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国家公园位于美国华盛顿西北部的奥林匹克半岛上,濒临太平洋,1938年建立,1946年正式开放。离西雅图约有3~4小时的车程。1981年被列为世界遗产公园。
奥林匹克国家公园占地面积3628.54平方千米。国家公园由雪山、温带雨林和海滨三部分组成,是著名的温带雨林生态环境保护区,以杉树为主,有云杉、冷杉、铁杉、希特卡松等。从太平洋吹来的温暖湿润的西南风,遇高山阻挡形成降雨,高山上的积雪终年不化,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冰川。山脚下由于一年四季都有丰富的雨水,平均每年有2000~3000毫米降水,每年春天又有稳定的融雪,所以山腰处形成雨林生态。公园内动植物繁多,森林茂密,以“温带雨林”著称。公园山高,湖多,景色宜人,有高耸的峭壁、富饶的岛屿,退潮时有海星、海胆等海洋生物。海滨部分的公园内有180种鸟禽,包括本南特貂和斑纹猫头鹰等濒危动物,还可以看到雄伟的奥林匹斯山。游客可在同一次参观经历中体会一年四季的气候以及相应的不同自然生态。
黄石国家公园
黄石国家公园简称为“黄石公园”。它始建于1872年,位于美国西部爱达荷、蒙大拿、怀俄明三个州交界处的洛基山区,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密苏里河的一条支流发源于这个山地区域,并沿着一条岩壁呈黄色的峡谷流淌,所以人们把这里的山叫黄石山,河叫黄石河。公园位于河的源头区,因此被称为“黄石公园”,是美国建园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国家公园。
黄石公园长168千米,宽142千米,总面积达8956平方千米,主要游览区由一条长达390千米的环山公路连接起来。园内最高峰海拔5350多米,全园海拔均在2450米以上。黄石公园中有许多令人陶醉的美景,公园中多峡谷景观,以黄石峡谷最著名。谷长40千米,深400米,宽500米,峡谷两岸有五彩的岩石。间歇喷泉和温泉是公园最富特色的景致,约占全世界间歇喷泉总数的50%以上。最具代表性的是“老实喷泉”,它每隔65分钟喷发一次,每次持续4~5分钟,水柱高达40米,它喷发时,姿态万千,引人入胜。瀑布也是公园中美丽的风景,以位于峡谷村的上、下瀑布最著名。黄石公园四季都有美景,此公园以保护自然风光著称于世,已经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另外,公园也是野生动物的保护地,生活在公园里的有重达1000千克的美国野牛,数量众多的大角鹿,以及黑熊、灰熊、麋鹿等,还有白鹭和天鹅等鸟类。
峡湾国家公园
峡湾国家公园是新西兰最大的国家公园,位于新西兰南岛西南端,建于1952年,面积12120平方千米,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公园之一。1990年,联合国宣布峡湾国家公园为世界遗产保护区。
峡湾国家公园是水创造的世界,除了过去冰川的深刻浅凿之外,湖泊、瀑布、河流、雨水、冰雹,都是塑造峡湾国家公园多变生态系统的主要力量。公园内最著名的湖泊位于南岛最深的马纳波里湖和最大的特阿瑙湖。马纳波里湖,毛利语为“伤心湖”,长约29千米,面积约190平方千米,最深处达447米。三个狭长的湖湾伸向南、北、西方向,形状如驰骋的骏马。湖内绿岛漂浮,较大的岛屿约有30个。湖的周围群山环拥,碧波闪闪,岛屿隐现,被誉为“新西兰最美之湖”。其西湾还建有新西兰最大的水电站。特阿瑙湖,面积约352平方千米,长约61千米,最宽处仅不足10千米,湖体狭长,西部三个狭长湖峡直插山间,形如低头吃草的长颈鹿。湖西山高林密,是狩猎胜地。1984年在湖滨发现一个岩洞,洞中石笋丛生,钟乳吊顶,景色非常迷人。一般的岩洞幽深黑暗,令人害怕,但这里的岩洞别有奇景:从洞外向里望,即使先前没有安装照明灯具,洞内也依然明光熠熠蓝光闪烁,一石一景清晰可见,但当你进入洞内后,偶尔发出脚步声或其他声音时,顷刻间,亮光突然消失,一切归于黑暗。静静地等待一些时候,漆黑的洞顶又会渐渐明亮起来。在峡湾国家公园旅游会接触到当地原有的土著民族——毛利人。他们是新西兰的第二民族,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迎宾礼节。
