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博览2-生态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动物资源的分类

    地球上的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温度差别以及复杂的地形使得植被呈现多种多样的类型,从而为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有利的但又各不相同的自然环境。动物资源按照主要用途分类,大致可以分为珍贵特产动物、食用动物、药用动物、工业用动物、实验动物、害虫害兽的天敌动物、观赏动物和具有其他作用的动物等8类。

    珍贵特产动物指具有重要经济价值或学术价值的特产种类,如哺乳动物中的大熊猫、金丝猴、羚羊、白唇鹿、黑麂、野牦牛、藏羚和台湾猴等,鸟类中的鸳鸯、褐马鸡、蓝马鸡、蓝鹇、红腹锦鸡、皇腹角雉、绿尾红雉、几种长尾雉以及扬子鳄、大鲵等。

    食用动物可分为水产、禽类、兽类3种。食用水产动物指海洋和内陆水域中的可食用的动物资源。食用禽类包括鸡、鸭、鹅等家禽以及野生飞禽中的各种野鸡、雁、野生雉鸡类及斑鸠等,森林鸟类如鹧鸪、松鸟、鹌鹑和斑鸠等均为食用禽类中的上品。至于食用兽类,哺乳动物中的有蹄类是最为重要的食用动物。

    中国是使用动物药材最多的国家。无脊椎动物中药材有石决明、地龙、蝎等。脊椎动物中药用鱼类有海马和海龙等。药用两栖类有蟾蜍、中国林蛙等。爬行类药材也有数十种,如龟板、鳖甲、蛤蚧和银环蛇等。哺乳动物类药材有麝香、鹿茸及鹿角、熊胆、甲片等。

    工业用动物资源用于制裘、制革,提取香料、脂类,制作羽绒及其他工业用途等。例如鲸皮和各种大中型蛇皮是良好的制革原料,鳄皮制品则更为名贵。鲸类可提供大量的脂肪。天鹅及野鸭绒质轻而软,保温性能好,可加工成绒衣绒被。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传统实验动物如小白鼠、大白鼠、家兔和豚鼠已经不能满足各专项实验的需要。因而,野生实验资源的开发利用日益受到重视。中国有灵长类动物14种,用作实验的主要是猕猴。它被广泛用于避孕、免疫、内分泌、肿瘤和心血管等方面的研究。

    天敌动物资源十分广泛,包括食虫昆虫,如捕食性的瓢虫、草蛉、蜘蛛、螨类,各种害虫的寄生蜂、寄生线虫、寄生真菌、细菌和病菌,各种青蛙和蟾蜍,食鼠的蛇类,食虫鸟类和兽类等。猫头鹰类是啮齿动物的天敌,它们在控制害兽的数量及维持自然生态平衡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小型猛禽给农、林、牧业带来的直接或问接的经济效益,甚至超过了它们自身的个体经济价值。

    观赏动物种类繁多,如鱼类中的中国金鱼,鸟类中的各种鹤类、天鹅、红腹锦鸡、绿孔雀、犀鸟、鹭类、相思鸟、画眉与黄鹂等。哺乳类中的各种灵长类、鹿类、熊类、虎、豹、大熊猫、小熊猫、象等。

    许多媒介昆虫在生命活动中给一些靠虫媒传授花粉的作物带来丰产。原生动物如眼虫,可作为有机污染的指示动物。不少低等动物在净化水质、保护环境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多种浮游动物、底栖动物是经济鱼类的饵料。多种食用价值不高的海洋动物却能用来加工成畜、禽饲料。小型海兽如海豚、海狮及海豹,具有潜水能力强、智力发达、性情温驯以及嗅觉、听觉灵敏等特点。它们不仅是现代仿生学的研究对像,而且还可加以驯养用于潜水作业及某些特殊的军事用途。至于飞鸽传书、义犬救主、金丝鸟预报瓦斯等,更是早被人们所熟知的常识了。

    植物资源的分类

    植物资源是指能提供物质原料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可利用植物。植物资源从广义上说,也可包括农林栽培和利用的植物在内,但通常所指的是野生的原料植物。植物资源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按用途分类,大致可划分为食用、药用、工业用、改造保护环境类和种质资源5大类。

    食用类植物资源包括直接和间接食用的植物,间接食用植物是指饲料、饵料和蜜源植物。最重要的食用植物有8类,即淀粉植物、含糖及甜味剂植物、蛋白质植物、油脂植物、维生素植物、食用色素植物、饲料植物和蜜源植物。

    药用植物包括中草药和植物性农药两类。药用植物自古以来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和保健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如生津安神大补元气的人参,治疗小儿麻痹症的特效药石蒜碱,用于制造可的松的薯芋皂甙元,用于治疗冠心病的萝芙木碱,抗白血病的有效药物三尖杉脂碱和高三尖杉脂碱等。至今为止,植物萃取物在治疗肿瘤、艾滋病、心血管病与精神病等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另外,从植物中寻找和研制能高效杀虫、杀菌的低浓度农药的工作正在加紧进行之中。

    工业用植物资源包括木材、纤维、鞣料、芳香油、胶脂、工业油脂及植物性染料等资源。工业用植物资源可用以纺织、造纸、编织、印染、制药、化工原料等方面。

    这部分植物包括5类。一为防风固沙植物,如木麻黄、大米黄、多种桉树、银合欢、杨树等。二为保持水土、改造荒山荒地植物,如银合欢、金合欢、雨树、牛油树、洋槐及多种木本油料植物。三为固氮增肥、改良土壤植物,如碱蓬、紫苏、紫云英、红萍等。四为监测和抗污染植物,如碱蓬、凤眼蓝、大多数绿色植物和许多水藻。五为绿化美化、保护环境植物,包括各类草皮、行道树、观赏花卉、盆景等。

    每一种植物物种具有不同的遗传特性,都应视为不同的种质。每一种具有不同特征的植物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然而由于人们对于天然植被的不合理开发和破坏,以及局部地区环境的严重污染,一些植物种类已濒危或灭绝。而种质的丢失是不可再生的。因此,必须建立有用植物的“种质库”。植物园和自然保护区应担负起保护种质资源的重大任务。

    我国的28个世界级自然保护区

    世界生物圈自然保护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提出的实施特殊理念和目标的保护区,它具有保护、可持续利用和基地支持(科研、监测、教育、培训)生物圈保护区的三大功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各国的“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生物圈保护区全球网络,作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基地。

    目前我国已建立自然保护区一千多处,截止到2007年底,已有28处被列为联合国“世界生物圈”自然保护区。

    1.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吉林省安图、抚松、长白三县交界的白头山地区。1980年初被联合国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该保护区面积达20多万公顷,是我国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自下而上有4个垂直结构明显的自然景观带。依次是针阔混交林带、暗针叶林带、岳桦林带和高山冰原带。长白山的植物多达1400多种,有“温带生物资源基因库”之称,野生动物有400多种。主要珍稀动植物有东北虎、梅花鹿、紫貂、金钱豹、红松、长白落叶松等。

    2.卧龙自然保护区

    位于四川省西部汶川县境内。1980年初被联合国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该保护区面积为20万公顷,主要保护西南高山林区自然生态系统和大熊猫等珍稀动物。这里是亚热带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由于高山阻挡了太平洋东来的气流及西风环流,形成终年温凉湿润的亚热带山地气候。从山麓到山顶形成了完整的垂直分布带谱。主要珍稀动植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羊、小熊猫、白唇鹿、四川红杉、岷江柏、独叶草、追龄草、香樟等。

    3.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广东省肇庆市。1956年被列为我国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80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是全球17个热带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中最北的一个。该保护区面积为1140公顷,主要保护亚热带常绿季雨林。鼎湖山地处北回归线南侧,热带边缘。北回归线附近由于受东北信风带控制,往往形成广阔的热带沙漠,而鼎湖山在海洋季风影响下,孕育了茂密的季雨林,因而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色宝库”。植物有2400多种,动物有250多种。珍稀动植物有木荷、乌榄、格木、子京、苏铁、桫椤、苏门羚、白鹇等。

    4.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贵州省江口、印江、松桃三县交界处。1986年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该保护区是当今少有的亚热带完整生态系统,面积为4.1万公顷,主要保护黔金丝猴和珙桐等珍稀动植物。黔金丝猴与大熊猫一样都是第四纪的伴生动物,是名符其实的“活化有“植物活化石”之称的珙桐石”,目前仅在梵净山林区有100到500只,对研究古老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有很高价值。天然珙桐仅存于我国,在梵净山的面积最大,因开花时犹如白鸽展翅而被称为“中国的鸽子树”。19世纪晚期,它漂洋过海流传国外,如今成为世界著名的观赏树。

    5.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福建省建阳、崇安、光泽县境内,1987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该保护区面积约为5.7万公顷,主要保护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及珍贵动植物。高等植物有1800多种,鸟类有400多种,蛇类有56种,昆虫20000多种,被称为“物种基因库”、“鸟类天堂”、“蛇类王国”、“昆虫世界”。主要珍稀动植物有:银杏、石松、草鹗、厚唇鱼、角蛙、丽棘蜥、大平头胸龟等。

