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家灭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李林甫接到密报,说罗希奭半路上截住了赵奉璋的奏书。他的心一宽。过了几天,他又接到密报,说罗希奭到了咸宁,杖杀了赵奉璋。他的心放平了。

    可是,又过了几天,他放平的心又悬起来,七上八下很不安定。罗希奭逾期不归,不知出了什么事。

    陈希烈叛李林甫,吉温叛李林甫,杨国忠叛李林甫。李林甫众叛亲离,时下只有一个罗希奭还忠于他。罗希奭若再出了事,他就成孤家寡人了。

    不久,他就听到了坏消息,罗希奭落在他们的仇人手里,将他们的一切害人阴谋全招认了,此时芳雅、凤儿、裴如英正在皇宫内外和他派出爪牙行凶作孽的地方,调查他的罪行。

    又过了一段时间,他收到一封信。信是表姐芳雅写的。信中将他的全部罪恶列举无遗,用尖锐的语言,揭露了他的实质,使他不禁毛骨悚然。

    从此,李林甫惶惶不可终日,不几天就病了。

    李林甫病后,家里延请名医,但是百治无效,渐入沉疴。

    他在害怕的同时,遗下了很多悔恨。他后悔提拔重用吉温;他后悔荐陈希烈为相;他后悔没压抑杨国忠,让杨国忠得青云直上,成为自己的主要政敌;他后悔扶植安禄山,让这个胡儿的势力不可扼制,联合吉温排挤他;他后悔在害韦坚时,未斩草除根把表姐芳雅也害死;他后悔凤儿投湖后,没看着她死才离开;他后悔对罗希奭那么放心,让他闹出这么多乱子……

    在他求医若渴之时,一个方士前来应聘,自荐能看透他的病,开出对症药方。李林甫很高兴,命人用盛宴款待那个方士。那个方士酒足饭饱之后,给他开了一个药方子就走了。他打开那方士开的方子一看,不禁心凉。上面哪里是什么药方?原来只留下是四句诗。诗为:

    从来心病难为医,妄作针灸费药石。

    方寸之地聚冤魂,欲得宁静后悔迟。

    李林甫看了这诗,叹了口气,从此不再求医,病情一天比一天重,渐入膏肓。

    在李林甫年轻得意的时候,他善恶不分,是非莫辨,不信鬼神不信天理,什么样的毒誓都敢发,什么样的坏事都敢做,从来不信循环报应,也不信“头上三尺有神灵”等话。而此时,他年老体衰,心理上有恐惧感,变得一切都怕了,他仿佛觉得,一生做的那些坏事,一宗宗、一件件天都知道。神灵不仅在三尺之上,而且在他心里,他打的什么坏主意,神都知道。过去他以为自己害了人、杀了人,人们不会知是他害的、他杀的,但现在他觉得一切都瞒不了神,也就瞒不了人,不然自己阴谋害人之事,怎么芳雅都知道呢?!

    既然被他害、被他杀的人,都知道是他害的、他杀的,那么被害的人,被杀的鬼,冤有头,债有主,都要找他算账,他怎么躲得过呢?!他觉得神就在自己头顶上,瞪着星星样的亮眼睛盯着自己,看得他身体不由佝偻收缩起来。

    他觉得很多鬼魂正在向他逼近。这些鬼有的伸着舌头,有的提着头颅,有的身体血肉模糊,这些鬼他依稀认得,个个向着他跳叫,要讨债、要索命。他害怕得心和身体都在颤抖,真想躲到床下去。但是他明白:即使在床下,这些鬼魂也同样能够逼近他。

    这时,他想起了鹦鹉,于是遣人到庵堂去请她。鹦鹉恨他,请了几次鹦鹉都不来。后来,他让李岫去请,鹦鹉才来。

    鹦鹉看着李林甫憔悴苍白的脸,看着李林甫畏缩、颤抖的样子感慨万千。她没想到她把李林甫帮成权倾朝野的奸相,她也没想到一年前还不可一世的李林甫,现在竟变得如此萎靡。他此时已是风中残烛、日下余雪。

    她和李林甫在一起几十年,非常清楚李林甫一生都没做过好事,现在落得如此下场,是天之报应。她不同情他,立在他床前,漠然而立,一句安慰的话也没说。

    李林甫用失神的眼睛乞求地看着鹦鹉,有气无力地道:“鹦鹉,我对不起你……”

    常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亡,其鸣也哀”。李林甫诚心地向鹦鹉认错。

    鹦鹉冷冷道:“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呢?”

