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报皇上!飞熊军有六十多人受伤,其中重伤十多人,战死二人;忠勇军有二十多名轻伤;我飞熊军毙敌蛮族人一百余人,至于忠勇军的战果,请俞大将军亲自汇报吧。”
“禀报皇上!此次战斗,共分五个战场,第一、第二个战场由李皇叔于西城和南城打响,牵制蛮族大军,使其不能分兵,这是我军得胜之关键。”
“第三、第四战场由城东绿林好汉、部分忠勇军混编部队发起,他们放火烧毁蛮族人的连营,牵制蛮族大军,末将则亲自押送八十辆大车的战略物资,悄声没息的从大道上进入京城,沿途除了遇到蛮族哨兵之外,没有遇到有效抵抗,顺利进城。”
咝!众大臣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位俞大将军胆儿真肥啊,居然像自己家门一样,要出就出,要入就入,把十万蛮族铁骑当成无形之物,单是这份胆色,就是巾帼不让须眉了!
“我忠勇军在出城和进城的过程中,共杀死蛮族战士二十六名。根据绿林好汉和部分忠勇军混编队的汇报,他们放火烧毁蛮族连营,致使蛮族人恼羞成怒,分别向他们追击,而他们将计就计,把蛮族铁骑引入伏击圈,给予对方以迎头痛击……”
“好!”坐在龙椅上的皇帝李正辰扶,忘情的一拍龙椅的扶手,高声叫好,见打断了俞听雨的话,急忙说道:“俞将军请继续!”
“遵命!据他们传来的消息,他们一共打死蛮族战士三百六十二人,俘虏四十六人。混编队无一人伤亡。这是最新的消息。”俞听雨说完向皇帝李正辰施了一礼,退到一边。
“俞将军,能不能把东山上的草寇收编了?朕给他们赦免,成为良民,并且成立一支新军,以便统一指挥抗击蛮族人。”皇帝李正辰说。
“启禀皇上,末将也是这样想的。末将从海路上来,经过东山一带地区,路遇他们拦路要过路费,我军士表明身份,说明我们是来打蛮族人的,之后他们不再收过路费,但且表明可以助我等一臂之力,但在差遣,在所不辞。”
“我方将领邀请他们加入忠勇军,一起抗击蛮族人,他们愿意提供帮助,甚至可以与忠勇军一起并肩出手打击蛮族人,却不愿意加入官军。”俞听雨拱手说道。
“俞将军所言甚是!”右班大臣中闪出一人,身着黑蟒袍,满脸正气,正是负责京畿的治安的兴京府尹孙田。
话说他执掌兴京府以来,把京畿一带治理得井井有条,虽然没达到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程度,但是各种案件一降再降,成为琅琊国的治安楷模。
但是东山一带的盗贼连成了兴京府尹孙田的一块心病。孙田前后发起一共六次剿匪,却无一次成功,东山的十八山寨山贼比锤子还精,你来他跑,你跑他们又回来。
占领他们的山寨也是暂时的,说不定晚上他们就会摸黑回来放冷箭,放火什么的,总之所有参加东山剿匪的官军都害怕这一边的土匪。
曾经试过用飞熊军去剿匪,人家一听说来的是飞熊军,早就溜之大吉,还把财物粮食搬空,拿不了的就藏起来。飞熊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东山十八寨全部拿下,当时兴京府尹孙田收到消息,乐坏了:失败了一次,这次终于成功了吧。
还真没有成功。飞熊军不但是天下第一军,而且还是天子近卫军,他们不能够在东山十八寨上长期驻扎,攻占山寨之后,马上把山寨交给地方军接管。
但是地方军接管不久,又灰头灰脑的撤回来。因为山贼们又反攻回来了,还是采取骚扰战术,搞到地方军夜里茅厕也不敢上,睡到半夜一摸,妈呀!姨呀!手里竟然还抓着条蛇,亮灯一看,握草!屋里全是蛇!正在到处游走,还对着灯光咝咝的吐着芯子……
众士兵大吃一惊,一哄而散。被山上的“绿林好汉”搞几次之后,大家再也不敢在东山一带停留了,垂头丧气的撤了出来。而兴京府尹孙田也不敢再劳动飞熊军了。
自此之后,官军再也没有去剿过京城东山的山贼,当然经过这几次剿匪,东山十八寨的山贼也不再敢随便乱来了,几乎没有了杀人越货的事件,买路钱之类的,官府也就睁只眼闭只眼。
后来听说来了一个叫黄坚的人,把十八个山寨全部收拾了,当了十八个山寨的总头领,制订了一系列的规矩,例如禁止杀人越货,不搞偷抢坑蒙等等,还搞了一个分段保送法:
客商交了买路钱,就把客商从海港一直保护到兴京,或者从兴京保护到海港,收取合理费用,这山路不时有狼、熊、巨蟒之类的猛兽袭击人,现在有了他们的保护,客商也没有意见,官府这边没人报案,也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后来干脆不理睬了。
现在兴京府尹孙田听俞听雨说东山十八寨的山贼,居然配合忠勇军的行动,跟蛮族人干了起来,不由得大喜过望:这实在是一个彻底收服东山十八寨的好时机。
“皇上,微臣认为应该对东山十八寨的寨主们许以高官厚禄,把他们全部纳入朝廷管控,以彻底免除后患。”兴京府尹孙田显然企图不顾一切也要把东山十八寨拿下,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这将是他仕途中的一个污点。
“俞将军,你能跟他们的山贼头子谈判吗?只要他们服管,朝廷对他们可以网开一面,可以开一些优惠的条件给他们。”皇帝李正辰的想法跟孙田一样,俗话说得好: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些山贼的存在,成了一个巨大的隐患。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