    6.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林浩特市。1987年被纳入世界自然保护区网。该保护区是典型的温带草原生态系统,草类资源丰富,牧草优良,是我国和世界的第一个草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代表性植物有:沙地云杉、药用植物大针茅、狐芽、冰草、艾蒿、黄芪、甘草等。

    7.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位于湖北省房县、兴山、巴东三县境内。1989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该保护区面积约为7.4万公顷,主要保护金丝猴、珙桐等珍稀动植物。神农架以峰、垭、云、洞、树,号称“神农五奇”,其中的树就是指当地有2200多种高等植物,有的是濒于灭绝的古老物种,如珙桐、铁坚杉、水青树、连香树、领春木等。动物有570多种,有的动物有奇特的白化现象,如白熊、白蛇、白獐、白金丝猴等20多种,目前这些动物的白化原因还是未解之迷。

    8.博格达峰自然保护区

    位于新疆中部,天山东段。1990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该保护区由天池自然保护区和中国科学院阜康荒漠生态站两部分组成,主要保护濒危动物(如天鹅、雪鸡、雪豹)、荒漠、森林、草原、天池风景区及荒漠绿洲。

    9.盐城自然保护区

    位于江苏省盐城市。1992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该保护区主要保护以丹顶鹤为主的珍禽。这里由盐蒿滩、草滩、芦苇沼泽7万公顷,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是全球最大的丹顶鹤越冬地。珍稀动物除丹顶鹤外,还有白鹳、白鹤、白肩雕、白头鹤、白枕鹤、黑鹤、灰鹤、天鹅等。

    10.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1992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该保护区面积为20万公顷,是我国热带生态系统和多种动植物的综合自然保护区。西双版纳的植物在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下,孕育成为有别于赤道热带雨林的季风雨林。这里的高等植物有4000多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类植物几乎有一半分布在这里,如1975年发现的高达70多米的望天树,曾轰动植物学界。动物以鸟类最丰富,有400多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1/3。兽类62种,如亚洲象、印度虎、云豹、小灵猫、懒猴都是稀有动物,特别是白颊长臂猿,是灵长类比较进化的物种之一,且数量稀少,是国家重点保护对象。

    11.天目山自然保护区

    位于浙江省临安县西北的天目山。1996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该区面积达1000公顷,主要保护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区内的植物以“高、大、古、稀”而闻名,如树龄在1500年以上的银杏,树高50多米;胸径1米多的金钱松及稀有的铁树、马挂木等,都有“大树王国”之称。珍惜动物有云豹、穿山甲、虎纹蛙、树蛙、蝾螈等。

    12.茂兰自然保护区

    位于贵州省南部荔波县境内,1996年被纳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该保护区是我国亚热带乃至世界上同纬度地区残存下来的、绝无仅有的一片十分集中且原生性强又比较稳定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

    13.九寨沟自然保护区

    位于四川省南坪县。1997年被联合国纳入世界生物保护区网。该保护区面积约为6万公顷,是我国第一个以保护自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九寨沟是一条纵深60多千米的山谷,相传以前有九个藏族聚集的村寨,故名九寨沟。这里最独特的是湖光山色,108个湖泊被当地人称为108海,连接湖泊的是几十个瀑布,碧湖、红柳、飞瀑、翠柏,色彩和谐,动静相宜,浑然天成。

    14.丰林自然保护区

    位于黑龙江省伊春市。1997年被纳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该保护区面积为1.84万公顷,主要保护原始红松林。这里地处大兴安岭东部,离海洋较近,易获得来自海洋的潮湿空气,故气候温湿。植物有2000多种,其中一半为东亚特有种,如红松、沙冷杉、臭冷杉、红皮云杉等。利用价值最大的是红松,而其自然生长需100~200年时间才能达到20米到30米高,因而成为丰林的主要保护对象。

    15.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

    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位于浙江省平阳县东南海面。1997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南麂列岛距鳌江镇30海里,距温州市50海里,距台湾基隆140海里,陆域面积11.13平方千米,其中本岛7.64平方千米,由大小52个岛屿组成。列岛风光秀丽,有各类景观180多处,宽广的大沙岙沙滩,三盘尾的天然草坪,巧夺天工的天然壁画,风浪雕蚀的奇特礁石,令人神驰的鸟岛、蛇岛、蜈蚣岛、水仙花岛各具特色;郑成功操练水师遗址、摩崖石刻、宋美龄“栖凤居”等处的人文景观更丰富了南麂岛的历史内涵。

    16.山口自然保护区

    山口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山口镇,面积8000公顷,2000年被纳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生态系统。本区地处沙田半岛的沿海滩涂地带,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保护区海岸线总和长50千米,区内分布着发育良好、结构典型、连片较大、保存较完整的天然红树林,有红海榄、木榄、秋茄、桐花树等12种红树林等12种红树林植物,其中连片的红海榄纯林和高大通直的木榄在我国已为罕见。该区具典型的大陆红树林海岸生态系统特征,红树林中还栖息着多种海洋生物和鸟类,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17.白水江自然保护区

    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武都县和文县境内,2000年被纳入世界生物保护区网。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1978年建立的。主要保护对象是大熊猫等珍贵稀有野生动物及其森林生态系统。总面积为213750公顷,其中核心区97329公顷,实验区116420公顷,保护区内森林茂密,物种丰富,是大熊猫分布的最北缘,被誉为岷山东端的物种宝库。白水江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的最南端,地处岷山东端北坡,整个保护区地域呈带状,东西长110千米,南北宽20千米。保护区管理局下设七个自然保护站,在海拔2350米的大熊猫栖息地建立了大熊猫驯养繁殖基地,保护区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国家关于发展自然保护事业的方针政策,以保护和驯养繁殖大熊猫为中心,全面保护好自然资源,并结合保护事业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18.黄龙自然保护区

    黄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松潘县境内,2000年被纳入世界生物保护区网。黄龙自然保护区与九寨沟毗邻,是一座绚丽多姿的彩池画廊。境内花木竞秀,藤萝漫生,碧水清泉,叠瀑滚泻。海拔2123~3576米处的黄色长坡上,排列着4300余个迂回曲折,层层嵌砌,珍珠璞玉般的彩池,形如蹄掌,如弯月,如菱角宝莲,池水深浅各异,深者丈余,浅者数寸,澄净无埃。最具魅力的是池水的色彩,时而荡红漾绿,泼墨濡黄,时而泻翠流金,泛青描黛,时而似蓝假白,浓淡相宜,虽然活水同源,却是水色各异,变幻无穷。既是风景名胜区,义是以大熊猫等珍稀动物及自然景观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19.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保山市的隆阳区、腾冲县、怒江州的泸水县、福贡县、贡山县,2000年被纳入世界生物保护区网。总面积405549公顷,为云南省目前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位于北纬24°40′~28°30′之问,由北、中、南互不相连的三段组成,南北长约400多千米。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面积183789.5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5.3%;缓冲区面积142611.5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5.2%;实验区面积79148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9.5%。生物走廊带,怒江范围内的两段116480公顷,保山范围内4916公顷。

    20.宝天曼自然保护区

    宝天曼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2001年被纳人世界生物保护区网。总面积约120平方千米,主峰海拔1830米,是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带典型的森林生态区。景区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汇集和保存了大量比较完整的天然原始次生植物和生物群落。区内共有植物2900余种,属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有29种,省级重点保护26种。由于植物资源丰富,给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已发现的动物种类260余种,金雕、金钱豹、水獭、大鲵、红腹锦鸡、香獐等30余种动物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此处还有昆虫3000余种,仅蝶类就达170余种,由野生果树110余种、野生花卉436种、野菜类植物173种、药用植物1055种,是河南省乃至我国动植物基因库。宝天曼良好的生态环境区域,主峰地区基本保持着原始森林状态。

    21.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

    赛罕乌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巴林右旗北部,2002年-被纳人世界生物保护区网。保护区位于内蒙占自治区赤峰巴林右旗北部,距旗政府所在地大板镇115千米,保护区地跨索日嘎苏木、岗根苏木、朝阳乡、罕山林场。东与巴林左旗相连,西与林西县交界,南依巴林右旗岗根苏木,北与锡林郭勒盟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18度18分-118度55分、北纬43度59分44度27分,总面积为10.04万公顷。保护区是中国大兴安岭南部山部景观的缩影。还是东亚阔叶林向大兴安岭寒温带针叶林、草原向森林的双重过度地带,也是华北植物区系向兴安植物区系的过渡带,成为联系各大植物区系的纽带和桥梁,对研究各大植物区系相互影响、相互交流有重大意义。这里又是东北、华北、蒙新三区动物区系的交汇点。同时,这里又是生态交错带,可以通过该区生物多样性变化来研究生物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反响,对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保护区已成为中国-加拿大两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社区发展项目示范区。

    22.达赉湖自然保护区

    达赉湖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2002年被纳人世界生物保护区网。达赉湖也称呼伦湖,是我国第五大湖泊,内蒙古第一大湖。达赉湖生物圈保护区位于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西部,隶属满洲里市,总面积为3258平方千米,是一个以保护珍稀鸟类、湿地生态系统及其草原为主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境内水域辽阔,湿地连绵,食饵丰富,是众多候鸟栖息的佳境,也是大洋洲及东北亚候鸟迁徙的驿站,保护区内有种子植物448种,鱼类30种,兽类35种,鸟类297种(包括丹顶鹤、白头鹤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8种,白琵鹭、大天鹅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8种)。

