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子孙秘传-蒙古汉子(22)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巴拉和巴特两个人来到外面,果然,通智带着随从站在章盖衙门门前。

    巴拉撩衣跪在通智面前:“下官巴拉叩见钦差大人。”

    巴特却站在地上,一言不发。

    巴拉拽巴特的衣襟,让他跪下,可巴特两眼如同利剑,寒光闪烁,立而不跪。

    通智见巴特没下跪的意思,他笑着把巴拉搀了起来,他说他想看看太夫人。巴拉在前面带路,通智走在中间,巴特跟在后面。来到上房,通智深深地给太夫人作了个揖:“老婶子,通智看你来了。”

    太夫人礼节性地笑了笑,她手里捻着佛珠:“老太太哪敢劳钦差大人的大驾,大人请坐。”

    通智坐在炕沿边,离太夫人近在咫尺:“老婶子,通智今天来有两层意思:一是看望老婶子,二是为巴特送行。本来我给老人家备了一点薄礼,但外面都传遍了,说巴特要进京城告我,我是怕人说我贿赂老婶子,阻止巴特进京,所以才空手而来。老婶子,你不会挑我礼吧?”

    太夫人道:“不会,不会,通大人能想开就好。”

    通智一笑:“我想得开,想得开。巴特进京告御状,请皇上圣裁,还我一个公道,解开我们翁婿之间的误会,我求之不得。我是觉得有点愧疚,愧不在巴特,他的提拔和重用,我都操碎了心,想了很多办法,在皇上面前说了很多好话。我愧在桐花呀!桐花到了巴家没生一男半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我跟巴特说过,给桐花找个喇嘛或郎中看看,如果是桐花的毛病,我做主,给巴特纳一房侧室。”

    通智这般坦诚,大大出乎巴家人的意料。太夫人经多识广,阅人无数,马上警觉起来:通智城府太深了,心机像雾一样难以琢磨,对这种人,不能用常人的思维来推测。看来,巴特眼前这个对手很难对付。太夫人不禁为巴特担心。

    巴特没有丝毫动摇,他认为,这正是通智奸诈之处,告御状的决心更坚定了。

    通智走后,巴特到包头召家庙拜佛祭祖,又看了义子哈森,看了二哥道尔吉喇嘛,第二天就赶往京城。

    有了建威将军的公文,沿途没费什么周折,巴特顺利到达京城。

    人们都知道朝廷有吏、户、礼、兵、刑、工六个部,但与六部同一规格的理藩院却很少有人知道。理藩院是清朝专门管理蒙古及各少数民族事务的衙门,其下设有旗籍、王会、典属、柔远、徕运和理刑六个司,有点像今天的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蒙古人打官司告状要到理刑司,巴特把状子递上去,请求觐见天子。满族和蒙古族之间的关系,是清朝最为重要的民族关系。理刑司郎中把状子呈送给理藩院尚书,理藩院尚书又把状子呈送给雍正皇帝。

    太监把巴特带到养心殿,巴特向雍正皇帝行了三叩九拜大礼。雍正见巴特头戴红缨帽,上镶红珊瑚顶子,项挂朝珠,身着蟒袍,前后胸绣的是雄狮补子,脚下是一双崭新的朝靴。当年,在归化城校军场,巴特曾为雍正表演箭法和骑术,雍正对巴特印象很深。

    雍正脸色平和:“巴爱卿,听说你要状告通智?”

    巴特有点紧张,他稳了稳神,把当年在科布多劫粮的事从头到尾讲了一遍,然后道:“皇上,通智大奸若仁,大恶若善,这种奸诈恶徒留在朝中,对国家和社会的危害实在太大了,微臣请皇上严查通智,以正国法。”

    雍正未置可否:“通智向你放冷箭,可有证据?”

    巴特一指后背:“回皇上,微臣后心上的箭伤就是证据。”

    雍正一皱眉:“身为大将,征战四方,哪个身上没伤?怎么就能认定是通智所射?”

