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称帝后,在洛阳南宫大设宴席,召群臣共饮,以示庆贺。酒过数巡,刘邦不免又踌躇满志,显出了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他得意地向众人问道:“各位帮助朕夺得天下,今日君臣同聚,有什么话尽管直言,不必忌讳。朕有一问,不知你们能否回答,为什么我能夺得天下,而项羽却失去天下?”问题一出,群臣愕然。片刻之后,高起、王陵起身答道:“陛下平日待人,未免轻慢,不如项羽宽仁。但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每得一城,立即封赏,能与天下共利,人皆能效死命,所以夺取天下;项羽妒忌贤能,多猜好疑,战胜了也不加封赏,得地后不肯与人,人心难齐,所以失去天下。”大家听了,觉得有理。刘邦听了,不以为然地哈哈一笑,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在我看来,得失的原因,主要在于用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源源不断供粮饷,我又不如萧何;统百万之兵,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此三人为当世人杰,我能量才重用,所以能够取得天下。项羽只有一个范增,尚不能信用,所以为我所灭。”
大家听了,恍如梦醒,都离座下拜,对刘邦的这一番话心悦诚服。刘邦也十分高兴,令众臣归座畅饮,兴尽方散。
即使在今天看来,刘邦的话也确实有道理,他对自己成功、项羽失败的原因的分析,不能不说是十分精到的。在这以前,刘邦还同韩信发生过辩论,韩信认为刘邦只能将兵五千,自己却是“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但刘邦虽不善将兵,却善将将,所以才取得了天下。韩信对此十分清楚,但依然逃不出刘邦的手掌心。
且看刘邦是如何“将”韩信的。
项羽失败,其部将钟离眜、季布只得四处逃亡。刘邦称帝后,立即诏令全国通缉此三人,悬赏捉拿,举国搜捕。钟离眜走投无路,因与韩信同乡,一直友善,便往投韩信。韩信顾念旧情,就收留了他,将他藏在楚王府中。后来,此事不知被谁密报了刘邦。刘邦闻后大惊。
刘邦一直在提防韩信,恐其为乱,现韩信又收留钟离眜,是否有反心?于是,他颁下诏书,命韩信把钟离眜送入都城。韩信接到诏书,不忍将钟离眜献出,托言钟离眜并未在此,请使者回报了刘邦。刘邦接到回报,内心仍存疑惑,于是派人暗中探察。韩信初到他的封地时,常带着兵马出入,车马喧嚣,声势显赫。来人看到这些,密报了刘邦,说韩信兵马甚多,恐有反意。
刘邦立即召集众将领,商讨对付韩信的办法。众人都主张讨伐,向刘邦进言道:“韩信造反,请陛下发兵征讨。”刘邦听后,没有讲话。后来陈平来见,刘邦便向他请教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陈平对韩信是否确有反意还在怀疑,但对刘邦所问,又不能不答,就说:“诸将态度如何?”刘邦说:“都劝我发兵征讨。”陈平说:“陛下怎知韩信要造反?”
刘邦说:“有人密书奏报。”陈平接着问道:“除上书人外,还有没有人知道韩信要反?”刘邦道:“尚无人知道。”陈平又问:“韩信可知道有人上书?”刘邦又说不知。陈平问:“陛下现有士卒,能否胜过韩信的楚兵?”刘邦摇首道:“不能。”陈平又说:“陛下用兵之将,有谁能比得上韩信?”刘邦连说没有。陈平又道:“今兵不如楚精,将又不如韩信,如发兵征讨,促成战事,恐怕韩信不反也要反了。”刘邦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说:“这该怎么办呢?”陈平沉思片刻,说:“臣有一计,请陛下考虑。古代天子巡狩,必定大会诸侯。我听说南方有云梦泽,是游览的胜地。陛下伪称出游云梦,遍召诸侯,会集陈地。陈与楚西境相接。楚王韩信闻陛下无事出游,一定前来拜见,乘他拜见之时,伏下甲兵将他拿下,这不是唾手可得吗?”刘邦同意了他的计策,当即遣使四出,说要出游云梦,召各诸侯会集陈地。
韩信得命,当然要怀疑,他曾被刘邦两次夺去兵权,深知刘邦性格多疑,为此格外小心。这次刘邦突然游览云梦,如果不去迎驾,就有失君臣之礼,如去迎驾,又恐出意外。属将见他迟疑不决,就进言道:“大王并无过失,不过就是收留了钟离眜,违犯了君命,不如斩了钟离眜,献于陛下,陛下一定会十分高兴,如此一来,您还怕什么呢?”韩信觉得此言有理,便找到钟离眜,言语中露出了为难的意思。钟离眜说:“汉所以不敢攻楚,是恐我与你联合造反,同心抗汉。如果把我擒献给刘邦,那么,我今日死,明日你就必亡。”说完后,见韩信毫无反应,便起座骂韩道:“你不是个成大事的君子,我不该往投你处!”说完,拔剑自刎而死。韩信见钟离眜已死,便命人割下他的头,前往陈地面谒刘邦。刘邦派出使臣,不等回报,便从洛阳起身直达陈地。韩信在陈已等候数日,见刘邦到来,当即呈上钟离眜的首级。忽听刘邦厉声说道:“给我拿下韩信!”话音刚落,从车队中涌出许多武士,将韩信反绑起来。
韩信并不惊讶,感叹:“果如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刘邦道:“有人告你谋反,所以擒你。”说着,令人将韩信放置后车,也不再游什么云梦,传令诸侯,不必来会,当即返回洛阳去了。
刘邦返回洛阳,因思韩信功多过少,且说他谋反也缺少实据,便把他从狱中放出,由楚王降为淮阴侯。
楚、汉相争之时,韩信帮助项羽,则项羽可以统一天下;韩信帮助刘邦,则刘邦可以统一天下;如果韩信背叛刘邦,自树一帜,则可与项羽、刘邦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当时的具体情况为韩信提供了多次可以自立的机会,也有很多人极力劝告韩信自立为王,但韩信思来想去,还是跟刘邦干了下去。所以,韩信对于刘邦建立西汉政权,功劳应是第一位的,如果要论功行赏的话,别说只封他做了一个王侯,就是裂土并立,共同为王,也不算太过分。但封建社会的铁定律条是一山容不得二主,刘邦绝不可能和他并立为帝,最多只能封王,而韩信多少又觉得委屈,用当时的话来说,是“心怀怨望”,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不满情绪”,这种情绪发展下去,必然导致反叛。因此刘邦为了防患于未然,就先下手为强,先削了他的爵位,解除了他的大部分权力,使之困居在都城。不久,刘邦的妻子吕雉又与萧何密谋,把韩信诳入朝堂,诬以谋反的罪名,伏兵将他当场杀死。
刘邦之夺取天下,不在其德,而在其“能”,如此看来,只要有“能”,便是流氓亦可当皇帝。其实,前文已提过,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开国帝王不是流氓,就是豪强,盖因流氓无顾忌、豪强有势力也。说到这里,只好“读书人一声长叹”!
(参见《史记》等)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