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时多烧香,急时有人帮
平时多少香,急时才有人帮。真正善于利用关系的人都有长远的眼光,早做准备,未雨绸缪,这样在紧急时刻才能得到帮助。
朋友之间的关系就好比是一把刀,你只有常“磨”,它才不会生锈。要想让朋友帮助你,并且成为你生命中的贵人,那么平时则要多与朋友联络,这样在你需要朋友的时候他们才会出现。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体会:当自己遇到困难想找朋友帮忙时,却突然想起来,自己已有很长时间没有联络朋友了,现在有求于人家就去找,会不会太冒昧了?会不会被人家拒绝?在这种情形之下,很多人就开始后悔平日没与朋友多联系一下。
来看看这样一则寓言:黄蜂与鹧鸪因为口渴得很,就找农夫要水喝,并答应给农夫丰厚的回报。鹧鸪向农夫许诺它可以替葡萄树松土,让葡萄长得更好,结出更多的果实;黄蜂则表示它能替农夫看守葡萄园,一旦有人来偷,它就用毒针去刺。农夫并不感兴趣,对黄蜂和鹧鸪说:“你们没有口渴时,怎么没想到要替我做事呢?”
这个寓言里,黄蜂与鹧鸪都没有绝对的优势,而要想止渴,摆脱困境,就必须采取一个策略来说服农夫,虽然它们答应给农夫肥厚的回报,但由于平常的疏忽,导致二者的出招都以失败告终。其实,在这个博弈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黄蜂与鹧鸪平时注意多帮助农夫,等到有求于人时,自然也会得到农夫的帮助,这样双方都可以获得最大化的利益。所以说,平时多烧香,急时才有人帮。
国人讽刺急时求人的做法,最简练精彩的话就是“平时不烧香,I临时抱佛脚”。真正善于利用关系的人都有长远的眼光,早做准备,未雨绸缪,在紧急时刻才能得到帮助。
如果平时不烧香,等到需要时才“临时抱佛脚”,尽管你抱得很紧,下很大的工夫,人家也很可能一口就回绝你的请求。因为这个时候在他心里肯定认为你太势利。只有平时关系搞好了,到需要时才会有求必应。
想让朋友帮助你,与朋友建立良好持久的关系,最基本的原则就是要经常与朋友保持联络。不要等到需要别人帮助时才想到别人。“关系”就像一把刀,常常磨才不会生锈。很多时候,长时间不与某位朋友联络,最终就很可能失去这位朋友。
所以说,经常性的主动与朋友联系对于搞好你与朋友的关系非常重要。
试着每天打几个电话联系朋友,不但能巩固自己的交际范围,还能维系情谊。如果一天打通10个电话,一星期就有50个,一个月下来,便可达到200个左右。这样一来,你的人际网络每个月大概都可多十几个“有力人士”。
那么,在你急需朋友帮忙时就不会找不到人了。
法国有一本《小政治家必备》的书,书中教导那些有心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人,起码搜集20个将来最有可能做总理的人的资料,并把它背得烂熟,然后有规律地去拜访这些人,和他们保持较好的朋友关系。这样,当这些人之中的任何一个人日后高升,自然会为你的仕途铺开一条坦途。
“磨刀不误砍柴工。”其实,保持朋友之间的联系,并不要求我们做得太多,只需要在闲暇时去朋友家走一走,或随意地寒暄几句,或进行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总之,只要我们在努力地加深朋友对自己的印象,让彼此之间越来越熟悉,关系越来越融洽,就不愁朋友不会帮你了。
遇到朋友的人生大事,如果有空最好参加,如果实在脱不开身,也要写信或托人带去祝福或安慰。
朋友有困难的时候,更应加强联系。如果朋友生病或遇上不幸的事,应马上想办法去看看。平日尽管因工作忙没有很多时间来往,但朋友遇到困难时鼎力相助或打声招呼,才显出你们之间的深厚情谊来。“患难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关键时刻拉人一把,别人会铭记在心,当你需要帮助时朋友就肯定能为你“两肋插刀”了。
常与朋友保持联系,增加彼此的感情,这看似轻松,但要坚持下来却并非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只要坚持下来了,那么在你有困难时,不用去请朋友,朋友自会主动来帮你。相反,如果平常与朋友没什么联系,需要时再去找朋友,人家大半是不会乐意的。
2.择友要慎重,宁缺毋滥