    “回皇上,当时微臣把准噶尔押粮队伍杀得溃不成军,敌军自顾不暇,根本不可能绕到微臣的背后放箭,而通智恰恰是从微臣的后面杀出。不久前,微臣的安答宝树也证实了微臣的判断。”

    “宝树是何人?”

    “宝树也是通智的受害者。当年他与微臣同在军中效力,微臣深入敌后劫粮,就是要劝宝树安答重新回到朝廷这边,可宝树忌惮通智,没有听……”

    雍正摆了摆手:“等一等,你是说宝树投降了准噶尔?”

    “……是,皇上。宝树遭通智排挤,通智不但贪占其功,还打他四十军棍,逼他出战……”

    雍正又打断巴特的话,目光中透出一股寒气:“你是怎么见到宝树的?”

    在中国的历史上,战将被俘是件极不光彩的事,巴特本不想说自己被俘,可又一想,自己忠心报国,没做什么对不起国家的事。巴特就把二次科布多战争的经过详细地奏明了雍正。

    巴特磕头道:“微臣被俘之后,不顾伤痛,夺了噶尔丹策零的汗血宝马,射死敌兵,逃出虎口,还救了傅尔丹将军。”

    雍正皇帝勃然大怒:“什么抢了噶尔丹策零的汗血宝马,射死敌兵?谁能证明这不是噶尔丹策零设的圈套?谁能证明这不是反奸计?你身为二品武官,竟连这小小阴谋都看不出来,你何以领兵?何以为将?”

    “这,皇上……”

    “朕问你,傅尔丹手下那么多大将战死,为什么你能活着?那么多将士杀身成仁,为什么你能逃出来?”

    “皇上,微臣也想杀身成仁,可是,微臣更想为国除奸,为民除害,戳穿通智的假面具……”

    “住口!疑人不用,用人不疑。通智是朕的钦差,是我大清的工部尚书,是太子太保。而你为敌所俘,受敌蛊惑,无中生有,诬陷忠良。来人!摘去他的顶戴,剥去他的官服,打进木笼,装入囚车,押赴归化城,交给通大人处治!”

    树叶飘落,天地茫茫,北风呼啸,雨雪交加。巴特坐在囚车里,雨打湿了他的衣裳,雪在他身上结成了冰。寒气侵入心底,仿佛有无数把锥子在扎他的骨头。往事一幕幕出现在眼前,通智、桐花、申慕德、雍正……宝树、大哥、奶奶、哈珠……科布多、博克托岭、沙尔沁、归化城……巴特的脸在发热,头在发热,心在发热,继而,血在奔涌,在冲撞,在搏击……

    从京城到归化城沿途千余里,囚车走了一个多月。有人报给建威将军申慕德,申慕德禀明通智。通智走出衙署,他让军兵打开木笼。由于在囚车中时间太长,加之天气寒冷,巴特腿脚不听使唤,军兵把他架进大堂。

    通智亲手给巴特倒了一杯热水,巴特既不喝水,也不说话。

    通智叹了一口气:“唉!巴特呀,皇上把你交给我,这可给我出了个大难题,我要是就这么把你放了,皇上那儿我不好交代。可我不放你,你又是我的女婿,我于心何忍哪。申将军,你说这事可怎么办?”

    申慕德道:“下官不敢多言。”

    巴特倔强地对通智说:“你不用为难,押我进监狱!”