    李林甫道:“请你看在我们夫妻一场的份上,救救我。”

    鹦鹉道:“我是出家人,已看破红尘,不问人间事……”

    李林甫道:“我有一件事求你……”

    鹦鹉道:“你是堂堂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求贫尼何事?”

    李林甫道:“唉,不要这么说!我现在被鬼缠着,比死都难受,求你……求你为我念念经,驱驱鬼神……”

    鹦鹉没说话,只轻轻念了四句偈语。

    李林甫看罢,叹了一口气,闭上眼睛不说话了。

    鹦鹉双手合十,道了一声“无量天尊”,离开李林甫回庵堂。

    鹦鹉并没看破红尘,只是对李林甫彻底失望,心如止水、不生微澜而已。此时,她想到李林甫害倩雅,害凤儿,害一切忠良,心里对李林甫只有怨,没有爱。

    其实芳雅给李林甫的信中,列举的他的罪状,前半部分都是鹦鹉对凤儿诉说的,另一半是罗希奭的供词,哪里有什么神仙鉴临呢?

    罗希奭被刘成等带到山里,让他尝遍了他常用的各种刑罚,他熬刑不过,就把他所知的李林甫的罪恶全盘托出。芳雅把他的供词作了信的后半部分内容。

    本来李林甫以为他的罪恶芳雅不会知道,可是芳雅的信中却把他的罪恶说的那么全,那么真,这使他百思莫解,不由他不想到这是苍天鉴临,神仙惩罚。天降惩罚,鬼要讨命,人要攻击,李林甫都无可奈何。他的胆要破了,心要碎了,病在加重,已无药可治。

    但是芳雅及刘成业师徒掌握的李林甫全部罪状,都无法让皇上知道。明皇对李林甫仍眷顾如前。

    明皇要去华清池温泉沐浴游玩,知道李林甫有病,就派车把他接去,让他躺在车上,随明皇去华清池,以便御医随时诊治。

    到了华清池,明皇把他安置在另一处宅院里,派御医守在他身旁,尽心给他诊治。但是几天过去了,他的病非但没好,反而一天天加重。

    有人说:“皇上是真命天子,若能见天子一面,就能驱走邪气。”李林甫写了一封简短奏书,要求和明皇见上一面。

    明皇不忘旧情,想移驾就李林甫寝处去见他。可是明皇行在的大臣都讨厌李林甫,纷纷谏阻明皇。

    一个大臣说:“自古官不入民宅,君不入臣宅。圣上乃万乘之尊,怎能俯就李林甫的寝处呢?”

    另一个大臣说:“自古都是臣朝见君,没有君去见臣的,圣上不该屈尊降贵去看李林甫。”

    还有一个大臣说:“常言‘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圣上怎能以天子至尊,轻涉不测之地呢?万一发生什么事,岂是儿戏?”

    明皇听了诸大臣的劝谏,想了想觉得有道理,就放弃了看李林甫的想法。但是,为了满足李林甫的愿望,明皇还是想了个通权的办法:让人扶李林甫到阳台上,明皇在另一处楼上,隔楼窗向他挥手绢。

    李林甫被两个人搀着,凭栏立在阳台上,遥望明皇,非常激动,但他欲拜无力,欲哭无泪,失神的眼睛惘然看着明皇,嘴唇动了几下,到底没说出一句话。

    明皇向李林甫摇着红手绢喊道:“李爱卿!你要安心养病,病好了,好来伴朕!”

