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局心理学-兵不厌诈——如何给对手制造压力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如果一个玩家玩到最后,发现自己的牌不大时,往往会有一种紧张的感觉,这就跟原始社会中人类的生存受到威胁时一样。在这种时候,他会怎么办呢?他不想被对手跟进,但虚张声势未必是很好的选择,因为他原本就底气不足,一旦虚张声势,很可能让其他玩家看出他的底细。最好的选择就是静止不动,这样既不会招来任何关注,还让人感到莫测高深,不敢轻易跟进。

    大脑如何处理谎言

    人活在社会中,不论是出于善意还是恶意,每天都要说谎。有两种谎言,一种谎言是从嘴里说出来的,一种谎言是从肢体动作中表露出来的。

    从一个玩家坐上牌桌开始,他就开始了对谎言的识别过程。牌桌上是个斗智不斗力的地方,这里的谎言远比其他地方多。

    当一个玩家突然轻咬嘴唇,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当一个玩家下大注的时候在挖鼻孔,这背后有什么玄机吗?一个玩家不经意地轻轻触摸一下鼻子,究竟意义何在?一个玩家抚摸自己的脖子,你能知道他在想什么吗?

    要了解这些,我们首先要了解大脑是如何处理人的谎言的。

    大脑由脑干、边缘系统和大脑新皮层三部分组成,我们不必从生物学的角度将大脑这三部分的工作方式详细地说出来。我们就从牌桌这个角度来阐发大脑如何工作。

    边缘系统主管人类的情绪和感觉,所以它很少说谎,边缘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这些反应快速而短暂,不需要经过大脑的思考。

    大脑新皮层相当于人的操作系统,它主要处理思维、智力活动,负责认知的高级使命。我们玩牌主要是靠大脑新皮层发出指令,大脑新皮层主管人的意识,所以它会说谎。边缘系统主管人的潜意识,所以很少说谎。

    比如说,一个玩家拿到了一副好牌,边缘系统本能地就想做出愉快兴奋的反应,但大脑新皮层意识到这点后,就会让边缘系统压抑感觉,以免让其他玩家看出底细。大脑新皮层非常善于说谎,也会识别谎言。在牌桌上,你就是利用自己的大脑新皮层去发现别人边缘系统所产生的反应。抓住了对手的马脚之后,你才知道应该如何去玩牌。

    边缘系统是一个诚实的系统,正因为诚实,它才会泄露我们内心的秘密。边缘系统是不需要经过推理和演算的,它的责任就是对外界作出反应。我们玩牌就是利用自己的理智去发现别人边缘系统的反应,同时还要尽量掩饰自己边缘系统所产生的反应。

    牌桌上比的是道行,道行深的人可以掩饰自己的种种边缘系统反应,同时能一眼看出别人的马脚。这样的人在牌桌上往往容易赢钱。有人肯定奇怪了,边缘系统既然泄露我们内心的秘密,那它存在还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人能够从自然的进化中生存下来,边缘系统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边缘系统让人对变化更加敏感,能够快速地作出对自己有利的反应,这保证了在生存竞争中,人类能够比其他动物更胜一筹,因为人类更善于快速地对环境作出反应。

    边缘系统的神奇作用

    牌桌其实就是一个竞技场,这跟人类从生存斗争中活下来很相似,都是一种生存游戏。现在人喜欢玩牌,很大程度上就有这个因素,因为在玩牌的时候他们重新体验到生存游戏的快感,模拟人类祖先当年在险象环生的环境下斗智斗勇生存下来的那种感觉。

    原始人遇到危险时会怎么办呢?

    回答这个问题能够有效帮助我们玩牌。一般人会如何回答呢?他们大概会说,遇到危险要么逃跑,要么就消除危险。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逃。我们归纳一下就是:战斗或者逃跑。

    其实,人类面对危险还有第三种态度,在战斗无法取胜,逃跑又不太划算的时候,比如原始人生活在一片水土肥美的土地上,让他们逃跑,另觅生存地,代价实在太大。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选择第三种态度:僵持。与威胁你的敌人形成势均力敌的局面。

    我们先来说说僵持反应。

    人类祖先能够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是很不容易的,人的身体和四肢并没有占据优势,也没有锋利的牙齿,怎会是那些凶猛的野兽的对手。在这种情况下,人类要想生存,必须进化。这时,人的边缘系统就发展出了一个反应:静止不动。在遇到猛兽时,原始人就会静止不动,这样就不会受到猛兽的袭击。