奇特万国家公园
奇特万国家公园全称为“奇特万皇家国家公园”,位于尼泊尔南部特拉伊平原的天然动物保护区,是印度和尼泊尔之间喜马拉雅丘陵地带中为数不多的未遭破坏的自然区域之一。198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奇特万国家公园地处两个河谷之间的亚热带平原,占地面积932平方千米。东西走向的河谷在喜马拉雅山脉支脉西瓦利克山脚下,海拔150~760米之间。公园里有世界上罕见的亚洲独角犀牛和孟加拉虎。这里生活着尼泊尔唯一的一群亚洲独角犀,这种动物仅产于尼泊尔、印度及印尼的少数地区,极为珍贵。孟加拉虎也是公园里的重点保护动物。奇特万国家公园的植被几乎都是盐质森林,覆盖面积达60%。河水两岸的树林和野草错落相间,山上遍布松树和海枣树,潮湿的山坡上生长着竹子。
大雾山国家公园
大雾山国家公园位于美国东部北卡罗来纳州和田纳西州交界处的南阿巴拉契亚山脉中,它是一个原始森林,四季浓雾笼罩,所以被称为“大雾山国家公园”。198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不同时刻,山雾呈现出不同的景象。清晨,大雾充满整个山谷,只有高处的山峰影影绰绰闪现于远方;中午,山雾变成了缕缕轻烟,缓缓地滑过山腰;日落时分,山雾又成了玫瑰色的云帘,映衬着夕阳下紫色的山岭。大雾山国家公园物产丰富,气候适宜,保存了很多古老的物种。树木繁多,有130多种,还有苔藓、菌类和地钱,这儿一年四季百花争艳。动物繁多,以美洲狮、黑熊最有名;其中两栖动物繁多,光蝾螈就有27种;鸟类有200多种,包括红花结啄木鸟。
维龙加国家公园
维龙加国家公园是刚果的动物园,建于1925年,全园长约100千米,占地面积7800平方千米,是非洲最早创建的国家公园,1979年联合国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大幅度的海拔高度使园内具有多样性的生态环境,园内有沼泽地,熔岩平原,生长着乔木、灌木的草原,山地森林等,被称为“非洲缩影”。动物种类也非常繁多,有羚羊、斑马、角马、大象、长颈鹿、黄羊、狮子、豹、野猪、猴类、河马、狒狒、野水牛、罗非鱼、非洲肺鱼、金鲿以及成群的鸟类等。其中羚羊有4.5万只、野牛4万头、大象1500多头、狮子600只、河马3.5万头,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河马群。还有珍稀动物——长毛大猩猩。游人若留宿于湖边的维希勃渔村,则会观看到当地渔民从湖里打捞上来的各种鲜鱼,其中包括罗非鱼、金鲿及富有研究价值的非洲肺鱼等。
火山口湖国家公园
火山口湖是美国最深的湖泊,也是世界第七深的湖泊。在俄勒冈州西南部喀斯喀特山脉的南段,平面近似圆形,直径10千米,面积54平方千米,海拔1882米,最深589米。后火山爆发,积水成湖。1902年被辟为国家公园,是美国的第五个国家公园。
火山口湖国家公园占地面积650平方千米,湖中有许多小岛,湖水呈深蓝色,是一种少见的蓝。平静的湖面令人心旷神怡,这里景色秀丽,动植物繁多,公园中有环湖公路,水上有游艇,可以钓鱼。悬崖上有可爱的花栗鼠跳来跳去。公园的美景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许多游客,是不错的游览胜地。每年游客可以达到50万人。
大沼泽地国家公园
大沼泽地国家公园建于公元1974年,现在已经覆盖5666平方千米。它位于美国南部的佛罗里达州南部尖角位置,有一条淡水河缓缓流过广袤的平原,造就了这种独特的大沼泽地环境。整个大沼泽长约160千米,宽约80千米,其中央是一条浅水河,河上有无数的低洼小岛。
