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粗心大意,妈妈怎么办?培养孩子细心能力的66个细节-是不是又马虎了?——把粗心当成孩子成绩差的原因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如今,父母把孩子的教育问题看得很重,对下一代的投资也非常大,希望孩子学习好,将来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然而,并非所有的父母都可以如愿以偿,因为有的孩子成绩非常优秀,而有的孩子成绩却一塌糊涂。

    孩子成绩差,妈妈最爱总结的原因就是“粗心”。不可否认,孩子的确存在粗心大意的现象,比如,明明题目要求“请从下列答案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而孩子却按照“选出正确的一项”去作答,结果“全军覆灭”;有的孩子在草稿纸上做对了,但是在往试卷上抄的时候却抄错了。

    不过,我们也不能只把粗心当成孩子成绩差的原因,否则,就很容易让他无偿地获得一件自我辩护的“武器”。比如,有的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是因为没有掌握好相关的知识点,他却说:“其实我都会,只不过马虎了。”可见,马虎的说辞成了孩子逃避现实、欺骗自我的工具。

    其实,孩子成绩差就如同病人生病一样,医生从不会指责病人为什么会生病,为什么偏偏生这样的病,而是通过详细的检查,摸清病情、病因,并对症下药,如此一来,病人的病才能真正根除。

    对于成绩差的孩子,我们不要指责他为什么会成绩差,而是要从根本上找到其中的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办法,从而逐渐提高他的学习成绩。

    一般来说,孩子成绩差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孩子自身的问题。

    国内外教育专家曾做过多次教学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只有20%的原因与智力因素有关,剩余80%的原因则与非智力因素有关。而所谓“非智力因素”就是诸如习惯、兴趣、性格、信心、意志等因素。

    对此,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到底是由于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等智力因素的原因,还是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原因。如果是孩子理解能力欠缺,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提高他的理解能力;如果是孩子学习习惯不良,那么,我们就要帮助他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二,家庭的问题。

    一直以来,男孩的学习成绩都很好。但是,最近一段时间,他却经常魂不守舍的,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作业写得乱七八糟,考试成绩也一落千丈。老师觉得奇怪,通过仔细调查才发现,原来父母感情不和,正在闹离婚。

    有的父母可能会说:“孩子这么小,他懂什么啊?只要我们什么条件都满足他,他就不会受到父母感情不和的影响了。”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我们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家庭气氛就会不和谐、不温馨,就会使他处于恐惧的状态,这不仅不利于他的心理发育和个性发展,还会影响他的学习情况。

    所以,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我们就要勇于自我反省,想想自己是否有责任?家庭环境是否有利于他的学习?家庭教育是否在某些方面出现了问题?我们一旦发现了自身的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

    第三,其他因素。

    如果孩子刚刚转入一个新学校,或者刚刚进入一个新班级,如果孩子受到了周围同学的排挤,如果老师教学水平一般,孩子的学习成绩都会受到影响。对于这方面的原因,我们也要帮助孩子解决。

    比如,孩子刚转入一个新学校,不适应老师的教学风格,与同学不熟悉,我们就可以这样引导他:“无论是谁,来到一个新环境时,都要有一个适应期。而只有把心安定下来,才有可能适应新环境。”此外,我们还可以主动邀请孩子的新同学来家里玩,让他逐步与同学增进感情。

    我们除了要帮助孩子分析成绩差的原因之外,还要认识到成绩的真正意义——对学习情况的一个检验,看看孩子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所以,我们不能单纯地只看孩子的分数是多少,而是要看到分数背后反映出来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引导孩子重视老师对试卷的讲评。

    每次考试结束之后,老师都会根据全班的情况专门对试卷进行讲评。有的孩子对此不重视,做对的题没有兴趣听,做错的题没有耐心听,结果导致一错再错。对此,我们可以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让他明白,如果能够认真听老师的讲评,就会对考试涉及的知识点,以及自己的解题水平、知识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这非常有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

    其次,我们要帮助孩子做试卷分析。

    分析试卷的方法有好几种,我们可以帮助孩子从“失分率”入手。比如,孩子要先算出整个试卷的失分率,然后分别算出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应用题等的失分率,最后再进一步算出过失性失分(因粗心大意所造成的失分)、知识性失分(因没掌握好知识所造成的失分)、技能性失分(如运算不对、格式不规范、步骤不全等)各占的比例。

    当我们对孩子的试卷进行了初步诊断之后,就可以看出他在哪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严重,然后就可以着重从这方面入手,从而提高他的学习成绩。

    最后,我们要给孩子准备一个“错题本”。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为了避免孩子犯同一类错误,我们要给他准备一个“错题本”,让他把试卷中出现的错题整理在一起,可以采用“正误对照”的方式,在错题的旁边注上完整的分析过程,如做错的原因、正确的方法和依据的原理。如此一来,孩子就会特别注意出错的地方,从而减少犯类似错误的次数。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