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乖孙女,这份功劳不是给你爹准备的吗?”俞老爷子虽然一大把年纪了,但是面对一份巨大的荣耀,脑袋一阵眩晕,虽然没有当场晕倒,但是几十年古井不波的心脏也呯呯的跳起来……他当然也想在九泉之下,带着一身荣耀去见祖宗。
当然也想活着的时候有一身荣耀。
“爷爷年纪大了,先给爷爷吧,我想朝廷也许能给爷爷一个勋级封赏,至于我爹爹不用急,等到明年水稻种植高产上去了,再报也不迟。”
“好,就这样。”俞老爷子父子3人也不矫情,马上表示赞成,于是三伯父俞德才急急赶着回去写信了。
俞老爷子发扬他几十年信义无双、德高望重的优良品德,呼吁大家先不要把曲犁辕的事传出去,否则大家啥好处也没捞到。
俞听雨则补充说作坊要成立曲犁辕加工组,凡是俞家庄的青壮汉都有工作,全力赶制曲辕犁,争取能在明年春耕前卖一批出去……
听到有工作,意味着能过一个肥年,众人心里大喜,保密之类的自然也遵守了,否则工作没了,啥也没捞着。至于俞家庄的水田改造,继续用曲辕犁,反正不明着说出来,外人光看是看不出里头的奥妙。
全庄选出几百名青壮年人制造曲辕犁以及打谷机。这次制造打谷机不再采用外包加工的方式,而是从头到尾,全部做完,也算是一阵拉动GDP的方式吧。如此一来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参加作坊的生产,每家每户都能拿到养家糊口的工钱。
俞听雨深知“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道理,不把利益均摊下去,会引起大家的不满,时间太久会有怨气,到时一有外敌,就会爆发内部矛盾。只有大家有份,这种不团结的局面就不会出现,俞家庄才能团结起来。
在四方乡邻的帮助下,俞家私塾的建设终于进入了尾声,整个校区呈现一个“口”字形:四面是12间教室,备有厨房、食堂、老师宿舍、学生宿舍,校区中间是操场,四面已经种上一圈柳树。
俞听雨发现这个琅琊国的计算方法还停留在用“竹筹”这样的原始阶段,俞听雨准备在年后增加一门“算筹”课,专业培训会计人才,计划分成二个班,一个班招收识字的年轻人组成的速成班;另外是招收一些10多岁、大字不识的半大孩子,组成速成班,一边学习算术,一边学习读书识字。
这也算是为这个时空做些贡献吧。
俞听雨缓步走进书声朗朗的学校。学校的校长俞弘图是俞家庄原来私塾的先生,与俞听雨的爷爷同辈,也是一个老秀才,算来是俞听雨的叔公,听说侄孙女来了,急忙走出来迎接。
“侄孙女见过叔公,叔公不用亲自来迎接的,折杀侄孙女了。”
“应该的,应该的。”年近六旬的俞弘图乐呵呵的说,看到侄孙女来了,心里挺高兴的。话说侄孙女弄了这间大学校,并且聘请自己担任校长(侄孙女的新名词,实际叫管事),俞弘图是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学校的学生这么多,怎么也得出几个进士吧,到时自己就是进士的老师了,这荣誉……
俞弘图喜滋滋的陪着俞听雨一间间教室的察看。有老师看到俞听雨这个大金主过来,就想走出来参见一番,俞听雨连忙摆摆手,表示不要出来了。
在傅正刚教的教室外,俞听雨停止了脚步,教室里傅正刚闭着眼睛、摇头晃脑的带领众学生朗诵《三字经》,下面的众学生也老实,没有人搞什么小动作,都是一板一眼的跟着老师念。
再看傅正刚已经大变样:头上扎着方巾,一身白衣,唇红齿白,看上去就是一个翩翩少年,特别是身上散发出一股浓浓的书卷味儿,吸引着俞听雨的目光。
跟刚开始看到的落水砍柴郎相比,判若两人……有些人天生就有一种读书人的气质。
俞听雨忽然发现叔公俞弘图正看着自己,不由得俏脸一红:叔公人老成精,不会是看出自己的心事了吧?
俞听雨转身向校长办公室走去,叔公俞弘图紧紧跟上。
“叔公,依侄孙女看这些学生还要按年龄分班。一个班大大小小的学生混在一起,并不是好事,几岁至十几岁的学生接受能力不同,教同样的知识,年纪大的学生多数比年纪小的学生领悟快,你看是不是依年纪分为大中小三个班?”