辽阔的沼泽地、壮观的松树林和星罗棋布的红树林,为无数野生动物提供了安居之地。这里是美国本土上最大的亚热带野生动物保护地。园内栖息有300多种鸟类,成千上万只鸟儿被杀以供给羽毛。公元1905年,当局通过了一项法律以保护这一带被禁猎的鸟雀。现在有超过350种鸟雀在此栖息或经常来访,包括篦鹭、苍鹭、白鹭、白鹤及蛇鸟。目前,公园内鸟类数量减少93%,共有63种鸟类,其中14种濒临灭绝,外来物种的入侵、鱼类及其捕食中毒等都严重威胁着这个公园中鸟类的生存。目前在美国,大赛普里斯是这些美洲鳄的唯一栖息地。体形优美的海牛在佛罗里达半岛附近的海中游动,海牛一般长3米,重500千克。1993年12月大沼泽地国家公园被列入《濒危的世界遗产名录》中,大沼泽地稀有的美洲豹、鳄鱼和水獭才在这片温湿多雨的荒野深处得以生存。
乌卢鲁国家公园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第二个开始建国家公园的国家,它的第一个国家公园便是1877年建立的乌卢鲁国家公园。公园位于澳大利亚炎热的内陆沙漠地区,东距艾利斯泉城300多千米。公园以坐落着爱尔斯岩和奥尔加岩而著称,代表着这个国家的远古历史。
乌卢鲁国家公园里,有植物480种、爬行动物70种、哺乳动物40种。爬行动物中最著名的是巨蜥,它的体长可达2.5米,皮呈橄榄绿,装点着美丽的花纹。这个地区还有剧毒的褐眼镜王蛇和西部眼镜蛇,长达1.8米,生活在沙丘间的青蛙、蜥蜴、袋鼹以及跳鼠都是毒蛇很容易捕捉的猎物,也是澳大利亚野狗的猎物。红袋鼠有时也到这个地区来吃草,而胆小的岩袋鼠白天躲在岩洞里。大约有150种鸟在这里栖息,包括鸸鹋、楔尾雕和吸蜜鸟。奇异的岩石是乌卢鲁国家公园最独特的风景,世界上最大最高的单体岩石——爱尔斯岩就静卧在这里,石上没有天生的节理和层理,是一块完整的巨石。巨石正好耸立在澳大利亚的几何中心,四周是平原,它高出四周平地348米,长3000米,宽2500米,一石凸起,雄伟神秘。石中有一个极大的谷穴,内壁呈波纹状,风吹过,穴内会发出古怪的呼啸声,被称为“音谷”。奥尔加岩在爱尔斯岩东部约20多千米处,由28块圆形大岩石组成,有的连在一起、有的个别独立,最高处约540米,从地面算起,比爱尔斯岩高190多米。1994年,公园得以在世界文化遗产中进行重新登记,成为世界上第二个被称为“文化景观”的世界遗产。
卡卡杜国家公园
卡卡杜国家公园,坐落在澳大利亚北部达尔文港以东约250千米的地方,面积约2万平方千米。卡卡杜国家公园保存了澳大利亚大陆最初的人类足迹,这是卡卡杜国家公园驰名世界的一大原因,较完整的自然生态原始环境和优美的景色是公园最值得称道之处。
卡卡杜国家公园由三部分组成,即沙石平原、一直起伏延伸到阿瑞纳黑姆西部悬崖的土地以及低处的洪积平原和潟湖。卡卡杜国家公园的三个中心分别在1981年、1987年、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悬崖是公园里最具特色的景观,悬崖的底部和岩石平台上生活着大量的野生生物。有大约58种植物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这些植物可以大致划分为13个门类,其中7个以桉树的独特属种占优势为特征,有美洲红树、草地、桉树林和成片的雨林。动物种类异常丰富,是澳大利亚北部地区的典型代表。公园中64种土生土长的哺乳动物占澳大利亚已知的全部陆生哺乳动物的1/4还要多。澳大利亚1/3的鸟类也在这里聚集繁衍,品种在280种以上,其中各种水鸟为其代表性鸟类。悬崖上有许多岩洞,里面已经发现了约1000处享有盛名的岩石壁画,有的壁画有1.8万~2.5万年的历史。卡卡杜国家公园内有瑙瑞兰哲河和玛哲拉河,它们分别是东、南阿尔季特河的支流。公园里的另一个著名景点就是图温瀑布,瀑布从高大的悬崖上倾泻下来,场面十分壮观。卡卡杜国家公园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雨季和旱季对比明显。
汤加里罗国家公园
