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夫自由谈-农夫之声[1]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四年前,听仲香[2]唱保定《农夫歌》,声调悲壮,令人奋发,可惜原著之词不能宣达歌中精神。我早想依调另制一词为现代农人一鸣不平。去年适有友人从中原与西北考察回来,对该地农人生活和我说得很详细。据这位朋友说,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省等自耕农不愿自己有田地。何以呢?因为在天灾人祸中,有田不易耕种,还须纳粮。钱粮不但是一个钱不能少,而且是寅年要纳卯年粮,不,寅年要纳午年粮。有的地方拿田契送人也没有人要;没有人要,只好驮重利,卖儿女去纳粮。虽然自己有田还是代较富的地主耕种。这又是什么道理?因为代人耕种,每日尚可得工钱糊口。若是自耕,则必等到秋收,始有米吃。人早已化为白骨了。所以不得不弄掉自己的田去耕别人的田。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啊!我听了这番话便依保定《农夫歌》调为我们的不幸的同胞写了一幅小影:

    穿的破布衣,

    吃的草根面;

    背上背着没卖掉的孩儿,

    饿煞喊爹爹。

    牵着牛大哥,

    去耕别人田。

    太阳晒在光头,

    心里如滚油煎。

    九折三分,

    驮利纳粮钱,

    良民变成匪,

    问在何处伸冤?

    人面蝗虫飞满天!

    飞满天,

    无有农夫谁能活天地间!?

    [1] 本篇原载1931年10月24日《申报·自由谈》。

    [2] 即邵仲香。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