一个人若误交了朋友就会害己一生,明明生活美满,却可能被朋友拖累得身败名裂,甚至招致“牢狱之灾”,故择友要慎重,宁缺毋滥。
人人都有朋友,但朋友分好几种。有些只能做一般朋友,见面能打个招呼就不错;有些可以互尊互敬,善聊天谈心但不适宜合作;有些却是知心朋友,可以共同成就一番大事业,这种朋友便是生命中的贵人,值得你去用心交往。
可以这么说,你能交到什么样的朋友,决定了你人的生道路是否能顺利地走下去。这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一个没有朋友的人,也就差不多无路可走,注定了会寂寞一生。但交友一定要慎重,否则,一不小心与小人为伍,不能得到帮助不说,还可能在关键时刻,被他从背后捅一刀,所以你若想在社会上生存,不用点心思去琢磨是不行的。
其实,真正懂得交友的人,多能交上对自己有益的朋友。所谓有益的朋友有三种类型,即“正直的人”“诚实的人”和“有教养的人”。而无益的朋友亦有三种类型,即“虚伪的人”、“个性软弱的人”和“卑谄善辩的人”。孔子《论语》“季氏篇”日“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这是一句警世名言,两于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
这里所谓“益友”“损友”就客观而言,实在很难加以定论,孰是孰非更难分辨。尤其在认识结交当时,并没有迹象显示朋友的缺点或坏处,就交删友的立场而言,即使朋友有某些缺点或行为有失检点之处,只要坚持自己做人处事的原则,也就不一定会受到朋友的不良影响,甚至可以利用机会婉言开导对方,引导他改邪归正重新做人。
在人际关系中不仅要以“诚恳”的态度和“互助”的精神互相激励向上,保持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更要随时保持自己的原则和自主性,不能无主张的随意与朋友妥协,以致和一些不良朋友“同流合污”,甚至与朋友“狼狈为奸”而危害社会并断送自己的前程。因此,要结交朋友应具有以下的三种心理准备,随时加以反省检讨:
1.不受利诱的心理准备
交朋友不要只看到对方有钱财、有势力或有高官爵位,不要单凭自己的喜爱、欲望而蓄意接近或攀交。
2.冷静思考的心理准备
与朋友交往过程中,要随时保持冷静的思考,仔细地考核、分析及判断,凡事要考虑其可能的结果与所受的影响。
3.自我反省的心理准备
就人际关系而言,应该随时自我反省检讨、改进自己的缺点,并仔细考核对方的个性与资质,以期发现对方的优点以互相学习。
要结交品行良好的朋友,除了要具有上述的心理准备外,还应注意不能忽略了选择朋友的重要性。选择朋友要重视其内在涵养、品德修养及学识思想都应该在自己之上,正如孔子在“学而篇”的教训日:“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教导世人交朋友要选择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自己强的人,对自己才有益处。
有利于自己的朋友,列举如下六种人以供参考:
(1)比自己有经验、才干、学问的人。
(2)具有特别的能力或有独特才能的人。
(3)能辅助自己所缺乏的才能与兴趣的人。
(4)有独特的眼光及思想,敢行动的人。
(5)有优良的个性与涵养的人。
(6)自己真正所尊敬和崇拜的人。
选择适当理想的朋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诚如孔子在“述而篇”中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教训一样,交友若能“择其善者而交之”,则完成了对朋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选择。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选择品行良好的朋友,对今后人际关系的展开不仅有所帮助,且对自己的前途亦有相当的助益。
因此,在现实情形之下,交朋友不应交那些吹捧你的人,而应该交一些能经常给你吹点凉风,经常提出一些意见的人。你首先应该觉得这种人可贵,然后你再对之细加分析,如果他提的逆言都是事实,对你有利,那就是“忠言”。俗话说,“忠言逆耳利于行”,对于这种“谏友”就应该与之诚交、深交,因为他值得一交!