    静止不动就是僵持的前身,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因为一动就会引起关注,一引起关注就会引来麻烦。用这个道理来解释政治上的现象也是一样的,在官场上清静无为的人能明哲保身,相反,如果到处捞钱,难免就会引起关注,最后引火烧身。

    在牌桌上,道理是同样的。如果一个玩家在玩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牌不大时,往往会有一种紧张的感觉,这就跟原始社会中人类的生存受到威胁一样。在这时候,他会怎么办呢?他不想被对手跟进,但虚张声势未必是很好的选择,因为他原本就底气不足,一旦虚张声势的话,很可能让其他玩家反而看出他的底细。一般来说,他们的选择是静止不动,这样既不会招来任何关注,还让人感到莫测高深,不敢轻易跟进。

    如果你发现一个玩家一动不动,你可以大胆地推测他是在掩饰自己的紧张情绪。他想通过一动不动的方式来掩盖自己的心虚,让别人看不出底细。经常有人在下了一个大注之后,然后背靠着椅子,一动不动地坐着,这其实就是一种掩饰自己的动作。

    而一个喜欢诈唬的玩家,一般都会有这样一个行为模式:诈唬——下注——突然僵住。其实这个模式是人类在生存进化过程中演变过来的,如果别人识破了他们的这个模式的话,这种策略也就失效了。喜欢诈唬的玩家都希望在诈唬、下注后不会突然僵住,但实际上这一点很难改变,因为这根植于人的内心深处,是传承了几十万年的一种生存反应,所以很难根除。

    对于这类玩家,在利用这种模式玩牌时,最好掩盖住自己僵住的神态,因为你一僵住就暴露了你的底细。你如果想诈唬,就必须诈唬到底。在牌桌上我们要时刻牢记这点,并用心观察其他玩家,一般来说一个玩家在诈唬之后就突然僵住了,那这个人百分之九十牌不好,你如果有好牌的话,此时大可以跟进。

    当然,也有一些玩家在僵住以后马上意识到自己的反应不对,所以又开始诈唬,进行机械的作秀。如果你善于观察的话,会发现他现在的诈唬跟一开始的诈唬有所区别,一开始是灵活自如的,现在却变得僵硬,即便作秀能力很强的人,也难掩其僵硬的底色。

    这些僵住的行为模式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我们大脑潜意识里面,想改变是很难的,在牌桌上要善于充分利用这点,并用心地观察。

    我们也能发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遇到威胁时,会习惯性地冻结并隐藏自己,这是人本能地僵持住的反应,也可称为冻结反应。如果你在超市里做过保安,对这个问题可能会更了解。在超市里若有小偷的话,这些小偷通常会弯腰佝背,尽量隐藏自己。如果在监控录像里看到这样的人,你便有理由怀疑他是小偷。不过,有些时候弯腰佝背不但不能隐藏自己,反而会暴露自己。这个道理小偷也是懂的,他们这么做只不过是边缘系统根深蒂固的一种反应,他们不容易克服。公众人物减少曝光率其实也是一种冻结反应。比如一些明星为了减少曝光率,戴着墨镜,竖着高领,头陷在领子里面,他们不想媒体干涉自己的私生活。而他们的这种行为举动也被形象地叫做“海龟效应”。

    我们再来看看逃跑反应。

    僵持反应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引起注意,从而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在静止的状态中,人的头脑更加清楚,这样有助于人分析危险指数,然后再选择更好的应对策略。

    假如僵持并不能完全解除危险,那么人的下意识反应就是逃跑。在自然界中,面对危险,动物们首选逃跑。可是,在牌桌上逃跑却是非常有伤风度的一件事,这样会给人输不起的感觉,所以不要离开牌桌,而要稳稳当当、气定神闲地坐在牌桌上。

    一个玩家如果拿到了一手好牌,会下意识地身体前倾,靠近牌桌。如果拿了一副烂牌,会和牌桌保持一段距离。其实这就是古老的“逃跑反应”的现代表现形式,碰到喜欢的就靠近,碰到不喜欢的就远离。

    这是人的本性,人喜欢什么东西就会靠近它;如果不喜欢的话,就会试图远离和逃避。这就是吸引力法则。当一个玩家的牌不是太好的时候,就会本能地远离牌桌。假如他手在牌桌上向前移动一点,这说明他拿到了好牌。

