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警言-法律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法律是万物之主。

    〔英〕奥尔福德:《灵育学校》

    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

    〔德〕凯尔森:《法律和国家概论》

    制定法律法令,就是为了不让强者做什么事都横行霸道。

    〔古罗马〕奥维德:《罗马岁时记》

    把占统治地位的意志上升为法律,意味着它是一种约束所有人的行为(活动)的尺度,一种由国家保护的使人们的行为合法的最高的无可争辩的标准。

    〔苏〕雅维茨:《法的一般理论》

    法是人和其他创造物在自己行动中为了保持普遍和平等而遵循的规则。

    〔英〕温斯坦莱:《温斯坦莱文选》

    没有法律,哪有什么王位?哪有什么曲直是非?

    〔英〕高尔:《一个情人的忏悔》

    法律乃是公意的行为。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

    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实践。

    〔美〕霍尔姆斯:《习惯法》

    国家的法律应当表达公民的见解。

    〔美〕爱默生:《论文集》

    法律只不过是我们自己意志的纪录。

    〔美〕卢梭:《社会契约论》

    法律是人类根据自己的经历为公益得出的人类智慧的结晶。

    〔英〕塞·约翰逊:《杂文集》

    自然要我们爱人类,这就是法律的基石。

    〔古罗马〕西塞罗,引自《世界文明史·恺撒时代》

    一个非个人的无姓名的“命令”——那就是规范。

    〔德〕凯尔森:《法律与国家》

    法律只有在自由的无意识的自然规律变成有意识的国家法律时才起真正的法律作用。

    〔荷〕斯宾诺莎

    法律是维护文明制度的盾牌和利剑。

    佚名维护法律和秩序总是文明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

    〔英〕艾·汤·丹宁:《法律的正当程序》

    统治者是无声的法律,法律是无声的统治者。

    〔古罗马〕西塞罗:《国家论》

    法律本应是上天的旨意,它指挥一切,而无任何商量的余地。

    〔古罗马〕塞内加《致鲁西流书信集》

    法律造就一切。

    〔法〕爱尔维修:《论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

    一国之法成为该国历史中最有教益的一部分内容。

    〔英〕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

    只要法律不再有力量,一切合法的东西也都不会再有力量。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

    法律的制定是为人们享受和平的、有德行的生活所必需的。

    〔意〕阿奎那:《神学大全》

    我们看到宪法通常随着统治工具的更迭而变动。这说明宪法是统治工具意志的产物,是为了统治工具的利益而制定的,而不是一种自然法。

    〔利〕穆阿迈尔·卡扎菲:《绿皮书·社会法律》

    法律是受上帝的启发而形成的正确规则;它指点着诚实的人,禁止着倒行逆施的人。

    〔古罗马〕西塞罗:《反腓力辞》

    缅甸古学者云:法典可把人们引入正途,免入歧途,使人眼界开阔,重见光明。

    〔缅〕吴昂丹吞:《缅甸文化》

    法律的概念包括两个要点:首先,它是人类行为的规则;其次,它具有强制力。

    〔意〕阿奎那:《神学大全》

    法律是个人行为的一种秩序。

    〔德〕凯尔森:《国家与法律》

    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厦,庇护着我们大家;它的每一块砖石都垒在另一块砖石之上。

    〔英〕高尔斯华绥:《正义》

    法律的功能是在于纠正各方面的人群关系,而一切人群关系又错综百出。

    〔美〕罗斯库·庞德:《法学肄言》

    法律不同于政体,它是规章,执政者凭它来掌握他们的权力,并借以监察和处理一切违法失律的人们。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真正的政治医生应该治病治本。法律是病因所在。

    〔法〕巴尔扎克:《巴尔扎克论文进》

    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又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

    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了城墙而战斗一样。

    〔古希腊〕赫拉克利特:《断片》

    有日出才有白昼,有法律才有和平。

    〔法〕雨果,引自《雨果传》

    只有神圣的自由/和强大的法律牢牢结合,/只有法律的坚盾/保护所有的人们,/只有公民的可靠双手/紧握法律的利剑,/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在沙皇的统治下/人民才不致遭受苦难。