汤加里罗国家公园位于新西兰北岛中央,建于1887年,是新西兰最著名的火山公园。公园内有15座近代活动过或正在活动的火山口,呈线状排列,向东北延伸。1990年和199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汤加里罗国家公园作为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鲁阿佩胡火山是北岛的最高点,海拔2796米,是一座只有75万年的年轻的活火山。鲁阿佩胡火山顶上终年白雪皑皑,是著名的滑雪胜地。鲁阿佩胡火山1996年的一次喷发,使白雪皑皑的山坡被一层厚厚的火山灰覆盖。火山中最壮观的是奈乌鲁赫火山,顶部为直径40米的火山口,是典型的圆锥形火山,自19世纪30年代以来,它一直处于活动状态,火山喷发多姿多彩,有时熔岩顺山坡流淌,改变了火山的形状,爆发也使火山口本身形状不断变化。汤加里罗火山海拔1968米,峰顶宽广,包括一系列火山口。这里有许多间歇泉向空中喷射沸水,还有许多泥塘沸腾翻滚,向上冒泡。气泡爆裂声震耳欲聋,空中弥漫着浓烈的刺鼻的硫黄味。汤加里罗国家公园有着丰富的地热资源,比如:沸泉、间歇泉、喷气孔、沸泥塘。泥塘中黄色的泥浆突突沸跳,就像熬稠的米粥,是这里的一大奇观。新西兰的国鸟几维鸟就生活在这个公园里,新西兰的国徽和硬币都用它作标记。几维鸟没有翅膀和尾巴,长着一个长嘴。长嘴除了觅食外,休息时也可以用来支撑自己的身体。此外,公园沼泽里还栖息着褐色、灰色的野鸭;森林中生活着成群的黑燕鸥、吵吵闹闹的鹦鹉等。
雷奥普拉塔诺生物圈
雷奥普拉塔诺生物圈位于洪都拉斯东北部的莫斯基蒂亚地区,格拉西亚斯-阿迪奥斯省。198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生物圈占地总面积为50万平方千米,其中生物圈保留地面积有35万平方千米,缓冲地区为15万平方千米。海拔高度介于海平面与1326米之间。雷奥普拉塔诺生物圈内有数量丰富、种类繁多的植物和野生动物。生活着180多种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39种哺乳动物、377种鸟类。珍稀动物有美洲湾鳄、古比埃姆鳄、美洲豹等。濒危动物包括大型食蚁动物、貘、美洲虎。雷奥普拉塔诺生物圈气候潮热,年均降水量随着地区的不同而变化,从2850毫米到3000~4000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约为26.6℃。此生物圈保留地还是玛雅文化的重要遗址,曾发现古代石雕和动物图案的磨石。保护区内的白色城市——布兰卡城,是最重要的玛雅文化考古遗址之一。
库克山国家公园
库克山位于南阿尔卑斯山景色最壮观秀丽的中段,南起阿瑟隘口,西接迈因岭,公园长64千米,最窄处有20千米,占地70696平方千米,冰河面积占40%,1990年被列入《世界名产遗录》。
公园内共有15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则多达140座,山峰连绵起伏,气势磅礴,蔚为壮观。登山是一个不错的活动。公园里面聚集着雪山、冰川、河流、湖泊、山林,以及动物和高原植被等。低地地区年降雨量约为4200毫米,高山地区由于冰雪的影响,年降水量可达5000毫米。公园的2/3被南部的山毛榉所覆盖,有一些树已有800年的高龄。公园动物繁多,里面的大鹦鹉是世界上仅有的高山鹦鹉。这里还有一种巨大的不会飞的南秧鸟,也属于稀有的濒危物种。
肯尼亚山国家公园
非洲的第二高峰——肯尼亚山海拔5199米,它是古代的一座著名死火山。山上有12条小冰川,它们融化迅速,还有4个次级山峰坐落在U形冰川谷的顶部。
肯尼亚山国家公园位于肯尼亚东部,距离首都内罗毕东北193千米处,它横跨赤道,距肯尼亚海岸480千米。肯尼亚山国家公园位于海拔1600~5199米,占地面积为1420.2平方千米,包括:肯尼亚山国家公园715平方千米,肯尼亚山自然森林70.52平方千米。199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肯尼亚山上植物的种类也在不断变化,海拔较低的山坡上是山地森林,从海拔2500米以上长着浓密的竹林。公园里也生活着多种动物,有猴子、长颈鹿、水牛、大象、狒狒、大羚羊、小羚羊、野猪、香猫、土狼等动物,珍稀动物有大羚羊、肯尼亚鼹鼠、蜥蜴等。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较低的森林和竹林区的哺乳动物有大林猪、岩狸、白尾獴、非洲象、黑犀牛、岛羚、黑胸麂羚以及猎豹(高山区也可见到)。沼泽地的哺乳动物有肯尼亚山特有的鼩鼱、岩狸、麂羚。在整个北部斜坡和深达4000米的峡谷中生活着特有的瞎鼠。
