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白:3分钟让人对你刮目相看-哎呀,开场白时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情况怎么办?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如何化解开场白时出现的“危机”

    开场白是演讲者和听众建立沟通和交流关系的重要部分,它进行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沟通和倾听的效果。

    面对听众的心不在焉,或者是别人打断了自己的开场白时,演讲者该如何有效化解这些危机,就成为人们最关心,也是最急需找到答案的问题。相信,本章节中这些化解开场白危机的方法,一定可以给人们带来启发。

    1.如何应对听众的心不在焉

    很多时候,台上的人在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说,可台下的人却心不在焉,这难免让台上的人感到十分尴尬。美国总统林肯曾经说过:“在公开场合进行演说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听众心不在焉的情况,这就需要演讲者尽快找到问题所在,并及时进行解决,以便化解危机。但如果对这种情况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将会对自身的演说十分不利——如此一来,不仅化解不了危机,还打动不了人心。”

    有这样一件发生在林肯身边的故事:在林肯竞选美国总统的一次演说中出现了一次小意外:这一天,林肯在纽约市中心的一个露天场地发表竞选演说,在演说过程中,他发现台下的听众表现得非常平淡,甚至有些心不在焉。他顿时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因为他清楚,如果自己竞选总统的开场白没有让听众信服,那将对他竞选总统十分不利。于是,他立即改变了此前慷慨激昂的演说方式,而是采用了以情动人的策略,他说道:“美国社会出现的问题是每个人不希望看到的事,因为这不仅会让民众看不到未来发展的任何希望,还会让他们没有幸福感。而我竞选总统的目的就是要改变美国社会的这种现状,让民众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同时,也要增强他们的幸福指数。”在林肯说完这些话后,他发现台下的一些人从原来的心不在焉转为了认真聆听。于是他继续说道:“我相信美国的未来会更加美好,因为有千千万万人的支持。我愿意将毕生的精力放在为美国人民谋求幸福的道路上。如果我有幸当选为总统,那么我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改善民众的生活水平,第二件事就是提高美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林肯发现此时的听众已经变得全神贯注了,而且每个人眼中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显然,案例中的林肯有效地化解了听众的心不在焉,他是如何做到的呢?首先,他知道自己竞选总统确实存在一定阻力,但他没有因此而放弃,他承认这种阻力的存在,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民众对他的态度。

    其次,在林肯站在台上发表演说时,台下听众根本不予理会,而出现这种情况自然会影响林肯之前的自信。但他很快从中做出策略调整,采取了积极的补救措施。因为他知道,如果对听众的态度置之不理,就不会得到听众的支持,最终则会让他与总统之位失之交臂。

    如果仅是意识到问题,而缺少行动的话,同样不能解决问题。而林肯在这方面是个榜样,当他意识到要通过补救措施应对听众的心不在焉时,立即采取了切实的行动,这个行动就是将话说到听众的心坎儿里。听众关心的是与自己相关的东西,当林肯换了一种方式,用贴近民众实际生活的话描述自己的理想时,听众确实产生了聆听林肯演说的兴趣,他们也终于被说服,愿意相信林肯能给美国带来发展的动力,为他们谋得幸福。

    从林肯的经历中可以看出,在听众出现心不在焉时,演讲者完全没有必要为此丧失信心。只要找出解决办法,就能有效化解开场白中遇到的危机,从而为后续的演说继续进行奠定基础。但如果不重视并解决这些问题,演说很可能会变得十分不利,且效果了了。

    2.现场环境嘈杂时,该如何解决

    美国著名的演讲大师乔·吉拉德说过:“在面向公众进行演讲时,现场环境嘈杂不堪就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因为这会打乱自己的演讲计划。但如果能够处理得当,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出现。”的确如他所说的那样,一些人在演说或进行培训时,经常出现台下乱糟糟的情况,听众不仅没有认真听演说者说话,还可能让现场环境变得越来越糟糕。如此一来,一些没有经验的人就会自顾自地继续演说,但是乔·吉拉德就不会这么做。

