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之美:林语堂的心灵境界-男人的那一点点虚荣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位现代中国大学教授说过一句诙谐语:“老婆别人的好,文章自己的好。”在这种意义上说来,世间没有一个人会感到绝对的满足的。大家都想做另一个人,只要这另一个人不是他现在的现在。

    ──《生活的艺术》

    林语堂是个闲适、幽默、平和的大师。在常人看来,林语堂应该也有大师的风范,事实也确实如此,但不容否认,林语堂首先他也是个人,是个常人,是个近情的人,那他有一点点虚荣也不为过。

    林语堂的虚荣,就像一条小虫子,偶尔钻出地面,或者被人看到,或者被忽略了。而无论看到或者忽略,事实上,这小虫子存在了。

    林语堂喜欢散步,他也经常和太太廖翠凤出去散步。不过他和廖翠凤出去散步的时候,有个细节挺好玩。在林语堂的女儿林太乙笔下,她的父亲林语堂和母亲廖翠凤散步的时候,许多时候是一前一后走着的,但如果廖翠凤是穿着貂皮大衣,那林语堂就选择和她并排行走。从这个小小的细节,可以看出林语堂的那一点点虚荣,那条小虫子爬出地面,被林太乙发现了。

    一个男人希望自己的老婆给自己加分,大抵是没有错的。林语堂和廖翠凤一起走在路上,他曾经为廖翠凤恼怒过,那就是廖翠凤打了一个响嗝或者故意拉长声调、发出期待引人注目的尖叫。或许廖翠凤有她的理由,她觉得有必要让别人的目光看过来。但对于林语堂来说,或者考虑的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是文明、修养、教养等等。以致他把情绪挂在脸上,不仅仅是拉开那一两步的距离,而是恼怒。

    或者这就是男女考虑问题的出发点不同,产生了不同的感觉。难怪林语堂当年发明了“明快打字机”之初演示失败的那份尴尬。当时,在雷明顿打字机公司位于曼哈顿的办事处,林语堂和林太乙向十几名公司高级职员演示明快打字机,谁知道因为一个小小的故障,打字机居然没有反应。林语堂不得不向众人道歉。“于是我们静悄悄地把打字机收入木箱里,包在湿漉漉的油布里,狼狈地退场。”这可是远比太太穿什么衣服或者有哪些他认为不当的小动作让林语堂更为有损自尊和面子,可以想象当时林语堂的尴尬,他肯定有颜面丢尽的挫折感。

    因为明快打字机的事情,林语堂为此虚荣一把,似乎也不为过。他尽可以理直气壮地让那条小虫子爬到众人的视线之内,让它接受目光的检阅。不知道林语堂是否曾经听过一句闽南话“风神(要面子)是要本钱的”。林语堂的“风神”是在他和赛珍珠出版公司签订图书出版合同的时候,他自己也说是“慷慨潇洒”地一签了之,也许有出于对朋友的信任,也不排除自己的那一点点虚荣,不好意思和朋友计较。到后来,林语堂才发现,自己吃亏吃大了。毕竟林语堂这明白,是在一二十年之后,林语堂损失的版税也就很可观。我不知道林语堂发现自己吃了大亏的时候,是否有感慨一声“风神是要本钱的”。

    在自己买东西的时候,林语堂还让虚荣的小虫子爬出来,在柜台上闪现。林语堂买东西,总是以九折还价,要是还一半的价,他总开不了口。从这个“开不了口”,某种程度上是林语堂的虚荣,他受不了让别人,其实就是卖东西的人看他怪异甚至不屑的目光,好像自己买不起还故作姿态。从另一个也可以说林语堂不够狠,但那些商家却是足够狠,他们开价有的就是虚高,林语堂也知道“有些地方,买卖还价应该比开价少五六成。”这一虚荣,让林语堂的钱包受伤了,以致林语堂自己也说自己“但是办事精明一道,实在不无遗憾。”

    当然,虚荣也未必全是坏事。毕竟虚荣有些时候就是清醒剂,能让自己知道自己要什么,自己要通过努力维护自己那一点点虚荣,虚荣,和自尊心其实就是一墙之隔,没有明显的界限。而且,林语堂的一点点虚荣,有些时候还是挺温馨的。

    林语堂曾经去过一家五金店,买了一把锤子、一圈铜丝,和不少可用而不必要用的钢铁器物。原因是那个老板是讲闽南话的,是老乡,于是林语堂就买了一大堆东西。林语堂认为老和人家说话,不向人家买东西,说不过去。也许那老乡压根没有想那么多,能在他乡遇到老乡,说不定他也高兴,而林语堂就因为那一点点虚荣,自己给自己画了框框,从而买了一堆东西。不过,我喜欢林语堂这为故乡情而买不必用之物,即使这是虚荣,我也觉得虚荣得可爱。

    要面子,是人之常情,何况中国人是特别讲面子的民族。作为被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闽南文化浸润的林语堂,讲究面子无可厚非,有了那一点点虚荣也是近人情的表现,因为这一点点虚荣,让林语堂更为可爱,更为走进我们的生活,不至于离我们太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