    〔俄〕普希金:《自由颂》

    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

    〔德〕马克思:《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

    这部宪法给法国带来的政治稳定是戴高乐的最大遗产,正如拿破仑法典是拿破仑的最大遗产一样。

    〔美〕尼克松:《领导人》

    我认为王国的宪法是世界最古老的宪法,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这就是“仁慈的古兰经”。

    〔沙特〕费萨尔,引自《中东风云人物》

    侦探与法典,如国王之双目。

    〔印〕瓦鲁瓦尔:《古拉尔箴言·三大事篇》

    法律有约束一切的力量,只有如此,一个国家才能生存。

    〔荷〕斯宾诺莎,引自《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

    谁把法律当儿戏,谁就必然亡于法律。

    〔英〕拜伦:《关于攻占阿尔哈马的一首悲歌》

    法律的本质不在于其文字而在于其意向或意义,也就是在于权威的解释,即立法者的看法。

    〔英〕霍布斯:《利维坦》

    约法对于每个臣民说来就是国家以语言、文字或其他充分的意志表示他用来区别是非的法规。

    〔英〕霍布斯:《利维坦》

    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

    〔古罗马〕西塞罗:《法律篇》

    法律是没有感情的智慧。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法律》

    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国家构成的基本要素不是官员而是法律。

    〔法〕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法律本身是议会和全国人民的理智的决定,它应当成为全体人民的行为的指南和一切活动的试金石。

    〔英〕温斯坦莱:《温斯坦莱文选》

    (法律)是真理的堡垒。

    〔俄〕彼得一世,引自帕甫连科《彼得大帝传略》

    法是一个文明国家的基石。

    〔巴〕贝·布托:《东方的女儿——贝·布托自传》

    法的本质在于,它是在物质上、经济上被制约着的、上升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统治意志)。

    〔苏〕雅维茨:《法的一般理论》

    法是国家公民相互进行裁决的一个公约。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它是合法的约定,因为它是以社会契约为基础的;它是公平的约定,因为它对一切人都是共同的;它是有益的约定,因为它除了公共的幸福而外,就不能再有任何别的目的;它是稳固的约定,因为它有着公共的力量和最高权力为保障。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

    从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在这个意义上,一切存在物都有它们的法。上帝有他的法;物质世界有它的法;高于人类的“智灵们”有他们的法;兽类有它们的法;人类有他们的法。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经验和历史告诉我们,各民族的兴盛并不依靠它们的宗教纯洁,而是依靠它们的法律高明。

    〔法〕爱尔维修:《论人的理智能力和教育》

    唯一能安定的是所有国民在法律面前平等的国家。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既然一个人是那称为社会的完整整体的一部分,因此法就必须以整个社会的福利为其真正的目标。

    〔意〕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

    法的本质是人类正义,它的根源是人性,它的目标是建立在理性统治基础上的社会。

    〔苏〕雅维茨:《法的一般理论》

    武力和王法是同伴——世上有哪一对同伴能强过他们?

    〔古希腊〕埃斯库罗斯:《残篇集》

    法律是社会现实的结果,或者说是包含所有经济、历史、文化和其他成分的社会环境的产物。

    〔阿尔及利亚〕贝贾维:《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法是正义与非正义事物之间的界限,是自然与一切最原始的和最古老的事物之间达成的一种契约;他们与自然的标准相符并构成了对邪恶予以惩罚,对善良予以捍卫和保护的那些人类法。