交友要有选择,在博弈中,有益友的合作帮助,你的人生之路就会走得更顺畅;而损友不但不会和你合作,还会与你对抗,损害你的利益。所以我们要谨遵以上几种交友原则,最大限度地避免交到不良的朋友,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被人陷害的机会,获得朋友中贵人相助的机会。
3.对朋友要以礼相待
朋友之间的关系,即使再亲密,也不能失礼,过于随便会使朋友产生厌恶之情。恰当的礼仪不但能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还能得到朋友的信任。
朋友间平衡和谐的交往,离不开恰当的感情作为纽带,这种感情固然不能矫揉造作,但基本礼仪还是要坚守的。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号,用礼仪来维护和表达感情是人之常情。当然,我们说好朋友之间讲究礼仪,并不是说在一切情况下都要坚守不必要的繁文缛节,而是强调好友之间要相互尊重,绝不能涉足对方的禁区。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如果朋友之问过于随便,就容易侵入这片禁区,从而引起矛盾与冲突。譬如,不问对方是否空闲、愿意与否,任意支配或占用对方已有安排的宝贵时间,一说起来就不愿停止,全然不顾对方的难处与不便;或“死缠烂打”地刺探对方不愿启齿的秘密,一味探听对方秘而不宣的私事;或忘记了“人亲财不亲”的古训,忽视朋友是感情一体而不是经济一体的事实,花钱不分你我,用物不分彼此。凡此等等,都是不尊重朋友,侵犯、干涉他人的坏现象。偶尔疏忽尚可以理解和忍受,但如长此以往,必生间隙,导致朋友的疏远或厌倦,友谊的淡化和恶化。因此,好朋友之间也应注意分寸,恪守交友之道。
对朋友的失礼与放肆无忌,是最破坏友情的,其表现有以下几种,在这些方面我们一定要严格地约束自己。
1.过于张扬自我,言语无忌,伤害朋友的自尊心
也许你与朋友之间的关系异常亲密,可以说是无话不谈。而你的才学、相貌、家庭、前途等等令人羡慕,高出你朋友一头。如果你不分场合,尤其是与朋友在一起时,锋芒毕露,过于表现自己,言谈之中流露出一种优越感,这样会使朋友感到你在居高临下对他说话,在有意炫耀抬高自己,他的自尊心就会受到挫伤,会觉得和你有太强的距离感。因此,在与朋友交往时,要控制过于彰显自我的情绪,保持理智平衡,态度谦逊,虚怀若谷,把自己放在与朋友平等的地位,千万不能忘了朋友的存在。
2.“不分彼此”地把朋友的都当成自己的,让朋友对你产生厌恶
朋友之间最容易忽视的就是对彼此物品的处理不慎,常以为“朋友间何分彼此”,对朋友之物,不经许可便擅自使用,而且不加爱惜,有时迟还或不还。一次两次的话朋友很可能碍于情面,不好意思指责。久而久之则会使朋友认为你过于放肆,产生防范心理。实际上,朋友之间除了友情,还有一种微妙的契约关系。以实物而言,你和朋友之物一般都可随时互借,这是超出一般人关系之处,但是你与朋友对彼此之物首先应该有一个观念:“这是朋友之物,更当加倍珍惜。”“亲兄弟,明算账。”注重礼尚往来的规矩,要把珍重朋友之物看作如珍重友情一样重要。
3.放荡不羁,过于散漫不拘,会让朋友对你产生不耻之心
朋友之问,交往相处理应直率、大方、亲切、不矫揉造作,方显出自然本色。但如果过于散漫,不重自制,不拘小节,就会使人感到你粗鲁不自重。
也许你和一般人相处会以理性自约,但与朋友相聚就忘乎所以,或指手画脚,或信口雌黄、天马行空,或在朋友讲话时肆意打断,讥讽嘲弄,或左顾右盼,心不在焉,也许这是你的自然流露,但朋友会觉得你有失礼仪,没有风度和修养,对你产生一种厌恶轻蔑之感,不齿于你的为人,改变对你的好印象。
所以,在朋友面前应自然而不失自重,热烈而不失态,做到有分寸,有节制。
4.强制朋友做事,让朋友觉得你霸道无理
想让朋友帮忙时,不做事前的通知,登门提出所求;不顾朋友是否情愿,强行拉他与你同去参加某项活动,这都会使朋友感到你的霸道与无理。他如果已有活动安排不便改变就更让他难堪。对你所求,答应的话则打乱自己的计划,若拒绝,情面上又过意不去。或许他表面乐意而为,但心中已有几分不快,认为你太霸道,不讲道理。所以,请朋友帮忙时一定要谨守应有的礼仪,必须事先告知,采取商量的口吻讲,尽量在朋友无事和自愿的前提下提出所求,同时要记住:人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强于人。
5.不分场合、不识时务地打扰朋友,使朋友对你感到厌倦