    李林甫本来心神恍惚,一激动,神志就不清楚了,明皇对他喊的是什么,他根本就没听清楚,只是本能地点头。

    扶李林甫的,一个是他的仆人,另一个是他干儿子沈培钢。这小子是乡间一个混混,因讹诈人吃官司,被李林甫的大儿子解救了。这小子见李家势大,就来攀这个高枝,奴颜婢态地侍奉李林甫,被李林甫认为干儿子,成为李林甫的小爪牙,为李林甫做了不少坏事。

    沈培钢是属牵牛花的,一副“攀上高枝强出头”的性格,他沾干爹的光见到天子了,欢喜得了不得,李林甫不能行大礼,不能说话,他就代李林甫朝拜,说“谢主隆恩”等话。

    明皇及明皇身边的高力士,对沈培钢这副小人得志像非常厌恶。

    高力士道:“圣上哪里是慰李相国,而是给李相国身边那小人添风光。窗口风大,圣上回龙床休息吧!”

    明皇点头,关上窗子。

    李林甫见明皇关了窗子,失望极了。天子是见了,可鬼魂仍未被吓走。过度地失望,让他几乎晕倒,沈培钢和那个仆人,赶忙把他扶进屋去。

    天子未能驱邪,李林甫对病愈彻底失望了,他的精神开始崩溃,连微末的刚强也失去了。他一闭眼就见群鬼,一昏沉就做噩梦。他的心在颤抖、绞痛,度日如年。

    一天,疲惫不堪的李林甫躺在床上,一闭眼就睡着了。

    他觉得自己踽踽走在一条幽暗的路上,群鬼向他又跳又笑,伸着鸟爪样的手,向他索命。他吓得慌慌张张转身就跑。他在前面跑,群鬼怪笑怪叫着在后面追。群鬼仿佛都长了翅膀,跑起来像旋风一样,眼看就追上了他,有两个伸着鸟爪样的手,向他抓去。他又急又怕,向一个两边是山的夹道里跑去。正在跑,前边一人,手拿大斧,挡住了道路。他一看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对头杨国忠。

    杨国忠望着他哈哈大笑道:“李林甫,你要把我害死在蜀边,好可恶!今日咱们窄路相逢,你纳命吧!”说着举斧向他劈来,斧光闪闪,眼看就要劈到他头上。突然,他的心一抖,被吓醒了。

    他醒来时,夕阳斜照窗纸,一片惨红。他出了满身冷汗,心跳不止。他刚想伏在枕上喘一会儿气,忽然有人来报:“杨右相来看相爷!”

    听说杨国忠来了,他不由一惊。他之所以遣杨国忠去剑南,就是想让杨国忠死在蜀边瘴疠之地,消灭一个政敌。他万没想到杨国忠这么快就活着回来,而且看意气风发,并没获败军之罪。

    杨国忠奸笑道:“李老贵恙痊愈否?我能活着回来,而且取代你为右相,你意料不到吧?!不知李老此时,心里是何滋味?”

    杨国忠一副嘲弄的态度,一腔嘲弄的语气,来意不善。

    李林甫怒满胸膛,但什么也没说,只是叹了一口气。

    杨国忠等了一会儿,见李林甫不说话,又道:“国忠蒙圣上恩宠,受封接替李老为宰辅,不知李老有什么交代吗?”

    这是向在李林甫示威、炫耀。本来明皇是派杨国忠来问病的,杨国忠却故意向李林甫炫耀明皇对自己的恩宠,来气李林甫。

    李林甫听了更气愤,但仍压抑着愤怒没说话。常言“败军之将,不可言勇”,他知道自己是败者,无话可说。

    起初,因为愤怒,使他呼吸急促,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头也些眩晕了。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清醒过来。他清楚地感到:自己的末日到了!

    李林甫这人,对别人阴险恶毒,对子女却是很疼爱的。

    相传李林甫之婿郑平,为中书省郎官,年不甚大,却须鬓斑白。李林甫为女儿欢喜,向明皇讨了甘露羹给郑平吃。郑平吃了甘露羹,一夕须鬓如墨,女儿见了非常高兴。

    李林甫此时感到生不如死,对死并没什么畏惧,唯对一群子女放心不下。看形势,他死后杨国忠不会饶过他的子女,他又忧又怕,眼里流着泪,向杨国忠哀求。

    “杨大人,”他抬起泪眼,乞求地望着杨国忠道,“老朽不行了!念在……念在老朽与杨大人同朝为官一场,老朽有几件事,想托付杨大人,望杨大人答应。”

    杨国忠暗想:好笑!他恨不得我早死早灭,还托付我事?!但口中却说道:“什么事?你讲吧!”此时杨国忠对李林甫已毫不客气。

    李林甫道:“老朽死后,杨相必代老朽执政,敝子敝婿们顽劣愚鲁,望杨相照顾。倘杨相答应,老朽泉下不忘大恩大德。”

    杨国忠早听说李林甫甚爱诸子诸婿,故意吓他道:“李老树大荫浓,死后余荫尚在,何用区区在下照顾?李老言重了!”

