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烽火连天的太行山战场上,有一支名扬根据地的游击队——名扬游击队,这支威震太行的游击队队长名叫魏名扬。在毛主席人民战争思想的指引下,名扬游击队越游越大,越战越强,所到之处让敌人闻风丧胆,心惊肉跳。因此,日军曾悬赏5000金票买他的人头。1940年,朱德总司令在韩壁村召开军民联欢会时,亲自表扬了魏名扬,并将他所领导的游击队命名为“太行名扬游击队”。
这里记录了名扬游击队与日军作战的几个小故事。
大有阻击战
北方的早春,积雪还披在山坡上,春寒料峭,寒气袭人。
1942年农历正月初五凌晨,日伪军约1000余人,从蟠龙沿狼卧沟、汉广、王庄沟一带向大有直扑而来,占据了制高点大有横岭寺。
为使大有周边村庄群众免遭日军践踏、残害,太行三分区决定消灭这股日军,以保证群众安全。
太行三分区司令员兼决死三纵队副司令员郭国言亲自率决死三纵队向大有村挺进,察看地形,安排布兵。经过一番缜密思考,将参战部队兵分三路:一路布置在西岗头村桃树顶,由郭司令员亲自指挥;一路布置在小新庄大寨顶,由八路军一位参谋长指挥;第三路布置在大有泰山庙顶,由三分区政治部副主任彭光指挥,这样我军在东西南三方形成了三面扇形,最后将日军渐进包围。
魏名扬带领200多名游击队员也参加了战斗,游击队员兵分四路,其中三路随上述三路参战部队,负责输送弹药武器,护送伤员,保障后勤供给。第四路由魏名扬亲自带领,埋伏在横岭寺东侧山脚下,其任务是断路设雷,阻敌增援,制造假象,扰乱敌军,利用时机,打击敌人。
上午11时许,郭国言司令员下达了总攻命令。我军战士斗志高昂,奋勇攻击,日军凭借先进的炮火向我军猛烈射击,战斗异常激烈……
郭司令员正聚精会神地手持望远镜密切关注着敌情,指挥作战。突然一颗炮弹,向他飞来,他没有来得急躲避,被炮弹击中,不幸血染沙场,以身殉国……
悲愤的八路军战士为了给郭司令员报仇雪恨,奋起反击猛攻猛打,在密集的炮火中,成扇形以三路向敌夹攻,日军伤亡惨重。但凭借占据制高点的优势和先进的装备,仍顽固抵抗。我军三路兵力几次强攻都未成功,战斗一时难分胜负……
埋伏在横岭寺东侧山脚下的魏名扬见势,当机立断,一声令下,所有游击队员齐声高呼:冲啊!冲啊!紧接着冲锋号、火鞭炮、小铁炮……炮声不断,杀声冲天……
日军以为是八路军的增援部队来了,顿时乱了阵脚,慌忙向西逃窜,又遭彭光率部猛袭。我三路兵力和名扬游击队将所剩日军团团包围,将敌消灭在横岭寺山脚下的小河沟里……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恶战,横岭寺阻击战终于取得了全胜,歼灭全部日军,还缴获了大量的军需物资。
3月13日,武东县抗日政府在大有横岭寺召开了千人大会,沉痛悼念郭国言司令员,号召全体指战员和人民群众向郭将军学习,团结起来化悲痛为力量,抗击日本侵略军,解放全中华民族(郭将军遗体埋葬在横岭寺,1946年迁至河北邯郸烈士陵园)。大会充分肯定了名扬游击队在这次战役中所作的贡献。
1942年3月31日,新华日报发表了杨可《悼郭国言将军》一文,文章称“郭将军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八路军的优秀干部,是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坚强保卫者。他的牺牲是国家和太行山区人民的重大损失。但将军的坚强斗争精神,将增强太行区人民无穷的胜利信心和斗志,直到把日本侵略军赶出中国。”
