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日子-断想录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失败乃成功之母——这句话在一定意义上无疑是正确的,但当你不顾自身条件、违背规律而去刻意追求某个目标时,千万别把这句话奉为座右铭。

    常听有人悲观地说:“活着真没意思,还不如......”——真是可笑至极,一个人连死都不怕,难道还怕活着吗?

    生活中不能轻易相信微笑,有时候微笑的背后可能是一个可怕的陷阱;生活中也不能简单拒绝冷漠,有时候冷漠的背后很可能是一个善意的美丽。

    世界上,什么都可以重来,唯有时间和生命不可以重来;生活中,什么都可以选择,唯有虚伪与残暴不可以选择;人世间,什么都可以远离,唯有善良与率真不可以远离;生命里,什么都可以抛弃,唯有追求与探索不可以抛弃......

    没有文化品位的豪宅,即使镶金贴玉也是寒酸的陋室;没有高尚人格的躯体,即使雍容华贵也是低劣的卑贱;没有执著追求的灵魂,即使满腹经纶也是可憎的平庸。

    “宠辱莫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步天边云卷云舒”——并非劝人消极避世,碌碌无为,而是教人淡泊名利,固守正道,于喧器浮躁的尘世中,始终保持澄明、宁静、超脱的心境。

    生命本身并不天然地具有意义,但当你给自己的生命选择了个目标并且终身为之努力奋斗时,生命便具有了价值和意义,而一旦失去了这些,生命便成了一个或长或短的时间过程。

    播下慈爱的种子,你收获的将是平安与幸福;插下正直的秧苗,你收获的将是良知与高尚——亲爱的朋友,栽种美好吧,生活中处处将有为你绽开的花蕾和飘逸的芬芳。

    生活中,“美”的不一定是“善”的,“善”的也不一定是“美”的。譬如,一个人破衣烂帽但品德高尚,这是“善而不美”;一个人服饰高贵却灵魂航脏,这是“美而不善”——只有当“美”和“善”结成一对“孪生姊妹”,才是人们真正的最爱。

    世上活得“心累”的人,往往是私欲膨胀的人,这种人为己之利,常常察言观色,处心积虑,有时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有时跃跃欲试铤而走险——这种“心累”之人,可怜可悲可収可鄙可憎!

    “舍己救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献身精神固然可嘉,但一个连自己都不能保护的人,却宁愿舍弃自己而去救助别人,这种行为是勇敢还是鲁莽?这种精神值得褒扬还是应该抑制?比如说,一个大学生为了救捞一个失足落水的精神病人而献身,两条生命的价值孰轻孰重——对此,我们应该反思。

    只有敢于登山下海的人,才有可能真正领略雄伟壮阔的海韵山风;只有尝遍生活酸甜苦辣的人,才有可能真正读懂人生这部大书。

    在当今快餐、网络、高速公路的快节奏生活里,如果依然抱着“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陈腐观念,你失去的将不仅仅是工作、机遇、升迁,恐怕连人格、尊严都要受到鄙夷和漠视。

    有人赞美你,并非你“十全十美”;有人贬低你,也并非你“一无是处”。因此当得到赞美时,你不必“沾沾自喜”,而要检点自身的不足;当受到贬低时,你也不必“一蹶不振”,而要在反省中扬长避短——坚持这样的“修身养性”,你便会品尝到灵魂升华的甜美。

    热爱读书的人,居室里不一定有书房——因为书可以随时随地而读;而居室里有书房的人,却不一定喜欢读书——附庸风雅而已。

    年轻时豁出身体赚钱,年老时豁出钱来保命——这是世上最常见的现象,殊不知,钱永远没有赚足的时候,而生命亦非钱而能保得住。正如古人所言:一头白发催将去,万两黄金买不回。

    常进美容院的人,花钱买“美容”;常进饭馆的人,花钱买“口福”;常进书店的人,花钱买“知识”。买?“美容”的人并非一天比一天年轻,买“口福”的人亦非一天比一天健康,而买“知识”的人却一天比一天成熟。

    世上最好的饭菜,莫过于粗茶淡饭;世上最美的服饰,莫过于古今书籍;世上最贵的东西,莫过于善良诚实。

    生活中一个家庭一个“过法”,一个人一个“活法”,正如“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个哈姆雷特”一样,你若爱对别人“横挑鼻子竖挑眼”,倒不如将别人当作“尺子”来度量自己的“长短”。

    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往往不在于智慧的高低和机遇的多少,只在于成功者比失败者多了一份执著和坚毅。

