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智圣人生-高瞻远瞩逐鹿中原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居隆中的诸葛亮,没有一天不关注着天下形势的变化。

    心怀远志的诸葛亮,对天下形势的每一个变化,都了如指掌。

    诸葛亮对天下形势的了解,首先得益于荆州襄阳优越的地理位置。史载:襄阳上流门户,北通汝洛,西遮湖广,东瞰吴越,这种四通八达的水路交通,使得襄阳成为南来北往人流的交汇所在。当时四面八方的军政情况,必定随着来来往往的过客传到这里。

    诸葛亮对天下形势的了解,还得益于所接触的各种人物。他在隆中所接触的人物,大体上可分为三类:诸葛亮亲族、在野人士、政界要人。

    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对刘备表示: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返将军者手?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前出师表》中,诸葛亮再度向刘禅表示: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由此可见,北伐中原,复兴汉室,一直是诸葛亮终生的志向。

    建安十三年(208年)七月,曹操挥师南进东吴,诸葛亮临危受命、前去结盟。当时,诸葛亮28岁,孙权27岁。这两位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刚一见面,就展开了一场唇枪舌剑的交锋。诸葛亮一番宏论,使孙权对敌我双方的优劣长短有如云开雾散般的明白,他清醒地认识到,要生存只有抗曹。诸葛亮的江东之行,使孙权有了战胜曹操的信心。以前,他很怀疑刘备集团的力量,如今见了诸葛亮,不仅那恢宏的议论,那卓越的见识,那精辟的分析使他折服,而且诸葛亮的风采、人格、气质也使他对刘备集团刮目相看。

    孙权决定与刘备联合了,诸葛亮的江东之行成功了。诸葛亮的成功,在于他天才的外交能力;在于他对时局正确的分析。诸葛亮江东之行所取得的成果,是他隆中对第一步成功的实践。

    建安十三年(208年)冬,曹操亲率二十余万大军从江陵顺江东下,讨伐东吴。孙刘联军沿江而上,与曹军在赤壁、乌林一带交遇。正如诸葛亮所料,江南气侯阴霾、潮湿,他们筹划用火攻计破曹。结果,赤壁之战以曹操大败,孙刘胜利而告结束。

    按诸葛亮在隆中构拟的三分天下的宏图,刘备何只满足于借栖荆州呢?西取益州,才能为他统一事业奠定基础。

    建安十六年(211年)三月,曹操派钟繇讨伐汉中。然而,这只是曹操的一种姿态和扬言,但却引起了益州刘璋的恐慌。他主动要求刘备进川,诸葛亮闻知大喜过望,即刻促使刘备先领大军万人入蜀。名说援助刘璋,实则待机而动。刘备终于占领了益州。

    夺取益州后,诸葛亮厉行法治,帮助刘备整顿长期以来益州地区混乱、松弛的社会秩序。诸葛亮执法严明,无恶不惩,无善不显,在他的治理下,益州社会秩序明显好转。益州变成了一块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凌弱的好地方。

    公元225年,诸葛亮亲率大军南下,采用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的策略来平定南中之乱。为了巩固南中的安定,他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和发展经济措施,扩大和健全了郡县制,推行部曲制度。

    平定南中后,诸葛亮加紧训练兵马,强化武装力量、准备北伐。诸葛亮北伐,生命不息,出兵不止。诸葛亮北伐成功与否,关系到蜀汉的国力能否进一步壮大;关系到能不能实现北进中原,兴复汉室的目标;更关系到能否与孙吴一起建立起新的钳形攻击曹魏的态势。

    在历次北伐战争中,诸葛亮的谋略得到进一步发展,处于巅峰状态

    1隆中定乾坤,三分藏玄机

    诸葛亮无疑是个天才。他学究天人,兼通儒道之术,他高瞻远瞩,能对天下形势作出正确的分析、预测和决策,使蜀国扭转危机,由弱变强,并与魏吴分庭抗礼,成三分天下。

    诸葛亮身在隆中,心系海内。诸葛亮以他政治家特有的敏锐,通过各种途径、各种人物细心地捕捉天下局势的每一个细小的变化,以他思想家特有的深邃,根据捕捉到的信息,分析预测天下的未来走势。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量的不断增加,北方和南方政治军事形势的发展,诸葛亮心中思考的未来政略和战略也逐渐成熟。

    对未来政略和战略的思考越是近于成熟,诸葛亮的心境越是难以平静。他的思考无疑是积数年之苦功,极具价值的真知灼见。但真货必须要有识家才能品其珍贵,这个识家如今在哪呢?每当心绪不宁时,诸葛亮总爱翻翻书籍,因为书能把他领入另一种境界。他拿起老子的《道德经》,无意中一下子翻到了第十六章,立即看到了这样一句话:致虚极,宁静笃,万物并作。他马上意识到自己的情绪不对头,怀着焦躁的心情,急于出手货物,就不会等到真正的识货者的到来,其结果与空等一生始终遇不上识货者是一样的。与其如此,不如平心静气地等下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愿望。焦躁只能半途而废,不宁静就不能致远。想到这里,诸葛亮的心境又慢慢平静下来。

    早在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对峙时,刘备就察觉到不能久附于袁绍。恰巧,被曹操俘虏的关羽打听到了刘备的下落,谢绝了曹操的厚遇和挽留,回到了刘备身边。刘备便劝袁绍南结刘表。

    袁绍派刘备率兵到汝南,一来骚扰曹操后方,二来与荆州刘表取得联络。就在曹操取得官渡之战胜利的第二年,即建安六年(201年),曹操又出兵南击刘备,刘备便乘此机会,放弃汝南,入荆州投靠刘表。

    刘备到达荆州,受到刘表的热情接待。然而,刘表的热情自有他的用意。对于刘备及其手下将领的勇猛善战,刘表早有耳闻。更何况,刘备通过在北方的长期军事斗争,已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凝聚力的军事集团。如今,这个军事集团正好用来加强荆州的防卫力量。刘表接纳刘备后,便给他增加些兵马,让他屯兵于新野(今河南新野县),守卫荆州北大门。对于刘表这种安排,刘备欣然接受,他认为一来应为荆州做点实事,以便争取群众,二来可以显示一下自己的能力,以赢得荆州士人的好感与信赖。不久,刘备便辞别刘表率军到新野去了。

    汉献帝建安七年(202年),也就是刘备到达荆州的第二年,曹军将领夏侯、于禁、李典等人率军南下,刘备奉命北上迎敌。在新野北博望这个地方,刘备设好伏兵,将夏侯杀得大败,曹军损失惨重,向北退走。

    博望大捷,使得刘备在荆州的声望一下子提高了很多,刘备满以为,以自己的声望和为人宽厚的品质,自然会有辅弼之才投入他的旗下。

    事实却让刘备感到失望。

    刘备到荆州以后,荆州人士投到他麾下的人确实不少。甚至连刘表政权中的一些人也前来请托。但刘备感到,自己所急切需要的辅弼之才却一个没有。不但如此,刘备在荆州声望日高。又引起刘表的疑心,处处加以戒备。刘备深深感到,如果长此以往,岁月将无情地夺走他的健康、他的雄心、他的事业。

    更使刘备感到失望的是,刘表胸无大志,只知自守荆州,往往错过了大好时机。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在基本统一了黄河流域之后,开始征伐北方少数民族乌丸。刘备力劝刘表乘曹操北上,许昌空虚之时进兵许昌。刘备这一招确实击中了曹操的要害。曹操所担心的,也正是怕刘表乘机袭取许昌,再加上部下很多人都认为刘表会派刘备前来,就更加举棋不定。这时,谋士郭嘉劝道:刘表是一个只知坐而论道之人。他自知才能不如刘备,若重用刘备怕不能控制他,不重用刘备则他将不为之用力。在这种情况下,您尽可以虚国远征,不用担心。事实果如郭嘉所预料的那样,刘备的建议没有被刘表所纳。刘备深深感到,不能再这样蹉跎下去了,时不我待!依靠刘表,不能成就大事。只有靠自己!一想到自己干,刘备又想到自己几起几落的经历,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缺少辅弼良才。他本以为,荆州是个人才荟萃之地,只要自己大旗一竖,人才就会声应影从。现在他才知道,要想得到贤才是多么不易。若想得到贤才,不能坐等,得去寻!去访!

    刘备在荆州这几年,闻听过水镜、卧龙、凤雏等大名。他不知道这些人是谁,但就凭这些雅号,就知道他们不是一般的人物。后来,他知道了水镜先生就是司马徽,便前去请教他。司马徽知道了刘备的来意,便对他说:

    我只是一个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是那些俊杰人物。

    刘备说:先生不必自谦。若您不是俊杰,天下便无俊杰之士了。

    司马徽摇摇手,说:我已老朽,无意于政事。俊杰人物大有人在,卧龙、凤雏就是。

    刘备眼睛一亮,他早就想知道这二人是谁,便说:二位贤士,备早有耳闻,但不知其尊姓大名,望先生明示。

    司马徽说:卧龙者,诸葛亮;凤雏者,庞士元是也。

    也许是司马徽有意考验刘备的求贤诚意,并没有告诉他诸葛亮的具体情况,只是要他留意访察。

    刘备求才访贤的诚意终于感动了一个人,这就是诸葛亮的好友徐庶。徐庶见到刘备,刘备见他谈吐不俗,对他很是器重。徐庶说:徐某不才,蒙将军错爱。我的一个朋友,才能远在我之上,不知将军想不想得到。

    刘备忙问:谁?

    徐庶说: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刘备听说诸葛孔明几个字,兴奋得几乎跳起来。他迫不及待地说:想见,想见!快带他来见我。

    徐庶轻轻一笑,说:将军莫急。此人只能前去拜谒,不可屈他前来。将军若有意,应该枉驾前往见之。

    刘备觉得自己失言,便说:我求见之心急迫,考虑不周。请将卧龙住所告我,我当亲自前往。

    第二天,刘备便按徐庶所提供的方位前去拜访诸葛亮,不巧,没有碰上。

    几天后,刘备又一次前往,诸葛亮还是不在。

    诸葛亮哪儿去了呢?