    有一次,乔·吉拉德被英国一家汽车公司邀请到企业进行成功学方面的培训,但这家汽车公司的负责人并没有告诉员工乔·吉拉德的真实身份。当乔·吉拉德来到员工培训室后,发现已经有数百名员工在等待。于是,他并没有做自我介绍,而是直接向员工讲述汽车销售方面的技巧。当员工看到眼前这位衣着普通、其貌不扬的人时,首先将其和那些普通的讲师联系在了一起,并认为这样的讲师大多是夸夸其谈而缺少实际操作能力。于是,员工们对乔·吉拉德表现出了不屑的态度,台下一时也变得非常嘈杂。

    乔·吉拉德是一位经历过很多场培训和演讲的演说家,对演讲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从容应对。在当现场变得嘈杂之时,他并没有生气,而是站在台上,静静地听着台下员工所说的内容。过了一会儿,他对台下缓缓地说道:“看来大家非常踊跃,也非常喜欢交谈,有谁愿意到讲台上和我一起为大家进行培训呢?”台下的员工听完这句话后,本能地停止了说话,现场原本嘈杂的环境也稍有好转。可就在乔·吉拉德想正式开始自己的培训时,台下却又响起了嘈杂的声音。换成其他人,此时或许会变得愤怒,甚至会愤然离场。但乔·吉拉德并没有这样做,他微笑地环视着台下的员工,然后语气镇定且幽默地说道:“如果为你们进行培训的人是汽车销售冠军乔·吉拉德,你们会不会感兴趣?”乔·吉拉德的这句话犹如一颗“炸弹”,瞬间将现场嘈杂之声炸得一干二净,而台下的员工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位对他们进行培训的人并非等闲之辈,于是他们停止了说话,渐渐认真地接受起了培训。在接下来的培训中,现场再也没有出现嘈杂的情况,这就意味着乔·吉拉德的培训演说取得了成功。

    其实,乔·吉拉德的演说之所以能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与其能及时解决培训现场嘈杂的环境有关。那么,他是采用了什么技巧解决了现场嘈杂的问题呢?

    (1)当现场环境嘈杂时,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千万不能焦急和失态。

    乔·吉拉德认为,在培训或演说时,面对现场嘈杂的环境,首先要用一颗平常心对待,因为只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可以理性地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并想出应对措施。但如果缺少平常心,情绪上或许就会失控,这样一来,不仅不能将培训或演说进行下去,还不能让听众信服自己。

    (2)适当运用幽默灵活的语言解决问题。

    很多时候,幽默灵活的话在嘈杂的环境中作用非常明显,它就好比是一个对嘈杂现场进行调解的“和平使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幽默灵活的语言可以让现场紧张的氛围瞬间变得轻松起来,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有帮助的。案例中,当现场环境再次变得嘈杂时,乔·吉拉德没有动怒,因为他知道这样不利于问题解决,于是他凭借幽默灵活的即兴语言化解了嘈杂,并引起了员工的兴趣,最终让嘈杂的声音消失,使自己的培训顺利地开展了下去。

    3.开场白说错了词该如何解决

    一些人会因为开场白时说错了词而懊恼不已,因为这不仅会让听众感到疑惑,还会让说话者自身的形象大打折扣。

    在法国巴黎举办的庆祝“二战”胜利的宴会上,戴高乐对着法国各界代表人士发表了一段热情洋溢的演说:“欢迎各位朋友来参加本次庆功宴会,战争恶魔希特勒滚回了老家,这是一个多么让人激动的消息。战争结束了,世界也迎来了和平。让我们为和平干杯!”说完,他举起杯向在场的每个人致意。但台下的人在听到戴高乐说“希特勒滚回老家”的话时,充满疑惑,心想:“希特勒不是已经死了吗?怎么还滚回了老家呢?”此时的戴高乐似乎也意识到这句话或许会让人产生误解,于是他镇静自若地进行了纠正,他说道:“或许朋友们对希特勒滚回老家这句话存在一定疑虑,其实我想说的是,像他这样浑身沾满鲜血的战争恶魔,出生地就是在阴暗的地狱,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他才能存活,而他死后的灵魂也永远会在地狱里游荡。”

