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老师说孙子兵法-军争第七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学《孙子》,第一件事要知敌,必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任何事都适用此一原则。

    军争,斗争时想要达目的,必须去除阻力。兵以利动,要箭不虚发,只要有行动必有所得,失败乃因为不懂得分合之变。

    你们每天没有“缓急”的观念,根本是行尸走肉!什么都不知,学《孙子》做什么?明白了,人就精神百倍,天天忙都忙不过来,还有工夫扯闲!

    做事难,谁也不想失败,但要“无所不用其极”,才能“无入而不自得”。人家先出兵,我们后出发,想先于敌人到达目的地,其间有术,即诱之以利,必须洞悉敌人将领好什么利,才能动之以利。而自己之所好则不能全为人所知,否则人诱之以利,你就失败了。

    读完书,要马上研究实际,实事求是。如眼前的事都弄不明白,岂不呆?要每天将自己当成大人才能做事业,看看甘罗几岁当宰相?你们什么都有,绝没有脑子,如连圈中事都不了解,又怎能了解敌人?

    成功决定于人的智慧与毅力,持之以恒很重要。有毅力,就是没有智慧,也可以有小成,如庄稼汉脚踏实地干活,至少可以养家活口。知识分子自以为不错,最缺的是有余,故不能补不足。小有成,小有智慧,只是害了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不能做。

    战争,胜负只是名不同,其损害皆一也。二战以来,美国虽胜利,但后面却背一臭包袱,至今犹未能摆脱。

    【夏注】争者,求为我得也。军争,谓夺据便利之地。凡两军相对,得利则胜,必先审轻重,计迂直,而与之争,勿使敌乘我劳也。

    然又在知彼己之虚实,而后能争便利,故次虚实。

    你们写字必须正经,字是门面,目的在使别人明白,否则岂不是自绝于人?一举一动等于自我介绍,应令人有好感;一颦一笑都是给人看的,不要太愚!

    【夏注】此篇言军争之法,必知迂直之计,而谆谆于趋利之患,盖欲人慎审之也。

    人世莫不“趋利避害”。人世不是不争,而是要怎么争,必要智取,要“无所不用其极”,才能“无入而不自得”。

    【夏注】篇中自军争之法以上多言争利,以下多言争胜,而归重于知迂直之计。

    善争利者,必先熟知夫敌之料我者何如,而诈张吾形,以应其所料,乃反逆其所不料者,而故出之,此以迂为直,以患为利者也。

    读子书与读经书不同,读经书会看成天下都是好人,但也不是都好。如最亲的父母、最近的夫妇都能反目,何况其他?懂此,不必强调社会上谁是好人。父子反目,十之八九为一个“利”字。敌人也诱之以利,所以遇事必要加以小心,不可以掉以轻心。

    做事时必注意:有许多人为了造就自己,于职业上必说假话,往往不惜牺牲别人。少有人会说真话,即使是对自己的儿子也是。我年纪大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泰伯》),为师秉良知的本能如此讲。

    宗教家好?许多宗教领袖往往“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其实是一号魔鬼,宗教领袖尚且如此,何况其他?印度甘地因为表里如一,故人称“圣雄”。

    【夏注】第人情一驰鹜于争,耽耽逐逐,唯利是视,则所以自治其兵者必疏,此人之通病也。故于篇末复言“四治”焉。

    做事先考虑到害,才能除掉这个害。做任何事多少要用点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年轻往往难以看清真正的利与害,必真正看清楚了才懂得。常人往往只重视眼前之利,而不知道明日之害,是非无法分辨清,又如何分别好坏人?所以必须懂得真正的利害了,才能明辨是非,分别所谓的好坏人。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外交官亦然,出使在外,受命不受辞,是全权大使,只要于国家、民族有利,专之可矣!

