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焰:晚清三部曲-晚清有个袁世凯(35)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这时候,身处中南海的袁世凯,已能看到四周熊熊的火焰了,也感受到众叛亲离。不,不仅仅是众叛亲离,而是整个国家都背叛了自己;并且,叛变自己的,还有自己的身体——他的膀胱结石症导致的尿毒症越来越严重,每到小解时就疼痛难忍。巨大的压力之下,袁世凯也没有心思关注自己的身体了,他只是让中医开了一些利尿的中药,服用一段时间再说。异常爱面子的袁世凯很是忌讳自己生病的部位,他实在是无法面对医生。双重压迫之下,袁世凯的精力急剧下滑,虚弱的他甚至没有精力和能力去应付眼前的局面,只能听任事态的发展了。

    这个时候,在袁世凯周围,局面已变得很混乱了,袁世凯的一个儿媳妇,竟将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一块,然后炖汤让袁世凯服用。袁世凯生气地拒绝了。到了五月下旬,袁世凯已经不能吃也不能尿,尿毒已在全身蔓延开来了。这个时候,袁世凯已经意识到自己真的不行了,袁世凯心有不甘的是,自己为这个国家做了这么多,也不情愿去当这个皇帝,为什么大家就这样竞相指责自己,怎么会落得这个下场呢?袁世凯觉得自己满身都是委屈,就像戏剧中的窦娥一样。袁世凯让人拟定了一个《帝制始末案》,诉说着帝制的前因后果,表明自己是如何被“民意”一步步控制、身不由己同意恢复帝制的,在这当中,他有着“苦衷”和“委屈”?袁世凯气急败坏地表明:如果再有人无事生非,他将公布各省区军民以及一些个人要求改变国体和拥戴他早登大位的电文。袁世凯想,那都是些白纸黑字呀,怎么有些人那么缺乏诚信,说不承认就不承认了呢?然后,就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把自己踹倒,再踏上一只脚。

    6月1日,袁世凯召见外交部长蔡廷,沉默了半晌,问:“听说整个外交使团都认为我应该或将会辞职?”蔡廷想了一想,回答说:“大家都认为您应当进行休养,这是亟须要的。政府财政前景黯淡,困难非但未减少,而且在增加。

    所有的人都为您的健康担忧。”袁世凯听后,半天说不出话来,只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宿命还是必然(3)

    这个时候,袁世凯已经决定退位了。袁世凯让段祺瑞拟定了一份退位后的优待办法,共有六条:一、往事不追;二、公权不褫夺;三、私产不没收;四、居住自由;五、全国人民予以应有的尊重;六、民国政府每年给以岁费十万元。也许,只有退出政治舞台,才能得到人们的谅解,才能使这个国家重新归于稳定,尽管他极不愿意。既然身败名裂,就只有认了吧,重要的是,让人民重新接受自己,也让自己体面地结束。袁世凯终于明白了,这种始料未及的变故,是由于在面对这个亘古未遇的大变化时,自己没有准备好,所在的国家以及人民都没有准备好。一切都是阴差阳错,自己和这个国家根本就没有踩准历史的步点。节奏杂乱无章,千变万化,太难以掌握了,以至于他再怎么努力,都显得拙劣而顽固,就像舞台上一个踏不准步点的小丑在跳舞似的,周围是一片乱哄哄的嘈杂和骚乱。在如此动乱的时代之中强出头,又怎么会有好结果呢?一切都结束了。对于袁世凯来说,此时的他只想归于常人,真正地,过一种平常人的生活。袁世凯确认的一点是,在自己这一生当中,除了在洹上的那一段时间,自己还真没有认真地品尝过日子的滋味呢!

    6月6日上午,一个惊人的消息传遍北京城:袁世凯不行了!最初,没人相信这个消息,到了十一点钟的时候,整个使馆区都传开了: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6月6日上午10点过几分死亡。稍后法国医生签发的死亡证明公布,证实袁世凯的确死了,是死于尿毒症。接着,所有的报纸都以大篇幅登载了袁世凯死去的消息。不过人们对于袁世凯的死因半信半疑,有传言说袁世凯是自杀的,也有传言袁世凯是被日本人或者革命党暗杀的?至于袁世凯临死前的情景,也有很多种版本:一个版本是:6日晨,袁世凯已处弥留之际,老友徐世昌特地从河南赶来,兑现了当初留下话来帮他处理残局的诺言。徐世昌、段祺瑞、王士珍,以及袁世凯的表弟张镇芳,干儿子段芝贵,守护在居仁堂的病榻前。一针强心剂过后,袁世凯睁开双眼,吃力地扫视身边的每一个人,似乎想表达什么。徐世昌、段祺瑞急切地询问,并把耳朵贴在袁世凯嘴边。袁世凯气若游丝地吐出“约法”两个字,就再也说不出话来,然后停止了心跳。袁世凯所说的“约法”指的是什么?

