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的心-李武兵的《扛着枕木,我们走》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扛着枕木,我们走哟,我们走!

    力量鼓满肩胛、背脊和两腿的肌肉。

    我们要在荒漠上踏出一条走进矿区的铁路,

    心上只有一个燃烧的念头——

    我们走,我们走!

    哼唷!喊着号子,扛着枕木,我们走!

    我们热血沸腾哟,我们精神抖擞!

    吃着苞米饭,嚼着脱水菜,

    我们一刻也不停止执着的追求!

    我们走,我们走!

    哼唷!喊着号子,扛着枕木,我们走!

    不相信那疯狂而杂乱的舞步,

    能踏出文明的音符,赶走风沙的嘶吼,

    不相信埋怨和牢骚能赶走贫困和落后!

    我们走,我们走!

    哼唷!喊着号子,扛着枕木,我们走!

    袒露黝黑的胸膛,昂着头——

    正视艰难的跋涉,不怕旁人投来轻蔑的一瞥!

    没有骆驼的韧劲,哪能拓出绿洲?

    我们走,我们走!

    哼唷!喊着号子,扛着枕木,我们走!

    相信我们的肩膀,相信我们的双手!

    只要流汗,只要铺筑,只要奋斗,

    我们播种的爱情就一定获得丰收。

    哼唷!我们走,

    哼唷!我们走!

    这是一支劳动者的歌,修筑铁路的工人在劳动的时候唱的歌——他们正在荒漠上修筑一条通向矿区的铁路。全诗分五节,最后一节有六行,其余都是五行。第一节的第一行:“扛着枕木,我们走哟,我们走!”是召唤同伴们一起干。以后各节的第一行都相同,用“哼唷”开头,后面还是“扛着枕木,我们走!”只加了一个短句“喊着号子”。这样一改动,就不是召唤的口气,而是鼓舞同伴们继续努力干。各节的末一行都是“我们走,我们走!”最后的第五节加了两个“哼唷”,分成了两行,因而这一节多出了一行来。“我们走”是这首诗的基调,它一再出现,相当于一支乐曲的主旋律。咱们念着,好像参加了筑路工人的行列,跟他们一起扛着枕木,一起喊着号子,脚踏实地地一步一步朝前走。

    第一节说他们的力量来自一个“燃烧的念头”。“力量鼓满……肌肉”,等于说鼓起的肌肉充满着力量,而肩胛、背脊和双腿,正是扛沉重的枕木最要使劲的部位。要在“荒漠上踏出”一条铁路,这个说法一点儿也不夸张,他们扛着枕木,沿着路基走到哪里,铁轨就铺到哪里,一直“走进矿区”。路本来是人走出来的嘛。所以他们心上只有一个念头——“我们走,我们走!”这个念头在他们心上燃烧着,火辣辣的,使他们浑身鼓足了劲儿。

    第二节说艰苦的生活阻止不了他们的“执着的追求”。他们“吃着苞米饭,嚼着脱水菜”。脱水菜是除去了水分的新鲜蔬菜,要用水泡开了才能吃,可是荒漠上哪儿有这许多水,他们只好用自己的唾沫来拌它。生活这样艰苦,他们仍然“热血沸腾”,“精神抖擞”,“一刻也不停止执着的追求”,要在荒漠上修筑一条通向矿区的铁路。他们顽强,坚定,不达到目的决不罢休,这就是用“执着的”来形容“追求”的含义。

    第三节说他们不相信——实质上是反对,反对两类人对祖国的贫困和落后所采取的态度。由于种种原因,咱们错过了建设的时机,所以目前还处在贫困落后的状态。咱们急需向经济发达的国家学习,学习他们的长处,用来建设咱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可是有些人却热衷于效学西方的腐朽生活,认为“疯狂而杂乱的舞步”才是现代文明的标志。还有一些人却成天埋怨,成天发牢骚,他们不懂得埋怨和牢骚只会使人心涣散。筑路工人反对这两种有害的态度。正好跟这两种态度相反,他们喊着号子,扛着枕木,一步一步向前走。“我们走,我们走!”只有这样坚定的步伐,才能踏出文明的音符,才能使风沙嘶吼的荒漠改变面貌,才能赶走暂时还盘踞在祖国大地上的贫困和落后。这就是燃烧在他们心上的念头,他们决不停止他们的执着的追求。

    第四节说他们的自豪的心情。“袒露黝黑的胸膛,昂着头——”这是自豪的心情的表露。“正视艰难的跋涉,不怕旁人投来轻蔑的一瞥!”因为他们认定了,自己正在从事的是豪迈的事业。接着用提问的口气和鲜明的比喻来说明他们为什么这样自豪:他们就有骆驼一般的韧劲,他们就像开拓绿洲一个样儿,要在荒漠上一步一步地踏出一条铁路来。

    第五节说他们有充分的自信。他们相信自己的肩膀,相信自己的两只手,“只要流汗,只要铺筑,只要奋斗”,他们“播种的爱情就一定能获得丰收”。为什么要把修筑铁路说成“播种爱情”呢?可能是这样,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出版过一部小说,叫《我们播种爱情》,写最初开进康藏地区的一支解放军连队,他们严格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使藏族人民和汉族人民逐步建立起深厚的感情。那部小说所说的“播种爱情”,指的是建立民族之间的感情。在这首诗里,诗人可能采用了这个新的典故。如果咱们没有猜错,那么铁路通向的矿区,一定在兄弟民族地区;铁路筑成之后,将会使那个地区的经济得到极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而最终,必然会极大地增进汉族和兄弟民族之间的感情——“播种的爱情就一定获得丰收”。

    结尾是“哼唷!我们走,/哼唷!我们走!”这一支筑路工人的队伍,喊着号子,在荒漠上越走越远,铁路跟着他们一步一步的脚印,一直延伸到天边。

    这首诗念起来,听着特别带劲儿,因为“我们走”这句短语一再重复,形成了有力的节奏;还有许多行的末一字跟“走”同韵(包括韵母iu和ou),可是“走”“擞”“吼”“手”念上声,“肉”“后”“斗”念去声,“头”“求”念阳平声,“洲”“收”念阴平声,所以押韵并不严格。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