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棒针钩针技法大全-棒针编织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棒针编织的基础知识

    持针挂线

    依据毛线挂在哪只手上而将持针挂线方式分为法国式和美国式。不管采用哪种拿线方法,结果都是要织出像下图一样正确的针圈。食指担任着调整线松紧的任务。最初或许会觉得手不灵活,习惯以后就会熟练而轻易地织出成品。

    1 法国式

    法国式指线挂在左手食指上的编织方法。对刚刚开始学习编织的人来说,建议采用此种方法,它能够灵活运用10个手指快速地进行编织。

    法国式棒针持针方法是右手拇指和中指捏住针前端,无名指、小指自然地放着,食指放在针尖处,用来调整棒针针尖的运作,并控制编织时的针端,以防针圈从棒针上滑落。织片则由双手控制。

    2 美国式

    美国式指将线挂在右手食指上编织的方法。此方法拉线稍紧,所以针圈比较整齐、漂亮。

    正确的针圈状态

    正面针圈

    反面针圈

    密度计算

    编织密度(一定编织面积所需的固定针数和行数)与编织用针的粗细。

    棒针编织密度的计算

    编织密度是推算编织用针粗细的基本单位。编织用针的粗细根据毛线与手法(松紧度)、花样的不同而改变。即使在编织大小相同的编织物时,如果改变编织针的粗细的话,则针数、行数也需改变。

    上图中的深色标示部分是指1针的大小范围。横向称为编织针数,纵向称为编织行数。左侧与右侧的编织物大小相同,但编织密度不同。

    平针编织密度的测量方法

    (先数出长宽各10cm织物的针数与行数)

    以毛线标牌上的参考使用针为准,决定用针号数,进行试编。为了测量10cm长的针数,请编织长宽15cm左右的编织物。使用8号针的时候,则织30针、40行左右。

    1 编织30针、40行左右的编织物(试编)。

    2 用熨斗整理编织物。刚织好的织物,形状不固定,需要用蒸汽熨斗进行整理(注意不要弄弯编织针)。

    3 数出编织的针数和行数。在编织物的中间放上皮尺。数出纵向10cm、横向10cm间的编织针数与编织行数。图片中的织物横向21针、纵向31行。

    罗纹编织密度的计算

    以平针编织密度为基础进行计算

    部分使用罗纹编织时,以平针编织密度作为基础,进行加针的编织计算时需要使用小3~4号的针。

    下摆针数(不加针的例外):像制作罩衫那样,下摆稍微缩紧时,使用身片的针数计算密度。

    袖口针数:加针20%。

    圆领针数:加针10%。

    行数:全部增加20%。

    因为外围与内围的长度有差别,所以加针稍微少些。

    V领针数:后侧增加10%,前侧增加20%。Y领亦同。

    重复花样编织密度的测量方法

    数出10cm长宽有多少针多少行

    此花样是以平针编织作为基础的鸢形花样。

    纵向、横向均试编15cm长(30针、40行左右的编织物),然后数出10cm长宽的针数和行数。

    编织密度:20针×25行/10cm

    单元花样编织密度的测量方法

    单独使用情况:测量1单元花样的尺寸

    花样往返单独编织于横向花样尺寸的计算。

    交叉针编织12针/4cm

    纵向与基础编织物的行数密度相同。

    花样编织密度的测量方法1

    容易数清楚编织针数和行数的情况:可直接在编织花样上数出10cm间的针数与行数

    纵向、横向编织均排列比较正规的花样,采用与平针编织相同的方法,一针一针地数出编织针数与编织行数(测量密度)。

    花样编织密度的测量方法2

    很难数清针数、行数的情况:可先测量单元花样的尺寸,然后换算成10cm内的针数和行数

    编织针交织在一起,而难于数清针数的情况下,则应测量1个花样的尺寸,然后换成10cm的规格。当1个花样很小时,则容易出现误差,故应测量2~3个花样的尺寸,然后算出1个花样的平均尺寸,再进行计算。

    横向:2个花样20针是9cm,1个花样10针是4.5cm

    10÷4.5=2.22→2.2针(1cm的针数)

    2.2×10=22→22针(10cm的针数)

    纵向:1个花样16行是5cm

    16÷5=3.2→3.2行(1cm的行数)

    3.2×10=32→32行(10cm的行数)

    编织密度为:22针×32行/10cm

    棒针编织的起针方法

    手指挂线起针法

    手指挂线起针比较容易掌握,使用编织用的线和棒针即可完成,是一种伸缩性较好、较薄且漂亮的起针。挂在棒针上的针圈即算第1行。

    1 线端留出织物幅宽3倍左右的长度,做环。

    2 从环中将线拉出,打一个活结。

    3 穿上2根棒针,拉短线,将线圈拉紧。

    4 1针完成,将短线挂在左手拇指上,长线挂在左手食指上。

    5 手指拉紧线,准备绕线。

    6 右手上的针尖先挑左手拇指外侧的线,然后将食指上的线从挑起的线圈中拉出,如图取下拇指上的线。

    7 拉紧针圈。

    8 第2针完成。

    9 重复步骤⑤~⑧,起所需的针数。

    别线锁针起针法

    这是编织套头上衣或外套时,最常使用的起针方法。使用编织线以外的其他线(别线)钩锁针再挑针,最后将锁针拆掉,起针处不会太松也不会太紧。不管编织什么样的花样或选用何种线材都可以使用这种起针方法。

    1 左手拿别线,右手拿钩针。钩针置于别线的后方,钩针像写数字“6”一样回转。

    2 左手大拇指和中指压住线圈交叉的位置。钩针挂线,从轮状线圈中引出线。

    3 拉紧线端使轮状线圈变紧。钩针上的轮状线圈为第1针。

    4 重复步骤②~③,钩出比必要针数稍多的锁针数。然后剪断毛线,将线端引出后拉紧针圈。

    5 别线锁针完成后的正面状态。

    6 别线锁针売成后的反面状态。

    7 由锁针的里山插入棒针,如图挂上编织线并挑出来。

    8 用同样方法从每1针的里山挑出1针。别线部分在织缘编织时拆掉。

    本色锁针起针法

    以编织线钩锁针。钩好后如同套收针,最后起针处不做修饰也没关系。编织重点在于锁针密度和织片须取得一致,钩锁针和别线锁针的起针要领相同。

    8 (①~⑦同上。)用钩针钩出必要针数。最后的针圈移至棒针上,为第1针。

    9 棒针插入第2针锁针的里山挑出线来。以相同方法从每1针的里山挑出1针。挑出的行为第1行。

    单罗纹针编织的起针(别线锁针法)

    此起针法开始编织处与罗纹针的手缝边状态相同,具有弹性。用比织罗纹针的针号约大2号的针起针,稍微织松一点。根据织片两端针圈的状态,锁针的起针数不同。

    罗纹针编织起针(别线锁针法)针数的计算方法

    单罗纹针编织

    右端2针下针·左端1针下针:锁针针数=(单罗纹针数+2)÷2(单罗纹针数是偶数)

    右端1针下针·左端2针下针:锁针针数=(单罗纹针数+2)÷2(单罗纹针数是偶数)

    两端都是1针下针:锁针针数=(单罗纹针数+1)÷2(单罗纹针数是奇数)

    两端都是2针下针:锁针针数=(单罗纹针数+1)÷2+1(单罗纹针数是奇数)

    双罗纹针编织

    两端都是2针下针:锁针针数=(双罗纹针数+2)÷2(双罗纹针数是4的倍数+2,偶数)

    右端2针下针·左端3针下针:锁针针数=(双罗纹针数+3)÷2(双罗纹针数是4的倍数+3,奇数)

    右端3针下针·左端2针下针:锁针针数=(双罗纹针数+3)÷2(双罗纹针数是4的倍数+3,奇数)

    右端2针下针,左端1针下针的情况

    适用于套头衫的底边或袖口。

    1 用比织罗纹针的针号大2号的棒针,从别线锁针里山挑出针。挑完整行后,再翻面织1行上针、翻面织1行下针。

    2 将织片翻到反面,棒针换为织罗纹针的针号。右针按箭头方向插入端针和短针的渡线(半针沉环),一起编织上针。

    3 第1行的渡线(沉环)按箭头方向挑针。

    4 编织下针。

    5 编织上针。

    6 重复步骤③~⑤。

    7 最后的1针和渡线(沉环)用右针一起挑针。

    8 将2针移至左针上,一起编织上针。

    9 起针完成的状态。此时算已织好2行。

    两端都是1针下针的情况

    适用于外套的前开襟、后片的底边等。前段编织与“右端2针下针,左端1针下针的情况”步骤①~⑥相同。

    1 挑起最后的渡线(沉环)编织下针。

    2 棒针上最后的1针编织上针。

    3 编织结束处是右端1针下针的罗纹针编织。

    两端都是2针下针的情况

    适用于外套的前开襟、后片的衣边等。下面是第2针的编织方法,其余与“右端2针下针,左端1针下针的情况”相同。

    1 按箭头方向插入右针,2针一起织上针。

    2 第2针也以相同的方法插入棒针,编织上针。

    3 第3针挑起渡线(沉环),编织下针。

    4 下一针挑起左棒针上的上针编织上针,然后用同样的方法编织。

    单罗纹针编织的起针(手指绕线法)

