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毕河位于西伯利亚西部,是俄罗斯第三大河,仅次于叶尼塞河和勒拿河,也是世界著名长河。其自身长度为3700千米,流域面积达到了260万平方千米。
鄂毕河流域的可航行河段总长度将近15000千米,经托博尔河,可以在秋明与叶卡捷琳堡-彼尔姆铁路相连,然后与俄罗斯的腹心地带的卡马河与伏尔加河连接。额尔齐斯河是鄂毕河最大支流,发源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阿勒泰山南坡,中国境内河长63千米,流域面积5.73万平方千米。鄂毕河流域的气候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冬季寒冷漫长,1月的平均气温低于-20℃,夏季较温暖,南部7月平均气温22℃,在北部,由于太阳光辐射热的减少,7月的平均气温只有9℃~10℃左右。鄂毕河蕴藏着巨大的水资源,达2500亿千瓦时。已开发利用的水能资源不超过10%,建有新西伯利亚水电站、布赫塔尔马水电站和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水电站等。
第聂伯河
第聂伯河流经乌克兰的首都基辅,发源于俄罗斯瓦尔代丘陵南部混交林地带的沼泽地,最后在赫尔松西南30千米处注入黑海,是乌克兰的象征。
第聂伯河流全长2280千米,流域面积50.4万平方千米,全流域有300多个水域观测站。从源头至乌克兰的基辅为第聂伯河的上游,长约333千米;从基辅至扎波罗热为中游,长621千米;从扎波罗热至河口为下游,长331千米。河水结冰期上游在12月,下游在4月初;解冻区上游在4月初,下游在3月初。第聂伯河流域属于大陆性气候,温暖湿润。降雨量由北向南递减:瓦尔代丘陵和明斯克丘陵区年降水量为762~821千米,基辅附近为708千米,扎波罗热以下为454千米,东南部在300千米以下。第聂伯河也是重要的水上交通要道,乌克兰通过它使黑海的区和波罗地海地区建立了联系。
顿河
顿河发源于俄罗斯丘陵东坡,经俄罗斯平原南半部,在亚速夫以西15千米处注入亚速海的塔甘罗格湾,是俄罗斯在欧洲部分的第三大河。
顿河全长1870千米,流域面积为42.2万平方千米,年均径流总量约295亿立方米。河的上游是从源头起到索斯纳河口止;中游从索斯纳河口起至伊洛夫利亚河汇流处止;大坝以下至河口段为下游,河床比降很小,水流缓慢,河谷宽20~30千米,水深20米。其干流可以通到里海、波罗的海等著名海峡。通航里程1604千米。霍皮奥尔河和北顿涅茨河是顿河最大的支流,霍皮奥尔河发源于伏尔加丘陵西坡,在维申村以下注入顿河。河长1008千米,流域面积6.112万平方千米;北顿涅茨河是顿河右岸的最大支流,在罗斯托夫城上游150千米处注入顿河。河长1076千米,流域面积9.866万平方千米。顿河地区的气候东暖夏凉,1月份的平均气温在-15℃左右,7月份的平均气温在25℃左右。顿河水力资源丰富,1949-1952年建成了伏尔加-顿河通航运河和齐姆良斯克水利枢纽。
莱茵河
莱茵河发源于瑞士东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北麓,流经瑞士、德国、法国、荷兰等国,在荷兰鹿特丹附近注入北海,是欧洲西部第一大河,是德国最长的河流,是德意志民族精神的象征,被德国人称为“命运之河”。
莱茵河全长1320千米,通航里程将近900千米,其中大约700千米可以行驶万吨海轮。莱茵河水量巨大,支流众多。其主要支流有阿勒河、伊尔河、摩泽尔河、内长河、美茵河、兰河、鲁尔河等,总流域面积22.4万平方千米。莱茵河在德国境内有867千米,流域面积占德国总面积的40%,是德国的摇篮。沿途风景最美的一段在中游的莱茵河谷段,从德国的美因兹到科布伦茨之间。莱茵河流经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沿途有许多重要城市和工业区,德国的现代化工业区鲁尔就在它的支流鲁尔河和利珀河之间。所以自古莱茵河就是欧洲交通最繁忙的水上通道,航运十分方便,被称为“黄金水道”。沿河港口密布,主要港口有巴塞尔、斯特拉斯堡、美因茨等。莱茵河还通过一系列运河与其他大河连接,构成一个四通八达的水运网。