    合军聚众,交和(两军对阵)而舍(屯止),莫难于军争(相斗智)

    合军,必能容,要自基本去领导,“和合”为不二法门,“百忍堂中有太和”。

    聚众,如未经训练则成乌合之众;兵必经训练,才能成军。招募新兵,未经训练,乃成乌合之众。要将新手与老手合在一起,成军。

    两方军队对垒扎营,“各怀心腹事,尽在不言中”,莫难于军争!军争,要斗智不斗力。争,但是争的方法不是绝对的,必知时、识势以决定之。敌我相斗智时,两边皆有智,斗智,胜败乃兵家常事,常败将军也不易。

    军争之难者,以迂(远)为者直(近)

    军事之难,在变迁迂远之途,诡以为直;转患害之事,诡以为利。出奇制胜,专在于此。

    “以迂为直”即术,要绕个弯。军争,斗智不斗力,要绕个弯,得比“以直为直”者有耐力。人皆以捷径为直,我则以迂为直,反常也可能超乎常。

    婆媳相处,如能将儿媳当作女儿看,能相处不好?与任何人都能处很重要!与人处不来时,想一下就处得来,要将就一点。如果常存“自我”的观念,则看任何人都有毛病。一念之转就成了,没有不能容的,不好的也就变成好的了。

    夫妇之道更是如此,处好就没有是非,就没有要求。心地永远平静,处事永远井然有序,没有是非可言。能有容,有纳气,心胸坦荡,凡事稍微马虎一点就过去了,“狗咬你一口,你能咬狗一口?”快快躲!自己糊涂才天天生气,一转念则看什么都是愉快的。人就是术!真吵,永远吵不完。不能解决的事就不要惹。

    以患(艰险,牺牲)为利

    以利诱之,人尽在利中活。名利不分别,只要人有所嗜,就能用其弱,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反之,自己要有定力,不受利诱。

    沟窄,水急;河宽,水缓。因形制流,什么环境都能适应。人活着,必学会靠精神而非物质生活。我现在常一菜一汤,三餐就三样菜,既都吃光,又食而知味。

    战争不免有损失,但以患为利,胜败不过一名词。要求安宁,故要绕弯,怕中途遇敌,要旁设许多假象以诱敌。必要时使苦肉计,不可以轻敌。苦肉计即以患为利,但以患为利也必看对方,你懂得兵法,敌人也懂得兵法,被敌看破就没用。

    患中之利,不受苦中苦难得甜中甜,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年轻人要“以患为利”,牺牲小我,人家不要的事都做,不分你我,在自己力之所能及处应拼命去做,既合人之私也成己之私。吃尽苦头,苦尽才有甘来,乃能有所成。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当动词,在后)人(对方)发,先人至

    做事多费点时,慢一点、缓一点,可以借缓、慢的时间多做些考虑,尤其是做生事(不熟悉的事)时,切不可以急躁。要知时、知势,而后能乘时、乘势。成功是决定于智慧与毅力,“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后发先至,中间必下功夫,有所准备。在敌人之后出发,看他怎么走法,再行动。在人后头,才能知道前面人是怎么走的。后发,可以走直路而先至。后发对地形熟,可以抄近路,搭便车,此乘势也。

    开会,深沉者往往让别人先发言,自己则先忖度之,若真有高见,就可以截长补短,人的智慧于此分出高低。

    专耍小聪明的,栽了!不要学小聪明,要立定脚跟。先造就自己,了解自己的短长,有正知正见才能领导社会。

    此知迂直之计者也

    光知求速,不知计迂直,愚!

    不急而审直,就能从容从事。事情未发生,尽量使之不发生,要防未然;既已发生了,就不必急,因为不是一两天能解决,必须养精蓄锐,以备长期应战。

    要过理智生活,否则对方会自你的急中取你的巧,人一急价就低。

    天下没有解决不了的事,遇事时必泰然处之。拖,使对方束手无策;忍,“百忍堂中有太和”。

    大家庭,忍为上,才能过得来。小家庭,不忍,讲平等,弄得满街男女皆光棍。

    故军争(正规军,受过训练的)为利,众争(乌合之众,未经训练的)为危

    争,就在刹那间!以乌合之众作战,太危险!

    举军而争利,则不及

    不及时!没有考虑环境,做事一窝蜂,孤注一掷,当然不及预期的目标。

    委军(委弃大军)而争利(想出奇制胜),则辎重(军备物资)捐

    (弃)

    丢老本,偷鸡不着蚀把米!