    诸葛亮并未远走,他也急切地想见刘备。刘备在入荆州以前,就被许多人认为是英雄人物,在社会上有较高声望。曹操曾说,天下英雄唯有刘备和他。郭嘉说,刘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陈登说: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程昱说:刘备有英名。董昭说,刘备勇而志大.这些当时人的评价,对于寻英主心切的诸葛亮应该是有耳闻的。特别是他入荆州后,在博望大破曹兵,劝刘表乘虚伐许昌等事,诸葛亮更是清楚。他觉得,刘备确是汉家皇室后裔中的英杰人物。不仅如此,诸葛亮通过刘备与董承受汉献帝密诏欲诛曹操之事,知道他是一个心系汉室的同路人。但刘备是否尊重人才,求贤若渴呢?诸葛亮认为有必要作一番考察。

    刘备已经来了两次,诸葛亮认为,如果他真正尊重人才,就必然有第三次。这一次,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再扑空了。

    当刘备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居住的草屋前时,诸葛亮已经把院内屋内打扫得干干净净,衣冠整洁地迎接贵客临门了。

    刘备一见诸葛亮,第一个感觉就是这是一个值得以事业相托的人。说也奇怪,这种一面之交而产生的信任感,在刘备是有生以来的第一次。所以,他很快就屏退旁人,对诸葛亮掏出积藏多年的心里话:

    现在朝纲崩溃,群雄割据,奸臣掌权,使汉朝天子蒙受苦难。我不度德量力,想伸张大义于天下,使天下一统,汉纲复振。然而由于我缺少智术,屡受挫折,时至今日,一无所成。

    不过,我并不灰心,志亦未减,您能帮我出谋划策吗?

    诸葛亮被他的赤诚打动了,他将自己多年成竹于胸的思考合盘托了出来:

    自从董卓乱政以来,豪杰并起,雄据一方,势力跨州连郡者亦不可胜数。先说北方的曹操,他和袁绍相比,名望低微,兵众寡少。但他最后却能战胜袁绍,由弱变强,这不仅是由于客观形势有利于他,也是他主观努力的结果。如今,曹操已经拥有百万兵众,又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此时与他争雄显然是不明智的。

    他见刘备边听边赞许地点头,又继续说道:

    孙权占据江东,已经经历了孙坚、孙策、孙权三世雄主,那里地势险要,民众归附,贤能之人尽展其才,因此,只可与他联合而不能谋取他。

    刘备听到这里,不禁想道:我们的立足之地在哪儿呢?诸葛亮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接着说:

    荆州这个地方,北有汉水、沔水,南可达于南海,东可连接吴会,西则通往巴蜀。这是一个战略要地,而它的主人刘表却没有能力将其守住。这恐怕是天赐给您的宝地,不知将军对它有意没有?还有益州这个地方,四塞险固,沃野千里,被称为天府之国。当初汉高祖刘邦就靠它成就帝业。如今它的主人刘璋昏庸无能,又有张鲁在北边与他分庭抗礼。那里民多地富而刘璋却不知道如何治理,以使百姓安居乐业,因此,那里有眼光有才能的人都希望得到一个明主。

    诸葛亮这段分析,就是告诉刘备,欲求发展,兴复汉室,荆州、益州是必先占领的根据地。

    最后,诸葛亮又概括总结了平定天下,复兴汉室的任务:

    将军是汉朝帝室的后代,信义著于四海,延揽英雄豪杰,思贤如饥似渴。如果跨有荆、益二州,据险守土,西面与诸戎和睦相处,南面安抚夷人越人,对外结好孙权,对内治国理政,等待时局有变,就命一得力将军率荆州之军进攻宛、洛,将军则亲率益州大军出秦川进攻中原,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如果真能那样,那么将军的霸业可成,强盛的汉朝可以再现了。

    诸葛亮这段精辟的论说,就是被后人赞颂不绝的隆中对.

    诸葛亮为刘备献策,并非局限于刘备所驻守的新野,而是综观全局,预测未来。北方的曹操、江东的孙权、荆州的刘表、益州的刘璋、汉中的张鲁,均在他的考虑之列。诸葛亮胸怀全局,而制定出这样一个完整的发展战略,使刘备得以抓住机会,扩充力量,振兴蜀国。

    《隆中对》中的种种预测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经过通盘考虑,得出了合乎逻辑的结论。

    据此而制定的决策可行而稳妥。这一决策的核心是避开强大的曹操和孙权,向力量薄弱的中西部发展,然后积蓄力量,向中原拓展。这既符合当时的形势,又颇得兵法要领。

    《隆中对》乃是处于危世而能高瞻远瞩的伟大的战略思想的产物。历史也基本沿着《隆中对》所预测的路向发展。它显示出诸葛亮前无古人的高超的智谋与智慧。

    2.呈之以势,智求同盟

    诸葛亮知人论事,善于抓住对方特点和弱点,呈之以势,最终与孙权联盟,共图大事。诸葛亮的智谋与智慧,可抵百万雄师。

    荆州牧刘表坐守江汉,懦弱无能,不但不能应付复杂的局势,而且对家庭内部矛盾也处理不好。刘表听妻子之言,爱少子琮,不悦于琦.身处窘境而又一筹莫展的刘琦一向敬重诸葛亮的谋略,于是以请诸葛亮游观后园为名,共上高楼。饮宴之间,屏退左右并吩咐他们暗中撤去楼梯。刘琦表示这里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恳请诸葛亮直言不讳地赐教。亮回答道: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引证这两个颇有寓意的历史典故来启发刘琦。以刘琦当时的处境实在是走为上策,适逢江夏太守黄祖身死,刘琦乘机请求率部出镇江夏。诸葛亮的一言妙计,不仅使刘琦化险为夷,避免了祸起萧墙,也为刘备准备了一支外援力量。

    公元208年刘表病卒,刘琮抢先自立为荆州牧,曹操统率二十万大军,挥师南下,直取荆州。执掌权势的蔡氏及外戚庸碌无为,刘琮惊惶之余,遣使投降。曹军至宛,大军压境,移驻樊城的刘备方得知消息,已处被动局面,慌忙率众南辙,准备退保江陵。诸葛亮劝刘备袭击刘琮,夺取荆州兵马,抵抗曹操,刘备不忍心下手。曹军在当阳长坂坡追及打败刘备,刘备仅余数十骑得免于难,仓惶逃跑,通向江陵的道路已被曹军截断,只得改道汉津,途中先后同关羽的水军,刘琦的部队会合,退至夏口。喘息未定,曹操又将东下,刘备失势,危在旦夕。当此之时,诸葛亮出使东吴。

    诸葛亮见孙权后,便敏锐地察觉到孙权内心的矛盾:一方面他不愿拱手让出父兄打下的江东六郡,向曹操俯首称臣;另一方面又担心敌不过曹操。针对孙权这种矛盾心理,诸葛亮说:

    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英雄无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将军量力而处之: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诸葛亮这番话,有明有暗,有虚有实,有正面分析,有当头棒喝,每一句话都拨动着孙权的心弦。首先诸葛亮并举孙权与刘备,说他们一个据有江东,一个收兵汉南都是当代的第一流英雄人物。如果把诸葛亮这些话仅仅理解为在夸赞二人,那就错了,实际上诸葛亮在向孙权暗示,孙刘联合是有基础的。此为诸葛亮谈话中的明与暗。接着,诸葛亮又指出了刘备失败的原因,是因为曹操吞并了其他一些割据势力,基本平定了北方,既壮大了力量,又少了后顾之忧,刘备力量与之相比过于弱小,无法与之抗衡。此为谈话中的正面分析。谈完刘备,该谈孙权了。诸葛亮为孙权指出了两条路:一条是与曹操断绝关系,以江东吴越之众与曹操抗衡。一条是放下兵器,收起铠甲,向曹操屈膝称臣。当然,诸葛亮的本意只让孙权走第一条路,所以他指出的所谓两条路,前者为实,后者为虚;前者是正面的劝说,后者是反意激将。最后,诸葛亮一记当头棒喝,向孙权提出了警告:像您这样表面服从曹操,而内心却犹豫观望,情况如此紧急却仍不作决断,灾祸马上就要临头了!

    诸葛亮这一番话,强烈地震撼着孙权的情感,也极大地刺激了孙权的自尊心。他毕竟是一个27岁的热血男儿,劝降的话他听了不少,但从来没有这样使人如坐针毡的尖锐表达。此刻他在想:给我指两条路,让我选?还是先看看你们的主公吧!他在当阳大败,飘零于江夏,其境况与我相比,简直异于天壤。为什么不给他两条路去选择呢?想到这里,孙权便后唇相讥,问道:如果像您所说,那你们刘将军为什么不去投降曹操呢?

    诸葛亮料定孙权会有此问,便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将军知道田横吧?他只不过是齐国这个诸侯国的一名壮士,都还能坚守大义宁死不受屈辱,而我们刘将军乃皇族后裔,英名盖世,众人仰慕,如水归大海,怎能受此之辱?他是个有高远志向的人,如果大事不成,那是天意如此,他自己是绝不会向曹操投降的。

    诸葛亮这样说,意在启迪和激励孙权。

    果然,孙权勃然激动起来:那我也不能拿着整个吴国以及十万雄兵,去受别人的控制。我的抗曹决心已定!我知道,除了刘将军,没有别的人敢于正面抗击曹操。不过,你们刚吃完败仗,怎能低御曹操那样强大的敌人啊!

    尽管孙权语气激昂,诸葛亮却从中听出了孙权内心的傲慢与恐惧。孙权对与刘备结盟的态度是傲慢的,他虽口头上承认刘备的抗曹是坚决的,但实际却认为经过长坂失败,刘备已无力抗曹操。要抗曹就得依附我孙权,因为我手里有10万大兵啊!孙权要把联盟关系变为依附关系,这一点,诸葛亮是体会到了。同时,诸葛亮也感到了孙权对曹操仍心有余悸。他知道,孙权号称的10万雄兵,是一个夸大了的数字。孙权究竟有多大家底,他自己最清楚,但有一点诸葛亮可以肯定,如果真的与曹操打起来,孙权恐怕连5万兵众也难以拿出。有时候,一个人内心的虚弱与恐惧,往往需要措词上的强硬与夸大来掩饰的。

    针对孙权的傲慢,诸葛亮说:不错,我军是在当阳的长坂受到挫折,但抗曹的实力依然存在。现今,陆续归队的战士加上关羽的水军还有精锐甲兵一万人,刘琦招集的江夏郡战士也不下一万人。诸葛亮说出的这两万多兵马,既是在介绍实力,也是要求平等联合的资本。

    针对孙权对曹操的恐惧心理,诸葛亮列举了曹军的三大弱点:第一,曹操之众,远来疲敝,听说追击我军时,轻骑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此所谓‘强驽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故兵法忌之,说’必蹶上将军‘.曹军远来疲敝,又违背了兵法的基本原则,已经播下了失败的种子。第二,曹操东下江东,必然要与我进行水战。而曹操兵马,多为北方人。

    北方之人,不习水战。第三,荆州之民附曹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这肯定会影响曹军的士气和战斗力。

    最后,诸葛亮正式向孙权提出联合的建议,并规划出这种联盟所将导致的后果。他说:如今,您如果确实能派遣猛将统领数万雄兵,与我们刘将军同心协力,那么肯定能将曹操击败。曹操失败以后,肯定要退回北方,孙、刘的势力就会强盛,鼎足分立的形势就会形成。成败之机,就在今日!