    是指早期孙中山手上制定的《临时约法》?还是指后来自己炮制的《中华民国约法》?这已成为一个永远之谜。

    另一个版本是:袁世凯断气前几分钟,一直喃喃自语:“我不想要这个结局,我不想当皇帝,是那一个人害了我!我信了,结果被骗了。”“那一个人”到底是谁?后来有人推测是杨度,有人认定是袁克定?是有这样一个确切的人,还是袁世凯内心当中的欲望害了他?这同样也是个不解之谜。

    袁世凯去世了,徐世昌、段祺瑞、王士珍、张镇芳四人立即打开金匮石屋,找到了袁世凯留下的继承者的提名,只见上面亲笔写着: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按照《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前任总统所推荐的三人,将作为总统的候选人,从三人中选出一人为总统——袁世凯如果将他三个儿子的名字同时列出的话,那么,最终担任总统的,也将是他三个儿子中的一个——从这一点看,袁世凯还算是有良心的,他没有继续自己的皇帝梦,没有把这个尴尬的问题,抛给后人。一个逝去的旧时代也是有着气节的,虽然这样的气节那么不合时宜。

    袁世凯死后,北京流传着一副对联:“起病六君子,送命二陈汤”。“六君子”和“二陈汤”一语双关,既是中药名,又确有所指——“六君子”指的是“筹安会”的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这六个人;筹安会,可以说是袁世凯恢复帝制的始作俑者。而“二陈汤”则指陕西陈树藩、四川陈以及湖南汤芗铭,这几个人原先都是袁世凯的心腹,且是拥护帝制的干将。陈被袁世凯派往四川,告别之时,还在袁世凯面前一边哭一边表忠心,希望袁世凯早日登基,以正国体。到四川之后,陈又两次打来电报,请袁世凯早归大位。

    “二陈汤”的倒戈,可以说,是在身后刺向袁世凯的致命一刀——它不仅让袁世凯对帝制彻底失望,也对人心彻底失望。

    中国文化仍是一如既往地传奇化,不习惯于探究事件的实质,仅仅满足在戏剧中一唱三叹。在袁世凯之死上,仍是如此。慢慢地,连袁世凯的死,也变得具有传奇意味了。人们口口相传的是袁氏家族的咒语和秘符——这个精力旺盛、机敏过人、拳法高超,壮实得如同一头牛似的人,怎么说没了就没了呢?而且,是死于微不足道的尿毒症。这就是命啊!袁世凯是逃脱不了袁氏家族男性的那个坎的——再好的运,也是敌不过命的!

    死之前,袁世凯留下了一则正式“遗嘱”,看得出来,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袁世凯还是想消除人们对于自己的巨大误解,努力与人们重归于好:

    民国成立,五载于兹。本大总统忝膺国民付托之重,徒以德薄能鲜,心余力绌,于救国救民之素愿,愧未能发摅万一。溯自就任以来,蚤作夜思,殚勤擘画。虽国基未固,民困未苏,应革应兴,万端待理;而赖我官吏将士之力,得使各省秩序,粗就安宁,列强邦交,克臻辑治,抚衷稍慰,怀疚仍多。方期及时引退,得以休养林泉,遂我初服,不意感疾,寖至弥留。顾念国事至重,寄托必须得人,依《约法》第二十九条,大总统因故去职,或不能视事时,副总统代行其职权。本大总统遵照《约法》宣告,以副总统黎元洪代行中华民国大总统职权。副总统忠厚仁明,必能宏济时艰,奠安大局,以补本大总统阙失,而慰全国人民之望。所有京外文武官吏,以及军警士民,尤当共念国步艰难,维持秩序,力保治安,专以国家为重。昔人有言:“惟生者能自强,则死者为不死。”本大总统犹此志也。中华民国五年六月六日。国务卿、陆军总长段祺瑞。外交总长、交通总长曹汝霖。内务总长王揖唐。财政总长周自齐。海军总长刘冠雄。司法总长、农商会总长章宗祥。教育总长张国。

