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枭雄韩复榘-离乡从军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韩复榘少年时在父亲的戒尺下读书,18岁当了县衙贴写。虽然脱离了繁重的农业劳动,但他不甘于抄抄写写的寂寞生活。他出入茶坊酒肆,贪恋赌场横财,结果越赌越输,不得不逃债离乡,开始了军旅生涯。

    韩复榘的家庭及早年生活

    刘振邦

    韩复榘,字向方,1890年(清光绪十六年)出生于河北省霸县东台山村的一个小康之家。有六间平房,30多亩自耕地和自养畜及碾、磨等动产、不动产。父亲兄弟二人,其父韩世泽,字净源,是一个肩不能担、手不能提的腐儒,在本村做塾师。其叔韩洁亭,早年参加京奉铁路的修筑,承包过起路基的土工活,在筑路过程中曾接触过美、法等外国人,对洋人的一些生活方式稍有所知,学会只言片语的外语,回乡后在群众中宣扬洋人生活,偶尔也学舌只言片语,以显示自己阅历不凡。

    榘有三兄(复森、复懋、复模)、一弟(复彬)一姐,均年幼不能支撑家事。全家八口人的生活靠父亲教书所得薄酬维持,常出现无隔宿粮或断炊情况。弟兄五人皆从事打草、拾柴、拣粪等劳动,以弥补生活不足。但因其父是塾师,孩子们白天拾柴拣粪,晚间凭灯读书学墨,所以复榘虽幼年辍学,但能握笔为书。

    1900年,义和团运动波及霸县境内,各村遍设团坛,倡议“扶清灭洋”,对“二毛子”严惩不贷。县境内捣毁教堂事件频频发生,善来营附近团民曾有过杀死天主教神父的壮举。韩洁亭被认为是“二毛子”,当年夏,该村团民操矛刀将其宅院团团围住,搜出后当场砍头。韩复榘之母身负轻伤,趁混乱之际抱彬领榘仓皇逃匿村外草堆,幸免杀身;其父等家人获悉较早,提前遁迹。其祖母杨氏,外逃未逞,钻进磨坊罗柜,团民杀死洁亭后将宅院付之一炬,杨氏即葬身于火中。从此,家贫如洗,日子十分困苦。

    韩父虽身居陋巷,但不改养子“扬名、显亲”的信条,1905年托友人令榘拜县衙稿公王作舟为师,在县衙户房当了一名贴写。每月所得薪俸微薄,只能混个肚饱,至于衣帽等因家里寒苦,无力供给,全凭同仁助赠。韩从僻壤走进县城,所见一切都垂涎追逐,无奈又力不从心。每天出入县衙大门,便产生飘然之感,日趋恣意妄为,经常蹓逛于茶馆、酒肆、赌场、理发馆等闲人多聚的场所,为小商写些“闲坐勿谈国事”、“吃酒莫论人非”、“免开尊口”、“概不赊欠”等戒条张贴于壁;有时傍着浮游街面的浪子走走尼姑庵。

    1909年冬,韩复榘在赌场输了十几吊钱,无力偿还。挨至年关,讨债人有的找到衙内户房,有的找到其师王作舟家里索取,王作舟遂设法使其尽早离开,以免给自己丢脸。1910年春节期间,王作舟在家里宴请韩复榘,即席倾诉了“人走账清”、“三十六计走为上”的主张,榘当场表示赞同师之高见。

    罢席回去,榘将密逃一事如实告与好友理发师梁海文,梁慷慨解囊赠路费四吊五百钱(铜板),嘱以“苟富贵,勿相忘”。后又得王作舟馈赠路费两吊,于同年阴历正月下旬闯关东谋生。“韩复榘失踪”,一时轰动全城。

