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的锦囊-墓中无人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赵元申决定对这座古墓动手了。

    那是一座明代的墓葬,墓前有一块巨大的石碑,上面写着数百个字的碑文,或许是年代久远的缘故,上面的字迹很模糊,从上面数十个可以辨别的字可以看出,墓主人是明代一位武将,姓赵,是一位抗倭英雄,但名字已经看不清楚。

    赵元申看着墓碑,然后摸了摸右嘴角一个长着黑毛的痣,自语道:“既然墓主人和我是一家人,那我就不算盗墓了

    这座古墓吸引赵元申的是上面的两段记载,一段是:墓主人父母双亡,尚未婚配;一段是:墓主人在抗倭战斗中壮烈牺牲后,朝廷赏赐了很多金银财宝。赵元申想:“既然他孑然一身,朝廷又给了他那么多赏赐,那这些财宝肯定会陪葬在墓主人身边,即这座墓中主意打定,赵元申就要进行下一步行动了。

    这是国家文物二级保护单位,有专人看守,只在清明时,接受游客前来扫墓献花,平日即便是靠古墓太近,也会有人前来过问的。

    但这也难不倒有十几年盗墓经验的赵元申。他发现距离古墓二十几米处有一个废弃的院落,就找附近村庄的村民打听,才知道那是一户村民养貂用的,这几年貂的价格一落千丈,那村民就不再养貂,去城里打工了。赵元申等到那村民回家,跟他商量要租下他的房子,赵元申出的价格很高,村民自然喜之不尽,也不问他是干什么的,马上把钥匙给了赵元申。

    赵元申就带着盗墓工具还有生活必需品进驻了那所房子,然后就开始从最边上的一间房子内向古墓方向挖掘地道,赵元申有一台国外进口的卫星定位仪,这台仪器能保证他挖掘路线不会有偏差。

    以后的日子里,赵元申就白天睡觉,晚上挖掘地道,在凌晨时,将挖出的土运走,然后将地道口掩盖起来,以防有人怀疑。

    一个月黑风高之夜,赵元申终于挖通了通往古墓的地道,在进行了一番通风作业后,他进入了主墓室。

    墓室高约两米,很宽阔,一点也没有憋闷的感觉。墓室正中摆放着一口红漆棺椁,棺椁应该是柏木制成,没有一点腐烂的迹象。赵元申稍作休息,就开始开启棺椁盖。

    十几年的盗墓经验,使赵元申对于开棺椁盖很有经验,而且有相应的设备,很快的,他就把棺椁盖打开了,他用矿灯往里照去,却没有发现墓主人的尸体,里边只有一套叠得方方正正的朝服和官帽,显然,这是一个衣冠冢。

    刚入道的时候,赵元申就听过一个说法:衣冠冢千万不要碰,因为衣冠冢往往都是尸骨无存之人的归宿,这些人因为没有尸骨,无法托生,他们的灵魂就会窝在墓中,日后一旦遇到活人,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占据那人的身体。

    当然这只是一种传言,谁也无法证实,眼下这赵元申更不愿意相信,因为他看到棺椁之内有不少金银之类的陪葬品,在矿灯的强光下,闪着炫目的光泽。

    赵元申不慌不忙地将这些陪葬品盛在一个口袋中,然后就准备出去。这时,赵元申又停住了脚步,回过头来,他忽然对那件朝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别看他是一个盗墓贼,可他一米八几的个头,相貌英俊,是一个时尚人士,盗墓所得的赃款多数都用作了买衣服和奢侈品上,他看到这件朝服乃丝绸制作,很精美,就想这衣服穿在自己身上一定也很帅。

    这么一想,赵元申就放下袋子,将自己的衣服脱下来,拿起那套朝服,穿在了自己身上,并戴上了官帽,他左看看右瞧瞧,长短合身,肥瘦正好,就像给自己定做的一样。

    赵元申美够了,正想把朝服脱下来,这时忽然一阵强烈的倦意袭来,他想找个地方睡一觉,他环顾四周,地上又潮又湿,只有棺椁内还舒服一些,于是就爬进棺椁中,呼呼大睡起来。

    不知过了多久,赵元申醒来了,他发现自己身处一片黑暗中,他想站起身,脑袋却碰到了什么东西,发出咚的一声闷响,他伸手到处摸了摸,忽然间惊恐起来,因为他发现,自己是在棺椁内,棺椁盖却不知什么时候被钉住了。

    赵元申使劲地踢那棺椁盖,棺椁盖只发出沉闷的咚咚声,却纹丝不动,他又大喊救命,那声音却只在棺椁内回响。

    棺椁内的氧气渐渐稀少,赵元申最终因缺氧而死。

    就在赵元申咽气的那一瞬间,一个模糊的人影忽然出现在棺椁外边,约莫过了一刻钟,那人影渐渐清晰,但见他一米八几的个头,相貌英俊,左嘴角有一颗长着黑毛的痣,他不慌不忙地穿上了赵元申的衣服,然后顺着地道走出了古墓……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