冰川国家公园
冰川国家公园位于阿根廷圣克鲁斯省西南部的边境地区,纵贯南美大陆西部的安第斯山脉南段巴塔哥尼亚山脉东侧。冰川公园所在的冰川湖名为阿根廷湖,湖的面积达1414平方千米。1981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自然遗产。
这里的冰川是世界上最大的现代冰川之一,面积4459平方千米,有47座冰川,冰川公园有10座,消融的冰川注入大西洋。它的著名在于它是世界上少有的现在仍然“活着”的冰川,在这里每天都可以看到冰崩的奇观,最著名的莫雷诺冰川长35千米,前面有一道宽4000米、高60多米的水坝,冰川隔两三年会截断湖面一次,这种情况来回反复,极为壮观,是公园的一大奇景。公园中有着崎岖高耸的山脉和许多冰湖,其中包括167千米长的阿根廷湖。在湖的远端三条冰河汇合处,乳灰色的冰水倾泻而下,像小圆屋顶一样巨大的流冰带着雷鸣般的轰响冲入湖中,令人心惊胆战。主要植物群落是伦卡树,动物有分趾蹄鹿、水獭等。
丹那利国家公园
丹那利国家公园位于美国的阿拉斯加州,是仅次于黄石公园的美国第二大国家公园,是一片雄伟的高山陵绿区。
公园以北400千米就是北极圈,气候寒冷,人烟稀少,风景独特。著名的北美第一峰麦金利山就在这座公园里,是公园的主要景观。公园里拥有多种野生动植物,有几百种动植物,有35种以上的动物和130余种植物。1964年,阿拉斯加大地震彻底地毁坏了这里,从地震后直到人们回到这里重建家园,这里都保持着原状,所以这里是一片类似原始森林的土地。可以说是一个完全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古代的深邃和静谧。麦金利山的雄伟和这里令人难忘的动物使丹那利国家公园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化石林国家公园
化石林国家公园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北部的阿达马那镇,是世界上最大、最绚丽的化石林集中地,有许多古老的化石,所以被称为“化石林国家公园”。
化石林国家公园最吸引人的景色是由2.5亿年前的树木演化沉积而成的彩色岩石。这些景点或侧重于横穿彩色沙漠的狭长山谷的恢弘气势,或侧重于富有印第安土著文化特色的岩石雕刻。化石林地区有6片密集的“森林”,最美丽的叫做彩虹森林,其他的如碧玉森林、水晶森林、玛瑙森林、黑森林和蓝森林。它们原是史前森林,约在1.5亿年前的三叠纪年代被洪水冲刷裹带,逐渐被泥土、砂石和火山灰掩埋。几经地质变迁、陆地上升,才使这些埋藏在地下的树干得以重见天日。在公元6~15世纪,就有印第安人在此生息,他们在这里从事生产。公园中央有一条长45千米的公路。在“报纸岩”上,游人可以看到许多古印第安人留下的石刻,石刻的内容包括象形文字、大块砂石上雕刻的各种花纹、巨狮石刻以及人形和含有宗教象征意义的图案。这里的居民曾用化石树做成房屋和桥梁。
普林塞萨地下河国家公园
普林塞萨地下河国家公园位于巴拉望省的首府普林塞萨港市的市中心西北大约80千米处,北临圣保罗湾,东靠巴布延海峡,占地面积2.02万平方千米。公园的主要景观是被人们称为“地下河”或“圣保罗洞”的8千米多长的地下河,由此得名“地下河国家公园”。
公园有各种各样的地形:广袤的平原、起伏的丘陵和高峻的山峰,最令人瞩目的是圣保罗山区咯斯特岩溶地貌景观。公园90%多的地貌都由圣保罗山周围的尖锐咯斯特灰岩山脊组成,而圣保罗山本身是一系列的灰岩山峰沿着巴拉望岛的西海岸南北轴向连绵而成。这里有三种森林形式:低地森林、喀斯特森林和灰岩森林。大部分受保护的植被都处于原始状态,龙脑香属植物占多数。低地森林是巴拉望潮湿森林的一部分,有许多珍贵的野生动物,它拥有亚洲最繁荣的树木植物群。喀斯特森林只生长在土壤较多的有限区域内。海岸森林占地面积不大,红树林也是乌卢甘湾的重要植被,另外还有苔原、远岸海草地和珊瑚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