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庭经济地位对幼儿的影响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主要包括父母的职业、文化程度和家庭收入等几个关键性指标。国外有关研究表明,家庭生活环境是儿童认知发展和情感经验的有力来源,对幼儿以后认知的发展、学业的成功、情绪的健康以及行为问题有重要的影响(Rogers,Parcel&Menaghan,1991)。长期处于贫困家庭的儿童易产生消极的社会性情感和问题行为,低社会经济地位的家庭中的幼儿更易出现孤僻、自卑、社会交流技能缺乏等问题(McLoyd,1998)。科尔夫等(Kalff et al.,2001)研究表明,5~6岁幼儿行为问题发生频率与父母的职业和教育程度有密切关系,父母教育程度越低、职业越低,幼儿出现问题行为的频率越高。
家庭经济状况好可以从物质上为儿童发展提供保障,满足幼儿发展所需的物质条件,从而有利于幼儿的发展。但是,经济状况与幼儿的发展并不存在某种必然的联系,并不是说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幼儿就一定会出类拔萃。家庭经济状况对幼儿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否积极主要在于父母如何对待和安排经济生活。如果父母科学地安排经济收入,使家庭生活过得和谐,尽管物质生活相对艰苦一些,幼儿也会觉得幸福、温暖,会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如果家庭收入支配不科学,没有计划,即使收入较高,对幼儿也不会有积极的影响,甚至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可能会使得幼儿重物质、轻精神,形成奢侈、浪费的不良品德。
2.家庭结构对幼儿的影响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此形成的联系模式,包括横向的组合(同代人之间的联系模式)和纵向的组合(代际的联系模式),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划分。
从家庭成员的构成和数量来看,可以把家庭分为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核心家庭是指父母和未婚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主干家庭是由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杨善潭等人对两代和三代人家庭的儿童进行调查研究,发现两类家庭中的幼儿在独立性、自制力、敢为性、自尊心、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按照家庭结构的完整情况,可以把家庭分为完整型和残缺型家庭,完整家庭是由父母和子女等构成,而残缺家庭则是指由于死亡、离异、遗弃或其他原因而造成父母一方或双方不在家的家庭。许多研究表明,离异家庭的儿童在智力、同伴关系、亲子关系、情绪障碍、自我控制和问题行为等方面与完整家庭的儿童相比,都存在显著的差异。家庭结构与儿童的行为发育密切相关,桑标研究发现,儿童行为问题在不完整家庭组的比率显著高于完整家庭组。
3.父母职业对幼儿的影响
一个人的职业是现代社会衡量其社会地位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父母的职业往往代表着这个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生活的质量,而这些又影响着他们的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程度,影响到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方式以及期待,从而影响子女的发展。父母职业与他们受教育的程度、经济收入、居住条件及对儿童的经济投入密切相关。父母职业可能通过以上因素共同影响青少年的心理。日本学者村山良子通过研究得出下列结论。
(1)父母从事专门性职业,子女个性一般表现为反省性、外向性、友人多、不合群、协同性、钻研性、顺从性、意志力、虚荣心、责任感;
(2)父母无职业者,子女个性一般表现为神经质、不健康、内向性、友人少、好读书、协同性、亲切、决断力;
(3)父母从事事务性职业,子女个性一般表现为外向性、人际关系良好、合群、做事慢、空想、自私、顺从性;
(4)父母经商者,子女个性一般表现为神经质、不健康、反省性、内向性、友人多、喜欢群集、虚荣心、空想、自私、见异思迁、依赖、意志薄弱;
(5)父母从事技术性职业,子女个性一般表现为轻微神经质、外向性、人际关系不良、不合群、无协同性、不亲切、嫉妒、依赖、无责任感;