多瑙河
多瑙河发源于德国西南部黑林山东麓海拔679千米的地方,自西向东流经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俄罗斯,在罗马尼亚的利纳附近注入黑海,流经8个国家,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是一条著名的国际河流,是欧洲的第二长河,常被人们赞美为“蓝色多瑙河”。
多瑙河全长2850千米,流域面积81.7万平方千米,年平均入海量203立方千米。河网密布,支流众多,普鲁特河、锡雷特河、奥尔特河都是多瑙河的主要河流。河的上游长966千米,是从河源到西喀尔巴阡山脉和奥地利阿尔卑斯山脉之间的峡谷,它的源头是名叫布列盖河与布里加哈河的两条小河。上游流经的地区河道狭窄,河谷幽深,水中多急流险滩,河水主要依靠山地冰川和融水补给;中游长约900千米,是从匈牙利门到铁门,流速缓慢,泥沙沉积;铁门以下为下游,左岸是瓦拉几亚平原,右岸是多瑙河平原,河谷宽阔,水流平稳,接近河口宽度扩展到15~20千米,有的地段可以达到28千米以上。多瑙河携带大量泥沙到土耳恰城附近分成基里亚河、苏利纳河、格奥尔基也夫三条支流,冲积形成了一个面积4300平方千米的扇形河口三角洲。多瑙河航运发达,水力资源丰富,有著名的铁门水电站。
伏尔加河
伏尔加河位于俄罗斯欧洲部分,发源于俄罗斯联邦西北部,源头海拔228米,是欧洲第一长河,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内流河,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内河航道,享有“俄罗斯的母亲河”之称。
伏尔加河自北向南流经俄罗斯平原的中部,注入里海,全长3690千米,流域面积138万平方千米。河流比降较小,流速缓慢,河道弯曲。上游流经冰河区,联结一系列小湖,河岸发育差。伏尔加格勒以下为下游,分出一条汊河——阿赫图巴和,与干流近于平行流到河口地区,然后分成80余条汊河注入里海。伏尔加河每年供应里海的水量几乎等于亚速海的水量,减缓了里海变小的速度。伏尔加河的河水补给来源主要是雪水,其次是地下水和雨水。奥卡河是伏尔加河右岸最大和水量最多的支流,发源于中俄罗斯丘陵,地处奥廖尔以南,河源海拔226米,在高尔基城附近注入伏尔加河。沿河有多座水利枢纽工程,包括雷宾斯克、高尔基、切博克萨雷、古比雪夫、萨拉托夫、伏尔加格勒附近的水库和水电站有10多个。
赞比西河
赞比西河曾译为“桑比西河”或“三比西河”,也称“里巴河”。它发源于安哥拉中东部和赞比亚西北部高地,是非洲南部最大的一条河流,也是非洲流入印度洋各条河流中最大的一条河。这里是刚果河和赞比西河的分水岭,两河源头相距不到1千米。赞比西河全长2660米,流域面积为133万平方千米,河网密集,支流众多,主要支流有宽多河、乔贝河、卡富埃河、卢安瓜河等。河水水量丰富,河口年平均径流量为1.6万平方米/秒,在亚洲居第二位,此河蕴涵水力资源1.37亿千瓦,占非洲的12%左右。河的上游流速缓慢,河水至赞比亚与津巴布韦交界处,突然跌入一个千丈峡谷,形成了著名的“维多利亚大瀑布”,它是此河中游的起点。下游在英桑比克境内,长约600多千米,大部分从平原上流过,入海处形成巨大河口三角洲。赞比西河处于热带草原气候带,河流有明显的洪水期和枯水期。
尼罗河
尼罗河发源于赤道南部东非高原上的布隆迪高地,自南向北流经布隆迪、卢旺达、坦桑尼亚、乌干达、苏丹和埃及等国,最后在开罗以下注入地中海,是世界第一大长河。
