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心理自己看-情绪与情感调节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述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我们一直将情绪和情感作为一个统一的心理过程来讨论,但从产生的基础和特征表现上来看,二者有所区别。首先,情绪出现较早,多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出现较晚,多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婴儿一生下来,就有哭、笑等情绪表现,而且多与食物、水、温暖、困倦等生理性需要相关。情是在幼儿时期,随着心智的成熟和社会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多与求知、交往、艺术陶冶、人生追求等社会性需要有关。因此,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但只有人才会有情感。其次,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情绪常由身旁的事物所引起,又常随着场合的改变和人、事的转换而变化。所以,有的人情绪表现常会喜怒无常,很难持久。情感可以说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态度体验,如对一个人的爱和尊敬,可能是一生不变的。因为如此,情感特征常被作为人的个性和道德品质评价的重要方面。最后,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人在情绪左右下常常不能自控,高兴时手舞足蹈,郁闷时垂头丧气,愤怒时又暴跳如雷。情感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深沉而且久远,不轻易流露出来。

    情绪和情感虽然不尽相同,但却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人们时常把情绪和情感通用。一般来说,情感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通过情绪表现出来;反过来,情绪的表现和变化又受已形成的情感的制约。当人们干一件工作的时候,总是体验到轻松、愉快,时间长了,就会爱上这一行;反过来,在他们对工作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之后,会因工作的出色完成而欣喜,也会因为工作中的疏漏而伤心。由此可以说,情绪是情感的基础和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深化和本质内容。

    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

    我国两千多年前就有把情绪归纳为最基本的好与恶两种,认为:“喜生于好,怒生于恶……好物乐也,恶物哀也”(见《左传》)。把情绪分为对立的两端,这就是情绪的两极性。

    情绪的两极性可表现为肯定的和否定的对立性质,如满意和不满意、喜悦和悲伤、爱和憎等。在每一对相反的情绪中间有许多程度上的差别,表现为多样化的形式。同一事件对同一个人有时可出现两极的对立情绪和情感。例如学习中遇到的阻力和困难可能引起愁闷,也可能引起激奋。这对立的两极也可以因一定的条件而互相转化。

    两极性也可表现为积极的(或增力的)和消极的(或减力的)两方面。前者可提高、增强人的活动能力,如喜悦可促使人积极地行动;后者则会降低人的活动能力,如悲伤引起的郁闷会削弱人的活动能力。两极性也可表现为紧张和轻松(紧张的解除)。这种两极性往往在人的活动的紧要关头表现出来,如考试或比赛前的紧张情绪;在突然紧张的情况下或在危险的条件下表现出来的应激状态。当紧急关头过去和应激状态消失之后,即出现紧张的解除或轻松的状态。两极性还可表现为激动和安静。激动的情绪称为激情。与此相对立的是安静的情绪。在多数情况下,人是处于安静的情绪状态。介于激动与安静这两极之间,微弱、平静而持续的情绪或情感状态,称为心境。最后,情绪也可表现强度上的不同。心理学家常常根据情绪的强度把怒分为愠怒、愤怒、大怒、盛怒、狂怒等,把喜分为欣喜、欢喜、狂喜等。较弱的情绪已接近于情感,而很强的情绪则就是激情。人的情绪情感具有对立的性质,就象磁铁的两极,每一种情绪情感都可以找到与它对应的一级,两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从情绪情感对人的意义、作用和性质来看,可分为积极的、增力的、肯定的情绪情感和消极的、减力的、否定的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是多维度的心理现象,其两极性还可从快感度、激动度和强度来区分。

    情绪的紧张度分为:紧张—轻松;

    情绪的激动度表现为:激动—平静;

    情绪的快感度包括:愉快—不愉快。

    情绪与情感的类别

    我国常言中的“喜、怒、哀、欲、爱、恶、惧”为“七情”,基本上概括了情绪的基本形式。近代关于情绪的研究,也往往把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列为常见的、基本的情绪形式。快乐往往是盼望的目的达到后继之而来的紧张解除时的情绪体验。快乐的程度和激动程度则取决于愿望满足的意外程度,快乐的程度可以从满意、愉快到异常的欢乐、狂喜。目的突然达到和紧张一旦解除会引起巨大的快乐。

    悲哀是与所热爱的事物的失去以及所盼望的东西的幻灭有关的。悲哀的强度依存于失去的事情的价值。悲哀所带来的紧张的释放产生哭泣。有各种程度的悲哀,可以从遗憾、失望到难过、悲伤、哀痛。愤怒容易由于遇到与愿望相违背或愿望不能达到并一再地受到妨碍,从而逐渐积累了紧张的情况而产生。它可以从轻微不满、生气、愠、怒、愤、激愤到大怒、暴怒。特别是在所遇到的挫折是不合理的或被人恶意地造成时,愤怒最容易发生。快乐和愤怒都是试图接近、达到引起快乐和愤怒的目标。恐惧则相反,它是试图摆脱、逃避某种情景的情绪。引起恐惧往往是由于缺乏处理或摆脱可怕的情景或事物的力量和能力造成的。例如,熟悉的情景发生了变化,失去掌握和处理它们的办法时,就会产生恐惧;奇怪、陌生都可能引起惧怕。

    在类似这些基本情绪形式的基础上,可以派生出许许多多种情绪,可以出现很多复合的形式,而且可以赋予各种社会内容。例如,与感觉刺激有关的情绪,可以有疼痛、厌恶、愉快;与自我评价有关的情绪,可以有骄傲与羞耻,罪过与悔恨;与他人有关的情绪有爱和恨。这些情绪又可以分化派生并复合成多种形式。由疼痛引起的不愉快是比较单纯的,而悔恨、羞耻则包含着不愉快、痛苦、怨恨、悲伤等复杂因素,它们又由于包含的内容和对人的意义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组合。

    由于一个人的个人特点和所遇环境情景的不同,哪怕是对同一事物,情绪反应可以是不同的,但仍可归纳出情绪表现的不同类别。心理学家历来尝试着对它进行分类和归类。心理学实验开创人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wundt)提出情感三度学说。把情感分为愉快—不愉快,激动—平静,紧张—轻松三种度量。本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斯克洛斯堡(H.Schlosberg)在分类时突出了生理唤醒的因素,他用面部表情进行测量,也分为三种度量:愉快—不愉快,关注—拒绝,唤醒的水平。他认为同一种具体的情绪可以是这三种度量的不同组合。苏联心理学近三四十年把情绪状态和情感分开来进行归类,似乎有一定的道理,试分述如下:

    (一)心境、激情、应激(stress)

    心境是一种使人的一切其他体验和活动都感染上情绪色彩的、比较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的体验,它具有弥散性的特点。当一个人处于某种心境中,他往往以同样的情绪状态看待一切事物。良好的心境使人在待人接物中发生兴味,易于处理;不良的心境使人感到凡事枯燥无味,容易被激怒,遇到困难也难以克服。心境可以由对人具有比较重要意义的各种不同情况所引起。工作的顺逆,事业的成败,人们相处的关系,健康的情况,甚至自然环境的影响,都可以成为引起某种心境的原因。过去的片断回忆,无意间的浮想有时也会导致与之相联系的心境的重现。虽然人对引起心境的原因并不都能清楚地意识到,但它总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

    1.心境

    心境对人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积极、良好的心境有助于积极性的发挥,提高效率,克服困难;消极、不良的心境使人厌烦、消沉。因此,克服消极的心境是有意义的。它与性格和意志的培养有关,是个性修养的组成部分之一。

    激情是强烈的、暴风雨般的、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它是偏重于从激动到平静这一情绪的度量的表现。激情通常是由一个人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所引起。对立意向的冲突或过度的抑制都容易引起激情。激情的产生也与机体状态有关。暴怒、恐惧、狂喜、剧烈的悲痛、绝望等都是激情的例子。

    2.激情

    激情有很明显的外部表现,它笼罩着整个人。处于激情状态下,人的认识活动的范围往往会缩小,人被引起激情体验的认识对象所局限,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控制自己的能力减弱,往往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行动的意义及后果。因此对于不良的激情需要动员意志力,有意识地控制自己,转移注意力,以冲淡激情爆发的程度。但有些激情是积极的,它可以成为动员人积极地投入行动的巨大动力,在这种场合,过分地抑制激情是完全不必要的。从个性培养的观点来看,也是不利的。

    3.应激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所引起的情绪状态。它是侧重于从紧张到轻松这一情绪的度量的表现。在突如其来的或十分危险的条件下,必须迅速地、几乎没有选择余地地采取决定的时刻,容易出现应激状态。例如司机在驾驶过程中出现危险情景的时刻,人们在遇到巨大的自然灾害的时刻,这时需要人迅速地判断情况,在一瞬间作出决定,利用过去的经验,集中意志力和果断精神。但是,紧急的情景惊动了整个有机体,它能很快地改变有机体的激活水平,心率、血压、肌紧度发生显著改变,引起情绪的高度应激化和行动的积极化。在这种情况下,比一般的激情更甚,认识的狭窄使得很难实现符合目的的行动,容易作出不适当的反应。