    韩出关后,所带路费已分文不剩,辗转月余仍找不到谋生之门,处走投无路之境,乃在新民府(今辽宁省新民县)投军——清陆军第二十镇第八十标冯玉祥营当兵,开始了军旅生涯。

    行伍升迁

    李益智

    韩复榘于1910年外出从军,在冯玉祥部当兵,不久被挑选为一个连内的司书生。后来韩复榘认为当文书没有出路,又改当班长,由班长被逐步提升至排长、连长。1918年冯玉祥的十六混成旅驻湘西常德府时,韩已当了新成立的炮兵团的上尉营附。1919年十六混成旅又新扩充了一个第四团,韩升为第一营营长(我在第一营当班长)。四五个月后,改调旅第三团第一营营长。

    1921年,十六混成旅奉令开陕西打陈树藩(因为阎相文带二十师接陈的督军打不了陈树藩的队伍)。打完陈后,十六混成旅扩编为陆军第十一师,冯任师长。部队骑兵营扩编成骑兵团,韩复榘由三团一营营长调升骑兵团团长。陕西督军阎相文死后,冯玉祥接任督军,仍兼十一师师长。

    1922年春,吴佩孚和张作霖第一次直奉军阀混战开始。吴佩孚令冯玉祥放弃陕西督军,率所有部队进攻河南,消灭督军赵倜的部队。

    冯当了河南督军后,很快成立了六个新兵团。吴佩孚调冯玉祥为陆军检阅使,驻北京南苑。冯听说这个消息后,就把六个新兵团编为三个混成旅,张之江为第七混成旅旅长,李鸣钟为第八混成旅旅长,宋哲元为第二十五混成旅旅长。这时韩复榘已由十一师骑兵团团长调二十二旅四十三团团长。1922年秋后,冯玉祥的一个师三个混成旅就开驻北京南苑、通县等地练兵。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冯玉祥倒戈,致使吴佩孚全军覆没。在这之后,冯大量扩充部队。在两次军阀混战中,韩复榘表现得很勇敢,立下战功,在国民军中有勇敢善战之名。1926年秋,冯部从南口往西北撤退时,韩复榘升为第一师师长。部队退到绥远,韩被升为山西陆军第一师师长(实际等于军),辖第一旅、十四旅、十五旅,归绥远都统商震指挥。虽说西北军对奉军作战和对晋军作战撤退了,但不是被打垮,还有作战力量。被阎锡山改编也是名义上的归附,由阎供给粮饷,避免双方直接冲突,实际在行动上还是完全听冯玉祥的。当时有这样一件小事,韩有一列装载家具的火车停在绥远车站上,准备开往包头,商震的宪兵要检查后才准开车。押车人向韩复榘报告,韩马上派部队收缴了车站宪兵的枪,后经他的参谋长李树春劝说才又发还。

    此后不久,冯玉祥由苏联回国到达包头,召集高级军官开会,宣布了北伐,并在五原誓师,由刘伯坚(共产党人)监誓。这时,韩复榘被任命为国民军第二集团军(冯玉祥为总司令)第六军军长,辖第一师(师长张凌云)、第十四师(师长曹福林)、第十五师(师长张廷选)。

    第二集团军五原誓师后即开始经宁夏、陕西出潼关北伐。韩复榘第六军经包头、五原、宁夏、平凉到达陕西。冯玉祥令第六军开大荔县攻打麻老九。在夜间攻城时把城外的麦子拔了很多用来填外壕。我那时在十五师当营长,师长已换了孙桐萱。因攻城不下,韩被冯玉祥申斥。这时韩复榘的地位高了,气焰也就大了,对冯玉祥的教育不服。所以当部队出潼关东进时,韩就自动离开部队过黄河往山西去了。冯得悉韩的行动后,立即派人把他追回。到达洛阳时东北军已退黄河以北,第六军在洛阳以北隔河与东北军对峙,不久东北军撤退。韩的第六军奉令为先头部队,经郑州、开封向徐州前进。在砀山把大毛、二毛驱逐(土匪编的),并在徐州攻击孙传芳部,与蒋介石军会合。在这段作战中韩又建立了一些战功。