    通智无可奈何:“年轻人锋芒毕露,遭受这么大打击,嘴还这么硬,先磨一磨你的锋芒也不是坏事。那就先把你送进大牢,我会叫人好生服侍你的。”

    自从巴特进京告御状,太夫人就常常让哈珠陪她到章盖衙门外,老人每天向东张望,期盼巴特赢了官司,早日归来。哈珠宽慰老人,说巴家世代敬佛,积德行善,佛祖一定会保佑巴特平安归来。可一连数月,也没见巴特的影子。老人每天早中晚三次跪在佛龛前,捻着佛珠,默默祷告。

    冬天的草原,天黑得很早,沙尔沁被笼罩在夜幕之中。巴拉头戴瓜皮小帽,身着坎肩,他斜卧在炕上,胳膊肘倚着棉被,跳动的烛火映在脸上。

    巴拉对妻子锡兰说:“老三就像被蒙住眼睛的山羊,到处瞎撞,谁劝也不听,现在可好,没把通智告倒,自己却丢官罢职,还被下了大狱。”

    锡兰焦虑地说:“奶奶知道不?”

    “奶奶那么大岁数,我哪敢告诉她。”

    “马上就要过年了,得赶快想个办法把老三弄出来。不然,奶奶这个年可怎么过啊!”

    巴拉思索再三,巴特和桐花毕竟是夫妻,要是她能向通智求情,老三也许会被放出来。锡兰知道丈夫想给桐花送礼,可是,桐花贪念极重,礼少了根本打动不了她的心。于是,锡兰变卖家中的财产,装了三箱子重礼,交给巴拉。

    巴拉带上两个随从,赶着马车,拉着重礼,到归化城来找桐花。自从桐花被巴特逐出副都统衙门,她和桐雪就住进了分家时买的那所宅子。通智白天到建威将军衙署办公,晚上也住在这里。这所宅子就成了通智的公馆,军兵日夜站岗。

    望见这所宅子,巴拉远远地下了车,他来到门前,向两个军兵报了自己的名字,提出要见桐花。

    两个军兵的眼睛立刻瞪了起来:“你就是那个忘恩负义、以怨报德的状告通大人的巴特哥哥?去去去,这是钦差大人下榻的地方,离远点!”

    巴拉的脸像被板子打了似的,火烧火燎地难受。也难怪两个门军发火,通智到归化城虽然只有半年,可口碑极佳。而巴特自从告了通智,他从前的威信荡然无存,上至官员,下至百姓,一提到巴特,无人不骂他狼心狗肺。

    没有太阳,天又干又冷,一阵风吹来,巴拉打了个寒战,他把衣服紧紧地裹在身上。巴拉由自己想到巴特,我穿这么多还冷,狱中的三弟不知会被冻成什么样子,我不能走,我一定要见到桐花,无论如何我也要把老三救出来。

    风越来越大,雪花飘落下来。巴拉什么好听说什么,可门军就是不让进。

    使女桐雪走了出来:“小姐在睡觉,你们吵什么……”桐雪一眼看见了巴拉:“章盖少爷!你什么时候来的?这大冷的天,快快快,进屋暖和暖和。”

    桐雪把巴拉领进院,巴拉的随从把三个大箱子也抬了进来。

    桐雪把巴拉带进西厢房,巴拉坐下,桐雪给巴拉倒了一碗热茶。

    巴拉以前没注意桐雪,现在不禁仔细打量她。见桐雪瓜子脸,尖下巴,双眉修长,双目如水,肤色微黑,体态端庄,既没有桐花那般娇媚,也没有桐花那般纤细的身姿,但朴实无华。

    巴拉说明来意,桐雪很是谦和,她马上回上房禀报桐花。

    桐雪不一会儿就回来了:“章盖少爷,小姐已经醒了,正在梳妆,您再等一下。”

    巴拉很是感动。

    桐雪又回了上房。大约半个时辰,桐雪终于从上房出来了,她道:“章盖少爷,小姐请您进去。”

    桐雪拉开上房的门,一股浓重的脂粉味迎面扑来。桐花背对巴拉,斜倚在梳妆台前,旁边放着一个炭火盆,桐花头也不回。

    巴拉叫随从把三个箱子抬进屋,桐花从镜里看了一眼三个箱子。

    桐花也没让巴拉坐,她一边拔着眉毛一边说:“找我啥事?”

    巴拉给桐花打了个千儿。打千儿是晚辈对长辈的礼数,桐雪有点着急:“章盖少爷,这可使不得,使不得!”

