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的发生发展与“毒”在体内存在与否有直接关系。毒存体内对人体的危害,就是打破人体的健康状态,使之向着疾病状态转变。而毒存体内原因主要是由于食疗系统的功能紊乱所致。从生理角度分析,对于正常机体“毒”不会存于体内,并不仅仅在于外来疾病不接触人体或内生疾病不产生,而更在于食疗系统的功能状态,尤其是食疗管道的通畅与否。因为食疗管道是食疗系统主要组成部分。食疗管道通畅,人体每天产生的代谢废物及各种存于体内有损于健康的物质,都可以通过食疗管道排出体外,不会“毒存体内”损害脏腑器官。从这一角度看,食疗系统的功能状态,决定了人体的健康状态。
例如,人体最大的食疗系统是消化系统。主要由脾胃和消化管道组成。其排出的废物主要是大便。因此,排便即是食疗的一个过程。排便不畅是食疗系统功能紊乱的标志,尤其是以消化系统为中心的食疗系统功能紊乱,恢复食疗系统的正常功能状态,才是解决排便不畅的根本措施。
疾病的来源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但是,生活环境的污染,以及人们不良的生活方式、嗜好等,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于是各种疾病产生了。
外来疾病
来源于外界对人体有不利影响的物质,统称之为外来疾病。如自然界的六气: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太过或不及,就成为六淫之邪侵害人体,以及中医讲的戾气、杂气等。
现代医学的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常常侵袭人体而致病。汽车、工业废气对大气的污染,农药、化肥对食品的污染,化学药品的毒副作用,噪音、电磁波、超声波等超高频率对人体的干扰等都成了外来疾病。
内生疾病
①指机体在正常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物;
②由于机体代谢障碍,本来正常的生理性物质,亦可转化为对机体不利的因素而成为毒。
生命的基本特征是新陈代谢,新陈代谢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包含两个过程,一是生物体不断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并将其加工合成自身物质的过程,称为同化作用;二是把自身的物质不断分解氧化,产生能量供机体需要,并把代谢中所产生的有毒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称异化作用。人体内的物质代谢十分复杂,但是,它是一个完整的统一的过程,是有规律地进行的,任何因素打破了这种规律,就会导致毒素不能外排而存留体内,危害健康。
吸收、排泄、流通是机体内各种管道具有的共同特性(如血管、气管、淋巴管、消化管、泌尿管、经络等)。吸收与排泄过程是在流通中实现的,各种管道的流通受阻,吸收、排泄过程受阻,均可产生“毒”。
以消化管道而言,消化管道是人体重要的吸收、排泄管道,其所“流通”之水谷之物受阻,即可产生毒,临床上引起消化管道不通最常见的病症是便秘,大便不通,毒素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而被机体重新吸收,造成人体中毒,引发多种疾病。如毒进入血液,损害血管,气血运行障碍,日久可导致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冠心病、脑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毒被皮肤吸收,可发生痤疮、牛皮癣等皮肤病。毒素存留体内,使气血运行障碍,正常流通受阻,使脏腑得不到正常濡养,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从而更加重了毒素在体内的存留,互为因果,加重机体的破坏,导致衰老。
毒的概念
现代食疗学认为,凡是少量物质进入机体后,能与机体组织发生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破坏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机体暂时的或永久的病理状态,称该物质为病毒。
存在这类物质称为环境有害物质。环境中有害物质可分为天然的和人为的两大类。前者如空气、土壤中某些有毒物质的污染;后者指由于人们从事生产和生活而产生的,如工业废气、生活污物、垃圾等。中医学中有“邪盛谓疾病”的观点,指出了毒是一种有害人体的外来物质,称之为外来疾病。
我们认为,凡是对机体有不利影响的物质统称之为病毒。这里既包括了以上所说的外来疾病,也包括了一部分本为生理性的物质,一旦成为机体不利的因素就成为毒。有的物质利用障碍或超过了机体的生理需要,就会对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就会成为毒,比如葡萄糖,本来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但在糖尿病患者中则高糖对人体产生危害。
脂肪本来为人体所必需,脂肪代谢紊乱,高血脂反而有害健康。另外,生理性的物质,一旦改变了它所应该存在的部位,也成为一种毒,如胃液,是人体正常的消化液,如果胃或十二指肠穿孔,消化液进入腹腔,就会引起腹膜炎,而成为毒。从这个意义上讲,该理论扩展了毒的内涵与外延,也是对毒的一种正确估价。
食疗的解毒调补作用
调补即调理、补益的意思,在食疗解毒的基础上,针对毒对机体所造成的危害,予以调理阴阳、气血、脏腑功能,达到阴平阳秘、气血顺畅、脏腑功能恢复正常生理状态;毒容易耗气伤精,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更易受毒的侵害而发生疾病或使原有的疾病加重,所以要补益人体的精气,提高机体自身的免疫力、抵抗力以及机体自身的食疗、解毒能力。
