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局心理学-识别马脚——从“脚动作”开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凡是上了牌桌的人,一般没有谁是想输的人,所以牌局进行到关键时刻,玩家心情激动是很正常的。心情一激动,就会反映在肢体语言上,即使这个人拼命掩饰自己的肢体语言,我们依然能够发现他的蛛丝马迹,并非所有的人都是超级玩家啊!倘若真的碰到超级玩家,我建议玩家还是不要跟他们玩了,一个人一旦获得了超级玩家的尊号,他的破绽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即使有的话,正常人也很难发现。

    身体最诚实的部位其实是脚

    说来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人体最诚实的部位不是号称心灵之窗的眼睛,也不是我们的面部表情,竟然是我们的双脚。

    这听起来确实是不可思议的,双脚是行走的工具,如何变成了我们肢体语言中最诚实的部位呢?这主要是因为几百万年以来,我们的脚和手就已经和大脑中的边缘系统形成了高度的默契,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这些都训练过几百万年,不需要经过大脑的审查就自然而然地表达了出来。

    正因为腿脚直接表达边缘系统的情绪,所以它才能成为最诚实的部位。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腿脚会作出什么样的动作,这些已经形成了一种程序。比如说,遇到危险时,人们会先定住,然后拔腿就跑;碰到势均力敌的敌人时,人们会摆开双腿,准备和敌人打一场。所有这些反应都是自然而然的,它们植根在我们身体深处,根深蒂固。

    腿脚对于外界的反应就是所谓的“马脚”,在危险的情况下,我们的腿脚会自然产生一定的动作,当认同一个人时,腿脚表现出来的动作和不认同一个人时完全不同。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腿脚的动作来推断一个人的情况。

    即便是在现代社会,人们的腿脚对于危险的反应还是跟原始人差不多,比如说遇到了危险,人们一般是先定住,然后撒开腿就跑,如果无法逃跑的话,就摆开阵势,作出战斗的姿态。

    腿和脚是非常神奇的一种东西,因为它是如此精确地反映了人们的情绪。如果说人的情绪是应用软件,那么腿脚就是显示器,你打开什么软件就会显示什么内容。当我们想跳起来的时候,双脚就会让我们向上;当我们想奔跑的时候,双脚就自动调整频率,减轻我们的疲劳;当我们不小心走到一个大坑前时,双脚会定住,缓冲我们前倾的势头。一些动物学家非常确信,双脚其实是动物身体上最诚实的一个部位,它们精准地反映着动物和人的心理,极少撒谎。

    今天的舞蹈活动其实就是从远古时期流传下来的,舞蹈动作是模仿原始人狩猎成功后的庆祝仪式,不管是伦巴,还是恰恰,或是踢踏舞,传递的都是一种幸福和满足。舞蹈表达的就是幸福与快乐,这一点在全世界都是相同的。这就说明脚的语言更具有普遍性,更真实。

    所以,你完全可以根据一个人双脚的动作来判断他是否说谎。这一点在小孩身上百试不爽,比如一个小孩,你问他一个问题,如果他是坐着说话,说谎之时双腿会不由自主地摆动。在进教室时和快到放学时,小孩的脚动作完全是相反的。进教室时,拖拖拉拉,双脚无力,好像很疲惫一样。快到放学时,则双腿跃跃欲试,显得兴致很高。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假如说有两个好朋友在说话,如果有第三个人想加入他们的谈话,我们如何判断这第三个人是不是受欢迎?这时我们可以从这两个人的脚动作看出来。如果这两个人的双脚指向第三个人,这说明他们是欢迎第三个人加入的。一般人出于礼节上的习惯,都会把上身至少是脑袋转向第三个人,但这不代表他们就是真心欢迎第三个人的加入。除非他们把双脚也转向第三个人,这才是发自内心的欢迎。在美国联邦调查局里,观察嫌疑人的脚是一门非常专业的技术,因为脚不会说谎。

    在牌桌上,外行的人在牌桌上习惯看人的脸,内行的人上了牌桌则会悄悄注意别人的脚。很多人总是只习惯从对手的面部表情发现马脚,从上到下来观察对手。其实,高明的玩家恰恰相反,他们从脚到头观察对手。脚是人体最诚实的一个部位,它不会欺骗,由脚到头来观察,能够让你更准确地了解对手。