当你上朋友家时,若遇上朋友正在休息,或正和亲人相聚,或同别的朋友准备外出,你也许自恃挚友,不顾时间场合,不看朋友脸色,坐下来就高谈阔论,说个不停,不管朋友早已如坐针毡,极不耐烦了。这样,朋友一定会认为你太没有教养,不识时务,不近人情,以后就会想方设法躲避你,害怕你再打扰他的私生活。所以,每逢此时此景,你一定要反应迅速,稍稍寒暄几句就知趣告退。珍惜朋友的时间和尊重朋友的私生活如同珍重友情一样可贵。
6.言辞尖酸刻薄,得理不饶人,使朋友觉得你极为可恶可憎
有时你好胜心切,在大庭广众前,肆意卖弄自己,贬低朋友或他人,用词又极其刻薄,以挖苦嘲笑为能事,竞不知会大伤朋友和气,使朋友感到人格受辱,认为你缺少家教,后悔误交了你。也许你还不以为然,会说朋友之间开个玩笑何必当真,殊不知说出去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再也难收回来,何况你是不是真的开玩笑朋友怎么知道。所以,朋友相处,尤其在众人面前,应和蔼相待,互敬、互慕、互尊,切勿乱开玩笑,用恶语伤人。
7.交浅言深,大肆鼓吹你与朋友的关系,使朋友认为你是个势利之人
朋友是拿来交的,而不是拿来说的,与朋友相处不久,就拿朋友说事,搞得像亲兄弟似的。此时,朋友已暗生怀疑,认为你不是交友,而是另有他图,不可真心相处,结果只会失去真正的朋友。所以,朋友之交,理应真诚相待,感情专一,万不可认为泛交会使自己显赫。
4.情能制胜,多做感情投资
尽管在现实生活中素有“认钱不认人”一说,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要你善于投资“人情生意”,自然能得到贵人的帮助。
所谓投资“人情生意”,说简单点,就是在生意之外多了一层相知和沟通,能够在人情世故上多一份关心,多一份相助。即使遇到不顺当的情况,也能够相互体谅,“生意不成人情在”。
这种“人情生意”对从未谋面的陌生人来说尤其重要,“投资”投得好时,便会给自己带来意外之财。所以说,做人情投资也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博弈策略。
张新根是杭州一家笔庄的老板。1989年在杭州创业时,他十分窘迫。
那个时候是他人生中的最低谷,苦到买不起煤饼,只能自己找一点简易的柴烧火。即使如此,他也没有放弃,而是经常出没于杭州的各个画廊、美术院校,只要有机会就给别人看他的笔,正当他四处碰壁、十分窘迫的时候,改变他命运的一个人出现了。
某一天,张新根在一个画廊里,当时任杭州画院的副院长周文清老师也来画廊参观,张新根看周老师气度不凡,就拿出一支上好的鸡毛笔要送给周老师,周老师看后感到很惊讶。这次巧遇使周文清老师对他的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笔会友,两个人在研究笔的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他的笔,周文清决定帮他开一个笔会,并免费提供场地。通过笔会,张新根认识了画院更多的朋友,还解决了多年的债务问题。还掉债务后,张新根的心情也轻松起来。时间久了,通过书画家们和顾客间的相互介绍,他的笔庄在杭州渐渐闯出了名气。
不久后,张新根将他的笔庄开在一个冷清的文化用品市场二楼的拐角里,气氛虽然冷清,但张新根却有他的想法:喜欢毛笔的人都是一些文人,不喜欢很热闹的地方,书法家、画家来这一看就会觉得比较高雅。有时他还会经常给顾客试笔,如果环境很吵闹,试笔就感觉不出来,如果在清静的地方,就不会打断他的思路,也能感觉出这个笔质量如何。
如今,张新根已经拥有两个笔庄、一家工厂,每年制作销售毛笔四五万支,张新根正走在成功的创业路上。
正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张新根找到了自己的贵人,开创了自己的一番事业,可谓幸运之极,这是他善做人情生意的结果,也是慧眼识人的结果。
其实,做生意投资人情,谈的就是一个“缘”字,彼此能够一拍即合,但要保持长期相互信任、互相关照的关系并不那么容易,所以我们需要不断进行“感情投资”。尤其是在商场上,各自都为各自的利益,彼此都晓得商人多诈多奸,人与人交往不能不防,所以很容易互相猜疑。结果“缘”就会由合作转变为对立,人情变成了敌意。在情场上,最爱的人常常会变成最恨的人,这在商场上也屡见不鲜,仇视的对手,往往曾经是最亲密的朋友。反目为仇的原因,恐怕谁也说不清,留下的都是互相指责和怨恨。