    在下注的时候,如果你的对手不经意间前倾,这说明他牌很好,有把握赢你。假如他不自觉地远离牌桌,这就是他的逃跑反应,说明他对自己的牌不是很自信。

    如何应对具有侵略性的玩家

    我们都知道背水一战的道理,这是兵法上的大道理,但是用在牌桌上也一点都不过分。很多人看过周润发演的《赌神》,赌神为何能够稳操胜券?跟他的牌技固然有很大的关系,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上牌桌,赌神总会有战斗的激情。

    牌桌就是一个战场,这里充满了危险,那些老练资深的玩家就好比是迅猛凶恶的野兽,要想生存下来,不被吃掉,你必须得打败对方。

    玩家在牌桌上的侵犯行为有两种:一种是明显的,一种是无意识的。明显的如出言侮辱、甚至打架斗殴;无意识的就更多,比如一个玩家将手肘放到其他玩家的区域里,这就是一种侵犯行为,这种行为会让其他玩家感到不安。玩家之所以有这个动作,往往是想通过侵犯性的动作让对手不安,进而退出游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动作说明了他对自己的牌不是很自信。

    一个玩家表现出侵犯性的行为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骚扰你,让你烦,最后玩不下去,退出游戏。

    还有一种侵犯性行为是用侵略性的眼神盯着对方看。在日常的交往中,我们都知道,一动不动地盯着别人,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在牌桌上更是这样,如果你一动不动地盯着别人,一般来说这就是侵犯别人,就是企图吓走别人。一般的玩家很有可能被你吓住,但如果碰到一个经验老到的玩家,你这么做的话,恰好让他知道你的牌不大,不但吓不走他,反而引来他更猛烈的反击,这下你就完蛋了。

    对于一个真正会玩牌的人,他是不会在牌桌上表现出自己的侵略性行为的,因为这么做也就是在暴露自己的马脚。所以,在牌桌上,我们应该做一个理性的人,尽量克制住自己。“侵略”别人是一种很傻的行为,侵略在牌桌上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策略。

    女性玩家在这方面比男性要好很多,因为男性分泌睾丸激素,使其天生有侵略倾向。侵略性的行为不仅让别人情绪混乱,也会让自己处于不理智的状态。女人由于极少具有侵略性,所以她们能集中精神玩牌,而男人却把精力耗费在睾丸激素的竞争上,这样势必会分散精力。在牌桌上,要想战胜对手,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而不是好勇斗狠。

    根据心理学家的看法,如果看一个人超过了1.18秒,那么就可以被认为是挑衅或是引诱。凝视一个人,如果是同性的话,可以说是挑衅;如果是异性的话,则可以被认为是引诱。

    而在牌桌上,如果男性玩家盯着女性玩家的胸部,这也是一种挑衅的行为。在牌桌上,这种行为会让女性感觉到压力,因为玩家不只是对她的胸部感兴趣,而是在给她施压,让她知难而退。女性玩家如果碰到了这种事情,可能感觉很不自在,这时你一定要提醒自己,这是对手扰乱自己情绪的一种策略。只要你不理会这种无礼的行为,慢慢地他也会转移注意力的,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的策略毫无效果。

    在牌桌上,尽量不要跟那些眼神具有侵略性的玩家目光相接,因为这样会激起你的愤怒,你会跟他对视,进而会耗损自己的精力,影响自己的判断。通过眼神较劲是一种非常无聊的行为,牌桌上比的是智商。人的眼神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武器,它可以让对手感到不安和焦虑,当有玩家对你用这种武器时,你一定要记住,不要跟他较劲,否则就落入了他的圈套。

    玩牌最忌讳的就是心浮气躁,一旦你感觉到自己心浮气躁,要立刻调整情绪,让自己静下来,只有这样你才可能玩好牌。

    在牌桌上,你还可以通过语言试探对方的牌是好是坏,比如你可以开玩笑地问对方:“你牌怎么样啊?”如果他咬了咬嘴唇说:“比你要大。”那么你基本可以断定他的牌不大,咬嘴唇是一个不自信的动作。假如你问一个玩家:“看来你的牌不小啊?”他如果回答说:“当然,我拿的是一副好牌。 ”假如他在回答的时候突然提高音量,你基本可以断定他的牌不大,提高音量就是一种虚张声势的马脚。

