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姜·蒜·酒·茶·醋治百病-五官科疾病良方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结膜炎结膜炎又称红眼病,中医称其为天行赤眼,症见患眼白睛红赤或见白睛点片状溢血,涩痒交作,怕热羞明。现代医学称作急性传染性结膜炎。

    1.【组成】木耳25克,绿茶叶10克,鸡蛋2个。

    【制配】将木耳洗净同绿茶叶、鸡蛋入锅加水2碗煮成1碗,1次服完,喝汤吃木耳、鸡蛋。

    【主治】红眼病,眼痛灼热、红肿流泪、刺痛畏光。

    2.【组成】盐少许,浓茶汁适量。

    【制配】将浓茶汁和盐调匀洗患眼或者用水冲泡盐水7分钟,每日饮4~6次。

    【主治】结膜炎,眼部充血。

    3.【组成】韭菜根、橘叶各适量。

    【制配】用橘叶裹韭菜根,男左女右塞鼻孔中,一夜见效。

    【主治】结膜炎、眼充血红肿。

    4.【组成】鸡蛋数个,茶叶适量。

    【制配】将茶叶和鸡蛋一同入锅煮,每日3次,每次吃2个茶蛋,连用3~5天。

    【主治】急性结膜炎。

    5.【组成】生姜适量。

    【制配】将生姜洗净切成薄片,贴于眼四周皮肤上,用胶布固定。

    【主治】结膜炎。

    6.【组成】干姜末适量。

    【制配】将干姜末用水调匀贴脚心。

    【主治】结膜炎。

    7.【组成】盐适量。

    【制配】每日用淡盐水洗眼数次,或用纱布浸盐水敷患眼。

    【主治】结膜炎。

    8.【组成】茶叶25克。

    【制配】将茶叶入锅煎汁洗眼。

    【主治】溃疡性睑缘炎(烂眼边)。

    头目疼痛

    1.【组成】葱叶适量。

    【制配】把葱叶插入鼻内深处及耳内,气通则痛止,且清爽。

    【主治】头目疼痛。

    2.【组成】葱子250克。

    【制配】将葱子研细末,加1升水,每次取50克煎至300毫升,去渣用来煮粥,食之明目。

    【主治】目痛。

    3.【组成】决明子、韭菜籽各6克,姜汁适量。

    【制配】将决明子、韭菜籽共研末,用姜汁调匀敷两侧太阳穴。

    【主治】目痛。

    角膜炎

    角膜炎是黑眼患病,黑睛生翳,色带鹅黄,状如凝脂,中医又称凝脂翳。

    1.【组成】葱叶适量。

    【制配】丝状角膜炎5%氯化钠(精盐)滴眼,配以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B2、维生素E或维生素A。