    23.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

    五大连池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的五大连池市,2003年被纳人世界生物保护区网。五大连池是我国著名的火山游览胜地。公元1719~1721年,火山爆发堵塞了当年的河道,形成了五个互相连通的熔岩堰塞湖。这里有景色奇特的火山风光、丰富完整的火山地貌和有疗效显著的矿泉“圣水”,是一个集游览观光、疗养休息、科学考察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天然风景名胜区。每年6~9月为旅游最佳季节。五大连地除五个堰塞湖外,还有许多古代和近代的火山。中、近期形成的火山共14座,其中老黑山和火烧山年龄最小,但体态庞大,景色尤佳,是五大连池中最佳景区。据介绍,五大连池火山喷发从史前203万年到近代280年,跨越年度很大,独特的火山地貌格局铸就了其完整的火山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区内有植物143科、428属、1044种,其中珍稀濒危物种47种,如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东北石竹、钝叶瓦松岳桦等。此外,区内的野生动物也十分丰富,有61科、144种,如一级保护动物秋沙鸭、丹顶鹤等。如此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研究、探索火山自然生态系统物种演变提供了重要依据。

    24.亚丁自然保护区

    亚丁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南部,2003年被纳入世界生物保护区网。亚丁自然保护区地处著名的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脉中段,东南与凉山州木里县接壤,西邻乡城县并与云南省中甸县毗邻,北连理塘县,面积7323平方千米。其海拔为3750米,境内最高海拔达6032米;属高原季风气候,绝大多数时间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自然风光优美,尤以古冰体遗迹“稻城古冰帽”著称于世。一条悠长奇绝的山路,穿越尘嚣,向天空延伸;一队队无比虔诚的朝拜者,不辞辛劳,艰难跋涉,只为双脚踏上这块圣洁之地,奉献身心地为之叩首。稻城,古名“稻坝”。藏语意为山谷沟口开阔之地。《西康图经》记载:“光绪三十三年,因在此地试行种稻,故改名稻成县,预祝其成功之意。”亚丁藏语意为“向阳之地”。在稻城亚丁极目远眺,天地浩瀚无垠,乱石铺天盖地,憾人心魄,1145个高山湖泊散落于嶙峋乱石问,碧蓝如玉,景色极为壮观,因而被誉为“最后的香巴拉”。海子山是一个天然的石雕公园,它以“稻城古冰帽”著称于世,是喜马拉雅山造山运动留给人类的古冰体遗迹。海拔3600~5020米,方圆3287平方千米。站在海子山,极目远眺,天地无止无境,景象壮观,憾人心魄。

    25.佛坪自然保护区

    佛坪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中段南坡,地处陕西南部的佛坪县境内,足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直属于国家林业局的以保护大熊猫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500公顷,东和陕西省龙草坪林业局为邻,西与新建的长表自然保护区接壤,北连周至金丝猴和老县城自然保护区,南以佛坪县岳坝乡为伴。保护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大的山脉多为南北走向,次级山脉为东西走向,最高峰钽链鲁班峰海拔2904米,最低岳坝980米,相对高差1900米以上,在高海拔地区留有少量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主要河流有东河、西河、大城壕河三条水系,是汉江支流金水河的发源地。区内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共有高等植物235科755属1758种,其中地衣植物21种,苔类植物21种,藓类植物97种,蕨类植物94种,种子植物1435种。野生竹类主要为巴山木竹和松华竹二种,为大熊猫的主要食物。区内森林生态系统保持完整,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主要为天然次生林。植被垂直带谱明显,自下而上依次为,落叶阔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针叶林带和高山灌丛草甸带。

    26.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

    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珠峰保护区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西南隅,覆盖了西藏定日、定结、聂拉木和吉隆4个县,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33819平方千米,居民8.2万人。珠峰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长尾叶猴、熊猴、喜马拉雅塔尔羊、金钱豹、野驴、雪豹、红胸角雉、黑颈鹤;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小熊猫、黑熊、藏雪鸡、岩羊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长蕊木兰、西藏延龄草、天麻、锡金海棠、参三七、长叶云杉、长叶松等。其中特有种雪豹已被列为珠峰自然保护区标志性动物。

    27.车八岭自然保护区

    位于广东省始兴县东南部,面积7545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华南虎等珍稀动植物。据统计,车八岭生长的植物有192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4种。脊椎动物与昆虫纲动物共有1552种,其中有34种珍稀濒危动物。

    28.兴凯湖自然保护区

    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南部,南与俄罗斯隔湖相望。这里是东北亚最大的候鸟迁徙“驿站”,主要保护对象为丹顶鹤等珍禽及湿地生态系统。构成保护区生态平台的兴凯湖湿地,是世界少见的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在国际重要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据初步统计,兴凯湖有高等植物690多种,脊椎动物341种,我国重点保护鸟类48种。近年来,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大,兴凯湖鸟类已由2000年的183种上升到目前的230种,每年从兴凯湖迁徙的候鸟超过200万只。

    什么是湿地

    湿地是指不分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此外,湿地可以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湿地范围内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超过6米的水域。所有季节性或常年积水地段,包括沼泽、浞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滩涂、珊瑚礁、红树林、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海岸带等,均属于湿地范畴。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同森林、耕地、海洋一样具有多种功能。

    湿地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他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受到全世界范围的广泛关注。

    湿地是全球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据联合国环境署2002年的权威研究数据表明,一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

    然而,全球湿地却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破坏。为此,1996年,国际湿地公约常委会将每年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从1997年开始,世界各国每年都选择各种主题纪念湿地日,广泛宣传湿地知识,倡导保护湿地。2003年世界湿地保护日的主题是“没有湿地就没有水”。

    我国的湿地面积约占世界湿地面积的10%。为保护珍贵的湿地资源,我国由国家林业局牵头,17个部委共同制订并实施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计划中提出,到2010年要遏制由人类活动导致天然湿地萎缩的趋势;2020年,将逐步恢复退化或丧失的湿地。

    目前我国已有21处湿地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面积达303万公顷。到2002年6月,中国已建各类湿地自然保护区近353处。

    中国重要湿地名录

    一、东北地区湿地

    1.浓江-沃里兰河湿地2.七星河和挠力河流域湿地3.七虎林河和阿布沁河中下游湿地4.镜泊湖湿地5.长吉岗湿地6.穆棱河下游月牙湖和虎口湿地7.汤旺河流域湿地8.兴凯湖和小兴凯湖湿地9.嫩江源头区湿地10.乌裕尔河流域湿地11.呼玛河湿地12.龙江哈拉海湿地13.五大连池湿地14.长白山熔岩台地沼泽区15.松花湖湿地16.龙沼沼泽湿地17.月亮泡湿地18.查干湖湿地19.向海湿地20.莫莫格湿地21.大布苏自然保护区的湿地

    二、华北地区湿地

    22.鸭绿江湿地23.辽河三角洲湿地24.密云水库湿地25.昌黎黄金海岸湿地26.天津古海岸湿地27.天津北大港湿地28.滦河河口沼泽区29.白洋淀湿地30.北戴河沿海湿地31.沧州南大港湿地32.张家口坝上湿地33.衡水湖湿地34.青铜峡水库湿地35.三门峡库区湿地36.豫北黄河故道沼泽区37.南四湖区湿地38.北五湖湿地39.荣成湿地40.黄河三角洲和莱州湾湿地41.庙岛群岛湿地42.黄垒河和乳山河河口湿地43.大沽夹河河口和胶州湾湿地

    三、华中地区湿地

    44.宿鸭湖湿地45.盐城滨海湿地46.洪泽湖湿地47.高邮湖湿地48.崇明岛湿地49.金山三岛湿地50.长兴岛和横沙岛51.太湖地区湿地52.石臼湖湿地53.扬子鳄自然保护区的湿地54.巢湖湿地55.升金湖湿地56.太平湖湿地57.网湖湿地58.洪湖湿地59.梁子湖群湿地60.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区湿地61.洞庭湖湿地62.鄱阳湖湿地63.千岛湖湿地64.庵东沼泽区65.灵昆岛东滩湿地66.南麂列岛自然保护区湿地67.三都湾湿地68.福清湾湿地69.大瑶山自然保护区中的湿地

    四、西南地区湿地

    70.洋县朱鹮栖息地71.丹江口水库湿地72.红枫湖湿地73.威宁草海湿地74.滇池湿地75.抚仙湖湿地76.异龙湖湿地77.洱海湿地78.程海湿地79.泸沽湖湿地80.碧塔海湿地81.纳帕海湿地82.丽江拉市海湿地83.昭通大山包湿地84.会泽黑颈鹤栖息地

    五、华南地区湿地

    85.晋江河口和泉州湾湿地86.几龙江河口湿地87.东山湾湿地88.深沪湾湿地89.深圳后海湾湿地90.珠江三角洲湿地91.东寨港红树林湿地92.清澜港和文昌湿地93.洋浦港湿地94.三亚珊瑚礁自然保护区湿地95.大洲岛自然保护区湿地96.两沙群岛湿地97.钦州湾湿地98.澄碧河水库湿地99.山口红树林区100.北伦河口湿地101.淡水河河口102.兰阳溪河口103.大肚溪河口104.台南北门湿地105.台东大坡池湿地106.日月潭湿地107.米埔沼泽地及深圳湾