    李林甫听杨国忠推托,益发忧惧,流着泪,欲起来跪,可是无力,一下跌倒了,用乞求的眼光望着杨国忠道:“万望……万望杨大人……”他气喘吁吁,已说不出话。

    看着李林甫这样子,杨国忠不禁感到一阵快意,奸笑着对李林甫道:“令子、令婿,均是大器,国忠力小,怎能庇护?李老对他们不放心,莫如多活几年再死。”

    杨国忠的几句话,把李林甫气得变了态,脸色铁青,怒视着杨国忠道:“你……”他想骂杨国忠,但只说出这一个字,就呼吸急促,一阵急咳,把下边的话咽住不说了。

    杨国忠把李林甫气成这样子,非常惬意,对李林甫道:“阴间正有李适之、韦坚等好多鬼等着你算账,那里也不好去,你不放心亲人,就别死了……”

    李林甫闭着眼睛,不看杨国忠,只咬了咬牙,什么话也没说,什么表情也没显露。

    杨国忠见李林甫未生气,也意绪索然,对李林甫道:“在下告辞了,等你死后,再来吊唁!”说罢向外走了。

    杨国忠走后,屋里又重归沉寂。

    李林甫最怕的是沉寂。因为一沉寂,他便产生幻觉,觉得诸神便来谴责他,诸鬼便来怒骂他,他便心胆收缩,身体战傈,受尽恐怖的折磨。

    杨国忠来看李林甫后,李林甫的病一天天加重,不几天,便呜呼哀哉了。

    李林甫死后,家人们把他的尸体从华清池运回京,把死耗上报明皇。

    明皇虽因李林甫常欲害太子而疏远他,但仍喜欢他阿谀顺旨,追赠他为太尉,扬州大都督。

    李林甫死了,杨国忠仍对他恨恨不已,暗使人搜集他的罪行。芳雅、凤儿、如英为报仇,把李林甫的诸罪状全部提供给杨国忠。

    杨国忠怕他一人不能动摇明皇对李林甫的恩宠,就暗与安禄山商量,让安禄山攻讦李林甫。安禄山不愿杨国忠早发觉他的反谋,就满足他,派阿布思的降将入朝,告李林甫与已叛十姓可汗阿布思勾结,有异谋。

    明皇把这件事交三法司处理。三法司拘审李林甫的亲属。

    李林甫的大女婿杨齐宣害怕,想自己脱罪,就诬李林甫曾用妖法诅咒太子、明皇。

    那个沈培钢本是趋炎附势的小人,见李家倒了,就落井下石,揭发了李林甫私派罗希奭,假冒钦差大臣,去截住赵奉璋的奏章,到咸宁杀赵奉璋灭口之事。

    明皇大怒,立刻削夺李林甫的官爵,劈开他的棺榔,倒出他的尸体。剥下他穿的蟒袍玉带,抠出他口含的珠宝,收缴一切殉葬品,把他装在一个小棺材里,草草装殓,以平民之礼埋了,并没收了他的全部家产。

    李林甫的死耗传遍全国,国人无不拍手称庆。他的仇家,包括他表姐芳雅,都把他的忌日当作节日。

    此时李林甫的父母已死,诸子都被流放到岭南、黔中,诸婿及亲属为官者,皆遭贬谪。

    因李林甫庇护、扶植,使安禄山养成反志,在他死后不久,便发动了叛乱。

    安史之乱,迫明皇入蜀偏安。太子李亨在灵武继帝位,史称肃宗皇帝。肃宗扫平安史叛贼后,大赦天下,唯安禄山党羽、李林甫、杨国忠、王鉷子孙不赦。

    (全文完)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