    显而易见,戴高乐在宴会中说出了让人产生误解的话。虽然这是个错误,也可能会引起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但戴高乐意识到自己说错话后及时地进行了纠正,不仅没有使自己的颜面扫地,还为自己树立了更加良好的形象。

    现实中也确实会发生一些与戴高乐犯同样错误的演说事件,但很多人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并没有意识到错误的严重性,没有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最终就出现了与本来意愿截然相反的情况——丧失颜面的同时,也让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及时发现并改正说错了词的问题就非常必要了。那么应该如何具体实施呢?

    第一,发现错误要镇定自若。在演说的开场白中,镇定自若的态度非常重要。当自己说错话后,如果表现得慌慌张张,不仅会让自身的情绪变得更糟,不利于开场白接下来的进行,而且会引起别人看热闹的心态。但如果能够表现出镇定自若,在别人面前不仅可以进行有效“伪装”,还能为纠正错误赢得必要的时间,也会为在不知不觉中补救自己的错误营造一个和谐的现场氛围,让别人感受到自己的独特魅力。

    第二,恰当地运用语言技巧。语言技巧的作用十分关键,因为当一个人说错话时,别人听在耳中会感觉不太对劲。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运用语言技巧,这才是化解开场白危机的正确方法之一。比如,可以用比喻的方式化解之前的错误。案例中戴高乐就是通过将希特勒比作杀人恶魔,以及将他的故乡比作灰暗的地狱,让人们对希特勒的罪行有深刻了解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危机”。

    4.怎样应对开场白中的忘词

    与说错词相比,开场白中的忘词,会让更多人心有余悸。在众目睽睽之下,出现忘词是一件多么令人尴尬和不安的事情,那种感觉可谓终身难忘。的确如人们所说,在开场白中,最担心也最忌讳的就是忘词,这不仅会极大地挫伤演说者的信心,还会让听众失去继续听下去的耐心。

    世界知名演说大师哈维·麦凯认为,演说中要尽可能地避免忘词的出现,因为它带来的“杀伤力”非常大。不过,他也觉得,如果真的忘词了,也不要过度紧张和不安,此时最合理的处理方式就是采取淡定的态度逐渐扭转忘词出现的尴尬场面。在自己多年演说的经验中哈维·麦凯总结出了以下应对开场白时忘词情况的技巧:

    (1)转移听众注意力。

    一位物理学教授在一次学术报告中正在讲授自己的学术研究成果,他说道:“借此机会,我想将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在座的每个人分享一下,希望得到各位的批评指正。”可当他说到某一个物理学概念时,却忽然忘记应该怎样更清楚的阐述,他感到了不安,说话也开始结巴。结果,这次学术“分享”的报告不仅没有成功,还让台下的人对他的学术研究产生了质疑。

    其实,在出现这种情况时,演说者需要运用转移听众注意力的方法来进行化解。比如,他可以这样说:“在阐述这个观点时,我想还是有必要让各位朋友先来思考一些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以分散听众的注意力,也可以为自己争取一些重新组织、思考、阐述的时间。这种方法在演讲和开场白中的作用不容小觑,它实际上是一种为自己创造时间的方法。

    (2)运用重复衔接的方法。

    什么是重复衔接的方法呢?简单来说,就是在忘词时,把最后的话通过语气加重,重复说一遍。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让中断了的思维链条迅速衔接起来,使开场白或演说可以按照正常设计继续顺利进行下去。

    比如,前段演讲最后一句话是:“雪是如何形成的,你们能告诉我吗?”而后段第一句话是:“当水汽随着风运动到别的地方,遇到冷空气后,就会形成一种固态的降水,这种降水就是雪。”也许存在一些原因,在前面的话说完之后,却把后面的话忘记了,这种情况下,就可以选择刻意地加重语气,重复之前最后那句“雪是如何形成的,你们能告诉我吗?”的办法。往往在重复说的瞬间,就可以想起后面要说的内容。这样一来,不仅会让演说继续进行下去,还不会让听众发现什么破绽。

