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风味菜8000例-鄂菜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荆楚风味,以湖北菜为代表,简称鄂菜,以“咸鲜”味为本,讲究嫩、柔、滑、爽,善烹河鲜,以蒸菜驰名,富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

    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境内河网交织,湖泊密布,是全国淡水湖泊最为集中的省份,素称“千湖之省”。入汉江与洞庭水系江之处,古代称之为“云梦泽”。《墨子?公输》篇中指出:“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可见淡水鱼鲜资源丰富,古已闻名于世。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岂有食鱼,必河之鲂”的记载,这里提到的鲂,俗称鳊鱼,也叫团头鲂,即武昌鱼。

    鄂西山地神农架原始大森林,平均海拔1700米,相传是上古三皇之一神农氏尝百草的地方,人称“绿色宝库”,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

    优越的地理环境,丰饶的物产,为湖北菜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正是“两江育荆楚,鄂馔巧烹鲜”。

    湖北菜系由武汉、荆沙、黄州和襄郧四大风味流派组成。

    武汉是湖北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明末清初即已成为“四大名镇”之一,与河南的朱仙、江西的景德、广东的佛山齐名,内联九省,外通海疆,被誉为“九省通衙”。

    武汉的繁荣,促进了当地烹饪事业的发展。武汉菜含武昌、汉口、沔阳菜,并吸取了省内外各个菜系的长处,经过长期的不断演变,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是湖北菜系的典型代表。

    武汉菜选料严格,制作精细,注重刀工、火候,讲究配色和造型,以烹制山珍海味见长,淡水鱼鲜与煨汤技术独具一格。口味讲究鲜、嫩、柔、软,菜品汁浓、芡亮、透味,营养丰富,为湖北菜之精华。

    鄂菜特色

    黄焖牛肉

    营养师语:黑木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铁、钙、维生素、粗纤维。

    主料:净牛肉600克,笋片50克,黄花菜、黑木耳各25克

    辅料:鸡蛋2个,盐、味精、糖、酱油、葱段、蒜片、牛肉汤、水淀粉、面粉、胡椒粉、香油各适量

    制作步骤:

    1.净牛肉置锅中加清水,大火煮至酥嫩,取出晾凉,切长条,盛入碗内,加水淀粉、鸡蛋液、味精、面粉、盐搅匀挂糊。

    2.锅置大火上,下香油烧至六成热,将牛肉逐块挂匀浆糊入油锅氽炸,至呈黄色时捞出。

    3.锅入油烧热,入葱段、蒜片略煸,下黄花菜、黑木耳、笋片、酱油、盐、糖、味精、牛肉片,焖20分钟即可。

    专家提示:牛肉受风吹后易变黑,进而变质,因此要注意保存。

    宜忌皮肤病、肝病、肾病者慎食。

    扣蒸酥鸡

    营养师语:对营养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劳、月经不调、贫血、虚弱等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主料:母鸡800克

    辅料:马蹄、黑木耳、鸡蛋、面粉、盐、酱油、胡椒粉、淀粉、料酒、小葱、姜、食用油、味精各适量

    制作步骤:

    1.将鸡洗净,切块,盛入钵内,放盐稍捏;鸡蛋磕入面粉内拌匀,将鸡块上浆;马蹄去皮切片。

    2.锅置大火上,下油烧至七成热,入鸡块炸5分钟,用漏勺捞出放入碗内。

    3.鸡块碗内加鸡汤、盐、味精、葱段入蒸屉大火蒸1小时取出,滗出汤汁翻扣入盘。锅置大火上,入熟猪油和蒸汁略烧,下马蹄片、洗净的黑木耳、酱油、料酒、味精烹烧2分钟,用水淀粉勾芡浇在鸡块上,撒上葱花、胡椒粉即成。

    专家提示:鸡块炸好,摆在碗底,头、脚、翅、颈放在上面,蒸后翻扣盘内,则头脚翅颈在下,鸡块在上,造形完整美观。

    宜忌鸡腿肉忌与野鸡、芝麻、菊花等一同食用。

    武汉腊肉

    营养师语:补肾养血、滋阴润燥。

    主料:猪肋条肉(五花肉)500克

    辅料:盐、糖、白酱油、料酒、白胡椒、咖喱各适量

    制作步骤:

    1.猪肋条肉去骨后,切长约45厘米、宽约4厘米的肉条。

    2.肉条按实际重量称取盐和硝酸盐,腌渍12~14小时,起缸后用40~45℃温水洗净表面流血等污物(不重浸泡),将其余配料混合均匀,再腌渍2~3小时。

    3.腌渍后穿上麻绳,挂于竹竿上,送入烘房内用木炭烘制36小时即可。

    专家提示:猪肉应煮熟,因为有的猪肉会有寄生虫。

    宜忌肥胖、血脂较高者不宜多食。

    珍宝千张肉

    营养师语:补肾养血、滋阴润燥。

    主料:带皮猪五花肉500克

    辅料:五香豆豉、红方腐乳汁、酱油、金酱、葱段、姜片、胡椒粉、花椒、食用油、盐、味精各适量

    制作步骤:

    1.将猪五花肉皮朝上入锅内,加清水大火煮半小时捞出,用金酱涂匀猪皮。锅置大火上,下食用油烧至六成热,将涂了金酱的肉块趁热下锅,约炸2分钟,呈红色时捞出晾凉,切薄片。

    2.取碗,先入花椒、葱段、姜片垫底,再将肉片皮朝下整齐地放入。将酱红、鱼方腐乳汁倒在肉块上,加五香豆豉、盐、胡椒粉、味精,连碗入笼,大火蒸4小时。

    专家提示:此菜刀工精细,肉片薄如纸,数十片相叠,故名。

    宜忌肥胖、血脂较高者不宜多食。

    龙凤配

    营养师语:温中益气、补虚劳、健脾益胃。

    主料:母鸡1000克,鲤鱼2000克

    辅料:小葱、蜂蜜、味精、盐、淀粉、醋、食用油、糖、番茄酱、料酒各适量

    制作步骤:

    1.鲤鱼宰杀治净,片取净肉一半制作龙头形,一半剖成龙鳞片;将做好的龙头、龙鳞片腌渍5分钟后挂糊上浆;净鸡涂抹蜂蜜晾干。

    2.锅内烧油,将鸡下锅炸至金黄色捞出;另取锅置大火上,入清水,将腌渍的鸡与腌料一起投入,焖至鸡肉酥烂、芡汁浓稠时出锅。

    3.出锅后将鸡改刀装在大圆盘的一边,浇上余芡。

    4.将腌渍挂好糊的鱼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捞出,待油锅烧到九成热时,再将鱼下锅复炸捞出,放在圆盘的另一边摆好。

    5.锅置火上,放清水、糖、番茄酱、醋煮沸,用水淀粉勾芡,淋上热油即成。

    专家提示:需准备食用油1000毫升。

    宜忌痛风症病人不宜喝鸡汤。

    泡菜苕粉肉丝

    营养师语:滋阴润燥。

    主料:猪肉350克,苕粉200克

    辅料:泡菜、食用油、盐、酱油、姜、蒜、水淀粉、胡椒粉、干辣椒各适量

    制作步骤:

    1.猪瘦肉切丝,加盐、胡椒粉、酱油、水淀粉拌匀稍腌。

    2.泡菜切丝,姜、蒜、小葱切末,干辣椒切段,苕粉提前用温水泡软。

    3.热锅上油,油烧热后下肉丝炒散至变色后起锅,锅中余油再次烧热,下姜、蒜、椒段炒出香味。

    4.加泡好的苕粉,调入盐、酱油翻炒至苕粉变软。

    5.苕粉炒好后,把肉丝回锅拌匀,撒上葱花即可。

    专家提示:炒时如果觉得干,加点泡菜水或清水。

    宜忌湿热偏重、痰湿偏盛、舌苔厚腻之人忌食猪肉。

    黄州东坡肉

    营养师语:补肾养血。

    主料:五花肉600克

    辅料:冬笋、料酒、冰糖、小葱、盐、姜、酱油、胡椒粉、味精各适量

    制作步骤:

    1.煮锅置大火上,下入清水(以浸过肉块为宜),投入已切好的五花肉块煮至五成熟时捞出。

    2.将煮好的肉块放在锅底,上面码上葱结,下入冷水,加料酒、冰糖、酱油、姜片、笋片等,盖上盖,先用大火煮沸,再转入小火煨炖。

    3.煨炖2小时左右,加味精后取出,肉皮朝上扣在特制的汤盆中,入原汁,撒上葱花、胡椒粉即成。

    专家提示:猪肉应煮熟,因为有的猪肉会有寄生虫。

    宜忌肥胖、血脂较高者不宜多食。

    营养师语:鸭肉营养丰富红,能烧及时野补充人

    鸭体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和

    矿物质。

    主料:青头鸭1只

    辅料:蒜白、姜各25克,葱3克,香油、糖、料酒、熟猪油、胡椒粉各适量

    制作步骤:

    1.将野鸭宰杀切成小块,洗净,砍掉鸭头、尾、脚和脊骨,鸭颈用刀稍拍剁成四节,其余切块。

    2.炒锅烧热,下香油,放鸭块,加水稍煸,至血水炒干时,加料酒炒1分钟,至鸭肉刚熟时起锅。

    3.原炒锅洗净用大火烧热,放鸭块,加盐、姜片、清水,焖烧30分钟,待鸭块八成熟,锅内尚有少量汤汁,加蒜白、糖,继续焖烧,至糖汁能拉丝,起锅装盘。

    4.把锅内剩下的糖汁稍煎,加猪油,起锅浇在鸭块上,撒上葱花、胡椒粉即成。

    专家提示:此菜为湖北省洪湖地区传统名菜之一。

    宜忌素体虚寒者,受凉引起的不思饮食、胃部冷痛、腹泻清稀者,腰痛及寒性痛经者忌食。

    汽水肉

    营养师语:此菜是贫血、结核病、肝炎、神经炎、心脏损伤、浮肿、舌炎、皮炎、营养不良、食欲不振等患者及孕妇、乳母、老年人的佳肴。

    主料:猪肉馅150克,鸡蛋1个

    辅料:姜、小葱、盐、生抽、胡椒粉、香油各适量

    制作步骤:

    1.姜切细末,入肉馅中,装碗,加上盐、生抽、胡椒粉,将鸡蛋磕入,和肉馅一起搅拌均匀。

    2.往搅拌均匀的蛋肉馅中加入半碗凉水,水要淹没过肉馅,入蒸笼,蒸到冒大量热汽后,继续蒸15~17分钟取出。

    3.小葱切末,撒在汽水肉上,淋生抽、香油即可。

    专家提示:这里所说的汽水,是蒸锅中的水受热蒸馏而产生的汽水。以此方式做成的汽水肉,滋味清爽鲜美。

    宜忌适宜病中肠胃虚弱人作为病号营养餐,不论是儿童还是牙齿不好肠胃衰弱的老人都可以食用。

    腊鸭焖藕

    营养师语:鸭肉中的脂肪酸熔点低、易于消化,经过腌渍的鸭肉,脂肪含量更少,味道鲜美,特别适宜女性秋冬进补。

    主料:腊鸭半只,莲藕300克

    辅料:姜、葱、胡椒粉各适量

    制作步骤:

    1.腊鸭切块,洗净;姜切片;小葱洗净切末备用。

    2.烧开水,将腊鸭放入锅中汆烫片刻,捞起放入沙锅,加入姜片、温水,煮开后转小火炖煮1.5小时,到汤色发白,腊鸭出香。

    3.将藕切去藕节,去皮切成滚刀块,放入沙锅一起熬煮1小时,撒上胡椒粉、葱末即可。

    专家提示:藕应挑选藕节比较粗壮、外表光滑无瑕疵的,太细瘦的藕不适合用来熬汤。

    宜忌适宜因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而表现为肌肤干燥、面色无华的女性食用。

    姜汁热碗开胃鸡

    营养师语:姜的挥发油能增强胃液的分泌和肠壁的蠕动,帮助消化。

    主料:鸡1只,姜30克

    辅料:盐、酱油、醋、味精、料酒、胡椒粉、红油、淀粉、高汤各适量

    制作步骤:

    1.鸡加工后入汤锅煮到断生捞出,用水冲凉改成一指条形,码放于碗内。

    2.姜拍碎剁成泥,用鸡汤过滤,在汤中加入盐、味精调味后注入鸡碗中。

    3.将鸡上笼蒸10分钟取出,汤倒入另一碗中待用,鸡扣于盘中。

    4.锅上火入底油,下入姜泥用小火煸炒,出锅前醋、红油泼于鸡肉上即成。

    专家提示:姜汁味辛、性温,入肺、胃、脾经,有散寒、止呕的功效。

    宜忌阴虚内热及邪热亢盛者忌食。

    红油心舌

    营养师语:营养血液、养心安神。

    主料:猪心200克,猪舌300克

    辅料:大蒜25克,葱、姜各10克,盐、料酒、糖、味精、辣椒油、酱油、醋各适量

    制作步骤:

    1.葱姜洗净,葱切段,姜切片;大蒜剥去蒜衣,捣成蒜泥,备用。将猪心内的血块去除,与猪舌一起用清水洗净,同入沸水锅中,煮至舌苔发白捞出,浸入凉水中,用刀刮洗干净并用清水冲净。

    2.锅中放入料酒、葱段、姜片、盐、猪舌心、清水,中火煮熟,晾凉,取猪舌心切片。

    3.取一碗,加入味精、糖、蒜泥、酱油、醋调匀,放入猪舌、心片,加入葱粒、辣椒油一同拌匀即可。

    专家提示:猪心内的血块要浸泡干净,以免有异味,影响成菜味道。

    宜忌高胆固醇血症者忌食。

    亮干肉

    营养师语:乳黄瓜的营养成分主要是氨基酸态氮、还原糖、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

    主料:猪腿肉500克,乳黄瓜35克,酱姜35克

    辅料:糖桂花10克,猪肉汤、硝水、盐、糖、酱油、香油各适量

    制作步骤:

    1.猪肉切成长方片,加硝水、盐浸渍3分钟;乳黄瓜、酱姜切成小薄片,用清水去一些咸味。

    2.锅内煮水,将肉片下锅煮半小时,九成熟时捞出,用凉开水漂洗后沥干。

    3.炒锅置大火上,下猪肉汤,放入肉片、糖、酱油、乳黄瓜片、酱姜片、糖桂花等焖煮15分钟。

    4.待糖水收干能牵丝时,淋入香油,将锅颠簸几下,起锅盛盘即成。

    专家提示:乳黄瓜解腻、开胃,可单独食用,也可作调料。

    宜忌血压高的人一天的盐摄入量不宜超过6克。

    荷花肚

    营养师语:补虚损、健脾胃。

    主料:猪肚750克,火腿50克,鲜香菇15克,笋片25克

    辅料:小葱、姜各5克,味精、盐、猪油、胡椒粉各适量

    制作步骤:

    1.将猪肚用盐搓捏后,在水中涮洗三次,放入沸水锅中烫2分钟取出,刮尽肚内杂质,再放入沸水锅中煮至八成熟,取出切片。

    2.香菇去蒂,留一个整的,其余切片;火腿、笋片分别切片。

    3.将完整的香菇摆入碗底中间,周围间隔镶以肚片、火腿片和香菇片,一层层码完,再放上葱段、姜丝,上笼。

    4.大火蒸半小时取出,滗汁,翻扣入盘;锅内烧油,下鸡汤、盐、笋片和蒸猪肚原汁煮沸,起锅淋在猪肚上,撒胡椒粉即可。

    专家提示:猪肚一定要洗净,刮尽肚内杂质。

    宜忌猪肚与莲子同食易中毒。

    七星灌肠

    营养师语:清热、祛风、止血。

    主料:猪大肠500克,猪肉500克,猪小肠500克,鸡蛋、马蹄各100克

    辅料:姜15克,碱水、香油、盐、淀粉各适量

    制作步骤:

    1.将大肠、小肠用碱水抓洗,再用清水冲净,滤干水分备用;将猪肉剁成肉泥;马蹄削皮,洗净,切成末。

    2.马蹄末内加鸡蛋、淀粉、盐、姜末搅拌成馅。

    3.小肠切成段,套入大肠内,灌入调好的馅,直至小肠灌满为止。

    4.将大肠、小肠两端扎紧,下入卤水锅内,用大火烧开,移至小火上卤煮30分钟,捞出晾凉后,切成薄片涂上香油即成。

    专家提示:煮肠时将肠扎一些小孔,否则肠内空气受热膨胀,将肠胀破影响外观形状。

    宜忌感冒期间忌食,脾虚便溏者亦忌。

    黄陂糖蒸肉

    营养师语:米粉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1、铁、磷、钾等营养元素。

    主料:猪肉500克,籼米粉100克

    辅料:红糖150克,姜、葱、糖桂花各3克,酱油、胡椒粉、料酒各适量

    制作步骤:

    1.猪肉洗净,切长块,放入碗中;籼米粉入锅炒熟备用。

    2.猪肉内加酱油、料酒、胡椒粉、糖桂花、葱花、姜末、红糖100克、熟籼米粉一起拌匀腌渍。

    3.将肉块整齐地码入碗内,上笼用大火蒸1小时出笼;将红糖50克、清水50毫升放入另一碗内,溶化成糖水。

    4.将肉的周围拨松,浇入溶化的红糖水,继续蒸1小时,待肉熟透味时出笼,翻扣入盘即成。

    专家提示:五花肉洗净沥水,各调配料要拌匀腌渍入味。宜忌米粉不宜与马肉、蜂蜜同食。

    武当猴头

    营养师语:干猴头蘑同鸡煮食,可治神经衰弱、身体虚弱、营养不良等症,对食道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主料:猴头菇400克,鸡肉200克,荷兰豆100克,鸡蛋清50克,火腿10克

    辅料:味精、猪油、淀粉、盐、料酒、鸡汤各适量

    制作步骤:

    1.发好的猴头菇顺毛片成20块薄片,下沸水锅内汆透捞出去其水分;鸡肉洗净剁碎。

    2.蛋清入碗加淀粉、盐调匀成糊;猴头片逐片用蛋粉糊浆匀,下入锅中略煎。

    3.将煎过的猴头菇片用手按平,抹匀鸡糜,撒上火腿末,用荷兰豆点缀,上笼蒸熟摆入盘内。

    4.炒锅至大火上,烧热油,加入鸡汤、料酒、盐、味精,煮沸,水淀粉勾芡,浇在猴头菇上即可。

    专家提示:鸡糜需加味调制,逐片匀抹在煎好的猴头片上。

    宜忌老少皆宜。有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和患有咳喘的人均可食用。

    太和鸡

    营养师语:清热解毒、去脂通便。

    主料:野鸡1000克,干贝30克

    辅料:太和茶30克,小葱10克,姜5克,味精、胡椒粉、盐、食用油、糖、香油、料酒各适量

    制作步骤:

    1.野鸡宰杀干净,下开水锅内汆水,去掉血色,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沥水。

    2.茶叶装进料袋扎紧口,葱洗净切段,姜洗净切末。

    3.沙锅内装清水,置大火上,放入鸡烧煮。

    4.待煮沸后,加盐、干贝、葱段、姜末、料酒、茶叶袋,用小火煨3小时,放入糖、味精、胡椒粉盛于汤盆内,淋上香油即成。

    专家提示:此菜有两种制作步骤::一是鸡与茶叶同罐煨炖;二是鸡煨熟后蘸茶水吃,风味别致。

    宜忌孕妇不宜饮茶。

    应山滑肉

    营养师语:猪膘肉含有蛋白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E、维生素A、钙、铁、磷、硒等营养元素。

    主料:猪膘肉750克,鸡蛋2个

    辅料:姜末5克,小葱3克,胡椒粉、盐、酱油、淀粉、食用油、味精各适量

    制作步骤:

    1.猪肉去皮洗净,切块,用清水浸泡10分钟取出沥干,装碗,加入盐、味精、姜末、淀粉稍拌,磕入鸡蛋拌匀上浆。

    2.炒锅置大火,下油烧至七成热,将肉块散开下锅,炸10分钟,至金黄色,捞出,沥油,晾凉。

    3.将肉块码在碗内,上笼用大火蒸1小时左右取出扣入汤盘。4.炒锅置大火上,下猪肉汤、酱油、味精同烧,待煮沸后,水淀粉勾芡,加葱花、胡椒粉,起锅浇在肉块上即可。

    专家提示:猪肉浸泡时,须去皮洗净,沥干水分,以便淀粉糊浆得均匀。

    宜忌一般人都可食用,湿热痰滞内蕴者慎服,老年人、孕妇、儿童、肥胖者、血脂较高者不宜食用。

    小米年肉

    营养师语:糯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止虚汗之功效,对食欲不佳、腹胀腹泻有一定缓解作用。

    主料:腊肉1000克,糯米150克

    辅料:花椒粉、味精、盐各适量

    制作步骤:

    1.腊肉皮面置火上烧焦,下温水浸泡80分钟,用力刮下焦皮,洗净,再将腊肉置沸水锅中煮至五成熟捞出。

    2.糯米淘洗干净,清水浸泡2小时;将腊肉切成两片相连的肉片。

    3.将糯米、盐、花椒粉、味精与肉片拌匀,连刀夹缝中加入糯米,一片挨一片摆入蒸碗中。

    4.摆好后蒸碗入笼以大火蒸2小时取出,翻扣入盘即可。

    专家提示:进入冬至后腌渍腊肉质上乘,如出现盐霜,可用低于腊肉盐浓度的盐水,漂洗去腊肉中所含的盐分,使盐霜溶于水中,以保持原味不变,切忌用清水漂洗。

    宜忌糖尿病患者不食或少食,脾胃虚弱者不宜多食,老人、小孩或病人慎用。

    香辣卤鸭翅

    营养师语:增强体力,改善怕冷、冻伤。

    主料:鸭翅500克

    辅料:干辣椒、花椒、姜、大料、桂皮、丁香、料酒、酱油、蜂蜜、盐、猪油各适量

    制作步骤:

    1.鸭翅洗净,过沸水汆熟,去腥味。

    2.锅入调味料,后入鸭翅,小火煮40分钟,把剩下的辣椒入锅,熄火20分钟后,取出即可。

    专家提示:放猪油是因为鸭翅比较瘦,为了增加口感。

    宜忌阴虚有热者勿食。

    香辣鸭脖子

    营养师语:本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等。

    主料:鸭脖子500克

    辅料:干辣椒、花椒、麻椒、大料、桂皮、丁香、料酒、老抽、冰糖、盐、姜、猪油各适量

    制作步骤:

    1.鸭脖子汆沸水,在水中入各种调味料,干辣椒入一半。

    2.小火煮40分钟之后将剩余的干辣椒入锅里,熄火焖上20分钟即可。

    专家提示:辣椒分两次放,第一次是为了让辣味浓郁,第二次是为了有辣椒的鲜香。

    宜忌感冒患者忌食。

    山口羊肉

    营养师语:温补肝肾、补血温经。

    主料:羊肉(熟)500克

    辅料:酱油、食用油、蒜、料酒、盐、肉汤、醋、香油、味精、小葱各适量

    制作步骤:

    1.熟羊肉切长短一致的长形斜块,备用;将葱花、蒜末、酱油、醋、料酒、味精、盐、肉汤兑成卤汁。

    2.锅置大火上,下油烧至七成热,将羊肉块下油锅中炸2~3分钟呈黄色时起锅沥油。

    3.锅加底油,将炸好的羊肉块入锅中,兑入卤汁,合炒2分钟,淋入香油即成。

    专家提示:合炒时锅要烧滑。

    宜忌夏秋季节气候燥热,不宜吃羊肉。

    家常狗肉

    营养师语:狗肉有温补脾胃、补肾助阳、壮力气、补血脉的功效。

    主料:狗肉1500克

    辅料:干红辣椒15克,香菜、食用油、料酒、蒜、盐、酱油、辣椒油、味精、桂皮、葱、姜、香油各适量

    制作步骤:

    1.狗肉去骨,用温水浸泡洗净,汆水煮沸,捞出洗净,入沙锅内,加拍破的葱、姜、桂皮、干红辣椒、料酒、水,煮至六成烂,取出切条;香菜洗净,切段,葱切段。

    2.锅内放食用油烧热,下入狗肉煸炒出香味,加糖、辣椒油、酱油、蒜、盐和原汤,入沙钵用小火煨烂,淋香油,撒香菜,出锅即可。

    专家提示:狗肉用白酒、姜片反复揉搓,再用稀释的白酒泡1~2小时,可降低腥味。

    宜忌大病初愈者不宜食用。

    皮蛋拌馓子

    营养师语:润喉去热、醒酒、去大肠火、治泻痢。

    主料:松花蛋3个

    辅料:香菜50克,盐、酱油、醋、香油、蒜泥、油泼辣、麻辣酱、剁椒酱、白芝麻、胡椒粉各适量

    制作步骤:

    1.馓子掰成一寸长左右的段,置一大碗中备用;将香菜加碗中,加盐拌匀。

    2.皮蛋剥壳,每个切4瓣,在盆中码成花形,将拌好的香菜与馓子放在皮蛋上。

    3.将上述味汁中的主料混合均匀,淋在表面即可。

    专家提示:此菜咸鲜清爽,麻辣而不过激,是一道夏季凉菜佳品。

    宜忌脾阳不足、寒湿下痢、心血管病、肝肾疾病患者及少儿少食。

    熏鹌鹑蛋

    营养师语:补益气血、强身健脑。

    主料:鹌鹑蛋200克

    辅料:米饭(蒸)50克,茶叶、盐、料酒、味精、葱、糖、花椒、酱油各适量

    制作步骤:

    1.将鹌鹑蛋入凉水锅内,用小火煮熟,捞出。

    2.煮熟的鹌鹑蛋剥去蛋壳在蛋的表面轻轻划上几道浅刀口。

    3.将鹌鹑蛋入盐、料酒、酱油、味精腌渍;将花椒、糖、米饭、茶叶铺在锅底,架一铁网,铁网上铺上葱段,放上鹌鹑蛋,烧至冒烟后改小火熏焖10分钟即可。

    专家提示:装盘时在蛋的表面涂一层香油即可。

    宜忌脑血管病人不宜多食鹌鹑蛋。

    金银蛋饺

    营养师语:补血、养心安神、滋阴润燥。

    主料:鸡蛋4个,瘦肉200克

    辅料:肥肉80克,盐、水淀粉、味精、葱、姜各适量

    制作步骤:

    1.将鸡蛋清、蛋黄分别打入两只碗内,碗内加水淀粉、盐,搅匀;瘦肉剁末,加盐调味成馅。

    2.用肥肉过锅,取蛋清,入锅,煎成蛋皮,加上肉馅包成蛋饺,同样方法做蛋黄蛋饺。

    3.二色蛋饺各放碗内一边,蒸20分钟取出,摆在另一盘中,勾白色卤汁,浇在蛋饺上即成。

    专家提示:蛋皮摊后,立刻加馅包蛋饺,蛋皮凉了,就包不成蛋饺了。

    宜忌鸡蛋与鹅肉同食损伤脾胃,与兔肉、柿子同食导致腹泻。

    油焖大虾

    营养师语:补肾壮阳、通乳抗毒、养血固精。

    主料:对虾500克

    辅料:食用油、香油、葱、姜、料酒、盐、鸡汤、味精、糖、醋各适量

    制作步骤:

    1.锅入底油烧热,将处理好的对虾煸过后入葱末、姜块、料酒烹制。

    2.入鸡汤,加盐、味精、糖、醋。

    3.待汁将尽时,取出大虾,在余汁中加香油,搅匀,淋于虾上即可。

    专家提示:将虾去须、腿,去虾头顶部的沙包,顺虾脊剪开至尾部,取出沙线。

    宜忌虾为动风发物,皮肤疥癣者忌食。

    蒜子煮甲鱼

    营养师语:甲鱼能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及调节人体的内分泌功能,提高母乳质量、增强婴儿的免疫力及智力。

    主料:甲鱼1只

    辅料:食用油、香油、清汤、蒜子、姜、葱、干辣椒、味精、胡椒粉、料酒、盐各适量

    制作步骤:

    1.甲鱼杀净切块,姜切片,葱切段,蒜子切去头尾,干辣椒切碎。

    2.烧锅下油,入姜片、干辣椒、蒜子、甲鱼煸炒,撒料酒。

    3.加清汤、盐、味精、胡椒粉,用中火同煮至主料熟透、汤汁奶白时加葱段,淋入香油煮开即成。

    专家提示:死甲鱼、变质的甲鱼不能吃。

    宜忌痰食壅盛者慎食。

    毛豆子闷蛋

    营养师语:毛豆中的钾含量很高,夏天食用可弥补因出汗过多而导致的钾流失,因而缓解由于钾的流失而引起的疲乏无力和食欲下降。

    主料:毛豆子400克,鸡蛋2个

    辅料:盐3克,鸡精1克,葱花5克,食用油适量

    制作步骤:

    1.毛豆子洗净,汆水至断生,沥水装盘,加盐和鸡精拌匀。

    2.鸡蛋打入碗中,加盐搅匀,均匀地倒在毛豆子上。

    3.油烧热,倒入拌好的毛豆,两面煎熟,撒上葱花即可。

    专家提示:一定要将毛豆煮熟或炒熟后再吃,否则其中所含的植物化学物会影响人体健康。

    宜忌对豆有过敏体质者不宜多食。

    清蒸武昌鱼

    营养师语:补虚益脾、养血祛风。

    主料:鲜武昌鱼1条

    辅料:熟火腿、水发香菇、鸡油、猪油、鸡汤、味精、盐、料酒、盐、胡椒粉、葱、姜各适量

    制作步骤:

    1.净鱼身两面切刀花,撒上盐,盛入盘中。香菇和熟火腿切薄片,互相间隔着摆在鱼上面,加葱、姜和料酒。

    2.锅内煮沸水,将整条鱼连盘上笼蒸约15分钟,出笼,拣去姜块、葱结。

    3.锅置火上,烧热猪油,下入蒸鱼的汤汁、鸡汤煮沸,加味精、盐、鸡油起锅,撒上胡椒粉即成。

    专家提示:切鱼时应将鱼皮朝下,刀口斜入,最好顺着鱼刺,切起来更干净利落。

    宜忌适宜贫血、体虚、营养不良、不思饮食之人食用。

    金银猪肝

    营养师语:猪肝含有维生素C和硒,能增强免疫反应、抗氧化、防衰老。

    主料:猪肝500克,肥膘肉150克

    辅料:花椒、味精、料酒、小葱、盐、姜、糖、香油各适量

    制作步骤:

    1.猪肝洗净,切条;肥膘肉洗净,切条;葱、姜均拍碎,加花椒、料酒、糖、味精、盐与猪肝拌匀,腌2小时,部分拍碎的葱、姜、盐与肥膘腌好。

    2.肝、肉腌好后,把猪肝开一个口,把肥膘肉条放进去,用小竹签把口封好,放在烤盘中,浇上腌猪肝的原汁,放入200~250℃之间的烤箱中,烤熟后,取出晾凉刷上香油,切片即可。

    专家提示:猪肝储存养料和解毒的重要器官,烹饪前需治净。

    宜忌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及血脂高患者忌食。

    碗装青鱼

    营养师语:青鱼中有抗衰老、抗癌作用。

    主料:青鱼600克,海参100克,冬笋50克,虾子10克

    辅料:葱、姜汁、淀粉、猪油、味精、盐、料酒、胡椒粉、淀粉各适量

    制作步骤:

    1.青鱼宰净,取净鱼肉切成梳子块;海参、冬笋均切成斜角块。

    2.锅内烧油,鱼块下锅,加料酒、姜汁翻炒,注入清水、酱油、葱,焖烧10分钟,下虾子、海参、冬笋同烧。

    3.大火烧2分钟下味精,水淀粉勾芡,待芡汁收浓,淋入猪油,撒上胡椒粉即可。

    专家提示:虾子即虾蛋,是用海产的红虾或白虾的卵加工制成。

    宜忌海参与醋相克;不宜与甘草同服。

    玉带财鱼卷

    营养师语:补脾益气、利水。

    主料:带皮净财鱼肉300克,水发香菇、笋片各50克,火腿100克

    辅料:葱、姜、盐、淀粉、食用油、鸡汤、胡椒粉各适量

    制作步骤:

    1.财鱼肉片成30片,火腿、香菇、笋片切丝。

    2.鱼片码上盐,两面拍上淀粉,放上火腿丝、香菇丝、笋丝、姜丝、葱丝卷成卷装盘,上笼蒸5分钟取出。

    3.用葱花、姜末炝锅,放鸡汤和盐烧开勾芡,淋在鱼卷上,撒上胡椒粉即成。

    专家提示:财鱼通常用来做鱼片,以冬季出产为最佳。

    宜忌有些人会对财鱼过敏,时候症状通常为腹泻、呕吐、皮肤起疹,伴随腰酸背痛等症状。

    橘瓣鱼丸

    营养师语:清热泻火、生津润肺。

    主料:净鱼肉400克,马蹄末10克,水发香菇50克,鸡蛋4个

    辅料:鸡汤500毫升,盐、味精、胡椒粉、葱各适量

    制作步骤:

    1.鱼肉剁碎,加盐、马蹄末、鸡蛋清,顺一个方向边搅拌边加水调成糊状。

    2.锅内加清水置小火上,用手将鱼糜挤成橘瓣形,逐个下锅后,改大火汆1分钟捞出。

    3.将鸡汤加香菇片、味精置大火上,下鱼丸煮透,撒上葱花、白胡椒粉即可。

    专家提示:在准备做肉丸的材料中加入切碎的马蹄末,肉丸的外皮较脆,口感好。

    宜忌此品不适宜小儿消化力弱、脾胃虚寒、有血淤者。

    开屏武昌鱼

    营养师语:补虚、益脾、养血、祛风、健胃。

    主料:武昌鱼1条

    辅料:辣椒酱15克,葱、紫苏叶各10克,姜5克,食用油、盐、味精、酱油、胡椒粉各适量

    制作步骤:

    1.将筷子从武昌鱼口子伸入,绞出鳃、内脏,打鳞,去头尾,横切相连的连刀片。

    2.将紫苏叶、姜片放在圆盘中,再摆上鱼头、尾,鱼肉背部花刀口朝外,摆成扇形,撒上盐、味精、辣椒酱、酱油,用大火蒸10分钟后取出。

    3.撒葱花、胡椒粉,淋热油即可。

    专家提示:鱼去鳞剖腹洗净后,加一些料酒,能除去鱼的腥味。

    宜忌适宜贫血、体虚、营养不良、不思饮食之人食用。

    糍粑鱼

    营养师语:鱼肉所含的蛋白质都是完全蛋白质,而且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和比值最适合人体需要,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主料:净鱼肉750克

    辅料:姜片、姜末、干辣椒末各5克,盐、酱油、糖、醋、料酒、味精、葱白、香油各适量

    制作步骤:

    1.净鱼肉剁成长5厘米、宽3厘米的鱼块置小盆中,加盐、姜片、葱白段拌匀腌渍12小时取出晾干。

    2.炒锅置大火上,放入香油烧热,再将鱼块逐块下入锅内煎至金黄色,加盐、酱油、糖、姜末、料酒、干辣椒末、清水一起烹烧至卤汁浓稠时,淋香油,撒上葱白段即可。

    专家提示:鱼块要腌透,晾干。

    宜忌服用止咳药者不要吃鱼。

    粉蒸莲藕

    营养师语:补益气血、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开胃健中。

    主料:莲藕500克

    辅料:淀粉50克,卤五花肉100克,姜末、葱花、食用油、香油、盐、酱油、醋、味精、胡椒粉各适量

    制作步骤:

    1.莲藕洗净去皮,以刀面拍碎,再用刀背将藕捶成块状;卤五花肉切小丁,和莲藕一起拌匀入大碗里,加油、淀粉、盐、姜末、葱花、胡椒粉和味精一同拌匀。

    2.煮沸锅内的水,入拌好的莲藕肉丁,大火蒸25分钟取出倒扣入盘里。

    3.将酱油、醋和香油调成调味汁,淋入蒸好的莲藕肉丁拌匀即可。

    专家提示:食用莲藕要挑选外皮呈黄褐色、肉肥厚而白的。

    宜忌体弱多病者尤宜,特别适宜营养不良者多食用。

    桂花丝瓜

    营养师语:清凉、利尿、活血、通经、解毒。

    主料:丝瓜1条

    辅料:蒜末、盐、淀粉、桂花酱、食用油各适量

    制作步骤:

    1.丝瓜去皮后洗净,切成圆形段备用。

    2.炒菜锅加热,放油,加入蒜末略爆香后,放入丝瓜,用中火翻炒,加盐拌匀,加盖焖3分钟后,再打开盖子。

    3.将桂花酱加入略拌炒一下,入淀粉勾芡煮沸,熄火盛起放入盘中即可。

    专家提示:丝瓜汁水丰富,宜现切现做,以免营养成分随汁水流走。

    宜忌月经不调者、身体疲乏者、痰喘咳嗽者、产后乳汁不通的妇女适宜多吃丝瓜。

    茼蒿伴春头

    营养师语:茼蒿能促进蛋白质代谢,有助于脂肪的分解。

    主料:茼蒿500克,荠菜500克,籼米粉100克

    辅料:胡椒粉、香油、盐、猪油各适量

    制作步骤:

    1.茼蒿、荠菜分别除去老叶,洗净,切成细末。

    2.茼蒿末、荠菜末以盐、熟猪油、籼米粉拌匀。

    3.拌好的菜置笼中,以大火沸水蒸30分钟取出,撒上胡椒粉,淋上香油即成。

    专家提示:茼蒿又称“皇帝菜”。

    宜忌茼蒿辛香滑利,胃虚泄泻者不宜多食。

    扣三丝

    营养师语:金针菇可抑制血脂升高,降低胆固醇,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主料:蛋皮100克,冬笋100克,金针菇100克

    辅料:盐、料酒、味精、糖、高汤各适量

    制作步骤:

    1.金针菇洗净,用高汤入味,蛋皮、冬笋切肉丝。

    2.冬笋丝加盐、料酒、味精、糖入味,各丝分置碗底,余料填入碗中,然后扣入盘中,淋上味汁即可。

    专家提示:金针菇具有很高的药用食疗作用。

    宜忌脾胃虚寒者不宜吃太多金针菇。

    豉汁苦瓜

    营养师语:和胃、除烦、解腥毒、去寒热。

    主料:苦瓜500克,豆豉适量

    辅料:蒜泥、糖、酱油、盐、鸡精、水淀粉各适量

    制作步骤:

    1.苦瓜去瓜蒂,平剖成两瓣,去瓤后切成大厚片;豆豉切成碎末。

    2.炒锅上火,加油烧至六成热,放入苦瓜片,煎至两面金黄色,再放入大半杯水,加鸡精、酱油、豆豉、盐、糖、蒜泥,大火烧至汤汁浓稠时,用水淀粉勾芡,起锅即可。

    专家提示:豆豉的种类较多,按加工原料分为黑豆豉和黄豆豉,按口味可分为咸豆豉和淡豆豉。

    宜忌一般人均可食用,尤适宜血栓患者。

    树子拌苦瓜

    营养师语:苦瓜含有大量维生素C,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主料:苦瓜600克

    辅料:树子10克,辣椒油10克,盐、味精、糖、香油各适量

    制作步骤:

    1.锅中放水,放树子,加辣椒、盐、糖、味精、香油,用小火煮三四分钟,待剩下的水分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时,捞出晾凉。

    2.苦瓜洗净,去子切片,放入沸水的锅中,以中火煮3分钟,至苦瓜熟透后捞出,再泡入开水中使其冷却,捞出,沥水。

    3.将树子及苦瓜一同拌均匀,腌浸约30分钟,入味后即可食用。

    专家提示:苦瓜、鸡蛋同食能保护骨骼、牙齿及血管,使铁吸收得更好。

    宜忌脾胃虚寒者不宜食用

    桂花茭白夹

    营养师语:茭白含较多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具有健壮机体的作用。

    主料:茭白300克,猪肉末75克,鸡蛋1个,富强粉50克

    辅料:食用油、盐、味精、葱花各适量制作步骤:

    1.茭白切成连刀片;肉末加葱花、盐、味精、水调成馅,夹在茭白片里,成茭白夹。

    2.面粉放入碗中,加入鸡蛋、水,调成蛋糊备用。

    3.锅内烧油,茭白夹蘸上蛋糊,逐个下入锅中炸至淡黄色捞出,待油烧至七成热时,放入茭白夹,炸至外壳脆硬,成金黄色时捞出,沥油即可。

    专家提示:茭白是我国特有的水生蔬菜。

    宜忌适宜高血压病人、黄胆肝炎者、产后乳汁缺少的妇女、饮酒过量酒精中毒者。

    酸辣小藕丁

    营养师语:生吃鲜藕能清热解烦、解渴止呕。

    主料:藕2节,红椒2个

    辅料:盐、姜、醋、香油、香葱、大蒜、糖各适量

    制作步骤:

    1.莲藕去皮,切成小方丁,放入沸水锅中汆至断生,捞出用冷水浸泡冷却。

    2.红椒去蒂洗净切成小方丁,与藕丁一同用盐腌渍10分钟。

    3.姜、香葱和大蒜洗净,分别切成末;将糖、米醋、香油用小碗调匀。

    4.腌好的藕丁、红椒滗掉水分,倒入配料和辅料混合均匀装盘即可。

    专家提示:切好的藕丁立即浸泡在加入醋的清水中,以防止莲藕与空气接触后氧化变色。

    宜忌莲藕对肝病、便秘、糖尿病等一切有虚弱之症的人十分有益。

    珍珠豆腐丸

    营养师语:食用豆腐可以提高记忆力和精神集中力。

    主料:北豆腐500克,糯米150克,平菇50克,水发黑木耳50克

    辅料:葱、蒜各20克,盐、味精、猪油、姜、淀粉各适量

    制作步骤:

    1.豆腐用刀砸成泥;糯米洗净用温水泡2小时;姜切细末;平菇、黑木耳洗净待用;葱切成马耳状。

    2.豆腐泥与泡过的糯米混合在一起,加入盐、姜、葱、味精搅拌均匀,然后用手捏成乒乓球大小的丸子,逐个放入笼格中,置沸水锅上蒸20分钟,取出放于大汤盘中。

    3.锅中放油烧热,投入黑木耳、平菇稍煸,加汤烧开,放葱段、盐,用水淀粉勾成芡汁,浇在盘中豆腐丸上即成。

    专家提示:清水煮北豆腐10分钟,喝水吃豆腐可止咳,对习惯性咳效果尤佳。

    宜忌黑木耳与野鸭同食易消化不良。

    豆腐盒

    营养师语:豆腐含有铁、钙、磷、镁等人体必需的多种矿物质,还含有碳水化合物、食用油和丰富的优质蛋白,素有“植物肉”之美称。

    主料:豆腐200克,猪肉200克,鸡蛋180克

    辅料:葱、姜各5克,小麦面粉、淀粉、盐、胡椒粉、食用油、酱油各适量

    制作步骤:

    1.豆腐改刀切成8个小方块,猪肉剁碎盛碗中,葱、姜分别切末。

    2.猪肉加入鸡蛋60克、味精、盐、水淀粉、胡椒粉、葱花、姜末拌匀成馅。

    3.锅内烧油,放入豆腐炸至八成熟捞出,将炸好的豆腐在侧面挖空,填上肉馅,用水淀粉封口。

    4.将鸡蛋磕入碗中,加水淀粉、面粉拌匀,将豆腐上浆,然后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捞出装盘;将鸡汤、酱油煮沸,水淀粉勾芡,起锅淋在豆腐上即可。

    专家提示:将豆腐炸八成熟后,挖空3/4时,注意不要将豆腐戳破。

    宜忌竹笋与豆腐同吃易发生结石。

    脆皮豆腐

    营养师语:芹菜有平肝明目、祛风利湿等功效。

    主料:脆皮豆腐3块,红柿子椒半个,芹菜适量

    辅料:葱、姜、蒜各5克,食用油、醋、豆瓣酱、生抽、糖各适量

    制作步骤:

    1.将脆皮豆腐用温盐水泡10分钟取出, 清水冲洗干净后用掌心将豆腐中的水分挤压,沥干后切长条。

    2.将芹菜洗净抽筋,切段;红柿子椒、姜洗净切丝;葱切段;蒜瓣切片。

    3.将豆瓣酱剁碎,用油炒香,下姜丝和蒜瓣煸香,放入脆皮豆腐,调入糖、生抽、水炒匀,盖上盖稍焖。

    4.待脆皮豆腐入味后,下入芹菜段、红柿子椒丝翻炒至断生,撒上葱段,淋入醋即可。

    专家提示:脆皮豆腐是武汉特色的风味豆制品。

    宜忌脾胃虚寒、肠滑不固、血压偏低者应少吃芹菜。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