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描写了作者与小姑娘的两次见面。第一次是在村公所的楼上。小姑娘八、九岁,身体瘦弱,衣衫破旧,她正要打电话给母亲请医生。作者通过描写小姑娘的语言、行动,表现她与外貌极不相称的冷静与干练。第二次是作者去探望小姑娘和她的母亲。而对父亲的突然失踪,面对生活的重压,面对年夜的红薯稀饭,她非常坦然,还微笑着安慰作者让她放心。小姑娘做了盏小桔灯替作者照路,并相信将来“我们大家都好!”如此的坚定、乐观反而使“我”受到了巨大的鼓舞,那盏小桔灯似乎给了“我”无限的光明。
本文在写作上主要用了象征手法。小桔灯的红光虽朦胧,却能驱走眼前的黑暗,它象征着光明,象征着胜利,也象征着小姑娘的精神。文章以“小桔灯”为题,既形象生动又引人回味。另外,本文时间和细节上的前后呼应,人物和情节的精心刻画和安排,都是值得称道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