    六、内蒙古地区湿地

    108.乌梁素海湿地109.岱海湿地110.察干湖和安固里湖湿地111.查干诸尔和巴哈湖湿地112.达里诺尔湿地113.乌拉盖沼泽区114.科尔沁湿地115.呼伦湖湿地116.红碱淖湿地

    七、西北地区湿地

    117.居延海湿地118.阿牙克库木湖湿地119.塔里木河下游尉犁湿地120.博斯腾湖湿地121.巴里湖湿地122.巴音布鲁克湿地123.赛里木湖湿地124.艾比湖湿地125.克拉玛依湖湿地126.玛纳斯湖湿地127.喀纳斯湖湿地128.乌伦古湖和吉力湖湿地129.阿尔泰山东南部湿地130.布伦口湖群湿地131.叶尔羌河流域中的湿地132.阿克苏湿地133.渭干河流域湿地134.伊犁河湿地135.乌鲁木齐河湿地

    八、青藏地区湿地

    136.鲸鱼湖湿地137.阿其克库勒湖湿地138.若尔盖高原沼泽区139.尕海自然保护区140.九寨沟沼泽湿地141.青海湖湿地142.茶卡盐湖湿地143.冬给措纳湖湿地144.鄂陵湖湿地145.扎陵湖湿地146.隆宝滩自然保护区湿地147.依然错湿地148.多尔改错湿地149.卓乃湖湿地150.库赛湖湿地151.哈拉湖湿地152.托素湖和克鲁克湖湿地153.柴达木盆地中的湿地154.苏干湖和小苏干湖湿地155.尕斯库勒湖湿地156.玛多湖湿地157.黄河源区岗纳格玛错湿地158.羌塘地区的湖泊湿地159.美马错湿地160.美卓雍错湿地161.大加错湿地162.马河沼泽区163.玛芳雍错和拉昂错湿地164.班公湖湿地165.大竹卡河沼泽区166.聂荣、安多沼泽167.那曲沼泽168.班戈湖群沼泽169.色林错沼泽170.马泉河流域沼泽171.乌马曲沼泽172.羊八井沼泽173.纳木错沼泽

    台湾植物的原籍在西藏吗

    台湾岛的中央山脉与大陆的喜马拉雅山相距数千里,且有一道海峡相隔,然而它们的植被却有许多是相同的,这其中的奥秘在哪里呢?

    根据地质学家的考察和研究,在3000万年前的早第三纪,喜马拉雅山脉与台湾岛不定期都沉沦在汪洋大海之下。恰恰是第三纪中晚期的喜马拉雅山运动,使处在欧亚板块南缘的喜马拉雅山地和东缘的台湾岛,在印度板块向北和与之形成互动的太平洋板块向西北的俯冲下,同时迅速仰翘起,一起脱海而出,成为中华大地新生的两个“孪生兄弟”。

    在位于宝岛南端的垦丁南仁山的热带山地雨林中,高大的香樟、油樟、绿樟、厚壳桂、印度栲、刺栲、岭南青冈、青冈、小果毛青冈、米楮栲等多种樟科和壳斗科植物在高空支的绿色巨伞,林下是鸭脚木、杜英、倒卵叶桢楠等二层乔木和作粗叶木、紫金牛、瓜馥木、秋海棠、海芋、山姜等灌木和草本植物密密填满的林下空间,以及盘折于其内的木盍子、鸡血藤等藤本植物,这一点很像西藏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原始密林。

    台湾森林的主要组建树种香樟、红楠、厚壳桂、刺栲、青钩栲、印度栲、赤皮青冈、岭南青冈等,许多种也出现于喜马拉雅山地。表现最为典型的相似景象出现在位于中央山脉的合欢山。从低到高,依次是常绿阔叶林、铁杉林和冷杉林,简直就是东喜马拉雅山地的垂直带。

    合欢山的森林分布怎么会与东喜马拉雅山地无任何区别呢?如果说某一个树种或某一森林群落从大陆迁移到台湾,还是有可能,这么一大片山地森林垂直与东喜马拉雅山如此之相似,真叫人难以想象。

    这里的玉山圆柏原本就与遍布喜马拉雅山地的高山圆柏同种,只因微小的差异强分出的一个变种;杜鹃、马先蒿与龙胆本来就是喜马拉雅与横断山脉的特色,玉山蔷薇是文布青藏高原绢毛蔷薇的变种。

    马元蒿、小檗、乌头、女娄菜、报克、白珠、忍冬等属组成的高山植物群落都与喜马拉雅山无任何区别,更令人惊奇的是这满山竟有一些地道的喜马拉雅植物,如长于岩隙中叶面被满绒毛的尼泊尔香青,从其名字即可知道它的喜马拉雅原籍。再发玄参科的打绣球,原为喜马拉雅山地特有单种属植物,竟然也千里迢迢来此落户。如此之多的高山植物究竟何时,又怎样迁下高山,穿过广阔的华南亚热带平原山地,再越过台湾海峡迁居到台湾中央山脉的呢?现在科学家还没有拿出一个让人非常信服的回答。

    不过,雪山的冰川痕迹,也许是解开植物的迁移之谜的一把钥匙、、从植物生态学的观点分析,喜马拉雅山地植物只有在第四纪冰期、全球气候变冷时,才有可能逐步迁移到低海地Ⅸ,并在这一时期,因两极冰川扩展,海平面下降,台湾海峡与大陆相连,这些植物继而越过海峡,迁居台湾。但这毕竟仅是一种分析。地质与地理学家对中国东部第四纪冰期的问题已因为李四光先生的庐山产期之说争论得沸沸扬扬,尽管专家们占辞激烈但谁也拿不出过硬的证据中国东部第四纪究竟出现了几次冰期,冰期时气温到底到什么程度。这也难怪,毕竟我国东部没有太高的山地,自然留不下令人信服的、确凿的冰川活动证据。

    羌塘无人区

    “羌塘”,藏语意为“北方空地”。羌塘位于西藏自治区的北部,昆仑山、可可西里山以南,冈底斯山和念青唐古拉山脉以北。由于海拔高度高,生态环境特殊,人迹罕至,被人们称之为“无人区”。人们想象中的“无人区”是“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四季飘雪花,夏天穿棉袄”,空旷、幽僻、荒寂,是恐怖的神秘世界。然而事实与想象总是大相径庭,尢人区实际上是美丽富饶而又充满生机的,是高原野生动物的乐园。

    羌塘地势平缓开阔,湖泊棋布,每年6至8月间,茵茵绿草,点缀鲜花,湖水清澈,天水一色,鸟兽喧嚣。在这片乐土上,到底居住着多少种植物、哺乳动物、爬行动物、鸟类、鱼类呢?在目前的条件下,人们还不曾完全统计出来。就数量而言,羌塘保护区“居民”中的二三大家族是藏羚羊、西藏野驴和野牦牛。其中藏羚羊约3万至4万只,西藏野驴约3万头左右,野牦牛6000头左右。

    这里总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干燥。由于地处亚热带的纬度和青藏高原腹地,因而空气稀薄、干燥少尘、云量稀少、日照百分率大、太阳辐射强烈。因地势高,四周为自由大气所包围,在冷平流影响下,大量热量以湍流、对流的形式逸散,因而地表大气所获得的能量有98.6%随即丧失,形成该地区少有的特殊温差大的气候。年降水量约150至200毫米,其中87%以上集中在6~9月份,多为冰雪,少暴雨。年平均气温约-1℃~4℃。最暖月平均气温5℃~12℃,最冷月平均气温-10℃~-12℃,无霜期很短,一般仅有几十天。据古生物化石与孢粉分析证实,羌塘地区在更新世中期尚是温带森林草原,只是在晚更新世至全新世青藏高原急剧隆起过程中才使原来的森林草原退出该地,许多植物逐渐适应了高寒生态环境,成为该地区的代表种。

    由于高原上独特的地理环境,大面积的雪灾和风灾比较少,即使灾情发生时,这里的野生动物总能找到抵御灾害的方式,雪山之水为野生动物提供着不竭的水源,辽阔的草原虽然单位面积生物量低,但面积广大,野生动物的食物仍较充足,此外,高原低温寒冷,制约着许多种病菌的繁殖蔓延,野生动物的发病率较低。这广阔的荒野成了适应于高寒、干旱动物不受人类惊扰的自由世界。

    迄今这里基本保存着较原始的自然面貌,保存着世界上最珍稀的野生动物群落和独特的动物区系。这里的珍贵动物不仅数量多,而且绝大部分为该地区所特有。中外学者认为这里是目前世界上仅有的几块未开发区域之一,其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不亚于南部非洲大陆。

    “太阳宝座”——林芝

    喜马拉雅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似两条巨龙横空出世,由西向东平行伸展,在东部与横断山脉对接,形成群山环绕之势,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林芝地区就静卧在这三大山脉的怀抱之中。有人称它是西藏的瑞士,也被称为西藏的江南。