    【主治】化脓性角膜炎。

    2.【组成】韭菜白根10克,橘叶适量。

    【制配】用橘叶包裹韭菜根1~2层,塞鼻中,单眼塞对侧,双眼塞双侧,1天换2~3次。

    【主治】化脓性角膜炎。

    麦粒肿

    麦粒肿是化脓性细菌侵入睑腺而致的急性炎症,症见胞睑生小疖肿,形似麦粒,有压痛,易溃脓。

    1.【组成】枯明矾2~3克。

    【制配】将明矾研细末,用适量鸡蛋清调匀,涂患处,每日3次。初治时连眼部同热敷,每次10~15分钟。

    【主治】麦粒肿。

    2.【组成】鲜生地20克,醋适量。

    【制配】将鲜生地洗净捣烂,取汁与等量醋调匀,擦患处,每日3~4次。

    【主治】麦粒肿。对于红痛较重,并有明显目全肿者特效。

    夜盲

    黑夜或暗处视物不清,或不能见物即夜盲。

    1.【组成】鱼肝1块,鸡蛋2个,豆豉25克。

    【制配】将鱼肝、鸡蛋、豆豉入锅共煮熟食用。

    【主治】夜盲。

    2.【组成】鸡蛋1个,猪肝、糯米各50克,姜、盐、味精各少许。

    【制配】将肝切细与米煮粥,粥熟后打入鸡蛋,加姜、盐、味精调匀,再稍煮,空腹吃。

    【主治】夜盲。

    3.【组成】猪肝、萝卜、鲜生姜片、食盐各适量。

    【制配】将猪肝、萝卜、鲜生姜片、食盐共煮至肝熟,食饮多次。

    【主治】夜盲。

    4.【组成】羊肝60克,生葱3根,大米100克。

    【制配】将羊肝去膜切片,加生葱3根炒片刻,加水煮沸,另用100克大米煮至米开花,再放入羊肝同煮至肝熟,吃肝喝粥,连用数日。

    【主治】夜盲,角膜软化症,小儿疳眼。

    5.【组成】绿茶1克,决明子10克(文火炒至鼓起),冰糖25克。

    【制配】将绿茶、冰糖和炒好的决明子用沸水冲泡代茶饮,分3次饭后服,每日1剂。

    【主治】夜盲,青光眼。

    其他眼病

    1.【组成】精盐。

    【制配】用精盐点眼角,冷水洗后,再点,连用数次。

    【主治】迎风流泪。

    2.【组成】猪肝1具,鸡蛋2个,豆豉10克,葱白若干。

    【制配】将豆豉煎汁去渣,猪肝去筋膜切碎,葱白去须洗净,葱、肝同入豆豉汁中煮开即可,分2次饮食。

    【主治】视疲劳症,久视近物,眼胀沉重,视物模糊,头晕头痛,远视无力。

    3.【组成】绿茶1克,桑叶、菊花各15克,甘草5克。

    【制配】将绿茶、桑叶、菊花、甘草入锅加350毫升水煮沸5分钟,分3次饭后服,每日1剂。

    【主治】慢性青光眼,目硬瞳浊,渐至失明。

    4.【组成】五倍子细末30克,醋适量。

    【制配】用醋调五倍子细末30克为糊,先洗净眼睑,再涂药糊于眼睑边缘2毫米处,每日1次,连涂3~10次,可望矫正。

    【主治】倒睫。

    5.【组成】绿茶适量。

    【制配】将绿茶用沸水泡饮,每日2杯。此方可控制病情,但切不可用红茶代替绿茶。

    【主治】白内障。

    6.【组成】茶叶30克。

    【制配】用2茶杯沸水泡开茶叶,冷后用湿茶贴敷仰卧的病人眼皮周围,轻轻启合眼皮数次,会有热泪流出,不久疼痛消失。每隔半小时换茶叶1次,7~8次即愈,或用湿茶叶贴住双眼一夜。

    【主治】电光性眼炎。

    7.【组成】大蒜90克。

    【制配】将大蒜捣烂取汁,温酒送下。

    【主治】眼睑肌肉痉挛。

    鼻塞

    鼻窒塞,气不通,嗅觉减退,不闻香臭,中医称鼻渊,常见于西医的鼻窦炎。

    1.【组成】葱白适量。

    【制配】将葱白的头部用绳捆成1把,去根后切下1寸长,用开水壶或热熨斗将葱烤热,把热葱放头顶百会穴处,并以熨斗或热水袋加热,待鼻出葱气止。

    【主治】鼻塞。

    2.【组成】葱白适量。

    【制配】将葱白捣烂取汁,晚上用淡盐水清洗鼻腔后,用棉球蘸葱汁塞鼻,左右交替塞。

    【主治】鼻塞。

    3.【组成】生姜汁、葱汁各适量。

    【制配】将生姜汁、葱汁混匀滴鼻腔内。

    【主治】鼻塞。

    4.【组成】干姜、蜂蜜各适量。

    【制配】将干姜研为细末,用蜂蜜调为膏,涂鼻中。

    【主治】鼻塞。

    鼻疮

    鼻疮又名鼻疳,是指多因风热湿邪上犯,熏蒸鼻窍肌肤所致,以鼻前庭皮肤红肿糜烂、结痂、痒痛,并反复发作为主要表现的疮疡类疾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鼻前庭湿疹及鼻前庭炎。

    1.【组成】大蒜适量。

    【制配】将大蒜去皮切片贴足心,收效即止。

    【主治】鼻疮。

    2.【组成】鸡蛋1个,米醋适量。

    【制配】将鸡蛋去蛋黄留蛋清在壳内,加米醋适量,置火上微沸取下,反复3次,趁热服用。

    【主治】鼻塞。

    鼻衄

    鼻衄即鼻出血,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全身疾病和鼻部疾病的一个重要表现,常见单侧或双侧出血。