生意场上,许多人都有这种毛病,一旦关系好了,就觉得自己不再有责任去维护它了,往往会忽略双方关系中的一些细节问题。该通报的信息不通报,该解释的情况不解释,总认为“反正我们关系好,解释不解释无所谓”,结果日积月累,就形成了难以化解的矛盾。而且,人们关系好了之后,总是对另一方要求越来越高,总以为别人对自己好是应该的,稍有不周或照顾不到,就会有怨言。因此,很容易形成恶性循环,最后损害双方的关系。
可见,投资“人情生意”应该是经常性的,不仅在商务交际中不可缺少,在其他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不能没有。人情如同人际关系中的“盐”,少了它一切都会淡然无味,更不用谈有很多朋友了。一个想成大事的人,应该懂得把人情生意做得恰到好处。
5.放长线,钓“大鱼”
很多时候,贵人有如“美人鱼”一样,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便需要我们放长线,耐心等待,假以时日,便能让“美人鱼”乖乖上钩。
大家都知道钓鱼是需要技巧的,一般而言,钓鱼的基本要领可以分为三步:
首先是做饵与下钩。单从鱼饵的选择或制作而言,需要极强的判断力,比如弄清楚要钓的鱼爱吃什么样的鱼食,这反映在人际交往中就是需要了解用什么样的方式能够激起对方的欲望。此外,钓鱼的人还必须懂得下钩要找对合适的“鱼塘”及适宜的时机,这与人际交往也很相似,社交高手从来都会选择合适的场合与时机来进行交往。
其次,钓鱼要学会守竿。守竿第一是要有耐心,不可急功近利地“一下钩就想见到鱼”;第二要冷静,给“鱼”一点点“甜头”还不足以使其上当,因为也许对方是在试探是否安全。同样,高手懂得用同样的方法维系持久的交往关系。
最后,钓鱼总是要收钩的,这是最危险的时刻,要知道“到嘴边的肉却没吃到”的事情大都发生在这个阶段。因此,此时务必要深藏不露,一旦稍露行迹或过于急躁,便会功亏一篑。而那些人际交往高手一定会随机收放,张弛相宜,吊足对方胃口。
除了上述的要领外,你还应该注意把钓到的小鱼喂大、线放长些等人际交往的策略,同时还不可忽视平时对朋友、同事等身边的人进行感情投资,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渐渐成为一名“钓鱼”高手。
唐代京城中有位窦公,聪明伶俐,极善理财,但他却财力绵薄,难以施展赚钱的本领。没有办法,他便先从小处赚起。
他在京城中四处逛荡,寻求赚钱门路。某日来到郊外,却见青山绿水,风景极美,有一座大宅院,房屋严整。一打听,原来是一个权贵官宦的外宅。
他来到宅院后花园墙外,但见一水塘,塘水清澈,直通小河,水进水出,但因无人管理,显得有点零乱肮脏。窦公心想:生财路来了。水塘主人觉得那是块不中用的闲地,就以很低的价钱卖给了他。
窦公买到水塘,又凑了些钱,请人把水塘砌成石岸,疏通了进出水道,种上莲藕,放养上金鱼,围上篱笆,种上玫瑰。
第二年春,那名权贵宦官休假在家,逛后花园时闻到花香,到花园外一看,直“馋”得他流口水。窦公知道鱼儿上钩了,立即将此地奉送。
这样一来,两人成了朋友。一天,窦公装作无意地谈起想到江南走走,宦官忙说:“我给你写上几封信,让地方官吏多加照应。”
窦公带了这几封信,往来于几个州县,贱买贵卖,又有官府撑腰,不几年便赚了大钱,而后又回到京师。
他早已看中了皇宫东南处一大片低洼地,那里因地势低,地价并不贵。
窦公买到手之后,雇人从邻近高地取土填平,然后在上面建造馆驿,专门接待外国商人,并极力模仿不同国度的不同房舍样式和招待方式,所以一经建成,便顾客盈门,连那些遣唐使们也乐意来往。同时他又辟出一条街来,建造娱乐场所甚至杂耍场,把这条街建成“长安第一游乐街”,日夜游人爆满。
不出几年,窦公挣的钱数也数不清,成了海内首富。
窦公将“放长线,钓大鱼”的博弈策略发挥到了极致,为了钓到宦官他不惜血本作钓饵,又耐性极好,故能让财富滚滚而来。
善于放长线,钓大鱼的人,在看到大鱼上钩之后,总是不急着收线扬竿,把鱼甩到岸上。他会按捺下心头的喜悦,不慌不忙地收几下线,慢慢把鱼拉近岸边。一旦大鱼挣扎,便又放松钓线,让鱼游窜几下,再次慢慢收线。如此一收一弛,待到大鱼精疲力竭,无力挣扎时,才将它拉上岸。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也需要学习这种钓鱼之法。
6.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与人方便与己方便,助人不仅是给别人机会,也是给自己机会。
