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历史进程中,从藩王入继大统,不乏其人,而明代亦不例外。燕王朱棣,在其藩王生涯中,尤其是从地处边塞,练兵作战,羽毛丰满之时,寻找到建文帝改制的机会,发动“靖难”,挥师南下,经过四年血与火的征战,取其侄朱允炆而代之,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土木之变起,英宗朱祁镇被俘,其弟郕王朱祁钰奉皇太后之命,于危难之时,代理国政,进而称帝,七年之后,以南宫复辟而退位。武宗朱厚照无子,在其死后,以遗诏迎胞弟朱厚熜入继皇位,为此引起的礼仪之争,持续数年。世宗死后,裕王朱载垕奉遗诏嗣位,倒还平和。信王朱由检的称帝,亦非预料中之事。原因是其兄熹宗朱由校虽先后有三个儿子,但皆夭折。由检本着“兄终弟及”的祖训,接替帝位。当他战战兢兢地即皇帝位,主持国政之后,表现出了他的聪明才智,一心想实现中兴。然大势已去,积重难返,随着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大军,进入北京,朱由检在孤独与无奈之中,自缢煤山,走完了他坎坷的人生之路。
朱由检的自杀,像一个淡疏的影子,留在人们的记忆中,也渐渐成为人们谈论不休的话题,不禁发问:一个励精图治的帝王,怎么会如此孤独地死去?然而,历史是无情的,历史仍在继续。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