    以手指带着编织线直接在棒针上绕线起针。由于比别线锁针起针更具弹性,所以适用于套头衫或外套的底边。预留线端的长度为织物宽度的3倍。一般运用这种起针的是圈织的套头衫,由于第2行是圈织,所以罗纹针的行数须为奇数。

    第1针是上针的情况

    1 将约为织片宽度3倍长的线挂在拇指和食指上,如图所示将线挂在棒针上,分别为短线1、长线2。

    2 将1拉直,手指沿箭头方向移动。移动时左手手指按住针上的线避免滑动。

    3 将1从棒针的后方绕上来挂在针上,此时2不动。

    4 1移动后,2从棒针的前方绕下来。

    5 此时是第1针完成的状态。

    6 左手食指按住棒针上的线,2不动。1从棒针后方绕上来。

    7 1绕上来后挂在棒针上。

    8 1挂在棒针上不动,2也从棒针的后方绕到棒针的前方跟1成交叉状。

    9 2不动,1从棒针后方绕下来,第2针就完成了(下针)。

    10 2从棒针前面绕上去,保持不动。

    11 1从棒针后面绕上去,与2在棒针后方成交叉状。

    12 保持交叉状态,将2根线从棒针前面拉下来。

    13 将2向后转,然后重复步骤②~[13]继续绕出你想要的针数。

    第1针是下针的情况

    1 将约为编织宽度3倍长的线挂在拇指和食指上(线头端在拇指),如图所示将线挂在棒针上,分别为短线1、长线2。

    2 将2由棒针的后方向前方移动,并挂在棒针上。此时1不动,移动时左手手指按住针上的线避免滑动。

    3 此时2不动,将1从棒针的前方向后方绕线。

    4 1与2呈交叉状绕下来,第1针完成(下针)。

    5 此时1不动,2从棒针后方往前方绕线,挂在棒针上。

    6 1从棒针前方向后方绕线。

    7 1绕上来后挂在棒针上,与2成交叉状。

    8 将两线呈交叉状拉下来至棒针前方,保持2在后,1在前的状态。第2针完成。

    9 左手食指按住棒针上的线,2不动。1从棒针后方绕上来。

    10 2与绕上来的1成交叉状。

    11 将1按箭头绕下棒针。

    12 第3针完成。

    13 重复步骤②~[12],继续完成你想要的针数。

    两端都是1针下针的情况

    适用于外套等开襟毛衣的后片底边等。全部针数为奇数。

    第1行

    1 按照第1针是下针的绕线方法在针上绕线。

    2 第1行至最末尾处绕好所需针数的状态。全部针数为奇数。

    第2行

    3 织片翻面。右端1针是浮针,接下来重复编织下针、浮针。

    4 最后1针是浮针。

    5 织片翻面。最开始的1针是下针,接下来重复织浮针、下针。

    第3行

    6 织片翻面。最开始的1针是上针,接下来重复织下针、上针。最后1针织上针。

    右端2针下针,左端1针下针的情况

    用于外套等前片的底边和前襟等。

    第1行

    1 棒针置于线的后方,按箭头方向移动,做出上针。

    2 针尖按图中1、2、3的顺序移动做出下针。

    3 第3针是上针。重复步骤②~③,最后以步骤②作结束。

    4 第1行的状态。

    第2行

    5 最右端的第1针不织移到右针(浮针)上,接下来织下针。

    6 重复交替地织1针浮针、1针下针至左端。

    7 织片翻面编织。最右端1针织浮针。接下来重复交叉地织1针下针、1针浮针。

    第3行

    8 重复交换从一端编织1针上针、1针下针。

    9 最后1针编织上针,图为第3行织好的状态。

    两端都是2针下针的情况

    适用于外套等前开襟毛衣的底边和前襟等。

    第1行

    1 开始与“右端2针下针,左端1针下针的情况”相同,织至步骤③结束。

    第2行

    2 织片翻面,由右端开始编织。

    3 右端2针不织移至右针上(浮针),接下来织下针。重复交替地织1针浮针、1针下针。

    4 最后2针作浮针。

    5 织片翻面,从右端编织2针下针,接下来交互编织1针浮针、1针下针,至左端最后1针织下针。

    第3行

    6 织片翻面,右端2针织上针,接下来交互编织1针下针、1针上针。最后1针也是织上针。

    双罗纹针编织的起针(别线锁针法)

    这是从别线锁针的里山挑针编织。开始编织所呈现的状态与罗纹针的收缝边一样,也有弹性。用比罗纹针的棒针大2号的针编织3行平针。

    两端都是2针下针的情况

    适用于套头衫或外套后片的底边、袖口等。全部针数为偶数。

    1 从别线锁针的里山挑针,编织3行平针。

    2 织片翻面,按箭头所示方向挑针,2针一起编织上针。

    3 下一针编织上针。

    4 第1行的渡线(沉环)。按箭头方向挑针,织2针下针。

    5 左针上的针圈都织上针,每次都只织2针。

    6 分别挑2个渡线(沉环)织下针,接下来重复步骤⑤~⑥。

    7 左针上的最后1针和渡线(沉环)用右针按箭头方向插入挑起。

    8 2针一起移至左针上,再一起织上针。

    9 起针完成的状态,此为第2行编织结束处。

    右端2针下针,左端3针下针的情况

    适用于外套左前片的底边等。右端的编织方法在步骤③以后与“两端都是2针下针的情况”步骤⑥~⑨的要领相同。

    1 右端1针移至右针,按箭头所示插针,编织上针。

    2 左针上的下一圈织上针。

    3 挑起渡线(沉环)2针织下针,左针上的针圈织2针上针。

    右端3针下针,左端2针下针的情况

    适用于外套右前片的底边。与“两端都是2针下针的情况”步骤①~⑥的要领相同。

    1 左针从左端算起的第2针和渡线(沉环)用右针按箭头方向插入。

    2 挑起后至左针上,一起织上针。

    3 最后的1针以相同的方法挑针编织上针。

    双罗纹针编织的起针(手指绕线法)

    以手指带着编织线直接在棒针上起针,比使用别线起针的方法更具有弹性。适用于套头衫或外套的衣边。

    两端都是2针下针的情况

    适用于套头衫或外套的底边、袖口等。罗纹针总针数为偶数。

    第1行

    1 棒针置于线的下方,手指按箭头方向移动,做出上针。

    2 针尖按图中1、2、3的顺序移动,做出下针。

    3 第3针是上针。针尖按步骤①箭头方向移动。重复操作步骤②、③,最后以步骤②结束。

    4 第1行的状态。

    第2行

    5 将织片翻面,第1针不织移至右针上(浮针),接下来织下针。重复交替地编织1针浮针、1针下针。

    6 织片翻面,在边端重复编织1针浮针、1针下针。

    第3行

    7 织片翻面,第1针织上针。

    8 接下来的2针要交换位置。从右边按顺序将右针插入。

    9 左针将前2针换好位置,插入。

    10 交换好位置后的右边的针圈织上针,左边的针圈织下针,再织上针。之后重复操作步骤⑧~⑩。

    右端2针下针,左端3针下针的情况

    适用于开襟外套左前片的底边等。全部的针数为奇数。

    第1行(与“两端都是2针下针的情况”的开始做法相同,最后以步骤③结束)