    诸葛亮这番纵横捭阖、辞旨畅达的议论,使孙权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刺激,从未有过的清醒,从未有过的明白,从未有过的信心。

    诸葛亮甘心追随刘备,以微弱的力量与强大的曹军交锋,即使只剩下一郡之地,仅存2万兵众,也不屈服于曹操。然而与孙权初见,便让他按兵束甲,北面降曹,孙权感到自尊心受到莫大刺激。

    诸葛亮的一番宏论,使孙权从犹豫徘徊中猛醒,使他清醒地认识到,要生存只有抗曹,犹豫是没有出路的。不是在犹豫中投降,就是在犹豫中灭亡。

    诸葛亮一番宏论,使孙权对敌我双方的优劣长短有如云开雾散般的明白。以前,他只看到自己兵微将寡的短处,没有看到吴越之众谙于水战的长处;只看到曹操兵多势盛的优势,没看到他面临许多困难的劣势。如今,他确有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之感。

    诸葛亮的江东之行,使孙权有了战胜曹操的信心。以前,他很怀疑刘备集团的力量,特别是刘备长坂之败以后,孙权甚至对其有些轻视,所以,他对鲁肃的建议反应并不积极。如今见了诸葛亮,不仅那恢宏的议论,那卓越的见识,那精辟的分析使他折服,而且诸葛亮的风采、人格、气质也使他对刘备集团刮目相看。刘备识才、爱才、得才果然名不虚传,他手下人才济济,不也是一种实力的表现么!与他们携手联合,还怕打不败曹操吗?

    孙权决定与刘备联合了。

    诸葛亮的江东之行成功了。

    诸葛亮的成功,在于他天才的外交能力;诸葛亮的成功,在于他对时局正确的分析。

    联盟总是双方的事情,其中有一方总会因利益重大而急于联盟,在这种情况下,急于联盟,一方不可因为事急而主动去要求联盟,那样,会被另一方,视为求己。因此,最好的办法是,敲一敲对方的痛处,让他知道自己目前的处境,认识联盟必要,从内心中萌发出联盟的要求,当双方的思想有共同后,任何一方的借事联盟都会被视为顺理成章。可以这样讲,联盟虽然是利益共享,但如果方法不当,联盟则会转化为乞求,共享则会变成恩赐。

    诸葛亮这种知人论事的才能,与兵法上的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也正相通。

    而对于对象的心理走向的准确判断,无疑是一种智能、智慧,至于具体的言行,则属智谋了。

    3.借人之力,巧妙解危

    诸葛亮利用曹操四周力量对曹操的牵制,使曹军不敢轻举妄动,最后收到兵不动而利可全的效果。兵法上讲究借势,诸葛亮特此运用得炉火纯青,自然流畅。这是一种高瞻远瞩,总揽全局之后的智谋。

    曹操在许昌杀了马腾后忽人报说:刘备调练军马,收拾器械,将欲取川。操惊说:若刘备收川,则羽翼成矣。将何以图之?言未毕,阶下一人进言说:某有一计,使刘备、孙权不能相顾,江南、西川皆丞相。

    献策的人,是治书侍御史陈群,字长文。曹操问道:陈长文有何良策?陈群回答说:今刘备、孙权结为唇齿,若刘备欲取西川,丞相可命上将提兵,会合淝之众,径取江南,则孙权必求救于刘备;备意在西川,必无心救权;权无救则力乏兵衰,江东之地,必为丞相所得。

    --若得江东,则荆州一鼓可平也;荆州既平,然后徐图西川;天下定矣。操说:长文之言,正合吾意。即时起大兵三十万,径下江南;令合淝张辽;准备粮草,以为供给。

    早有侦探报知告权。孙权聚众将商议。张昭说:可差人往鲁子敬处,教急发书到荆州,使玄德同力拒曹。子敬有恩于玄德,其言必从;且玄德既为东吴之婿,亦义不容辞。若玄德来相助,江南可无患矣。权从其言,即遣人谕鲁肃,使求救于玄德。肃领命,随即修书使人送玄德。玄德看了书中之意,留使者于馆舍,差人往南郡请诸葛亮。诸葛亮到荆州,玄德将鲁肃书与诸葛亮看毕,诸葛亮说:也不消动江南之兵,也不必动荆州之兵,自使曹操不敢正觑东南。

    便回书与鲁肃,教:高忱无忧。若但有北兵侵犯,皇叔自有退兵之策。使者去了,玄德问说:今操起三十万大军,会合淝之众,一拥而来,先生有何妙计,可以退之?诸葛亮说:操平生所虑者,乃西凉之兵也。今操杀马腾,其子马超,现统西凉之众,必切齿操贼。主公可作一书,往结马超,使超兴兵入关,则操又何暇下江南乎?玄德大喜,即时作书,遣一心腹人,径往西凉州投下。

    在魏蜀吴之间,力量最强的是魏国,为了保持三国对峙下去,诸葛亮一贯的策略是吴蜀联盟,共同抗曹。尽管吴蜀之间因荆州和周瑜之事产生了一些不和,但事临曹兵时,双方都能够抛弃前嫌,以各自的生存利益为重联合抗曹,这也是蜀吴能够存在下去的根本原因。利用马超力量,一方面是机缘巧合,不该曹操南下,另一方面诸葛亮利用了曹操四周力量上对曹军的牵制,使曹军不敢轻举妄动,在解除自己危急的时候,便于取西川。这种借力解围的策略,在三国各军的交锋中经常被使用。

    每个人都生存在一定的关系中,同时,也为各人的关系所制约。在人与人之间的联盟和对峙中,实力的直接较量是最低级的形式,最为高级的是自己能够在对手或盟友身上发现制约他人的几个关键因素,在时势逆转时,有力牵动,最后收到兵不动而利可全的效果。当然,借力解围能否成功,关键还是在于对于各方的观察能否有一双慧眼--智者的眼光。

    4.西取益州,占有地利

    欲站稳脚跟,唯占据益州,诸葛亮高屋建瓴,三分天下宏图大展。

    益州之地,地广物丰,它包括今四川及云南、贵州等省的部分地区,占据益州,刘备才能真正站稳脚跟。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一个天赐良机竟然落到刘备和诸葛亮手里。这一年,领益州牧的刘璋听说曹操将要征伐当时占据汉中(今陕西西南)的张鲁,心里很紧张,汉中一失,益州也就很危险了。这时,他手下的两员大将张松和法正就劝他道:不如将占据荆州的刘备请来攻打张鲁,占领汉中,这样就可以增强抵抗曹操的力量了。表面看来,赤壁一战,刘备与曹操已势不两立,刘备领兵抗曹,较之张鲁,当然力量大得多,但刘璋是一个见识浅薄、懦弱无能的人,对待事物只能观其表而不能透其里。刘备在东汉末年的历史舞台上可谓一个风云人物,在天时、地利、人和三要素中。他早已占了两项,即天时与人和。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这恰好给了刘备施展其抱负的历史舞台,此为天时;赤壁之战后,刘备手下已拥有一大批文臣武将,且皆刘备的患难兄弟,如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此人和也。这样,刘备欲成霸王之业,所缺少的正是地利一项。恰在此时,刘璋却主动要求刘备进川,这无异于拱手送给刘备一个天府之国,补其地利。刘璋此举正所谓是引狼入室、自取灭亡.当他派法正前往荆州去请刘备时,诸葛亮闻知大喜过望,即刻促使刘备与谋士庞统先领万人大军入蜀,名说援助刘璋,实则待机而动。刘备率军一到涪城(今四川绵阳)即受到刘璋的亲自迎接。这时刘备面临两种选择:一是听取刘璋手下张松、法正的建议,立即突袭刘璋,取而代之;二是应刘璋之请,北上出击张鲁。由于两种选择对刘备都不利,因此他两者都未实行。他始终按诸葛亮的意图行事,先按兵不动,以观其变。他把军队驻扎于葭萌关(今四川广元)一带,边观察边做一些笼络人心的事情。第二年,即公元212年,远在蜀地的刘备听说曹操又出兵进攻孙权,便欲东归救吴。刘备在赤壁之战后就已与孙权缔结了姻亲(孙权将自己的亲妹妹嫁给了刘备),由此结成了孙刘联盟。刘备急欲增援孙权并向刘璋借兵,没想到刘璋竟不允,这使刘备非常难堪。正在刘备欲去欲留之际,突然时局发生了变故,原来张松暗通刘备之事被其哥哥张肃知道了,于是张肃向刘璋告发了此事,随即,张松被杀,刘璋与刘备的关系骤然恶化起来。事已至此,刘备也就不必再隐瞒了,迫于形势,刘备就正式开始了夺取益州的军事行动。论实力,刘璋不是刘备的对手,不久,刘璋的大多数将领都投降了刘备。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攻打雒城(今四川广汉北)战斗中,刘备的主要谋士庞统不幸阵亡,这使刘备顿感实力不济。为此,刘备遣人回荆州急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等率部入蜀,让关羽留守荆州。诸葛亮见时机已到,马上统率大部军队入川,协助刘备迅速攻下雒城,于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夏拥重兵直逼成都城下,围城数十日后,刘璋迫于形势只得开城投降。刘备占据益州后,自领益州牧,诸葛亮被拜为军师将军,兼益州太守,至此,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跨有荆、益的目标终于实现了,三国鼎立中的蜀汉国的雏形直到此时才真正显现出来。

    益州乃中国西南部地区,地域虽广,但山高谷深,交通不便,从春秋战国至秦汉以来,这个地区在经济上较之中原地区来说,一直要落后一些,尤其在它的南部,居住着大量的少数民族,跟中原的联系很少,其经济也就更不发达了。因此,治理益州,发展经济,成为诸葛亮巩固刘备取得的新政权的首要任务。在这方面,诸葛亮充分发挥他的治国安邦之才。作为刘备的军师,刘备的所有治国之策实际上皆出自诸葛亮之手,刘备对葛葛亮非常尊重,可说是言听计从,从不乱予否定。故此,诸葛亮对刘备也就忠心辅佐,至死报答刘备的信任和知遇之恩。夺取益州后,诸葛亮励行法治,帮助刘备整顿长期以来益州地区混乱、松弛的社会秩序。诸葛亮执法严明,赏罚分明,无恶不惩,无善不显,在他的治理下,益州社会秩序明显好转。史书上记载,经诸葛亮的治理经营,益州之地变成了一块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凌弱的好地方,整个社会风化肃然.对此,诸葛亮曾遭到一些人的反对,如曾帮刘备夺取了益州的刘璋旧部法正即对法治不满,他对诸葛亮说:从汉高祖入关,也不过约法三章而已,刘公刚占有益州,对百姓没有什么恩德;再说,你们都是外来人,按主客关系来讲,也应把政令放得宽一些,使大家安心。法正提到刘邦当年推翻暴秦后把秦王朝的一切政令全废了,只宣布了三条法令:杀人者死,伤人者刑,盗窃者抵罪。刘邦的约法三章在秦王朝多年暴政后的确是对老百姓的一种解放,那么,这种历史的经验是否只能不变地搬用呢?对此,诸葛亮分析得十分透彻,对法正晓之以理。他说:当年秦王朝无道。用严酷法令压迫广大人民,老百姓怨声载道,那么刘邦的约法三章当然正得其时,然而现在情况恰好相反,刘璋治益,一直法令松弛,致使很多豪强放纵不法,因此严肃法纪,整顿秩序,这才是现在治国所需要的,彼时的放松和此时的从严,皆实际需要使然。诸葛亮借古而不食古,治国有法,安邦有道,以此可见一斑。

