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妃甸是出入天津港的必经之路,站在曹妃甸滩头,就可见天津港主航道上航行的船只。早期航行的船舶,经常在此遇险失事,航海者称之为"可畏的沙垒甸",因为曹妃甸随潮水出没,形势险要,也不易辨别。
1860年天津开埠前,只在渤海湾陆地上,筑有守望塔、人工高台或石桩(石头指向标),作为民船白天航行的标志,因为在天津港海河航道还没有正式导航设备。开埠之后,华洋海运船只来津者增多,尤其是吃水较大的火轮甲板船不时抵津,原有的简单航道标志已经不能保证航行的安全。天津海关和英商航业公司曾提议,在此处设一灯塔或螺旋铁柱灯桩,作为航行的标志。
但是由于建筑技术所限和资金缺乏,灯桩一直没有建成。直到1866年,才在该处建一灯标,作为引导船只之用,委托曹妃庙内的和尚代为照料。而天津港初期的人工航标是在英国人把持下设置的,长期由天津海关管理。当时天津港设置的航标,主要有曹妃甸灯桩及大沽灯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