    〔古罗马〕西塞罗:《法律篇》

    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

    〔美〕英格索尔:《摩西的一些错误》

    “法律压迫穷人,富人管理法律”和“对于穷人是一条法律,对于富人是另外一条法律”——这是两句早已家喻户晓的至理名言。

    〔德〕恩格斯:《英国状况·英国宪法》

    法律对拥有者有好处而对一无所有者则有害处。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

    对富人一套法律,对穷人又一套法律。

    〔英〕谚语

    法律总是折磨穷人,而阔人们总是支配法律。

    〔英〕哥尔德斯密斯:《旅行者》

    法律跟道德对有钱人全无效力,财产才是金科玉律。

    〔法〕巴尔扎克:《高老头》

    在一个自由的国度里,法律要体现——或应该体现——绝大多数土地所有者的意志。

    〔英〕乔·斯威夫特:《杂感录》

    人们嘴上挂着的法律,其真实含义是财富。

    〔美〕爱默生:《日记》

    诉讼法总是有利于有钱人,而对一贫如洗的穷人来说却是一种苦恼。

    〔法〕卢梭:《民约论》

    财产是诉讼中的成功因素。

    〔英〕托·富勒:《圣战》

    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爱。

    〔英〕约翰·雷:《英国谚语大全》

    法律通常被比作这么一种网状物:小的漏网而过,大的破网而走,中不溜的才落入网中。

    〔英〕申斯通:《论政治》

    法律是一张只能逮住小飞虫而挡不住大飞虫的蜘蛛网。

    〔法〕巴尔扎克:《纽沁根银行》

    法律就像蜘蛛网,只捕捉落入网中的弱小者,而遇到富者和强者就只好听任其把网子扯得粉碎。

    〔古希腊〕普鲁塔克:《梭伦传》

    法律的力量只能施之于中等阶级;它们对于富人的富足和对于穷人的贫乏都无能为力。富人嘲弄它们,而穷人却躲避它们。前者冲破法网,而后者穿过法网。

    〔法〕卢梭:《政治经济学》

    在有可能丧失自由的情况下,一个国家的人民不应该成为法律的奴隶;相反,在一个确定的国家里,正是法律应当用来为全社会服务。

    〔摩〕哈桑二世:《挑战》

    每一条法律都是对自由的违反。

    〔英〕边沁:《道德及立法的原理》

    如果在一千年后,在一百万人中有一个人能自由作为,也即随心所欲,那么,十分显然,这个人违反约束人们行动的法律的任何单独行为将会摧毁整个人类任何法律存在的可能。

    〔俄〕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任何宪法的第一项任务应该是保护社会的和个人的自由,使其不受政府本身的侵害。

    〔法〕罗伯斯庇尔:《革命法制和审判》

    在一切自由的国家里,法律应当特别保护社会自由和个人自由,使之不受当权者滥用权利的侵犯。

    〔法〕罗伯斯庇尔:《革命法制和审判》

    法律面前的平等仍是公民自由的主要原则之一。

    〔美〕威·格·萨姆纳:《事实的挑战》

    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

    〔英〕洛克:《政府论》

    在一个真正按照理性来划分生活各部门的国家里,一切法律和措施都是按照自由的本质的定义来实现自由。

    〔德〕黑格尔:《美学》

    普遍的法制状态是自由的条件,因为如果没有普遍的法制状态,自由便没有任何保证。

    〔德〕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

    法律必须成为人类一切行动的守则和准绳,以保持普遍的和平和自由,就像使徒保罗所写的那样:所以要补充制定法律,是因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犯有罪行。

    〔英〕温斯坦莱:《自由法》

    正义者,自由之标准;法律者,自由之保障。

    〔法〕谚语

    构想一部规定人的自由行为的法规,却不同时给它附加某些限制他意志的善恶规定,这将是完全徒劳的。

    〔英〕洛克:《人类理智论》

    法律按其真正的含义而言与其说是限制还不如说是指导一个自由而有智慧的人去追求他的正当利益,它并不在受这法律约束的人们的一般福利范围之外作出规定。

    〔英〕洛克:《政府论》

    ……单纯欲望的冲动乃是奴役,服从自己制定的法律才是自由。

    〔法〕卢梭,引自《18世纪法国哲学》

    如果法律剥夺人的特权,就等于让魔鬼有这种自由。

    〔美〕马克·吐温:《王子与贫儿》

    构成一个社会或国家的人民是那个国家中一切权力的源泉。

    〔美〕杰弗逊:《杰弗逊文选》

    立法权力是属于人民的,而且只能是属于人民的。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

    政治生命的源泉,就在于主权的权威,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大脑,大脑支使着各个部分的行动。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