    诸葛亮西取益州,主要的是看中了益州的地利。他以战略家的眼光和智谋,为三国鼎立的政治格局,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5.以蚓投鱼,抛饵联吴

    在激烈、复杂的竞争中,利害相连得失相关。当处于困境的情况下,如果只想进而不思退,企图处处得利,那就会处处被动。失小而得大,世界上的事情往往如此。这是大小失得的辩证法。诸葛亮深谙此道,他确实有着惊人的智谋与智慧。

    诸葛亮以蚓投鱼,割让三郡,诱使三郡出兵攻击曹操,以解自己之围。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西进消灭了西北部的马操、韩遂,随即乘胜进军陕南汉中,迫使汉中张鲁投降。

    曹操平定汉中后,西川百姓,听知曹操已取东川,料必来取西川,一日之间,数遍惊恐。玄德请军师商议。诸葛亮说:亮有一计,曹操自退。玄德问何计。诸葛亮说:曹操分军屯合淝,惧孙权也。今我若分江夏、长沙、桂阳三郡还吴,遣舌辩之士。陈说利害,令吴起兵袭合淝,牵动其势,操必勒兵南向矣。玄德问:谁可为使?伊籍说:某愿往。玄德大喜,遂作书具礼,令伊籍先到荆州,知会云长,然后入吴。到秣陵,来见孙权,先通了姓名,权召籍入。籍见权礼毕,权问说:汝到引何为?籍说:昨承诸葛子瑜取长沙等三郡,为军师不在,有失交割,今传书送还。所有荆州南郡、零陵,本欲送还;被曹操袭取东川,使关将军无容身之地。今合淝空虚,望君候起兵攻之,使曹操撤兵回南。吾主若取了东川,即还荆州全土。权说:汝且归馆舍,容吾商议。伊籍退出,权问计于众谋士。张昭说:此是刘备恐曹操取西川,故为此谋。虽然如此,可因操在汉中,乘势取合淝,亦是上计。权从之,发付伊籍回蜀去讫,便议起兵攻操。虽然最后孙吴败北,但却挽救了刘备的危局……

    在政治斗争中,对立的几方难有永远的朋友,也难有永远的敌人,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盟和攻击,全是因为政治利益的需要。就蜀吴关系为例:当年赤壁大战时,孙刘联盟,这是为了各自生存需要;当曹操大败,刘备借取荆州时,孙刘联盟解体,双方走向对立;后曹操平汉中,欲进西川时,诸葛亮主动结束对立并以三郡去以蚓投鱼,诱使孙权出兵攻击曹操,解自己之围;当孙权知道自己能在这场斗争中得到好处时,也顺应了诸葛亮的联合主张,出兵攻曹。

    从诸葛亮割让三郡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凡事必须要从大处着眼。有时为了整体利益,暂时放弃一些局部利益是完全必要的。

    在我们身边,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对手,聪明的人会因利益关系而把对手变成朋友,使朋友成为对手,这种关系的转变虽使人感到遗憾,但对利益却是准则。因此,在逐利中要把利益和人情解体,最后在谋利中结交新朋友。

    6 汉中紧要,分步徐图

    汉中对于蜀汉政权至关重要,早占有早主动。但诸葛亮仍不肯操之过急,而是审时度势,分步图之,该出手时则毫不犹豫。军事战略家的慧眼与谋划水乳相融。

    就汉中对益州的重要性来说,刘备本来应该在占领成都后立即占领汉中。

    然而,应该做的事却没有做。这倒不是因为刘备、诸葛亮等人没有想到,而是因为他们当时还无力顾及。

    建安二十年(215年),也就是刘备占有成都的第二年,孙权便派人前来讨还荆州。对于刘备集团来说,荆州是关系到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重地,当然不能拱手相让。但如果要就荆州到底该属于谁的问题辩个明白,显然于时不宜,弄不好还会使得联盟破裂。于是,刘备便含混地答道: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刘备说当以荆州相与

    意即把荆州给您,刘备用与而不用还,显然是不承认从孙权那里借得荆州。而且这个与是有条件的,即取得凉州。而凉州究竟什么时候取得,当时谁也说不清楚。

    孙权见刘备借口推托,便出兵武力争夺。刘备不也示弱,急忙率兵回到荆州。看来,荆州到底该归谁所有,必须要弄个清楚了。

    鲁肃曾邀关羽相见。双方各驻兵马百步之外,只带佩刀单独相会。鲁肃对关羽说: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

    关羽说:乌林之役,左将军身在行间,寝不脱介,戮力破魏,岂得徒劳,无一块壤,而足下来欲收地邪?

    双方各说各的理,看来只有武力解决问题了。

    也就是在孙权、刘备为荆州的归属问题箭拔弩张之时,曹操却乘机出兵汉中。为了尽快解决荆州问题,回兵保卫益州,刘备不得不对孙权作出较大的让步,以湘水为界,将江夏、长沙、桂阳三郡划给孙吴。当刘备解决了荆州问题,赶回益州时,曹操已经打败了张鲁,占有汉中。

    刘备在争夺汉中问题上比曹操晚了一步。

    曹操虽占汉中,但却无意对蜀中大举用兵,他只是在三巴地区作一些尝试性的军事行动,稍有不利,便立即停止。在曹操看来,占领汉中的目的,不是为了进一步灭蜀,而是为了防止刘备抢先占有汉中,威逼关中。因此,曹操出兵汉中,是带有防御性的军事行动。吃过赤壁之战苦头的曹操,是从曹、刘、孙三家的关系来看待征蜀问题的。刘备虽与孙权为荆州问题兵戎相向,但刘备能很快挥军回蜀,说明荆州问题已经解决,孙刘联盟并未破裂。如果出兵伐蜀,刘备毕竟不是刘璋。他不但有益州之险,而且有天府之富,荆,益之众,关张之勇,诸葛、法正之智。万一与刘备胶着于西线的战斗,而孙吴在东面发动大规模进攻怎么办呢?

    曹操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

    刘备没有立即进攻汉中。是因为刘备、诸葛亮深知,他们在汉中的对手已经不是张鲁,而是曹操。夺取汉中决非轻而易举的事,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

    两年过去了,诸葛亮时时记挂着占据汉中,他占领益州北大门的欲望,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但没有谈化,而且越来越强烈。他经常和刘备、法正等人商议进取汉中的大事,做着各种必要的准备。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东吴将军鲁肃去逝。消息传来,诸葛亮心中非常悲痛。悲痛之余,他的心中又掠过一丝忧虑:接替鲁肃屯兵陆口的吕蒙,会不会像鲁肃那样顾全大局,与关羽和好相处呢?如果东面荆州万一出事,曹操又在北面扼住益州的咽喉,益州的安全将如何保证呢?想到这里,他深感夺取汉中、巩固巴蜀之事的紧迫。

    法正对于夺取汉中的紧迫也有同感。他找到刘备劝道:曹操一举攻下汉中降服张鲁,不乘机进兵益州,而是留下夏侯渊、张镇守汉中,自己急忙回到北方,这是为什么?是因为曹操智慧不足力量不够吗?不是!是由于他内部忧患的逼迫使然。我认为,夏侯渊与张的才干谋略,不能胜任独当一面的需要,我们如果出动全军前去讨伐,必定可以攻克汉中。攻占汉中之后,广兴农业,积聚粮食,观察形势等待时机,最好的结果是可以推翻曹操,尊奖汉室;其次可以蚕食雍、凉二州,开疆扩土;最次也可以固守要害,作持久的打算。这是天赐良机,我们不可失掉啊!

    法正的建议与隆中对的战略目标是一致的,自然得到了诸葛亮的赞同,也自然被刘备采纳。刘备立即做了如下部署:诸葛亮镇守成都,刘备亲率大军征汉中,法正随从参谋军机,赵云、黄忠、魏延、张飞、马超、吴兰等主要将领全部从征。

    曹操、刘备争夺汉中的战役开始了。

    刘备将军队分作两路,一路由张飞、马超、吴兰率领,直抵武都,进屯下辨(武都郡治所,治今甘肃成县西北)。这一路军进入陇右,起着牵制曹军,配合汉中主力的作用,特别是马超自幼生长在凉州,有羌人血统,甚得羌胡之心,威震陇右之地,由他策动武都、陇右氐羌及旧部反曹显然是合适的人选。果然,马超等至武都以后,氐人酋长雷定等率七万余部众反曹响应马超。

    曹操闻听刘备军至陇右,急派曹洪、曹休却率军攻取下辨。曹洪是曹操的从弟,曹休是曹操的族子。曹休备受曹操宠爱,称他为吾家千里驹.此次出兵陇右,曹休虽为骑都尉,参曹洪军事,但曹操却对他说:汝虽参军,其实帅也。因此,曹洪虽为主帅,曹休居于出谋划策的重要地位。当时,刘备将吴兰屯驻下辨,当曹军准备进攻时,在他们的后面固山,却出现了张飞的队伍,看样子是像要切断他们的后路。曹兵立即慌乱起来。曹休对众人说:

    张飞要真的打算断我后路,就应该伏兵潜行,不让我们知道。如今他这样大张旗鼓,虚张声势,说明他不能断我后路。我们应乘他们还未集中,迅速进击吴兰。吴兰一破,张飞必然退走。于是,曹洪下令进攻吴兰。吴兰将任夔被杀,吴兰败走,被阳平氐人强端斩杀。张飞、马超见下辨失守,只好向后撤退。

    刘备一路直攻汉中,在阳平关与曹军对峙。为了保证道路的畅通,刘备派大将陈式率十余营兵士驻扎在马鸣阁道。马鸣阁道是蜀中古栈道,在今四川广元市北朝天镇附近,沿嘉陵江河谷修建。刘备派兵驻扎于此,一方面保证后方供应,一方面保证退路。曹将夏侯渊派大将徐晃率兵袭击陈式,陈式军被打败,士兵纷纷跳入山谷,伤亡惨重。

    刘、曹两军经过激战之后,双方相持于巴、汉之间。刘备急书发益州兵,诸葛亮与从事杨洪商议对策。杨洪说: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诸葛亮非常看重杨洪的见识,当即发兵,支援汉中前线。