    读过这样的遗嘱,人们自当明白,其实袁世凯的死,哪里是尿毒症呢,分明是“忧郁而死”——忧郁到极致了,生命也就如灯芯一样脆弱,一阵微风拂过,它就会灰飞烟灭。

    后人在分析和总结袁世凯的人生时,曾有很多精辟的见解——在很多人看来,袁世凯绝对是一个有“命”无“运”的人,袁世凯波浪般起伏的人生中,每一个重要阶段都呈螺旋状循环上升——凭着勤勉、机智和坚忍,他一点一点向上攀援,可到了一定程度,会一脚踩空急剧下坠;然后,袁世凯又一边舔着伤口,一边开始又一轮攀援?命运就这样垂青于他,给他恩惠,给他勇气,把他推上前台,让他结束这个时代;同时,命运也无情地戏弄他,也让这个时代结束他。

    袁世凯一点也没有意识到命运的游戏意味,始终自信满满,浑然不觉。对于袁世凯来说,最为残酷的,是恶作剧的力量连喘息的时间都没留给他,就那样干净利落地画上了句号?袁世凯就这样带着羞愧,带着耻辱,带着不屈和无奈,带着不明不白的困惑,离开了这个世界。一直到死,袁世凯的心犹有不甘——时间,再也不给他翻盘的机会了。

    袁世凯就这样被人们抛弃了,也被那个时代抛弃了。一个旧时代的人,在人们企盼之中,哪里能代表新纪元的曙光呢?新的势力瞧不起他,因为他身上带着浓郁的腐朽气息;旧的势力更是怨恨和憎恶他,因为他是毁灭一个时代的罪魁祸首。袁世凯的经历和命运,注定了他会有悲剧性的滑落,像流星一样,从历史的天空里滑落;又像梦魇,从人们的记忆中滑落。从某种程度上说,当新时代排闼而来的时候,那些旧时代的精英们,肯定会被人们作为牺牲品,送上新时代的祭坛。

    袁世凯彻底地跌入了历史的不测之渊中。在历史以及人们的眼中,这个矮壮的河南人是那样污浊,仿佛一个彻头彻尾的不仁不义之人——在变法中,他背叛了维新派;在辛亥革命中,又背叛了清廷;而他当上大总统后,又背叛了中华民国。与这“三叛”同时并存的,还有一系列丑恶的行径:卑劣,欺骗,玩弄阴谋,暗杀,收买,暴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袁世凯仿佛成了20世纪初大转型时期道德低下、政治堕落的集大成者,就像被粗鲁地抹上了粪便一样。袁世凯就这样死死地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像一具行尸走肉,晾在朔风旷野之中。

    也许袁世凯悲剧的唯一价值,就是让这个数千年的文明古国,在经过那一场反复后,从此走上共和的不归路。它从另外一方面证明,在这个国度里,人民再也不需要皇帝了。

    尾声

    晚清到民国的转变,几乎是在1911年辛亥武昌起义及以后的四个月内完成的。改朝换代如此迅速,使得绝大多数国人一时反应不过来。其后,权力的更替更是节奏频繁,各路人马粉墨登场,如走马灯一样让人眼花缭乱。袁世凯去世之后,在短暂的时间里,出现了平静的局面。不是在于人们还沉湎于忧伤之中,而是各派势力一下子失去了声讨的目标,也失去了泄愤的情绪,矛盾得到了缓和,无法再让人们热血沸腾了。

    一个盹恍过来之后,人们突然发现,最终控制这个新生共和国的,却是那些胸无点墨的军人。这样的局面不由让大家失望——原先人们的初衷,是建立一个民主的共和国,散发着活力和热情。没想到最后呈现的,却是一个由军阀执政、武力维系的不伦不类的政府。不仅仅是在中央,在所有的地方,都是军方当家说了算。于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人们纷纷要求参军,因为参军不仅可以养家糊口,还可以参与政治,成为地方的控制者。很快,人们又开始不满意了,道统和法统打作一团,派系纷争接连不断,地盘和养兵问题成了政治纠葛的关键所在。一边是战争和割据,各种势力继续争吵;另一边则是外国势力的咄咄推进。伴随这一切的,无形之中,还有传统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的破坏。

    一个群龙无首、纷争乱斗的军阀时代到来了。在既无王朝,又缺少强有力人物和执政党的情况下,中国变成了一盘散沙。崛起的愿望正被各种各样的干扰牵扯,道路在选择中变得混乱,狭隘却很顽强的民族主义,以及生怕本国文化被消灭的弱小民族心态如野草一样疯长。这也难怪,当一个古老而优秀的民族沦落到任人随意欺凌的地步时,那种自尊的强烈反弹是最自然不过的了。在此之后的情形是,当思想遭遇思想,野心面对野心之时?就只有靠枪杆子说话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