伏击辿湾口
辿湾口地处蟠武线中段,是武乡县城通往蟠龙的主要交通要道,也是大有乡长乐村至李峪村道路的中间,它东西两面是崇山峻岭,北面沟深,直通姚庄、活庄。辿湾口两山相夹,山高沟深,易攻易守也易退,对开展游击战、伏击战十分有利。
1942年10月,日军以独立第四混成旅团、三十六师团各一部为主力,带领日伪军不断在武东地区进行反复“扫荡”。10月20日,太行三分区司令部获悉,日伪军300余人,于10月21日,由武东胡峦岭据点出发,下李峪经辿湾口到长乐、峪口一带扫荡、抢粮。三分区决定由八路军十四团三营营长钟明锋带领150名战士,名扬游击队配合,把这股日军消灭在辿湾口。
接到命令后,魏名扬立即召集枣烟村武委会主任武三林、民兵干部王双全、后垴村干部王德胜、石桥沟村长王存保、李峪村民兵王来法、李峪垴村姜宏胜、长乐村刘志祥等人研究部署作战方案。王来法迅速组织民兵在辿湾口路段埋好地雷。钟明锋营长指挥战士埋伏在李峪垴同胡家庄村的山坳里。埋伏在公路东侧山背后的游击队员与民兵负责拉雷。
21日晚上,当300余名日伪军追随着部分车辆进入辿湾口伏击圈时,钟营长一声令下,紧接着地雷声、枪声顿时响成一片。敌人像没头苍蝇四处碰壁,哇哇乱叫。一部分敌人见事不妙,企图向西逃窜,正好被驻扎在浊漳河南岸庙岭村的七六九团一营李德生部发现,该营立即投入战斗,将敌从麻池沟赶到长乐村,八路军两个营与名扬游击队将日伪军夹攻在辿湾口,战斗一直打到次日凌晨。共歼敌100余人,还截获了大量军用物资。
10月26日,钟明锋和李德生两位营长在李峪村召开了辿湾口伏击战庆功表彰大会,会上表扬了李峪村民兵王来法,并授予他“地雷大王”的称号。从此,王来法“地雷大王”的美称享誉太行。
夜袭官道坡
1943年5月,日军在武乡扫荡屡遭失败后,进行垂死挣扎。武乡四大亭——李香亭、魏云亭、肖芳亭、郝竹亭投敌当了汉奸,勾结日伪军“剿共”第一师赵瑞、段炳昌的3个团和日军三十六师团第二二二联队共计3000余人,于6月14日占领了武东重镇——蟠龙,并在蟠龙附近的胡峦岭、白家庄、奶奶凹等村庄中设了关卡,修筑了炮楼、岗哨。
6月23日,魏名扬接到太行三分区命令:午夜时分有一辆满载军火物资的日军大卡车,经李峪村过官道坡给胡峦岭据点送军火,要他迅速组织游击队员,想尽一切办法截获这辆军用物资车。
接到命令后,魏名扬马上召集李峪村王来法、魏来有,李峪垴村姜天明、姜长大和枣烟村武全心、王双全、王振堂、姜贵保等民兵干部经过缜密研究,制定出截车方案,连夜安排部署,率部直奔官道坡……
官道坡,相传这条大道是后赵皇帝石勒当年打天下时,带领官兵打通的,所以被称之为官道坡,是当时李峪通往胡峦岭村唯一的一条通车大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对于开展游击战,破袭战十分有利。20多名游击队员在魏名扬带领下,乘着夜色,挥锹舞镐,将地沟挖好,设好陷阱,兵分两组埋伏在官道坡两侧……
午夜时分,满载着枪支弹药等军用急需物资的大卡车颠簸着迎面驶来,4名日军端着枪站在车上,警惕地注视着四周……
日军车刚刚驶入埋伏圈,魏名扬就一声令下,游击队两名突击手立即开火,押车的4名日军被突如其来的枪声吓坏了,摸不着东西南北向四周胡乱扫射,埋伏在官道坡两侧的游击队员以山坡为掩体向日军猛烈射击,3名日军很快被击毙。车上一名余敌妄图凭借手中的机枪死冲硬拼,一名游击队员出其不意飞跃上车,来个猛虎扑食将日军猛推倒下,被我游击队员生擒活捉。司机见势不妙,随即想弃车逃跑,但刚跑没几步就一头栽进游击队挖好的陷阱里,成了瓮中之鳖,只好举手投降……