    山青水秀的林芝藏语意为“太阳宝座”,它的东面及东北部与云南省、昌都地区相连,北面是那曲,西部和西南部分别与拉萨市、山南地区相邻,南部又与印度、缅甸两国接壤,边境线长达1006.5千米。林芝地区下辖林芝、米林、工布江达、墨脱、波密、察隅、朗县7个县,总面积约11.7万平方千米,人口14万多。

    林芝地区地处藏东南雅鲁藏布江下游,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海拔最低的地方仅仅900米,气候湿润,景色宜人。其主要城镇和景区有尼洋河谷经济区、八一镇、帕隆藏布江景区。其中首府八一镇位于尼洋河畔,是该地区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

    林芝的森林原始景观保存完好,高原挺拔的西藏占柏、喜玛拉雅冷杉、植物活化石“树蕨”以及百余种杜鹃等等应有尽有,素有“天然的自然博物馆”、“自然的绿色基因库”之称。其中布裙湖一带还是传说中野人经常出没的地方。

    林芝是门巴族、珞巴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他们的生活习惯及宗教信仰皆保留着浓厚的传统色彩,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古老的传说、淳朴的民俗与氏族、村寨的图腾崇拜、宗教神活联系在一一起,给这些古老的民族、遥远的居地笼罩上了一层原始而又神秘的色彩。古老的传统文化以及藏传佛教和本地兴起的本教的盛行,使林芝拥有著名的寺院等人文景点,与南迦巴瓦峰、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巴松错以及察隅、波密等独特的自然风光构成了丰富多采的旅游景观。

    林芝以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著称于世,并有世界上落差最大的垂直地貌分布,异常丰富的植被及野生动物资源,山高水长,人力难及,原始自然风貌保存完好,是世界仅存的绝少为人类所涉足的净土之一。

    神奇的巨柏家族

    在西藏的重要林区、绿蓝清澈的尼洋河畔,距林芝县以东40多千米的巴结乡西南坡上,有100多亩苍青翠绿、多世同堂,盛大的巨柏家族,它的“小辈”虽然仅出生几个春秋,“长者”却有近几千年的历史。它们是祖先留下来的珍贵的活化石。这里的古树群落神奇到甚至连太阳黑子的活动规律也能从年轮中反映出来。无怪乎有人称:一株古树就等于是一部千年史书。巨柏为什么这么长寿,至今仍然苍劲挺拔,果实累累呢?

    巨柏也称雅鲁藏布江柏木,藏语称“秀柏”,是裸子植物中柏科家族的一个分支,柏木属的一种。柏树家族在世界上有22个属、150种,我国有8属30种6变种。西藏生长着侧柏、柏木、圆柏和刺柏等4属,共12种,2变种,占西藏森林总面积的8.5%。柏科家族在裸子植物中适应性最强,分布最广,几乎遍布于地球上凡是能生存乔木的地区。在西藏以藏东横断山区北部海拔3200至4300米的山地阳坡为集中分布地区。

    巨柏是西藏的特有树种,分布于雅鲁藏布江河谷朗县至米林附近的沿江地段,以及其支流尼洋河下游林芝波密(易贡)等地海拔3000米~3400米江边的阳坡、半阳坡、开阔的谷地及有石灰岩露头的阶地、山麓坡地。巨柏生于降水集中在6至9月份、降水量不足500毫米、年平均气温摄氏8.4度、绝对最低气温摄氏零下15.3度、相对湿度65%以下、冬季多西风的气候中性偏碱的沙质土上。巨柏以及它的家族,以长寿的特点,和特有的生物学特性,获得了其他树木家族难以生活的场所,深得人们敬重。南坡较北坡光照强,日照时间长,温度高,蒸发量大,土壤的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都较强烈,土壤有机质积累少,较北坡干旱贫瘠,加之坡度的影响,南北坡的自然环境条件有其明显的差别。植物种类随着环境条件的不同,各自占领其适宜的地盘。尼洋河中下游的北坡、东北坡多分布着郁郁葱葱的针叶、阔叶原始森林,南坡却多为稀疏、喜暖、喜光、耐旱的疏林灌丛,巨柏自然保护点就位于这样的南坡上。

    这些古树历尽沧桑,阅尽人间春光,在漫长的生活道路上为我们记载了几千年的自然历史,是一个不寻常的记忆库。在这个记忆库中贮藏着非常丰富的信息,给今天的人们提供了文字未曾记录下来的大量资料,引起人们提出很多有价值的疑问,也给人们在植物、气候、地理、地质、水文、空气污染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绿色基因库”墨脱

    墨脱,在藏语中是花朵的意思。在祖国西南边陲,西藏高原的东南部,镶嵌着一颗夺目耀眼的绿色明珠——墨脱自然保护区,这里的大自然几乎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还保留着原始质朴的风貌,充满着神秘的色彩。

    这里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森林资源极为富庶,“各种植物竞相生长,珍禽异兽隐藏其中……这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宝库。这里的物种饱和度大,稀有种特多,近年来还不断发现新种和新分布的科属,堪称“巨大的自然博物馆”,也是一座“自然的绿色基因库”。已发现有高等植物300多种,占西藏植物种数量一半还多,地球上每100种植物中便有1种分布在这里。像墨脱这样的物产宝藏不但在中国绝无仅有,在世界上也是寥寥无几的。

    墨脱的植物有五大特点,即:大、稀、多、古、弱。其“大”是说绝对保护区面积大,单株树木大,代表性广,“稀”是说有许多稀有的动、植物和西藏特有的动、植物,并且形成了一个网络的天然生态环境,举世无双,“多”是指各种生态类型多,动、植物种类多,“弱”是指这里的雨林和高山针叶林生态系统非常脆弱,目前的顶级群落是千百年自然演化的结果,一旦破坏很难恢复,“古”是指有许多发生历史悠久的古老植物和动物。目前已发现有国家珍稀植物21种,以墨脱命名的“模式种”植物就有40多种。这里的植物种类之多,经济价值之高,尤其是植物资源不亚于驰名中外的“绿色王国”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墨脱自然保护区的珍禽异兽甚多,举不胜举,它们有的仅产于本区域,有的属于特别珍稀的动物,遗憾的是人们对这里的动物种类还没能做出准确的统计,所以只能介绍一鳞半爪,但据粗略估计,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可达40余种。有云豹、羚羊、赤斑羚、盘羊、白尾稍虹雉、角雉类、大犀鸟、熊猴、猕猴、小熊猫、猞猁、麝、鹿、金鸡、藏马鸡、藏雪鸡、金猫、岩羊、血雉、猛禽类和虎。该保护区由于珍禽异兽繁多,因而被誉为“天然动物园”。

    是什么原因培育了墨脱这块宝地呢?

    这还要从墨脱复杂的地理地貌说起。墨脱的北部有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内侧的一座海拔7756米的南迦巴瓦峰和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外侧的海拔7151米高的佳拉白垒峰。它们都是喜马拉雅山脉东部的尾巴,雄踞大拐弯峡谷的南北两侧,俯瞰着雅鲁藏布江,守卫着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成为墨脱“后门”的两位“勇士”。

    它们的隆起形成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结果,至今已有二至三千万年的历史了。随着地壳的持续大幅度降升,河流深切,峡谷深邃,山高入云,瀑布众多,形成我国罕见的、强烈的地貌反差。境内雅鲁藏布江下游水面海拔仅有几百米,然而在水平距离不过40多千米的范围内,落差竟达7000米,几乎可以发现北半球湿润地区各种主要植被类型的顺序更替,成为从北极到我国海南岛植被类型的缩影。

    同时自西向东流的雅鲁藏布江在南迦巴瓦峰和佳拉白垒峰之间急转向南,形成著名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由于北部两座大山的屏障作用,使溯江而上的孟加拉湾暖湿气流在此形成旋涡,造成了这一地区特别充沛的降水量,每年达2500毫米以上,成为我国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这里的降水主要集中在生长季,冬季降水较少,但河谷经常有大雾,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旱季降水的不足。从这些条件可以看出,墨脱河谷地带,虽然位于北纬29度附近,但由于基本上具备与热带湿润地区相同的水热条件,而远远超出了通常人们认为热带植被主要出现在北回归线以南的一般规律,以致在亚热带纬度地区发育着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的山地植被类型。真是“一山显四季,十里不同天”。

    “世外桃源”九寨沟

    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九寨之美,名动天下,那富于原始野性的独特之美,仿佛不应该属于凡间。千百年来,人们毫不吝惜地把一切的赞美之词都送给了神奇的九寨。即便如此,似乎也无法真正传神地表达出九寨的韵味。

    九寨沟位于四川西北部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因周围有9个藏族村寨而得名。九寨沟地处岷山山脉,海拔2000米~4300米,是长江水系嘉陵江源头的一条支沟,由日则沟、树正沟和则查娃沟3条沟组成。九寨风光,美丽多姿,以高山湖泊群和瀑布群为主要特点,九寨沟风光集翠海、瀑布、彩林、雪峰及藏情为一体,因其独有的原始自然风光,变幻无穷的四季景观,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而被誉为“人间仙境”、“童话世界”。