    沾事者迷,旁观者清。取巧,以为不用多少正规军即可达成。久战太可怕,所以人人都想出奇制胜,但成功则得利,不成功则连老本都丢了。

    做任何事,领导人的智慧极为重要,不学不问,能不故步自封?自以为是神的,最后都搞垮了!

    是故卷(卷)甲而趋(疾行),日夜不处(停止)

    必有超人的智慧、体力,才可以日夜不息。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

    倍道兼(加倍,如兼职)行

    你不是超人!每天读多少书应有一定,不可以倍道兼行。

    年轻时应好好造就自己,安排好了彻底执行。好好照顾自己,否则时间快得很。懒散,则一生连温饱都成问题。面对事情,因为缺少扎实的功夫,所以不敢说肯定的话。不要管闲事,先管好自己,照顾自己,造就自己。

    不读书,进步少,就用不上;真读书,三年可有成。读书四必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学问的东西绝不能骗人,一落笔人就知。每天读两个小时的书,十年就不得了,二十年可以成为专家。稍有抱负,抓一东西拼命研究。

    必对自己很有修养才可以有个型,“三十而立”,圣人绝不我欺!三十不成形,一生也就差不多了,尤其是精神成形,能站得住,不意气用事,不动!“四十而不惑”,不惑于欲,因为“嗜欲深者天机浅”;“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就是性,能认识自己,尽己之性(尽己之性了,才能尽人之性、尽物之性,最后与天地参矣);“六十而耳顺”,知是非,客观;“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性情合一,中规中矩。人生境界有层次。

    百里(百里之外)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健)者先,疲(弱)者后,其法十一(九为散兵)而至

    其法十分之一到,余九为散兵,散兵赶不上阵,落伍!

    五十里而争利,则蹶(挫败)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

    古时,兵日行三十里。

    是故军无辎重(军备物资)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储存)则亡

    【夏注】无辎重则器用不供,无粮食则军饷不足,无委积则货财不充,军恃此三者以资,不可轻离者也。

    委积,储存,备用物。作战,必有充实的物资。战争非战人,是战物资;谁物资多,谁就胜利。国防无所积储,就完了。人生亦如是,没有半点储蓄,还拼命浪费,最后必定落空。“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你们今天读书就是为了储备,将来哪天用事时就用上了。

    二战期间,中国战区怎么打值得注意,真乃百千万劫难遭遇,历史上少有的现象。打到最后大家都不能打了,因为战胜国、战败国都没有物资,连我都吃过喂猪的豆面。

    故不知诸侯之谋(动向)者,不能豫(预,先)交

    看哪块肉的价值大?冷战,善用智慧亦能胜。

    作战,必结交与国,可以借个路。建交术,交与国,以备声援,此乃大智之事。联合国,小国也有一票。国际间如同摆棋子,棋子如摆得好,也能消弭战争,摆一子是增一声援。棋子一摆,人家一看,知斗不过你,就不往下走了。

    小国也能成为强国,就在乎能不能认识自己。同样是国家,何以有的走上风,有的却走下风?在乎用智。必要洞悉国际情势,才能得豫交之实利。

    个人豫交,第一不能骄傲,绝不能孤高自赏。

    不知山林、险阻、沮(低湿)泽(湿地)之形者(危险的环境),不能行军

    人世也是天天行军,必知道障碍物之所在,如知“山林、险阻、沮泽”,应将险阻之处变成有用之处。

    懂得运用之妙,就是短处也可以变成长处,能够化腐朽为神奇;不懂得运用之妙,就是长处也变成短处了!