    第2行

    1 织片翻面,将最初的2针移至右针上(浮针)。

    2 重复编织1针下针、1针浮针。最后的2针都是浮针。

    3 织片翻面,右端的2针编织下针。

    第3行

    4 重复编织浮针、下针,左端应织下针。

    5 如图所示将织片翻面,右端的2针织上针。然后再织1针上针,之后织2针下针,2针上针。

    6 织双罗纹针至左端。

    右端3针下针,左端2针下针的情况

    适用于开襟外套右前片的底边等。全部的针数为奇数。

    第1行

    1 棒针置于线的下方,针尖按箭头方向移动卷住线,做出下针。

    2 针尖按箭头方向移动做出第2针,这针为上针。

    3 第3针为下针。接着重复步骤②~③。

    第2行

    4 织片翻面,最初的1针不织移至右针(浮针)上。

    5 接下来重复交替编织下针、浮针。左针倒数第2针织滑针。

    6 织片翻面,右端起3针织下针,接下来重复编织浮针、下针。

    第3行

    7 织片翻面,右端的针圈织上针。接下来的第2针交换位置,右边的针圈织上针,左边的针圈织下针。

    8 接下来的2针按原针圈编织下针和上针,再往下的2针交换位置,重复步骤编织。左端3针都织上针。

    不规则罗纹编织的起针

    这是用别线锁针起罗纹针时,能自由地做出罗纹针的状态,是更高级的起针方法。锁针针数和花样中的下针针数(包含扭针)相同。织第2行时,将棒针上的针圈和第1行的渡线(沉环)一起编织。

    第1行

    1 用比织罗纹针大2号的棒针从别线锁针的里山挑针,编织3行平针。作为第1行。

    第2行

    2 如图所示,换为织罗纹针的针号,挑左针上第1针和第1行的渡线(沉环)一起织上针。

    3 第2针开始织下针、上针、下针。第5针是将棒针上的针圈和渡线(沉环)一起织上针。

    4 第6针织上针,第7针挑起渡线(沉环)织下针。

    5 以相同的编织要领织到左针的前1针,最后1针是将棒针的针圈和渡线(沉环)一起织上针。

    钩针直接在棒针上起针的起针法

    用钩针在棒针上钩锁针。这种起针法节省时间而且较简单。用别线编织的好处是最后可拆掉别线。

    1 在钩针上做好第1针。

    2 绕线至棒针的后面,钩出线圈。

    3 完成第1针。

    4 线绕过棒针钩编。

    5 钩针引出线圈,完成第2针。重复步骤④~⑤。

    6 钩的针数比需要针数少1针,最后1针将钩针上针圈移至棒针上。完成起针,图为第1行织好的状态。第2行从正面编织。

    平针不卷边起针法

    编织行的算法:完成后的起针算作一行。

    特征:平针不卷边起针法可以使织片边缘特别饱满厚实,编织物完全不会出现卷边的情况。

    编织要点:起针时注意将合股的4根编织线分为2份,连接线团的1根编织线是一份,余下的3根编织线是一份。

    1 预留出比织物宽度长6倍的编织线。对折1次,合成双股。

    2 在已合股的编织线中间打一活结。

    3 将棒针插入活结中,第1针完成。将编织线分成2份。连接线团的那根编织线单独为1份。

    4 左手食指绕3股线,右手拿好棒针。

    5 左手食指依顺时针方向绕出线圈,并套在右针上。

    6 右手的编织线则由下往上绕线,并引出线圈。

    7 左手食指退出线圈。

    8 拉紧线圈。第2针完成。

    9 重复步骤④~⑧,起所需针数。图为起针完成后的第1行。

    10 织片翻面,第2行编织1行上针。

    11 起针完成后,编织1行下针后的状态。

    12 图为起针后继续编织平针的织片正面状态。

    环状编织起针法

    用环形针或4根棒针编织,一圈一圈地编织是环状编织的特征。只要能与织片相协调,不必特定用哪一种起针方法。但要注意起针的环圈不要扭了。这里以罗纹针编织的环状起针为例。

    先织好罗纹针再做成环状编织的情况

    1 织至罗纹针编织的第2行。

    2 第3行将针数均分于3根棒针上,最后1针与第1针连接做成环状编织。

    以别线锁针起针做成环状单罗纹针编织的情况

    (起针数为罗纹针针数的一半)

    棒针上最初的针圈织下针,第2针从第1行的渡线(沉环)挑针织上针。重复操作棒针上的针圈织下针、渡线(沉环)织上针。

    由别线锁针起针开始编织做成环状的情况

    (任何一种针法都可以使用)

    从别线锁针的里山挑针后,将针圈均分于3根棒针上,以第4根棒针编织最初的针圈,使织物连接做成环状的编织。

    棒针编织的编织符号和编织方法

    下针

    1 将线放在织片后方,右针按箭头方向插入左针上的针圈。

    2 在右针上绕线,向身前方拉出线圈。

    3 右针上拉出线圈后,将左针抽出来。

    4 下针完成。

    上针

    1 线置于织片前方,右针如箭头所示方向插入。

    2 如图所示绕线,按箭头方向从针圈中拉出线圈。

    3 上针完成。

    左上2针并1针

    1 按箭头方向由2针的左侧插针。

    2 绕线拉出,2针一起编织下针。

    3 左上2针并1针完成。

    右上2针并1针

    1 右针按箭头方向插针,不织移至右针上。

    2 如图所示插针、绕线,按箭头方向拉出,织下针。

    3 左针插入移至右针上的针圈中,按箭头所示方向从右针上拨出套在编织针上。

    4 右上2针并1针完成。

    左上4针并1针

    1 右针从左针右边4针左侧按箭头方向插针。

    2 绕线,4针一起并织1针下针。

    3 左上4针并1针完成。

    中上3针并1针

    1 右针从左针的最右2针按箭头方向插针,不织移向右针。

    2 第3针插针、绕线织下针,将线拉出。

    3 将左针插入移至右针的2针中,按箭头方向将这2针套在编织针上。

    4 中上3针并1针完成。

    左上5针并1针

    1 使用钩针,从5针的左侧按箭头方向插针。

    2 钩针上绕线,按箭头方向5针并钩成1针。

    3 将钩针上的针圈移至右针。

    4 左上5针并1针完成。

    右上5针并1针

    1 左针上的前4针按箭头方向插针,不织,一针一针移至右针上。

    2 从第5针处插针、绕线并将线圈拉出,织下针。

    3 将移过去的4针用左针依次拨出,套在编织针上。

    4 右上5针并1针完成。

    上针左上2针并1针

    1 按箭头方向将右针从2针的右侧插针。

    2 如图所示绕线,按箭头方向将线拉出。

    3 2针一起织上针,接着将左针抽出。

    4 上针左上2针并1针完成。

    上针右上2针并1针

    1 将箭头所示2针的顺序交换。

    2 右针按箭头方向插针,2针一起织上针。

    3 上针右上2针并1针完成。

    上针左上3针并1针

    1 将线放在织片前方,右针按箭头方向由左针3针的右侧插入。

    2 如图所示绕线,3针一起按箭头方向拉出线圈。

    3 3针一起织上针,抽出左针。

    4 上针左上3针并1针完成。

    上针中上3针并1针

    1 调换箭头所示2针的顺序。

    2 右针按箭头方向插入针圈中。

    3 如图所示绕线,3针并1针织上针。

    4 上针中上3针并1针完成。

    左加针

    1 右针按箭头方向插入。

    2 右针挑起针圈。

    3 将挑起来的针圈移至左针上,再织下针。

    右加针

    1 右针按箭头方向插针。

    2 如图所示绕线,按箭头方向拉出,织下针。

    3 左针上的针圈也织下针。

    4 右加针完成。

    上针左加针

    1 按箭头方向插入左针。

    2 将线放在织片前方,按箭头方向插入右针,织上针。

    3 上针左加针完成。

    上针右加针

    1 线放在织片前方,在前行下1针上按箭头方向插入右针。

    2 如图所示绕线,按箭头方向拉出,织上针。

    3 右针按箭头方向插针,织上针。

    4 上针右加针完成。

    右上1针交叉(上针)

    1 左针插入右侧针1后方,引出左侧针1,织上针。

    2 把右侧针1织下针。

    3 如图所示取下左针上针2即完成。

    左上2针交叉

    1 将左针上的针1、针2穿在麻花针上,置于织片后方。

    2 先将左针上的针3、针4织下针。

    3 再将麻花针上的针1、针2织下针。

    4 左上2针交叉完成。

    左上1针交叉(上针)

    1 右针从身前向左针上右起第针2插针织下针。

    2 再将左针上右起第1针编织上针。

    3 退下左针上的针2,即完成左上1针交叉。

    穿左针交叉

    1 如箭头所示插针,两个针圈不织直接移到右针上。

    2 按箭头所示方向,把针1套过针2,与针2交换位置。

    3 按针2、针1顺序织下针。

    4 穿左针交叉完成。

    右上1针交叉

    1 如图所示,从针1的后方将右针插入针2的针圈中,织下针。

    2 针2仍挂在左针上,再将右针插入针1,织下针。

    3 取下左针上的2针,右上1针交叉完成。

    右上2针交叉

    1 将左针上的针1、针2穿在麻花针上,置于织片前方。

    2 针3、针4织下针。

    3 右针插入麻花针上的针1、针2,织下针。

    4 右上2针交叉完成。

    镂空针

    1 在右针上从身前方挂线。

    2 下1针正常织下针。

    3 织好下1行后的状态。

    穿左针(3针时)