    1.【组成】冷开水300毫升,食盐5克,醋100~150毫升(都是一次量)。

    【制配】用冷开水将食盐充分溶化,先饮盐开水,间隔2~3分钟,再饮醋,早晚各1次,连服3天。

    【主治】鼻衄。胃酸过多、上腹不适、恶心等胃肠有病者忌用。

    2.【组成】棉球蘸醋。

    【制配】将蘸了醋的棉球塞入出血鼻孔内。

    【主治】鼻衄。

    3.【组成】鲜韭菜根200克,鲜鸡蛋1个,白糖适量。

    【制配】将鲜韭菜根洗净同鸡蛋和白糖入锅加清水适量同煮,蛋熟后吃蛋喝汤。

    【主治】鼻衄。

    4.【组成】侧柏叶30克,鸡蛋2个。

    【制配】将侧柏叶、鸡蛋入锅加水共煮,吃蛋喝汤。

    【主治】鼻衄。

    5.【组成】葱白、京墨各适量。

    【制配】将葱白捣烂取汁研京墨,墨汁点鼻中。

    【主治】鼻衄。

    6.【组成】葱汁、酒、醋各适量。

    【制配】将葱汁、酒、醋混合后取少许(2~3滴)点鼻。或大葱连根1把,洗净捣烂压取汁,棉球蘸葱汁紧塞衄血之鼻孔。

    【主治】鼻衄。

    7.【组成】独头蒜1头。

    【制配】将独头蒜去皮研如泥分2份,1份用8层麻纸包贴百会穴,另1份用7层麻纸包贴涌泉穴,以烙铁加温纸包。

    【主治】鼻衄。

    8.【组成】带须大葱4根。

    【制配】将带须大葱共捣如泥,敷出血鼻孔之对侧足心,双侧出血,敷双侧足心,10分钟血即止。

    【主治】鼻衄。

    9.【组成】干姜1块。

    【制配】将干姜切碎用湿纸包裹,置火边煨熟,塞入鼻孔。

    【主治】鼻衄。

    10.【组成】绿茶1克,鲜丝瓜200克。

    【制配】将丝瓜去皮切片,加水450毫升煮沸3分钟,加入绿茶,分3次服,日服1剂。

    【主治】鼻衄。

    11.【组成】鲜嫩葱叶1~2根。

    【制配】将葱叶剖开,用棉球在葱叶内膜上蘸取葱汁,塞入出血鼻孔。

    【主治】鼻衄。

    萎缩性鼻炎

    萎缩性鼻炎是指鼻内干燥、发痒、鼻塞、鼻腔扩大、头痛、嗅觉失灵的鼻黏膜干燥萎缩的一种疾病,重者鼻中有腥臭味。

    【组成】甘油25毫升,大蒜适量。

    【制配】将大蒜捣烂取汁25毫升,加甘油25毫升混匀置瓶中数日,每日数次滴鼻或用40%大蒜或50%大蒜甘油涂或滴鼻,每日3次,一般3~4天显效。

    【主治】萎缩性鼻炎。

    鼻窦炎

    鼻窦炎指的是鼻窦、副鼻窦发生化脓性炎症,鼻腔内充满脓性分泌物,造成鼻塞、嗅觉失灵、头痛、记忆力减退、耳鸣、听力减退、溢泪。鼻窦炎与中医所指鼻渊颇近似。

    1.【组成】辛夷花15克,鸡蛋2个。

    【制配】将辛夷花入砂锅,加水2碗煎取1碗,鸡蛋煮熟去壳刺小孔数个,放砂锅内,倒入辛夷花汁煮沸,同煮片刻,吃蛋喝汤。

    【主治】慢性鼻窦炎、流脓涕。

    2.【组成】茶水1杯,盐适量。

    【制配】将沏好的茶水加适量盐待适温时,左手捧杯,右手按右鼻孔,左鼻孔吸之,挤出再吸,连续吸挤3~4次,后换洗右鼻孔,每天早晚各1次,治愈为止。

    【主治】鼻窦炎。

    3.【组成】大蒜适量。

    【制配】将大蒜去皮捣烂如泥,敷于双足心,再用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更换1次。

    【主治】鼻窦炎。

    4.【组成】葱白适量。

    【制配】将葱白洗净捣烂取汁,以棉球蘸葱汁塞鼻,左右交换塞之。

    【主治】急慢性鼻炎、鼻窦炎。

    5.【组成】鸡蛋2~3个,鲜大蓟根150克。

    【制配】将鸡蛋和鲜大蓟根入锅加适量清水共煮,吃蛋喝汤。治疗期间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主治】鼻窦炎。