    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刘备出兵汉中到二十三年(218年),双方在汉中僵持了一年多。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春,刘备发动定军山战役,大败曹军。曹军损失了主帅夏侯渊,又恐刘备乘胜进攻,众人慌作一团。

    虽然有张出来收拾残局,但定军山一仗,对刘备争夺汉中之役毕竟是个重要转折。从此,形势开始向有利于刘备方面转化。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三月,曹操自长安率兵经褒斜谷赶往汉中。刘备听说曹操到来,信心十足地说: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

    曹操入汉中,是想反击刘备,以保住汉中。然而刘备却敛众据险,不与曹操硬拼。曹操进入汉中,带来数千万囊军粮,储于北山之下。刘备大将黄忠认为可袭取曹操北山军粮,曹军无粮必败退。赵云赞成黄忠之计,并将自己所统之兵拨出一部分随黄忠去北山。按照正常时间,黄忠该事毕归营了,可是仍不见其归来。赵云放心不下,便率数十骑兵轻行出营,接应黄忠。不料没有接到黄忠,却碰到了曹操的前锋部队,两军厮杀起来。赵云寡不敌众,率众且战且退,一直退回自己大营。这时,赵云的副将张翼主张紧闭营门坚守,而赵云入营后,却令大开营门,偃旗息鼓。曹军追到营前,见到这种情形,怀疑赵云有埋伏,便退军回去。赵云见曹兵退却,令士兵摆鼓震天,并让士兵用劲弩猛射曹军,曹军惊骇,自相践踏,有很多人落入汉水而死。第二天,刘备来到赵云大营,见他昨日与曹军作战之处,高兴得称赞赵云的字说: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一个多月过去了。

    曹操在汉中欲守无险,欲战不能,除了军粮一天天减少,士兵伤亡逐渐增加外,其他一无所获。

    时值五月,盛夏的汉中酷热难耐。这里本是个盆地,盆底平坦、宽阔,然而不知为什么,曹操觉得这土地忽然变小了,四面的大山增高了,他有一种被装进盆里的感觉,压抑、憋闷,他甚至对这个地方有些厌恶。

    他决心放弃汉中了。而他这不可撼动的决心,却用了一种十分简单地形式加以表达。他只对部下说了两个字:鸡肋.众人十分疑惑,不知曹操所指何意。曹操的主簿杨修是个极聪明的人,他见此,便急忙收拾行装,准备撤退。众人都问杨修:何以知之主公欲撤?杨修说: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夏五月,曹操引兵撤出汉中。

    汉中归刘备所有。

    刘备据有汉中和曹操撤出汉中,都有其内部的必然原因。刘备集团上下一心,必欲据汉中以保蜀中安全,又有法正的奇谋妙术,有诸葛亮的后方支援。而曹操争汉中,地理条件对其极为不利;内部不稳,接二连三地发生叛乱,加上他正加紧完全代汉的准备工作,这项最中心的政治任务,不容许他在汉中拖延时日。

    对于刘备集团来说,汉中得到了,蜀中安全了,为了进一步实现隆中对提出的战略计划,诸葛亮又策划着新的战略方案。

    是的,在激烈的战争年代,必须一个谋划跟着另一个谋划,这样才能不断进取,而不会功败垂成。

    7.内外配合,巩固发展

    兵定汉中,诸葛亮在国内力主刘备称王,在外面,则连占一系列战略要地。内外相补益,相呼应,蜀汉政权迅速强大。这是诸葛亮善于纵览全局的深远眼光、从容应对的高超智慧的又一次突出体现。

    占有巴蜀,是诸葛亮隆中对提出的跨有荆、益的基本实现,而兵定汉中,是对跨有荆、益的局部完善。

    兵定汉中以后,刘备集团面临着一片大好形势。在东面,与孙权的荆州争端已暂时解决。在北面,益州门户的钥匙挂在了刘备集团的腰间,被人扼住咽喉的危局已经彻底改观。

    当人们还沉浸在夺取汉中胜利的喜悦中时,诸葛亮又开始考虑新的行动步骤了。他认为,跨有荆、益是关系到将来北伐两路夹攻中原的大事,是隆中对战略计划最后实现的关键。因此,兵定汉中以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完善跨有荆、益的局面,诸葛亮又接连采取了三个措施。

    第一个措施:进刘备为汉中王。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七月,刘备手下的大臣:平西将军都亭侯马超、左将军长史领镇军将军许靖、营司马庞羲、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射援、军师将军诸葛亮、荡寇将军汉寿亭侯关羽、征虏将军新亭侯张飞、征西将军黄忠、镇远将军赖恭、扬武将军法正、兴业将军李严等一百二十人,向名存实亡的汉朝廷上了一道表章,请封刘备为汉中王。

    这封表文是广汉人李朝的手笔,但其策划及立意却是诸葛亮。实际上,整个拥刘备为汉中王的事件都是诸葛亮的大手笔,它体现着诸葛亮的智慧,体现着诸葛亮的谋略,体现着诸葛亮对时机的准确把握,体现着诸葛亮高超的政治斗争艺术,体现着诸葛亮艰苦卓绝的努力,同时它寄托着诸葛亮的政治理想。而这封上奏的表文,是这篇大文章中的一个精彩段落。

    按当时的形势,献帝形同虚设,汉廷名存实亡,有实力者称王称霸,无实力者成为强者之食。在这种情况下,刘备称王汉中不过是件简单的事。而刘备称王的过程也确实简单,奏表写完,无需批准,便在沔阳设坛场,陈兵列众,群臣陪位,将奏表一读,把王冠往头上一戴便就是汉中王了。

    然而,就是这件极其简单的事情,却被搞得相当复杂。刘备称王前,不但群臣写了上奏表文,刘备称王后,又亲笔上书汉帝,除表明自己为群僚所迫正式即汉中王位的态度外,再次揭发曹操谋权篡位的罪行,以及自己决心重振汉室的宏愿。刘备这封上书,与他的群下的奏书没什么两样,甚至有些措词都是一样的。

    同样的内容,为什么要反复说呢?汉献帝既然形同虚设,为什么诸葛亮发动这么多人向他上封刘备为汉中王的奏章呢?我们知道,此时的皇帝不过是曹操手中的政治玩偶,朝廷就是曹操,曹操就是朝廷。诸葛亮把奏书上给朝廷,实际上就是交给曹操。奏书中把刘备说成汉朝宗室的肺腑枝叶,说成是兴复汉室的中坚力量,公开、鲜明地打出灭汉贼、兴汉室的旗帜。

    这在当时是很具有号召力的。刘备称汉中王之时,正是曹操代汉的准备工作接近完成之际。

    但曹操代汉虽有相当支持,但也有很大阻力。在曹营内部,反对者就甚多。

    这说明,尊奖汉室的正统观念在一部分人当中还是有市场的,在这种情况下,灭汉贼,兴汉室的旗帜就不会失去其号召力。

    曹操代汉与朝中一些人保汉必然要发生尖锐矛盾,曹操在处理这个矛盾时是坚决的,不留情面的。琅邪王刘熙谋欲渡江投孙吴,曹操将其杀死。议郎赵彦曾为献帝陈言时策,曹操恶而杀之。献帝的皇后伏寿,亲眼见曹操因董承之事杀其女董贵人的过程。当时董贵人正怀有身孕,多次请求曹操留其性命,但终被杀死。伏寿见状,便给父亲屯骑校尉伏完写信,尽言曹操残忍地将董贵人逼死之状,令其父密图曹操。后来,此信被曹操发现,曹操大怒,逼汉献帝废掉伏寿,并派华歆、郗虑率兵进入后宫逮捕伏后。当时,伏后闭户藏壁中,华歆将她从屋中强拽出来,伏后披头散发,徒步跣行,哭着对献帝说:你身为天子,不能救我一命吗?献帝无可奈何地说:我的命都不知什么时候就没了,怎能保你?后来,伏后被杀,她生的两个皇子全被用毒药毒死。伏后的兄弟及宗族死者达百余人。诸葛亮在请求封刘备为汉中王的奏书中,列数了曹操的不轨行为,对曹操操纵汉帝,杀戮皇后,鸩害皇子的行为进行声讨,用以激起更多人对曹操的义愤,这是奏书的又一目的。

    诸葛亮向汉帝上封刘备为汉中王的奏章,还有一个用意,就是向世人表明,刘备是受益州各类人拥戴的合法的汉中王。上汉帝表中,署名者有马超、许靖、庞羲、射援、诸葛亮、关羽、张飞、黄忠、赖恭、法正、李严等。马超是新降附刘备的关陇人,许靖、庞羲、射援、法正、李严是刘璋的旧部,诸葛亮、关羽、张飞、黄忠、赖恭是刘备的旧部。这三部分人非常具有代表性,这表明无论是新降附的外州人,还是过去刘璋的老部下,都已经和刘备的旧部合为一体,共同拥戴刘备。

    这不是诸葛亮在虚张声势,他确实为了三种人的团结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让我们看下面几件事:

    马超在刘备攻克成都中起了重要作用,受到刘备的重用。关羽听说马超归降刘备,便写信给诸葛亮,问马超的才能可与谁相比。关羽有个毛病,不喜欢别人比自己强。对此,诸葛亮特别了解。怎样回答他呢?把马超说得太好,关羽会很不服气;说马超不行,既不符合事实,也会伤害马超的自尊。于是,诸葛亮便给关羽回了一封分寸把握得十分得体的信。信中说:

    马超文武兼备,气概雄烈,过于常人,可称得上一世的豪杰,是黥布、彭越一流的人物,可以与张飞相提并论,但是赶不上您美髯公超逸绝群。因为关羽胡须很美,所以诸葛亮称他为美髯公。关羽见信后果然很高兴,没有与马超发生什么不快。为了维护新人与旧部的团结,诸葛亮在点滴小事上都是这样谨慎。

    零陵蒸阳人刘巴,在刘备占荆州后就不顾诸葛亮的挽留,南下交。又因与交太守士燮不合,辗转来到益州,被刘璋重用。后来,刘璋想迎刘备入蜀,刘巴闻听,劝阻说:备,雄人也,入必为害,不可纳也。当他听说法正已经带着刘备进入益州,又劝道: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因此,刘备对刘巴深以为恨。而诸葛亮则多次向刘备称赞刘巴的见识与才干,建议刘备重用他。在诸葛亮的称举下,刘备在攻成都时下令不许伤害刘巴,其有害巴者,诛及三族。刘备占领成都后,任刘巴为左将军西曹掾。但刘巴为人清高孤傲,张飞曾到刘巴那里,刘巴却连话都懒得跟他说,惹得张飞心中愤恨不已。诸葛亮听说后,便找到刘巴,对他说:张飞虽实武人,敬慕足下。主公今方收合文武,以定大事;足下虽天素高亮,宜少降意也。不料刘巴却说:大丈夫处世,当交四海英雄,如何与兵子共语乎?仍我行我素。刘巴对张飞的态度使刘备非常生气,说:孤欲定天下,而子初(刘巴字)专乱之。其欲北还,假道于此,岂欲成孤事邪?诸葛亮便对刘备说: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若提鼓,会军门,使百姓喜勇,当与人议之耳。运筹帷幄,诸葛亮决不会不如刘巴,诸葛亮这样说,意在让刘备注重刘巴的长处,不要计较刘巴的傲慢。