    1928年5月间,韩复榘率第六军开到黄河以北彰德一带,与奉军张学良的主力作战(韩兼第三方面军的总指挥)。当时的战斗很激烈,韩的第六军三个师长(张凌云、曹福林、孙桐萱)均受伤,部队曾被于学忠部攻击后退。韩复榘在安阳桥集合全军的旅长,掉着泪说:“我历来作战没有这样丢过人,我们都没脸活了。”表示要同这些旅长跳安阳河自杀。经他这一闹,旅长们都安慰劝说他,并各个报奋勇,决心抱死反攻。旅长徐桂林说:“请总指挥不要难过,我自己同他们拼去。”(徐桂林在这次战斗中接任曹福林的十四师师长)经过一个期间整顿,又进行反攻,把奉军击退了。

    在1928年7、8月间,奉军全军北退。第六军沿京汉线跟踪追击,经石家庄、正定、安国、高阳、雄县到达北京南苑,先头已到杨村一带。不久又开回保定以南望都、定县一带。这时韩部的中级军官们纷纷讨小老婆。据说望都县有所女子中学的校长曾找参谋长李树春说:“我这个校长不能干了,你们的军官把我校的学生都快娶完了。”这是因为韩的生活日益腐化堕落,他的部下也就起而效尤。

    1928年秋,第六军由河北保定一带调到陕西潼关整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二十师,韩复榘任师长。

    1928年年底,冯玉祥把河南省主席让给韩复榘(驻开封)。1929年春,冯玉祥与蒋介石的矛盾日益尖锐,已各在准备大战。冯玉祥计划把潼关以东的山东、河南等省所有的部队,统统撤到潼关以西集中,然后再与蒋介石作战。他的理由是,欲用拳头打人,必须先把拳头缩回来,然后再伸出去打人才有力量。冯在潼关召集高级将领开会,宣布这个作战计划。韩复榘不同意冯的意见,与冯争辩,认为大军都集中到潼关以西,军粮即成问题,据说冯在盛怒之下打了韩一个耳光,韩当时未敢反抗,但内心不服,决定叛冯投蒋。开完会后,韩在陕州集合他的第二十师旧部团长以上军官开紧急会议,说明如果随冯退到潼关以西打蒋,必遭失败,决定不往西去仍回开封。与会者大都拥护韩的主张,韩随即发给每团3000元现洋。此时第六十旅第三团团长李益智因在临汝县驻防未及参加陕州开会,只接到命令着率全团到洛阳集合。李益智在部队前先到洛阳,韩复榘说:“我是不往西去了,你怎么样?”李很坚决地回答说:“主席到哪里我就到哪里。”韩说:“那好,快去到军需处领3000块钱,队伍到齐即向偃师集中。”

    韩复榘在陕州召集旧部团长以上军官开会决定倒冯投蒋后,立即下令所部东进,这个行动被称为“甘棠东进”。韩并约定他的密友石友三一起倒冯投蒋,由此也注定了蒋冯混战时冯的失败。当韩的部队到达偃师时,庞炳勋的部队正在黑石关以东孝义一带,马鸿逵部在荥阳附近。韩复榘集合团长说:庞炳勋的部队战斗力弱,不值一击,绝挡不住我的去路。韩于夜间亲率六十旅在部队先头由铁路以北开始行动,钢甲车在铁路上行进。庞炳勋部李克昌(冯的亲信)团早就在黑石关以北几个小山头上构筑好工事,待韩的部队到达时即开始射击。钢甲车过了铁桥到兵工厂上水,被庞部掌握机、炮反向韩部射击。战斗到上午10点,六十旅完全垮了。旅长万国桢带一个连过黄河北跑到开封去了,两个团长受伤。一团长赵心德隐藏,三团长李益智被俘,二团长换便衣逃跑。韩率其余部队向南绕峨岭口经小禹州到达开封。

    韩到达开封后,蒋介石仍命他任河南省主席,并兼任国民革命军第三路军总指挥,仍辖所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