在博弈论中,有个相互制衡的观点,即博弈的参与者之间的行为是相互影响的。当你在博弈中采取一种策略时,也会影响到别人做出的决定。这个理论用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也是成立的。因为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每个人都和周围的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么,这个人所做的事必然会对其他人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其结果又反过来影响到自己。
有人把社会比做一张大网,把人比做这网上的一只小蜘蛛,不管这张网你是否喜欢,你都必须接受它,因为它是我们生存的基础。所以,一个人若想在世界上活得开心,就必需广结人缘,给人以方便。做事情的时候不能光考虑自己而忽略了别人,你爱别人,别人才有可能爱你。“与人方便与己方便”,蕴涵的就是这个道理。
当我们对他人送去一份关怀、一份尊重、一份赞美时,必定能收到别人对我们更大的回报,同时我们也收获了心情的平静与愉悦。当我们拿起鲜花赠送给别人时,最先闻到芬芳的是我们自己。所以说,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这就好比为他人身上洒香水,自己也能沾上些许香气。一句温暖的话,一个友好的举动,都能深深地温暖别人的心扉。
在关键的时候,你伸出了助人之手,那么,当你自己身处险境时,肯定也不会是孤军奋战。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9世纪90年代初,有一天,一个名叫弗莱明的贫穷的苏格兰农夫正在田地里耕作。忽然,他听到附近的沼泽地里传来一阵呼救声,他连忙丢下手中的活儿跑过去。到了那儿,他看见一个小男孩陷在了黑色的泥潭里,由于太过于惊恐,男孩不断地尖叫和挣扎,结果身体越陷越深。在这个关键时刻,弗莱明伸出了援助之手,沉着勇敢地将这个男孩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第二天,一个衣着华贵、气度不凡的贵族人士来到了弗莱明的家里,原来他就是那个小男孩的父亲,他带着重金来酬谢弗莱明对他儿子的救命之恩,但被弗莱明委婉地拒绝了。此时,恰好农夫的儿子从简陋的农舍跑了出来。于是,在贵族的一再坚持下,弗莱明终于同意由贵族资助他的儿子上学,贵族希望农夫的儿子能成为像他的父亲一样勇敢和善良,让所有的人都为之骄傲的人。
农夫的儿子没有让人失望,他进了最好的学校读书,最后毕业于伦敦圣玛丽医学院,后来因为发明青霉素而享誉世界,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亚历山大?弗莱明爵士。许多年以后,贵族的儿子在二战期间患上了肺炎,而再一次拯救他生命的就是青霉素,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一个巧合,是上帝的安排。难道这只是一个简单的巧合吗?这个贵族是伦道夫?丘吉尔勋爵,而他的儿子则是尽人皆知的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
“与人方便与己方便”,这句话用于这个故事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农夫的见义勇为让自己的儿子上了最好的学校,农夫儿子的发明又让贵族的儿子再一次躲过死神的光临,看来助人不仅是给别人机会,也是给自己机会。
所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受人一坏土,还人一座山”,虽然大发善心只在人的一念之间,但善心所结下的善果,却会永久地芬芳馥郁,香泽万里。
人生在世,既是短暂的,又是漫长的。要想过得快乐,过得幸福,就必须要有“与人方便”的爱心,心存善意。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无论行为多么微不足道,当你毫不吝啬地赠与别人后,就一定能吐露芬芳,绽放美丽,自己也会越发地强大起来,因为我们所收到的回报远远大于我们的付出。
孟子说过:“君子莫大于与人为善。”在博弈中,参与者之间要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就离不开和别人的合作,尤其是在现代社会,要想成功就更需要周围人的支持与帮助。那些总是主动帮助别人的人,往往最容易获得成功,因为他们最容易获得别人的回报。相反,如果你对别人的烦恼和不幸冷眼旁观,甚至落井下石,那是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帮助。