我游击队无一伤亡,前后不到半个小时就大获全胜,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交付的任务。
为了表彰名扬游击队的战绩,太行三分区派十四团三营营长钟明锋亲自到枣烟村专门为名扬游击队召开了庆功表彰大会,并奖励游击队三八式枪支5支,子弹500发,手雷40枚,极大地鼓舞了游击队员的士气。
破袭白晋路
白晋铁路是阎锡山统治时期修建的一条从太谷白圭至晋城的窄轨地方铁路。日军进犯上党,盘踞武乡时,也是通过这条铁路,源源不断将大批军火物资运进上党,同时也将掠夺的煤、铁等物资运走,这条铁路成了日军的运输大动脉,被日军视为他们的“生命线”。日军在这条铁路线上修筑了许多碉堡、岗哨,严加防范,加以保护。
为切断敌人的物资增源,削弱日军的军备力量,太行三分区决定对白晋线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破袭战。为确保破袭战胜利,三分区决定先派武功高强、机智勇敢的魏名扬带领几名游击队摸清白晋线沿途具体情况。几经周折,魏名扬搞到几套铁路工人服装,混入内部,仔细侦察了铁路沿线的设防,摸清了日军火车在各站点的发车、停车时间,并发现襄垣站存放着大量重要的军用物资。
1944年5月20日,分区下达了破袭战命令,决定由时任韩壁二区区委副书记、游击队长魏名扬同志率领350余名游击队员和民兵,配合决九团、襄(垣)武(乡)独立团开赴襄垣开展破袭战。
20日黑夜,天上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偶尔有几只萤火虫泛着白光,四周一片寂静。晚10时许,决九团、独立团战士与民兵游击队员都按照预定计划,携带工具秘密地埋伏在白晋铁路虒亭至夏店两站之间,决九团与独立团战士负责攻打铁路沿线的日军碉堡、岗哨。民兵与游击队员分成8个破袭小组,分8段进行破坏铁路。魏名扬负责指挥虒亭段破袭,王国真与魏来书负责指挥夏店段破袭。
深夜12点,破袭铁路的行动正式开始。大伙儿挥锹舞镐,搬铁轨、挖枕木,正干得起劲,突然魏名扬发现公路上有一辆日军大卡车朝着虒亭站开来。他立即命令大伙儿隐蔽起来,自己带了两名队员快速爬上公路旁边一棵大树,察看究竟。眼看大卡车就要靠近铁路,车上的日军似乎发现了什么,准备调头返回。名扬看见车上只有司机和司座两名日军,当即决定截获这辆军车。在卡车调头的一瞬间,他飞速跳入车厢,弯身打开车门,翻身进入车轿内,将司机脖子死死卡住,旁边坐着的另一名日军还没回过神来,已被另两名游击队员揪出车外……
隐藏在铁路两旁的破袭队员,看到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兴奋不已,备受鼓舞,精神极度亢奋,干劲十足。经过4个多小时的奋力鏖战,破坏铁路达40多里,将掀翻的道轨装了满满一大卡车。队员们乘着和煦的晨风,迎着黎明的曙光凯旋而归……
5月23日,太行三分区与韩壁二区区委联合在韩壁村召开了破路庆功大会。军分区司令员陈锡联与韩壁二区区委书记籍希俭同志分别在庆功会上讲了话。表扬了魏名扬同志,并亲自为破路队员颁了奖。
聚合中文网 阅读好时光 www.juhezwn.com
小提示:漏章、缺章、错字过多试试导航栏右上角的源