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门口,她敲了敲门,出于礼貌,就算知道家里有人也要敲门。
“谁啊,进来。”里面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那是卖豆腐的老板娘,这是个夫妻作坊。
“大姐,是我。”她在门外应了一声。
那位豆腐老板娘用围裙擦着手就出来开门,门一开,那位大姐就愣了,一开始还没有反应过,但愣过几秒钟之后,她就认出来了。
“哎哟,原来是秦姑娘,快,快请进。”认出人之后,大姐忙着招呼两人进门。
一边招呼着,一边喊他家的男人。
“当家的,快出来,秦姑娘来了。”大姐的声音很哄亮,但是很清脆。
喊着人,手上也没闲着,又是忙着找板凳又是忙着倒水,热情的不得了。
当家的男人听到声音,赶忙从磨坊里跑了出来。
一见是秦暖暖,老郑那更是惊讶,一时间慌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忙的把手背在后面擦擦就跑过来了。
“秦姑娘您怎么来了。您看我这……又脏又乱的,让您见笑了。您别见怪啊!”老郑是个老实人,嘴也笨,不知道怎么招呼人。
“是啊,秦姑娘,我们这村子里的地方比不得京城,您将就着点。”老郑的婆娘不好意思的旁边站着。
秦暖暖也不急着说话,笑了笑,打量着四下,这院子里和当初她来的时候差不多,只是多了很网细细的网子,还有类似黄沙的东西,在村子里见到这种东西也不奇怪。
看了一圈下来,她的视线定格在那架石磨上,据她所知,那架石磨可是老郑家的家传了,从他爷爷就开始用那架石磨做豆腐卖,到了老郑这一辈,豆腐做的就更好了。
当初她来收购豆腐,看中的就是他的豆腐都是他们一家用手工磨出来的。
如今,这院子里又多了几架石磨,显然是豆腐做的好,做大了些。
按说石磨多了,出豆腐的量应该大些才对,可是那几台石磨都闲着呢,只有老郑家的这一台能看出在使用的痕迹,那上面还有清早磨豆腐留下的桨汁。
看过这些,秦暖暖的心里便升起了一团疑问,不过,她也不急,有问题要慢慢说才行。
“老郑,大姐,你们也坐下,不必这么客气,我又不是第一次来,我也是这个村子里的人,将就什么,这从何说起。”
不是秦暖暖做假,也不是她谦虚,她说的是实话,她就是这里的人,她的那个家可比这里还脏乱,她都没有嫌弃过。
听到这话,老郑和他婆娘好像很拘束似的点着头笑,还是不好意思坐下来。
上次秦暖暖来,他们不知道身份,而且上次来时,她穿的衣服也很普通,就是村子里村姑的衣服,他们自然觉得随和。
可是这次再来,身份已经大转变,而且穿的也高贵的衣服,那种料子他们恐怕都没有见过。
不仅人变了,又是他们大金主,这让老郑夫妇怎么能放得开。
见这两人始终放不开,秦暖暖挑眉无语,估计再说也没有什么用,索性直接站起身一把拉上了老郑的婆娘,拉着都没有说话,一把就将她摁坐下来。
然后对着老郑开口:“老郑大哥,坐下。有什么话我们都坐下说,好吗?”
老郑愣了愣,也不好再推辞,便在旁边坐了下来。
都坐下来后,秦暖暖才坐下来,自己倒了杯水,端起来就喝,一连喝了几口之后才道:“这天热,我赶路赶的口渴,喝点水舒服多了,还是家乡的水好喝。”
喝完之后,又倒了一碗,对着青梅叫道:“青梅,来,坐下喝水。你也口渴了。”
这么大冽冽的喝水,她就是想让老郑夫妇不觉得见外,有点亲和感,他们村子里的人向来都是这样,不会那么多的假客气。
所以,她现在也就是很“不客气”。如果说农村比城市好在哪里,秦暖暖想说,农村的人很朴实,没有那么多套路。
而大城市里,人情淡薄,早已经感觉不到什么人情味了,都是忙碌的生活,或者勾心动角,各种各样的心机。
她早就想好了,等老了以后,她就到村子里养老,住点的清静点,少些套路。
青梅倒是没有扭捏,满脸笑容就坐了下来,端起水就喝。
秦暖暖那不扭捏的性子,青梅现在也能学了几分。
老郑夫妇见到这种状况,那种拘束的感觉也渐渐的淡了下来。
秦暖暖又问了几句家常闲话,没过一会儿,一来二去,他们也就聊的熟悉些了,全然放松下来。
这个时候秦暖暖知道,是该谈正事的时候了。
“老郑,大姐,我这次来是看看豆腐的情况。听李掌柜说,你们送到云宵楼的豆腐越来越少,原因我也知道了,所以我才亲自来看看。”她不隐藏,开门见山的说明来意。
听了这话,老郑两口子耷拉下了脑袋,老郑开了口:“秦姑娘,不敢隐瞒你,李掌柜说的是事实,我们的豆腐越送越少,实在是因为做不出来啊!”
一说到这个事,老郑两口子就满面愁容,糟心的要命。他们就靠着卖豆腐挣钱度日,可是现在豆腐却越做越少,这可愁死他们了。
秦暖暖皱了皱眉,她知道老卷说的是“做不出来”是什么意思,不是豆腐做不出来,而是做不出来那样口感的豆腐。
这时,她是很佩服老郑两口子的,为了做出原来一模一样的豆腐,两口子宁可少做,少挣银子,也没有去别的地方弄水来做豆腐。
其实用虽的地方来磨豆腐也一样可以卖钱,但是两个人却没有这么做,这充分显示了这两个人的诚信。
“那口井不能用了吗?”她指着院子里的那口水。
看那井的样子,应该还是在使用之中的。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