    桐花无动于衷,她心安理得地接受了。

    巴拉打开箱子,一箱是金子,两箱是珠宝,巴拉道:“家里人给你带的一点东西,你收着吧。”

    桐花这才转过头,她眼睛盯着箱子:“为啥给我送东西?”

    巴拉赔着笑:“三少奶奶……”

    桐花白了巴拉一眼,怪声怪调地说:“我已经不是你们家三少奶奶了,你那好兄弟把我休了。”

    巴拉忙说:“没有没有,巴特说的是气话,三少奶奶大人不记小人过,千万别跟他一般见识……”

    桐花再次打断巴拉:“你就说什么事吧?”

    巴拉低声下气地说明了来意,桐花眼睛往上看:“哼!他状告钦差大人,我可管不了!”

    巴拉好话说尽,就差给桐花磕头了,可桐花就是不答应,一旁的桐雪看不下去了,她道:“小姐,一日夫妻百日恩,姑老爷千不对,万不对,他也是姑老爷呀,你大人有大量,就给姑老爷一次机会吧。”

    桐雪的话令巴拉倍感温暖,一个念头在巴拉脑海中一闪,多么贤惠的女人,唉,要是桐雪是桐花那该多好。

    Chapter 22

    太夫人认为,巴特和哈珠一定是忌惮桐花。桐花本来就不把巴家人放在眼里,现在她阿玛又是钦差大臣、工部尚书,而且巴特又告了通智,此时说出实情,的确不是时候。

    在桐雪的劝说下,桐花总算勉强答应了。

    巴拉仅在归化城住了三天,桐雪就来送信,告诉巴拉到监狱去接巴特。

    通智带着建威将军衙署的大小官吏来到狱中,他叫人打开牢门,放走巴特。见巴特衣着整洁,只是脸色有点发暗,一看就知道,巴特在狱中没受什么罪。通智一边嘘寒,一边问暖。在场的人们无不感慨,诬陷钦差大臣本是罪不可恕,可人家通大人大人有大量,宰相肚里能撑船,丝毫也没有难为巴特。巴特有这么好的岳父,却身在福中不知福。

    巴特连正眼也没看通智,一句话也没说,转身就走。

    巴拉紧走几步跪在通智脚下:“大人,我三弟性情愚钝,是非不分,事理不明,冲撞了大人,还请大人看在桐花的分上,宽恕他。”

    通智一笑:“巴大人,请起,请起,咱们都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巴拉和巴特上车,两个人还没离开,建威将军衙署的大小官吏就骂开了——

    “巴特怎么变得如此没人情味儿,通大人这么对他,他居然连一声谢都不说。”

    “这种人连自己的老丈人都不放在眼里,算什么东西!”

    “这小子上辈子肯定是一条狼,而且是一条白眼狼……”

    回到沙尔沁,巴特来到上房给太夫人请安。老人想到了巴特告状不顺利,也想到了巴特会被罢官,甚至被下狱,但太夫人没有想到通智会亲自把巴特放出来。

    太夫人沉吟半晌才说:“你进京告通智,他又给你开公文,又给你拿盘缠;你丢官罢职,他不但不加害你,还把你放出大狱。这样的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大奸,另一种是大善。”

    巴特十分赞赏:“奶奶,你说得太对了!通智就是您说的那种大奸,我还要告他。”

    巴拉的脸顿时沉了下来:“老三,御状都告了,你还要上哪儿告?”

    巴特既无奈又惋惜:“这次我告通智是因为证据不足。只可惜宝树安答降了准噶尔,如果他能重新回到大清,我们两个一起去告通智,一定能扳倒通智。”

    巴拉火了:“你这是异想天开!马尔滚降了准噶尔,几百人受到连累,难道你不知道吗?当今皇上最恨的就是叛国投敌,如果宝树回来,那就是自投罗网!就算他有十颗脑袋,也不够砍!”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