    1 右针插入左针上的针3,并把它套在右边2个针圈(针1、针)上。

    2 右针插入针1,织下针,再织镂空针。

    3 剩下的针2织下针,即完成。

    穿右针(3针时)

    1 将左针的3个针圈直接移到右针上,左针插入针1,将该针拨下,套在针2、针3上。

    2 把剩下的2个针圈移回左针,针2织下针。

    3 接着织镂空针。

    4 最后再将针3织下针,即完成。

    左上1针交叉

    1 如图所示,按箭头方向右针从身前方插入针2织下针。

    2 左针上的针圈不放掉,右针插入针1,织下针。

    3 左上1针交叉完成。

    穿右针交叉

    1 右针将针2套于针1上。

    2 右针按箭头方向插入针2,织下针。

    3 右针按箭头方向插入针1,织下针。

    4 穿右针交叉完成。

    浮针

    1 线置于织片前方,按箭头所示方向插针,不织直接移到右针上。

    2 将线置于织片后方,下一针织下针。

    3 浮针完成。

    1针织出3针的加针(下上下)

    1 先织1针下针。

    2 左针上的针圈不移出,继续在1针内织上针。

    3 左针上的针圈不移出,在同一针内再织1针下针。

    4 织完下针、上针、下针,加针即完成。

    1针织出3针的加针(上挂上)

    1 将线放在织片前方,由右侧插入右针,绕线。

    2 拉出线圈后,即完成1针上针。

    3 如图所示左针上的针圈不移出,右针上绕线织镂空针,然后按箭头方向插针。

    4 在同一针内再织1针上针,即完成。

    1针织出3针的加针(下挂下)

    1 由身前方插右针,绕线,按箭头方向拉出。

    2 首先织1针下针。

    3 左针上的针圈不移出,在右针上绕线,织镂空针,然后按箭头所示方向插针。

    4 在同一针内再织1针下针,加针即完成。

    1针织出4针的加针(下上下上)

    1 第1针先织下针。

    2 左针上的针圈不移出,在同一针内再织1针上针。

    3 左针上的针圈不移出,再在同一针内织1针下针。

    4 继续在同一针内织1针上针,1针织出4针的加针即完成。

    1针织出5针的加针(下挂下挂下)

    1 第1针织下针。

    2 左针上的针圈不移出,在同一针内织1针镂空针,再织1针下针。

    3 在同一针内第4针织镂空针,第5针织下针。

    4 1针织出5针的加针即完成。

    滑针

    1 线置于织片后方,如箭头所示插针,直接移到右第2针上。

    2 接下来正常编织。

    3 滑针完成。

    延伸针(2行时)

    1 在●记号行挂线,同时将针1直接移到右针上。

    2 织第2行同一针时重复挂线织镂空针,直接移至右针上。

    3 织第3行时,将右针插入针圈与挂在针上的线同时织下针。

    4 完成。

    稍后解开延伸针(2行时)

    1 以下是解开方法。向记号行(△标志处)的下针圈处插入右针。

    2 织下针,取下左针上的另外2个针圈。

    3 完成。

    扭针

    1 右针按箭头所示方向插入。

    2 在右针上绕线,按箭头方向将针圈拉出。

    3 拉出针圈后抽出左针。

    4 1针扭针完成。

    上针的扭针

    1 线置于织片前方,右针按箭头方向扭针插入。

    2 织1针上针。

    3 1针上针的扭针完成。

    延伸针(扭针)

    1 在●记号行处挂线,扭针针圈不织直接移到右针上。

    2 织下一行时重复挂线及移针圈。

    3 织△记号行时,连同针圈和延伸2行挂于针上的线圈同时织下针。

    4 延伸扭针完成。

    卷针

    1 如图所示插针、挂针。也可以用手指绕个线圈挂到右针上。

    2 拉紧挂上去的线,织下一针。

    3 织好1行的状态。

    棒针编织的基本织片

    平面编织

    正面显示只有下针的织片。每一行在正面的行织下针,反面的行织上针,这样交错编织即可。下面以别线锁针挑针的起针法为例。

    完成图

    第1行(正面编织的行)

    1 棒针插入别线锁针的里山,绕线后引出线。

    2 采用相同方法,在每一里山挑出1个针圈。

    第2行(反面编织的行)

    3 织和编织图相反的针(上针)。线放在织片前方,右针按箭头方向插入端针。

    4 在右针上绕线,按箭头方向向另一侧引出线。

    5 引出线后,将左针上的针圈移出。

    6 重复步骤③~⑤。

    7 这是第2行织好的状态。

    第3行

    8 线置于织片后方,右针按箭头方向插入端针绕线,织下针。

    9 如图所示引出线后,将左针上的针圈移出。

    10 1针下针完成。接下来的针圈也做同样的编织。

    11 图为第3行织好的状态。

    上针的平面编织

    从第2行开始,正面只有上针的织片。第1行在正面的行织上针,反面的行织下针,这样交错编织即可。下面以别线锁针挑针的起针法为例。

    完成图

    第1行

    1 第1行与平面编织步骤①的编织方法相同。

    第2行(反面编织的行)

    2 线放于织片后侧,依箭头方向插针。

    3 棒针绕线,挑出针圈。

    4 以相同方法编织至织片左端。

    第3行(丄面编织的行)

    5 织片翻至正面线放在前方,编织上针。

    6 端针织好上针的状态。接下来的针圈也做同样编织。

    7 图为第3行织好的状态。

    起伏编织

    起伏编织的正面状态是1行下针与1行上针交错。不管是正面的行还是反面的行,都是织下针。在此以手指绕线起针法为例。

    完成图

    第1行(起针)

    1 采用手指绕线起针法起针。

    第2行(反面编织的行)

    2 线放于织片后方,右针按箭头方向插针,织下针。

    3 接下来的针圈同样也织下针。

    第3行(正面编织的行)

    4 右针插入针圈,织下针。

    5 编织至织片左端。

    第3行

    6 每行均织下针。图为织至第9行第2针时的状态。

    单罗纹针编织

    每一行内均交替地编织下针与上针的织片。不管是正面的行还是反面的行,都编织与上一行对应位置相同的针。

    完成图

    正面编织的行

    1 按符号图的下针织下针。

    2 按符号图的上针织上针。

    反面编织的行

    3 符号图是上针的则织下针。

    4 符号图是下针的则织上针。

    扭针单罗纹编织

    扭针单罗纹是罗纹针的变化针。按符号图于指定部分的针圈织成扭针。有每行都织扭针和只在正面下针时扭针等情况。在此以每行扭下针为例。

    完成图

    正面编织的行

    1 扭针符号的针圈按箭头方向用右针从左针后方插入针圈。

    2 绕线,并引出线来。

    3 按上针的符号织上针。重复操作步骤①~③。

    反面编织的行

    4 反面行,符号图是上针的织下针。

    5 扭针的符号则织成扭上针。接下来重复步骤④~⑤。

    双罗纹针编织

    双罗纹针是2针下针和2针上针交替编织的织片。不管是正面的行还是反面的行,都编织与上一行相同的针。

    完成图

    正面编织的行

    1 符号图是下针的织下针。

    2 如图所示,符号图是上针的织上针。每2针重复步骤①~②的编织。

    反面编织的行

    3 符号图是上针的则织下针。

    4 符号图是下针的则织上针。每2针重复步骤③~④的编织。

    环状编织

    织片是按一圈一圈的环状编织而成。由于都是看着正面编织,所以只要按照符号图操作即可。用环针比较容易操作;如若使用4根棒针或5根棒针,则需在编织时每次稍微错开针圈位置,这样两针交界处就不会有明显的界限。下面是以4根针编织平针为例。

    1 用1根棒针挑针起针,再将针数分成3等份,分别置于3根棒针上。

    2 3根棒针做成环的形状,织片的正面朝外,用左手拿着。

    3 使用第4根棒针,插入起针的第1个针圈编织下针。第1行的最后一针和第2行第1针是连接的。

    棒针编织的加针方法

    在织片的端边或中间,将针数织成比现在棒针上的针圈多的方法,称为加针。

    扭加针(下针)