    脸部表情是相当狡猾,相当具有欺骗性的,因为一般人在观察人时先从脸部观察起,所以所有的人都学会了用脸部表情来伪装自己。

    从小我们就被教导说要察言观色,当所有人都习惯了察言观色时,也就意味着所有人都懂得了伪装自己。一个事物一出现,它的对立面就紧跟着出现。有察言观色,必然有掩饰内心的举动。

    所以,与观察脚部动作相比,察言观色反而是一个高难度的活。察言观色不难,难就难在如何分辨哪个是真“颜”,哪个是假“颜”。

    我们的双脚就老实多了,它们不善于伪装。

    在玩扑克牌游戏的时候,有的玩家如果抓到了好牌,脚就会在桌子底下欢快地动着,仿佛一个激动的孩子,这就是牌桌上通常说的“快乐脚”。但如果我们注意观察这位玩家脸部表情的话,我们会发现他会显得非常镇定,一动不动,不露声色。如果我们尝试从他的面部表情发现马脚的话,必然会失败。如果你不懂得观察脚的动作,那这副牌你可能就输惨了。

    在高手对决的时候,破绽极少,通常不会出现双脚在桌底下欢快乱动的情况,但仍然会出现小幅度的动作,比如双脚交叉后调整位置等。

    快乐脚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动作,在生活中也随处可见,比如一个女孩子在给自己的男朋友打电话时,如果她很爱男朋友的话,双脚会欢快地动来动去。快乐脚在任何场合都可能出现,它表达的含义却是唯一的:“我很快乐,我很满足。 ”

    有一家外贸公司准备派一个业务员去国外。人力资源部主任毛先生叫李小姐去办公室,告诉她,公司想派她去国外。李小姐听完之后,双脚在桌子下面开始变得活跃。毛先生一看,就知道李小姐非常乐意去国外发展业务。于是,毛先生就告诉李小姐:“公司准备派遣你去孟加拉国。 ”李小姐一听,摆动的双脚立即停止。毛先生一看,问道:“你不想去孟加拉吗? ”

    李小姐惊奇地问:“你怎么知道我不愿去孟加拉?我没表态啊! ”毛先生笑道:“你是没表态,但是你的脚已经告诉我了。 ”李小姐吃惊地说:“你猜对了,我确实不想去孟加拉,我以为是去欧美呢!”

    这是一个通过双脚发现别人内心想法的真实例子,这充分说明了双脚能够告诉你别人内心的秘密。但是我们一定要将快乐脚与不耐烦区分开来,有时候,一个人的脚在抖动,可能是因为感到不耐烦,急切地想离开。

    如果在牌桌上你不方便去看对手的双脚,你还可以通过他的上身间接地观察他的双脚,比如可以通过他的双肩是否有轻微的抖动来观察。如果你能及时地观察到对手的快乐脚,就能大致猜到对方的底牌,增加了赢得比赛的胜算。

    脚部动作的秘密

    当你清楚地知道脚部动作可以帮你看穿对手后,你就要深入了解不同的脚部动作所代表的意义。

    首先,你要注意他双脚的变化。如果在发牌之前他的双脚的脚尖是朝前的,在看完牌之后,却把脚尖转向别处的话,这说明这副牌他可能没兴趣参与了。双脚的方向往往反映出人的兴趣导向,如果你跟一个人说话,双脚脚尖是朝向他的,说明你对他感兴趣;如果是背离他的,说明你并不喜欢这个人。这些都是一些本能的肢体语言,不受人的理智控制。双脚方向的转移是一种希望逃离战场的信号。

    其次,如果一个人的脚在桌底下欢快地动着,这说明他拿到了一副好牌。假如在玩牌的中途,他突然停住不动,这说明他在诈唬你,引你上钩。僵住不动其实是一个示弱的动作,当他作出这个动作时,无非是向你释放一个虚假的信息:我的牌并不大,你赶快来跟吧!其实,他的牌非常大。

    第三,如果一个玩家刚开始的时候双脚是平放在地面上,后来脚后跟突然提起,这表明他有企图,想好好玩一把。

    第四,如果一个玩家平放着的双脚突然间变成脚尖朝里,呈内八字,说明他感到紧张和压力,牌桌上的形势让他感到了威胁。第五,如果一个玩家下完注之后,突然双手把桌子推开,跷起二郎腿,这通常表明他胜券在握,对自己的牌很有信心。