7.关键之时拉人一把
拉人一把在关键,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伸出援助之手,才能真正获得他的感激,一旦他翻过身来,必定会报答你。
在博弈中,每个人都在寻求一种策略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而聪明的参与者,不会盯着眼前的利益,他们会把眼光放长远些,在平时多给别人提供帮助,多给别人一份关心,从而为自己的成功铺好路。
其实,做这些工作并不需要多大投入,感情到了就可以了。比如,你的朋友躺在医院里,无法再与人交谈,那些势利的人都躲得远远的,这时你出现的意义绝对不凡。同样,若朋友的亲人过世了,你能找个时间陪陪他,与他聊聊天,话不需多说,也能使他感动、舒服。
晋代有一个人叫荀巨伯,有一次去探望朋友,正逢朋友卧病在床。当时的形势十分严峻,敌军刚好攻破城池,烧杀掳掠,城内百姓纷纷携妻挈子,四散逃难,根本无暇照看病人。朋友劝荀巨伯:“我病得很重,走不动,也活不了几天了,而且敌人马上就来了,你赶快自己逃命去吧!”
荀巨伯却不肯走,他说:“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我们好久不见了,我远道而来,就是为了看你。现在,敌军进城,你又病着,我怎么忍心扔下你呢?我不会放下你不管!”说完便给朋友熬药去了。
朋友非常着急,百般苦求,叫荀巨伯快走,但荀巨伯却不慌不忙,小心地端药倒水,并安慰朋友说:“你就安心养病吧,别多想了,不要管我,天塌下来有我顶着!”
这时门被踢开了,几个身上溅满血迹的士兵冲进来,其中一个喝道:“你是什么人?如此大胆,所有人都跑光了,你为什么不跑?难道你不怕死吗?”
荀巨伯毫无惧色,指着躺在床上的朋友说:“我的朋友现在病得很重,我不能丢下他独自逃命。”然后又正色道:“请你们别惊吓了我的朋友,有事找我吧。如果能让我替朋友死,我也绝不会有任何怨言!”
敌军首领听着荀巨伯的慷慨言语,再看看他那从容的态度,很是感动,说:“想不到你是一个如此高尚的人,我们怎么能够加害你们呢?走吧!”说完,就带着他的人撤走了。
可见,朋友之间惟有在患难时,才能体现真正的感情,而这种感情是足以震撼人心的。
德皇威廉一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将结束时,由于战败投降,众叛亲离,许多人对他恨之入骨,他只好逃到荷兰去保命。
但就在这个时候,有个小男孩写了一封简短、却流露真情的信,字里行间表达了他对德皇的敬仰。这个小男孩在信中说,无论别人怎么想,怎样看待威廉一世,他将永远都是我尊敬的皇帝。德皇被这个陌生孩子的信深深地感动了,邀请他到皇宫来。这个小男孩接受了德皇的邀请,由他母亲带着一同前往。德皇非常喜欢这个小男孩,后来,小男孩的母亲嫁给了德皇。
人们总能敏锐地觉察到自己的痛苦,却往往会忽略别人的痛处。很多人从来不愿去了解别人的需要,也不会花时间去关心他人。生活中很少有人能达到“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境界,但随时体察一下别人的需要,却是最简单不过的事情。时刻关心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帮助他们脱离困境,给他们以希望和勇气,当你失意之时,别人同样也会向你伸出援助之手。
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遇到什么人,不妨灵活点,经常多帮别人一把,别人必定会牢记在心,当你需要帮助时,自然也会对你报之以恩。所以,不要只与那些对你有用处的人在一起,也应多留意一下其他人,多关注一下那些被冷落的人。成功也许就来自于你平常的一个小小举动。
8.朋友越多,路子越广
朋友越多,人脉资源越丰富,那么你成功的路子就会越广,正所谓,“千金难买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
在现代社会中,专业素质与人脉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光有专业素质,没有人脉,个人竞争力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若加上人脉,个人竞争乃将是“一分耕耘,数倍收获”。拥有庞大的朋友圈,干什么事都会顺利一点。