    在人们的工作、政治生活或日常生活中发生重大的事故变化,或者在这种变化的影响持续、以至加深时,使人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应激状态,这对人的影响是很不利的,有时甚至是很危险的。按照加拿大生理学家谢尔耶(G.selye)的研究,他认为应激状态的延续能够击溃一个人的生物化学保护机制,使人降低抵抗力以致为疾病所侵袭。这叫做一般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他认为应激反应好像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叫做惊觉阶段,表现为肾上腺分泌增加,心率上升,体温和肌肉弹性下降,血糖和胃酸度暂时性增加,情况严重时,这些反应能导致临床休克状态。第二阶段称为阻抗阶段,这时第一阶段的症状消失,身体动员许多保护系统去抵抗这种应激状态,这些系统促进抗体的增长和代谢水平的提高,如血液里增加肝脏中血糖的释放,这个阶段持续的结果可以引起身体糖储存被过度消耗,或者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系统的过度活动,这些可以给有关内脏结构的物理特性带来损伤,如出现胃溃疡和胸腺退化等。第三阶段称为衰竭阶段,在这个阶段有机体的适应储存被耗尽而可能导致严重的疾病或死亡。

    一个人的生活经历和锻炼,生活的崇高目的和坚强的意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情绪,即使在极险恶的环境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紧张情绪的不良影响。伟大的革命者在敌人的迫害之下,尽管身体被摧残,精神受折磨,仍以惊人的毅力坚持斗争,发挥巨大的精神力量克服消极情绪的不良影响。

    情绪的功能

    (一)情绪是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

    在低等动物种系中,几乎无情绪可言。即使在低等脊椎动物中,所有的只是一些具有适应价值的行为反应模式。例如,搏斗、逃跑、哺喂和求偶等行为。这些适应行为在它们与特定的生理唤醒相对应而发生中,当动物的神经系统发展到皮质阶段时,生理唤醒在脑中产生相应的感觉(感受)状态并留下痕迹,就是最原始的爱、怒、怕等情绪。因此,情绪是进化的产物。

    当特定的行为模式、生理唤醒及相应的感受状态三成分出现后,就具备了情绪的适应性,其作用在于发动机体中的能量,使机体处于适宜的活动状态;将相应的感受通过行为(表情)表现出来,以达到共鸣或求得援助。所以,情绪自产生之日起便成为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

    人类继承和发展了动物情绪这一高级适应手段。人类个体发育几乎重复了动物种系发生的过程。人类婴儿在出生时,由于脑的发育尚未成熟,还不具有独立行动和觅食等维持生存的基本能力,他们靠情绪信息的传递,得到成人的哺育。成人正是通过婴儿的情绪反应体察他们的需要,并及时调整他们的生活条件的。

    因此,情绪的适应功能从根本上说是服务于改善和完善人的生存和生活条件的。无论是儿童或成人,通过快乐表示情况良好;通过痛苦表示急需改善的不良处境;通过悲伤和忧郁表示无奈和无助;通过愤怒表示行将进行反抗的主动倾向。同时,由于人生活在高度人文化的社会里,情绪的适应功能的形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例如,人用微笑向对方表示友好,通过移情和同情来维护人际联结,掩盖粗鲁的愤怒行为等,情绪起着促进社会亲和力的作用。但是人们也看到,在个人之间和社会上挑起事端引起的情绪对立,有着极大的破坏作用。总之,各种情绪的发生,时刻都在提醒着个人和社会,去了解自身或他人的处境和状态,以求得良好适应。社会有责任去洞察人们的情绪状态,从总体上作出规划去适应人类本身和社会的发展。

    (二)情绪是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

    情绪构成一个基本的动机系统(motivational system)。它能够驱策有机体发生反应、从事活动,在最广泛的领域里为人类的各种活动提供动机。情绪的这一动机功能既体现在生理活动中,也体现在人的认识活动中。

    一般来说,生理内驱力(drive)是激活有机体行为的动力。但是情绪的作用则在于能够放大内驱力的信号,从而更强有力地激发行动(S.Tomkins,1973)。例如,人在缺水或缺氧的情况下,血液成分发生变化,产生补充水分或氧气的生理需要。但是这种生理驱力本身并没有足够的力量去驱策行动。而这时产生的恐慌感和急迫感起着放大和增强内驱力信号的作用,并与之合并而成为驱策人行动的强大动机。

    此外,内驱力带有生物节律活动的刻板性。例如呼吸、睡眠、进食均按生物节律而定时,情绪反应却比内驱力更为灵活,它不但能根据主客观的需要及时地发生反应,而且可以脱离内驱力而独立地起动机作用。例如,无论在任何时候和何种情况中发生,恐惧均能使人退缩,愤怒定会发生攻击,厌恶一定引起躲避等。

    情绪的动机功能还体现在对认识活动的驱策上,这一点通过兴趣情绪明显地表现出来。严格说来,认识的对象并不具有对活动的驱策性;促使人去认识事物的是兴趣和好奇心。兴趣作为认识活动的动机,导致注意的选择与集中,支配感知的方向和思维加工,从而支持着对新异事物的探索。

    (三)情绪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

    情绪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有自己的发生机制和操作规律;作为脑内的一个监测系统,情绪对其他心理活动具有组织的作用(A.Sr-oufe,1976,1979)。情绪的组织作用包括对活动的瓦解或促进这个两方面,一般来说,正性情绪起协调的、组织的作用;负性情绪起破坏、瓦解或阻断的作用。

    有研究证明,情绪能影响认知操作的效果,其影响效应取决于情绪的性质及强度。中等唤醒水平的愉快和兴趣情绪为认知活动提供最佳的情绪背景。愉快强度与操作效果曲线呈倒“U”形,过低或过度的愉快唤醒均不利于认知操作。这些研究结果符合关于不同唤醒水平的情绪对手工操作的不同效应的叶克斯-道森规律(A.Welford,T.1974)。而对负情绪来说,痛苦、恐惧的强度与操作效果呈直线相关,情绪强度越大,操作效果越差。与痛苦、恐惧不同的是,由于愤怒情绪具有自信度较强的性质和指向于外的倾向,中等强度的愤怒一旦爆发出来,有可能组织个体倾向于面对的任务,导致较好的操作效果(孟昭兰,1984,1987)。这些研究结果则补充了叶克斯—道森曲线。上述结果表明,情绪执行着监测认知活动的功能,不同性质和不同强度的情绪起着不同程度的组织或瓦解认知活动的作用。

    情绪的组织功能也体现在对记忆的影响方面。鲍维尔的研究表明,当人处在良好的情绪状态时,更容易回忆那些带有愉快情绪色彩的材料;如果识记材料在某种情绪状态下被记忆,那么在同样的情绪状态下,这些材料更容易被回忆出来(G.Bower,1981)。这说明情绪具有一种干预记忆效果的作用,使记忆的内容根据情绪性质进行归类。

    情绪的组织功能还表现在影响人的行为上。人们的行为常被当时的情绪所支配。当人处在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时,倾向于注意事物美好的一面,态度和善,乐于助人,并勇承重担。而消极情绪状态则使人产生悲观意识,失去希望与渴求,也更易产生攻击性。

    (四)情绪是人际通信交流的重要手段

    情绪和语言一样,具有服务于人际通信(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的功能。情绪通过独特的无词通信手段,即由面部肌肉运动模式、声调和身体姿态变化所构成的表情来实现信息传递和人际间的互相了解。其中面部表情是最重要的情绪信息媒介。

    语言是人际交流的主要工具,而情绪信息的传递则应当说是语言交际的重要补充。而且,在许多情景中,表情能使言语交流所造成的不确定性和模棱两可的情况明确起来,成为人的态度、感受的最好注解。在电影业发展早期,无声电影正是通过演员的各种表情动作来向观众传递信息的。

    但是,从通讯交流的发生上说,表情信息的交流则出现得比语言要早得多,情绪是高等动物信息传递的主要工具,也是前言语阶段婴儿与成人互相沟通的唯一渠道和手段。情绪的适应功能正是通过其通讯作用实现的。

    表情信号的传递不仅服务于人际交往,而且往往成为人们认识事物的媒介。这一现象在婴幼儿中表现得最明显,在成人中也经常发生。例如,婴儿从一岁左右开始,当面临陌生的不确定情境时,往往从成人面孔上搜寻表情信息(鼓励或阻止的表情),然后才采取行动(趋近或退缩)。这一现象称作情绪的社会性参照作用。情绪的参照作用对于儿童和成人都有助于社会适应,尤其对于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它有助于促进儿童探索新异环境,扩大活动范围和发展智慧能力。

    情绪的通讯交流作用还体现在构成人际之间的感情联结上。例如,母婴之间有着以感情为核心的特殊的依恋关系,这是最典型的感情联结模型。半岁以上婴儿在母亲离开时会表现不安和哭闹,称为“分离焦虑”(R.spitz,1965)。婴儿在七八个月以后,在母亲经常接近和离开的不断重复中,学会预料母亲接近和离开的后果,形成“依恋安全感”。依恋安全感的建立是儿童情绪健康和人格完善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使婴儿经常快乐,更容易同他人接近并建立友好关系,更愿意认识和探索新鲜事物。此外,感情联结还有其他多种形式,例如友谊、亲情和恋爱,都是以感情为纽带的联结模式。

    情绪的功能向我们揭示,情绪既服务于人类基本的生存适应需要,又服务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人们每时每刻发生的情绪过程,都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人发生影响相结合的反应。情绪卷入人的整个心理过程和实际生活,成为人的活动的驱动力和组织者。