    挑起渡线,织成扭针状。端针较漂亮而且缝合时容易,但若加针频繁时,端针会变得稍紧些。

    右侧

    1 织端针,用右针将与下1针之间的渡线按箭头方向挑针。

    2 将挑上来的线挂在左针上,右针按箭头方向插入。棒针挂线后织下针。挑上来的针圈呈扭针状。

    3 加针完成。接下来的针做正常织下针。

    左侧

    1 织至最左端1针之前,用左针将渡线挑上来。

    2 右针按箭头方向插入挑上来的针圈。

    3 挂线后织下针。线扭的方向和右侧相反。

    4 端针织下针,加针完成。

    扭加针(上针)

    左侧

    1 织至左端第1针之前,左针按箭头方向将渡线挑上来。

    2 右针按箭头方向插入挑上来的线圈,织成扭针的上针。

    3 挑上来的线呈扭状,加针完成,端针织上针。

    右侧

    1 右端第1针正常编织上针,用右针将与下1针之间的渡线挑上来。

    2 将挑上来的线挂在左针上,右针按箭头方向插入针圈织上针。

    3 挑上来的线圈呈扭状,加针完成。接下来的针圈正常织上针。

    右加针·左加针

    由端针算起第2针的前1行针圈挑针编织加针。加针频繁时端针会变得稍紧些。

    下针的加针

    左侧

    1 织至左端针之前,右针按箭头方向将针圈挑上来。

    2 将针圈移至左针上。右针按箭头方向插入针圈织下针。

    3 左端针织下针,左加针完成。

    右侧

    1 右端第1针织下针,用右针按箭头方向挑起下1针前一行的针圈。

    2 不织移至左针上。用右针插入此针圈织下针。

    3 第2针加针完成,接下来的针圈正常织下针。

    4 右加针完成。

    上针的加针

    左侧

    1 织至左端最后1针之前,用右针前一行的针圈按箭头方向插入并引上来。

    2 由后方插入棒针织上针,即完成左加针。

    右侧

    1 正常织端针,右针将下一针前一行的针圈挑上来,移至左针上织上针。

    2 第2针加针完成。接下来的针圈正常织上针。

    镂空针和扭针的加针(下针)

    左侧

    1 织至左端针之前,由后方向前方挂线,即织镂空针。

    2 左端针织下针。

    3 于下一行(反面上针的行)端针织完后,将右针插入。

    4 挂线后织上针。

    5 扭针加针完成。接下来的针圈正常编织。

    6 图为正面所看到的织好加针的状态。

    右侧

    1 右端针织下针,在右针上由前向后挂线,即织镂空针。

    2 接下来的针圈正常编织。

    3 于下一行(反面上针的行)将右针按箭头方向插入镂空针。

    4 挂线后织上针。

    5 扭针的加针完成。端针织上针。

    6 图为正面所看到的织好的加针的状态。

    镂空针和扭针的加针(上针)

    左侧

    1 织至左端最后1针之前,由后方向前方挂线,织1针镂空针后,织端针上针。

    2 于下一行(反面),在镂空针中按箭头方向插入右针后织下针。

    3 正面所看到的织好加针的状态。

    右侧

    1 右端针织上针,由前向后挂线,织1针镂空针,接下来的针圈正常编织。

    2 于下一行(反面),在镂空针中按箭头方向插入右针织下针。

    3 正面所看到的织好加针的状态。

    卷加针

    用于连肩袖等袖裉弧线,由织片的端边将线端于棒针上做卷针的加针方法。

    1针的卷加针

    1 以食指卷线,如图所示插入棒针,做1针卷加针。

    2 将加针的棒针如图所示插入织片,开始挑针。

    2针以上的卷加针

    编织结束侧

    3 挑出最后1针,如同开始编织处做1针卷加针。

    左侧

    1 以食指卷线,如图所示移入棒针,手指退出。

    2 以相同的方法加针。3针卷加针完成的状态。

    3 下一行的端针织上针。若接下来的行持续有加针则端针织滑针。

    右侧

    1 以食指卷线,如图所示移入棒针,手指退出。

    2 以相同的方法加针。3针卷加针完成的状态。

    3 下一行的端针织下针。若接下来的行持续有加针则端针织滑针。

    分散加针

    在织片中数处分散地加针。分为等分加针和不规则加针。

    分散加针的计算方法:

    如21针想加成25针时,25针-21针=4针(加针数)

    1 21÷5(加针数+1)=4……

    织5针加1针1次,织4针加1针3次,剩余针正常织不加针。

    1 做分散加针的计算,织至加针的位置,用右针将针圈之间的渡线挑上来。

    2 右针按箭头方向插入,织下针。

    3 按算好的间隔进行加针。

    由别线锁针挑针加针

    适用于开衩止点等端边的加针场合。因为有线端的一侧才能加针,所以左右会差1行。别线锁针最后拆掉。

    左侧

    正面编织的行,用棒针在别线锁针的里山挑针。

    右侧

    反面编织的行,用棒针在别线锁针的里山挑针。

    棒针编织的减针方法

    在织片的端边或中间,将针数织成比现在棒针上的针圈少的方法,称为减针。

    端针1针立针的减针(下针)

    较容易进行织片修饰整理的减针方法,是用于缝合或挑针的基本方法。

    左侧

    1 左端的2针按箭头方向用右针插入。

    2 右针上挂线,按箭头方向2针一起织下针,将左针抽出。

    3 左侧减针完成。

    右侧

    1 左针上右端针不织移至右针上,织第2针。

    2 将未织的端针套收于第2针上。

    3 右侧减针完成。

    端针1针立针的减针(上针)

    左侧

    1 在左针上左端的2针按箭头方向插入右针。

    2 右针挂线,按箭头方向2针一起织上针。

    2 左侧减针完成。

    右侧

    1 将左针上右端2针按箭头方向移至右针上。

    2 扭转针圈后移回左针,右针按箭头方向插入,2针一起织上针。

    3 右侧减针完成。

    端针2针立针的减针(下针)

    适用于转折处或“V”领等的减针,能使设计线条更明显,让缝合或挑针都更简便。

    左侧

    1 在左针上,从左端算起将第2针和第3针织成左上2针并1针。

    2 端针正常织下针,左侧减针完成。

    右侧

    1 左针上右端第1针正常织下针,第2针移至右针上,织第3针,将第2针套收于第3针上。

    2 右侧减针完成。

    端针2针立针的减针(上针)

    左侧

    1 右针按箭头方向插入左针左端的针2、针3,2针一起织上针。

    2 端针正常织,左侧减针完成。

    右侧

    1 右针按箭前方向从针2、针3左侧插针,挑到右针上,改变针2、针3的针圈方向,再移回左针上,2针一起织上针。

    2 右侧减针完成。

    端减针(下针)

    适用于以引拔接合或半回针缝合做修饰的情况。

    左侧

    1 左针上从左端算起的第2针移至右针上,端针织下针,将移过去的针圈套收于端针上。

    2 左侧减针完成。

    右侧

    1 在左针上右端第2针用右针按箭头方向由左侧插入,2针一起织下针。

    2 右侧减针完成。

    端减针(上针)

    左侧

    1 左针左端的2针用右针按箭头方向插入,2针一起织上针。

    2 左侧减针完成。

    右侧

    1 将左针上右端2针用右针由右侧插入,2针一起织上针。

    2 右侧减针完成。

    分散减针

    在织片中的数处分散地减针。分平均等分减针和不规则减针。

    分散减针的计算方法:

    横向分散减针:21针减到17针时,21针-17针=4针,17针÷5(4针+1)=3……2。每4针织2针并1针,重复2次,再每3针织成2针并1针重复2次,余下针正常织,不减针。

    纵向分散减针:与斜线的平均计算相同。

    纵向分散减针

    多用于裙腰褶或帽子,使减针位置成为设计好的整齐线条。

    1 端针立针减针,其他针等间隔进行,2针并1针减针。

    2 若为左右对称时,右上2针并1针则以左上2针并1针为对称减针。

    3 纵向分散减针完成。

    横向分散减针

    适用于做成细褶或反向挑针织的袖口等部位的编织。在同一行等间隔进行减针。

    1 织至减针之前位置。由2针的左侧一起插入棒针。

    2 挂线,2针一起编织。

    3 2针并1针的减针依计算的间隔做减针。同时也会有3针并1针的减针。

    套收针

    将1针针圈套过另针1的方法被称为套收针,可轻松完成2针以上的减针。适用于袖口和领口线的减针法。由于带线的一方才能做减针,所以两侧都进行套收针减针时,左侧与右侧会相差一行。只套收1针的减针才能左、右侧在同一行进行。

    左侧套收针(反面)

