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然之美:林语堂的心灵境界-调皮捣蛋林语堂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个人在儿童时代的环境和思想,和他的一生有很大的关系。我对于家乡的环境所赋予我的一切,我都感到很满意。”

    ——《我的家乡》

    100多年前,在四面环山,被称为宝鼎的坂仔,林语堂绝对是个调皮捣蛋的家伙。那时候,林语堂还不到10岁,因为10岁之后,林语堂已经到厦门鼓浪屿读书了。尽管期间的假期,林语堂都是回到平和坂仔,但我宁愿相信,他调皮捣蛋的“事迹”是在他首次离开平和之前。

    当时的坂仔,交通没有今天的发达,陆路不通公路,往来只有水路,依靠“五篷船”连接外面的世界。林语堂在坂仔这个相对闭塞安宁的地方,玩得兴致盎然,也玩出了调皮劲儿。他和姐姐要好,可是再要好也有矛盾的地方,毕竟是小孩子。和姐姐冲突之后,他居然就在泥地里打滚儿,把衣服弄脏之后,他得意扬扬地对姐姐说:“你有衣服洗了”,因为姐姐是负责洗全家衣服的,就这么几个动作几句话,有点小聪明而又调皮的林语堂就向我们走来,从100多年前的那条土路。

    因为调皮,林语堂受到惩罚,他被关在门外。也许这时候林语堂应该低眉顺眼,甚至装出个可怜或者后悔的架势,来博得大人的原谅,可是他居然把一块石头从窗户里丢进来,还带点挑衅的样子“你们不让和乐进来,石头代替和乐进来。”把人整得一点脾气没有。

    林语堂的额头很大,从小时候就被人称为“大头”,不过林语堂不仅仅头大,胆子也大。“童年最早的记忆之一是从教会的屋顶滑下来。那间教会只有一个房子,而紧挨着一座两层楼的牧师住宅,因此站在牧师住宅的阳台上,可以透过教堂后面的一个小窗望下去,看见教堂内部。在教堂的屋顶与牧师住宅的桁桷之间,只有一个很窄的空间,小孩可以从这面的屋顶爬上去,挤过那个狭窄的空间,而从另一面滑下来。”教堂大部分已经拆除了,我们无从站在阳台上看到教堂的内部,不过林语堂出生的阁楼还在,从那屋顶滑下来,至少也有四五米高,那时候的林语堂,胆量不是一般的大,而是大得很。当然,林语堂的父母也容许林语堂如此调皮,不像如今的父母,只有几十厘米高,就怕孩子这样那样,给了孩子诸多的限制和种种的不许。

    到了林语堂年老的时候,他曾经说过“一个人在儿童时代的环境和思想,和他的一生有很大的关系。我对于家乡的环境所赋予我的一切,我都感到很满意。”童年的自由给了林语堂无限拓展的空间,这种自由和不加限制让林语堂如一棵没有禁锢的小树,尽情生长。

    还有林语堂去河边捉鱼抓虾做游戏,当时的林语堂,对这种农村孩子经历过的事情也都尽情体验,他当时就融进这种日子。大师并不是一开始就与众不同,大师与凡人的差别也许就是把相同的生活过出不同的味道而已。林语堂曾经和赖柏英比赛吐龙眼核,曾经和小伙伴比赛打水漂,还争强好胜地和一个落寞穷酸的秀才比赛撞钟击鼓。还有目光在龙眼树、荔枝树上的树梢“摸索”,相信如果有了发现,这“胜利果实”哪儿有幸免的理由,这些诸多种种,哪一件不是农村孩子曾经经历过?难怪林语堂有点儿得意地说自己是“村家子”,说自己是个农村孩子。在年老的时候,还十分感慨“在我一生,直迄今日,我从前所常见的青山和儿时常在那里捡拾石子的河边,种种意象仍然依附在我的脑中。”

    还有林语堂和姐姐林美宫合伙编故事哄骗善良的母亲,即使到了厦门读书,回到家要么装过路的路人向“先生娘”讨水喝,然后猛地扑进母亲的怀里,要么在船上行的时候,离靠岸有点距离就下船,一路喊着“阿母”一路狂奔。

    8岁的时候,老师批林语堂的文章是“大蛇过田陌”。意思以为林语堂词不达意。而林语堂即刻对之:“小蚓度沙漠。”如果不是调皮,即使有这样的才气,估计也仅仅是在内心嘀咕几句,或者事后惆怅一会儿,但调皮的林语堂不会吃亏,他当场就反驳了。这不仅仅因为是才气,还有他内心深处的调皮本性。

    林语堂是调皮的,但他调皮得可爱,不会让人讨厌。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后来成为大师,而是因为他的纯朴,纯朴的调皮会让人心生欢喜。童年的林语堂,内心没有阴影,他的人生基调自然就是快乐。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