    二、情绪和情感的生理基础

    和其他心理过程一样,情绪和情感也是脑的机能。在情绪活动中所发生的机体变化和外部表现,是与神经系统的多种水平的机能联系着的。关于情绪的生理机制有许多研究,现择其主要的分述于下:

    生理变化和表情动作

    (一)植物性神经系统与情绪

    人们早就发现,情绪是在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控制之下的。

    植物性神经系统是整个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它的主要机能是支配有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生殖等内部器官的活动,调节内脏、平滑肌和腺体的功能。它与这些器官在解剖和生理上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保证有机体内外环境的平衡。植物性神经系统在大脑皮层的控制之下进行活动,它起源于下丘脑,它的神经联系从下丘脑下行到脊髓,在脊髓的一些部位离开脊髓,通过植物性神经节达到各内脏器官。

    植物性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它们共同控制内脏器官(心脏、血管、胃肠、肾等),外部腺体(唾腺、泪腺、汗腺等),以及内分泌腺(肾上腺、甲状腺、胰腺等)的活动。

    交感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从下丘脑经中脑、延脑而到脊髓,在交感干神经节交换神经元之后,分别达到各内脏器官。它所带来的神经兴奋普遍影响很多器官,引起普遍的神经兴奋和广泛的效应,因此它的作用在于普遍的发放,如引起瞳孔放大,心率增加,血压升高,血液从内脏输送到四肢,这些反应以整体的形式为有机体的应急活动作准备。

    副交感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从下丘脑经中脑、延脑到达脊髓,而后沿着单个神经元达到内脏器官,因此它只能引起特定的反射活动。副交感系统的机能作用与交感系统是相对立的,二者互相起颉颃作用。例如,通过交感系统引起瞳孔放大、心率增加,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而冠状动脉舒张,消化道蠕动减弱,括约肌收缩,肾上腺素大量分泌,血糖浓度升高等;副交感系统则表现为瞳孔缩小,心率减低,内脏血管舒张,胃肠蠕动增强,括约肌弛缓,刺激胰岛素分泌使血糖降低等。交感系统使身体准备应急,副交感系统使之恢复到正常,两种神经的作用对立统一,相反相成,以保证内脏和整个机体的正常活动。

    情绪与植物性神经系统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人在情绪状态下表现出许多生理反应。呼吸、循环系统,骨骼、肌肉组织,内、外腺体,以及代谢过程的活动,在情绪状态中都发生变化。例如,在激动、紧张的情绪状态中,呼吸加速、加深,心搏加速、加强,外周血管舒张,血压升高,血糖增加,血液含氧量也增加;突然的惊惧,呼吸会出现暂时的中断,外周血管收缩,脸色变白,出冷汗、口干;焦虑,忧郁状态抑制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引起食欲减退。

    内分泌腺的变化不但与情绪状态直接联系着,而且上述多方面的生理变化也是与内分泌腺的变化有关的。例如,在激烈紧张的情绪状态中,肾上腺分泌的反应比较直接,肾上腺素分泌的增加导致血糖、血压、消化、其他腺体一系列的变化反应。如处于愤怒状态时,由于去甲肾上腺素分泌的增加,引起血糖、血压升高和肌肉紧张度提高,使机体处于应急状态。而处于焦虑状态时,出现的外周血管收缩,血糖下降,肌肉松弛,消化腺活动下降,是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的增加有关系的。特别由于去甲肾上腺素是交感神经系统的传递物质,它对交感系统的神经元的激活起着直接的作用,从而说明内分泌系统的化学激活与上述有机体的许多方面的生理变化直接关联,内分泌系统乃成为情绪反应的一个重要标志。

    情绪状态中的机体变化提供了对情绪进行客观测量的方便条件。运用各种生理记录仪器可以把呼吸、血压、血管容积、肌肉电流等生理反应记录下来。例如用呼吸描记器把呼吸活动以曲线形式记录下来,根据记录曲线分析呼吸的频率和振幅的变化。

    可以用血管容积描记器记录外周血管容积的变化,用心动电流描记器记录心跳的变化,等等。所有这些生理变化的记录,都是情绪变化的客观指标。

    在出现由痛引起的紧张情绪时,血管容积比正常情况下缩小,血管收缩持续的时间与痛时的紧张程度成正比,即紧张程度大,持续时间长。

    由于情绪状态中皮肤血管收缩的变化和汗腺的变化,能引起皮肤导电率的变化,记录皮肤电阻变化也是情绪反应的一个客观指标。

    (二)表情动作

    与情绪状态相联系的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变化称为表情动作。面部的表情动作称为面部表情,身体各部分的姿态称为身段表情,情绪性的言语声调、音色等的表现称为言语表情。

    这些表情动作是情绪状态时机体变化的外部表现,它是与机体的内部变化密切联系着的。例如,愤怒时身体直立,胸部挺起,紧握拳头,鼻孔张大,咬牙切齿,等等,这些都与呼吸、血管、肌肉系统等方面的机能活动有关。达尔文在《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中论证表情是动物和人类进化过程中适应性动作的遗迹。在其原始时期,表现动作绝非有意地用以传达情绪,而只是对有机体有适应价值。例如,嘴角下歪可能导源于啼哭时的面型,其功能在于困难中求援,是在求援行为中遗传下来的生理解剖痕迹,后来就成为不快乐的自然而普遍的表情。又如呕吐时的面部肌肉动作与厌恶情绪的表情十分相似。这些都说明表情有其生物学根源。许多最基本的情绪,如喜怒悲惧的原始表情是通见于全人类的。

    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情绪所反映的内容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的情绪大大地丰富和复杂化起来。反映历史遗迹的表情还是定型地发生,但已具有后天习得的性质。习得的表情可能掩蔽表情的自然形式,使其受到明显的文化和社会交际的影响。对于盲人的观察发现,他们能够表现出那些表达基本的喜怒悲惧之情的原始表情,但是他们的表情是呆板的、无“情”的。有些出生后几年中有视觉而后来致盲的人,他们的表情与正常人稍有接近。从盲人的表情特点可以判断表情兼有原始适应痕迹的性质和后天习得的、条件反射的性质。

    随着人类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发展与丰富,许多原来具有适应意义的表情动作获得了新的社会性机能,成为社会上通行的交际手段,用来表达思想和感情。人类的表情动作变成了独特的“情绪语言”,使人的言语表达更为生动有力,成为辅助言语交际的有力工具。

    在面部表情和身段表情之外,言语本身是人类所特有的表达情绪的手段。言语的语音、声调、节奏、速度等都是表情手段,与面部表情和身段表情一起,成为辅助言语交际的工具。

    舞蹈家、戏剧家和演员是最适应于学习和运用表情动作的。心理学家利用演员的表情的典型表现作过许多研究,把演员的面部表情的照片作出标记,用来辨认各种情绪表现。因此,表情也是测量情绪的客观指标之一。

    情绪的中枢机制

    现代生理学的研究强调中枢神经机构在情绪发生中的作用。许多研究成果证明情绪的特殊体验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丘脑、下丘脑、边缘系统和网状结构的机能。大脑皮层则调节着情绪和情感的进行,控制着皮层下中枢的活动。

    (一)丘脑

    丘脑是较早被发现的情绪中枢。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凯仑(W.B.CaNNoN)针对詹姆士—兰格学说提出了情绪的丘脑学说。他根据丘脑受损伤或丘脑活动在失去大脑皮层的控制时,情绪变得容易激动或发生病理性变化这样一些事实,认为丘脑在情绪的发生上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他说:“当丘脑过程被激动起来时,专门性质的情绪才附加到简单的感觉上。”

    其他学者的实验,表明把间脑以上的脑结构全部切除而失去皮层控制的动物,出现“假怒”。凯仑引用了这一结果,认为这是丘脑部位冲动释放引起的强烈的情绪反应。凯仑已经涉及情绪的定位因索。他用药物使低级中枢从皮层的控制下释放出来,被试出现笑和哭的情绪反应。凯仑根据这些事实,认为詹姆士主张情绪无特定的脑中心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但是凯仑的丘脑学说也是不完善的。有的学者指出给已去皮层的动物切除全部丘脑之后,怒反应仍然存在,而只有当下丘脑结构被切除后,情绪反应才消失;同时如果情绪反应是由于丘脑机构从皮层抑制下的释放,那么排除皮层抑制的来源就应当产生连续、持久的怒反应,但是实际上发生的怒反应是暂时的,而不是连续的;而且,怒反应也可以在刺激下丘脑、大脑皮层,甚至小脑时发生。这些事实都不能用皮层抑制的释放来解释。凯仑的丘脑学说强调了大脑皮层对丘脑抑制的解除是情绪产生的机制,但是他却忽略了外周性变化的意义,以及大脑皮层对情绪发生的作用。