    南郡枝江(治今湖北枝江县东北)人董和,在刘璋任益州牧时任过牛革卑县(治今四川简阳县)县长、江原县(治今四川崇庆县东南)县长、成都令等职。他所治理过的地方,皆移风变善,畏而不犯.后来,他又任益州郡(治今云南晋宁县东北)太守,清约如前。与蛮夷从事,务推诚心,南土爱而信之.对于这样一个有治理才干的人,诸葛亮建议刘备加以重用,刘备便任董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献替可否,共为欢交。

    上述三件事,第一件是如何处理刘备旧部与新降者的关系;第二件是如何对待刘璋旧部有小毛病却有大才干的人;第三件是如何对待刘璋旧部的人才。这三件事都得到妥善的处理,都浸透了诸葛亮的心血。

    第二个措施:打通汉水。

    广阔的汉中平原,有一条著名的河流从西向东穿过,这就是汉水。汉水的上游又称沔水,它像一条绸带,蜿蜒曲折在鄂西山地中,把汉中和襄樊联系起来。

    在刘备取得汉中之后,立即派刘封、孟达东西夹攻汉中的东三郡西城、上庸、房陵。

    曹军败绩,东三郡落入刘备之手。

    占领东三郡,是为了打通汉水,因为东三郡都与汉水有紧密的地理联系。三郡地处襄阳之西,均有水系与汉水相联。占领了三郡,就打通了从汉中到襄阳这段的汉水。打通汉水,正是为了贯彻隆中对的战略意图。诸葛亮的隆中对指出,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若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率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刘备则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实行对中原的两路夹击。占领汉中,使北进秦川有了可靠的根据地,而要实现率荆州之军以向宛、洛,攻占襄阳则是必要的前提。襄阳在刘表时曾是荆州的州治,曹操退出荆州后,留下重兵把守襄阳,对刘备集团来说,占领襄阳绝非易事。刘备集团占领三郡,打通汉水,一个重要战略意图,就是从西部策应由江陵北上攻打襄阳的关羽军。

    第三个措施:派关羽北攻襄阳。

    继打通汉水计划实施之后,关羽也率军从江陵北上,发动了攻打襄阳的战役。

    从刘备夺取汉中以后一系列军事行动看,攻打襄阳很可能不是关羽的擅自行动,而是刘备、诸葛亮进一步完善跨有荆益待机夹攻中原战略行动的一部分。

    有两点可以证明这个推断。

    第一点,刘备汉中称王后,以汉中王的名义,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铖.假节铖,是当时帝王给臣下的一种权位极重的待遇。假节铖者拥有代行帝王旨意、掌握生杀的特权。当时关羽正积极准备北上攻打襄阳,此时给他这种待遇,显然是为了让他在此战役中,更大限度地发挥指挥和统帅作用。

    第二点,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刘备占有汉中,大约六月底打通汉水的战役胜利结束,七月初关羽率荆州军北上襄樊,这三次战役如此紧密相连,一环扣一环,显然绝非偶然的巧合,而是实行完整地跨有荆益的整体战略的统一安排。

    看来,攻打襄樊之战,是得到刘备的命令而发动的,是诸葛亮整个战略计划中的一部分。

    诸葛亮发动攻打襄樊战役,从军事角度看,是抓住了战机。当时,西城、上庸、房陵三郡已经攻下,从汉中直抵襄阳的汉水已经打通,从西、南两路进攻襄阳的军事态势已经形成。在曹操政权内部,拥汉势力反对曹操代汉的斗争也驱于白热化。曹操统治地区的百姓也对沉重的徭役深怀不满。就在襄樊战役发生头一年的十月,南阳郡治宛城发生了兵变,守将侯音执南阳太守,劫略吏民,据城自守。侯音反叛是顺民心,举大事,远近莫不望风,可见南阳民众对沉重徭役是何等不满。这次兵变虽然在关羽攻打襄樊前就被平定,但它说明了曹操内部的不安定。这正是关羽进攻襄樊的大好时机。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关羽进军襄樊。襄樊若失,曹操的许都就会直接暴露在关羽的兵锋之下。有鉴于此,曹操闻讯后,立即增派精兵良将,大力加强襄樊的防卫工作。

    面对曹军严阵以待,关羽深感兵力不足。在这时候,他得知东吴的陆口守将吕蒙因病回建业休养,新换的守将陆逊,年轻资浅,不足为虑,便决定抽调江陵的部分守军,开赴襄樊前线增援。

    一切准备就绪,关羽在包围襄樊的同时,首先对樊城外的于禁部发动了进攻。关羽与于禁交锋,一时难分胜负。时至八月,大雨滂沱,山洪暴发,汉水骤涨。大水漫过河床,一股脑地向樊城北低洼之处倾泻。于禁驻军之处,平地水深数丈,顿时变成一片汪洋,七军皆被淹没。曹兵纷纷登至高处避水。关羽利用水军优势,率众登上大船,对被洪水包围的曹军发动猛攻。

    于禁抵挡不住,束手就擒。

    而于禁的属将庞德,却进行了殊死抵抗。双方从早晨一直打到太阳过午,庞德部下几乎全部投降。庞德无奈,只得同麾下乘小船往樊城退却。不料途中翻船,被关羽军活捉。庞德宁死不降,最后被关羽所杀。

    樊城外围之战,关羽大获全胜,紧接着对樊城展开了进攻。

    关羽紧围樊城的同时,又派将领围困襄阳守将吕常。曹操所设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都投降了关羽。在陆浑(今河南嵩县东北),县民孙狼等起兵杀害县主簿,依附关羽。关羽给孙狼官印,给他增加兵众,让他回到陆浑南长乐亭,与南部的关羽遥相呼应。

    关羽节节胜利,步步紧逼。

    曹操惊慌失措,甚至打算迁都。

    关羽名声威震华夏.

    汉中尊王,打通汉水,挺进襄樊是刘备集团占领汉中后诸葛亮进一步采取的三个措施。三个措施互相联系,同指一个敌对目标--曹操。汉中尊王是在对曹斗争中的政治攻势,打通汉水和挺进襄樊是对曹操的军事攻势。这三个措施要达到的目标,不是隆中对的最终目标--收复中原,刘备汉中称王后回到成都,而没有出兵秦川就是明证。三个措施所要达到的目的,仍是隆中对提出的阶段性的目标,即完整地跨有荆益,以便进一步待机夹攻中原,最后恢复汉室。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即位魏王,并于该年十月代汉称帝,改国号为魏,改元黄初.曹丕废汉献帝而自立为皇帝,此举使身处益州的刘备和广大官兵万分震怒,他们认为只有刘备具有汉家宗室血统,有资格继承王位,如今曹丕竟自立为帝,那刘备更应称帝才是,由此,诸葛亮等文武百官共同上书,请求刘备称帝。最后,刘备以天命不可以不答,祖业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无主为由,也于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即皇帝位,国号仍为汉(史称蜀汉),改元章武,立长子刘禅为太子,拜诸葛亮为丞相,总理国务大事。从此,三国鼎立之中已有魏、蜀两家称帝。诸葛亮作为蜀汉国的开国丞相,挑起了定国安邦的历史重任。

    事实表明,诸葛亮的战略意图都是靠他一步步的、稳扎稳打的智谋才得以逐步实现的。

    8.统揽全局,联吴制曹

    诸葛亮胸中纳天下,43岁便担当起治蜀复汉的政治使命,审时度势,继续与吴国联盟,牵制曹操以图大业。

    建兴元年(223年),也是魏文帝黄初四年,刘备去世,43岁的诸葛亮,便承担起治理蜀国、恢复汉室的重大使命。身为清流派的后裔,这个难以达成的政治理想,却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刘禅即位不久,益州的最南方郡县,便不断传出少数民族首领起兵反叛的消息。

    东方的孙权,虽在刘备死后,立刻派信都尉冯熙前来吊丧,与其是说想复归和好,不如视之为前来探询蜀中的情势。

    南方叛乱的豪族也有不少和孙权互通声息,孙权一概接纳,还封给官号。虽然仅是在精神上给予支持,但却使成都新政权备感压力。

    孙权袭取荆州后,将原驻于公安的前益州牧刘璋迁移到秭归,仍任益州牧,以随时准备代替现有的成都政权。虽然刘璋在刘备东征时病死于东吴,但在刘备兵败后,孙权又以刘璋之子刘阐为益州刺史,并进驻交州和益州交界处,以作为孙权和益州叛变少数民族首领的联系桥梁。显示孙权对蜀汉仍抱有相当不友好的态度。

    北方的曹魏政权,在刘备去世的讯息传来,便强烈显出敌对国的态度,举国欢腾庆祝,只有黄权一人闷闷不久,面露哀戚。不过曹丕倒颇为体谅,未作任何的责问。但曹丕听说孙权又和蜀汉来往,非常不高兴。前往蜀汉吊丧的使者冯熙,再奉命到洛阳解释时,便受到曹丕当面责难,并将他扣留下来,冯熙日后死于魏国。

    曹丕更下令魏国的几位名士级大臣,向诸葛亮发动政治喊话,包括司徒华歆、司空王朗、尚书令陈群、太史令许芝、谒者仆射诸葛璋等,分别写信给诸葛亮,要诸葛亮审时度势,顺从天命人心,纳士归降,作为魏国的藩属。

    诸葛亮对这些信函,一律不买帐,只写了一篇公开的回信,陈述自己对当时政治情势的观点和立场。这篇名为正议文章,相当坚定的保持抗拒曹魏、光复汉室的态度,其文大意如后:

    以前项羽,就是违反政治伦理,拥有政权,因此虽占大部分华夏土地,取得了皇帝的声势,但最后仍身败名裂,可作为后世人之戒。

    曹魏政权,却未审此历史事实,仍步项羽后尘,非法夺取政权,即使侥幸不报应在这一代,也必会祸及子孙的。

    各位先生(指来信的魏国名士大臣)以社会耆老,却为伪政权写信给我,有如西汉末年陈崇、张竦称颂王莽的功德,帮助王莽篡位一样,是破坏政治伦理的罪魁祸首啊!