    第六,如果一个玩家下了大注之后,就用脚钩住椅子腿,这说明他对自己的牌很不自信,很担心别人看出自己的马脚。假如这个玩家用脚钩住椅子腿之后,又用手抚摸大腿,这说明他非常紧张,所以才做安抚动作。

    第七,如果一个玩家在看完牌下完注之后双腿往后缩,这说明他是在诈唬,对自己的牌没信心,害怕别人看穿他。第八,如果一个玩家的双脚在抖动的话,你一定分清楚他是欢快抖动还是害怕抖动,前者证明牌好,后者则是牌弱的表现。

    人的肢体诚实度有一个排名,在这个排名中,最诚实的就是脚,最不诚实的是脸,依次可为:脚、腿、上身、手臂、双手、嘴巴、眼睛、脸。

    所以人们说“露马脚”,这是很有智慧的俗语,是千百年来阅人经验的总结,没有人说“露马脸”的。

    在商场上,脚部动作也能为你提供很多有用的信号。一个人将双脚移开,通常是一种希求解脱的信号,说明他想离开当前位置,或是逃离谈话现场。假如你和一个人聊天或是谈判,你发现他把双脚从你这边移开,这时候你应该明白他有些不耐烦了。当然,他不耐烦的原因很多,可能是你的原因,也可能是他自身的原因。可能是你说的东西让他听了很不耐烦,也有可能是他有急事。

    在法庭上,如果一个陪审员不喜欢某个证人,他的脚会本能地偏离证人的方向。如果你只看这个陪审员的上半身,你会发现这个陪审员对证人非常礼貌,但是一看他的脚,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就一览无遗。

    假如说两个人站着谈话,一个人友好地搭着另一个人的肩膀,但是他的脚移开了,指向另一侧,这个动作说明这个人想结束谈话,而他的脚指的方向就是他想去的方向。

    还有一个动作也说明了人们想离开谈话现场,一个人双手按住膝盖,脚后跟抬起,说明这个人已做好准备离开,只等找到合适的机会,就准备结束谈话。在生活中,如果你发现你的上司有这种动作,那你就应该识趣一点,不要啰唆,赶快结束谈话,免得他烦。

    学会识别脚部动作,不仅有助于你在牌桌上过关斩将,也可以帮助你在生活中察言观色,左右逢源。

    快速捕捉马脚

    在牌桌上,马脚可能如电光火石一样转瞬即逝,因为有的玩家一发现自己露出了马脚,就会立即掩饰。如果你不能在第一时间发现他们的马脚,就会错失良机。

    牌桌是一个智力大舞台,要想成为这个大舞台上的大赢家,你必须调动起你所有的感官来战胜对手。牌桌跟商场一样,也是胜者通吃。

    任何一个行动都会有征兆,熟悉武侠小说的朋友们知道,一个高手在敌人出招之前就可以料到对手会使哪一招,所以武术练到很高的境界,就是无招胜有招。牌桌上也是这个道理,在对手采取行动之前,你就应该通过他跃跃欲试的马脚,料到他会采取哪种策略。

    牌桌上的行动都有明显的意图,一个意图在实现之前都会发出特定的信号,解读这些信号就是制胜的关键。

    举个例子来说吧,如果你的对手突然把手指放在鼻孔两端,接着又用鼻孔重重地吸气,这时他的鼻翼扩张。这就是一个进攻的信号,他显然牌不错,想跟你好好地干一场。为什么鼻翼扩张反映的是进攻信号呢?因为当一个人准备采取行动时,他需要大量吸入氧气,所以鼻翼会扩张。当对手鼻翼扩张时,你就要提高警惕,集中精神决定是跟他斗,还是知难而退。一般来说,在动物界里,鼻翼扩张是一个明显的攻击前的信号,意味着一场决斗就要开始了。人们在打架之前,鼻翼也会扩张,这都是为了吸收更多的氧气,以备接下来进行一场激烈的战斗。

    在牌桌上,鼻翼扩张仅仅表示对手跟进,不会发生拳脚冲突的。鼻翼扩张极其容易发生在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时刻,如果一个玩家鼻翼扩张,迫不及待地想押下全部的筹码,这通常表明他很想一副牌就打垮你。这时候,你要非常慎重地考虑才行,即使你的牌很好,你也要估量跟进的风险。