尼罗河全长6670千米,流域面积约287万平方千米,流经埃及的长1530千米。尼罗河是由卡盖拉河、白尼罗河、青尼罗河三条河流汇合而成。干流自卡盖拉河源头至入海口,尼罗河下游谷地河三角洲则是人类文明的最早发源地之一,三角洲平原上地势平坦,是现代埃及的文化中心。苏丹的尼穆莱以上为上游河段,长1730千米,自上而下分别称为卡盖拉河、维多利亚尼罗河和艾伯特尼罗河。从尼穆莱至喀土穆为尼罗河中游,长1930千米,称为白尼罗河,其中马拉卡勒以上又称杰贝勒河,最大的支流青尼罗河在喀土穆下游汇入。青尼罗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高原上海拔1830米的塔纳湖,高原多雨湿润,水量比较大,河口处流量为1640立方米/秒,而白尼罗河只有845立方米/秒,是青尼罗河的一半。白尼罗河和青尼罗河汇合后称为尼罗河,属下游河段,长约3000千米。尼罗河干流流经的地区多为苏丹和埃及的沙漠地区,这里日照充足,是世界著名的长绒棉产地。河口附近形成了巨大的尼罗河三角洲,土地肥沃,埃及人口主要集中在这里。
刚果河
刚果河又称“扎伊尔河”,位于中西非。上游卢阿拉巴河发源于扎伊尔沙巴高原。干流流贯刚果盆地,河道呈弧形穿越刚果民族共和国,注入大西洋。在非洲仅次于尼罗河,是非洲第二长河。1482年,葡萄牙航海家迪奥戈·卡奥率领探险队沿非洲西海岸航行时第一次发现了这条河以及河口附近的刚果王国,于是此河因此而得名。
刚果河全长约4700千米,流域面积约370万平方千米,流量最大为17.5万立方米/秒。刚果河的上游位于赞比亚境内东非大裂谷的高地山区,乌班吉河是刚果河右岸最大支流,是刚果民主共和国、中非共和国和刚果共和国的边界河流,由姆博穆河与韦莱河汇流而成。马伊恩东贝湖是流域内的大湖泊。刚果河上游河段年平均降雨量约1300毫米,年平均径流深约200毫米,水比较少。中游地区气候湿润,年雨量1500~2000毫米,年径流深约500毫米,盆地中心年径流深可达1000毫米,是全流域的多水区。刚果河水力资源丰富,其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及下游,蕴藏量达4亿千瓦,大约占世界已知水力资源的1/6。英加大型水利枢纽是主要水利工程。
长江
长江发源于中国的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的西南侧,源头冰川末端海拔5400多米。干流流经青、藏、川、滇、鄂、湘、赣、皖、苏、沪等10个省、市、自治区,在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是中国第一大长河,也是世界第三长河。
长江全长6300多千米,流域面积达180多万平方千米。长江流域大部分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多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多年平均入海水量近1万亿立方米,占中国河川径流总量的36%左右,水量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亚马孙河和刚果河,相当于黄河水量的20倍。长江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流经甘、陕、黔、豫、浙、桂、闽等省、自治区境内。流域面积1万平方千米以上的支流有49条,嘉陵江、汉江、岷江、雅砻江4大支流的流域面积均在10万平方千米以上。长江中下游是中国淡水湖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主要有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巢湖等。长江在航运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得天独厚的“黄金水道”。此外,南水北调工程和运河扩建工程使长江发挥了更大的作用。长江地区冲积形成长江三角洲,呈扇形,面积5万多平方千米。这里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物产及其丰富,盛产鱼虾,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这里是中国工农业生产基地最大、最富庶的三角洲,被称为“金三角洲”。