    当年汉光武帝,承续汉室旧基,强化合法性政权,因此能够以数千少数军力,大破王莽四十万大军于昆阳之郊。坚持正理,讨伐邪道者不在军力之众寡。是曹操虽以擅用谋略闻名,亲率大军救张于阳平,仍难免丧失汉中于先帝之手,相信曹操的遽逝乃天命之惩罚也。

    但子桓(指曹丕)淫逸,不知反省,继以篡位之恶行,而你们却为他讲话,替他宣扬。使唐尧、虞舜、夏禹、后等稷圣王传下来的政治伦理,均遭污蔑,实大人君子之所不该为也。

    这篇政论仍完整保持诸葛亮原有的政治立场,并不因政治情势而有所动摇和改变。其实诸葛亮之所以要充分表现其强硬立场,甚至不惜对那些在学术上、社会上颇享盛名的元老重臣怒言相向,最主要的还是为了稳定蜀汉臣民的政治信心,在内外多难的情势下,能先坚定自己阵营的政治立场。

    《三国演义》中有一场诸葛亮阵前骂死王朗的情节,其中的对话,显然是根据这篇文章加工的,史实上自然没有发生阵前相骂这件事,只是小说家的渲染罢了。

    对于南中地区的叛乱,因其牵涉较多内政问题,不是光靠军力可以解决的。何况刘备伐吴失败,兵力元气大伤,势必要有一段时间来休养生息,所以未即刻加以征讨。他下令李严透过各种关系去安抚这些少数民族领袖,并派兵驻守险要,严加守备,防止叛乱向蜀中蔓延,等待较有利的时机再来加以解决。

    最紧急的工作,仍是在三分鼎立的情势下,如何对自己定位。以基本立场而言,和实力最大的曹魏,是不可能和解的。以统治领域而言,蜀汉最小,如果想硬碰硬同时去对抗两个比自己强大的敌人,绝对是不智的策略。隆中对联吴制曹的基本国策,在客观上属绝对必要。因此,当前局势,吴、蜀间的急速和解,是最紧要的任务。

    但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说和解就和解,自关羽失荆州、刘备东征败于亭以来,吴蜀间火爆性的紧张关系,要解除谈何容易。

    其实,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担心的便是孙权的态度。刘备驻守白帝城期间,孙权虽曾派使节通聘,寻求和解,但主要是为了来自北方曹丕的压力使然。等到东吴获得小胜,却仍公开表示向魏臣服后,孙权态度的变数就更大了。诸葛亮把李严留在公安,主要在防备孙权的异动。因此当刘禅即位,朝中大事安排就绪后,诸葛亮等不到过年,便在同年十一月,以尚书邓芝为中郎将,积极主动地展开重建吴蜀联盟的外交工作。

    邓芝字伯苗,义阳新野人,光武帝时功臣邓禹的后裔。在刘焉时代,邓芝由荆州进入益州,寻求机会,但未蒙重用,只在郫县当个守护粮仓的小官。

    但邓芝一点也不气馁,他自己设计了一套相当合理的粮食管理办法,尽量给予当地人民便利。

    刘备定益州后,巡视各郡县。有次来到了郫县,看到邓芝的管理办法,相当好奇,与之深谈,大奇之,乃擢升为郫县县令,不久又迁升为广汉太守。每到一个地方,邓芝都能以独特风格,为政清严而有治绩.因此刘备称帝后,诸葛亮以丞相录尚书事,特别将邓芝由地方调往中央,入为尚书。

    要说服主见颇强的孙权,必要靠一位有胆识又有创意的使节。诸葛亮正为找适当人选而深思,一时仍下不了决心。

    正在这时候,邓芝主动进见诸葛亮,并表示道:今主上幼弱,初在位,应立刻派大使去东吴重申盟好。

    诸葛亮听了,点头笑道:我也考虑很久了,但一直找不到适当人选,如今却让我找到了。

    邓芝问那一位最适当。

    诸葛亮:就是使君您啊!(邓芝曾为太守,故称使君。)显然诸葛亮已看出,邓芝对和东吴重修旧好这件事,一定早有相当深入的思考。用他来处理这个需要随机应变的复杂外交谈判,是再适当不过的人选了。

    邓芝到东吴后,孙权果然心存疑虑,并未立刻接见他。邓芝等了好几天,没有结果,乃主动上奏表向孙权表示:臣今天来到东吴,也是为吴国而来,不单只是为蜀国的啊!

    做事一向干脆的孙权,在见到邓芝后,便立刻表示了他对这件事的看法。

    孙权说:我很愿和蜀国重归旧好,只是担心蜀主幼弱,国小势逼,恐马上会被曹魏吞并,到时候连我自己都自身难保了,所以对联蜀或联魏这个重大政策,一直都犹豫不决。

    邓芝听了,胸有成竹地回答道:吴、蜀两国共有四州之地(荆、扬、梁、益),大王是当世之英雄,而诸葛亮也是一时之俊杰。蜀国有重关之天险,易守难攻。吴国更有三江(吴淞、钱塘、长江)之天然屏障,攻打不是那么的容易。如此两个有利条件,唇齿相依,进而可以兼并天下,退也可和曹魏鼎足三分,这不是很自然的道理吗?

    大王如果想臣服于曹魏,曹丕迟早会强迫您到洛阳,到时候安全必成顾虑。即使大王坚持不去,曹丕也会向大王要求送太子为人质,若不依从,曹丕立刻会以讨伐叛逆为由,对东吴出兵。此时,蜀国如果也趁机顺流而下,则江南之地恐不再为大王所有了。

    孙权听了,默然不语。

    的确曹丕要求太子孙登到洛阳为人质,已不止一次了,这个条件不但孙权不可能答应,且东吴的君臣亦认为是奇耻大辱,即使拼了命也不能同意。

    孙权终为邓芝所说服,下令与曹魏断绝关系,与蜀汉重修旧好。诸葛亮的战略意图又一次得到实现。

    9.攻心为上,平定南郡

    举大事者以人为本,结民心为先,故人心归之,愿为之效死。这是诸葛亮的智慧。

    而为达此目的的具体措施,又无不显现出他的机智来。

    刘备死后,南中诸郡并皆叛乱,建宁豪强雍、越隽郡太守高定等先后起兵造反,企图割地自立,还动少数民族首领孟获乘机反叛。

    一时间,蜀汉后方狼烟滚滚。诸葛亮因蜀汉新遭大丧和夷陵之败,国力大伤,暂时对南中叛乱采取抚而不讨的策略,致力于务农殖谷,让百姓休养生息,发展生产。

    公元225年,诸葛亮亲率大军南下,采用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的策略来平定南中之乱。在诸葛亮用反间计杀死雍、朱褒、收服高定之后,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开始征讨孟获。孟获收集雍等人的余部,土继续对抗蜀军。孟获作为少数贵族的首领,在南中为夷汉所服,是当地一个有影响和威望的人物。诸葛亮决定收服孟获,设法使他从心里臣服于蜀汉政权,在西南少数民族中造成影响,以便稳定南中局势。

    孟获在诸葛亮智破雍之后,土聚集三洞元帅商议对策。使三位元帅各领士兵五万人,分左、中、右三路而进。诸葛亮召来赵云、魏延近前,却不吩咐;又唤王平、马忠至前,对他二人说:今蛮兵三路而来,吾欲令子龙、文长去,此二人不识地理,未敢用之。你二人再分往左路、右路迎敌,使子龙、文长随后接应。今日整顿军马,来日天明出发。二人领命去后,又唤张嶷、张翼吩咐说:你二人同领一军,往中路迎敌。明日与王平、马忠约会而进。

    吾欲令子龙、文长去取,奈二人不识地理,故未敢用之。二人亦领命而去。赵云、魏延见诸葛亮不用,各有不平之色。诸葛亮对他们说:吾非不用你二人,但恐汝涉险入深,为蛮人所算,失其锐气耳。二人怏怏而退。私下商议,都觉得身为先锋,因不识地理而不被用,实在令人羞愧,于是生擒几个蛮兵,让其带路,杀入敌军营寨,在王平、马忠接应下,大败蛮兵,斩杀了敌军中路元帅。左右两路敌军元帅从山路而逃,被张嶷、张翼以伏兵擒之。

    诸葛亮成功地使用了激将法。诸葛亮完全掌握赵、魏两位老将军的心理,刺激他们的好胜心,并且指出了他们不识地理的弱点,提醒他们不要涉险入深,为敌所算。

    诸葛亮令人解去两位洞主元帅的捆绑,用酒食衣服赐之,让两人各自归洞。孟获闻知败绩,大怒,遂率兵进发。诸葛亮使王平诈败,引诱孟获进入埋伏圈。孟获见蜀军旌旗交错,队伍杂乱,遂生轻敌之意,驱兵追赶王平。正追杀之间,张嶷、张翼两路兵突然杀出,截断归路。王平领兵杀回,赵云、魏延从两侧夹击,孟获抵敌不住,被魏延生擒活捉。

    诸葛亮将被俘蛮兵尽去其缚,抚谕道:汝等皆是好百姓,不幸被孟获所拘,今受惊吓。吾想汝等父母、兄弟、妻子必倚门而望;若听知败阵,定然牵肠挂肚,眼中流泪。吾今尽放汝等回去,以安各人父母、兄弟、妻子之心。蛮兵深感其恩,泣拜而去。

    诸葛亮对孟获不杀不辱,反而加以款待,让他观看蜀军的营垒和阵容。孟获并未服气,声称自己是因为不知虚实而中了埋伏,今蒙赐观营阵,若是如此,即定易胜耳.诸葛亮一笑,竟然就放他回去。孟获又领兵来战,又被生擒。如此七擒七纵,终于使孟获心悦诚服: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诸葛亮恩威并施,折服了孟获,也赢得了西南少数民族的民心。

    取得平叛南夷的胜利后,诸葛亮采用以夷制夷的政策,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管理当地百姓,不再派留官吏治理。有人不赞同,诸葛亮便道:留人有三不宜。其一若留下汉族官吏,则需留兵,而所需军粮难以解决;其二战争刚刚结束,双方各有死伤,留汉人而无兵者,必成祸患;其三南中常有废杀之举,自嫌衅重,如留汉人,不敢相信。因此用夷人自治,使夷汉各族相安无事。诸葛亮还选拔少数民族中威望甚高的首领到蜀汉朝廷中任职,增强了民族团结。

    为了巩固南中的安定,他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和发展经济措施,扩大和健全了郡县制,推行部曲制度。重视南中盐铁业和商业的发展,推广汉族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传授织绵技艺。动员大量人力修复久已不通的道路和沿途的驿亭,方便商人、旅客来往。

    这些措施和政策既巩固了蜀汉政权,又促进了南中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至今我们仍享受着诸葛亮这位伟大的智者的遗泽。

    10.北伐中原欲成一统

    诸葛亮声东击西,把握大势,先取陇右,再下关中,北伐中原,欲成一统。诸葛亮高瞻远瞩、驾驭战争的风姿,令人叹为观止。

    平定南中后,诸葛亮加紧训练兵马,强化武装力量,准备北伐。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病死,其子曹睿初继帝位。诸葛亮抓住这个大好时机,第二年春天,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出师表》,除酣畅淋漓地倾诉了自己对蜀国的忠贞之情,还着力而精辟地分析了蜀汉在三国鼎立中所处的不利形势和抗击魏国的必要性,规劝刘禅要开张圣听,赏罚分明,信任和重用贤才,那么汉室的兴隆便可计日而待。