    如果是你被问到这些问题呢?那又应该怎么办?说实话,你的任何回答都可能对你不利,都有可能让对方看出马脚,所以你最好的选择就是什么话也不要说。当一个人沉默时,他就是深不可测的,这并不是说真的深不可测,而是别人无法探测到而已。这就像黑洞一样,因为不发光,不喜欢表现,所以人们无法看到它。

    一般来说,一个在牌桌上沉默寡言的人是不太受人欢迎的,这个是真理。做人也是这样,沉默寡言的人到哪里都不会太受人欢迎。所以我们也建议你,跟朋友们玩牌时大可不必过分沉默,但是在正式的比赛中或是关键的时候,你则应首选严肃的玩牌风格或是适时保持沉默,因为这样才能应对真正的竞争和激烈的较量。很多日常生活中健谈风趣的人,一旦上了牌桌,突然之间就变得非常严肃,正是因为面对这种环境时,严肃是一种非常好的策略,这样可以隐藏你的马脚。

    牌桌上的博弈越激烈,边缘系统就越“激动”,也就越容易暴露出马脚。而如果在面对重大的牌局时,你依然可以保持淡定,在牌桌上你就很有超级玩家的风范,牌局也就尽在你掌握之中。

    用错误的心理暗示误导对手

    何为心理暗示:是指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别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暗示作用往往会使别人不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方式行动,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

    心理暗示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东西,根据心理学家巴甫洛夫的解释,心理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心理暗示是一种主观的假设,在假设没有成为现实之前,它影响着人的行为和思想。心理暗示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外界给自己的心理暗示,一种是自己给自己的心理暗示。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一个成功的人都是积极心理暗示非常强大的人,相反,一个失败的人往往是经常给自己消极的心理暗示。由此可见,心理暗示作用之强大。

    心理暗示本无好坏之分,关键看人怎么用。

    我们来看看几个例子吧!

    有人曾经做过“人工印记”的实验,蒙住受试者的眼睛,然后用一个特殊的纸片贴在受试者的手臂上,并且对受试者说,过一会儿皮肤就会发烫。一个小时之后,受试者说感觉自己的手臂处在燃烧。实验者取下受试者的眼布,揭开纸片,果然发现皮肤有烫伤的痕迹,可事实上,那只是普通的蘸了水的纸片而已。在中国历史中,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望梅止渴,曹操率军去攻打敌人,半路上没有水喝,士兵们渴得不行,有气无力,士气非常低落,行军的速度非常慢。曹操就想了个办法,说前面某个地方有一片梅林,可以解渴。于是,士气大振,大家为了早点去梅林,精神振奋,行军速度快多了。这两个例子都说明心理暗示能够给人强大的力量。

    有一个大家可能很熟悉的例子:两个人到医院里体检,体检结果说某甲患上了癌症,而某乙是健康的。结果甲心灰意冷,回家以后郁郁寡欢,不到几个月就死去了。而某乙以为自己身体健康,反而越活越有滋味,感觉身体越来越好。后来,医院发现体检单子弄错了,真正患癌症的是某乙,某甲其实是健康的。这个是最典型的心理暗示的例子。瑞典一位老妇人患了感冒,但不幸的是,这一天,教堂的牧师探望了她三次,她莫名其妙怀疑自己是患了绝症。几天以后,她便因精神崩溃而去世。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看病人的时候,千万不要在脸上露出悲痛的表情!

    懂得了这个心理暗示的道理,我们在牌桌上就可以用这种方式去误导对手作出错误的判断。当然,在生活中我们不能用这种方法去误导别人。牌桌属于战场,有着兵不厌诈的权利,生活中则要与人为善,这个道理不用多讲,聪明的人一听就能领会。

    比如,如果你的对手不是一个熟练的玩家,你可以吹捧他牌

    玩得好,这样他或许就真的以为自己是个高手,然后很有可能会犯大意失荆州的错误。假如一个玩家胆子很小,你可以吹捧他胆大有魄力,这样也会误导他莽撞下注。同理,一个玩家如果不够聪明,但如果你把他吹得很聪明时,他也许就会自以为聪明,从而做出傻事。

    在牌桌上,让对手产生错误的自我认识是取胜的法宝,不管这种错误的认识是对自我的错误认识,还是对牌面上情况的判断失误。对手一旦犯错,你就增加了胜算。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