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动物-游荡的神秘之兽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1983年春,英格兰德文郡默尔顿南部的农夫埃里克·利的一只母羊被一头游荡的神秘动物咬死了。在随后的两个半月里,利一共失去了100多只绵羊。这只动物被冠以“游荡的神秘之兽”的头衔。这一杀手兽并不是攻击其猎物的后部,而是咬断其喉管,这一点与狗或狐是截然不同(截然不同:完全不一样。)的。绝大多数见到“游荡的神秘之兽”的人都将它描述为一种黑玉般的大型“猫”,头尾长达8英尺,也有一些目击者报告说是深褐色。在一些案例里,还曾有人看到两只大“猫”——一只黑色,一只深褐色结伴而行。少部分目击者则报告说遇到了看起来像不寻常的狗的大型野兽。

    最初的目击案

    最早的目击案至少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但直到利的羊遭到大规模杀戮(杀戮(lù):杀害(多指大量地)。)后,才引起世人的真正关注。当时,英国皇家水兵被派往该地区,而伦敦的《每日快讯报》则悬赏1000英镑给击毙或捕获这种野兽的人。水兵中的狙击手就躲在山里待机,其中有些人甚至说看到了一种“黑色、强壮的动物”,但却没机会一枪撂倒它。当士兵们在的时候,这个或这些野兽似乎夹起尾巴不敢招摇过市了,但当他们一离开,野兽的攻击行动又开始了。

    目击者之一,当地的自然学家特雷弗·比尔报告说,1984年夏,当他正在观察鸟类活动时看到了这只野兽,而该地区曾发现过被它猎杀后鹿的尸体。“我看到从灌木丛中露出了一只大型动物的头和双肩,”他写道:“它体呈黑色,看起来像一只水獭。它给我的第一印象让我难于忘却,宽阔平滑的头上竖着两只小耳朵,眼睛呈明亮的绿黄色。在它回头向我观望的一瞬间,我清楚地看到了那浑圆的脖颈、有力的前爪和宽宽的胸膛,然后它很快地消失在树林中了。我能肯定它是黑玉色的,身体与尾巴都很长。我估计它身长有4.5英尺,肩高约2英尺。”比尔一直追到树林边,这只动物跑动的姿势令他想到一只“漂亮而硕大的黑色美洲豹”。1988年,一位农夫报告说看到一只“神秘的猫以令人不可思议的速度奔跑着。伴随着它的每一个动作,你都能看到它的肋部在闪闪发光。”还有一次,这个农夫看到一只体形巨大的“猫”跃过一条足有15英尺高的树篱,口中叼着一只体形相当大的羊。1991年12月的一个深夜,一个乡村的一家人看到一只像美洲豹似的大型动物在他们家周围逡巡了好几分钟。而几个星期之前,他们家13岁的儿子曾看到它或其他一只类似的动物正在爬一棵树。

    伦敦《每日电讯报》的一篇文章报道说,1992年初,生活在英格兰西南部乡野地区的很多人,都曾看到过这只或这些动物。对于这些目击案,有各种各样的解释,目击者是把大狗误认作这种动物了,或者——更可能的是——对于这些动物的体形大小过于夸张了,而它们实际上是跑到野外的家养猫而已。还有一种理论认为,它们是由某些人作为宠物养大的几只美洲狮,然后被放生于英格兰西南部乡村,让其自由倘佯(倘佯(chánɡyánɡ):同“徜徉”,指徘徊不定。)。更为牵强的一种观点是,自从史前时期以来,英国就一直秘密地生活着一些大型猫科动物。持这种观点的是作家迪·弗朗西斯,但却不为绝大多数动物学家们所认同。

    英国大“猫”案变得扑朔迷离,是因为这种动物在全英国都被看到过。一般认为,英国土生土长的只有一种猫科动物,就是生活在英格兰北部及苏格兰地区的小型英国野猫。

    热沃丹之兽

    1764年6月的一天,法国东南部的一个森林中,一个年轻妇女正在照料奶牛,猛一抬头,忽然看到一头可怕的野兽向她扑来。它的大小与一头牛或一匹驴差不多,但看起来却像一只巨大的狼。那妇女的狗逃跑了,但是那些牛用它们的角把这只动物赶跑了。这只动物就是后来著名的“热沃丹之兽”。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牧牛妇女比起后来绝大多数目击者们,要幸运得多了。