    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找识途老马。无论做任何事,不了解环境,绝对不能成功。“入其国,先问俗”,做人也必须如此。

    “远怕水,近怕鬼”,远来之人不知水深浅,连水都怕;当地人知水深浅,知哪处出问题、曾经死人,所以怕鬼。

    乡导,因为是当地人,知道地势。到一地,要用乡导,不可以乱闯。地头蛇知当地实情。但乡导不可以用抓的,否则他会报复,使你全军覆没;应用重赏,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对待乡导、间谍,皆必用厚利。

    许多事开门见山,不容易办成功。不能有人际关系,又如何做事?与人打成一片,是不花钱的向导。到哪儿必要结交当地人,绝对不可以存有优越感。

    建立感情最好的工具就是语言,语言不同如何表达?所以要学好外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语文,不论是外文或是中文,都必须大声念。

    你们有时间应多读读子书,好好地玩味。但人必先有守,人格很重要。

    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

    兵,指一切军事行动。兵以诈立,兵不厌诈。动时,要以利动,但不可以一成不变,要懂得分合之变,或分或合。

    “兵者,诡道也”,社会焉能人人皆君子?太天真了,见谁都相信,相信谁?愈不知事者,胆子愈大;有智慧者,则先天下之忧而忧。

    故其疾如风

    动,要如风之疾,如迅雷之不及掩耳!

    其徐如林

    虽慢,但是井井有条,有如树林子搬家之齐整,外人看不出动。

    侵掠如火,不动如山

    侵略如火,如火之不留,凡有用的全都掠去了。

    军威、军令如山。仁者乐山,山静,稳。

    难知如阴

    隐而不见,阴晴莫测。环境变化莫测,不知如阴。

    动如雷震

    有所行动时,必要如迅雷、疾风般,快一步抢先到,慢一步就被抢光了!

    掠乡分众,廓(开拓)地分利

    【夏注】因粮于敌,分为数道以取之,故曰分众。得敌之地,分其便利以守之,故曰分利。

    占领一地,必将之瓜分成几个范围,一处设一官,以之作为重镇。既得之了,也必要有术以守之。

    悬权而动

    【夏注】悬权,即将心之明察,而有裁制处。动,举兵也。

    悬字,是上下移动,随机应变,执一不得底。

    悬权衡以量敌,因其有利而始动也。

    权,秤锤。权轻重,衡长短。称物平施,称物才知平施与否。

    行权,因利制权,权高于经,变化莫测,随机制宜。“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要悟,不可言传。

    为将者要“悬权而动”,必如秤般的公平,大公无私,一切行动以此作为标准。谁也不多,谁也不少,谁都不吃亏。因为没有知识的人看得短,反应快,不平则鸣。领导人不公平,有私心,乃是失败之源。

    先知迂直之计者胜,此军争之法也

    军争,知迂直,以计行事。

    无规矩不成方圆,人不能离开规矩,遇事必详加研究。

    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有一定)。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当动词,划一)人之耳目也

    【夏注】金以抑怒,鼓以作气。故三军之士,听其声以为进止之节。旌以出令,旗以应号,故三军之士,瞻其扬以为击刺之方。

    用众之法贵乎一,有象征性的东西才能一人耳目。

    做事也得“一人之耳目”,大家才能向前奋斗,一齐往前做。

    一个组织团体,必得有组织之训练;经严格训练了,乃可“以一当百”,同心合力向前行。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严格特殊的训练,所以领袖必识人、知人、任人,必是特殊人物才能接受特殊训练。真了不起的人才,二三人足矣。必要有超人之智、超人之德。

    民既专一(不分心),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

    同生死,共患难。用众,带领团体,指挥若定,进退有法,步伐齐一。社会即竞争,谁往前跑,谁就有成。

    在任何团体,大家进退必中规中矩,绝不能独进。做事要步伐齐一,不显己是老大,会破坏团体。

    团体做事最忌个人表现,社会事亦如是。在团体中完全是“德”的表现,所以要立德,“有德者必有言”(《论语·宪问》)。对人有嫉妒心,应该骂自己,头脑就会清醒。

    故夜战多火鼓,昼战多旌旗,所以变人之耳目也

    【夏注】愚乱敌人,只是一“多”字。

    多之者,设疑以乱敌也。变,犹乱也。

    至于临时制变,则亦有反是者。

    知常用变,要以此公式做事。随时制变,随这些变能成其事。有时不能用言语表达,一个表情就行。

    昔客人来时,送一次点心,给一次手帕,自手帕就可以知是哪一等客,要怎么接待。今天的小孩,给个眼神还不明白。

    一个组织团体必须有训练,不自欺才是孙子,领导人尤须如此。有不自欺的功夫了再去欺人,是《孙子兵法》。

    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孟子·公孙丑上》)“志,心之所主”,就怕有心人!