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谁拥有了非同一般的朋友圈,谁便会占得事业的先机。
詹姆斯在一次火车旅行中偶然认识了哈德维。哈德维过去曾经是律师,后来逐渐厌倦这一行,就辞职自己开办了一家公司,现在这家公司经营得非常红火。他们聊得很投机,到目的地后,他们匆匆交换了名片,詹姆斯也顺便要了哈德维的家庭住址和电话。过了几个月后,詹姆斯所在的公司倒闭,他失业了,找工作找了几个月仍无着落,他非常着急。有一天,他忽然想起了那位在火车上遇到的人,于是就给哈德维打了电话,说明了自己的情况,问那里有没有适合自己的职位。因为哈德维的公司目前不缺人,所以他给詹姆斯介绍了另一家公司,让他去面试。就这样,詹姆斯找到了新的工作。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会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帮上你的大忙,真是应了“朋友多了路好走”的俗语。
在人际交往的博弈过程中,真正的高手,不仅能够识人、认人、通晓人际关系理论,而且还能活用这些知识,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和睦相处。
同学关系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非常珍贵的,学校生活是人生中一段美好的时光,不论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每一段都让我们回味无穷。工作之后,各个时期的同学散落在各处,在不同的领域拼搏,同学聚会时,那些比我们早成功的人很有可能成为帮助我们事业发展的贵人。
工作中,如果能与同事处理好关系也是人际关系中的一大优势。无论你跟谁做搭档,要想业绩好,首要条件是双方的合作和努力。想要实现此目标,你不妨先迈出第一步,很多人都觉得同事间有利益冲突,要达到真正的协作是不可能的。但在无利益冲突的时候,你可以和他们保持良好的关系,有利益冲突时,大家会公平竞争,无论谁成谁败,都不要抱怨。如果在公司中能够与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络,那么你的信息来源就会更多,就更容易掌握公司发展的趋势,如公司中的现状、各种力量的对比等。这也可以提升你的人气,你就更占优势,你在公司的地位也会更稳固。
通过业务关系成为朋友是很常见的事情,生产商和原料供应商、生产商和销售商、客户和银行、病人和医生等等,都属于业务关系方面的朋友。
同这些业务人员搞好关系也能巩固你在公司中的地位。例如,你与公司的一个大客户关系很好,那么在与这个客户发展业务关系时,公司可能就会把你派上去。这种关系上的朋友,往往是你帮我,我帮你,在各自业务领域中都能得到发展与成长。
建立关系、培养关系,是迈向成功人生的关键。重要的是,你的这份心思要用对人,也就是找到能给你支持和鼓励的好伙伴。他们乐于见你出人头地,愿意帮你实现梦想,这种人才是你真正的朋友。
美国《富比士》杂志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成功”找到工作的受访者中,高达75%的人是通过朋友找到的工作。因此,那些在职场中走得越顺利的人,对于“人脉”的威力,就体会得越深。
哈佛大学为了解人际关系在一个人的成功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时,就曾经针对贝尔实验室顶尖研究员做过调查。他们发现,被大家认同的杰出人才,专业能力往往不是重点,关键在于“顶尖人才会采用不同的人际策略,这些人会多花时间与那些在关键时刻可能帮忙的人培养良好的关系,在面临问题或危机时便容易化险为夷”。
哈佛学者分析,当一位表现平平的实践员遇到棘手的问题时,会努力去请教专家,之后却往往因苦候回音而白白的浪费时间。顶尖人才则很少碰到这种问题,这是因为他们在平时还用不到的时候,就已经建立了深广的朋友关系网,一旦有事请教立刻便能得到答案。
庞大的朋友关系网是一个人事业取得成功的保障,这也应验了那句“朋友多了路好走”的名言,好人缘是你成功路上必备的秘密“武器”。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