    (二)下丘脑

    许多研究已经确证了下丘脑在情绪形成中的作用。下丘脑的一些核团已被认为是在许多不同种类的情绪性和动机性行为中是主要的。背部下丘脑对产生怒的整合模式是关键的部位,如果这个部位被损坏,被试只能表现出一些片断的怒反应,而不能表现协调的怒模式;如果下丘脑未被破坏,在它的上部的脑组织无论去掉多少,被试都仍能表现有组织的怒模式,甚至把被试的脑在下丘脑以上全部去掉,仍能得到这些行为模式。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欧德(J.OldS)和米尔纳(P.MIlNER)倡导的用埋藏电极的方法进行“自我刺激”的实验,提出在下丘脑、边缘系统及其临近部位存在着“奖励”和“惩罚”中枢,有的著作描述为“快乐”和“痛苦”中枢。当刺激这些部位时就会产生愉快的或不愉快的情绪。实验是这样装置的:在实验老鼠的脑的相应部位埋藏着电极,另一端与一连接电源开关的杠杆相联。当按压杠杆时,微弱的电冲动就可以传达到脑。实验结果说明,当老鼠学会按压杠杆从而得到电刺激以后,它就不断地去按压杠杆以得到刺激。当电极安在背部下丘脑时,老鼠按压杠杆的频率高达每小时五千次,它们可连续按压15~20小时,直到精疲力尽,进入睡眠为止。这些部位被标示为奖励或快乐中枢。具有这样效果的部位在下丘脑,边缘系统和丘脑许多部分都存在,其中以下丘脑最为明显。对另外一些部位,动物会按压杠杆去截断电刺激。这些部位就被标示为惩罚或痛苦中枢。把这样的刺激运用于病人的报告显示,病人好像也喜欢这种引起愉快感觉的刺激;当给予刺激时,他们出现高兴和微笑,并愿意去按压给刺激的杠杆。

    (三)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

    网状结构在情绪的构成中起着激活的作用,它所产生的唤醒(A-RouSal)是活跃情绪的必要条件。它可以降低或提高脑的积极性,加强或抑制对刺激的回答反应,人的情绪色彩和情绪反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网状结构的状态。

    林斯里(D.B.LINdSIEy)基于大量脑电图的研究,系统地阐述了一个情绪的激活学说。这个学说突出了网状结构的作用。

    他认为从外周感官和内脏组织来的感觉冲动通过传入神经纤维的旁支进入网状结构,在下丘脑被整合与扩散,兴奋间脑觉醒中枢,激活大脑皮层。激活的作用包括一般的警戒和注意,以及去行动或促使去反应,也包括情绪的被激活,使感情的冲突尖锐。所以网状结构的作用在于产生唤醒,是产生情绪的必要条件。近年来总结关于情绪唤醒的神经心理学研究,若坦堡(RouTenkerg)设想有两个唤醒系统。第一个是网状结构发放系统,这个系统保持有机体的唤醒并组织有机体的反应;第二个是边缘系统,它能控制某些与诱因有关的刺激引起的反应。这两个唤醒系统是互相抑制又互相关联的。

    边缘系统位于前脑底部,它之所以称为边缘,是因为它环绕着脑干形成一个边界,围绕着并延伸到大脑的全部领域。边缘结构包括扣带回、海马圆、眶岛颞区和皮下细胞站:杏仁核、隔核、下丘脑、丘脑上部、丘脑前核和基底神经节的一部分,以及松果缰和脑垂体。

    边缘系统的主要部分重迭在下丘脑之上,调节着植物性神经系统,诸如探究、喂食、攻击、逃避等活动,因而调节着与有机体的天然需要相联系的情绪的机构。

    1937年,帕帕兹(J.W.Papez)系统地阐述了一个包括情绪行为与情绪体验的复合神经机构,即帕帕兹环路。这个环路的主要结构就是边缘系统。

    按照帕帕兹的设想,情绪过程建立在海马上。当海马被刺激,冲动通过胼胝体下的白色纤维,接力到下丘脑的乳头体。从下丘脑到丘脑前核,回到大脑的扣带回,再回到海马和杏仁核,完成了这一环路。这些结构定位在中皮层和古皮层。通过扣带回兴奋影响大脑皮层,并在这里把情绪色彩附加在意识体验上。

    实验证明损伤边缘叶的不同部位,可以增强或降低老鼠学习避免电击的能力,使动物驯服或凶猛,影响一些动物的育幼行为等,所以边缘叶有些部位可能与保存种属的情绪和行为有关。帕帕兹证明扣带回是有机体的动力警戒部位,能引起有机体的警觉和注意,使经验带上情绪色彩。上述环路是中枢情绪机构,情绪行为和情绪体验都整合在这个机构里。

    边缘系统的功能虽然还不清楚,但是有些研究成果值得引起心理学家重视。美国哈佛大学威·斯维特(W.Sweet)和维纳·马斯克(V.Mask)基于神经学检查和癫痫发作史,诊断有些凶暴行为病人的脑病变似乎常常在边缘系统的杏仁核。他们给两个这样的病人作杏仁核毁坏性损伤之后,病人的凶暴情绪行为已经在手术后两年到四年中未再发生。

    麦克林(P.D.Maclean)在20世纪40年代末研究了并扩展了帕帕兹的情绪理论,提出了“内脏脑”的概念。麦克林的“内脏脑”就是嗅脑。但是它不仅与嗅觉发生联系,而且与内脏感觉发生联系。内脏脑所占据的中皮层部位调节着所有的感官和内部器官,并通过下丘脑调节表现在怕、怒等情绪中的内脏反应和骨骼反应。中皮层是生物进化中,老与新之间过渡的脑。兴奋从中皮层转换到大脑皮层提供意识的感情成分。麦克林认为情绪过程是被皮下机构调节的,而评价、认识等过程则是大脑皮层的机能,只有大脑皮层能评价经验的感情性质,并组合这些情绪为怕、怒、爱或恨。大脑皮层促成感情体验,下丘脑促成情绪表现。这样的观点已为一般人所接受。

    (四)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是皮层下各部位以及整个有机体的最高调节器。情绪、情感的多水平的中枢在皮层下各部位,同时与大脑皮层的调节是密不可分的。大脑皮层可以抑制皮下中枢的兴奋,于是它直接控制情绪和情感。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把情感与大脑皮层动力定型的建立联系在一起,他认为暂时神经联系系统的维持或破坏使人对现实的态度发生改变。他指出:“应当认为,在建立和维持动力定型的情况下,大脑两半球的神经过程是符合于我们通常称为两种基本范畴的情感的东西的,即积极的与消极的情感,以及由于种种情感的组合或不同的紧张性而发生的一系列的色调的变化。”

    动力定型这一概念从心理学的意义上来说,可以理解为对客观现实的认识系统,这个系统的建立、发展和改变受当前事物和过去经验的影响,与人的愿望或意向联系着,因此它是情绪、情感的机制。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M.B.Arnold)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情绪与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评估联系着。她给情绪下定义为:情绪是对趋向知觉为有益的、离开知觉为有害的东西的一种体验的倾向,这种体验倾向被一种相应的接近或退避的生理变化模式所伴随。这种模式在不同的情绪中是不同的。

    很明显,她强调了来自外界环境的影响要经过人的评价与估量才产生情绪,这种评价与估量是在大脑皮层上产生的。情绪是由这种评定引起的,例如,在森林里看到一个熊引起恐惧,而在动物园里看到一个关在笼子里的熊就不产生恐惧。

    这个区别明显地在于对情景的认知和估价。这种估价的实质是刺激情景对人具有什么意义,它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或渴求。

    阿诺德阐明她的理论时,是把大脑皮层与皮层下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她认为情绪反应包括机体内部器官和骨骼肌的自主变化。她和詹姆士—兰格学说一样,认为对外周变化的反馈是情绪意识的基础。她和詹姆士—兰格学说的不同之处在于:詹姆士—兰格的反应序列为“情景→机体表现→情绪”,而阿诺德则认为这个序列应当是“情景→评估→情绪”。

    由于阿诺德认为情绪的来源是对情景的评估,而认识与评估都是皮质过程,因此,皮质兴奋是情绪的主要原因,阿诺德的学说称为情绪的评定一兴奋学说。

    阿诺德的情绪学说:感受器的刺激(R)输送不同的冲动,通过丘脑(Th)的感受接力站(SR),通过通路1到达大脑皮层(C)。在皮层水平,情景被估价(EV),一种特殊的态度,诸如怕(E)或怒(A),在这里形成。皮层态度通过通路2输送一种冲动的模式,达到丘脑中心的交感神经系统的接力站(SNS),或通过通路2达到付交感神经系统的接力站(PNS),或二者兼有。于是兴奋发放到血管(BIV)和内脏组织。从外周而来的不同冲动,通过丘脑的感觉接力站(SR)由3达到皮层,在这儿形成内脏变化的感觉(S)。这种以外周来的感觉的反馈在皮层被估价,像詹姆士所假设的,把纯粹的认识经验转化为感受到的一种情绪。

    综上所述,情绪和情感的生理基础是十分复杂的,它是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神经过程协同活动的结果。皮下神经过程的作用处于显著地位,大脑皮层起着调节、制约的作用。它包括整个有机体内部器官和效应器的活动,神经过程和生化过程共同参与其中,实现着神经系统各个水平上的整合。

    三、情绪理论

    詹姆士—兰格情绪学说

    多年来,有些生理学家与心理学家,基于情绪的外周反应及其与植物性神经系统的联系,进行了许多研究,建立了许多学说。

    早期尝试描述情绪生理学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W.James)和丹麦生理学家卡尔·兰格(C.Lange)。他们各自独立地分别于1884年和1885年提出了相同的理论,后来被称为詹姆士—兰格情绪学说。基于情绪状态与生理变化之间的直接联系,詹姆士提出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他说:“我以为,我们一知觉到激动我们的对象,立刻就引起身体上变化,在这些变化出现之时,我们对这些变化的感觉,就是情绪。……对于激动我们的对象的知觉心态,并不立刻引起情绪;知觉之后,情绪之前,必须先有身体上表现发生。所以更合理的说法,乃是因为我们哭,所以愁;因为动手打,所以生气;因为发抖,所以怕;并不是我们愁了才哭;生气了才打;怕了才发抖。假如知觉了之后,没有身体变化紧跟着发生,那么,这种知觉就只是纯粹知识的性质,它是惨淡、无色的心态,缺乏情绪应有的‘温热’。”“我第一步要说明的,就是特种知觉确会在引起情绪或带情绪的观念之先,由于一种直接的物质作用,发生广布的身体变化。”他作出结论说,“情绪,只是对于一种身体状态的感觉,它的原因纯乎是身体的。”