    鼻痈

    鼻痈是指鼻腔内生痈、疮、疖、肿,灼热、胀痛或跳痛,重者恶寒、发热、头痛,周身不适。

    1.【组成】干姜、蜂蜜各适量。

    【制配】将干姜研为细末,以蜂蜜调为膏,涂鼻腔内。

    【主治】鼻痈。

    2.【组成】大蒜适量。

    【制配】将大蒜去皮切片贴足心,见效即止,亦治鼻疮。

    【主治】鼻痈。

    3.【组成】鸡蛋清1份,米醋适量。

    【制配】将鸡蛋清留壳内,加入米醋适量,用铁丝架置火上微沸,取下,再置火上微沸再取下,如此3次即成,趁热服下。

    【主治】鼻疮,头痛,咽干咳嗽。

    4.【组成】黄连15克,枯明矾22.5克,茶汁、蜂蜜各适量。

    【制配】将黄连、枯明矾共研细末,以茶汁或蜂蜜调匀贴患处。

    【主治】鼻痈。

    中耳炎

    中耳炎是指鼻和鼻咽部有急性炎症,波及咽部和鼓室黏膜,导致听力减退、耳鸣、头沉耳痛等。

    1.【组成】熟鸡蛋黄2份,冰片粉1.2克。

    【制配】以文火将熟蛋黄熬出油,然后将蛋黄油与冰片粉和匀,擦干耳内脓水后,滴油2~5滴,每日3~4次,3~4天即可痊愈。

    【主治】中耳炎。

    2.【组成】鸡蛋清、香油各适量。

    【制配】将鸡蛋清、香油充分混搅,用时先将耳内脓液清洗干净,再滴入鸡蛋清和香油2~5滴,每日1次。一次可配2日量,要保持新鲜。

    【主治】中耳炎。

    3.【组成】绿茶、菊花、槐花各3克。

    【制配】将绿茶、菊花、槐花用沸水冲泡,代茶频饮。

    【主治】慢性中耳炎。

    4.【组成】茶叶、菖蒲各3克,牡丹皮、川芎各5克。

    【制配】将茶叶、菖蒲、牡丹皮、川芎用沸水冲泡,代茶频饮。

    【主治】卡他性、真菌性慢性中耳炎。

    耳鸣耳聋

    耳鸣是耳中有声响,耳聋则是听力减退甚至失聪。

    1.【组成】葱白、大枣各150克,桂圆120克。

    【制配】先煮大枣、桂圆,然后下葱白,煮熟服之。

    【主治】青少年病后耳鸣、耳聋,兼见头晕目眩、膝腰酸软,舌淡红、脉细弱。

    2.【组成】生葱。

    【制配】将生葱洗净捣烂塞耳或取汁滴入小耳内2滴。

    【主治】气闭耳聋。

    3.【组成】干全蝎、生姜片各适量。

    【制配】在银或铝器内将干全蝎和姜片炒干,研细末泡酒中,每天傍晚不进食,缓缓饮药酒,至能听为止。

    【主治】肾虚性耳聋。

    咽喉肿痛

    急慢性咽喉发炎、扁桃腺炎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咽喉肿痛。

    1.【组成】盐适量。

    【制配】用淡盐开水冲茶,每早1杯,连用15天。

    【主治】咽喉肿痛。

    2.【组成】蒜瓣适量。

    【制配】将蒜瓣削去两头塞鼻孔中,左痛塞右,右痛塞左,咽喉中血出即取出。

    【主治】咽喉肿痛,喉头水肿。

    3.【组成】柑皮适量。

    【制配】用柑皮煎水代茶频饮。

    【主治】咽喉肿痛。

    4.【组成】盐水、橘皮、糖各适量。

    【制配】饮淡盐水、饮橘皮糖茶。

    【主治】咽喉肿痛,喉干嗓哑。