    谁握有国家的立法权或最高权力,谁就应该以既定的、向全国人民公布周知的、经常有效的法律,而不是以临时的命令来实行统治。

    〔英〕洛克:《政府论》

    既然在一个自由的国家中,一切被认为具有自由灵魂的人都应该自己统治自己,那就应该是全体人民具有立法权。

    〔法〕孟德斯鸠,引自《18世纪法国哲学》

    大多数人生来就具有足够的常识去制定法律,但是每个人都不是公正到足以制定完美的法律。

    〔法〕伏尔泰:《哲学词典·法律》

    左右政权的势力必须归全体人民共有。假使人民群众中的每一个人都享有几分最高权势,政权可就安如磐石了。

    〔美〕杰弗逊:《杰弗逊文选》

    凡是不曾为人民所亲自批准的法律,都是无效的,那决不能是法律。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

    如果立法机关掌握在人民手里,……人民不久就会有最英明和最有益的法律。

    〔法〕马布利:《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严格说来,法律的首要的目的是公共幸福的安排。

    〔意〕阿奎那:《阿奎那政治著作选》

    法律的制定不是为了处理某些具体案件,而是为了服务于全民。

    〔英〕塞·约翰逊,引自鲍斯韦尔《约翰逊传》

    不是根据全国的利益而只是根据部分人的利益而制定的法律不是真正的法律。

    〔古希腊〕柏拉图,引自《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

    个人的伦理以幸福为它的目的,而立法也不能有其他的目的。

    〔英〕边沁:《道德与立法原理》

    法律除了为人民谋福利这一最终目的之外,不应再有其他目的。

    〔英〕洛克:《政府论》

    一切法律的总目标一般是或应该是全面增进社会幸福。

    〔英〕边沁:《道德和立法原则》

    主权者还应当注意制定良法。……良法就是为人民的利益所需而又清晰明确的法津。

    〔英〕霍布斯:《利维坦》

    当法律原则是社会利益的时候,人民自己就是法律原则的支柱,全体公民的力量就是它的力量。

    〔法〕罗伯斯庇尔:《革命法制和审判》

    人民的意志是任何政府的唯一合法的基础。

    〔美〕杰弗逊:《杰弗逊文选》

    法律是人民意志自由而庄严的表现。

    〔法〕罗伯斯庇尔:《革命法制和审判》

    一个良好的立法者关心预防犯罪,多于惩罚犯罪,注意激励良好的风俗,多于施行刑罚。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人民的安全就是最高的法律。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人民的幸福即是最高的法律。

    〔古罗马〕西塞罗:《法律论》

    为法官者务要记住罗马十二铜标的结语:“人民的幸福即是最高的法律。”

    〔英〕弗·培根:《随笔·论司法》

    人民拥立国君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由,而不是为了毁灭自由,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而且是整个国法的基本原则。

    〔法〕卢梭:《论法的精神》

    法律当然是为了平民的安全,维护国家和人类生活的安宁和幸福而创造的。

    〔古罗马〕西塞罗:《法律篇》

    在一个自由的国家里,每个人都被认为具有自由的精神,都应该由自己来统治自由,所以立法权应该由人民集体享有。

    〔法〕孟德斯鸿:《论法的精神》

    主权的核心是立法权,立法权必须属于人民,立法者必须无比公正。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

    宪法对政府的关系犹如政府后来所制定的各项法律对法院的关系。法院并不制定法律,也不能更改法律,它只能按已制定的法律办事;政府也以同样方式受宪法的约束。

    〔美〕托·潘恩:《潘恩选集》

    宪法不是政府的命令,而是人民组成政府的法令。

    〔美〕托·潘恩:《潘恩选集》

    不仅仅建立在自由原则的基础上,而且在几个政府机构之间实行分权和互相平衡,倘有一个政权机构超越其合法限度之外,而由其他机构予以牵制和限制。

    〔美〕杰弗逊:《杰弗逊文选》

    如果法律不明确公职的权限,如全体官吏的责任没有确立,社会保障就不存在。

    〔美〕托·潘恩《潘恩选集》

    如果司法权同立法权合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将握有压迫者的力量。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力》