    1.兰格认为情绪是一种内脏反应,他说“情感,假如没有身体的属性,就不存在了”。他以饮酒和药物的作用为例说明,这些因素之所以引起人的情绪变化,是因为酒精和药物影响了血管系统活动的结果。他认为植物性神经系统支配作用的加强和血管扩张的结果,就产生愉快;而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减弱,血管收缩和器官痉挛的结果就产生恐怖。他甚至说冷水浇身能减弱怒气和暴躁,溴化钾能抑制恐怖、忧虑和不愉快,而且能引起完全无感情状态,这些是由于血管收缩功能的改变所致。

    2.詹姆士和兰格突出地看到了情绪的独特属性是与机体变化直接联系的。但是他们所处的时代的生理学知识还不能解决脑的各个结构水平对情绪的作用。因此他们在看到情绪与机体生理变化之间的联系的时候,片面地夸大了外周性变化对情绪的作用,而忽略了中枢对情绪的作用,没有看到在情绪过程中高级中枢对外周的调节作用,从而否认人的态度对情绪的决定意义。因此,詹姆士和兰格学说在情绪理论的发展史中虽然居于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在解决情绪的实质问题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詹姆士和兰格的理论,促进了关于情绪的一系列实验研究。许多研究表明,当内脏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切断时,情绪反应并不完全消失;同样的内脏器官活动的改变,可以在极不相同的情绪状态时发生,当人为地引起那些在强烈情绪状态时出现的内脏器官的效应活动时,并不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根据这一类事实,出现了关于情绪的中枢理论。

    巴甫洛夫的理论

    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一方面把情绪和“本能”并提,认为情绪激动乃是在皮质控制力减弱条件下极其复杂的无条件反射的优势和暴乱;另一方面把情绪与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的动力定型的建立联系在一起。他认为动力定型的建立过程,建立的完成过程,定型的维持和它的破坏,在主观上就构成我们各种积极和消极的情感。他认为在习惯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时,例如失业或亲人死亡时,还有当心理恐慌和信仰粉碎时,所经验到的沮丧的情感,其生理基础就是旧的动力定型受到破坏,新的定型又难以建立起来。人的环境以及因它而产生的某种变化对他所具有的意义越大,情感体验就越深刻。由此而产生的暂时性神经联系系统的改造便引起了兴奋过程。

    巴甫洛夫认为: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包括人的一切智慧、行为和随意运动,都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形成的条件反射。他把条件反射视为机体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的要素,主张采用条件反射这一客观的实验方法来科学地研究主观心理现象,强调一切主观活动都是由客观外界所决定的,坚持机体与环境、心理与生理、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

    坎巴两氏情绪学说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生理学家坎农(W.B.cannou)通过实验证明,情绪不能用生理变化的知觉来解释,他认为控制情绪乃中枢神经而非周围神经系统。坎农根据以下事实提出了情绪的丘脑学说:

    切去脑皮层(丘脑保留)的动物表现过分的愤怒反应,丘脑切除,其反应消失;

    丘脑单侧的伤害,增加来自身体该侧面的情绪成分;

    对于人类,影响丘脑一边的瘤,则影响单侧的情绪表现;

    轻度的麻醉引起脑皮层对下级中枢控制的短暂减弱或疾病引起的永久损害,发出自由而时常持久的流泪与哭的表情。

    他认为当丘脑神经过程被激动起来时,专业性质的情绪才附加到简单的感觉上,他认为丘脑是情绪的控制中心。他认为来自外界刺激而产生的知觉被传送到丘脑,丘脑对其进行加工后传送到皮层产生情绪体验,同时丘脑又通过激活内脏和骨骼机产生外围的一切生理变化。坎农的学说是1927年提出的,其中一部分工作由其弟子巴德(P.Bard)完成,故称“坎巴两氏情绪学说”。

    阿诺德—拉扎鲁斯的认知评价情绪理论

    阿诺德强调认知评价在情绪中的作用,认为我们总是直接地、自动地并且几乎不不由自主地评价着遇到的任何事物,情绪就是一种朝向评价为好(喜欢)的东西或离开评价为坏(不喜欢)的东西的感受倾向。她认为,评价补充着知觉并产生去做某种事情的倾向,任何新的事物都是按照过去的体验来进行评价的。想象是评价的重要环节。

    拉扎鲁斯进一步把阿诺德的评价扩展为评价、再评价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筛选信息、评价以及应付冲动、交替活动、身体反应的反馈、对活动后果的知觉等成分。

    诺德—拉扎鲁斯的认知评价情绪理论,既承认情绪的生物因素、具有进化适应的价值,也承认情绪受社会文化情境的制约、受个体经验和人格特征的制约,而这一切又随时发生在对任何事物的认知评价中。

    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认为情绪的产生有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一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二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生理状态、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这可以将上述理论转化为一个工作系统,称为情绪唤醒模型。

    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认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情绪活动中,人不仅反映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要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也就是说,情绪是个体对环境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因此,人们需要不断的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具体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初评价、次评价、再评价。

    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情绪具有动机的性质。伊扎德的情绪动机—分化理论是以情绪为核心,以人格结构为基础,论述情绪的性质与功能。伊扎德认为:情绪是人格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人格系统的动力核心。情绪系统与认知、行为等人格子系统建立联系,实现情绪与其他系统的相互作用。

    四、情感和情绪的调节

    情商

    情商(EQ)又称情绪智力,是近年来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力和智商相对应的概念。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以往认为,一个人能否在一生中取得成就,智力水平是第一重要的,即智商越高,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但现在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情商水平的高低对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有时其作用甚至要超过智力水平。

    所谓情商即情感商数,即“EQ”,它是一个人感受、理解、控制、运用和表达自己及他人情感的能力,这一概念是由美国的两位心理学家彼得·萨洛韦和约翰·迈耶提出的。他们认为情商能力内容一般包括:自我觉察能力;情绪控制能力;自我激励能力;控制冲动的能力;人际公关能力。研究表明:对一个人成功来说,智商因素只占20%,出身、环境、机遇等占20%,情商占60%,有人认为:“智商决定择业,情商决定升迁。”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对1500名智力超常儿童进行追踪研究,30年后总结时发现,他们中有的成了社会名流、专家学者,有的却变得穷困、潦倒、流落街头。结局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人格特点差异。成就最大的人具有自信、谨慎、有坚持性和胜过别人的愿望。有些智力平常而有坚强意志的人,同样能取得成就。可见,一个人未来成功的关键,不取决于智商,而取决于情商。情商形成于婴幼儿时期,成熟于儿童和青少年阶段,它主要是在后天的人际交往中培养起来的,我们必须重视提高情商能力。

    1.培养自我觉察能力

    即有认识自我的能力。能正确认识自己。既不过高估计自己,孤芳自赏,也不过低估计自己,自责自卑。对自己的优、缺点都能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并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充满自信心,去完成力所能及的学习和工作。一个名叫王小芳的高三女学生,学习刻苦,但最惧科目即数学,每次数学考试,她都紧张,越紧张,越考不好,越考不好,就越学不会,造成恶性循环,可谓“失败是失败之母”了。她的数学老师是经验丰富的姜老师,他发现小芳对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定理能背出来,就是不会用,只停留在机械记忆上,导致她智力活动的消极、被动,出现一种自卑的心理障碍,形成一种心理定式:认为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

    姜老师对症下药,注意了对她的自信心培养,在一次答疑时,王小芳问一道较难的题,姜老师说:“这道题不难,以你的水平,想一想能做出来!”在姜老师的鼓励、引导下,小芳终于解出了这道题,姜老师又用一题多解的方法,教了另外几种解法,耐心讲解思路,并说:“这道题实际是个难题,但你能独自做出,说明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啊!”说来也巧,期中考试不久就到了,有道大题是上次讲过的同类型题,小芳顺利做出了这道题,数学得了98分。“我也能学会数学!”小芳树立了学数学的自信心,那以后,她各科成绩日益提高。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的一所大学。可见尝试成功,对培养自信心是大有好处的。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秘诀”。殊不知,成功也是自信的秘诀。

    当然,自信心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培养。例如:心理暗示法:过去的你很自卑,常常说:“我不行!”而现在的你应当说:“我能行!我试试看!”要拥有一种“我要,我一定要!”的积极心态,实现心理上的富有,还可积极投入学习、娱乐中,可以读名著、看名人传记,如《贝多芬传》、《罗曼·罗兰》等书,还可多与同学、朋友交往,密切与他人的关系,超越自我,开放自我,培养自信。