    在一场重大的牌局中,如果你发现某个玩家的双脚在桌子底下摆出了起跑的姿势,这个意图非常明显,说明他拿到了一手好牌,想跟大家大干一场。这跟玩家身子前倾所发出的信号是相同的,都是想占有,想在比赛中赢别人。

    凡是上了牌桌的人,一般没有一个是想输的,所以牌局进行到关键时刻,玩家心情激动是很正常的。心情一激动,就会反映在肢体语言上,即使这个人拼命掩饰自己的肢体语言,我们依然能够发现他的蛛丝马迹,并非所有的人都是超级玩家啊!真正到了超级玩家的地步,我建议玩家还是不要跟他们玩了,一个人一旦获得了超级玩家的尊号,他的破绽可以说是微乎其微的,即使有的话,正常人也很难发现。

    上了牌桌后,还要尽量观察玩家的双手。在上了赌桌后,玩家的双手是很难安分的。一般说来,一个玩家想下注跟进的话,他的双手更容易向前移动,这种移动可能幅度很小,但是一旦他发出了这种动作,这就是一个下注的信号。还有很多玩家,拿到了一副好牌,在等待叫注的过程中往往会显得坐立不安,急不可待地想杀进。这时候,他可能在搓着双手,也有可能手心微微出汗。在没有轮到一个玩家叫注的时候,这个玩家却搓着双手,竭力抑制自己的激动,你不必怀疑,这个玩家定是抓了一副大牌。

    同理,如果玩家显得漠不关心,身子远离牌桌,这表明这副牌他不想参与了。一个玩家如果双手合十,作出一个类似于祈祷的动作,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平静的姿势,表明玩家没有意向采取行动。在牌桌上,双手合十是一些玩家的常规动作,一般来说这样的玩家性情比较温和,属于温文尔雅的类型。假如这个玩家的手势突然由双手合十变成了双手摊开,放在桌上,这是一个准备有所行动的信号。

    在牌桌上,有一个经典的马脚一直被人津津乐道。如果一个玩家在看牌的时候,又看看自己的筹码,甚至用手去拿筹码。那这个玩家到底在传达什么样的信息呢?一般人可能认为他的牌很大,想跟进。真的是这样的吗?由于这个动作实在过于明显,问题显得更为复杂,这可能是一个马脚,但更有可能是他所释放出来的虚假信息。可能他的牌确实很大,真的很想跟进;也有可能他的牌不大,他这么做是故意迷惑对手,想吓走对手;更有可能他的牌确实很大,他也知道这么做可能让对手以为自己不过是虚张声势,从而让对手跟进,最后让对手一败涂地。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牌桌上有的马脚也不可靠,虚虚实实、实实虚虚,你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在牌桌上,道行高深的人往往深藏不露,用一般的诡计根本不可能瞒得过他们,这就是为什么有超级玩家的存在。牌桌上的学问涵盖着人性深处最精深的学问,看书只能帮助你跟一般的玩家玩牌时增加胜算,真正在比赛中碰到了高手,书本的知识则只能是一个基础,更多深妙的道理需要你自己去领悟。

    真正的高手,在拿到一副大牌时完全是不动声色的,倒是业余玩家在抓到大牌后,可能尽力保护自己的底牌。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你会如何去理解:一个高手在拿到一副牌后,突然过分保护自己的底牌。这个动作如果发生在一个高手身上,确实是很难理解的,我们可以肯定的是,高手绝对不会做出愚蠢的动作,过分保护自己的底牌貌似一种愚蠢的动作,其背后的深意跟业余玩家保护底牌完全不是一回事。这时候,就是考验你智商的时候,很显然,高手是故意做出这个动作的,做出这个动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迷惑你。

    这时候,你考虑的第一个问题是:他究竟拿的是一副大牌还是小牌?你的第一推断是他拿到了小牌,根据常规,高手拿到大牌后是不动声色的,拿到小牌后,做出这种动作目的就是为了吓唬你,让你退出。如果你这么想的话,你肯定要跟进,心想:“虽然你是高手,想用这种诡计迷惑我,可惜已经被我识破,这次我就要让你这个高手也输一场。 ”

