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之美:林语堂的心灵境界-悠闲林语堂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享受悠闲生活当然比享受奢侈生活便宜得多。要享受悠闲的生活只要一种艺术家的性情,在一种全然悠闲的情绪中,去消遣一个闲暇无事的下午。

    ──《生活的艺术》

    对于林语堂来说,享受悠闲是他人生的一大乐事,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被贴上闲适、平和的标签,这不仅仅是他的创作风格,也是他的人生修养。

    林语堂会享受悠闲生活,从他喜欢钓鱼、喜欢散步、喜欢音乐、喜欢美食等等就可以看出来,多种情怀孕育和滋润了林语堂。

    林语堂喜欢钓鱼,当年林语堂家门口的花山溪,给林语堂留下了许多欢乐,他在这条河里捕鱼、抓虾,还在河边做游戏,以致有了“吾少居田野,认为赤足走山坡,入涧掏小虾,乃人生最满意的一刹那。”而等他成人之后,以海钓、湖钓,动辄出海或者雇船等等的钓鱼为乐。“人生何事不钓鱼,在我是一种不可思议之谜。”林语堂在《谈海外钓鱼之乐》中把自己对钓鱼的观念进行了淋漓尽致地表述,钓鱼对于林语堂来说,已经被捧上了一个高度,这样的高度随时可见,并没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羞答答,而是理直气壮地公之于众。这或许是林语堂喜欢享受生活、享受大自然的心性使然。

    除了钓鱼,林语堂还喜欢音乐。在林太乙的笔下,林语堂的钢琴弹得很好,只是记不住曲谱而已。“父亲还有收集留声机片的嗜好。倘若他爱好的音乐,他喜欢听了又听。现在他有了一百八十张唱片,当我们每天晚饭以后,他就坐在火炉前面,静心享受好的音乐片子,并且,熄灭了房子里所有的灯光,仅仅留着火炉中荧荧的柴火。”简单的几句话,写出了林语堂沉浸音乐世界的情形,他不仅仅是简单地制造音响,而是让自己融进音乐的世界,在音乐中让心灵起舞,决不是在音乐的外围徘徊。为了听音乐,不是教徒的林语堂却能走进教堂,让音乐愉悦自己的耳朵。音乐是林语堂的嗜好之一,这样的嗜好不仅在于品位和高雅,更是林语堂的闲适和享受。

    林语堂还喜欢散步。经常散步的林语堂不仅仅是一种身体的锻炼,其实也是享受一种悠闲。林语堂特别爱在乡村中散步。当某一个清新的早晨,或者,在新鲜的空气中,悄悄地徘徊,或者穿上不透水的雨衣在细雨中缓缓散步,或者衔着烟斗在林中彷徨。这时候的林语堂,散步不是锻炼身体,而是为了和大自然对话,为了让思想自由行走。他在浑然忘我的境界中让自由的思想随意飘荡或者停歇,接受大自然的密码一般,融入了那种有点漂浮有点迷幻或者沉静的境界。身心在此时完全得到一种自由和放松,随便放眼过去,都是风景,都是快乐的情怀,可以让人想呼吸一口气或者随意哼唱一点什么。林语堂把在田间漫步视同到远处旅行。从景物中跃到虚无,又从虚无中跃到景物,大有“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意味,脱离不了那禅的气息。林语堂喜欢散步,喜欢没有目的悠闲地行走,这样的行走某种意义上和到远处旅行如出一辙,也就是风景在心。

    林语堂喜欢美食,他把追求美食当成人生的乐事,会为了吃个喜欢的美食而特意租汽车前往,为了吃上家乡的萝卜糕而上街转悠,为了享受美食的味道而不顾形象,只是最大限度地让味蕾舒服欢畅;他喜欢喝茶,留下了“三泡说”“只要有一把茶壶,中国人到哪儿都是快乐的”等喝茶佳话;他喜欢抽烟,于是有了追求抽烟的故事,有了为戒烟而后悔,有了收藏烟斗的嗜好,有了“饭后一根烟,快活赛神仙”的名言。林语堂确实是享受生活的高手,他享受悠闲生活的方法层出不穷,其实,正如生活中并不缺少美一样,生活中的悠闲更是无处不在,只要愿意,总可以享受得到。正如林语堂所言,只要拥有那种性情,悠闲就时刻环绕身边。很多人说乐,很多人疲于奔命,很多人把生活过得毛糙、疲劳、匆忙等等诸多不堪,关键就在于自己内心没有一个清晰的路径,缺乏一种情怀。说到底,累是自己找的,快乐和悠闲也是自己找的,关键在于自己,在于内心。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