    2.自我调控的能力

    指在充分了解自我的基础上,能做到自我控制。在情绪方面,对一定的事物持有积极的态度和稳定的情绪。情感和情绪稳定协调,不大起大落,不喜怒无常,能保持情绪稳定。顺境中不忘乎所以,遇到挫折不垂头丧气,消极委靡;在遭受打击时也能泰然处之,应付自如。能以理智控制感情,控制冲动,不做不可收场的事,这对于成功是至关重要的。例如,某校一学生因不堪忍受慢性病折磨而跳楼身亡。究其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当事者心理承受力弱,自控力差是最主要的原因。高三(2)班的陈宏达同学在高考中获得总分全市第三、外语全市第一的好成绩,别人问他秘诀何在,他道:“我把平时的考试当高考,把高考当成平时考试。”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对于他的成功,起了很大的作用。

    3.自我激励能力的培养

    自我激励能力,需要有理想的激励,榜样的激励,需要有承受挫折的能力,需要有竞争意识。美国有个自然保护区,原来有许多鹿群和狼群,人们为了保护鹿群,把狼全打死了,鹿群在尽享太平的十年里,由4000头猛增到4.2万头。但舒适的生活,使它们的运动量减少,体质下降,尔后大量死亡,剩下不足4000头。后来,只能请回“狼医生”,狼又捕食鹿了,鹿群又恢复了生机。这说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

    21世纪,是个充满竞争的时代,“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竞争能激发人的创造精神,它使人体能充沛,思维敏捷,想象丰富。通常情况下人只能发挥自身潜能的20%~30%,而在竞争过程中,人始终处于亢奋状态,这种情绪有利于“个体潜力”的发挥,从而增长人的才干。竞争中的成功者,增强了信心,树立起更高的奋斗目标;而失败者往往通过总结经验教训,调整目标与行动方式,为进一步取胜打好基础。这对强者是激励,对弱者是鞭策,人的才干正是在竞争中得以培养和提高的。一个人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要有不甘人后的竞争意识。

    只有在竞争中才能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和远大抱负。若逃避竞争,只能落后挨打,商品经济的运行中,企业的发展要内有动力——获得利润最大化,没有压力——竞争,才会有活力,国家的发展,没有竞争的催化作用,就难以实现现代化,我们中学生要迎接挑战,必须要有竞争意识,还要有人杰意识、精英意识,使其成为成功之路上的强大推动力,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竞争能够将人内在潜力一点点挤压出来,把它发挥到最大限度,例如,我校1994届高三(7)班的李扬、刘龙、段坤三位同学,平时他们既是合作伙伴,又是学习上的竞争对手。学习上谁也不服谁,暗暗较劲,你追我赶,一次次的考试,一次次的竞赛,一次次的较量,还有一次次的切磋,他们的学习成绩日益提高。94年高考,他们三人分别考上了北大计算机系、人大国贸系和北邮电讯系,现在他们都在上研究生。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成功需要竞争,竞争是实力的较量,要想取胜,必须不断刻苦学习,提高自身实力,提高多方面的自我激励能力。

    智商情商小测试:

    1.与你的恋人或者爱人发生争吵后,你能在他面前掩饰你的沮丧。

    a.同意 b.不同意

    2.当工作进行得不顺利时,你认为这是对未来的一个警告。

    a.同意 b.不同意

    3.在您最好的朋友开口说话以前,你就能分辨出他处于何种精神状态。

    a.同意 b.不同意

    4.当你担忧某件事时,你在夜里几小时都难以入睡。

    a.同意 b.不同意

    5.你认为大多数人必须更加努力而不要轻易放弃。

    a.同意 b.不同意

    6.与你最好的朋友告诉您一些好消息相比,你更容易受一部浪漫影片的感染。

    a.同意 b.不同意

    7.当你的情况不妙时,你认为到了你该改变的时候了。

    a.同意 b.不同意

    8.经常想知道别人是怎样看待你的。

    a.同意 b.不同意

    9.你对自己几乎能使每个人高兴起来而感到自豪。

    a.同意 b.不同意

    10.你厌烦讨价还价,尽管你知道讨价还价能使你少花20元钱。

    a.同意 b.不同意

    11.第十分相信直率地说话,而且认为这样能使一切事情变得更容易。

    a.同意 b.不同意

    12.尽管你知道自己是正确的,也会转移这一话题,而不愿来一场争论。

    a.同意 b.不同意

    13.你在工作中做出一个决定后,会担心它是否正确。

    a.同意 b.不同意

    14.你不会担心环境的改变。

    a.同意 b.不同意

    15.你似乎是这样一个人:对于周末去干什么,你总是能够提出很有趣的设想。

    a.同意 b.不同意

    16.假如你有一根魔棒的话,你将挥动它来改变你的外貌和个性。

    a.同意 b.不同意

    17.不管你工作多么尽心尽力,你的老板似乎总是在催促你。

    a.同意 b.不同意

    18.你认为你的恋人或爱人对你寄予厚望。

    a.同意 b.不同意

    19.你认为一点小小压力不会伤害任何人。

    a.同意 b.不同意

    20.你会把任何事情都告诉您最好的朋友,即使是个人隐私。

    a.同意 b.不同意

    评定:同意记1分,不同意记0分

    总分=20题的分数相加。

    如果总分≤16,分析:你对你的能力很是自信和放心,因此,当处于强烈情感边缘时,你不会被击垮。即使你在愤怒时,你也能进行有效的自我控制,保持彬彬有礼的君子风度。在控制你的情感方面,你是出类拔萃的,与他人相处得很融洽。但是,你太依赖社交技巧而忽视成功所需的其他重要因素,例如艰苦奋斗的作风和好的主意。

    如果总分<16并且>6,分析:你意识到自己和他人的情感,但有时忽视它们,不明白这对你的幸福是多么重要。你对下一步的提升和买一幢更漂亮的房子等诸如此类事情的关心支配着你的生活。然而,无论实际多少物质目标,你仍然感到不满足。试着去分析和理解你的情感,并且按照它去行动,你会更幸福。记住,人们可能压抑你,使你暂时消沉,但是,你总是能够从挫折中汲取教训,重新创造你的优势。

    如果总分≤6,分析:你必须多一点对别人的关心,少关照自己。你喜欢打破社会常规,并且不会担心通过疏远别人来取得自己想得到的东西。你可能在短期内就会取得一定成果,但人们不久就将开始抱怨你。控制住你易冲动的天性,不是以粗暴的方式,而是试着去通过迎合他人来得到你所想要的一切。如果你得分不高,不要沮丧。你要学会去控制你的消极情感,充分利用你的积极情感。

    健康情绪的条件

    (一)呵护身体

    情绪活动不仅是一种心理活动,同时还是一种生理活动。实际上,情绪上的每一变化,几乎都能同时引起生理上的变化。身体的健康与否也会在情绪上表现出来。睡眠不足容易让人情绪低落,饥渴让人耐心丧失。在一般情况下,健康的身体是正常的情绪的先决条件。

    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生过一起枪杀案,一个青年无缘无故将亲人打成一死三伤,在冲到大街用冲锋枪将人群扫射死伤30人。此人原来性格随和,待人有礼貌,只是半年前才发生性情变化。经解剖发现,其大脑额叶的肿瘤是罪魁祸首。额叶在控制人类情绪和动机行为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肿瘤的压迫破坏了额叶的有关部位,使人很容易情绪失控,产生过度的病变,额叶受到的破坏越来越大,年轻人的情绪因之越变越坏,最终成为嗜杀人魔。

    (二)志当高远

    人们的情绪活动,首先是建立在一定的人生态度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面对同样的环境或者遭遇,不同的人的情绪反应有着很大的差异。造成这些差别的根本原因,不仅仅是情绪活动,还有每个人的人生态度。如果一个人没有正确的人生追求,没有崇高的理想,没有良好的习惯,就可能经受不住生活中的挫折和打击,垂头丧气、精神不振、自轻自贱,终日抑郁、满腹牢骚、怨天尤人。

    我认为,目标的外化是高远志向的前提,比做索取者更加努力地去做好贡献者,在享受人生的同时探索人生,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让小我和大我相结合,这才是真正充实的人身。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凡是在情绪上容易大起大落,或者容易陷入不良情绪的人,几乎都是心底不宽、胸怀狭窄的人。生活的不开心,往往不是因为什么大事,鸡毛蒜皮让他们烦恼、怨恨、懊悔。

    生活中的矛盾很多,每天甚至每时每刻都有可能碰到不愉快的事情,如果志向短小、目光短浅,不良情绪就会绵绵无期。人活在世上,不应只想到个人的得失,应该更多地想到他人的幸福,从狭隘的个人樊笼里解脱出来。人们只有在小我之外,肯为人类、为社会、为崇高的人生信念而献身,才能使自己的一生过的有意义。

    (三)适应生活

    所谓情绪问题,通常都是有一定的客观原因造成的。一个人不会无缘无故地喜怒哀乐,总会有外界的诱因。

    但是,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有的人不管生活怎样起伏变化,始终不改愉快、乐观的精神面貌。而有的人在生活的变化面前情绪也随之起伏动荡,时喜时怒、时悲时愁。这除了人生态度、胸襟度量之外,还决定于人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四)锻炼性格

    要保持健康的情绪状态,必须考虑到自己的性格特征,注意克服性格方面的缺陷。

    不良情绪的控制

    (一)暴怒情绪的控制

    愤怒是人对客观事物不满而产生的一种紧张情绪。过多的与失常的愤怒极易使人的心理失去平衡,使理智与自我控制力减弱,导致冲动性行为的发生。由于青春期性激素分泌通过反馈增强下丘脑部位的兴奋性,使之与大脑皮质原有的调节、控制能力发生一时的矛盾,易于导致情感的动荡和被激怒。