    于是,你大规模地跟进,结果双方一亮牌,你输了。原来高手拿的就是一副大牌。这时,你是不是很困惑,为什么高手拿到大牌后也作出了跟业余玩家一样的动作呢?其实,这个问题不难回答,业余玩家过分护住底牌那是露马脚,高手这么做却是给你设圈套,他知道你了解他玩牌的风格,必定会推测他拿到一副小牌。高手之所以是高手,就因为他算的比别人更远,他能知道你在想什么,并且根据你所想的来给你设圈套。

    玩家的嘴唇也是一个很容易泄露马脚的地方,在生活中,很多女生喜欢撅嘴扮可爱,如果不是女生的话,一般情况下人们撅嘴表示不愉快,不认同别人的意见,撅嘴是一个否定性的动作。在牌桌上,撅嘴又代表什么呢?其实很简单,撅嘴代表他对自己的牌不

    满意,撅嘴和叹气是一样的,表明他对自己的牌没信心,准备放弃了。当然,我们要铭记的是,牌桌上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大家都知道撅嘴是表示对牌不满意,有的人偏偏利用这种常规心理,拿到一副大牌也撅嘴,然后引得其他玩家下注。所以,你要多注意观察他其他的马脚,将撅嘴马脚跟其他马脚配合起来权衡,这样才能十拿九稳。

    识别马脚,判定对方的虚实,是牌桌上非常精深、非常有意思的一门学问,台下台上的功夫都很重要,想成为牌桌上的赢家,不可以对此掉以轻心。

    观察多重马脚,提高准确率

    任何一个玩家千万不要以为学了牌局心理学,就可以战胜职业玩家,更不要指望能凭书本的知识就能战胜牌桌高手,书本的知识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不过书本上的知识会让你很快便知道如何去提高自己的牌局心理学,指引你成为牌桌上的高手。这也是我们强调牌局心理学的原因。以牌桌上的理论知识作为一个框架,不断积累阅人的经验和智慧,练出真功夫。

    在牌局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在发现了对手的马脚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就绝对地掌握了对手的弱点,对手所暴露出来的弱点可能跟扑克牌没有任何关系。比如,一个玩家春风得意,公司成功融资了几十亿,今天兴致特别高,他可能在牌桌上时时看上去都非常自信。如果你以为他自信是因为牌好就完全错了,也许他的牌很烂,但今天就是心情好。

    还有的玩家可能得了癌症,上牌桌只是为了消愁解闷。这样的玩家即使抓到一副天大的牌,你也别指望他兴高采烈,即使拿到了大牌,他也可能显得没精打采。如果你认为没精打采是因为牌不好,你就不断地跟进的话,结果开牌的时候你会输得一败涂地。对于一个得了癌症的人来说,就算他赢了,他也不会开心的。

    所以,在牌桌上先找到玩家的常规行为是非常重要的。阅人第一,玩牌第二。玩家上了牌桌后,通过观察他的表情来判断他的性格,同时也要判断出他这一天基本的精神状态,如果这个人心情很好,你就把“好心情”当做他这次上牌桌的基本心情;如果他心情很低落,那么基本心情就是低落。然后再根据他情绪的变化来判断他的牌面。

    对于玩家的动作和姿势也是这样的,上了牌桌后他的坐姿是怎样的,双手是如何摆放的,双脚是如何摆放的,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表情是什么样的……把这些都弄清楚,对他形成一个基本的常规印象。如果在玩牌过程中,发现他偏离了常规形象,你才能有效地抓住他的马脚。

    还有的玩家在玩牌的时候嘴里喜欢吃东西,有的玩家喜欢抽烟,一般说来,玩家在玩牌时中途点烟,说明他的牌不小。他有可能是在考虑要不要跟,有没有把握赢得了对方,也有可能是在释放压力,他可能拿到了一副大牌,通过抽烟来缓解激动。电影《赌神》中的高进喜欢在玩牌的时候吃巧克力,这其实就是小动作,不过他的道行实在太深了,你想要通过他的这些小动作发现他的马脚,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有些喜欢嚼口香糖的玩家,嚼口香糖本身不算是马脚,但如果他突然嚼得很快或是很慢,这就变成了马脚。一般来说,嚼口香糖的速度变快说明玩家拿到的是一副好牌,速度变慢说明牌不是很好。但是也有例外,高进在吃巧克力的时候,他吃得越慢,反而必胜的把握越大,判断马脚也要根据对手的道行来判断,这就是为什么在牌桌上读懂对手的心理更为重要。同样的一个马脚在不同的人身上所代表的含义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甚至是完全相反的。