    处事需用智,不忙,忙中易出错。你争我斗,必沉住气。人皆有智,不要怕事。不想欺负人,但必养成“势均力敌”。

    愈怕事愈找你,切记:不可以怕事。没有做,不必怕;既有胆做坏事,又怎么怕事!不乱,就能处理一切乱事。机警不足,不能做坏事。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如等事情发生了,再学《孙子》,能来得及?

    是故朝(平旦,喻其始)气锐(气盛),昼(中午,喻其中)气惰(气怠),暮(日入,喻其终)气归(气竭,消沉)。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音持,当动词)气者也

    【夏注】战以气为决,气夺则馁,失其势也。

    能治己之气,以夺人之气者。

    我气不挫,乃可挫人之气,是谓治气。

    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俟对手衰、竭之时,再乘机而动。

    以治(音志,当名词)待乱,以静待哗(音化,乱),此治心者也

    【夏注】能治己之心,以夺人之心者。

    我心不乱,乃可乱人之心,是谓治心。

    用兵贵乎先自治,“物必自腐而后虫生,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

    一切皆必有备。人不富没关系,可不能有所缺。人一旦有缺,就易哗、乱,贫贱夫妻百事哀!人生最重要的是实际问题,人必须笃实。可以看不起钱,可不能缺钱。

    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夏注】能治己之力,以疲人之力者。

    我力不疲,乃可疲人之力,是谓治力。

    无(禁止之词)邀正正(整齐划一)之旗,无击堂堂(伟大的)之陈,此治变者也

    【夏注】能治己之变,以伺人之变者。

    我不为变,人亦不得乘我之变,是谓治变。

    临阵不乱,戒、定、慧,何等的定力!

    做事,必要有观敌阵法之智。不要正面冲突,待其军中有变,然后乘其变。人世亦如是,好好地玩味,就知如何对付这个社会。

    “世海茫茫,升沉殊易;前途如何,在乎自励”,真正的英雄人物能自主,绝不随波逐流,与世浮沉。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仰攻),背丘勿逆(迎战,因往后退不易),佯北(败北)勿从(追)

    勿向、勿逆、勿从,何等的定力!要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许多人总采低调,不显己强,使对方无备,自己则稳操胜券。但人若知你示伪,你仍然失败。

    锐卒勿攻

    要与人作对,也要看对方是谁。对方锋芒正锐、意气风发时,要等他锋芒低些,再和他对付。

    饵(饵食)兵勿食

    【夏注】鱼贪饵而死,兵贪饵而败,敌设利以陷我,而误取之,即为彼所渔也。

    《吕氏春秋·功名》云:“善钓者,出鱼于十仞之下,饵香也。”

    诱力之可怕,要小心“中计”!

    钓,权也。饵,因对象而有别。姜太公钓鱼,用直钩,愿者上钩。

    归师(还归之师)勿遏(阻绝)

    不要落井下石。不要在得势时,就对敌人赶尽杀绝。

    围师必阙(留一缺口)

    【夏注】围其三面而阙其一,所以示有路也。

    围之急无生路,必人人死斗。

    不要赶尽杀绝,要网开一面,否则激之则生变。盗亦有道。战争是要夺地,非要把人杀光。若不留缺口,人有必死之心,狗急跳墙,作困兽之斗,最后“鹿死谁手”,就不得而知了!