    愤怒是人类的基本情绪之一,常常是在个体的愿望不能实现或行动持续受到挫折时产生的。愤怒是有程度轻重之分的,从不满、气恼、气愤,直到大怒、暴怒、狂怒等。愤怒是一种否定性情绪,虽说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但在日常生活中时常对他人发怒,则有损团结,不利于身体健康,表现出明显的消极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愤怒往往会导致攻击性行为,特别是在狂怒时,主体不能意识到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失去意志控制力,易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暴怒之下伤害人,甚至杀死人等,就导致了激情犯罪。

    在福建省就发生过这样一起案件。14岁的常某是某中学的学生,由于平时爱看港台动作片和枪战片,经常模仿电影中的某位“大侠”,舞刀弄枪。在学校中,常某也是一个“小霸王”,经常欺负比自己小的同学,是学校中的一霸。一天,常某在上厕所时,他旁边的同学不小心把尿溅在了常某的裤子和鞋上,常某很生气,与这名同学发生了争执。由于这名同学年龄比常某大,他十分傲慢地不理睬常某的指责,常某觉得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侮辱,火冒三丈,他到外面捡了一根木棍,连续击打那名同学的头部,导致该同学死亡。而正处于花季的常某也由于触犯法律,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冲动的情绪其实是最无力的情绪,也是最具破坏性的情绪,许多人都会在情绪冲动时做出使自己后悔不已的事情来。因此,应该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控制自己冲动的情绪。

    1.调动理智

    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冷静下来。在遇到较强的情绪刺激时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迅速分析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再采取表达情绪或消除冲动的“缓兵之计”,尽量使自己不陷入冲动鲁莽、简单轻率的被动局面。比如,当你被别人讽刺、嘲笑时,如果你立即暴怒,反唇相讥,则很可能引起双方争执不下,怒火越烧越旺,于事无补。但如果此时你能提醒自己冷静一下,采取理智的对策,如用沉默为武器以示抗议或只用寥寥数语正面表达自己受到伤害,指责对方无聊,对方反而会感到尴尬。用理智来控制情绪,使激烈的情绪处于消退性的抑制状态,即用冷处理的方式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2.用暗示、转移注意法

    使自己生气的事,一般都触动了自己的尊严或切身利益,很难一下子冷静下来,所以当你察觉到自己的情绪非常激动,眼看控制不住时,可以及时采取暗示、转移注意力等方法自我放松,鼓励自己克制冲动。言语暗示如“不要做冲动的牺牲品”“、过一会儿再来应付这件事,没什么大不了的”等或去做一些简单的事情、去一个安静平和的环境,这些都很有效。人的情绪往往只需要几秒钟、几分钟就可以平息下来。

    但如果不良情绪不能及时转移,就会更加强烈。比如,忧愁者越是朝忧愁方面想,就越感到自己有许多值得忧虑的理由;发怒者越是想着发怒的事情,就越感到自己发怒完全应该。根据现代生理学的研究,人在遇到不满、恼怒、伤心的事情时,会将不愉快的信息传入大脑,逐渐形成神经系统的暂时性联系,形成一个优势中心,而且越想越巩固,日益加重;如果马上转移,想高兴的事,向大脑传送愉快的信息,争取建立愉快的兴奋中心,就会有效地抵御、避免不良情绪。

    3.在冷静下来后,思考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在遇到冲突、矛盾和不顺心的事时,不能一味逃避,还必须学会处理矛盾的方法。一般采用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明确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双方分歧的关键在哪里;其次,进行冷静的分析,明确解决问题的方式可能有哪些;最后,找出最佳的解决方式,并采取行动,逐渐积累经验。

    (二)过度焦虑的控制

    焦虑症即通常所称的焦虑状态,全称为焦虑性神经病。

    焦虑症是一种具有持久性焦虑、恐惧、紧张情绪和植物神经活动障碍的脑机能失调,常伴有运动性不安和躯体不适感。发病于青壮年期,男女两性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焦虑症的病前性格大多为胆小怕事,自卑多疑,做事思前想后,犹豫不决,对新事物及新环境不能很快适应。发病原因为精神因素,如处于紧张的环境不能适应,遭遇不幸或难以承担比较复杂而困难的工作等。

    正常人在面对困难或有危险的任务,预感将要发生不利的情况或危险发生时,可产生焦虑(一种没有明确原因的、令人不愉快的紧张状态),这种焦虑通常并不构成疾病,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状态。焦虑并不是坏事,焦虑往往能够促使你鼓起力量,去应付即将发生的危机(或者说焦虑是一种积极应激的本能)。只有当焦虑的程度及持续时间超过一定的范围时才构成焦虑症状,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一妨碍人应付、对处理面前的危机,甚至妨碍正常生活。可能在大多数时候,没有什么明确的原因就会感到焦虑,事实上什么都干不了。焦虑症状也见于情感性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强迫性神经症、癔症、器质性意识模糊状态、甲状腺机能亢进等。所以广义的“焦虑症”是很大一类障碍的总称,还包括强迫症、恐怖症、惊恐症、创伤后障碍,等等。这里所说的焦虑症是狭义的,在正式诊断中称为一般性焦虑症。目前认为,只有焦虑的原因不明显或和程度不相称,焦虑症状很突出而其他症状也不明显,且延续时间较长时才诊断为焦虑症。

    对焦虑症的起因,不同学派的研究者有不同的意见。这些意见并不一定是相互冲突的,而是互补的。

    第一,躯体疾病或者生物功能障碍虽然不会是引起焦虑症的唯一原因,但是,在某些罕见的情况下,病人的焦虑症状可以由躯体因素而引发,比如,甲状腺亢进、肾上腺肿瘤。许多研究者试图发现,是不是焦虑症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某些神经递质,是引发焦虑症的罪魁祸首。很多研究集中在两个神经递质上: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很多研究发现病人处于焦虑状态时,他们大脑内的去甲肾上腺素和血清素的水平急剧变化,但是未确定这些变化是焦虑症状的原因还是结果。

    第二,认知过程,或者是思维,在焦虑症状的形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抑郁症病人比一般人更倾向于把模棱两可的、甚至是良性的事件解释成危机的先兆,更倾向于认为坏事情会落到他们头上,更倾向于认为失败在等待着他们,更倾向于低估自己对消极事件的控制能力。

    第三,在有应激事件发生的情况下,更有可能出现焦虑症。

    患者表现焦虑、恐慌和紧张情绪,感到最坏的事即将发生,常坐卧不宁,缺乏安全感,整天提心吊胆,心烦意乱,对外界事物失去兴趣。严重时有恐惧情绪、恐惧预感,对外界刺激易出现惊恐反应,常伴有睡眠障碍和植物神经不稳定现象,如头痛、入睡困难、做恶梦,易惊醒,面色苍白或潮红,胸闷、心跳、易出汗,四肢发冷,手指发麻,手抖,肌肉跳动,眩晕、心悸,胸部有紧压或窒息感,食欲不振,口干,腹部发胀并有灼热感,便秘或腹泻,尿频,月经不调,性欲缺乏、阳萎等。有些患者为上述躯体不适感而焦虑不安。常自扪脉搏是否增快,心跳是否停止,呼吸是否还有,皮肤颜色是否已经改变,为此而情绪紧张。检查时患者焦虑,双眉紧锁,肌张力增加,反射活跃,常伴有不安的动作,如不断地眨眼,敲打手指或捶手顿足等。这些都是焦虑症的临床表现。

    急性焦虑发作时除情绪惊恐外,常有胸闷、窒息感心跳剧烈、面手发麻、有“要死去”的感觉,或“要发疯”、“要晕倒”的感觉,常以为心脏病发作去急诊。

    所谓焦虑性歇斯底里,见于部分焦虑症患者,可有阵发性恐惧发作,表现心情极度紧张恐惧,心慌,呼吸困难,喉部有窒息感,出冷汗,全身颤抖以及晕眩和飘浮不稳感等。患者往往认为这是一种濒死的感觉,它与歇斯底里的区别,在于发作间期仍有上述焦虑,紧张情绪存在。

    对焦虑症患者的治疗,首先是心理治疗。以同情的心情去关心体贴患者,协助其消除病因,对病因有正确的认识,解决具体困难,并对疾病的性质加以科学的解释。焦虑的性质是一种心理反应,虽然焦虑时有各种身体症状,但不是身体发生了严重疾病,因此不要害怕。焦虑反应消退后不会留下任何严重后果。

    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包括听轻松音乐、打球、跳舞,能迅速减轻焦虑;个性胆怯、自信不足的人易有焦虑,所以讲究心理卫生,提高自信,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因素,敢于面对现实,在预防焦虑方面有重要意义。配合给以适量的抗焦虑药物,许多药物也有迅速、安全地控制焦虑的效果,应按医嘱使用,如利眠宁10~20mg或安定2.5~7.5mg每日3次口服。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应坚信自己所担心的事情是根本不存在的,经过适当的治疗,此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在医生的指导下学会调节情绪和自我控制,如心理松弛,转移注意力、排除杂念,以达到顺其自然,泰然处之的境界。学会正确处理各种应急事件的方法,增强心理防御能力。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使心情豁达开朗。