    为了增加判断马脚的准确率,你还可以通过综合对手的多个马脚来思考判断,眼神欺骗人,可能嘴唇就不会欺骗人;嘴唇欺骗人,可能手势不会欺骗人;手势欺骗人,可能脚不会欺骗人。能够在牌局中摸清对手的心理基调并能够观察对手的多重马脚,往往能够增加判断对方虚实的准确性。

    玩不同的牌,马脚的表现形式也不太一样,所以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活学活用,牌局心理学不过是兵法,打仗要赢,关键还看实际作战能力和应变能力。

    有一种情况玩家必须格外注意,如果一个玩家暴露出了一个小动作,但是紧接着又出现了与之前的小动作自相矛盾的行为和动作。这时候,到底哪个更真实呢?人们常说第一印象最真实,在这时候你应该相信他最开始表现出来的小动作,后面的动作可能只是一种掩饰策略。

    一个玩家双手搭成塔尖的样子,这表明他对自己的牌很有信心,但是如果你发现紧接着他的双手慢慢地握在了一起,这表明他的信心越来越弱,越来越心虚。即使这时候你的牌不是很大,都有可能将他击退。

    牌桌读心术没有什么奥秘,说白了就是根据玩家过去的行为推测他未来的行为。上了牌桌后,你要仔细观察研究每个玩家的玩牌风格,发现他们玩牌的一些特点,然后再根据这些特点来推测他们以后的行为,由已知推测未知,由过去推测未来。

    脚是人脑最神奇的显示器

    当一个人感到幸福和快乐时,常常有漫步云端,想要飞翔的感觉,相隔两地的恋爱男女想到马上要见到对方,心中会产生如痴如醉的感觉;一个孩子得到自己想要的玩具,或是去一个自己想去的旅游景点,都会产生这种美妙的感觉。

    沉浸在快乐和幸福中的人感觉仿佛要飘起来,他们的身体好像变成了羽毛一样,仿佛要摆脱重力,在天空中飘舞。如果从脚部动作来观察快乐情绪的话,我们发现,当快乐产生时,一个人的脚仿佛想离开地面。

    如果我们注意观察的话,在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些人,在打电话的时候,脚跟虽然着地,但是脚尖不自觉地跷起来,脚趾向着天空。尤其是女生很容易出现这个姿势,特别是在跟男友通电话的时候,很容易用这样的脚动作表达内心的快乐。一般人很容易忽略这种细微的动作,或者认为这样的动作无关紧要,但是,了解肢体语言的人知道,这种动作意义很大,它反应的是一个人真实的情绪。

    一个人脚趾向上跷起,表明这个人情绪不错,或者遇上了什么让他高兴的事情,而他也准备将自己的快乐情绪传给别人。

    小时候,我们上课的时候,经常会看到一个老师讲到高兴处,忽然拔高身子,脚底弹了几下。当老师出现这样的动作时,讲的往往不是书本上的知识,而是课外的知识,每每这时,老师讲得开心,我们也听得入迷。快乐会让一个人不自觉地身体向上,这就是为什么老师讲到得意处会拔高身子,脚底弹了几下的原因。

    快乐会让人产生“飞翔”的欲望,所谓“飞翔”其实是脱离地心引力。

    可能有人会产生疑问:脚动作会骗人吗?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脚动作如果想骗人,大脑首先要克服边缘系统最深处的反应,这个难度是相当大的,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如果一个人演戏的本领没有达到汤姆 ·汉克斯的境界,想要成功地克服边缘系统,制造虚伪的脚动作,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当人们企图控制边缘系统,表现出跟边缘系统完全相反的动作时,他们是很难让自己看上去自然而然的,不是太过火,就是太笨拙,总之,让人一眼就看出不太真实。

    就好比两个人在路上打招呼一样,如果你不喜欢一个人,勉强跟他打招呼,那种滋味是非常难受的。对方看不到你的诚意,你也不喜欢对方,双方都不舒服。所以说,人们在做反抗边缘系统的动作时,不可能是毫无破绽的。

