可能比一个绅士或者君主更有悟性,更是一位智者。
我们不必纠缠在名词解释上,无论反义词还是近义词,从生活上看,一个人已经成年却还幼稚,应该算作愚昧。
中国故事里有个东郭先生,他相信一条狼的哀求,小孩子都嘲笑他幼稚,活该狼要吃掉他。我想这也只是旁观者清,对东郭先生而言,被垂死的动物苦苦哀求而没有无动于衷,他对自己的应该行善恐怕理由充分。然而,怎么说,他还是被归类到了幼稚者那一群。不是常识耽误了他,对狼的本性,即使通过道听途说也能了解一些,他判断善恶并不缺乏知识。他欠缺的是果断,还有他过于相信自己可以高出别人,能够格外避免不幸,他滥用、浪费了自己的善良,也可以说,是自负让他犯了错。这种自负不就是幼稚吗?那一刻也许他还侥幸自己的救命之恩会让一条狼变好起来,成为新的不吃人的物种,他东郭先生可以成为使狼弃恶从善的开山鼻祖。幼稚许多时候造成自大——这一点往往被人们忽略。
所以,我们再看夏娃吧:
美好的生活本来持续着,光明与芬芳围绕着她和亚当……但是,蛇出现在她面前。
蛇向她问了好,和她假装不期而遇,好像漫不经心地跟她聊天。从眼前的景物开始,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循循善诱,而且交谈非常放松,比如先谈近在眼前的树木吧。“神岂是真说不许你们吃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吗?”它看似散淡地随便说道——
这时候的夏娃是一个人出来溜达的,她亲爱的亚当也许正在忙碌采集果子的活计,让自己的爱人不妨到水边树下散散心。她当然不知道蛇早已恭候她良久了,就等她单独出来,伺机达到自己的目的。一无戒备单纯如白纸的夏娃,听到蛇的话,毫无反感,倒是跟蛇柔和地解释起来:“园中树上的果子,我们可以吃,唯有园当中那棵树上的果子,神曾说:‘你们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们死。’”
多么触目惊心的正告啊。本来亚当和夏娃都曾听得分明,记住了。
但是,此时的夏娃好像大脑不转动了,眼前的蛇,到底用什么使她心旌摇动进入痴迷状态呢?她迷糊糊地怔怔地面对着蛇,仿佛神魂出窍,竟然听起蛇宣道来。蛇很正色地说:“你们不一定死,因为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
上帝啊,这就是诱惑的开端!它给你好处,使你得到所谓“眼睛就明亮了”“如神”“能知道善恶”的个人利益。亲爱的读者,亘古以来,哪一份诱惑,不包含利益的许愿?钱,权,安逸,漂亮,地盘,房子,武器,性的享受,礼物,奢华,安全,称霸……哪一种利益,不是试图使我们自己高于他人或优于他人?镜子般的幻象始终在起作用,揽镜自照,不过想要自己的形象是全世界最美丽的,妄念如同白雪公主的后母,野心立即把人带往不惜代价突出自己的险途。
夏娃天真的心怀,就忽然这么欲望怦然,好奇与大胆合而为力,付诸行动,按蛇说的做起来。
而且,这里有一个细微之处,提醒我们一个女性的可笑的弱点:为外表打动而迷惑。那就是,伊甸园结善恶果实的树{1}({1}结善恶果实的树:即分别善恶树。生长在伊甸园中,果实能使人分辨善恶,知道羞耻。上帝让亚当看管园子,吩咐他各种树上的果子都可以随便吃,只分辨善恶树上的果子不可以吃。夏娃被蛇引诱,导致两人吃这一树上的果子。两人被驱逐出伊甸园。),在夏娃看来,“悦人的眼目,且是可喜爱的”。
更大的诱惑,则是“能使人有智慧”。人有智慧不好吗?人知道善恶不是人类史上最必要的认识吗?文明的优秀成果不是知识的集大成,而使人在万类中更体现出灵长者的尊位吗?我们所享用的一切发展与进步,难道不是“有智慧”从而创造发明出大地上不同往日的一切崛起吗?便利和发达不来源于拥有知识的巨大能力吗?日新月异的生产更替不恰恰是人类明智的选择吗?