    1992年,九寨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九寨沟原始秀丽的风光主要分布在呈“丫”字形的3条主沟中,总面积720平方千米,景区内有108个翠海(高山湖泊),17个瀑布群,并有多处大面积钙华滩流。著名的景点有剑悬泉、芳草海、天鹅湖、剑竹海、熊猫海、高瀑布、五花海、珍珠滩瀑布、镜海、诺日朗瀑布、犀牛海、树正瀑布、树正群海、卧龙海、火花海、芦苇海、留景滩、长海、五彩池、上下季节海等。

    几寨沟是中国著名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森林有200平方千米,在2000米~4000米的高山上垂直密布。主要品种有红松、云杉、冷杉、赤桦等。在这里的原始森林中,栖息着珍贵的大熊猫、白唇鹿、苏门羚、扭角羚、毛冠鹿、金猫等动物。海子中野鸭成群,天鹅、鸳鸯也常来嬉戏。

    今天的九寨沟,虽然是一个人头攒动的著名旅游景区,但却仍然顽强地保持着自己独有的原始风貌,体现出野性与自然的魅力。九寨沟有五绝: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每一绝都充满了独特的魅力,令来到此处的游人流连忘返。

    水是九寨沟的精灵,也是九寨沟美景的精髓所在。每当风平浪静之时,湖面平如明镜,但见碧空如洗,白云朵朵,远山苍翠,树木葱郁,无限景致尽在湖中倒映,真幻难分。

    五彩缤纷的海子则是由阳光、水藻和湖底沉积物的共同作用形成的大自然的杰作,也是九寨沟风光之中令人无限神往的景观。只见在清澈的海子之中,鹅黄、黛绿、赤褐、绛红、翠碧等不同的色彩相继呈现,相互浸染,斑驳陆离,仿佛一匹艳丽的五色锦缎。随着视角的移动,色彩也在不断地变化,一步一态,变幻无穷。清风过处,湖面也泛起阵阵波澜,五彩之色随之而波动,璀璨明艳,恍如燃烧的海洋。

    九寨沟内闻名遐迩的海子,由400多个形态、水色各异的高山湖泊连缀组成。由于地势平坦,彩池中的水大都深不盈寸。来自高山的雪水和涌出地表的岩溶水,随着流速变缓、地势起伏和枯枝乱石的阻隔,水中富含的碳酸钙开始凝聚,发育出固体的钙华埂,使流水潴留成层叠相连的大片彩池群。碳酸钙沉积过程中,又与各种有机物、无机物结成不同质地的钙华体,加上光线照射的种种变化,就形成湖水同源而色泽不一的绮丽景观。

    九寨沟是水的世界,也是瀑布的王国。九寨瀑布堪称大自然的传奇杰作,这里几乎所有的瀑布全都从密林里狂奔出来,奔流不息,气魄雄浑,景象极为壮观。这里有宽度居全国之冠的诺日朗瀑布,它从高高的翠岩上飞泻而下,仿佛一幅巨大的银色绸缎,气势雄浑,景色壮丽。有的瀑布从山岩上腾越呼啸,几经跌宕,形成叠瀑,似群龙竞跃,声闻数里,激溅起无数小水珠,犹如万斛珍珠。在朝阳照射下,瀑布上常常出现奇丽的彩虹,使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彩林被誉为九寨沟五绝之一,覆盖了景区一半以上的面积。彩林内生长着2000多种植物,争奇斗艳;林中遍布奇花异草,或色彩绚丽,或浓绿阴森,千姿百态,神秘莫测;林地上积满厚厚的苔藓,散落着鸟兽的翎毛,充满着原始气息的森林风貌,使人产生一种浩渺幽远的世外天地之感。2000平方千米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随着季节的变化,呈现出种种奇丽风貌。

    九寨沟3条沟谷,层峦叠嶂,山势挺拔,眺望远方,皑皑雪峰,尽收眼底。艳阳之下,雪峰反射出耀眼的银光,使人目眩。登上尕尔纳山,极目远眺,山峦逶迤起伏,谷壑幽深迷离,天空云海茫茫,千变万化,云端中峰峦时隐时现,沉浮升降,似乎在天宇中游弋。

    包括九寨沟在内的嘉陵江、岷江上游地区,古称氐羌之地,有历史记载的人类活动早至殷商。九寨沟长期以来即为藏族聚居地,神秘凝重、地域特色鲜明的藏族文化与奇异的山水风光融为一体,相得益彰。九寨沟是由于沟内的9个寨子而得名的。这9个寨子又称为“何药九寨”,虽然居住的都是藏族人,但这里藏胞的语言、服饰和习俗,与四邻的藏胞都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构成了独特的九寨藏情。

    神奇的九寨沟,用它不事雕饰的绝世风姿,吸引着世人的瞩目。诗情画意的九寨,是造物主赐予人类最美丽的乐土,是人们回归自然的精神家园。

    四姑娘山

    四姑娘山,坐落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境内。1995年,这里建立了自然保护区,1996年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野生动物和高山生态系统。

    四姑娘山因四座连绵的山峰而得名,山峰终年积雪,云缠雾绕,如同头披白纱、姿容俊俏的少女。

    保护区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区内生态条件复杂多样,生物群落类型多样。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有独叶草、星叶草等10余种。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扭角羚、金丝猴、云豹等近10种。

    保护区内风景原始、古朴、幽静、神秘。这里有陡峭险峻的山峰、苍翠茂密的森林、绿草如茵的草甸、蜿蜒曲折的溪流、含烟凝碧的高山湖泊、时而出没的珍禽异兽,还有晶莹璀璨的现代冰川从山顶一直延伸到海拔4000米的高山草甸。

    保护区的建立,不仅对保护中国西部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研究中国特有珍稀动植物种群的进化分类与繁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让这里的翠柏青松、飞瀑流泉、茫茫林海里穿梭延伸的古代驿路得以在世人面前呈现,日益为登山运动和高山旅游爱好者青睐和关注。

    香格里拉

    “太阳最早照耀的地方,是东方的建塘,人间最殊胜的地方,是奶子河畔的香格里拉。”自从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问世以来,作品中所描绘的香格里拉便引起了无数人的向往,人们怀着极大的热情,追寻着这圣洁纯净的世外桃源。据考证,香格里拉实际上就是指云南的迪庆藏族自治州。

    迪庆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藏语意为“吉祥如意的地方”,被认定是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所提到的永恒、和平、宁静的土地——香格里拉。迪庆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拥有独特的融雪山、峡谷、草原、高山湖泊、原始森林和民族风情为一体的景观,为多功能的旅游风景名胜区。

    香格里拉是因希尔顿的小说而闻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英国飞行员在飞机发生事故后于川滇交界的地区跳伞,发现自己竟无意中闯人了一个仙境般的世界:雪山巍巍、芳草凄凄、树木葱茂、湖水明澈,完全是一个世外桃源,与欧洲炮火连天的滚滚硝烟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尽管语言不通,但这位飞行员却在这里得到了当地山民的热情款待和帮助,最后顺利地返回了英国。后来这个飞行员写了一篇回忆录,深情地叙述了他在这片神奇土地上的见闻,他把远离战火的净土誉为“香格里拉”。1933年,希尔顿据此写下了《消失的地平线》一书,用他优美的文笔向世人描述了一个东方的美丽田园。

    1997年9月,云南省政府根据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向世界宣布:世人寻觅了半个多世纪的香格里拉就在云南迪庆。2001年,国务院正式批准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从此,美丽的香格里拉有了自己的归属。

    迪庆处于国家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中心地带,包括香格里拉、维西、德钦3个县。在雪山环绕之间,分布有许多大大小小的草甸和坝子,它们是迪庆各族人民生息繁衍的地方,土地肥沃,牛马成群。在这片宁静的土地上,有静谧的湖水、神圣的寺院、淳朴的康巴人,一切都如人们梦想中的伊甸园——香格里拉。

    迪庆藏族的赛马节号称康巴英雄会,骏马长嘶,人声鼎沸,康巴各地藏族好手荟萃,热闹非凡,不仅是藏族、也是迪庆各族人民的盛大节日。

    香格里拉的宗教融合也是浑然天成。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活跃着藏传佛教的四大派别、伊斯兰教、基督教、中原佛教、青教等多种宗教和文化,它们各行其道、和睦共处。每到黄昏,松赞干布寺的诵经声和茨中天主教堂的祷告声一道,响彻天宇。当你听到这天籁一般的声音时,你会感觉到,你的灵魂已与美丽圣洁的香格里拉融合在一起,成为她的一部分了。

    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山脉,为黑龙江南源额尔占纳河及其主要支流嫩江的发源地。大兴安岭北起黑龙江畔,南止于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长约1400千米,宽15千米~300千米,海拔600米~1000米。山地呈不对称状,西北高东南低,东坡陡西坡缓,地表切割较轻,山势浑圆,保留有古夷平面形成的明显平顶山,并有宽谷。这里永久冻土分布广泛,并有融冻泥流、冻裂作用等明显的冰缘现象。地面组成物质以花岗岩、石英粗面岩、安山岩为主。大兴安岭降水量多,蒸发弱,湿度大,分布着以兴安落叶松为主的针叶林。北段是中国惟一的寒温带针叶林区,兴安落叶松与兴安白桦、山杨、黑桦、丛桦混生。丰富的林业资源使大兴安岭成为中国最为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并有“绿色宝库”之称。大兴安岭的动物资源也很丰富,有西伯利亚寒带类型的狼獾、驼鹿等。

