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成语故事大全-安居乐业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安居乐业

    释义

    形容安于居住的环境,乐于从事的职业。

    出处

    《老子》:“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至老死不相往来。”

    故事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传说这是位奇人,母亲在一棵李树旁生下他,出生时便须发皆白,耳朵奇大,所以给他取姓为李、取名为耳。

    老子曾在周朝做管理藏书的小官,对现实抱有不满的态度,他的思想比较保守,非常怀念原始社会的自然状态,认为是物质文明的进步毁坏了人民的淳朴之风。他渴望出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在其设想中:国家被分割为一个个小国,人口稀少,即使有很多的器具,也不去使用而让它们闲置着。人民不向远处迁移,即使有车辆和船只也不去乘坐。因为没有战争,武器装备都没有用。人民重新使用古代结绳记事的方法,吃得香甜,穿得舒服,住得安逸,沿袭原有的风俗习惯,邻近各国居民互相都能望见,虽然能听到各家各户的鸡鸣狗叫之声,可是人们直到老死,也不相往来。

    用典

    不数年间,吴王削平祸乱,定鼎应天……乡村人各各安居乐业。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