是啊,有多少质疑会反诘“始祖被诱惑”这个环节呀,蛇与夏娃发生的这一幕戏剧,曾经埋下多么讳莫如深的伏笔,让我们对《创世记》的上帝怀有疑虑,甚至认为上帝也太垄断尊大的权力,而剥夺人类可以开掘的潜能——难道上帝就这么小心眼,不容得人类跨越他的雷池而自我成长吗?
暗含杀机、惊心动魄的一瞬,是如此温柔地在一棵高大怪异的树下进行着。
谁也没有阻拦夏娃的举动。谁也未能阻挡事情进一步往下恶化。阳光还是那么灿烂,草木还是那么葱茏,美丽的女人还是那么光彩照人。她走向亚当时仍然如微风临水,身姿优雅,裸体的弧线之美,镀金一样体现造物的精致和爱情的光芒。她向她亲爱的亚当走来,就是回家。
若想让夏娃明白刚刚发生的一段对话以及她摘下果子吃掉这件事的可怕,非得天地变色、乐园顿失,才会惊醒她的白日梦!
问题是:我们的上帝造亚当、夏娃以来,可曾让他们受苦?可曾使他们匮乏?可曾造成他们哀伤?可曾叫他们无知无识,对他们身处的园子懵懂混沌?在《圣经》的《创世记》开篇,我们知晓“起初……地是空虚,渊面黑暗”,在一一造星辰、青草菜蔬、鸟雀虫鱼等等“各从其类”之后,第六日又“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上帝开始就赋予我们人类特权,“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而且,赐福,“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上帝答应,“看哪,我将遍地上一切结种子的菜蔬,和一切树上所结有核的果子,全赐给你们作食物”。难道这还会让我们感到饥渴?还会让我们觉得自己缺少?
第一个人叫亚当。在为这个人准备好所有一切生存所需后,他来到世上,和平与富足簇拥着他,蜜蜂的蜜、奶牛的奶簇拥着他。他可以管理有生命的大小生命,还可以命名它们,在四条丰沛的大河边上,他自由徜徉,不乏金子、珍珠、红玛瑙。当他寂寞难耐,渴望一个同类来做伴时,上帝也满足他,给他一个女人,她可以日夜与他相爱,嬉戏或者共同分享园中的所有物。上帝对人类不好吗?上帝不是尽最大的可能让人类得其所得吗?
记住,不是一无所有的时刻导致了人类某种欲望的膨胀,乃是生于被爱的有福之时,人类的始祖听从蛊惑,试图僭越,有了却还想拥有更多的这种贪婪,把人类自己推向欲望的悬崖!
蛇,这个陷阱般的隐喻,正是对准人类的弱点见缝插针,达到了使其堕落的目的。
夏娃来了!
英俊坦荡、心无芥蒂的亚当迎接散步回来的妻子。仿佛与往日一样,他亲密她,他呵护她,他拥抱她如山岭拥抱温暖的落日,如翅膀围拢近前的雏鸟,他爱她,她乃是他的珍宝,他吻她,她乃是他清甜的甘饴。
但是今天与往日不同,夫妻的缠绵悄语,不仅仅是小别后的思念与爱意,不仅仅是彼此分享对花草鸟鱼新的感受。夏娃一无隐瞒,她径直告诉她的亚当:她遇见了蛇,以及蛇说的、她做的整个过程。她还拿出一个果子,不想好事独吞,而是让配偶也分享,让丈夫“也吃了”。因为她还心中窃喜,以为这样一来,“他们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是夫妻共同的收获与享用——
女子们啊,我们岂能为夏娃开脱,觉得她原罪的冤枉?在制造悲剧这件事上,亚当的妥协其次是明显的。是夏娃,无论有意,或者无意,把他们的甜蜜生活一下子掀翻,婚姻的佳肴,瞬间变成丑陋的虫豸。是夏娃把包含罪恶的果子让丈夫也吃下,饮鸩止渴,妄图使他们的眼睛像神明一样可以洞察乾坤,从而使自己高明如神。造她时,是亚当主动向上帝求要;在造恶时,亚当是被动的悲惨,自己所爱变成自己之害。
蒙面愧悔吧,夏娃,基路伯的发火之剑指向亚当,你在亚当的肋旁羽翼下,并非无辜;亚当汗流浃背的劳苦命运,你并不能推脱责任。悲剧始于你,因此伊甸园的消失无踪,是你和蛇造成的,你和蛇一起把人类生活富足的样式颠覆到荒蛮之处,河水干涸,草木枯萎。光彩照人如同天神模样的人类,从此现出种种萎陋之相,是从你在上帝烈怒之下面孔扭曲一刻开始定格成形的。
当下奇装异服的男男女女,是否比照过他们的始祖赤裸一身的美好呢?