    (3)运用跳跃衔接法。

    现实中,演说者忘词不是把后面所要表达的内容忘记了,而是把下一段的第一句或整段内容忘记了。也就是说,忘词多数其实只是忘记了某一段的衔接。遇到这种情况,只能随方就圆,哪里没有忘记就从哪里开始说起,这种方法就是跳跃性衔接法。虽然运用这种方法会丢掉一些话甚至几段话,但不至于出现演讲的中断,更不会打破现场气氛。

    假如被丢掉的一些话非常重要,在后来的演说中又回想了起来,这时就要进行补充。可以这样说:“非常值得一提的是……”这样就可以将重要且被遗忘的内容补充到演说中,从而让演说的效果得到保证。

    5.为什么听众不喜欢说话者开场白超时

    在一次国际性质的产品推介会上,来自不同国家的厂商都要通过产品推介会赢得订单,主办方规定每个厂商发言的时间为8分钟。当一家来自日本的电器厂商发言时,这名发言人并没有注意到发言时间,时间到了第7分钟时,他还在向在场的人讲述企业的发展历史及取得的荣誉,而没有对产品进行推介。时间到了8分钟,这名发言人并没有停下来,反而继续发言。此时台下的一些人开始表达不满,因为他们知道,别人每耽误一分钟,自己发言的时间就会减少。到了第11分钟时,这位发言人终于被迫停了下来,因为他发现,台下的人已经是很明显的不满了,而且也不太关注他所说的内容。

    这位发言人犯了开场白的大忌——发言超时!

    那么,究竟有什么方法可以杜绝这种情况发生呢?

    其实,最为关键的技巧就是发言人要在头脑里树立时间观念。也就是说,发言人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决定发言时间的长短,而应该按照听众所能接受的时间,以及事先规定好的时间进行开场白演说,这样不仅不会让听众感到厌烦,还会让发言变得顺利和保证效果。否则,只会让听众感到厌烦,让发言失去原本的目标效果。

    6.开场白时自己的电话响起该怎么办

    人们在参与一些活动时或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在台上的人进行开场白时,他的手机铃声忽然响起,遇到这种情况,台下的所有人都会将目光投向演说者,而此时的演说者十分尴尬,开场白的现场氛围也会变得十分别扭,演说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其实,在开场白开始前应该将手机调成振动或者静音,这不仅是对听众的尊重,也是保证开场白顺利进行的要素。如果不注重此细节,在开场白过程中手机铃声骤然响起,不仅会打断自己演说的进程,还会给听众留下不好的印象。假如演说者由于自身疏忽而忘记调整手机铃声,且不巧的是在开场白过程中手机铃声响了起来,这时该如何处理?这就需要演说者拿出具体、透明的补救措施。通常,可通过以下方式补救:

    第一,真诚地向听众表达歉意。这非常重要。此时只要说一声“不好意思”或“对不起”,就可以发挥出很好的作用。这不仅可以化解听众焦躁的情绪,还能让他们理解演说者,如此一来,便于后续开场白的进行。

    第二,如果电话不得不接,就要长话短说。现实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得不接的电话,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缩短说话时间,决不能说起来没完没了,可以和对方说:“我现在正在培训,等晚些时候再打给你……”这样可以让听众减少等待时间,从而让听众感觉你是个诚实守时的人。

    7.开场白中遇到紧急事件该怎么做

    看到这个标题,很多人或许会充满疑惑地问道:“开场白中能遇到什么紧急事件呢?”可能有不少人不会相信开场白中会遭遇到什么意想不到的紧急事件。但现实中这种情况却时有发生。紧急情况包括很多方面,也存在不确定性。比如,遭遇自然灾害就是其中一种。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却真实地发生过。有这样一个发生在日本经营大师松下幸之助身边的案例。