    我们再来看看双腿叉开这个动作,大家都很熟悉这个动作,这个动作是“捍卫领地”的行为。人和动物都有领地意识,我们平常看那些猫狗,如果你不小心走进了它们的活动范围,它们会非常警惕地看着你。人也是这样,比如说一个人进了一个新环境,大家都瞪着他,其实大家想的是,这个新来的人会不会破坏我们已经形成好的势力模式。

    在人们感觉到自己的领地受到威胁时,都会本能地有一种“备战”反应,一个人想要捍卫领地时,往往叉开着双腿,叉开双腿本身就象征着扩张领地。通过对手的动作,你就应该参透他的心理,结合自己的状况,决定下一步策略。

    当你在生活中,发现一个人双腿叉开,基本上可以肯定这个人很不高兴,尤其是,如果你发现你的老板有这种动作,跟你说话时叉开着双腿,你就要小心了。说明你什么地方惹他不高兴了,他随时可能会整你。

    在牌桌上,如果一个玩家出现这样的动作,说明他的牌很好,有很强的进攻性和侵略性,通过对手的动作,你就应该参透他的心理,结合自己的状况,决定下一步策略。

    腿脚的动作不仅能让人觉察到对手手中牌的大小,而且在我们读懂腿脚这样的肢体语言后,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做事做人。如果在生活中与人发生争执和冲突,要缓解冲突,千万不要做出这种动作。如果你发现自己有这种动作,要及时将两腿收拢起来。

    但是,当你想在下属或是犯人面前树立权威时,叉开双腿动作对你又是有利的。大家对这种场面都不陌生,在你的学生生涯中,或许会遇上一个非常严厉的老师,这个老师只要一上讲台,喜欢拿着教鞭,叉开双腿,目光挑衅地注视着台下的同学。即使你没遇见这样的老师,你也一定遇见了这样的教官,在军训的时候,教官们在前面训话时无不是叉开双腿。

    与叉开双腿相反的是,并拢双腿表达的是一种驯服的姿态。在监狱里,狱警在前面叉开双腿讲话,如果发现了哪个犯人也跟自己一样叉开双腿,他一定会勃然大怒,认为这个犯人在挑战自己的权威,这个犯人接下来就有苦头吃了。

    通过调整我们腿和脚的姿势,我们能调整人际关系。当我们感到舒适时,我们的双腿会自然而然地交叉在一起。当一个人双腿交叉缠在一起时,这表明他跟你在一起时感到轻松。当出现了一个让他不喜欢的人时,他的姿势会立刻改变。

    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很有可能交叉着双腿,因为一个人独处时是非常自在的。当其他人出现时,他会立刻调整自己的姿势,双脚踩在地上,装出一副正儿八经的样子。其实这是人的正常反应,当一个陌生人出现时,大脑边缘系统的第一反应是:“这个人不知是敌是友,或许会有问题,所以还是摆正姿态,防止他伤害自己。 ”

    双腿交叉是一个非常放松的姿态,如果两个朋友交谈时双腿交叉,这说明他们的关系非常亲密。

    如果你想知道一对恋爱中的情侣的亲密程度,可以通过观察他们的脚动作来达到目的。假设一对情侣在餐馆里吃饭,这时你就可以通过观察他们的双脚来判断他们的亲密程度,如果双脚靠得近,甚至互相接触,那说明他们的关系非常亲近;而如果两人的双腿隔得远远的,那说明他们的关系很疏远。

    当一个人双腿突然停止,这是一个冻结反应,说明周围的环境出现了对他不利的因素。也许是有人提到一个话题,这个话题刚好触碰到他内心深处最敏感的地方;也许是外界的变化触及了他内心某个不为人知的秘密,他非常害怕别人知道,所以才“冻结”自己。

    一个人将脚缠在椅子上,也是冻结反应的一种。如果你和一个人谈话时,他出现了冻结反应,这说明他与你在一起极度不安、痛苦。在牌局上,玩家出现这种动作则透露出他的牌往往并不够理想。

    总之,了解脚部的动作,不仅有助于我们在牌局上观察玩家,让我们摸清玩家的心理,从而在牌桌上战胜对手,而且有助于我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更好地了解别人的感受,从而能让我们更好地处理各种关系。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