    (三)抑郁情绪控制

    人人都有过抑郁的体验。因此,抑郁可属正常情绪范围。然而在持久和严重的情况下,抑郁可能转化为病态情绪。

    抑郁情绪的正常与异常之间的界线,一般来说,处于抑郁状态的人如能对其自身遭遇作恰当的分析与认识,对自身行为的控制与调节符合社会常规,并有一定的自信与自尊,虽有忧郁体验但无异常行为,即属于正常情绪反应。然而,如果抑郁状态使人对自身处境不能作出如实判断,并产生偏离社会常规行为,如由于过度压力感而情绪低落或绝望,失去兴趣和责任感而不能正常工作,甚至产生回避社会和企图自杀等极端意念和行为,则均属已转化为情绪异常。对抑郁症的心理学解释:

    1.任何引起严重“失落感”的事件,都可能导致抑郁

    失去亲人、失去已有的荣誉和尊严、失去社会承认和支持,都可能成为抑郁的原因。抑郁患者会对抛弃他的对象产生愤怒,又由于怕失去对方而压抑愤怒,或由于不敢暴露自身的愤怒与妒嫉而使愤怒内化,从而归因于自己无能和自责,这就会加重抑郁的程度。患者由于自责和失去信心而心存恐惧与担忧自我感到无力应付而心理上处于僵化状态,从而引起退缩行为而削弱面对威胁和改善自身处境的勇气。同时还可能伴有较严重的悔恨和自罪感。这些负性情绪成分固着于自我而无力挣脱,过度疑虑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而不能恰当对待,从而加重郁闷和回避倾向,表现为社会交往适应不良现象,严重的自我烦扰使之更加不能摆脱固着于自我的束缚。

    2.忧郁患者有歪曲的认知倾向

    当以歪曲的眼光和偏见来判断自己,所形成的认知“图式”也会过度偏离实际情况。倾向于自我低估和自我责备,对前途倾向于产生无能为力的预感,从而导致意愿麻痹和愿望丧失(A.Beck,1967)。

    3.忧郁由积极强化的缺乏所引起

    突然发生的忧郁是由于习惯了的积极强化突然消失所致。塞利格曼(W.Seligman,1975)提出抑郁是“习得性失助”(learned help-lessness)的结果,即当认识到(习得)自己的处境是自己不能加以控制时产生一种无助感,从而被动接受这一情境的压力而陷于抑郁。

    4.抑郁是一种复合的负性情绪体验

    痛苦是其中最主要的成分。痛苦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忍受的负性情绪,它导致抑郁状态在一个人身上持续存在着。敌意状态也包括在抑郁中,敌意有3种情绪成分——愤怒、厌恶和轻蔑。愤怒倾向于攻击,厌恶和轻蔑则倾向远离和拒绝。当它们同时发生而成为敌意时,则只产生“伤害的意向”而抑制了伤害行为。因此敌意使抑郁患者心存恶意但又忍受着厌怒之情。此外,恐惧、羞愧和内疚感也是构成抑郁的成分。这些情绪导致自责和失去自信。多种情绪成分在抑郁的发生中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依诱发情境的不同,存在不同的组合。基本情绪,如痛苦、愤怒等,均有一定的适应价值,但在过度和持久发生时则会导致适应不良和病变(Izard,1977)。

    情绪调节与情绪健康

    有些情绪的持续存在和蔓延,可引起心理问题。其原因可归结为:下丘脑机制导致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不受主观随意性的支配;认知过程受情绪的充序,被歪曲的认知图式失去控制情绪的意识前提;不适宜的人格因素增加克服情绪的困难度;自我防御机制妨碍自我认知和自我规范。进行情绪调节和保持情绪健康的有效机制有以下几种:

    (一)紧张释放机制

    紧张和压抑是两种最有害的状态。愉快是有益于健康的情绪。快乐使人从紧张中得到松弛。快乐基本上属于情绪紧张维度的轻松一端。在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道路上,目标和责任使人不停歇地前进,并不可避免地带来痛苦、忧虑等额外负担。过度的紧张和压力将超出常态。而快乐对紧张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愉快状态使人从紧张中得到间歇,是使人感到轻松的自然调节剂。

    快乐是从实现有意义的目的中得到的。快乐体验呈现有信心和有意义的意识状态,伴随着满意感和满足感。快乐使人对外界产生亲切感,更易于接受和接近外界,更易于与人处在和谐关系中。快乐体验还具有一种超越的自由感,使人处于轻快、活跃、主动和摆脱束缚的状态,使人享受生活乐趣。

    紧张的释放,可以采取人为的手段,如放松训练、气功入静等,而保持生活愉快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天然机制。

    (二)建立目标与维持优势兴奋机制

    人类是实现目标的社会化动物。缺乏志向,无所追求的人较少被社会所承认和接受,难以受到尊重和推崇。从事有益于社会的活动是人类的天然需要。

    从事活动应建立和维持兴趣盎然状态。兴趣状态有助于维持为达到目标所作的努力。这是因为兴趣是一种基本情绪状态,它支配有机体指向新异性事物,由兴趣引起的脑兴奋状态是构成人类活动最普遍存在的动机条件。兴趣导致对新异事物以及对变化着的事物的探索与注意的维护,因此它要求大脑活动维持一定程度的优势兴奋。兴趣是一种正性检验而且带有强烈的享乐色调,它处于比较淡薄而清澈的色调之中。神经激活处于中强水平。在兴趣状态中,人被所面对的对象和所从事的活动所捕捉和占据,处于自身被吸引和被卷入的状态。兴趣最有利于进行认知加工与激活创造性思维。

    一种表现为感情冷漠的精神分裂症的患者,缺乏兴趣情绪,不主动寻找刺激。他们是由于罹患了“感觉超载症”,而失去了筛选刺激的能力(M.zuckerman,1974)。因此,兴趣是一种具有良好适应作用的情绪状态。兴趣与愉快的相互作用为认知和创造提供最优的情绪背景,大脑也处于最优的兴奋状态。这一切均有益于情绪健康。

    (三)自我认知与自我规范机制

    自我防御策略在人的适应生活中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但过度的自我防御使人在不自觉中罹受痛苦,例如过度压抑是精神疾病的重要心理原因。

    要正确地建立自我和对待自己。上述追求目标是快乐的来源之一,但只此一点并不能保证得到快乐。因为无论事业上或社交上的成功和成就,只有在从社会和他人处得到肯定而增长自信心时,才会产生愉快和轻松之感。而且,能力与成就因人而异,成就的大小和能力的高低是不应过分攀比的,关键在于坦诚地认识自我和求实地对待自己。情绪干扰及情绪异常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是自我内部的矛盾冲突。对自身的坦诚才能萌生自我满意、满足,并转化为自信。一个人若能向自己开放心灵之门,勇于了解和面对自己的素质与才能、缺点与局限性,就能缓解自我的内在冲突,就将有能力进行自我调整和主动适应。这对避免情绪困扰和情绪异常有重要作用。

    (四)通信交流机制

    人不能离开群体而生存。无论身体上和心理上的隔离与孤立均有害于心理健康。而且,情绪的适应性功能之一即情绪的信号作用,也就是情绪的天然属性,即在人际间起着疏通信息的作用,情绪受到压抑这件事本身即违反了情绪本性——情绪需要释放与缓解。

    情绪作为交流工具还具有在人际间蔓延和互相感染的作用。人际间的移情和同情是缓解人心痛苦的重要渠道。亲子之间、夫妻之间的感情联结具有生物一社会性质,是自然与社会相结合的产物;邻里、朋友之间以及其他更广泛的人际感情联结却完全是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人们在感情上的联系,互相理解与宽容,彼此关怀与扶持,其所创造的心理环境是使人克服困难、不断进取和奉献的力量源泉。

    相关链接

    有两个秀才结伴赴京赶考,路上他们遇到一支出殡的队伍。看到黑糊糊的棺材,两个秀才心中都“咯噔”了一下。一名秀才心凉了半截,心想:赶考的日子居然碰到棺材,不吉利的兆头,他心情一落千丈,硬着头皮走进考场,“黑糊糊的棺材”如影随形,挥之不去。结果文思枯竭,名落孙山。

    而另一名秀才一开始心里也“咯噔”了一下,但转念一想:棺材,不就是有“官”又有“财”吗?好兆头,看来今年我鸿运当头,一定高中。他心里十分高兴,情绪高涨地走进考场。结果文思泉涌,一举高中。

    这个故事恰好可以用西方心理学家艾利斯著名的“ABC情绪理论”来解释。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events);B代表信念(Be-liefs),是指人们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C代表结果(Con-sequences)。艾利斯认为,并非诱发事件A直接引起结果C,A与C之间还有中介因素在起作用,这个中介因素是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即信念B,简言之,个人对刺激情境的信念和认知是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

    这就是为什么看到同一口棺材,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想法,进而导致不同的结果。

    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跟秀才一样不同的命运。有人因为失败而跳楼,有人因为战胜失败而成就一番事业;有人因为对手强大而退缩,有人因为接受挑战而成为巨人;有人因为产品卖不出去而抱怨,有人因为创造出新产品与新服务而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有人因为受不了上司的严厉而跳槽,有人会因为“严师出高徒”而胜任更复杂的工作,最后不断晋升……

    由此可见,人的信念以及对事物的认知、评价和看法是多么重要!德国19世纪著名哲学家叔本华也曾经说过;“事物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对事物看法的影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