    5.【组成】白萝卜、姜汁各适量。

    【制配】将白萝卜捣烂取汁,用时加些姜汁,频频咽服。

    【主治】咽喉肿痛。

    风热喉痹

    因风热邪毒蕴结所致之喉痹即风热喉痹,可见于西医的急性咽喉炎。

    1.【组成】大蒜数个。

    【制配】将大蒜塞于耳及鼻孔中,每日更换2次。

    【主治】风热喉痹。

    2.【组成】绿茶12克,蝉蜕5克。

    【制配】将绿茶、蝉蜕共入茶壶,沸水冲泡,随泡随饮。

    【主治】风热喉痹失音。

    虚火喉痹

    因虚火上炎所致之喉痹,咽中不适,微痛、干痒、灼热、异物感,咳之不出,咽之不下,即虚火喉痹,见于西医之慢性咽炎、咽喉炎。

    1.【组成】生姜汁、萝卜汁各5毫升。

    【制配】将生姜汁、萝卜汁混匀冲服。

    【主治】慢性咽喉炎。

    2.【组成】生姜汁、蜂蜜各等量。

    【制配】将生姜汁、蜂蜜入锅共煎数沸,顿服。

    【主治】虚火喉痹。

    3.【组成】绿茶1克,罗汉果20克。

    【制配】将罗汉果切碎与茶叶同用沸开水冲泡大半杯,加盖5分钟后饮,可反复泡饮至味淡。

    【主治】咽喉炎。

    4.【组成】鸡蛋1个,蜂蜜20克,香油适量。

    【制配】将鸡蛋打入碗中搅匀,用极沸开水冲熟,调入蜂蜜20克及香油几滴,顿服,早晚空腹各1次。

    【主治】慢性咽喉炎。

    5.【组成】茶叶、蜂蜜各适量。

    【制配】用茶叶和蜂蜜泡浓茶,冷后去渣,每隔半小时漱喉1次并咽下,每日数次,当日即可有效,应连用3日。

    【主治】咽喉炎。

    6.【组成】茶叶、干菊花各2克。

    【制配】将茶叶和干菊花用沸水冲泡6分钟,每日饭后饮1杯。

    【主治】咽喉炎。

    7.【组成】蒜、盐各适量。

    【制配】将蒜去皮捣烂取汁,加等量淡盐水(或5倍开水)漱口。

    【主治】咽喉炎。

    8.【组成】茶适量。

    【制配】用茶叶煎汤漱口。

    【主治】咽喉炎。

    9.【组成】蒜适量。

    【制配】嚼几瓣蒜,含在口中。

    【主治】咽喉炎。

    嘶哑失

    音(喉喑)声音不扬,甚至嘶哑失音,或急或慢,皆为喉喑。

    1.【组成】米醋250毫升,鸡蛋1个。

    【制配】用醋将鸡蛋煮沸15分钟,去壳再煮15分钟,蛋醋同服,服1~2枚即愈。

    【主治】急性喉炎、声带发炎、剧咳所致喑哑。

    2.【组成】淡盐水适量。

    【制配】将冲好的淡盐水含漱或常饮用淡盐水,可防唱讲所致嘶哑。

    【主治】嘶哑失音。

    3.【组成】鲜萝卜汁、生姜汁各适量。

    【制配】将鲜萝卜汁和生姜汁混合,频饮服。

    【主治】急性失音(暴哑)。

    4.【组成】蜂蜜30克,梅片末0.6克。

    【制配】将蜂蜜、梅片末用开水冲服。

    【主治】声音嘶哑。

    5.【组成】上等绿茶适量。

    【制配】冲泡绿茶,常饮。

    【主治】声音嘶哑。

    梅核气

    咽喉常有异常感觉,似有核堵塞,但又咯不出、咽不下。

    1.【组成】蜂蜜20克,鸡蛋1个,香油数滴。