(6)父母从事半技术性职业,子女个性往往表现为人际关系恶劣、嫉妒、不亲切、无责任感。
(三)媒体
媒体,特别是电视、网络对幼儿的影响不容忽视。我国以核心家庭为主,幼儿的活动空间逐渐缩小,电视已成为幼儿生活中的重要伙伴,观看电视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积极影响
幼儿通过电视、电脑学知识、交往、看世界,这些会对幼儿产生积极的影响。电视节目为幼儿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可以作为一种“会说话的图书”。大量的信息通过新闻、专题片、广告、影视剧等方式表现出来,不断影响着少年儿童的成长。这些信息使少年儿童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都得到了很大的扩展,而且也使他们掌握了不断获得新知识的方法,对他们成长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而且不同的信息从不同的方面锻炼着他们的思考和鉴别能力,使他们的想象力、思维能力都有可能得到很大的提高,有助于他们从小培养创新意识,打破“陈旧保守”的思维定式。
美国的幼儿电视节目《芝麻街》就是能引起幼儿兴趣、并促进他们认知发展的节目之一。在《芝麻街》播出的第一年度,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就对其影响做了评估,研究表明观看最多的儿童总得分、字母得分、书写能力得分都是最高,3岁幼儿的受益比5岁幼儿更多。也有研究发现,观看《芝麻街》与儿童词汇量和阅读技能的提高相关(Rice et al.,1990);与没有看过《芝麻街》的幼儿相比,那些经常观看电视的孩子能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对学校的兴趣更高(Bogatz & Ball,1973)。
2.消极影响
在看到积极一面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电视、网络给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看电视是单方向的信息交流,幼儿只是被动地接受,而缺少主动交流,会产生孤独、沉默、退缩、自私等不良行为;再者,电视传播的内容有些不适合幼儿观看,会对幼儿产生不良影响,如一些暴力画面会使幼儿的攻击行为、侵犯行为增多。相对于很少看暴力事件的幼儿而言,观看了许多电视暴力事件的幼儿更具敌意性和攻击性。
电视节目还会对幼儿价值观念产生消极影响。电视为了调和多元化观众的口味,它所体现的价值观念是统一的、批量生产的。幼儿的收视过程,实质上就是对这种统一的毫无个性的观念进行接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丧失了培养自己明辨是非能力的机会,取而代之的是对电视所传播观念的简单复制,幼儿放弃了自己理解的权利。
三、交往活动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体性和主体性教育受到我国教育研究者的关注,个体主体性的建构和发展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日益意识到:交往是幼儿个体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一种重要活动形式,也是儿童获得经验、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幼儿与父母、教师等“重要他人”的互动是幼儿主体性建构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社会建构的理论
社会建构论的学习观与其知识观相对应,提出学生在“学习共同体”中自主地学习,强调学习是学习者在丰富情境中合作、主动建构意义、创造知识的过程,明确指出“知识的生成不是单纯个体内部的事件。知识是通过大量心智的辩证的交互作用而建构的”,从而改变学生在课堂上单纯接受学习的僵化局面,使课堂学习形式丰富多彩。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培养了学生的情感和态度,便于学生对过程与方法性的知识掌握,同时也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个体在“共同体”中的社会建构活动,确实对知识的掌握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要考虑到不同主体在交往中的社会角色效能,即要考虑到不同交往主体的社会层次性。对于学习中的学生而言,强调其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社会交往固然重要,但若就此走向极端,则可能过犹不及。个体对世界的认识,需要个体与外在的世界之间的互动,个体既行动于外在世界,亦从外在世界获得反馈。
