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妆·张爱玲-《孽海花》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我对家族的事一点都不了解,家里也从来不说。隐约听父亲和客人说起过,祖父年轻的时候很穷,是个穷京官,还死要面子。在我祖父母的那一代或者更久之前,我们家仗着李鸿章的财大气粗,才慢慢发家—据说全是祖母陪嫁陪来的,有钱人出手很大方,一陪嫁就是一条街,够我们这些不肖子孙坐吃山空好几代。

    父亲从来没有和我说过以前的事,我也没有兴趣查问。从小到大只有从佣人嘴里才知道一些关于我祖母的事情。记得在很小的时候,何干给我穿衣服的时候,会怜爱地看着我:“到底是张家的孩子,眼睛和老太太的一模一样。”她口中的老太太就是我的祖母李菊藕。何干是家里的老仆人,是照顾过我祖母的老女仆,因为资历深,父亲对她也敬让三分。家里有什么重大活动,他会询问何干:“老太太在世时是怎么做的?”对于父亲的奢靡颓废,何干也常常感叹:“如果老太太在,绝对不允许他这样的哎。”

    据说祖母很会持家,纵有家财万贯,她也讨厌糟蹋东西,连一张草纸也不舍得浪费。对于家里面的开支更是精打细算,钱全都要花在刀刃上,这一点我父亲未得到她的遗传。后来,我得到一个机会,了解了家族的一些隐秘往事。

    那天放学回家,弟弟突然表情古怪地告诉我:“我知道爷爷了,爷爷叫张佩纶。”我说:“谁告诉你的?”他拿出一本书给我看:“你看,书上都记着呢。”那本书叫《孽海花》,弟弟说:“这里面有关于祖父、祖母的故事,我看到了,好好看。”我好奇地翻看了几页,果然在弟弟指点下看到那一章,它这样形容我祖母:“眉长而略弯,目秀而不媚,鼻悬玉准,齿列贝编—”弟弟说:“你看看,你看看,祖母是个标准的大美人儿。”我一路看下去,书中不仅写我祖母美貌如花,而且很有文才,祖父就是看了我祖母写的两首诗,对她倾倒不已。

    所有的家史我都在这本《孽海花》中看到,祖父一生共有过三次婚姻,第三次如果娶的不是李鸿章的女儿,也许我们家就会从此败落下去。但天意如此,背景的差异、年龄的差异,甚至地位的悬殊仍然无法阻止这两个人彼此惺惺相惜,继而爱上对方。

    后来何干说:“那个时候赵老夫人听说老爷要把太太许配给一个相差十九岁的囚犯,还做他继室,死活不同意,骂老爷是老糊涂虫。”我问:“那后来怎么又同意了呢?”何干说:“是太太亲自安慰夫人的,太太相信老爷的眼力,事实证明老爷的确没有看走眼。”何干放下手中活,一下子陷入到往事的追忆中去:“那时候太太嫁过来,带来了无数金银财宝,老爷还送了一栋宅子,叫小姐楼,在南京城里。”“原来我们家在南京还有房子啊?”我问何干。何干说:“那宅子可大了,据说是康熙年间新造的,你父亲和姑姑就是在那里面出生的,你爷爷奶奶住在里面很恩爱,两个人还联手写了本菜谱,又写了一部武侠小说。”我大吃一惊:“真的?那房子现在还在吗?我好想去看看。”何干说:“应该还在的,听说被国民政府收走了。你爷爷生性老实,为官清廉,不大懂得人际交往,为这个太太不知说过他几次,可是啊,就是改不掉,改不掉的。”

    后来我每天都翻看《孽海花》,《孽海花》里说我祖父七岁丧父,随后又丧母,三十二岁那年丧原配,三十九岁那年继室去世,四十八岁丧长子,最后还发配充军。他一生命运坷坎,多灾多难。所幸的是,和我祖母结了婚,才过上了几年幸福的生活。每次看《孽海花》,想起父亲、祖父和我自己,就觉得人生空虚、无趣,一点意义也没有。我反而愿意生在小门小户,平淡,也平静,没有多大的起伏动荡。而大家族,经历朝代变迁,往往是一派褴褛,一片苍凉。

    合上《孽海花》的那一刻,我觉得我自己老了,比这个苍老的家族还要老。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