    不久以后,被咬得遍体鳞伤(遍体鳞(lín)伤:满身都是伤痕,形容伤势重。)的牧人、妇女甚至儿童的尸体在这个地区就经常被发现了。第一个牺牲者是一个小女孩,当7月的一天被人们发现时,她的心脏已被从胸膛中掏出来了。从8月下旬或9月上旬开始,杀戮又开始了,不久这动物就开始变得甚至敢于攻击成群的男人了。乡间开始流传着一个恐怖(恐怖:由于生命受到威胁而引起的恐惧。)的说法,一个狼人正在旷野间游荡。传言越来越真,有些曾开枪射它或用东西刺它的人报告说,这些对它来说似乎不起作用。10月8号,两名猎人把数粒来福枪子弹射进它的躯体,这头野兽还是一瘸(瘸:qué。)一拐地逃走了。事件传开后,人们认为这头野兽逃走后,也一定活不了。但一两天之后,杀戮又开始了。大象“朝圣”

    肯尼亚靠近乌干达边界的地方有座1000万年前爆发的埃尔贡火山。是世界最大火山之一,有4300米高。底部最宽处达100来公里。300万年前当它最后一次喷出滚滚的熔岩时,在其两侧留下了一个洞穴和地道网。最引人注目的是基通洞,它是传说中所罗门国王藏宝的地方,基通洞洞口开在一个海拔2500米的偏僻山谷底部,大象经常奇特地到这里来“朝圣”。

    首先是一头大公象冒险走出森林,夜里伸手不见五指,人们只有借助于红外探照灯和特殊望远镜才能看见它。大象伸出长长的鼻子,探索着前进。它小心翼翼,因为就在前不久,它的同类惨遭屠杀,被人剥吃了。经常出入火山侧面的大象,现在只有50来头了,万籁(万籁:各种声音。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俱寂,象群紧紧跟着开路的向导。它们径直地向瀑布走去,像在一部最纯正好莱坞风格的影片中一样,它们穿过水帘。水帘后面是个神秘的入口,即基通洞洞口。

    最早一批英国探险家说,这是所罗门国王的宝库。洞中的晶体在火把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这些探险家就以为是宝。一个世纪之后,科学家们作出了回答:这是还要巨大得多的一种宝藏——盐,火山熔岩中极其丰富的盐。盐在非洲曾使沙漠商队发财致富,盐是所有食草动物必不可少的,在其他所有地方,野兽群是到露天盐矿摄取这种生存元素。在这儿,则要翻过山坡,翻过成堆的崩塌物,来到基通洞。这就是基通洞的奥秘。

    长长的象队总是如此肃静,在漆黑中,小象紧挨着母象身边前进。象群以惊人的敏捷灵活地在岩区冒险,脚步稳健且近乎轻柔。只是偶尔粗糙的皮肤与石块摩擦发出的轻微声响才打破寂静。

    第一个大厅宽50米,在火山表面下160多米深。一些骸骨(骸骨:人的骨头(多指尸骨)。)证明,知道岩洞宝藏的并非只有象,因为水牛、大羚羊,甚至猴子,出于它们的本能,也知道盐在什么地方。几百万年以前,埃尔贡火山上的动物不断地舔着洞壁,以前,马萨伊的牧羊人同他们的羊群也住在这些岩洞里。洞顶有些地方已被火把的烟熏黑。

    现在,大象按照它们世世代代跟随母亲所熟记的路线分散了,位于三分之一深处的一个岩洞地段似乎是专门留给带小象的妈妈的,由于挖岩壁,它们的巨牙完全磨损了,因为大象形态很特别,不能像其他食草动物那样去舔(舔(tiǎn):用舌头接触东西或取东西。)岩壁。它们要完全立直身子,才能够着洞顶,然后卷起长鼻,用一个长牙刮洞顶。所有洞壁和洞顶都因它们的光临而有了深深的创伤。

    象在洞中最多呆三、四个小时。当一头老母象发出信号时,它们就重新悄悄地集合起来,这种信号只有它们知道。接着,它们就像幽灵一样消失在森林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