黄河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支脉的各姿各雅山东麓,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自治区,在利津注入渤海,是中国第二大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被称为“中国的母亲河”。
黄河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万多平方千米。黄河河道通常以河口镇和孟津为界,划分为上、中、下游三段。上游龙羊峡以上为河源段,巴颜喀拉山西段北麓的卡日曲的涌泉是黄河之源;龙羊峡-青铜峡间为峡谷段,包括龙羊峡、积石峡、刘家峡、青铜峡等20多个峡谷;青铜峡-河口镇为冲积平原段,在著名的银川平原和河套平原上,黄河过境此间,也称“客籍河”。中游段,出河口镇-禹门口为晋陕峡谷段,著名的壶口大瀑布便是在此段“咆哮万里触龙门”;禹门口-风陵渡为汾渭平原段,黄河在此接纳了它的重要支流,如:汾河、洛河、径河、渭河等。从这一段开始,黄河携带了大量的泥沙,风陵渡-孟津为晋豫峡谷段,著名的三门峡就在这里。下游段在华北大平原上,河床比较宽,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旺盛,河床高出两岸地面4~5米,成了举世闻名的“地上河”,约束干流的黄河大堤是黄河和淮河流域的分水岭。
密西西比河
密西西比河发源于美国西部偏北的落基山北段的群山峻岭之中,向北注入墨西哥湾。它是北美洲最长的河流,是世界第四大河,有“老人河”之称。
密西西比河全长达6262多千米,密苏里河是它的最大支流,上游包括整个密苏里河流域和密西西比河本身的上游流域,被称为“向西进发的门户”的圣路易斯和印第安纳波利斯等,就坐落在密西西比河中游河畔;开罗以下为下游部分,全长1570千米。这个下游河段比较平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其主要支流有怀特河、阿肯色河、亚祖河和雷德河。泥沙在河口堆积,形成了面积为2.6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密西西比河有近50条支流可以通航,干支流通航里程可达2.59万千米,是美国内河的交通大动脉。它有四通八达的现代化水运网,圣路易斯、孟菲斯、新奥尔良是其主要港口。密西西比河水力资源丰富,水能蕴藏量高达2630万千瓦,主要分布在俄亥俄河及其支流,开发程度比较高,有巨大的田纳西河水电工程。
圣劳伦斯河
圣劳伦斯河的上源是圣路易斯河,在美国的明尼苏达州,下游在加拿大的东陲,以卡伯特海峡为河口,注入大西洋的圣劳伦斯湾,是北美洲东部的大河。
圣劳伦斯河全长1287千米,流域面积约30万平方千米。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约各占一半。主要支流有渥太华河、里歇柳河、萨吉纳河等。圣劳伦斯河水道系统可分为三大段:从安大略湖口至蒙特利尔为上游,长约300千米,前2/3河段构成加、美两国的边界。因河床基岩突露,形成许多小岛,在湖口以下64千米内计有1700余个,称为千岛河段。魁北克以下为下游,长700多公里,接纳萨格奈河等支流;河面展宽,水深增至10~30米,流速更缓。圣劳伦斯河水力资源丰富,建有河坝和水闸。水产丰富,有鲟鱼、鲈鱼、鳟鱼、青鱼、沙钻鱼等。
哥伦比亚河
哥伦比亚河发源于加拿大落基山脉西坡的哥伦比亚湖,向西南流经美国西北部,在阿斯托里亚注入太平洋。1792年波士顿商人罗伯特·格雷来此探险,他所乘的船名为“哥伦比亚”,于是这条河就以此命名。
哥伦比亚河长1953千米,流域面积67.1万平方千米。河水主要靠融雪补给为主,部分靠冬季降水。河流水量大,河口年平均流量7860立方米/秒,水位季节变化小。河流大部分流经深谷,河床比降大,多急流瀑布,总落差820米,水力资源储量大,是世界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之一。它的最大支流是斯内克河,全长1610千米,流域面积28.2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390立方米/秒。干支流建有许多水坝,用于灌溉和发电。其中大古力水电站是美国规模最大的水电站。河流泥沙含量小,是流域内重要的工农业水源。河流下游盛产鲑鱼。