    一天,松下幸之助在日本熊本县参加一场技术交流会,他作为被邀请的嘉宾需要上台进行演说。当他的演说开场白刚刚进行到第三分钟时,大厅里的照明灯却出现了晃动,松下幸之助本能的反应是发生地震了。大厅里面的听众也感觉到了发生了地震,随即便出现了恐慌。就在这时,台上传来松下幸之助的声音:“大家不要惊慌,请大家保持镇定。”此时听众的紧张情绪稍有缓和。紧接着,松下幸之助继续说道:“现在请大家有序地走出大厅,具体演说时间待定。”在他的引领之下,大厅里的人有序地走了出去,并到了一处空旷的场地。事后人们确认,当时确实发生了地震,只不过,震级比较小,并没有造成人员的伤亡。

    这就是开场白中遇到的紧急事件,如果换成一般人,或许早已紧张地跑出大厅,而不顾其他人的安危了。但松下幸之助并没有这样做,紧急事件发生后,他没有恐慌,而是镇定自若地缓解人们内心的恐慌,并且组织人员撤离现场。这不仅体现出了他过硬的心理素质,还让听众感受到了他的个人魅力。

    因此,在开场白遭遇到紧急事件时,不要恐慌,要让自己冷静下来,安抚听众的情绪。

    8.遇到冷场的开场白该如何处理

    一些人满怀信心地想在人们面前发表演说,可开场白进行时,却发现现场的气氛非常冷淡,听众大多沉默不语。在这种情况下,演说者的心理会产生巨大落差,因为这与他们事先预想好的场景完全不相吻合。为此,有些演说者就会表现出悲观失落的情绪。

    其实,演说者悲观失落完全是正常心理反应,只不过,冷场情况的出现没有必要往心里去。一些经验丰富的演说者,往往事先就能预测到开场白中可能出现的冷场情况,所以,他们通常提前做好准备。

    很多时候,出现开场白出现冷场的最根本原因是听众对演说的内容没有兴趣。因此,演说者就要对症下药,解决好这样的问题。具体有哪些好办法可以解决它呢?

    (1)学会没话找话。

    演说者一般不知道听众对哪些事情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不妨多说,也就是没话找话,这样可以在说话过程中观察听众的反应,并从中找到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2)把话说到听众心坎里。

    从心理学上来讲,人大多喜欢听别人对自己说赞美的话,因为这样可以拉近彼此间的关系。如果开场白遭遇冷场,不妨采用这样的方法。比如,可以这样说:“非常高兴各位朋友能抽出时间聆听我的演说,您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如果在演说中存在错误,请朋友们及时批评指正。”相信,当听众听完这些话后,与演说者的心理距离就会缩短,因为他们的心理得到了满足感后,最终会改变此前的态度,认真听对方的演说。

    9.如何解决开场白中出现的尖刻指责

    说起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很多人都认为他只是一个美国著名的五星上将,而很少有人知道他也是一位出色的沟通大师。为什么这样说呢?从以下这个案例就可以清楚地找到答案。

    在美国白宫举行的一次军事战略会议上,麦克阿瑟进行了发言:“虽然二战已经结束,但还要增大对军费方面的投入,这样才可以让美国变得更加强大。”当他说完这些话以后,一些反对声音接连出现,这些人认为增大军费开支只会让美国的财政赤字更加严重。甚至有人站起身,向麦克阿瑟投去了鸡蛋,并大声指责道:“不要谈什么军费开支,这只会让美国经济发展变得更加缓慢。闭上你的嘴,滚下台吧!”面对如此尖刻的指责,一般人很难接受,双方之间可能也会发生争执,但麦克阿瑟对于这样的指责并没有动怒,更没有和这些人发生争执,而是耐心地听完这些人的抱怨,并从中找到了原因。随后,他用商量的口吻对台下的人们说道:“既然有人不同意增大军费的投入,那么请说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通过商讨,他研究出一个折中的方案,即把4/5的费用用在经济发展上,1/5的费用投入到军费中,这样一来,不仅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动力,而军事力量的发展也没有停止。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方案得到了大多数人赞同,此前指责麦克阿瑟的人也心服口服,没有出现激烈的反驳和不满。