“叔公我也是这样想的,把学生分成大、中、小3个班,大、中两个班的人数较少,小班可能要分成2个班,这样就是4个班,这样我们就缺少一位老师。可惜学校暂时招聘不到老师。”叔公俞弘图是个醒目人,马上顺着俞听雨的话说。
“月薪2两银子都招聘不到老师,那就提高月薪,定下2两5分银子吧。能能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俞听雨淡定的说。
“这个……这个……好吧,那就定下月薪2两5分银子,明天我就贴出街招。”俞弘图本来想说2两5分银子的月薪太高了,但一想薪水涨了自己的钱包也跟着涨,就顺水推舟的答应了。
“叔公,年后我想新成立一个账房学习。”
“专门培养管账、算账的人才?”
“是的,就是培养账房人才。只招识字的年青人,不认得字的不招。”
“多长时间可以培养出来?”俞弘图拈着颌下长须心想培养一个账房不容易,没有2年3年如何成才?
“最多半年吧,有半年的时间学习,包管在我琅琊国是顶尖账房。”俞听雨自信满满的说。
“什么?半年学习就能成为顶尖账房?”叔公俞弘图吃惊的瞪大了眼睛:有那么容易吗?
“当然了,保证比现在的账房快一半时间。”
“这个班一定要办起来。”俞弘图大喜。
“叔公你可以放出口风,我们准备招收账房学生,年后就把学习班办起来。”
“禀报俞三小姐、俞校长,外面有一个年青人说要应聘老师。”俞弘图刚想说什么,一个工友匆匆走进来报告有一个公子哥要应聘老师。
俞弘图和俞听雨不由大喜:话说刚才还说老师不够,这就有人上门应聘,真是这边口渴,就听到那边水响。
“快快请进来。”
一个眉如墨画、面目英俊、长身玉立,腰间挂着一柄银色长剑的年青人大步走进校长办公室,拱手说道:“杨州府秦怀玉拜见俞山长、俞三小姐。”
“免礼,免礼。”俞弘图笑呵呵的看着气度不凡的秦怀玉,心里大喜:这年轻人彬彬有礼,一看就知道是大家子弟,必定是有才学之人。
“这位公子,我们之前不是见过面吗?”俞听雨马上认出了秦怀玉。
“正是,我还没有感谢俞三小姐解救之恩呢。”秦怀玉向俞听雨行了一个礼。
“小小事情而已,无须挂齿。”俞听雨心想这公子哥儿来应聘做老师,不知道是何居心?这人一看就知道是不缺钱的主。
“大恩不言谢,听说俞家私塾缺少老师,我学过几年书,通一些经典,所以自荐来当老师,也算是报一点俞三小姐的恩吧。”说完话,秦怀玉不由脸红:话说师父俞四在背后策划,以这个理由接近俞三小姐好像有些牵强,但是牵强也好过无从下手吧。
“好好!你来得正好,我们这里正缺少一个老师,我做主收下你了,不知你什么时候可以到来上课?”俞弘图迫不及待的应了下来。
“这样就有劳秦公子了。”俞听雨隐隐猜出了秦怀玉的企图,但是人家不明说,自己也不好说什么。
“多谢俞山长、俞三小姐收留,我今天晚上就搬过来,明天就可以上课了。”秦怀玉躬身拱手道。
“好,我就喜欢痛快的人。”俞弘图哈哈大笑。
秦怀玉满面春风的回到客栈,一推开门就嚷嚷道:“师父,我明天就可以在书院教书了。”
“别高兴得的太早,进去俞家私塾教书,接近俞三小姐只是第一步,高兴个什么劲?这八字还没有一撇呢!”俞四迎头泼了一盆冷水。
俞四正在客房中的桌子边喝酒,他们住的是客栈中最贵的天字套房,宽敞而且有个小客厅,桌上摆着俞四最爱吃的水煮牛肉、红烧肉、现烤鸭、白斩鸡。
“我这不是高兴吗。”秦怀玉也不介意俞四泼来的一盆冷水,他心里正高兴着呢。
“那你进了俞家私塾有什么打算?”俞四一边跟桌上的佳肴作斗争,一边说话。
“想办法接近俞三小姐,投其所好。”
“俞三小姐所好是什么?”
“这个……这个还不知道。”秦怀玉想了一遍,还真想不出俞三小姐的爱好是什么。
俞四有点恨铁不成钢:“你就是纸上谈兵,连人家的爱好都摸不清楚,你怎么接近人家?”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