    天有好生之德,不要赶尽杀绝。要以性智理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人与人之间就是较量,必有一个是失败的;人家失败了,就不要再逼使对方走入绝路。

    一个人错了就算了,又何必说得那么清楚?不要得理不饶人,要给人留下后路,将来自己也可以海阔天空。记住:遇任何事,都必须走宽路。

    穷(没有前途)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放人一马,留其余地。禁其途不好,人到穷途末路时,没有不作困兽之斗。

    中国的道德,打猎时三围,必留一口,“仇可解,不可结”。人急造反,狗急跳墙,反扑力量最是可怕!政治家没有胸襟,最后往往失败在狗急跳墙人手中。所以,一定要留一步后路给人。

    好名者必作伪,好权者易流于跋扈,最易树敌,得罪敌人;如加上无能,则国将与之同亡。好权、好名、好利,皆非好事,必促成你的失败。好色,尤其难以成功,根本谈不到智慧。好淫,更是不可犯,荒淫无度,此戒一犯难以成,烟酒尚可戒,这一戒最是难守,许多杀身之祸皆由此起。无论男女皆犯不得,对方永远会以此刺激你,因为一犯,价就低。站得住脚就有理,人都是自私的。

    一个人可以不光宗耀祖,但最重要是要“无忝所生”(《诗·小雅·南山》:“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绝对不能侮辱生身父母。

    人都是软弱的,必要时时有警戒心。我怕太师母一辈子,师母可以遥控我。天下无不能之事,如不能管理自己,又如何管理别人?绝对不可以自欺,必须先能约束自己。

    你们脑中一片空白,走在马路还感觉自己了不起。人有思想了就懂得嫉妒,这是最可怕的祸根。懂得自己浑,头脑就会清醒。

    先考核自己的嗜欲,嗜欲浅者智慧一定高,人的日常生活与成就成正比。最宝贵的时间是晚上,必要好好做事,不喝酒,看书琢磨。喝酒极易误事,头脑不清楚。一早一晚做事,喝酒后能够做事?不可以“习以为常”!

    做事必守密,左手的事不叫右手知。你们光知会说,但遇事不知道深思,危机重重,还天天做梦。有哪一件事是你自己能主动、控制得住的?

    读每一章,应了解要点,可以得莫大的启示。好好努力,要求实学,能实际兑现的才是学问。因为不真知,所以没法行。读一东西,当作公式,可以“放诸四海而皆准”。

    画饼充饥,危机重重。一有切身问题,就会防备。实际去想,就有解决的办法。许多坚强的寡妇更能教子,因为没有倚靠,就必须发挥良知的“无尽藏”来教子,此即绝处逢生。

    做一事得如何了解环境,必知敌,敌人是活的。棋逢对手他最怕,碰到知音了!你诈,我比你诈,“青出于蓝更胜于蓝”。兵以诈立,有若无,实若虚,要声东击西。

    好说,什么都得不到!看到才相信,岂不是如同小孩?愚!不好好学,还自以为高,多愚!不知道自己不懂,绝对争不过人,哀莫大于不自知。争不过人,更应加倍努力,不是去投降。

    许多人的牺牲,不外乎幼稚,没有遇到好人!是非必明,要设身处地想事情。年轻人有价值更应特别小心,遇事必详加考虑,有好事找上门时尤其要考虑清楚,想一想:“人家有三亲六故,何以会找上我?”每天必须战战兢兢,不可以糊里糊涂过日子,否则可能就被白白牺牲了,那时“白发人送黑发人”,父母会何等地伤心:从生儿子到儿子有所成,结果却是毁于一旦!

    对别人说的话,必须打个折扣,因为每个人都想造就自己,你不过是他的一块砖头而已。人家职业上的话,更是要加以小心!没有意义的事,不要去做!

    二战时,日本占领东北,天真地以为靠着“满洲国”,就可以长期战争,但是满人自己也要吃。

    东北地区物产丰富,有广阔肥沃的可耕地,丰富的林业、渔业资源,煤矿、铁矿等多种原材料储量丰富。自然资源匮乏的日本控制这一地区之后,为满足其战争经济的需要,实行“日满一体”政策,实质上使此地区的经济沦为日本经济的附庸以及掠夺的对象。“满洲国”成立后,成为了当时亚洲乃至世界经济成长最快的地区之一。1945年时,“满洲国”的工业规模超越了日本本土,位居亚洲第一。“满洲国”建立了当时亚洲较完备、先进的工业体系,包括铁道运输、航空、航海、钢铁、煤炭、机车、汽车制造、飞机制造和军工等工业部门,是中国当时直至“文革”之前最大的地方工业体。东北地区矿物资源非常丰富,“满洲国”建成的丰满发电站是当时亚洲最大的水力发电站,1943年的发电能力为二十二亿度。“满洲国”炼铁业有着丰富的原料和特殊的优越性,担负着“大东亚战争”的重大使命和责任。“满洲国”曾经是亚洲最发达最富强的地区,制造业一度超越日本。