    热衷于自我吹嘘的人,其实是在廉价地“批发”自己。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诗中蕴涵的“登高才能望远”之意,可谓人人耳熟能详,但不知你是否想过,假若没有“梯”可攀,没有“楼”可登,你还能“望远”吗?所以人生找准位置很重要,正如动物园里的老虎,它的位置应该在高山森林,但在笼子里关得久了,也就变成了“猫”。

    杨修该死,因为他“目无领导”;周瑜该死,因为他“心胸狭窄”——可见聪明人似乎都有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往往容易走极端。

    当今官场流行的“能当鸡头,不作凤尾”这句俗语,大约由春秋战国时期那句“宁为鸡口,毋为牛后”的民谚演义而来。《史记?正义》释曰:“鸡口虽小,犹进食;牛后虽大,乃出粪也。”看来“鸡头”虽小,但执掌实权;“凤尾”虽大,则是陪衬,受人摆布而已。

    放弃欲望,你便心中坦然;抛舍贪婪,你便品行高尚——这就是“士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给予人的启示。

    人生有所追求时,尽管孤独但并不寂寞;人生无所追求时,尽管舒适但并不充实;选择孤独,人生将一步一步走向收获;而选择舒适,人生却一天一天步入空虚。

    生命没有第二次机会。一个对生命负责任的人,他(她)在生活中总是充满自信,洋溢着乐观,伴随着坚毅,向往着憧憬,因之生命也就有了质量和价值。

    尊重别人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嫉妒别人就会遭到别人的嫉妒,仇恨别人最终必然得到别人的仇恨。

    人格的魅力不在于身份、地位、财富,就像绽开的花朵,不论在沟崖、荒野、茅舍,它依然美丽而芬芳。

    最清醒的人,是在纷乱迷离世事中敢于保持独立思考的人;最理智的人,是在嘈杂喧嚣人群中始终保持独立性格的人;最高尚的人,是在美丽诱惑旋涡中完美保持独立平静心态的人。

    人的本性都是追逐欢乐、避免痛苦的,然而人类社会从来都是欢乐和痛苦并存,所以做人既得会品尝欢乐,又得会咀嚼痛苦。

    选择的威力是巨大无比的:选择了高山松柏,你便会笑对酷寒,傲视风雪;选择了云中雷电,你便会风雨兼程,勇往直前;选择了妖娆妩媚,你不是昙花一现就是自作多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年轻的父母,请多给孩子一些自由发展的空间吧,当你逼着孩子学“这”学“那”时,殊不知,你已经给孩子“钉”上了一副无形且沉重的“十字架”,而“十字架”下的幼小心灵是不会安宁的。

    生活中容易上当受骗的人,并非是骗子的骗局和骗术有多么高明,而是因为这种人有一颗贪婪的心。

    和成功者、优秀者交朋友吧,你收获的将不仅仅是视野上的开阔,更重要的是人品和心智上的启迪,而当你终于有一天也敢于说出“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时,你也许与成功者、优秀者之间的距离只有几步之遥了。

    对于领导者来说,当普通群众不把你视之为“官”时,你便是一个称职的“领导者”;而当普通群众将你“恭而敬之”地视之为“官”时,你的“人气指数”恐怕也就非常有限了。

    动物界中,苍蝇和蚊子并没有良好的生活环境,但它们一生中却不会生病,而人类社会中有一些人身处高雅舒适的生活环境,却常常生“病”,而且“病人膏肓”,看来这类人连苍蝇和蚊子都不如。

    观察一个年轻人的追求与品位其实很简单,只要看他(她)常去的地方是服饰店、饭馆,还是图书馆和书店就可以了。

    很多时候,事情的发生往往就在一念之间,也就是说,一念之间既可以诞生英雄,也可以催生懦夫,但“一念之间”并不等同于“一时冲动”,“一时冲动”是理智丧失的结果,而“一念之间”则是理智持恒的必然。

    损人利己是贪婪,损人害己是报应,损人不利己是变态,利人又利己是双赢。

    有一些话说一遍即可,而有一些话说一千遍、一万遍也嫌不够,比如“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句话,有些人不但听别人说而且自己也常常说,结果自己仍然是豁出命来偏要往“网”里钻。

    “活出个样来给自己看”——多简单的道理,可惜很多人活着是为了给别人看,在别人的品头论足中,其实你已经失去了生命。

    “能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得罪了君子大不了互不往来,各奔前程;得罪了小人,你的生活里就埋下了一颗不定时的“炸弹”。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