    【制配】将鸡蛋打入碗中搅匀,沸水冲熟,调入蜂蜜、香油,顿服,每日早晚空腹服。

    【主治】梅核气,慢性咽炎。

    2.【组成】连核青果2颗,绿茶适量。

    【制配】将青果切碎同绿茶同沸水冲泡,盖5分钟后饮用,可反复冲泡至味淡。

    【主治】梅核气,慢性咽炎。

    3.【组成】生萝卜汁400毫升,生姜汁50毫升,蜂蜜50克。

    【制配】将萝卜汁、生姜汁、蜂蜜入锅共煎频服。

    【主治】梅核气,慢性咽炎。

    扁桃腺炎

    扁桃腺炎或称扁桃体炎,相当于中医的风温乳娥,症见咽部鲜红,扁桃腺肿大,常感咽喉干,吞咽困难,咽部黏痰不易吐出,且常伴有恶寒发热、头背肢体疼痛等全身症状。

    1.【组成】独头蒜1个,雄黄6克,杏核壳适量。

    【制配】将大蒜去皮同雄黄共捣成泥,以花生米大1块敷合谷穴上,用杏核壳盖好,胶布固定,次日穴上起疱可刺破,涂上紫药水。

    【主治】扁桃腺炎。

    2.【组成】大蒜汁200毫升,猪胆汁100毫升。

    【制配】将大蒜汁和猪肝汁在饭前煎服,成人15毫升(18岁以下患者以年龄定药汁的剂量),每日3次。

    【主治】急性扁桃腺炎。

    3.【组成】大蒜、巴豆各适量。

    【制配】将大蒜、巴豆同捣烂塞耳鼻。

    【主治】扁桃腺炎。

    4.【组成】蒜适量。

    【制配】将蒜捣烂,擦颈部并塞鼻,另外还可用蒜泥敷经渠穴,效果均佳。

    【主治】扁桃腺炎。

    5.【组成】茶叶5克,丝瓜200克,盐、茶各适量。

    【制配】茶叶冲泡取汁,丝瓜洗净切片,加盐煮熟,倒入茶汁,拌匀服食。

    【主治】扁桃腺炎,咽喉肿痛。

    6.【组成】茶叶、金银花各6克。

    【制配】将茶叶、金银花用沸水冲泡,代茶饮。

    【主治】扁桃腺炎,咽喉炎。

    7.【组成】生半夏6克,鸡蛋内膜2个,醋30毫升,水300毫升,鸡蛋清1份。

    【制配】用微火共煮沸生半夏、鸡蛋内膜、醋、水30分钟去渣,再加鸡蛋清搅匀,再煮沸,少量常含咽,使药力持久作用于咽部。

    【主治】慢性扁桃腺炎。

    8.【组成】绿茶1克,薄荷15克,甘草3克。

    【制配】1升水煮沸,投入绿茶、薄荷、甘草,5分钟即可,少量多次温饮。

    【主治】扁桃腺炎。

    骨鲠咽喉

    鱼刺或碎骨卡在咽喉,吞吐不去,疼痛难忍。

    1.【组成】威灵仙30克,醋250毫升。

    【制配】先用醋150毫升,加水1碗煎威灵仙至半碗,去渣后加醋100毫升,慢慢吞饮。

    【主治】鱼骨鲠喉。

    2.【组成】独头蒜2个。

    【制配】将蒜去皮削如圆柱形塞入鼻孔中。

    【主治】骨鲠咽喉。

    3.【组成】醋120毫升。

    【制配】先将醋缓缓喝下,再大口嚼咽馒头,或单将醋含口中,慢慢咽下,每日数次。

    【主治】鱼骨卡喉,黏性食物噎喉。

    牙痛

    牙痛是多种牙齿疾病、牙周疾病及上颌窦炎等最常见的重要症状,因原发病因不同,牙痛的类型和治疗方法也各有不同,如风火牙痛、虚火牙痛、龋齿牙痛、牙龈肿痛等。

    1.【组成】生地50克,鸭蛋2个,冰糖5克。