俄亥俄河
俄亥俄河位于美国中东部,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地,流向西南,在伊利诺伊州的开罗附近,注入密西西比河,是密西西比河最大的支流。
俄亥俄河全长2100千米,流域面积52.8万平方千米。其主要支流有卡诺瓦河、肯塔基河、沃巴什河、坎伯兰河和田纳西河。流域内降水丰富,年降水量1000毫米,主要是雨水补给,水量丰富,占据了密西西比河56%的水量,河口年平均流量达7080立方米/秒。河的上游是从匹兹堡至朴次茅斯,河谷狭窄,平均宽度小于800米;下游从朴次茅斯到开罗,比上游稍宽,水流缓慢。俄亥俄河一直是美国中东部重要的水运航道,干支流水力资源丰富,通航里程约4000千米,全年皆可通航,并有运河与伊利湖相通,主要输送煤、砂石、石油等。
育空河
育空河发源于加拿大境内的苇基山脉西麓,西距太平洋24千米,流经育空地区中南和美国阿拉斯加州中部,在高原西部注入白令海。育空河是北美第三长河,被称为北美的“母亲河”,孕育着北美的文明。
育空河全长3185米,流域面积85万平方千米。其中1149千米河流在加拿大,占总流域的1/3,是河流的上游地区,峡谷幽深;中游河谷宽阔,蜿蜒曲折,干流最宽64千米,有大片湿地;下游与科尤库克河的下游共同形成一面积广大的河口三角洲,地势低平。潮水可涨到160千米,7-8月为洪水期。河水主要由冰雪补给。此河因1896年在其支流克朗代克河发现金矿而闻名于世。育空河地区气候寒冷,一年有9个月封冻,大大降低了航运价值。其渔业丰富,森林、金矿、银矿著名。
亚马孙河
亚马孙河位于南美洲北部,发源于秘鲁境内安第斯山科迪勒拉山系的东坡,是南美洲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流域面积和流量最大的河流。
亚马孙河长6570千米,仅次于尼罗河,为世界第二大河。它有两支河源:一支为马拉尼翁河,发源于秘鲁境内安第斯山高山区;另一支为乌卡亚利河,源头是阿普里马克河。亚马孙河上游约长2500千米,分为上、下两段。上段长约1000千米,落差达5000米;下段为两条巨大支流注入亚马孙河的两个河口之间的河段。亚马孙河中游流经秘鲁、哥伦比亚、巴西,全长约为2200千米。两侧支流众多,都发源于安第斯山东坡;下游长达1600千米,河宽而水深,地势低平,有湖泊。亚马孙河高温多雨,物种丰富,淡水鱼类多达2000余种。涌潮是亚马孙河的一个世界自然奇观,它可以和我国的钱塘江大潮相媲美。在穿越了辽阔的南美洲大陆以后,亚马孙在巴西马拉若岛附近注入大西洋。
巴拉那河
巴拉那河发源于格兰德河和巴拉那伊巴河交汇处,向西南流,经巴西中南部至瓜伊拉,最后注入大西洋,是南美洲仅次于亚马孙河的第二大河。
巴拉那河全长4100千米,其中巴拉那河干流(从格兰德河与巴拉那伊巴河交汇处算起)全长2580千米,拉普拉塔河入海口段长320千米。巴拉那河总流域面积310.3万平方千米,其中巴拉那河占260.5万平方千米,乌拉圭河占36.5万平方千米,拉普拉塔河口段占13万平方千米。巴拉那河干支流流经南美洲巴西、玻利维亚、巴拉圭、乌拉圭和阿根廷等5个国家,是这几个国家的重要水上航道,全河全年通航里程约2698千米。巴拉那河流域北部为热带气候,夏季多雨,冬季干旱。中、下游地区是亚热带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巴拉那河有众多干支流,蕴藏着巨大的水能,建有多个核电站。伊瓜苏河、格兰德河、铁特河是巴西境内的几大支流,其中最大的是伊瓜苏河,蕴藏着巨大的水能,建有多座核电站。
拉普拉塔河
拉普拉塔河位于阿根廷和乌拉圭两国之间,发源于巴拉那河和乌拉圭河,向东南流入大西洋。在西班牙语中拉普拉塔是“银子”的意思,由于上游内地富产银矿,所以此河被称为“拉普拉塔河”。