    大兴安岭属于北纬高寒地区,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炎热,昼夜温差较大,形成了这里别具风格的地理环境,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观。大兴安岭的冬季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是一片晶莹的冰雪世界。冬季,河流的浅水区虽然气温在-40℃以下,却从不封冻,始终在潺潺地流动着,散发出浓浓的热蒸汽弥漫于山谷之问。秋天的时候,大兴安岭的各种树木都在变幻颜色,呈现出绿、红、黄、橙、紫等多种色彩,仿佛给美丽的大兴安岭披上了节日的彩装。这一季节的大兴安岭,又被称之为“五花山”。

    大兴安岭地区,居住着鄂温克和鄂伦春两个少数民族。鄂温克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的鄂温克族自治旗,“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他们主要生活在大兴安岭支脉的丘陵山区,由于居住地区的地理条件不同,生活方式也分为畜牧、农耕、狩猎等等。鄂温克人善于用森林中的桦皮和蘑菇为原料,刻剪成各种飞禽走兽,还善于在器皿上刻绘美丽的花卉图案。鄂伦春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鄂伦春自治旗等地,“鄂伦春”是民族自称,其含义有两种解释,一是“住在山岭上的人们”,二是“使用驯鹿的人们”。历史上的鄂伦春人世代在大小兴安岭的茫茫林海中狩猎。解放后,他们开始了半农半猎的生活。20世纪90年代,兴安岭全面禁猎以后,狩猎生活方告终止。鄂伦春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民歌都是自编自唱的,节奏明快、曲调悠扬。过去,当鄂伦春族仍是狩猎民族时,主要穿兽皮制成的衣服,该族妇女对兽皮加工有特殊的技能。

    苍苍莽莽的大兴安岭大兴安岭的西部连接着广阔的呼伦贝尔草原。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的呼伦贝尔盟,北邻俄罗斯,西和南与蒙古接壤,东连大兴安岭,形状酷似鸡冠。呼伦贝尔得名于呼伦和贝尔两大湖泊,呼伦的蒙语大意为“水獭”,贝尔的蒙语大意为“雄水獭”,因为过去这两个湖盛产水獭,故有此名。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最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这里地域辽阔,风光旖旎,水草丰美,纵横交错的河流与星罗棋布的湖泊,组成了一幅绚丽的画卷,一直延伸至松涛激荡的大兴安岭。

    在大兴安岭的北麓,有一个地理位置极其特殊的县——漠河县。它位于黑龙江省黑龙江上游南岸,地处中国极北部边陲,面积约1.85万平方千米。这里在明朝时属木河卫,1981年5月设置漠河县。由于地处中国最北端高纬度地区,漠河拥有许多独特的北极自然风光,如白夜、极光等。夏至,是漠河县的北极光节。这一天,会有成千上万的海内外游客欢聚北极村,点燃篝火,观赏神奇的北极光,度过难得的白夜。

    大兴安岭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也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据考证,它是北方游猎民族的发祥地。眺望着大兴安岭的茫茫林海,你不但会折服于它的惊人美丽,也会禁不住感叹人类文明顽强的生命力。

    扎龙自然保护区

    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东南26千米处,面积2100平方千米。这里芦苇沼泽广袤辽远,湖泊星罗棋布,非常适合水禽的生存繁衍。保护区内有鱼类46种,昆虫类277种,鸟类260种,兽类21种。其中鹤的种类多,数量大,为世人瞩目,丹顶鹤、白枕鹤、白头鹤、闺秀鹤、白鹤和灰鹤均为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动物。全世界的鹤类共有15种,分布在中国的有9种,而扎龙地区就有6种,“鹤的故乡”之美名,名不虚传。

    扎龙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湿地及国家级保护动物丹顶鹤等野生动物,它横跨2区4县,其湿地是乌裕尔河下游失去河道、河水漫溢而成的一大片永久性弱碱性淡水沼泽区,由许多小型浅水湖泊和广阔的草甸、草原组成。

    1992年,扎龙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在全世界范围内,珍贵的丹顶鹤仅有1000多只,而扎龙保护区内就有700多只。丹顶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仅分布在黑龙江齐齐哈尔等地。它个头很大,体长在1.2米以上,羽毛主要为白色,喉、颊和颈部为暗褐色,头顶皮肤裸露,状若红冠,故得名“丹顶鹤”。丹顶鹤栖息于沼泽地或沿海浅滩地带,涉游于近水的浅滩,用长嘴啄取鱼、虫、虾、蟹等为食,有时候也吃嫩草、谷物等。在中国,丹顶鹤被赋予了更为美好的涵义,人们称之为仙鹤,把它们看成是吉祥长寿的象征。

    扎龙自然保护区中开辟有“扎龙湖观鸟旅游区”,面积15.5平方千米,是游人接触保护区内珍禽的主要窗口。该旅游区包括:榆树岗,观鸟者可以在接待处听情况介绍,看有关扎龙自然保护区和鹤的录像电影,登望鹤楼远眺鹤类等水禽赖以栖息繁殖的湿地景观,及参观展览厅和鹤类驯养繁殖场;龙泡子(扎龙南湖)、大泡子(扎龙北湖)、西沟子(系自然河道)和扎龙养鱼池,观鸟者可以在明水水面观察到众多的雁鸭类、秧鸡类、鸥类等游禽及在近水草甸栖息的小涉禽;九间房、大场子,这里为芦草沼泽景观,观鸟者可以观赏到鹭类的群巢区和鹤、鹊等涉禽及沼泽猛禽;土木克西岗,游人在这里呵看到大量农田居民区鸟类。扎龙苗圃及其毗邻草甸草原,游人在这里可观察到林栖鸟类和草原旷野鸟类及大鸨、蓑羽鹤等。

    扎龙自然保护区风光优美,景色秀丽,堪称是北国的江南。每当暮春仲夏,芦苇青青,在清澈的水面上,漂浮着水浮莲、菱角等水生植物,四周草地翠绿,野花飘香;金秋季节,登上望鹤楼,极目远眺,鹤和各类水禽,集群嬉游,翱翔盘旋,令人心旷神怡。游人徜徉在这北方的水乡泽国之中,欣赏野生珍禽自由地遨游,一种真正回归大自然的感觉便会油然而生。

    神农架

    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部,处于大巴山东部,为湖北省西部长江和汉江的分水岭。区内群峰林立,脊岭高耸,屈岭盘结。距今250万年前的第四纪,中国中部陆地处于冰川活跃期,而神农架鲜受波及,成了当时动植物的避难所,使众多生物得以生存繁衍至今,故有“中国冰川时期诺亚方舟”之称。

    神农架地处中国东西、南北植被过渡地带,植物种类复杂,现存有1000余种树种,其中包括距今1000万年~8000万年以前第三纪的珍贵孑遗树种,还有众多的珍稀动物,被誉为“华中林海”和“天然动植物园”。在神农架西南部大小神农顶建立了以金丝猴、毛冠鹿、珙桐、双盾木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神农架内生长着一种稀有树种,名叫珙桐,属珙桐科落叶乔木,是第三纪古热带植物的孑遗树种,为中国特有单属科、单种属珍稀植物,分布于陕西东南部、湖北西部和西南部、湖南西北部等地。在神农架林区,珙桐生长于中南部海拔约1600米的沟谷阔叶林,种群数量不多。珙桐的花朵奇特,花序有2片白色大苞片,形如飞鸽,故有“中国鸽子树”之称,已成为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

    西双版纳

    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像一颗绿色明珠,镶嵌在云南省南端。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是中国面积最大的一片热带雨林,奇妙的热带雨林风光造就了纯朴奇特的民族风情,在这片以绿孔雀、芭蕉与象脚鼓著称的雨林里,北国的寒冷与戈壁的干燥不过是遥远的童话。

    西双版纳的东南部与老挝接壤,西南部与缅甸交界,是世界北回归线上少有的,也是中国惟一保存完好的一片原始热带森林区域。茂密的橡胶林、香蕉林呈现相当独特的亚热带风光,在中国其他地区难得一见,而且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药材王国”三大王国的美称。

    西双版纳风光西双版纳北面有云贵高原作屏障,挡住了寒流,南面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气候湿润,因此冬春无寒潮大风,夏季无台风暴雨。这种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使这里蕴藏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繁多的植物种类。而西双版纳封闭的地形,一方面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动物种和在新环境下产生的新物种;另一方面青藏高原的动物也南下到达西双版纳,使之成为许多珍稀动物种的起源与发展中心,这便是西双版纳“动物王国”的缘由。

    景洪原始森林公园位于景洪市以东、澜沧江以北,距州府所在地8000米处,是全州离景洪城最近的一块原始森林。在这片原始森林里,有一条水质明净的莱阳河,河谷两岸生长着莽莽苍苍的原始热带雨林。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坐落在勐腊县勐仑镇的葫芦岛上。这里保留有大片原始森林,已引种栽培热带植物4000多种,各种植物分类集中,组成错落有致的10多个植物专业区。