食疗解毒、调补治病养生法,是从毒的角度对健康、疾病、衰老进行考察分析。其主要方法是打通人体的气管、血管、淋巴管、各脏腑的联络管、经络、汗腺、尿道、消化管等各路食疗管道,使毒素从人体的主管道——消化管道和尿道排出体外。
并且在排的基础上要调补,调:即调理人体的阴阳、气血、脏腑的平衡,补:即补益人体的阴阳、气血。这样,通、调、补结合,使通不致虚,补不留毒,以达到毒素外排,恢复人体阴阳平衡,气血顺畅,气机条达,脏腑功能活动正常的目的。
调与补是有机地结合的,不能截然分开,要在调的基础上进补,在补的基础上加以调畅气机。要补的恰当、调的合适,要清补、疏补,即补而不燥,补而不壅滞,切忌补而不调、纯少壅补,腻补,以免毒留体内,反生它变。
食物调补就是在食疗解毒治病养生这一大量的生活实践检验而得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药。它既注重了“毒”的排解过程,又针对毒每易耗气伤精、阻碍气机,使气滞血瘀、气机逆乱的一面,它具有健脾益肾、补血化瘀、通便食疗、降脂养颜等功效,集食疗解毒、调理补益于一体,具有以通为补、通补结合、通不致虚、补不留邪的特点,是多年来研究治病与养生理论的经验总结。
人体结石知多少
人体结石自古有之,距今二千二百年前马王堆汉墓古尸也发现结石。人体结石何其多,除了大家熟识的泌尿系统(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和胆道系统(肝胆管、胆管和胆囊)结石外,还有各种各样的结石。其可谓什么“石”都有,细述如下:
眼石
又称眼结膜结石,是睑结膜的凝聚物,常见于老年人或慢性结膜炎病人的结膜上,是黄白色沉着物。眼石一般无症状,无需治疗。但如果引起异物感,可在滴表面麻醉剂后用尖刀剔除。
耳石
因外耳道耵聍腺分泌过旺,与脱落的上皮细胞、异物积聚面黑赭色块状物,坚硬如石,阻塞外耳道,影响听力,导致耳痛、耳鸣。有耳石者千万别自行挖耳,应找五官科医生诊治。
鼻石
鼻腔的干性分泌物与鼻涕内的矿物质聚结粘合而成,鼻石表面粗糙,呈黄褐色。鼻石常致鼻腔发炎、鼻塞、鼻出血等。
牙石
由唾液中的碳酸盐与牙齿表面滞留的食物残渣粘结起来,沉积于牙缝、牙颈部,形成淡黄色结石。牙石可导致牙周炎,牙龈水肿和糜烂,使牙齿松动,最后脱落,故需要早期进行“洁牙”治疗。
涎石
多见于成年男性因唾液成分的改变,或由于异物(如小牙石)偶然进入涎腺导管内,均可使唾液中的钙盐沉积形成涎石。涎石一般停留在涎腺导管内,阻塞和刺激了导管,使涎腺肿胀和疼痛。
肺石
这是长期接触矽尘作业工人中常见的职业病。他们在生产过程中吸入大量二氧化矽粉尘微粒并在肺内蓄积而成,肺内大量矽结节的形成最终导致肺组织的广泛纤维化,影响肺功能。
胰石
生于胰管内的结石,多见于成年男性。胰石与长期饮酒、慢性胰腺炎、胰管寄生虫感染等有关。酒精对胰腺细胞有直接毒性作用,酒精中毒时胰管内胰液粘度增加,反复炎症可导致纤维和钙化,形成结石。患者有慢性胰腺炎症状,影响消化功能,胰石症患者如进食大量油腻食物而诱发急性胰腺炎。
胃石
或称胃内结块。植物性结块是由食物中未消化的纤维素、木质素、鞣酸等形成。最常见的是胃柿石。当空腹进食大量未成熟的柿子(水柿),柿子中的果酸、红鞣质与胃酸作用后形成凝块。此外还有动物性结块和药物性结块。胃内结石可无症状。视症状诉轻重和有无并发症,由医生决定治疗方法。
粪石
肠道内的粪便可因肠道肿瘤阻塞,或肠道运动障碍等,而滞留于肠腔内,粪便中的水分被肠壁重吸收,致使粪便干涸而最终形成像石头一样的硬块,称为粪石。粪石又进一步堵塞肠腔。
痛风石
痛风是嘌呤是新陈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嘌呤代谢产物尿酸盐在体内沉积,产生慢性异物反应,周围为上皮细胞所包围,即成痛风石。常发生于关节软骨、滑囊、耳轮、关节周围组织、皮下组织和肾脏间质等处,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此外,人体内还有诸如支气管结石、包皮结石、静脉石等。
如果一旦发现结石,千万不要大意,应及时找医生,早日驱石。
食物疗法的作用和特点
食疗的作用
饮食疗法的保健作用早被人们所熟知,经历代应用长盛不衰,它对促进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对妇女强身保健、美容驻颜,对老年人抗老防衰、滋补强健,以及对改善人体健康状况,保持旺盛精力,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都是不可缺少的。
饮食疗法注重未病先防、营养保健的同时,亦注重既病防变,提倡治病求本。最主要的是调整扶正与袪邪的关系。所谓正,是指人体防御、抵抗疾病的能力;邪主要是指各种致病因素及其病理损害。正与邪是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正邪的消长,决定着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邪盛则病进,正盛则病退。因此,治病的根本目的是扶正袪邪。《素问·藏气法时论》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提倡以药物袪邪,以谷、畜、果、菜相配合,调养身体以扶正,达到邪去正复、疾病向愈的根本目的。
食疗的优点
①口感舒适,色香味美作为内服药时,口感舒适,易为患者尤其是儿童患者所接受。人们可以根据其营养及功能特点,或者生用,或者进行科学烹调,制成色、香、味、形俱佳的药膳或剂型,患者视之赏心悦目,闻之垂涎欲滴,食之胃口大开。如高热、大汗、大渴、脉洪大尿少患者,中医常以“白虎汤”加减进行治疗,高烧脱液伤津者可能还要配合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作“静滴”。中药难熬又难喝,“静滴”则难受更难耐,而取具有“天生白虎汤”美称的西瓜一味生吃,既清热又生津,味甜如饮琼浆,清凉如冰水,让人在治病食疗的同时,更得到吃的享受,这真是“良药可口又利病”的最佳境界!