    公元228年春,在北进祁山以前,诸葛亮在汉中与诸将商议北伐的战略战术,决定先取陇右,再下关中。为了迷惑魏军,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一方面派赵云等将领领师佯攻;一方面自己率主力攻祁山。蜀军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出其不意地一举攻占了祁山。祁山以北曹魏所属天水、南安、安定三郡相继叛离,响应蜀军。顿时,关中震动,魏国朝野一片惊惶。魏明帝曹睿亲临长安坐镇,命大将曹真率部赶到城,赵云因兵力不足,在箕谷战败退却。蜀军主力前锋马谡由于不遵守诸葛亮的战略部署,致使街亭失守。

    街亭失守后,诸葛亮急忙调兵遣将,准备引兵撤回汉中,诸葛亮分拨已定,自己先领五千兵去西城县搬运粮草。这时司马懿已率十五万大军兵临西城。当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所领的五千军已有一半先运粮草走了,只剩下二千五百人在城中。若弃城而逃,必不能远遁。众人听到这个消息,尽皆失色,莫知其计。诸葛亮却意气自若,教军中偃旗息鼓,诸军各守城铺,不许妄自出入,不许高声言语;又令大开四城门,每一门上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司马懿到了城下,看见如此模样,心中大疑。他素知诸葛亮生平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疑有伏兵。于是引军尽皆退去。诸葛亮见魏军远去,遂抚掌大笑,一切尽在其意料之中。然后拔西城百姓还于汉中,等待新的战机。

    诸葛亮为再次出兵北伐,进行了充分准备。为了克服蜀道的艰险难行,解决战时的粮草运输困难,他设计制作了木牛流马来运送军粮。还改进制作了一种新式连弩箭一弩十矢俱发

    有较大杀伤力,为当时第一流兵器。公元231年春,诸葛亮再次出兵包围了祁山,魏明帝派司马懿率部抵御。司马懿留费曜、戴凌两将统兵四千守上,自率大军往救祁山。诸葛亮仍用声东击西战术,留王平守卫祁山,自己亲率大军攻上,将魏军打得大败。司马懿赶回上凭险拒守,不敢迎战。诸葛亮退兵诱敌,司马懿虽率军尾随,却登山掘营,不肯战。

    部下讥笑他畏蜀如虎,无奈,他派兵出战。结果蜀军大破魏军,缴获军资兵器无数。司马懿逃回大营,双方相持月余。申都护李严督运粮草不济,假传后主旨意,诓骗诸葛亮退军,使蜀军失去了消灭魏军主力的大好战机,退兵途中,魏将张带兵追赶,诸葛亮在木门谷两侧高山上布好伏兵,弓弩齐发,射杀张,击溃魏军。

    诸葛亮退兵后,整顿内政,休士养民,操练军队,为更大规模的出征北伐准备了三年。公元234年2月,诸葛亮统兵十万杀出斜谷口(今陕西周至),占据武功,在五丈原扎营。同时,派使者到东吴,约请孙权从东面出兵配合,夹击魏军。孙权应约出兵,但败绩撤回。司马懿领兵迎战诸葛亮。蜀军远道而来,粮草困难;司马懿坚守不出,以逸待劳。诸葛亮分兵屯田,为久驻之计。两军相持一百多天。8月,诸葛亮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军中。临死前不独对国家大事有明确安排,而且为蜀兵撤退作了周密部署:密不发表,组织蜀军一营一营缓缓而退;以自己的雕像吓退司马懿的追兵,等等。蜀人有谚语说:死诸葛亮吓走生仲达(司马懿字仲达),可见百姓对诸葛亮的智谋钦佩得无以复加。

    附录:诸葛亮的相关论述

    1隆中对[原文]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候,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阊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译文]自从董卓乱政以来,各地豪杰纷纷起兵称雄,割据州郡的人不可胜数。曹操同袁绍相比,名望既低,兵力又少,然而曹操终于战胜了袁绍,由弱变强,这不仅由于时机对他有利,而且也是靠着他的主观谋划。现在曹操已经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号令各地豪杰,这实在无法同他正面抗争。孙权占据江东地区,已经历了三代,那里地势险要民众归附,有德才的人肯替他效力,这只能把他引为外援,而不可以谋取他。荆州北面有汉水、沔水,南面直通南海,可以尽收其利,东南连接吴郡、会稽郡,西面沟通巴郡、蜀郡,这确是一个战略要地,可是它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是上天赐给将军的礼物,您打算接受它吗?益州地势险要,有上千里的肥沃土地,是被人称为天府的地方,汉高祖正是依靠着这个地方完成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又在北方威胁着他,虽然人口众多,域内富饶,但刘璋却不知道爱惜百姓。有智谋才干的人,都希望能够得到一个贤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信义又传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如饥似渴地访求贤才,如果能占有荆、益二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同西方的戎族建立友好的关系,对南方的夷越族采取安抚的方针,对外与孙权结好,对内修明政治,天下形势一有变化,就可命令一位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向宛城、洛阳一线出击,将军亲自率领益州的大军出师秦川,到那时老百姓谁能不篮里装着食物、壶里装着美酒来欢迎您呢!如果能够这样,那么统一全国的大业就可以成功了,汉朝也可以复兴了。

    2出师表[原文]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敦攸之、费、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说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陈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译文]先帝开创帝业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逝世了。现在天下分成三国,蜀国的力量薄弱,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时候。然而在宫廷里侍从护卫的大臣毫不懈怠,忠心耿耿的将士在外面舍身忘死,这是出于追念先帝生前对他们的特殊恩遇,想要报答陛下。陛下应该广泛地听取臣下意见,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作志士们的勇气,不应该过分地看轻自己,讲些不合情理的话,以致堵塞臣子向您忠谏的道路。皇宫中的侍臣和丞相府里的属官应是一个整体,在对他们的提升惩罚、奖励贬斥时,不应该不同对待。如果有作坏事犯法的,或是尽忠尽职的,都应交付有关的主管去评价和给予处罚或奖励,以显示陛下的公正严明,不应用所偏私,使皇帝的内廷和丞相的外府有不同的法度。侍中郭攸之、费侍郎董允等人,都善良诚实,志向忠贞,心地纯正,因此先帝才选拔他们留给陛下任用。我认为,宫廷里的事情,无论大小都同他们商量,然后实行,一定能够有利于弥补缺漏,得到很多好处。将军向宠,善良公正,又通晓军事,过去试用他的时候,先帝称赞他很能干,因此大家议论推举他担任都督。我认为军营中的事,都同他商量处理,一定会使军队内部和睦,优劣各得其所。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生前,每当和我谈论到这件事,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时的黑暗表示痛心和叹息。

    侍中郭攸之、费,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些人都是忠实贤良能以死报国的臣子,希望陛下能够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朝的兴盛就指日可待。

    我本是一个平民,在南阳耕种田地,只想在乱世之中苟全性命,不图在诸侯中求名得官。先帝不因为我卑微浅陋,屈驾相访,三次到草庐中看望我,向我询问天下大事,我因此非常感激,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又赶上先帝被曹操打败,我在军事失利的时候接受了任0命,在形势危急的关头执行了使命,从那时到现在已经有二十一年了。先帝知道我为人小心谨慎,所以在临终时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自接受委托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深恐辜负先帝的嘱托,事业完成得没有成效,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所以我在五月间率军渡过沪水,深入到不毛之地作战。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甲已经充足,应该鼓励和率领三军。向北平定中原。我愿意竭尽自己平庸的能力,铲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洛阳,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效忠于陛下所应尽的职责。

    至于权衡得失,无保留地进献忠言,那是郭攸之、费、董允的职责了。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复兴汉室的责任交给我,如果完不成,那就治我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如果陛下听不到使国家兴盛的建议,那就惩治郭攸之、费、董允等人的失职,表露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该考虑治国之道,征求正确的意见,辨别、采纳有益的言论。一想到先帝的遗诏,我就感到受恩非浅,不胜感激,现在我就要远离陛下了,对着这份表章,我泪流不止,不知道自己所说的话是否恰当。

    3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选自《便宜十六策 思虑第十五》。题目系编者所加。

    [原文]思虑之政,谓思近虑远也。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故君子思不出其位。

    思者,正谋也,虑者,思事之计也。非其位不谋其政,非其事不虑其计。大事起于难,小事起于易。故欲思其利,必虑其害,欲思其成,必虑其败。是以九重之台,虽高必坏。故仰高者不可忽其下。瞻前者不可忽其后。是以秦穆公伐郑,二子知其害;吴王受越女,子胥知其败;虞受晋璧马宫之奇知其害;宋襄公练兵车,目夷知其负。凡此之智,思虑之至,可谓明矣,夫随覆阵之轨,追陷溺之后,以赴其前,何及之有?故秦承霸业,不及尧、舜之道。夫危生于安,亡生于存,害生于利,乱生于治。君子视微知著,见始知终,祸无从起,此思虑之政也。

    [译文]思虑国家的兴亡,要涉及到目前与长远观念。孔夫子说,人没有长远思虑,必然看不到眼前的忧患。所以君子考虑问题时,不超出自己所处的位置与权职范围。所谓的思,就是指寻求正确的谋略,所谓的虑,就是指反复思考,制定出所思事物的方案。不在这个位置上就不考虑这个位置上的事情,不是为了这个事,就不考虑使用这样的谋略。对待重大的事应从难处下手,对待细小的事应从容易方面着手,所以在思考某一件事带来的利益时,还要考虑事物本身方面所带来的损害,要想一件事能成功的同时,还要考虑此事失败的因素。如同天一样高的台子也会倒塌,因此向高处仰望时不可轻忽下面的根基,向前方眺望也不能忽了后方。

    战国时代秦穆公征伐郑国,百里奚与蹇叔就预见秦军经过长途跋涉之后注定要失败;吴王接受越国进献的美女西施与大量珍宝时,伍子胥就已经看出了吴王对待越国的问题上有所失误;虞国君接受了晋国的骏马璧玉,宫之奇便明白了这样做的害处;宋襄公以小国之力练兵求霸,公子目夷就知道这样做是惹火烧身。从上述事例中就可以看出百里奚、蹇叔、伍子胥、宫之奇、目夷的思虑是明智的。已经有前车之鉴,仍然重蹈覆辙,已经失败的行为还去仿效,到底能得到什么呢?所以说,秦国虽然成就了霸业,却没有尧、舜的治理方法。危险在安逸中产生,死亡在存在中产生,混乱在治理中产生。明智人看到事物的细小之处就能够了解其中的本质,观察到事物的开端就能够知道事物的结局,如此就没有产生灾祸的机会,这就是思虑的道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