知识也是一种社会建构,它植根于特定的历史和文化,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的“发明”,是人们协商、对话的结果,而非通过所谓客观方法的“发现”。所谓的真理,并不是先于人类存在的,并不是由人在实践中逐渐发现的,而是在特定环境中产生出来的。真理不是在个人的头脑中产生,而是在对话交流中追求真理的人们之中产生的。
(二)幼儿与教师的交往
1.教师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影响
(1)支持、引导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幼儿园是家庭之外对其发展影响最大的正式机构,幼儿教师又是主要的影响者,幼儿在幼儿园里获得了大量的知识和学习能力。健康的膳食、合理的课程、趣味的游戏、丰富多样的材料等这些都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当今的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动态性、不确定性、情境性,将知识视为时间、空间、理论范式、价值体系等文化因素中的存在,更关心知识对于幼儿的意义和价值,关心幼儿个体对于知识的接受过程和知识的感受性。幼儿教师应细心观察幼儿当前发展中的问题,了解幼儿现有发展水平,适时以设问或构建问题情境等方式进行干扰,从而促成幼儿个体内部的不平衡,引导幼儿的思维由混乱和冲突到建构起新的和谐与平衡。换言之,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成为幼儿个体意义建构的引导者和教学活动非线性秩序的组织者,而不是教学过程的完全控制者。
资料卡
幼儿园部分区角材料投放
(1)爱心医院
器械:听诊器、输液瓶、注射器、温度计、显微镜(自制)、病床。
药品:药瓶若干、药袋、泡沫(做药粒)。
其他物品:病历本、挂号单。
服饰:帽子、服装等。
(2)理发店
理发工具:吹风机、镜子、梳子、卷筒、热水器、发胶。
洗发用品:洗发香波、毛巾。
墙面:贴奇特、夸张的发型图。
理发基本功训练操作材料:用旧挂历纸剪成条贴在废皮球上,用卷发器制作卷发;用布娃娃的头发编结各种发式。
服饰:自制帽子、衣服。
(3)小食品自选商场
糕点:蛋糕模型、饼干模型。
饮料:豆奶、果汁、矿泉水、奶粉、百事可乐、易拉罐、娃哈哈等(各种废旧饮料瓶)。
各种小食品。
电脑收银台:电脑、货币。
(4)炊事角
炊事员的服饰、帽子、围裙。
厨房炊具:电饭煲、电炒锅、锅铲、灶、菜板。
餐具:锅、碗、瓢、勺、盆、筷、叉。
用具:桶、篮子、桌椅、擀面棍、饺子器、冰箱、刀。
调料:盐、豆油、醋、味精、花椒、大蒜、油、糖。
操作材料:时令水果、蔬菜、面团。
(5)娃娃家
洋娃娃及儿童的服饰:儿童用的围腰、毛巾,洋娃娃的衣服、裤子、裙子及床上用品小枕头、小被盖、床单。
家庭生活用品及家具:小木桶、小菜篮、桌子、小椅子、积木或各废旧物品、沙发、柜子、小盆子、衣架。
家用电器类:自制电视机、电冰箱、录像机、卡拉OK机、话筒、电话、吹风机、烘干机、热水器。
厨房的炊事用具:锅、铲、自制小刀、瓢勺、盘子、盆子、叉子、筷子、菜板、菜篮子、各种自制调料。
(2)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
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幼儿教师通过教学活动、游戏、日常生活教育教给幼儿运用各种规则、方法,来处理各种各样的信息,从而促进幼儿的认知和元认知的发展。教师除了提供认知和学习的挑战外,还要给幼儿提供非正式课程:要求幼儿遵守制度、与同伴合作、尊重权威等,影响幼儿的社会性和情绪发展,引导幼儿探索知识,为将来的工作和经济上的自立奠定基础。
幼儿教师最重要的职责,不是评判幼儿的“好”与“坏”,而应充分认识到每个幼儿在生理、心理上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在对幼儿原有发展水平充分把握的基础上对幼儿采取纵向评价;幼儿教师更应看重幼儿在活动和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着眼于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发展;作为幼儿教师,应采用多维的角度,不仅考察幼儿知识和能力的发展,更关注幼儿个体的情感、兴趣和态度,注重幼儿精神和人格的成长,在此基础上将幼儿当前的状况视为未来发展的起点,为新的课程和教学提供基点和生长点,以此拓展幼儿更大的发展空间。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