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古典诗歌似乎被淡忘了,像是一件天价的奢侈品。读的人少、写的人少,研究的人就更少了。我没有想到,董岩也是其中的一位。
在我的学生中,董岩是很有特点、独具风格的一个。她兴趣广泛,聪敏娴静,富有艺术气质,喜欢听听音乐,喝喝茶,写写有意思的人和事,从容淡然,这样流露出来的文字很干净,如闲花照水,清新自然,少了些浮躁的烟火气。她擅写人物传记,理论文章也很有自己的风格,偶尔也写写散文,都屡屡获奖。在此之前,她已经出了10余本书,内容涉及新闻、政治与文学。我没有想到的是,她写出了这本历史与古典诗词相结合的《爱那么短,遗忘却那么长——玄机诗评》。但是细细想来,一位女性作者,写一位女诗人,顺理成章。况且她有着足够的知识积累和扎实的治学基础。
董岩本科读历史,硕士专攻中美关系,博士学新闻,博士后又研究哲学。学科跨度大,又长期从事人物研究,使她能从历史学、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多重维度去揭示人物的内心与命运。最重要的是她对文学和诗歌的热爱,使她能沉下心来,到古典诗词中、到历史深处去探究背后的故事和人性,力图呈现出小故事、大格局的特点。
以诗为媒,刻画人物、揭示命运,是本书的一大特点。全书根据鱼玄机存世的49首诗,逐一剖析,揭示了人物的悲剧命运,同时作者又延伸到不同时代诗人的作品,展现了中国古诗词优美的意境和古代诗人散淡的生活情境,充满了盎然的诗意和时代气息。
董岩不是专业作家,她的主业是记者、学者。她说,是以文学的趣味、学术的严谨书写历史。记者、学者与作家的多重身份,使这本书呈现出跨界与穿越的特点:新闻的敏感赋予了她独特的视角;历史学科的功底,使其能从容地呈现人物身后的背景;哲学的思辨,又使其对人物命运的剖析不止于单一的层面。因此,这本书呈现出一种杂糅的特质,比单纯的学术著作通俗,比纯粹的文学作品深刻,比一般的历史研究生动。
多年前,我曾写过两位有独立人格的女性:一位是李清照(《乱世中的美神》),一位是居里夫人(《跨越百年的美丽》)。她们富有才华,不为美貌所累,坚守志节,成就了自己不凡的人生。同样有才有貌的鱼玄机却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她的悲剧源于缺乏独立的人格,把希望寄托于他人身上,沉湎于情感的追逐,一旦幻象破灭,便一意孤行,走向毁灭。
我想,这也是本书带给读者的思考和启发。
是为序。
梁衡
2016年12月北京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