②药源广泛,方便易行
人们掌握了食物食疗的原理,等于每个家庭建立一个家用药柜,内服外用可任意采撷,即便是一杯牛奶,一枚鸡蛋,取来都是药,这样也更加开发了动植物资源,使其能尽药、食两用价值。
③营养丰富,药食放心
没有或很少有毒副作用,在应用时无须严格掌握剂量,患者食之绝对放心。
用后对症者,病自痊愈,即使不对症,亦无其他忧虑。对于治疗不愈或病情严重者,还可配合或立即转向药物治疗。
④价廉物美,疗效显著
尤其在农村,可随时采集,随时应用,在药价十分昂贵的时期,更可免囊中羞涩。
有人认为食物食疗主要是用于补益,只能用以慢性病或疾病恢复期的辅助治疗,其实并非如此。在中医药学的文献中,所载的以食物为主所组成的方剂既可补虚,又可祛邪;既可内服,亦可外用。只要根据食物的药性,或者按照中医的辨证原则使用,很多时候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肺部排毒
肺脏是最易积存毒素的器官之一,每天的呼吸将约8000升空气送入肺中,空气中漂浮的细菌、病毒、粉尘等有害物质也随之进入到肺脏。不但肺要受到伤害,有毒物质还能潜入血液循环“株连全身”。
排毒措施:此时可借助咳嗽清除肺部的毒素,早上在空气清新的地方或雨后练习深呼吸,深吸气时先缓缓抬起双臂,然后突然咳嗽,同时迅速垂下双臂使气流从口鼻喷出,将痰液咳出。如此反复多遍,每天坚持这样做,能使肺保持清洁,这样可以帮助肺脏排毒。此外,还可以多吃黑木耳,因为黑木耳含有的植物胶质有较强的吸附力,可以清肺、清洁血液,经常食用还可以有效清除体内污染物质。
肾脏排毒
肾脏是排毒的重要器官,它过滤血液中的毒素和蛋白质分解后产生的废料,并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排毒措施:不要憋尿。尿液中毒素很多,若不及时排出,会被重新吸收,危害全身健康。充分饮水可以稀释毒素的浓度,而且促进肾脏新陈代谢,将更多的毒素排出体外。但水不等于甜饮料,甜饮料喝多了会使身体摄取大量的糖分和热量,对身体没有好处。特别建议每天清晨空腹喝一杯温水。此外还要多吃黄瓜、樱桃等蔬果有助于肾脏排毒。
大肠排毒
食物残余在细菌的发酵和腐败作用下形成粪便,此过程会产生吲哚等有毒物质,再加上随食物或空气进入人体的有毒物质,需要尽快排出体外。
排毒措施:饮水冲洗肠道。肠道中的粪便毒素甚多,如硫化氢、吲哚、粪臭素,若不及时排出,会被机体重新吸收,损害人体的健康。因此应保持大便通畅。清晨起床后至少要喝200毫升水,多活动活动,能起到清刷胃肠的作用,使得大小便排出,清除毒素。以天然食品取代精加工食物,新鲜水果是强力净化食物,菠萝、木瓜、奇异果、梨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粪便之所以会留在人体内就是因为肠道的蠕动不够,如果平时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比如糙米、蔬菜、水果等,都能增加肠道蠕动,减少便秘的发生。
肝脏排毒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各种毒素经过肝脏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后,变成无毒或低毒物质。
排毒措施: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是顶级的排毒运动,通过把压力施加到肝脏等解毒器官上,改善器官的紧张状态,加快其血液循环,促进排毒。多吃苦瓜,苦味食品一般都具有解毒功能,苦瓜中有一种蛋白质能增加免疫细胞活性,清除体内有毒物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