拉普拉塔河全长370千米,面积达3.5万平方千米,河口线处宽223千米,为世界上最宽的河口之一。其流域面积13.56万平方千米,年平均流量2.35万立方米/秒。由于巴拉那河和乌拉圭河水量充沛,富含泥沙,致使拉普拉塔河泥沙堆积,形成了众多浅滩,河床较浅。拉普拉塔河河岸较为曲折,多港湾和岬角其,北岸地势高,有布宜诺斯艾利斯、拉普拉塔、罗萨里奥、圣非等港口。拉普拉塔河-巴拉那河全流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皆有降雨,年降雨量1200~2400毫米,水力资源丰富,支流众多,主要支流有格兰德河、伊瓜苏河等。伊瓜苏河水资源蕴藏量最大,建有多所水电站。
苏伊士运河
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境内尼罗河三角洲和西奈半岛之间狭长的苏伊士地峡上,1869年建成,是连通欧、亚、非三大洲的主要国际海运航道,在国际航运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苏伊士运河长500米,宽70米,有70米水深的船位容纳量。它连接红海与地中海,使大西洋、地中海与印度洋连接起来,大大缩短了东西方航程。与绕道非洲好望角相比,通过苏伊士运河从欧洲大西洋沿岸各国到印度洋缩短5500~88009千米;从地中海各国到印度洋缩短了8000~10000千米;对黑海沿岸来说,则缩短了12000千米。由于红海和地中海水位相当,运河没有闸门。从超大型油轮到航空母舰,再到小型货轮,每年各种形状、各种大小的船只繁忙地穿梭在运河中。苏伊士运河每年承担着全世界14%的海运贸易,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
墨累河
墨累河发源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东南部,注入印度洋的因康特湾,是澳大利亚最长、最大的河流。
墨累河全长3719千米,流域面积105.7万平方千米。河网密布,支流众多,其主要支流有达令河和马兰比吉河。达令河入口以上为墨累河上游,全长1750千米,流域面积26.7万平方千米,是墨累河最长的支流,发源于新南威尔士州新英格兰山脉的西麓穿越新南威尔士州,在文特沃思西南注入墨累河。这里地势平坦,在海拔200米以上,属于典型的平原地区。马兰比吉河是墨累河右岸的主要支流,位于新南威尔士州东南部,发源于东部高地山坡的坦坦加拉水库,在奥克斯利市以南约30千米处接纳拉克伦河后在罗宾韦尔市附近注入墨累河。墨累河流域主要位于南澳大利亚州以东、大分水岭以西、昆士兰州沃里戈岭以南的地区。墨累河谷是重要的经济区,建有许多水库。
伊洛瓦底江
伊洛瓦底江被称为“大金沙江”或“丽水”,由北部的恩梅开江和迈立开江汇合而成,南流经缅甸中部,注入印度洋安达曼海,是缅甸最大的河流,也是缅甸民族发展的摇篮,被称为“天惠之河”。
伊洛瓦底江有东西两支河源,东源叫恩梅开江,发源于中国的察隅县境伯舒拉山南麓;西源迈立开江发源于缅甸北部山区。河流全长2714千米,流域面积43万平方千米,约占缅甸全国面积的60%,有一条纵谷,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3。伊洛瓦底江最大的支流钦敦江发源于缅甸克钦邦拉瓦附近,全长840千米,流域面积11.4万平方千米。钦敦江、模河和蒙河是其右岸的主要支流。伊洛瓦底江流域属于亚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分为3季:3-5月为暑季、6-10月为雨季、11-12月为凉季。1月份气候最低,平均20℃~25℃;4月份最热,平均25℃~30℃。中部平原和下游三角洲是缅甸重要的工农业区,中游有油田,下游河口三角洲盛产水稻。江畔的蒲甘是有名的“万塔之城”。伊洛瓦底江蕴涵着丰富的水资源,金水达水电站是有名的水电站。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