    西双版纳之所以如此地吸引游人频频来访,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它将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热带雨林、观赏植物、野生动物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完美地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景观。这里居住着傣、汉、哈尼、瑶等13个民族,各有自己浓郁而鲜明的民族风情。

    傣族是西双版纳最主要的民族之一。傣族先民为古代百越族中的一支,远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在傣语中“傣”意为“热爱和平,勤劳、勇敢的民族”,有水傣、旱傣和花腰傣之分。傣族饮食以大米为主,喜欢饮酒和吃酸辣食品,好吃鱼虾等水产,还有嚼槟榔的习惯。分上下两层的干栏式建筑是傣族民居的主要形式。泼水节为傣历新年,大约在农历清明后10日。传说,古代农时由一位天神来掌管。他身为天神却为所欲为,弄得人问冷暖失调,雨旱混淆。他的7个女儿决定为民除害。一天,她们把父亲灌得酩酊大醉,然后悄悄拔下他的一根头发,做成了心弦弓,切断他的脖子,不料头颅一挨地就会燃起邪火。7个姑娘把头轮流抱在怀里,直到腐烂。轮换时,她们总要用清水泼在自己身上,冲去满身的污秽恶臭。于是傣家人欢度新年时,都要举行泼水活动,以消灾除难,预祝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神奇的西双版纳,正以其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置身于莽莽苍苍的热带雨林之中,观赏珍稀动植物,体会独特的民俗风情,足以令人陶然忘忧,全身心地沉醉于绿色明珠的魅力之中。

    卧龙自然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汶川县境内,包括卧龙、耿达两个乡,是以保护高山生态系统及大熊猫、金丝猴、珙桐等多种珍稀物种为主的综合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温暖湿润的自然环境为众多生物的栖息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许多濒临绝种的动植物在此生活,其中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物种有:大熊猫、金丝猴、牛羚、白唇鹿、绿尾虹雉、珙桐、水青、连香、红豆杉等。

    卧龙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63年,是中国最早建立的保护区之一,1980年被批准加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同年中国与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在此合作建立了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

    保护区奇妙的自然景观、变化多样的森林植被、幽深宁静的环境以及形形色色的稀有动植物汇集成一种难以抗拒的诱人魅力,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来客到此游览。

    保护区内最为著名的动物无疑是大熊猫。大熊猫是中国特产的珍稀动物,因其体型较大,外形似熊,头较圆像猫,因而得名。又因其毛色黑白相间,主要栖息于竹林中,俗称花熊和竹熊。大熊猫是一个孑遗物种。距今几十万年前是大熊猫的极盛时期,它曾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后来同期的动物相继灭绝,大熊猫却孑遗至今,并保持了原有的古老特征,因而有“活化石”之称,对于研究生物进化、古地理、古气候等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其憨态可掬的形象也使它受到了世人的喜爱,被称为中国国宝。

    白唇鹿也是保护区内知名的珍稀动物之一,它是中国特产的珍稀动物,仅产于青藏高原、甘肃祁连山和四川西部等海拔3000米一5000米的高原山地上,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这种鹿的下唇和吻端两边呈纯白色,因而得名白唇鹿。白唇鹿体型很大,身上有厚厚的长毛,以树叶、草等为食,不畏寒冷和风雪,脚蹄宽大,善于翻山越岭,是一种耐受力很强的鹿。目前白唇鹿已濒临灭绝。

    金丝猴是中国独有的珍稀野生动物,川金丝猴是其中重要的种类,生活在中国四川省西部山地云杉、冷杉、槭、桦、箭竹、杜鹃等丛生的针阔混交原始林里。金丝猴身被长毛,浓而厚的金灰色或金黄色背毛,长度可达20多厘米。金丝猴脸庞呈蓝色,面型纯朴和蔼,还生了一对朝天翘的鼻孔,所以又得了个“仰鼻猴”的名字。金丝猴过着群居生活,有十几只一群,也有几百只一群的。

    卧龙奇趣,在于自然率真,不事雕琢。置身于卧龙自然保护区内,使人仿佛来到了一个别样的世界,让人可以尽情享受那份原始躁动的野性。

    武陵山

    武陵山位于湖南省西北部及湖北省、贵州省两省边境,为东北一西南走向,是沅江和澧水干流的分水岭。山中气候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类型,夏凉冬冷,雨量适中。武陵源风景区就位于这片莽莽山林中。这里山峰陡峭怪奇,森林茂密,溪流清泠冰澈。此外,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许多珍稀的动植物品种,富庶与纯美构成了山中的桃源胜景。

    武陵源是由张家界、天子山、索溪峪、杨家界四大各具特色的风景区组成,方圆369平方千米,气候湿润,温凉宜人。这里集“山峻、峰奇、水秀、峡幽、洞美”于一体,几千座岩峰千姿百态,耸立在沟壑深幽之中;数百条溪流蜿蜒曲折,穿行于石林峡谷之间,堪称“天然去雕饰”的人间仙境。

    石英砂岩峰林奇观是武陵源最为独特的胜景之一,堪称造物主的伟大杰作,它以多、美、野而著称于世。武陵源共有峰林3100多座,数量之多在全世界绝无仅有。群山环抱之中,石峰耸立,高低参差,怪异嶙峋,美不胜收。

    武陵源素有“水八百”之称,山中之水以“久旱不断流,久雨水碧绿”为特色。这里溪、泉、湖、瀑、潭齐全,纷呈异彩。金鞭溪衔连索溪峪,把沿途自然风景错落有致地巧妙连接起来,构成一幅美妙的山水画卷,给人以动静相宜的美感。鸳鸯瀑布从高达百余米的悬岩飞泻直下,远远聆听如雷声轰隆,回荡峰壁;近观瀑形,似一条银龙,形、声、色俱佳,给人以豪壮美感。

    武陵源的峡谷溶洞中,尤不见大自然的巧思妙手。金鞭溪、卜里画廊、黑槽沟等峡谷均是幽深奇秀、遮天蔽日之地。幽峡蜿蜒伸展,两旁树木葱茏,杂花香草,“人游山峡里,宛在图画中”,令人顿生幽思遐想。景观奇美齐全的黄龙涧,是中国的超级长洞,规模庞大,最宽处200米,最高处51.25米,总面积为5.2万平方米,被誉为“洞穴学研究宝库”。

    武陵源地形复杂,气候温和,雨量丰富,经过长期的侵蚀风化,石英砂岩构成巨大的奇峰异石,坡陡沟深,加之森林茂密,给动物的生活、繁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尽力保持原始自然风貌的武陵源成为了动植物的避难所,在现代文明发展中深受威胁的物种,许多都在这里找到了自已生存的一席之地。武陵源森林覆盖率达88%,高等植物有3000余种,繁复的植物品类给这里增添了一种幽谷深壑的原始味道。

    梵净山

    梵净山位于贵州江口县、印江土家族自治县、松桃苗族自治县交界处。因其形似饭甑,以其与梵净音近,至明代已为佛教胜地,故改名梵净山。梵净山主峰为凤凰山,海拔2572米,也是武陵山脉的最高峰。

    梵净山生活着珍贵的黔金丝猴梵净山山体为穹隆状变质岩和火山岩地层。山高坡陡,峭壁耸立,重峦叠嶂,沟谷深切,溪壑纵横,悬瀑飞泻,林海茫茫。山间多云雨,湿度大,日照少,岚气弥漫。作为一处佛教胜地,山间留有不少名胜古迹,有老金顶、金顶、九龙池、白云寺、护国寺、坝海寺、梵净古迹、九皇洞、天仙桥和古茶殿遗址。九皇洞、金顶和蘑菇岩一带可见“佛光”奇景,多出现于晨光暮色中。

    1986年,梵净山被辟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黔金丝猴、珙桐等珍稀生物及森林生态系统。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黔金丝猴是贵州省独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总数只有几百只,仅仅分布于梵净山。黔金丝猴的体形近似于金丝猴,脸部呈灰白或浅蓝,头顶前部毛基金黄色,至后部逐渐变为灰白,毛尖黑色。耳缘白色,背部灰褐色。黔金丝猴栖息在梵净山海拔1700米以上的山地阔叶林中,主要在树上活动,结群生活,有季节性分群与合群现象,主要以多种植物的叶、芽、花、果以及树皮为食。

    梵净山的原始森林中,至今保留着200万年~7000万年前的第1纪、第四纪古老的植物和动物种类,是世界上罕见的生物资源基因库。梵净山森林覆盖率高达80%以上,尤以中亚热带的常绿阔叶林最为典型。梵净山的各类珍稀植物中,以珙桐的分布最集中,另外还有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梵净山冷杉、钟萼木以及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鹅掌楸等珍稀植物分布。由于在山头和山脊分布有大量的落叶和常绿叶混交林,因此随着季节的变化,梵净山的色彩也会不断变化。随着冬季的来临,山脊和山头的森林由上至下逐渐发红、枯黄、落叶,只见一抹深绿沿着河谷向山下退缩,当地人称这种景象为“青龙下山”;而随着春天的来到,这抹绿色又从下面逐渐向上扩展延伸,两边配上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绽放的花朵,景观更为绮丽壮观,人们称之为“青龙上山”。这是茂密的植被为梵净山制造的别具特色的活动景观。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
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