    【制配】用砂锅加清水2碗浸泡生地30分钟,将鸭蛋洗净同生地共煮,蛋熟后剥去皮,再入生地汤内煮片刻,服用时加冰糖调味,吃蛋饮汤。

    【主治】风火牙痛,阴虚,手足心发热。

    2.【组成】紫皮大蒜1瓣。

    【制配】将大蒜去皮切开在患者面部及下腭摩擦。

    【主治】风火牙痛。

    3.【组成】蒜适量。

    【制配】将蒜去皮,放火上煨热,趁热切开,贴敷患牙,蒜凉再换。

    【主治】风寒牙痛。

    4.【组成】小独头蒜1个,白芥子12克。

    【制配】将白芥子研末,蒜去皮捣烂如泥,两者混匀成药膏,敷于颊车穴,2~3小时起疱即取下。

    【主治】风寒牙痛。

    5.【组成】咸鸭蛋2个,韭菜100克,盐9克。

    【制配】将咸鸭蛋、韭菜、盐入锅加水共煮,空腹服。

    【主治】风火或风寒所致牙痛。

    6.【组成】生地30克,鸡蛋黄2份,冰糖少许。

    【制配】水煎生地取汁,趁热打入鸡蛋黄,搅匀加冰糖溶化,每日早上空腹服。

    【主治】肾阳不足、虚火上炎所致牙痛。

    7.【组成】陈醋200毫升,花椒6克。

    【制配】将陈醋和花椒入锅水煎,去椒含漱。

    【主治】牙痛。

    8.【组成】空心菜根200克,醋、水各250毫升。

    【制配】将空心菜根洗净同醋、水入锅共煎汤,待凉后含漱多次。

    【主治】龋齿牙疼。

    9.【组成】大蒜1头,巴豆1粒。

    【制配】将大蒜去皮和巴豆同捣为膏,取少许裹于少量棉花中,塞患侧的对侧耳内,8小时换1次,一般3~5分钟即可止痛,连用2~3次即可治愈。

    【主治】各种牙痛。

    10.【组成】茶叶3克,醋适量。

    【制配】先用开水将茶叶冲泡10分钟,去茶叶加入醋含漱,每日2~3次。

    【主治】牙痛。

    11.【组成】绿茶适量。

    【制配】将绿茶用沸水泡饮,每日2~3杯,饮后、餐后、睡前茶水漱口。

    【主治】龋齿。

    12.【组成】蒜适量。

    【制配】将蒜去皮捣泥敷双侧足心涌泉穴,数小时后取下。

    【主治】牙痛。

    13.【组成】生姜2片,川椒1克。

    【制配】将生姜和川椒入锅水煎含漱。

    【主治】牙痛。

    14.【组成】茶叶3克,盐1克。

    【制配】开水冲泡7分钟茶叶和盐,每日饮4~6次。

    【主治】牙痛。

    15.【组成】韭菜籽15克,米醋适量。

    【制配】将韭菜籽研细末,加适量米醋,捣烂成糊,敷于患处。

    【主治】龋齿。

    16.【组成】老姜、明矾各适量。

    【制配】将姜洗净切片,加明矾,烧炭研末擦痛处。

    【主治】牙痛。

    17.【组成】花椒细末、面粉、醋各适量。

    【制配】将花椒末、面粉用醋调匀,塞入牙缝或蛀孔中。

    【主治】蛀牙痛。

    18.【组成】绿茶适量。

    【制配】频嚼绿茶叶。

    【主治】牙痛。

    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亦称口疮,是最常见的口腔病变,青壮年多见,不定期反复发作。