    制定法律的人来执行法律,这对于立法者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

    正是由于三个权力机构——立法、执行、司法——的合作,这个国家才能实现它的自主权。

    〔德〕康德:《康德的法律哲学》

    制定法律,保护人民,本是作为人民代理之政府的当然职责,切不可说这是给予人民的恩赐。

    〔日〕福泽谕吉:《劝学篇》

    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们就使自己与人民处于战争状态。

    〔英〕洛克,引自《16—18世纪西欧各国哲学》

    宪法是由人民的智慧制定的,并且是以人民的意志为基础的,人民的意志是任何政府唯一合法的基础。

    〔美〕杰弗逊:《杰弗逊文选》

    立法机关不能把制定法律的权力转让给任何他人。

    〔英〕洛克:《政府论》

    不体现民意的法律是绝对行不通的。

    〔美〕埃·哈伯德:《警句集》

    一个国家必须要有大家都能接受的法律,而不能依赖由个人制定的反复无常、独断专横的法律。

    〔巴〕贝·布托:《东方的女儿》

    法律不能超越人民自愿支持的程度。

    〔美〕尼克松,引自《尼克松回忆录》

    法律若无民心作后盾,就不会有慑服力,也不会受到尊重。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制定了一部坏法律,他们自己就首当其冲地身受其害。

    〔英〕詹·布赖斯:《美国联邦》

    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的,那是法学家们的幻想。相反地,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

    〔德〕马克思《马克思文选》

    如果立法机关掌握在人民手里,那么,请您相信,人民不久就会有最英明和最有益的法律。

    〔法〕马布利:《马布利选集》

    如果没有得到公众所选举和委派的立法机关的批准,任何人的任何命令,无论采取什么形式或以任何权力作后盾,都不能具有法律效力和强制性。

    〔英〕洛克:《政府论》

    在一切场合,只要政府存在,立法权就是最高的权力。

    〔英〕洛克:《政府论》

    当人民发现立法行为与他们的委托相抵触时,人民方面仍然享有最高的权力来罢免或更换立法机关。

    〔英〕洛克:《政府论》

    力量首先征服,征服制定了法律。

    〔英〕蒲柏:《人性论》

    法律永远是由强者的权力来制定的。

    〔古希腊〕柏拉图:《法律篇》

    公共利益就是权力的基础,所以当这权力不正义时,它就背叛了自己的政治基础。不正义的法律不是法律。

    〔法〕马里坦:《人权和自然法》

    法律的解释权属于创制法律者。

    〔法〕罗伯斯庇尔:《革命法制和审判》

    任何法律的制定都要靠胆量,任何法律的维护都要凭道理。

    〔美〕伯尔,引自帕顿《艾伦·伯尔的生平和时代》

    我真正的光荣,不是我战胜的四十次战斗,因为我在滑铁卢的失败摧毁了这些胜利的记忆。……无法摧毁、永垂不朽者,乃是我的民法。

    〔法〕拿破仑,引自《世界文明史·拿破仑的升沉》

    一套法律准则的指令性能总是来源于它本身之外的某件事物,即经济和政治力量,这种力量强大到足以为自己配备某种法律,换言之,强大到足以能获得某种工具来行使其指挥权、强迫权、管理权和保护权。

    〔阿尔及利亚〕贝贾维:《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几乎没有任何脑力工作像立法工作那样,需要不仅是有经验和受过训练,而且要通过长期辛勤的研究训练有素的人去做。

    〔英〕穆勒:《代议制政府》

    一个国家文化的高低,看它的民法和刑法的比例就能知道。大凡半开化的国家,民法少而刑法多,进化的国家,民法多而刑法少。

    〔英〕梅因:《古代法》

    没有强制力的法是不燃烧的火,不照耀的灯。

    〔德〕耶林:《法的目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