    由于是在织反面时减针,所以每2行作1次套收针。

    第1次(形成直角)端针要编织

    1 端针起的2针织上针。

    2 左针插入第1针,套收于第2针上。

    3 完成第1针的套收针。接下来的针圈也是先织上针后做套收。

    4 完成所需套收的针数,接下来的针圈织上针。

    第2次以后(不形成直角)端针织滑针

    5 左侧的第2次。端针不织移至右针上。

    6 接下来的针圈织上针。

    7 用左针将端针套收掉。

    8 接下来的针圈也是先织上针,端针再做套收。

    9 第2次的套收针(2针)完成。

    套收针之后1针的减针

    (端针做立针的减针)

    10 翻至正面,右针按箭头方向插入2针一起编织。

    右侧套收针

    由于是在织正面时减针,所以每行套收1次。

    第1次(形成直角)端针要编织

    1 端针起的2针织下针。

    2 左针插入第1针,将其套收于第2针上。

    3 套收1针完成。接下来的针圈也是先织下针后套收。

    4 完成需要套收的针数,接下来正常编织。

    第2次以后(不形成直角)端针织滑针

    5 右侧的第2次套收。端针不织移至右针上。

    6 接下来的针圈织下针。

    7 用左针将端针套收。

    8 接下来也是织下针,将端针套收。

    9 套收针(2针)完成。接下来的针圈正常编织。

    套收针之后1针的减针

    (端针做立针的减针)

    10 端针不织移至右针上,接下来的针圈织下针。

    11 移至右针的针圈套收于第2针上。

    配色花样的编织方法

    细横条纹配色

    编织2行或4行的细横条纹配色时,线不剪断,于端边做渡线编织。

    1 已织完成的线暂时搁置,接上新线织2行。

    2 将之前搁置的线用左手拿着。

    3 渡线不能拉紧,稍微放松些再做编织。

    4 边交换配色线边继续向上编织。

    直条纹配色(纵渡线)

    比以主色线做横渡线的织片薄,也很适合粗线的配色。需准备与直条纹数量一样多的线团。

    正面

    反面

    正面编织的行

    1 织至换线位置时,将主色线放于配色线上做交叉。

    2 用配色线编织,织好后,再按步骤①的要领将配色线放于主色线之上做交叉。

    反面编织的行

    3 织至配色线位置,将主色线放在配色线上面做交叉。

    4 编织配色线。

    5 配色线织好后,以相同要领与主色线交叉。

    宽横条纹配色

    较宽的横条纹配色或到下1个配色位置的距离较远时,若每次都将线剪断,最后将线头藏在同色线的端针上,若线不剪断也是可以的。

    剪断线的情况

    1 织完的线约留下8cm的长度后剪断,接下来的新线织2~3针后,于端边将两线头轻轻地打结。

    2 若线较粗时,将结拆掉,线端藏于端针约5~6行内。

    不剪断线的情况

    于下一根配色线每织3~5行,将前1根配色线挂在棒针上和端针一起编织,将渡线夹住,但渡线不能放得太长,也不能拉得太紧。

    直条纹配色(主色线做横渡线)

    主色线是反面渡线,与侧面渡线方法比较,不需要多个线团。主色线只需要1根线就可织出来。

    正面编织的行

    1 由主色线换配色线编织,再换回主色线织1针。

    2 将配色线由主色线的下面绕到上面后,继续以主色线编织。

    反面编织的行

    3 以主色线织至配色线处,换成配色线织4针。

    4 用主色线织1针。

    5 将配色线由主色线的下面绕到上面后,继续以主色线编织。

    6 主色线换配色线时,先换线再以配色线编织即可,而配色线换主色线时,以主色线织1针后再将主色线与配色线交叉。

    横渡线配色花样

    这种方法适用于横向连续花样或许多小花样配色时的情况。由于是横渡线,所以织片会较厚。做横渡线配色时,渡线稍微放松一些,不要忽紧忽松,需要注意织片的平整度。

    正面

    反面

    正面编织的行

    1 进入配色行时,将配色线用主色线夹住。

    2 织到配色线位置时,在主色线上面渡线编织配色线。

    3 织主色线时,在配色线的下面渡线编织主色线。

    4 织片翻面时,将配色线挂于棒针前端,再将棒针转过来。

    反面编织的行

    5 配色线渡到端边,如图中间以主色线夹住配色线。

    6 织配色线时,如图在主色线上面渡线编织。

    7 渡线的方法总是配色线从上面渡线、主色线从下面渡线。

    8 反面翻至正面时,将配色线先绕至前方,再按箭头方向翻面。

    9 线团都是置于相同的位置,配色线一直都是从上面渡到行的末尾为止。

    纵渡线配色花样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花样和简单的配色花样。当花样是纵向时,必须准备和花样数量一样的所有线团。线是用在改变配色的地方时做纵渡线。

    正面

    反面

    正面编织的行

    1 在配色的位置套配色线。

    反面编织的行

    2 换下一种线编织时,将换的线由已织好的线的下方绕上来呈交叉状。

    3 再换线编织时,将其由已织完的线的下方向上方渡线,并交叉。

    正面编织的行

    4 接着正面换线编织时,将新线由已织完的线的下方向上方渡线并交叉。

    5 再换下一种线编织时,也是将其由已织完的线的下方向上方渡线并交叉。

    6 图为反面所呈现出的状态。所有换线位置都呈交叉状。

    棒针编织的收针缝合

    套收针

    用棒针将针圈做套收,由于套收的部分没有伸缩性,所以要依织片的宽度做套收,并尽量利用端线做套收针。

    下针套收针

    由于下针套收针的针圈会很醒目,所以此方法适用于需要明显表现端线时。

    1 最初的2针织下针。

    2 用左针挑起端针套于第2针上。

    3 织1针下针,将第2针套于第3针上,重复套收。

    4 最后将线引出剪断。

    上针套收针

    因上针套收针的针圈不醒目,适用于起伏编织的收边。

    1 最初的2针织上针。

    2 用左针挑起端针套于第2针上。

    3 织1针上针,将第2针套于第3针上,重复套收。

    4 最后将线引出剪断并拉紧。

    单罗纹针的套收

    与前1行的针圈做相同的编织后做套收。但由于会破坏罗纹针的伸缩性,所以依织物的实际用途来运用。

    1 端针织下针,第2针织上针,再用左针挑起端针套于第2针上。

    2 第3针织下针,将第2针套收于第3针上。

    3 最后将线剪断,穿过针圈引出线并拉紧。

    引拔收针

    使用钩针的收针法,收好边的状态与套针相同。初学者也可以很快完成。

    下针的引拔收针

    1 端针移至钩针上,挂线引出线来,即钩织1针锁针。

    2 接下来的针圈移至钩针上,挂线后同端针一起引拔。

    3 从第3针起均用相同的织法编织。

    4 最后挂线引出线来剪断,拉紧。

    双罗纹针的引拔收针

    依据前一行的针圈状态采用两种引拔方法发别收针。单罗纹针或不规则的罗纹针也是相同的要领。

    1 端针移至钩针上,挂线后引出线,即钩织1针锁针。

    2 接下来的针圈移至钩针上,挂线后同端针一起引拔。

    3 遇到上一行是上针时则将线尾放在织片前方,再向钩针上绕线,2针一起引拔。

    4 最后挂线引出线来剪断,拉紧。

    装饰收边法

    使用钩针钩出波浪花边的收边法。活用织片的花样,将几针并一次收针。中间则钩锁针。

    1 将由右端算起的4针移至钩针上。

    2 如图所示挂线,将4针1次引拔。

    3 挂线再次引拔,将针圈固定。

    4 钩7个锁针。将接下来的3个针圈移至钩针上。

    5 3针一直引拔,重复步骤④~⑤。

    卷缝

    此收边方法收出的织片较薄,而且也有伸缩性。收边的预留线长约为织片宽度的2.5倍,插入缝针进行收边。

    1 端边的2针如图所示插入缝针,将线拉出。

    2 右端针和第3针如图所示插入缝针。

    3 在第2针和第4针中如图所示插入缝针,如此重复地操作。

    4 最后1针同样要2次穿过缝针。

    锁紧收针

    帽子的帽顶或手套的指尖等环状编织的最后一行针圈的收针方法。

    针数少的时候

    将线穿入全部的针圈,拉紧。

    针数多的时候

    先用缝针每隔1针或2针插入线绕1圈,再继续绕1圈插入剩下的针圈,拉紧。

    单罗纹针收缝法

    保持罗纹针的花纹形态及伸缩性的收边法。基本上要用两种插入针的方法,每一针圈都要插入2次。线尾约留下织片宽度2.5~3倍的长度后剪断,以此线来收缝边。如果线留得太长不仅不好缝,而且线也容易弄脏,线不够时可以将线补足。