这又是一个人类心照不宣的秘密。裸体的轻松!裸体的快乐!裸体的坦荡!还有多少时候,我们似乎可以回到自己的童年,因为无需遮挡而享受极大的快慰?多么舒畅的裸体!赤子之心的坦诚相见!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一丝不挂时却身心坦荡,已经只有相爱时刻才如此奢侈,只有两人世界才心灵辉煌,肝胆相照,两情无猜,才领会肌肤的欢腾与安静。源于深刻的信任与爱慕,才把我们又带回人类初始情形——上帝赋予我们人类的喜乐。
但是,那美景曾经如同朝露一样很快蒸发了。
是人类自己给自己制造了羞耻感。是夏娃与亚当把裸体的光荣变成羞愧的遮掩。在什么都是透明光亮的伊甸园里,他们佝偻起身体,觉得害羞之处必须掩藏,躲躲闪闪,连上帝走来,都不敢露面;听见上帝的声音,吓得恨不能隐身在树干里。“听见你的声音,我就害怕,因为我赤身露体”,怪乎?蛇的嘶嘶声,没有使人类丧胆,而是他们一贯熟悉的呼唤,却把他们惊得寒冷!他们瑟瑟发抖在上帝面前,一改过去的欢喜容颜,不得不萎靡地接受上帝的宣判。从此,从一簇无花果树的叶子开始,他们无限地制造种种衣装,遮羞,装扮,并再也不能够在阳光下让彼此身体赤诚相对——两者灵魂的沟通也艰难重重!
衣服的发明不过是人类的装饰,而绝非人类拥有的美丽。我们应该警醒这一点。
童真让我们亲近,在于那原始的赤诚袒露;相爱毫无掩饰,根本用不着五花八门的努力,就能饱尝肌肤之亲契合甜美。爱,本来是赤裸的,是哪怕隔一层纸、隔一块布也会觉得别扭的亲密无间。
现在,我们可以言说这奥秘的终端了。
我们的始祖去向哪里,又是什么样的命运。
当然,亚当与夏娃并没有因此增加智慧,尽管他们吃了“那树上的果子”。
什么叫诱惑?诱惑,就是骗局。蛇说的话,相当于水中月镜中花,压根就不是可能兑现的事物。这与中国皇帝相信仙山、金丹一样,把自己的性命抵押在了泡影上!
智慧是有的,但不是依靠投机取巧能够获得,尤其不是吃了什么什么树上的果子或者仙丹就可以一举而得。所以,任何诱惑你轻而易举、走什么捷径就可得到好处的鬼话,肯定都是谎言。诱惑与谎言是孪生性的存在,不识破这一点,我们还会对不着边际的许诺发生兴趣,甚至铤而走险。历史以来,经不起权力诱惑、金钱诱惑、爱情诱惑等等,所有的魔鬼之术,均不过如此伎俩,却让愚昧的人频频上当。
智慧是有的,但我们不要误会智慧的来源,更不必误会智慧的有益。智慧是人类所得到的最珍贵的礼物,远胜美貌和财富。人区别于人、人区别于兽,都是智慧使然,智慧是我们灵魂的至宝。
一个基督徒尊奉“敬畏耶和华就是智慧的开端”。
如果你不是一个基督徒,你至少要懂得,一个人出生以来的种种局限,是要通过学习大千世界里的种种真理,是要磨砺自己走许多三百六十五里路,方能得以具备真知灼见。世人都在乎的“知识”二字,“知”是为了能够“识”,“识”则能够判断,是个人心灵百炼成钢的一种胆魄果敢,从而孰是孰非一目了然,使我们不做荒唐的事、不义的事。智慧永远来自一个人内心的清亮、明确。佛说“明心见性”,也是这个意思。世俗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智慧的人,往往会给人以心灵纯正、行为端方、不任意妄为、不鬼迷心窍的优良印象,反之,则往往漏洞百出不一而足。
诱惑的目的,不是真给你“智慧”,是让你违背上帝。
