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日子-崮山遗韵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在蓬莱境内,春日游览崮山,算是一大乐事。我对崮山产生兴趣,缘于崮山有诸多唐太宗李世民的民间传说,至于这些民间传说有无历史依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代天骄竟与并非名山秀川的崮山有瓜葛,这难道不是崮山的幸运吗?

    登攀崮山那天,已是春深时节,花红果绿,鸟飞蝶舞,满目的春光秀景令人心旷神怡。向导是村里集一中副校长老门,老门语文教师出身,表达能力很强,讲起崮山的民间传说如数家珍,我们一行6人听得津津有味,就这样一路观赏风景,一路听老门说古道今,不知不觉1司已登至山半腰,尽管尚未大汗淋漓,但也颇感腿脚酸痛。稍事休憩,我们振作精神开始向山巅冲刺。现在回想起当时的“冲刺”,无非比蜗牛爬行稍快一点罢了——没想到崮山如此难爬。泰山陡峭,但可拾级而上;华山险峻,尚有栏杆攀缘。而崮山却几无小径,我们只得于嶙峋怪石和萋萋野草间,小心翼翼地探路而行,偶尔回头一望,但见脚下松涛翻涌,白云缭绕,方知越过了许多重峦叠障,怪不得我们个个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了。终于登上峰巅,只见游人如织,有孩童,也有稀年老人,可见登攀崮山是有路的,而我们选择的“路”,是向导老门有意识安排的,他说要对我们的心志与体力来一番“火力侦察”。

    站在山巅极目远眺,只见怪峰奇石林立,蓊郁翠色连天,山风吹拂,林涛轰鸣,犹如大海潮汛一般壮阔;空中矫健的雄鹰展翅翱翔,或盘旋,或斜飞,忽而直插云霄,忽而滑落峭崖,那潇洒自如的舞姿令人艳羡;朵朵白云悠然飘逸,离山巅是那样的近,那情意绵绵的样子,仿佛要与游人携手亲密似的。而俯瞰山底,那缕缕轻纱般的云烟袅袅娜娜,条条玉带似地缠绕着山峦树木,给人一种朦朦胧胧、如梦如幻的感觉。

    崮山由南崮和北崮两峰构成,果然风光秀美,巍峨壮观,然而最令人神往的还是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时的遗踪。在老门的指引下,我们忘却了疲惫,徜徉在北崮山顶,这里便是著名的古城寨遗址。据传,唐太宗李世民率军亲征,途中劳顿,望见崮山林海苍茫,鸟语花香,便在崮顶安营扎寨,屯兵休整。从此,崮顶就永远地留下了东西校场、议事厅、插旗顶等遗迹。在西校场处,我们目睹了李世民阅兵时坐的龙墩和綉墩,观看了李世民与大将尉迟敬德对翌的棋盘。另外,插旗石窝、饮马湾、仙人脚等踪迹,也令我们幽幽而生思古之情。置身崮顶,恍然间竟观旌旗猎猎,闻战马嘶鸣,帅旗下唐太宗李世民策马横戟,英姿勃发......这景象多年来挥之不去,烙印一般存于心间。

    后来我常想,崮山与李世民的传说渊源久远,历代称颂,可见一种传说附着于一处地界,必在那儿生根发芽、辈辈相传,世上的神踪仙迹大凡如此。如果将唐太宗李世民的传说以崮山为轴,向东,向北,向西作半圆辐射,那么有关李世民的民间传说几乎覆盖了多半个蓬莱。从崮山脚下站马张家村一带的唐王庙和大王庙,到东北山岭处的遇驾夼村,到正北的龙山和蓬莱城一带,再到西北海滨的栾家口村,李世民的足迹踏遍了蓬莱境内的数十个村庄,而那些村庄的名字也颇有些韵味,什么遇驾沟、掺驾疃,什么大雪村、觅鹿夼等等,一处村庄一个传说,都与李世民有关,光带“驾”字的村庄就有近十个。可见,蓬莱不只是八仙的故乡,还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御驾村”呢。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