    右端1针下针时

    1 针1、针2由前面插入缝针。

    2 由针1的前方穿入缝针,再由针3的后方向前穿出。

    左端2针下针时

    1 缝针由针3圈后面穿向前面,再由针1的后面穿向前面。

    2 缝针最后由针2的前面穿入,再由针1的后面向前面穿出。

    右端2针下针、左端1针下针的情况

    1 由针1前面插入缝针,由针2后面穿出。

    2 由针1的前面穿入缝针,再由3针针圈的前面向后穿出。

    3 下针对下针缝。缝针由针2的前面插入,再由4针圈的后面向前穿出。

    4 上针对上针缝。由3针圈后面向前穿出,再由5针圈的前面向后穿出。

    5 重复步骤③~④至行左端。

    6 最后由针2的后面穿向前面,再由针1的后面穿至前面。

    罗纹针收缝边的缝线不够时

    1 以新线穿到缝针上,再将缝针穿入针1,接着下针对下针缝。

    2 继续采用与步骤①相同的罗纹针收缝边法收缝边。

    3 补线的线头放在反面。

    4 线头由反面看是藏于下针的针圈中。

    线易滑落时

    1 线端先打1个结。

    2 将线端藏好。

    织片的连接方法

    织片与织片边缘的接缝,称为接合。有针圈对针圈的接合,也有针圈对行的接合。留下线端,以此线端做接合。

    平针接合

    下针边缘与下针边缘相接合的方法。接缝的线若要作为一行时,则需要缝出与织片针圈相同大小的针圈效果。若不需要露出缝线,则将缝线拉紧。

    两边都是套收针的情况

    1 将线端插入缝针。

    2 缝针如图所示,从每针正面插入,再从下针的正面穿出,每针都要插入2次缝针。

    两边都是留针的情况

    1 将有线端的端针依次退下棒针,再如图所示穿入缝针。

    2 缝针依图从每针正面插入,再从下针正面穿出。每针都要穿2次缝针。

    3 最后的针圈也要穿2次缝针。不同的编织方向接合后,端边会有半个针圈的错位。

    一边是套收针的情况

    1 留针的一边由端针的反面向前方穿出缝针,再挑缝套收针一边端针的半针。接下来如图所示挑缝。

    2 留针的一边由1针的正面插入再由下1针的反面穿向正面。套收针的一边则要挑缝一针的2线。

    3 最后如图所示由留针织片的针圈插入,再由套收织片的半针的外侧穿向反面作为结束。

    针数不同的织片的接合

    针数较多的一边,将多出的针数均匀地以2针一起插入缝针。

    1 针数多的一边是以2针对针数少的一边的1针来缝的。

    2 将缝针插入2针重叠的针圈,再由其紧邻的针圈的后面穿向前面。

    3 针数少的一边用正常的插入方法。

    上针接合

    上针边与上针边接缝的方法。缝好的线需拉出和上针针圈相同大小。缝线的长度约是织片宽度的3倍。

    两边都是留针的情况

    1 有线端的织片放下面,缝针先由上一片的端针的正面穿入,下织片则按箭头方向插入缝针。

    2 上织片由端针的后面穿向前面,再由上织片第2针针圈的前面穿入。

    3 最后的针圈也要插入第2次缝针。织片的边端会有半个针圈的错位。

    一边是套收针的情况

    4 留针的一边由针圈插入,套收针一边穿入收针的针圈中。

    起伏编织接合

    以不破坏起伏针的针圈为前提做接合。接缝作为一行时(一片是下针、一片是上针),则线长约留出织片宽度的3倍;若要拉紧不露缝线时(两片都是上针),则线长约留出织片宽度加上20cm。

    两边都是上针的情况

    接合的线拉紧后即会形成看起来像起伏编织紧接着一样的效果。可以防止伸展,是比较简单的方法。

    1 有线端的织片放下面,缝针由端针后面穿入,再由上织片端针的正面穿出,接下来由下织片的正面插入,再从上织片针圈的正面穿出,每个针圈都被穿入2次。

    2 接合出如同平针接缝的效果。再拉紧接缝的线。

    一边是下针,一边是上针的情况

    两织片差1行,以接合的线作出1行。

    1 如图所示,有线端的织片由端针的后面穿向前面,另一织片则由端针的前面插入,再由第2针针圈的后面穿出。

    2 上织片缝时由端针后面插入,再由下1针的前面穿到后面。

    3 重复步骤①~②。最后如图所示,由上织片端针的后面向前面穿出即结束。

    引拔接合

    两织片正面与正面相对,以钩针做接合。对初学者来说,是既快捷又简单的方法。

    两边都留活针的引拔接合

    1 钩针插入两织片的端针。

    2 挂线后2针一起引拔。

    3 接下来的针圈也是先插入钩针,挂线后一起引拔。

    4 最后的针圈接合好后,钩针上的针圈再如图所示引出线,剪断。

    针数不同时的引拔接合

    1 如图所示,用钩针穿过针数多的织片2针,另一织片1针,一次引拔。

    2 待两边织片的针数相同后各取1针,2针一起引拔。

    3 每次都用钩针穿2针一起引拔。

    套收接合

    由于两边的针圈紧邻,所以较适合上针多的织片和配色花样。套收针的针圈较易过紧,所以可放松点。用于接合的线长约为织片宽度的6倍。

    使用棒针的情况

    1 如图所示插入棒针,将后面的针圈从前面的针圈中挑出。

    2 依顺序每次挑1针,只将后面棒针上的针圈留在右针上。

    3 如图用接合线织端边的2针,再将右针上的针圈套收掉。

    4 重复每织1针即将右针圈套收于左针圈上。

    使用钩针的情况

    1 如图所示将后面的针圈从前面的针圈中引出。

    2 钩针挂线,引拔。

    3 重复步骤①~③。

    4 最后将钩针上的针圈引出线,剪断。

    针对行接合

    一边是针圈、一边是行的接合方法。由于针和行的密度不同,所以在行数多的一边均匀做挑缝。分为将缝线抽紧和缝出1行两种接合方法。

    针与行接合的平均计算方法:

    例如:16针与20行的织片接合

    20行-16针=4行→一次挑缝2行,均匀地做4次

    16针÷5(一次挑缝2行的次数+1)=3……1

    每3针有1针与挑缝2行对应共4次,余下4针对4行挑缝。

    上针编织的情况

    1 针圈与平针接合用相同的缝法,由1针的反面穿向正面,再由下1针的正面插入。

    2 行的一边是由1针内侧的横渡线挑1行或是一次挑2行。

    平面编织的情况

    1 针圈一边与平针接合用相同的缝法,由1针的正面插入,再由下1针的正面穿出。

    2 行的一边是从1针内侧的横渡线挑1行或是一次挑2行。

    3 平面编织大都是3针对4行的比例。

    半回针接合

    缝针插入织片的线中,将外廓线做半回针缝。与引拔接合比较,此方法能做出较薄而且漂亮的接缝。

    缝针要垂直地插入织片。线太粗时使用分股线或同色较细的线。

    半回针缝合的出入针示意图。

    弧线接合

    遇到没有伸缩性的缘编时,以边缘的中间尺寸决定其对应行数,配合本体做平整的接合。

    1 本体的针圈部分挑缝2线,缘编则于针内侧的横渡线和本体做平均计算挑缝配合的行数。

    2 加针的位置挑缝扭加针外侧的针脚,本体的行的部分和缘编相同挑缝1针内侧的横渡线。需拉紧到看不见缝线为宜。

    行对行挑针缝合

    织片的正面朝上,两片并排,于1针内侧或半针内侧的横渡线做挑缝。缝线要拉到看不见的程度,但也不能拉得过紧,需要考虑织片的伸缩性,做适当的接缝。

    “匚”字缝合

    缝份较薄,但缝合痕迹较明显。是以“匚”字形路线移动棒针,故得名。

    平面编织的“匚”字缝合

    每1行交替地缝合半针内侧的1根线。

    单罗纹针编织的“匚”字缝合

    与平面编织要领相同。罗纹针的织片在两端都只织1针下针。

    半回针缝合

    缝针穿上线,于外廓线做半回针缝。与引拔针接合相比较,接缝处更薄。缝针插入织片时要垂直地插入。

    直线部分

    由端边1针内侧于线上做半回针缝。

    弧线部分

    缝成自然的弧线,所以缝针插入的位置要稍微靠内侧些。

    引拔缝合

    两织片正面相对好,以钩针做连接,是既快又简单的方法,但没有伸缩性。织片的外廓线即使有凹凸不平也可以接缝得很漂亮。线太粗的时候可以使用分股线或同色的细线。

    直线部分

    由端针1针内侧做引拔。

    弧线部分

    钩出自然的弧线。钩针插入的位置应稍微靠内侧些。

    半针内侧的挑针缝合

    虽然缝合好后会较薄,但端针的半针较松时,则很难缝得十分漂亮。

    平面编织

    1 挑端针半针内侧的横渡线,将2片织片做接缝。

    2 每1行交替地挑缝。

    单罗纹编织

    1 挑端针半针内侧的横渡线,将2片织片做接缝。

    2 每1行交替地挑缝,将线拉紧。

    单罗纹编织行对行缝合

    由编织结束侧起做缝合的情况

    1 将织片尾线插入缝针,挑缝2片罗纹针的侧边。

    2 每次都挑1针内侧的横渡线,做交替地挑缝。拉紧缝线。

    3 边拉紧缝线边挑缝。

    由编织开始侧起缝合的情况

    (以单罗纹针编织的起针法为例)