蛇一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反问夏娃是不是神说不许吃所有树上的果子,这句话包含着非常厉害的险恶用心。它的狡诈在于对树的含混其词,故意用“所有的”,包含了那棵不允许的。而故意用反问的口气,是激将夏娃产生叛逆之心。幼稚的夏娃,对这种用意根本没有判断力,她被自己的好奇心尤其是贪婪的欲望所带动,利令智昏了。她急不可待地入了蛇的圈套。
这果子,耶和华曾经嘱咐:不可吃。熟悉《圣经》的人都知道,这场独幕剧乃是撒旦捣的鬼,为了与上帝对抗。是撒旦有意毁坏上帝造物的一个阴谋。这个阴谋得逞,使后来的人类付出惨痛代价——
“地必给你长出荆棘和蒺藜来”。
——被夏娃拉开的违背上帝的序幕,使人间舞台后来疮痍无尽……
直到那个肯于为人类上十字架的人出现。因为这个人在旷野四十天抵抗三种最大的诱惑,而一心清白地遵从上帝之道,使失去的乐园,有恢复的盼望。
亚当软弱,上帝用尘土造他,吹生气在他的鼻孔里,使他成了有灵的活人,但是人类的第一个人,就让我们必须自知:人类并不完美。
上帝的审判是确定不移的。亚当来自尘土,“仍要归于尘土”,而且,“你必终身劳苦”,“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地必为你的缘故受诅咒”。对夏娃的审判也确定无疑。那诱惑者的命运,也必然“受诅咒,比一切的牲畜野兽更甚”。用肚子行走的蛇,永远有着丑陋邪恶的脸孔。
亚当和夏娃从此没有了伊甸园。
《圣经》里没有记述亚当是否斥责夏娃或者惩罚这个害自己的女人。
让我们欣喜的是,有这样关键的记述,离开伊甸园的亚当与夏娃,在苦难的大地上生下两个儿子。后来,兄弟之间发生残杀,夏娃又生下第三个儿子,及至更多……亚当死时九百三十岁。人类的繁衍,亚当与夏娃是源头,而后,大地上遍布满了人。
不要忌恨我们的夏娃,不要把一腔的愤怒都倾覆到这个已经战战兢兢的女人身上。
基路伯喷发火焰的剑,使她胆小暗淡,同时,也照亮她疼痛的心。向上帝辩白与推脱责任是瞬间的可悲,难堪与羞愧让她幡然醒悟自己轻描淡写,却要付出巨大代价。她只能接受痛苦,并被这痛苦伤害自己的美丽容颜,及至伤害身体的每一个部位,春去秋来,寒风使她加增皱纹,催她筋骨衰老,柔弱的心几番受灾难的蹂躏。
可我们必须看到,痛苦也使夏娃坚强起来。
她跟随亚当出了园子,他们被一起驱赶时,她没有第二个心思——个人的欲念再也没有抬头为非分的逃离。她一心一意与亚当生存在充满艰苦的大地上。
她本来是洁白无瑕的造物,本来来自丈夫的胸腔,她从来都爱自己的丈夫。受苦受难都不会改变这种夫妻一体的爱,夏娃爱亚当自始至终。
对亚当而言,失去伊甸园的命运,并没有更坏地又失去配偶的爱。
当我们的始祖不能在富饶肥沃的伊甸园生活,而只能面对苍凉粗粝贫瘠的处女大地,只能依靠他们双双体力,去艰难地生存时,夏娃跟随亚当,与他共同承担苦难与艰辛。这仍然叫美丽的相爱。
夏娃不仅是“罪”的代名词,也是女性美的象征,如同花朵。
亚当给妻子起名夏娃——“因为她是众生之母”。
这是女性神圣的责任,也是女人光荣的属性。
然而,女子啊,你应当从此能够避免诱惑,成为富有爱情的造福者。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