    麦克阿瑟的案例告诉人们,即使在开场白过程中遭到别人的指责,也是有办法解决的。通常,可以用以下方法:

    第一,要沉得住气,不能动怒。当遭遇到别人当面的指责时,很多人从心理上都会不舒服,从而动怒。殊不知,动怒以后,会让事情变得更加糟糕,不利于解决问题。其实,面对别人的指责,演讲者不妨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并且尝试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相信这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第二,用商量的口吻化解矛盾。用商量的口吻化解矛盾,其实就是放低姿态。因为从心理学上来看,如果一个人在别人面前可以放低姿态,别人的心理才会感到舒服,并且内心的怒火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从而有利于此后的沟通。但如果不懂得用商量的口吻化解问题,只会激怒对方的情绪,而这于人于己可以说都是不利的。

    10.为什么平淡无奇的开场白不好

    很多时候,一些人的开场白非常平淡无奇,这不仅不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还会让他们产生厌烦心理,因为他们认为这样的开场白对自己来说没有任何学习和参考的价值,甚至会选择离场。

    比如,一位软件工程师在一次技术研讨会上做了这样的发言:“我要讲的内容和软件开发有关,希望大家认真听。”对于这样平淡无奇的开场白,相信很多人都会感到过于平淡,丝毫不会产生要学习软件开发的念头。但如果他能改变这种开场白,这样说:“现实中很多事情都要靠软件来实现,它已经进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我所要讲的内容恰恰是从生活入手,告诉大家在现实生活中哪些事情是需要用软件来实现的。大家有没有兴趣听?”相信,大多数人听完这样的开场白后都会对演说者的演说产生一些兴趣,自然也愿意去听软件工程师的发言。

    通过对比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平淡无奇的开场白确实很难吸引听众的注意,也很难让他们产生继续倾听下去的耐心。因此,现实中有必要抛弃平淡无奇的开场白,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沟通或演说的顺利进展。

    11.开场白被别人打断时该如何解决

    在开场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被别人打断的个别情况,这不仅会打乱演说者的思路,还会让其他听众感觉到不舒服。假如出现了这种情况,该怎样解决呢?

    首先,应该判断别人是好意还是恶意。对于那些善意的打断,应该认真听取,可以这样说:“您这样说确实没错,我会加以注意的。”但是,对于那些不怀好意甚至恶意的打断就应该当场对其进行指正。比如,可以这样说:“你说的这些观点和现实社会的道理伦理不相吻合,相信大多数人都不会接受。”

    其次,当自己的开场白被别人打断后,演说者还有必要向听众示意出现的问题。比如,可以这样说:“非常抱歉,恐怕要耽误大家一点时间了,因为有人想发表自己的观点,那么就请他来说吧。”听众听完这句话后,不仅不会责怪演说者,还会耐心地等着演说者继续进行下面的话。

    12.如何弥补开场白中语速过快的不足

    在某些开场白场合,有人会抱怨:“这个人说话的速度太快,根本听不清楚他要表达的意思,可他好像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一点也不考虑我们的感受。”演说者不能责怪听众挑剔,殊不知,正是因为这个在开场白中看似无伤大雅的毛病,很多人都不愿意再听这样的开场白,所以演说者必须要尽可能地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其方法有:

    (1)降低语速。

    过快的语速虽然是口才好的体现,但听众却未必这样认为。他们只关心自己能否听清演说者的说话内容,如果没有听清的话,过快的语速只会让他们心生反感。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降低语速,必要的时候要一字一句地说,这样才能清楚真实地向听众传达自己的意思,由此带来良好效果的开场白。

    (2)运用问句式。

    当演说者意识到语速过快听众没有听清问题时,可以运用反问的方式进行弥补。比如,可以说:“刚才说话的速度可能有些快,大家听清楚了吗?如果没有听清,我可以再说一遍。”当听众说没有听清时,演说者就需要再说一遍,这样才能解决因为语速过快而出现的问题。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