    日本之所以失败,即败于无物资,乃指向南洋,因为南洋盛产橡胶。想法与实际必打一半折扣,不可以将梦想当作事实。战争不能解决问题,我反对战争。

    南京中山陵前有一对大铜鼎,上面刻“奉安大典”,是当时的上海市政府捐赠的。左边那个鼎下面有两个洞,是日军攻占南京时,向中山陵炮击留下的弹洞,令人触目惊心。应立个牌子说明,给国人作为警惕。中山先生以天下为家,中山陵怎可被敌人糟蹋?

    国家必强,不知爱国,只知求个人、家里享受,甚至出卖国家,不行!今天史家对康熙、雍正倍加赞誉,历史就是历史,非感情用事。要重视历史,尤其当政者做错事了,有多高地位都不能掩盖,就是有孝子贤孙也不能将你做过的事抹去,因为历史就是历史,终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活着有想法,做事必用钱,不是爱钱,不要把什么事都看得那么重要,身外之物没什么用,但必须够用,自己要能站得住。人必有“人”的生活水准,不必也不能像和尚似的“绝欲”。

    感谢我母亲当年督导严格,今天什么都是假的,教点书倒是真的。必在有生之年有目标的活,天天忙,年年如此,至少再忙十年。人活着不能做事,就是浪费。看书当成是享受,看不懂也要每天看。我来台没有写过一篇文章,卖过一篇稿,就每天认真地读书,当成享受。每天晚上平心静气地读一两个小时书,没有功利心才能达到境界。

    人四十几岁时最是难守,年纪愈大睡眠愈少。一个人不容易过,我不主张独身,因为人到五十几岁还不易稳住,四十到六十这二十年最难以度过。许多人以喝酒麻醉自己,但喝酒既伤身又误事,倒不如读书,“愁城易破书为兵”。人生很不容易,必把本立住。

    逃亡客心都不宁,来台的内地人参禅打坐的很多。我到新竹找慈航老(1893~1954,太虚大师弟子,以实现“人间佛教”为理念)与赵恒老(1880~1971,湖南王赵恒惕)聊天。慈老持金钱戒,什么都不过夜,因为隔夜的东西就有私,人送东西不留,必当天分完,故死后金身不坏,全身舍利。

    我读佛经,非不相信佛道,但讨厌和尚。佛学要看,信不信没关系,和尚有知识的没有几个。熊十力不信佛,但懂佛学到相当境界。你们好好学,发挥自己最重要。

    死后有鬼的话,我必变成厉鬼,清明时叫你们头痛。我母亲信佛,我不信,如真有灵,我母亲必托梦要我到极乐世界去,托梦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又托梦说:“不迟!不必迷信!”

    读什么书,必真明白才有用,做事才能有主宰。养心,修心,心才能正,才能有担当。遇事痛苦多,乃因为心不正。必正心,而后心正。

    你们学《孙子》,也未必真懂,必要谨慎小心。如果某人说:“看某人有才,想用他。”骗人的话!又说:“相貌特殊!”不要太傻,他是谁,你是谁,必看清了。防人之心不可无,一切莫不咎由自取。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法纪,绝对不能触犯法纪,要“素其位而行”。

    不是调查的人有罪,想想看你何以会被调查。必素其位而行,不务乎其外,这是做人的原则。守自己的本分,自己以外的事不要胡扯!务己之所当务,当务之为急。

    学过了,将来年龄到了用事时,就会用上。现在应该好好地读书,不要扯闲,否则一无所成,咎由自取,怨不得任何人。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