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眼睛
像车辐
集中在一个轴心
我们开会
把我们的背
都向外
砌成一座堡垒
我们开会
我们的灵魂
紧紧地
绞成一根巨绳
面对着
共同的命运
我们开着会
就变成一个巨人
开会为的什么?为的交流情况,统一思想,集中大家的智慧做出决策,然后采取一致的行动去完成预定的任务。所以开会是一桩非常严肃的事儿,参加的人必须自始至终拿出全部的精神来,绝不能有一星半点儿松懈。念了这首《我们开会》,咱们对开会的严肃性,一定会有更深切的理解。
《我们开会》一共四节,前面三节都用“我们开会”开头,写在开会的时候的感受。第一节说,在开会的时候,大家的眼睛像车辐,集中在一个轴心。那个“轴心”就是正在发言的那个人。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集中在他脸上,因为大家都在用心听他说话,只怕漏掉了一言半语。目光的集中,表现了注意力的集中。
第二节说,在开会的时候,大家都把背“向外/砌成一座堡垒”。这又是一个比喻的说法。大家的注意力集中了,认识渐渐地更加一致,思想渐渐地更加统一,最后成为一个坚不可摧的堡垒。这个堡垒,正像在开会的时候,大家肩挨着肩,围成一个圈,用大家的背砌成的一个样儿。每个参加者都应该记住,他就是砌成这个堡垒的一块砖。
第三节又是个比喻,进一步说到精神的团结。在开会的时候,大家的灵魂“紧紧地/绞成一根巨绳”。分散的一绺一绺的麻吃不住劲儿,一扯就断,如果把一绺一绺的麻绞成一股一股的绳子,再把这许多股绳子绞成一根巨绳,你再试试,无论你用多大力量也扯它不断。应该说开会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先使大家认识统一,思想统一,最后达到精神团结——把大家的灵魂紧紧地绞成一根巨绳。
第四节突然一变,劈头就是“面对着/共同的命运”。这是大家不得不聚集在一起开这个会的原因,要不,花那个工夫干吗呢?正在开着会的时刻,正在开着会的过程中,大家的认识一致了,思想统一了,精神更加团结了,变得像一个人——一个巨人一样。散会以后,大家就要用一致的行动,像一个巨人似的去战胜面临的一切困难。这第四节是全诗的归结,不再用“我们开会”开头,不仅使形式有所变化,更重要的是把开会的意义表达得更加醒豁。
这首诗写在抗日战争后期,那时候,抗战能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中国能不能走上和平民主的道路,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切身大事。面对着中国人民“共同的命运”,为了不再给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当奴隶,为了建设独立自主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不少的青年和学生经常在一起开会,讨论怎样去进行斗争,才能赶走专事侵略的日本军国主义者,才能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独裁统治。咱们可以设想,诗人一定亲自参加过不少次这样的会,否则他不可能有如此深刻的感受。
也许有人认为,那样严峻的时代早已成为过去,现在咱们开会,意义可没有那时候重大,似乎不再感觉到面对着什么“共同的命运”了。如果那样想就错了。举例说吧,咱们同学开一个学习总结会,会开得好不好,能不能使大家有所长进,这不是大家面对着的“共同的命运”吗?如果会开得好,使大家的学习真能有所提高,将来参加建设,每个人都可以多出一分力,这不就关系到全国人民的“共同的命运”吗?如果大家都以这样的认识高度来参加每一次会,咱们的祖国一定会更加迅猛地兴旺发达起来。
这首诗不用标点。咱们再仔细念一遍,就会发现原来每一段只是一句话;把一句话分成四行写,表示念到分行的地方应该稍稍停顿一下。停顿的时间哪儿应该稍长些,哪儿应该稍短些,得咱们自己体会——念得好,听起来很带劲儿。精神的集中,认识的一致,团结的增强,最后都表现为集体的力量,这个过程既复杂又抽象,诗人用“车辐”,用“堡垒”,用“巨绳”,用“巨人”这些个比喻,给了咱们非常鲜明的印象,并且能引起咱们许多联想。一首好诗往往能起这样的作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