    1 将起针的线端插入缝针,从没有线端的一边开始缝合。

    2 接下来由1针内侧的横渡线做每1行交替地挑缝。

    由编织开始侧起缝合的情况

    (以手指挂线的起针法为例)

    1 将起针的线端插入缝针,从没有线端的一边开始缝合。

    2 接下来由1针内侧的横渡线做每1行交替地挑缝。

    平面编织的行对行缝合

    加针部分

    1 加针的位置则挑缝扭针针脚的外侧线。

    2 接下来是挑1针内侧的横渡线。

    减针部分

    由减针的内侧半针的中间插入缝针,再从下1行的横渡线上面穿出。

    直线部分

    1 由编织开始侧以线端将两片的起针做挑行的缝合。

    2 交替地将2片织片的1针内侧的横渡线做每1行的挑缝。

    3 缝线要拉到看不见的程度。

    起伏编织的行对行缝合(每2行做1次挑缝)

    直线部分

    1 由起针开始侧做并列的挑针缝合,缝于1针内侧的横渡线。

    2 下片挑1针内侧的横淓线,上片挑端针,如此交替地做挑缝。

    3 缝线适度拉紧,但不要拉得太紧。

    起伏编织的行对行缝合(每1行的挑缝)

    加针部分

    加针位置挑缝扭加针上侧的线。

    减针部分

    挑缝减针的内侧半针和1针内侧的横渡线。

    直线部分

    1 从起针处做并列挑针缝合,缝于1针内侧的横渡线。

    2 上侧挑缝1针内侧的横渡线,下侧的挑针方法相同。

    上针的平面编织的行对行缝合

    加针部分

    加针位置是挑缝扭针上侧的线。

    减针部分

    从减针的内侧半针和1针内侧的横渡线做挑缝。

    直线部分

    1 从编织开始侧起以线端将两片的起针做挑行缝合。

    2 交替地将2片织片的1针内侧的横的渡线做每1行的挑缝。

    3 缝线要拉到看不见的程度。

    双罗纹编织的行对行缝合

    将两织片针数进行连续缝合。

    由编织结束侧起缝合的情况

    1 用织片收针尾线挑缝两片的罗纹针侧边。

    2 两片都是挑1针内侧的横渡线。

    由编织开始侧起缝合的情况

    (以双罗纹针起针法起针的情况)

    1 将起针的线端插入缝针,从没有线端的一边开始缝起。

    2 接下来由1针内侧的横渡线做每1行交替的挑缝。

    线头和扣眼的处理方法

    线头的处理方法

    1 将残留在编织起点或编织终点的线插入缝针。

    2 把缝针插入针脚内侧,将线头隐藏在缝隙中。

    3 拿掉缝针,把剩余露在外面的线,用剪刀贴着织片剪断。

    4 图为线头藏好后的状态。

    扣眼的处理方法

    1针的扣眼①

    正面编织的行

    1 如图所示挂针,左针上的2针按箭头方向用右针插入。

    2 2针一起织下针(左上2针并1针)。

    反面编织的行

    3 下一行将挂线以下针编织。

    4 正面呈现的扣眼完成状态。

    1针的扣眼②

    1 按箭头方向插针,将针圈扭状,移至右针上。

    2 下一针织下针,将移过去的针圈套收。

    3 挂针,继续织下1针。

    4 由正面呈现的扣眼完成状态。

    2针的扣眼

    正面编织的行

    1 织右上2针并1针,再做2针挂针,接下来的2针按箭头方向插针,织左上2针并1针。

    反面编织的行

    2 下一行将挂针分别按箭头方向插入,都织成扭针。

    3 编织剩下的针圈。

    4 由正面呈现的扣眼完成状态。

    3针的扣眼

    正面编织的行

    1 前2针织右上2针并1针,接下来的2针分别织下针后做套收针,然后再织一次套收针。

    反面编织的行

    2 下一行在3并针处做3针卷针。

    3 继续编织完成这一行。再在下一行编织卷针。

    4 由正面呈现的扣眼完成状态。

    纵向的扣眼

    正面编织的行

    1 挂针,下2针织左上2针并1针。

    反面编织的行

    2 将挂针和1针延伸针的渡线一起挑上来1织下针。

    3 编织剩下的针圈。

    4 由反面呈现的扣眼完成状态。

    扣眼的整理

    织好后,以锁边缝将扣眼进行固定。

    1 钩针插入扣眼位置的针圈。

    2 为使扣子能够穿过,将针圈上下拉开。

    3 如图所示,将拉开的针圈做锁边缝。为便于操作,中途可将织片颠倒过来。

    4 于反面藏好线头。图为扣眼缝好的状态。

    棒针编织实例 简约配色帽

    材料:中粗毛线浅灰色线60g、白色线15g、棕色线10g

    工具:13号、15号棒针

    成品尺寸:帽围52cm、帽深23cm

    编织密度:花样编织 12.5针×15行/8.5cm

    下针编织 12.5针×17行/10cm

    编织图解

    结构图

    花样编织

    编织步骤

    1 将毛线套在棒针上,右手拉住短的一端,左手拉住线团一端(左右手的持针绕线依个人习惯而定)。

    2 绕线,拉出线圈套于右针上,此为起针的第2针。

    3 在右针上的2针中间,用左针从后向前插针,绕线,编织上针。

    4 将针圈套在右针上,此为第3针。

    5 在第2针与第3针之间,左针从前向后插针,绕线,编织下针。

    6 如图所示,将针圈套在右针上,此为第4针。

    7 重复步骤③~⑥,1针上针、1针下针,编织所需要的起针数。然后将其均分于3根棒针上。

    8 使用第4根棒针,插入起针的第1针针圈织下针。开始编织第2圈。

    9 将线置于前方,棒针插入起针的第2针针圈编织上针。

    10 重复步骤⑧~⑨,进行单罗纹编织。在两根棒针连接处编织时,要注意松紧度,使连接处平整。图为织完第2圈的状态。

    11 按照编织图进行单罗纹编织。图为帽子的单罗纹编织部分完成的状态。

    12 使用第4根棒针插入上一圈的第1针,编织下针。

    13 接下来的针都织下针,开始平面编织。图为平面编织的第1圈完成的状态。

    14 按照编织图进行平面编织。图为浅灰色线的平面编织部分完成的状态。

    15 换线。浅灰色线暂时不织,将第4根棒针插入上一圈的第1针针圈,套棕色线编织下针。

    16 接着继续用棕色线编织下针。图为织完1圈的状态。

    17 用同样方法换成白色线编织下针。图为织完1圈的状态。

    18 按照编织图完成白色线的第1块平面编织之后,开始花样编织。先用白色线织3针下针,第4针用棕色线编织下针,白色线暂时不织。

    19 用棕色线织2针下针后,棕色线暂时不织,第6针用白色线编织下针。

    20 按照花样编织图进行换线编织。图为织完花样编织第1圈的状态。

    21 按照花样编织图用白色线和棕色线交替编织。图为花样编织完成的状态。

    22 花样编织完成后,换成白色线编织下针。图为白色线平面编织部分完成的状态。

    23 白色线不织,换成棕色线编织下针。图为织完1圈的状态。

    24 棕色线不织,换成浅灰色线编织下针。图为织完1圈的状态。

    25 浅灰色线织完2圈后,开始减针。第4根棒针插入上一圈的前2针,绕线,拉出线圈,编织左上2针并1针。

    26 织完左上2针并1针,再织11针下针,下一针不织直接移至右针上。

    27 再下一针织下针,用左针挑起针1套在针2上。右上2针并1针完成。

    28 按照编织图进行减针。图为减针完成的状态。

    29 用缝针将所有线圈穿起来,取下棒针。

    30 拉紧线,在帽子里面打结系紧,帽顶完成。

    31 将单罗纹编织部分外翻对折,简约配色帽就完成了。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