    1.【组成】绿豆30~60克,鸡蛋1个。

    【制配】将绿豆洗净倒罐内,加水100毫升煮沸3~5分钟,用煮绿豆的水冲鸡蛋温服,每日1次,严重者每日2次。治疗期间禁食辛辣、干燥之品。

    【主治】口疮。

    2.【组成】生姜适量。

    【制配】将生姜捣烂取汁,频频漱口或将姜焙干,研末,擦患处。

    【主治】口疮。

    3.【组成】鸡蛋膜1片,淡盐水20毫升。

    【制配】鸡蛋膜用淡盐水浸泡数分钟,贴患处。

    【主治】各种口疮、口腔溃疡。

    4.【组成】川黄连6克,蛋黄油适量。

    【制配】将川黄连研细末,与蛋黄油调和,涂溃处。

    【主治】阴虚火旺,心脾积热,复感火热燥邪之口腔溃疡。

    5.【组成】葱白适量。

    【制配】葱白外用刀削下一层,将有汁面向里贴患处,每日2~3次,3~4日便可治愈。

    【主治】口腔溃疡。

    6.【组成】葱白、白萝卜籽、芥菜籽各30克。

    【制配】将葱白、白萝卜籽、芥菜籽共捣烂,贴足心,每日1次。

    【主治】口腔溃疡。

    7.【组成】绿茶、菊花、槐花各3克,冰糖9克。

    【制配】将绿茶、菊花、槐花、冰糖入锅水煎服,每日1~2次。

    【主治】口腔溃疡。

    牙本质过敏

    牙本质过敏是牙齿对冷、酸、尖锐或坚硬物体的刺激过于敏感,当刺激除去后,酸痛立即消失。

    1.【组成】大蒜适量。

    【制配】将大蒜去皮捣烂,取少量敷在双手合谷穴上或用大蒜断面在患牙处擦一擦或在酸痛处嚼碎蒜瓣。

    【主治】牙本质过敏性疼痛。

    2.【组成】茶叶适量。

    【制配】让过敏牙咬住茶叶,饭前吐掉,饭后再咬,3~5日为1疗程。

    【主治】牙齿过敏。

    3.【组成】红茶30克。

    【制配】将红茶入锅水煎,先含漱后饮下,每日2次。

    【主治】牙本质过敏。

    4.【组成】大蒜(去皮)70克,95%酒精100毫升。

    【制配】蒜切碎置瓶中,用95%酒精浸泡7天,以双层纱布过滤,用小棉球蘸浸药液涂于过敏区数分钟,吹干。

    【主治】牙本质过敏。

    牙齿松动

    1.【组成】姜汁、香附各适量。

    【制配】用姜汁浸泡香附一宿后,晾干研末,加水漱口,时时漱之。

    【主治】牙根显露、牙齿松动。

    2.【组成】隔夜茶适量。

    【制配】用隔夜茶漱口,天天如此,长期坚持。

    【主治】牙齿松动。

    3.【组成】五倍子、干地龙各15克,生姜适量。

    【制配】将地龙微炒,与五倍子共研细末,先用生姜切片擦松动的牙根,再取适量药末敷上,5日内禁咬食硬物。

    【主治】牙齿摇动或牙齿受伤欲脱落。

    骨槽风与

    颌骨疮肿骨槽风,又名穿腮毒或穿腮发,初起在耳前,连及腮颊,痛引筋骨,略有小核后渐大如核桃或溃烂,难以愈合,流臭脓,有腐肉、腐骨,类似今之颌骨髓炎。

    1.【组成】大葱60克,蜂蜜15克。

    【制配】将葱捣烂,与蜂蜜调和,敷于肿处,每日1换,30日为1疗程。

    【主治】颌骨瘤初起或颌骨囊肿。

    2.【组成】生姜5片,艾炷14壮。

    【制配】取患侧颊车穴隔姜灸14壮,每天1次。

    【主治】骨槽风。

    口腔杂病

    1.【组成】30%氯化纳溶液适量。

    【制配】用18号注射针头在麻醉下尽量抽净囊液,然后注入适量30%氯化钠溶液(相当于抽出液的1/3~1/2),必要时7~14天再注射1次。

    【主治】舌下囊肿。

    2.【组成】醋、百草霜各适量。

    【制配】以醋和百草霜厚敷舌之上下,脱则再敷,片刻即止。

    【主治】舌肿不消。

    3.【组成】大蒜、蒜叶、生姜各适量。

    【制配】切几片生姜入口细嚼,可使水疱慢慢消除,生嚼1~2瓣大蒜或蒜叶,水疱便可渐渐消失。

    【主治】口生水泡。

    4.【组成】大蒜2瓣,姜3克。

    【制配】将大蒜去皮同姜共研末,将薄药棉按于足底涌泉穴之上,再将药隔棉敷上,纱布包扎,固定一夜。

    【主治】走马牙疳初起,牙龈边缘或颊部硬结,红肿疼痛,继而腐烂,色灰白,随即变为黑色,流出紫黑血水,溃部微痛而痒,甚则唇腐齿落,腭破腮穿,鼻梁塌陷。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